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月圆中秋节说课稿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24-68159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8 04:11: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月圆中秋节说课稿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圆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十八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法。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上册的《月圆中秋节》。下面,我将从选题由来、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等九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选题由来: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月圆中秋节”的实践活动,是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的内容,就是结合中秋佳节的到来,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而设计的。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习俗,古诗、词、文章、民谣等,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调查访问,动手操作,了解月饼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和过程。(3)通过上网,查阅图书,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史,了解月球环境,及到月球上需要的用品。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活动。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的研究能力还停留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层面,缺乏动手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方法。因此,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活动条件保障

1、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起学生活动兴趣。

2、学生利用电脑课、教师办公室电脑上网查找资料。

3、本地有许多商店、糕点房,能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实践场所。

4、活动过程中教师、家长多关注,注意方法指导,及时给予帮助。

五、方法指导

1、开题课中提出的各子课题,引导学生明确各子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和要做的事。

2、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上网查找、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实地观察、访问别人、设计制作等。

3、访问别人要列出采访提纲(准备采访的问题);要预约采访时间和地点;并做好采访记录。注意礼节,语言文明。

4、如需外出,要告知家人或请父母陪同。注意自己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不能违法违纪。

5、活动目的要明确,要边做边思考,及时总结反思。

6、收集到了哪些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解答了哪些问题?建议用表格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这样会更加清晰。

六、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9----10月 第一阶段 活动的准备 1周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2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成果 2周 第四阶段,评价、反思 1周

七、活动流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提出问题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农历8月份有一个仅次于我国春节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举杯邀月,共享团圆,喜庆丰收。你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节”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面对明月你有过哪些遐想呢?

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有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有多少种月饼? “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还有的说:“我想未来到月球上去住,在月球上过中秋一定会有特别的感受。” ……

2、确定子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让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自己组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最终分成了以下小组:

第一组、欢乐中秋组,研究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中秋节习俗 第二组、香甜月饼组,研究月饼的种类、制作、包装。

第三组、对月当歌组,研究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民谣、歌曲。第四组、月球居民组,研究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史,了解月球环境,及到月球上需要的用品,设计去月球用的火箭。

2、各组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各人明确自己的任务。

3、对各小组长进行指导:可上网查找、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实地观察、访问别人。用表格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注意礼节,语言文明,注意人身安全。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1、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小组自己组织活动,并给每个同学一封《致家长一封信》带给家长,阐述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如:“欢乐中秋组”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遇到了困难,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从何查起,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他们遇到了困难,谁有好办法解决呀?”同学们听了纷纷发表意见,“问营业员呀?” “还可以找图书分类索引。”“对。找传说类、节日类、百科知识类的书。”

“香甜月饼组”说: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去超市调查月饼的种类和价格,在我们边观察边准备记录时,售货员阿姨不让我们记,还“轰”我们走。

我不禁想到:我应提前了解学生的活动去向,提前和超市打招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于是我说:“下次老师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问题解决了,同学们露出高兴的神情。

3、小组讨论汇报下一步活动的打算

欢乐中秋组:我们想按照同学们交给我们的方法,到书店继续查阅“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们还打算办一期中秋节的手抄报……

香甜月饼组:还打算去糕点店参观,自己学着做月饼……

各小组兴致勃勃地汇报着下一步的打算。可见同学们的活动热情非常高。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成果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同学们的收获很多,课上展示交流活动成果。各小组将资料整理,以各种形式汇报:

欢乐中秋组: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故事,主要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中秋节的习俗: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还有中秋祭月,民间拜月,玩花灯,香港人还要舞火龙。展示了他们制作的手抄报。

“香甜月饼组”:介绍了月饼的制作方法、月饼的种类、月饼的包装,展示搜集来的图片。提出了“绿色”月饼包装的条件。对月当歌组:吟诵了中秋的诗词,播放了台湾民谣,演唱了歌曲。诗集小册子《话中秋》。

月球居民组:介绍了人类探月史,列出了到月球上需要的用品。展示了搜集来的探月图片,写了想象作文,画了想象画。设计了火箭。他们最后说:在月球上过中秋将不只是梦想。但探索开发月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梦想才会有变成现实的一天。同学们,努力吧!

