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支玉恒-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4-88732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6 13:20: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支玉恒-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支玉恒: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篇一: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可爱的草塘》教学实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可爱的草塘》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寻找默契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课和原来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在教室上课,今天在电教室。

师:噢,你是从上课的地点来说的,不错。

师:从你的眼神看得出你最想说,请你讲。

生:今天听课的老师特别多。

师:你是从听课的人数来谈的,很好!

生:老师,您今天穿了一身新衣服,裙子特别漂亮。

师:你真会观察,赞美的语言总会让人的心中充满了暖暖的惬意,我也有这种感觉,谢谢你!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让我们准备出发。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一处我们从未到过的地方。(老师用绿色粉笔板书:草塘)通过课下的预习和查阅资料,谁来描述一下草塘的样子?

师:你已经跃跃欲试了,请你先来。

生:草塘里面有草,很大很绿,茫茫无边,一望无垠。

师:“茫茫无边”和“一望无垠”都是说明草塘很大,两个词用在一起就重复了。所以,你只用一个就可以了,你的知识很丰富,如果说话时再注意一下严密性,那就更好了!

师:你已经举起了手,请你谈。

生:我通过查阅《科学杂志》知道草塘是长满草的洼地。

师:查阅工具书,的确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你很会学习。草塘就是洼地里长满了草,无边无际的。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去怎样的草塘吗?(老师顺手在“草塘”二字的前面加上“可爱的”三个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读“可-爱-的-草-塘”。

师:聪明的同学,说话和做事都不是拖拖拉拉的,请你们再利索地读一读。

生:读“可爱的草塘”(读得很好)。

师:草塘在哪儿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图)师讲解:这个可爱的草塘在我国东北部的北大荒,这儿曾是个荒凉的地方。解放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计划地开垦,在千里沃野上建起了一座新型的国营农场。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今天,我们一起坐上火车,路过济南、天津,经过沈阳、长春,便到了我国东北部北大荒的草塘。

师: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生1:读书。

师:你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书打开了,和老师的心情一样。生2:想马上到草塘边去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这正符合北大荒的导游小丽的心愿,因为小丽说了:要想到草塘看看,先要把课文读给她听一听。同学们,你们读得怎么样了? 生1:我读得很熟练。

师:你是从熟练的程度上来说的,相信你一定读得流利。

生2:老师,我读得不太熟。

师:你很诚实,老师最喜欢你。

生3:我读书时能做到字字入眼,句句入心。

师:是啊,“字字入眼”就能读正确,这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读书的精益求精;“句句入心”,这可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哦。

生4:读后,我觉得草塘太美了。

师:你肯定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老师心里有数了,谁来读给小丽听?

生1:读第1——6自然段。

师:你读书进步多了。

生2:读第7——13自然段。

师:老师很喜欢你读书时那种专注的神情。

生3:读第14——17自然段。

师:你读书真投入。

生4:读第18——19自然段。

师:读书速度要均匀,不要抢,这可能是你读得太熟的缘故。课文我们已经读完了,这儿还有几位北大荒的特殊客人呢!你能正确地认出它们吗?(大屏幕出示:掺假波光粼粼没膝盖清凌凌画卷置身)

生:(读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

师:作者初到北大荒,觉得没意思。可是当小丽带他到草塘游览一番,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北大荒的草塘,我感到十分纳闷,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1:草塘很美。

生2: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师板书)

师:老师果然没有看错,你回答得简洁完整。

三、重点感悟,读说训练

师:文章的哪些段落让你感到草塘太美了?在他读的时候,你的头脑中会浮现文中的画面吗?

生1:“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师:你的周围全是芦苇和蒲草,茫茫无边,真的就像大海一样。生2:“浪花翠绿翠绿的??涌向远方。”

师:你是否看见了浪花?

生3:看见了。

师:这浪花实际上指什么?

生4:草塘里的芦苇和蒲草。

师:你的手举得最高,请你说。

生5:“仔细瞧那浪花??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师:你看到草塘的美景了吗?