孩子们的收获真可谓硕果累累。第四阶段:评价、反思

各人填写《自评情况表》,写活动体会。

八、活动效果

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交流活动成果,使孩子们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品尝着活动中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培养孩子们自我反思的能力。

九、活动反思 :

整个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兴趣很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展示成果,让学生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月圆中秋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了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增长了更多的知识,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而我也再一次体会到:在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发挥主导作用,做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一个友善的帮助者。

第二篇:月圆中秋节 活动[范文模版]

2012—2013学年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月圆中秋节

一、活动背景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是一篇闪耀着我们民族思想光辉与精神光辉的文化记忆。它在近两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传承、完善着华夏历史进程和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如愈久弥香的酒,永不凋谢的奇葩,逐步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中秋文化”,在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发展史上,昭示出动人的魅力。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活动人员

五年(1)班全体学生

三、活动参考主题

参考课题:(1)中秋节的来历;(2)中秋节诗词欣赏;(3)中秋节风俗调查;(4)中秋美食;(5)中秋佳果等。

四、活动目标

1.新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综合实践活动是完全符合新课程体系要求的,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课程。除了让学生了解“赏月、吃月饼、放河灯、祭拜月神”这些中秋节传统形式孕育的象征意义,还有直接或间接的为中秋节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具有事实依据的切入点。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五、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各种资料,了解它的来历传说习俗等等。

2.小组合作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

3.最后可以让每个学生写调查报告、制作成小报等形式。

六、活动的实施过程:

1.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关于中秋节的相关资料。

2.学生在对中秋节有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了解中秋节的欲望,并思考如何研究它,确定研究的方案。

3.说说关于中秋节的由来。

4.讲讲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5.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传说故事。

6.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7.调查人们如何过中秋节的,谈谈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8.同学们动手制作一张小报。

9.分组并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含有:探究课题、探究活动方案、小组如何分工、小组名、小组长、小组成员、等内容)

10.总结活动,展示活动成果。

七、预期成果

1.各个小组能够根据自己所选的子课题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

2.对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汇编、做调查表,进行调查记录,并以自己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如:制作小报、写调查报告等。

第三篇:月圆曲说课稿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圆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十八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法。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上册的《月圆中秋节》。下面,我将从选题由来、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等九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选题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2)通过调查访问,动手操作,了解月饼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和过程。(3)通过上网,查阅图书,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史,了解月球环境,及到月球上需要的用品。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活动。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的研究能力还停留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层面,缺乏动手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方法。因此,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活动条件保障

1、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起学生活动兴趣。

2、学生利用电脑课、教师办公室电脑上网查找资料。

3、本地有许多商店、糕点房,能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实践场所。

4、活动过程中教师、家长多关注,注意方法指导,及时给予帮助。

五、方法指导

1、开题课中提出的各子课题,引导学生明确各子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和要做的事。

2、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上网查找、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实地观察、访问别人、设计制作等。

3、访问别人要列出采访提纲(准备采访的问题);要预约采访时间和地点;并做好采访记录。注意礼节,语言文明。

4、如需外出,要告知家人或请父母陪同。注意自己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不能违法违纪。

5、活动目的要明确,要边做边思考,及时总结反思。

6、收集到了哪些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解答了哪些问题?建议用表格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这样会更加清晰。

六、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9----10月

第一阶段 活动的准备 1周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2周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成果 2周 第四阶段,评价、反思 1周七、活动流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提出问题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农历8月份有一个仅次于我国春节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举杯邀月,共享团圆,喜庆丰收。你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节”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面对明月你有过哪些遐想呢?

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有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有多少种月饼? “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还有的说:“我想未来到月球上去住,在月球上过中秋一定会有特别的感受。” „„

2、确定子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让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自己组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最终分成了以下小组: 第一组、欢乐中秋组,研究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中秋节习俗

第二组、香甜月饼组,研究月饼的种类、制作、包装。

第三组、对月当歌组,研究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民谣、歌曲。第四组、月球居民组,研究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史,了解月球环境,及到月球上需要的用品,设计去月球用的火箭。

2、各组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各人明确自己的任务。

3、对各小组长进行指导:可上网查找、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实地观察、访问别人。用表格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注意礼节,语言文明,注意人身安全。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1、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小组自己组织活动,并给每个同学一封《致家长一封信》带给家长,阐述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希望得

到家长的支持。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如:“欢乐中秋组”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遇到了困难,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从何查起,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他们遇到了困难,谁有好办法解决呀?”同学们听了纷纷发表意见,“问营业员呀?” “还可以找图书分类索引。”“对。找传说类、节日类、百科知识类的书。”

“香甜月饼组”说: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去超市调查月饼的种类和价格,在我们边观察边准备记录时,售货员阿姨不让我们记,还“轰”我们走。

我不禁想到:我应提前了解学生的活动去向,提前和超市打招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于是我说:“下次老师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问题解决了,同学们露出高兴的神情。

3、小组讨论汇报下一步活动的打算

欢乐中秋组:我们想按照同学们交给我们的方法,到书店继续查阅“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们还打算办一期中秋节的手抄报„„

香甜月饼组:还打算去糕点店参观,自己学着做月饼„„

各小组兴致勃勃地汇报着下一步的打算。可见同学们的活动热情非常高。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成果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同学们的收获很多,课上展示交流活动成果。各小组将资料整理,以各种形式汇报:

欢乐中秋组: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故事,主要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中秋节的习俗: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还有中秋祭月,民间拜月,玩花灯,香港人还要舞火龙。展示了他们制作的手抄报。

“香甜月饼组”:介绍了月饼的制作方法、月饼的种类、月饼的包装,展示搜集来的图片。提出了“绿色”月饼包装的条件。

对月当歌组:吟诵了中秋的诗词,播放了台湾民谣,演唱了歌曲。诗集小册子《话中秋》。

月球居民组:介绍了人类探月史,列出了到月球上需要的用品。展示了搜集来的探月图片,写了想象作文,画了想象画。设计了火箭。他们最后说:在月球上过中秋将不只是梦想。但探索开发月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梦想才会有变成现实的一天。同学们,努力吧!

孩子们的收获真可谓硕果累累。

第四阶段:评价、反思

各人填写《自评情况表》,写活动体会。

八、活动效果

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交流活动成果,使孩子们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品尝着活动中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培养孩子们自我反思的能力。

九、活动反思 :

整个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兴趣很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展示成果,让学生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月圆中秋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了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增长了更多的知识,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而我也再一次体会到:在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发挥主导作用,做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一个友善的帮助者。篇二:《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一、说教材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单元的第2篇课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抒发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的诚挚祝愿。反映了 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它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新课标中对三四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学生在揣摩语言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的能力仍有限。结合本文特点和4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情感目标:体会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其中,教学重难点是:目标3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阅读法,启发诱导法、媒体演示法,拓展延伸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板块展开。分别是:

板块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让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这是一首表现作者思念家乡的诗,从而过度到节日里思念亲人。再让大家回忆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激起学生兴趣,引出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块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阅读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2、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让学生用钢笔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板块3 细读探究,体悟情感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因为思念弟弟的心绪不定之感。

2、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苏轼见到月亮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3、指名回答,并说说苏轼只埋怨了这一句吗?还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4、苏轼还想到了什么?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呢?使学生理解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实难十全十美,苏轼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5、学生再读56自然段,体会苏轼的感情。

6、让学生读读五行词,思考其意思,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解释的句子。

7、小组探究:联系上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板块4 赏读积累,拓展延伸

1、以多媒体出示完整的《水调歌头》,教师范读,学生诵读。

2、多媒体播放王菲歌曲《明月几时有》,加深学生对课文印象,缓解学生情绪。

3、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顺序,练习背诵。

四、说板书设计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 — 埋怨 — — 宽慰

(思念弟弟)(月圆人不圆)(共有一轮明月)

此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篇三:《水调歌头》说课稿

《水调歌头》说课稿

长来中学 龚桂兰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水调歌头》是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4课中的一首词。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为作者政治失意,怀念弟弟苏辙之作。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七八年级接触过词,对这一文体形式并不陌生,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只要联系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注意引导,对本节课的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知识积累少,而且涉猎面窄,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上有限,需要课堂的有效导向。

三、说教法、学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演示课件创设情境、媒体辅助提供素材、谈话引导点拔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学生独立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法方面,本课综合采用了朗诵法、讨论法、互助学习法多种学法使学生发散思维、主动学习。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方面:

1.学习欣赏古词的方法。

2.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2)诵读品味法3)联想想象法

2、教具准备: ppt课件

3、教时安排:1教时。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欣赏美仑美奂的月亮图“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配《明月几时有》的轻柔笛音乐曲。(为营造典雅的气氛作准备,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学习氛围中。)

2、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客的情思,我们信口就可以拈来几句。学生背诵有关月的诗句。诗人常通过月亮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教师的一句话就可以激起学生诗情的波浪。结合旧知导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联系旧知识,起到了对比理解、融合贯通的效果。)??出示课题

2、交流作者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出示相关课件)

二、倾听作品,整体感知。

1、欣赏课文的音画朗读,说说听完朗读后的总体感受。

2、学生自由试读。

3、学生齐读。

4、学生默读全词,结合注释,感知词意。

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词的意境描绘出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边出示ppt课件边点拨: 1)上半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大意: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2)下半阙: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意: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三、品赏探究

1、品味词句,体会诗情。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半阙,男生读下半阙。(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2)上下阙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

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适当出示课件):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表明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开始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

⑤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五、拓展迁移。

想象力训练

联想力训练

六、知识巩固 出示课件

七、课堂小结

本词上阙写饮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离人的祝福。全词情景交融,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表达出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八、布置作业

1、背诵

2、找出这首词的韵脚

3、作文练习:月光下的遐想篇四:初中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 初中音乐说课稿:《行进中的歌》优秀说课稿范例 《行进中的歌》说课稿

渭津中学 刘彩霞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辽源地区东辽县渭津中学的音乐教师刘彩霞,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七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材第13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行进中的歌》。

本单元涉及了多种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根据教学内容,我确定第一课时内容为两大块:1是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2学唱歌曲《当兵的人》。

本节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当兵的人》是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歌曲为bb大调,4/4拍子,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是“真正军人的歌”,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两个乐段音乐情绪不一样,在演唱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和力度,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

由于进行曲是学生从小到大接触较多的一种音乐体裁,《当兵的人》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也广为传唱。所以教学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并体验进行曲那种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特点,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新的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自主聆听,感受体验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自主跟唱、表演,并进行自评、互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给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并提供展示个性才能的机会。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的教法和学法,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喜欢聆听并愿意演唱进行曲风格的歌曲。

2、了解进行曲的风格及特点。

3、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激昂的情绪演唱《当兵的人》。重难点:了解进行曲风格及特点;把握好歌曲的情绪,正确演唱《当兵的人》。下面,我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播放课件“行进中的歌”)

学生有秩序地随“运动员进行曲”进入教室,分男生、女生坐好。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走进进行曲,学习“行进中的歌”。

二、欣赏教学:

完整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声乐演唱,从音乐情绪变化及曲式结构上了解进行曲的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的特点。(出示建国五十周年阅兵仪式的录像)结合画面谈谈带给你的感受。请同学们总结进行曲及特点。(出示大屏幕)

三、唱歌教学:

根据课标要求使学生达到能用正确的声音,情绪,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大胆、自信的、独立歌唱的能力。

聆听进行曲速度的歌曲《当兵的人》,引出歌曲《当兵的人》,听听战士们的心声,完整聆听歌曲之后,提出相关问题:

1、这首歌曲突出表现了什么内容?

2、歌词中的“一样”和“不一样”指什么?

3、哪个乐句最有力,情绪最激昂?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根据歌曲的演唱要求,进行母音“a”的发声练习。

轻声跟唱《当兵的人》,并根据学生的学唱情况加以单乐句的节奏、音准及力度的指导,可采用模唱,对比等方法。对学生的跟唱进行点评之后,再跟唱一遍,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演唱中,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指挥辅助学生的演唱,并调控好两个乐段的演唱情绪。

变换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练唱,要求声情并茂,教师弹琴伴奏,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演唱做出点评,给予鼓励。

四、拓展活动:

1、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有哪些?

2、再次演唱《当兵的人》,用肢体语言感受进行曲,适合走步的特点。

五、进行小结

进行曲这种体裁坚定、昂扬、催人奋进,鼓舞了世代人民为自己的理想而永往直前。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以顽强、自信、乐观、拼搏地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以踏实有力的步伐迈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谢谢大家!(再见)同学们随运动员进行曲走出教室。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及意图,不足之处,还请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初中音乐说课稿:《旱天雷》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音乐《旱天雷》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旱天雷》,这是一节欣赏课。本课意在以“主”、“合”、“创”为主导思想,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现在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旱天雷”、“花好月圆”、“步步高”感受广东音乐的艺术风格;哼唱、掌握“旱天雷”的旋律片断。

2、能力目标:根据旱天雷的主题思想创作表演‘久旱逢甘霖’的意境。

3、情 感: 通过了解广东音乐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二、教材分析

《旱天雷》这一节欣赏课介绍了旱天雷的由来,并且着重介绍了广东音乐的形成发展及它的风格特点。

现在初一的学生对于比较抽象的乐曲理解能力不算太强,但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比较愿意提出问题,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材处理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旱天雷”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我在课外收集了另外两首广东乐曲(“花好月圆”和“步步高”)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让更好的感受广东音乐的清新、明快。从而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五、教学手段

本课用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用悠美的动画突出重点,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方式和模式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中,尽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创设“感受 理解 互动 探索

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利用老幼皆知的古诗〈春夜喜雨〉导入新课。

2、欣赏教学:

①、初听“旱天雷”启发学生进入乐曲意境,引导学生发问。

②、多媒体展示与旱天雷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学习。

③、聆听“花好月圆”和“步步高”两首乐曲,进一步感受广东音乐的明快、柔美。

④、启发学生思考乐曲的演奏形式,从而进一步欣赏“旱天雷乐曲”。⑤、引导学生聆听各拔弦乐曲的音色。

⑥、欣赏不同乐器演奏风格的“旱天雷”乐曲。

3、创作表演:

①、雨中情景

②、器乐演奏

4、总结

九、预 测

初一的学生对器乐欣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不常听的乐曲,但是我设计的本节课有他们都很熟的“春夜喜雨”的视听画面进行导课,相信他们很容易进入“旱天雷”乐曲的意境,有助于理解乐曲的主题。

同时在本节课中利用多种风格的乐器演奏效果,反复聆听“旱天雷”乐曲,相信即有助于记忆乐曲的旋律又不使学生有新鲜感,创设音乐课的互动气氛。另外又精心挑选了另外两首乐曲进行欣赏相信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广东音乐的明快,流畅。篇五:《静女》说课稿

《静女》说课稿 点击数: 1131 录入时间:08-12-29 天台职业中专语文组 鲁玉蓉

一、说教材

《静女》是中职语文共用基础平台第一册第六单元“古诗文诵读”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要求要求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辉煌成就;在了解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有的要达到背诵程度;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了解此诗表现的情节。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中理解赏析,掌握古诗诵读要读准字音的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静女》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逐步养成诵读古诗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

.把握重章复唱的手法。2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感情。

五、说教法与学法

诵读、讨论。

《诗经》中的诗篇,原来就是歌曲的歌词,重视节奏和韵律,要多诵读,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和节奏。《静女》中热烈而纯朴的恋情,通过讨论,学生们能够有深切的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放《敖包相会》的乐曲,教师解说)一个十五月圆之夜,月华如水,微风轻拂,虫儿低吟,草原上一片宁静。一位小伙子徘徊在敖包周围,引颈企盼,美丽的姑娘啊,你为什么还不到来???

(二)、朗读诗歌,理清情节

1.齐读,感知诗歌内容。

明确:这首民歌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

2.男声齐读,理清情节。

明确: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我”,是以男青年的口吻来写的一次约会——相俟、相见、相赠、相悦的全过程。

(三)、欣赏细节,分析形象

讨论:找出细节描写,并说说细节描写在本诗中的妙处。

明确:精心选择了“搔首踟蹰”,“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 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四)、展开想像,体会情趣美

1.导引: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

提示:她或许躲在附近的草丛里,正轻轻地拨开茅草,悄悄向外窥视。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2.导引:课文提示中说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这是对情节的一种解读,还有更好的解读方式吗? 提示:第一种解读,第二、三章写姑娘不忍心让他久等,终于露面了。先送彤管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子连声赞叹。接着姑娘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递给男子,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男子心领神会,爱人及物,惊叹小草美得出奇,因为是“美人之贻”。一问一答中传达出真挚的心声。第二种解读,第二章写男子回忆往日的约会。他一面继续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赠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写两人会面赠送信物。悠扬的笛声打动了姑娘,她终于走出来,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作为信物)送给他。男子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小草美得出奇。

第四篇:关于中秋节作文:此时月圆

关于中秋节作文:此时月圆

中秋节到了,在家中吃着月饼想赏月色,无奈天空阴云密布,连一点月光也没有。不禁让我心里涌起几分失落。

在家里徘徊着,不知所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义呢?无聊地躺在沙发上,耳畔不断回响着父亲那句话:“你:简直无可救药!”。中秋佳节,我想笑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失落感越来越强,我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天空的阴云更厚了,偌大的天幕只依稀看得见几颗稀疏的星星。

不!我差点叫出声来。心中的失落渐渐在崩溃。我的眼前不断浮现出母亲给我耐心讲题的情景。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我的成绩优异,这难道不是我值得骄傲的地方吗?

我奔向了阳台,月亮已经冲出了乌云,发出清幽的光辉,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色。

我站在阳台上,感受着这份月夜中独有的宁静与安祥,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一切困境都只能是暂时的,它们迟早会像这乌云一样烟消云散。

第五篇:中秋节作文月圆了

小文档网文秘助手(www.teniu.cc)之中秋节作文:月圆了

又逢一年中秋,久居他乡的游子,是否要回家呢?

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怕也是桂花飘香,美酒醇厚了吧?一道浅浅的海峡,割划了百年的沧桑,冲洗着曾经的屈辱;不变的,却是故乡的月亮。

也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但是,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因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不及故土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橘黄的灯光。

可你为什么不肯回来?树高万丈,落叶归根。游子啊,你是否还记得母亲的容颜?那长城--母亲坚实的脊梁;那黄河--母亲不屈的血脉;那连绵不断的群山--母亲坎坷的步履;那坦荡无比的平原--母亲博大的胸怀……你是记得的,岁月可以泯灭记忆,却无法泯灭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无法泯灭我们同是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同是龙的传人,无法泯灭不屈的民族魂!

也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那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倍感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可你为什么不肯回来?历史的巨轮,早已碾碎了殖民者轰轰炮口下的战火纷飞;也许还有希望独立的分子,时间的河流却会冲垮他们最坚实的堡垒。你可知道,睡狮苏醒了,巨龙腾飞了;你可知道,母亲日日夜夜思念的,是你;你可知道,历尽了多少艰辛,母亲只为换回失散的儿女,换回一轮圆满的月亮!

也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让母亲,便也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游子的那份固执的认知。

星辰依旧,日月益新。是遥遥无期,还是指日可待?奔腾怒吼的长江黄河,是母亲鼓足的勇气;连绵起伏的万里长城,是母亲坚强的毅力。不论发生了什么,那都是过去,让昨夜的星辰停留在那一瞬间,来温暖着这早已荒凉的大地,让今夜的风吹去往日的烟云,来擦干那点点泪痕。

也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却也是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现李杜的诗情画意来;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付出,就如同母亲对并不很懂事的儿女,游子对并不很富裕的家乡,还有照彻记忆的,圆满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穿越百年的屈辱与沧桑,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于是掬一弯海峡之水,温一壶月光,共饮百年一轮秋……

月圆中秋节说课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