生:看到了。

师:是谁把你带进这草塘的?

生6:小丽。

师:这是你的见解。

生7:是我同桌入情的朗读。

师:很有说服力。

生8:是我自己的想象。

师:你的见解高人一筹,也很会学习,我们自己用心想象,就能进入课文的描写中,才能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呀!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1:“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我看到那儿的草又绿又美,风来时,像浪花一样,一起一伏,很漂亮的!

生2:“一层赶着一层”是说一层又一层的草儿是你追我赶地朝前方涌去的。

师: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3: 神情专注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生4:“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我感到草塘特别大,那里的草特别多。

师:谁能把草塘大的感觉读出来?

(几名学生读得很好。)

师:(指一名女生)你读后,我头脑中马上浮现了绿绿的、大大的、美美的草塘。你读书的秘诀是什么?

生: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来到了草塘的中间。

师:谁再来读读其他的句子。

生:“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

篇二: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授课风采实录

202_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宜宾讲学

听课笔录及体会

四川荣县正紫镇学校廖立新

11月6日、7日来自省内外的三千多名教师在宜宾市人民广场体育馆,现场观摩和听取了支玉恒、于永正、徐善俊三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和评课说课。

第一部分感受特教的课堂魅力 一、三位特教都设计了一个精巧而鲜活的课的引子,实现了融洽师生关系、稳定学生情绪、向既定方向调动学生思维的意图。

㈠ 支玉恒老师的课引分这样三步:

①师问:在这儿上课,这么多老师围坐听课,心跳吗?学生回答:心不跳。师:心都不跳了,那咱不上课了,快呼120!学生大笑,紧张情绪由此冰释。

②师问:会背古诗吗?生:当然会。师:那就背背《望庐山瀑布》吧。生背,明显的不怎么讲艺术处理。师:想听听我的意见吗?生:想。师:朗诵作品,要用语速、语调以及姿体语言的变化体现情绪的波荡,同时脑中还必须出现诗文的意境,这样才能感动自己,感染听众。然后支老师用饱满的热情高亢的声调再配以恰如其分的手势范诵了一遍。哇,那真是满堂彩呀。谁都想不到这是一位近七旬的老人!接下来,支老师用富有魔力的手势导引同学们又朗诵了一遍,说来奇怪,效果这么着就出来了!全场掌声雷动,那是打心眼里佩服啊!

③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知道,您姓支,一支两支的支。师:好,那你们就亲切地叫我一下吧。生亲切地喊“支老师”。师:再响亮地喊我一次。生响亮地喊:“支老师”。再悄悄地称呼你们的支老师。生悄悄的喊:“支老师”。

㈡ 第二课时。举行上课仪式后支老师是这样调动学生情绪的:

跟老师来练习对话:

“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同学们真精神。”“老师更精神。”“同学们真可爱。”“老师更可爱。”“可爱?老师近七十了。老人最爱听的是健康!——咱们从来。”

“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同学们真精神。”“老师更精神。”“同学们真可爱。”“老师真健康。”“同学们请坐下。”“老师请坐下。”“唔,我坐下上课,不大好吧!” 生大笑,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

㈢ 于永正老师的课引是从自己的姓开始的:

①“老师我姓于,什么于?干钩于,一个干加一个钩不就成了于?”“同学们想想该怎样称呼我?”“于老师。”“还可以怎样称呼?”学生发散想象,什么于伯伯、于爷爷、于教授、于博士、于外公等等一连道出二十余种叫法。其中有一位调皮男孩说还可以称呼“于好笑”。来自江苏的于老师开始显然没有听懂,后经同学提醒明白了。他说,“这个名字有意思,但如果将‘好’字的音变成“hào”就更好了。于‘hào’笑,我就是爱笑嘛!”

接下来,于老师选择几个称呼加以点评,说明说话得讲“名实符与不符、称谓合适与不合适”。②“于老师来上课,欢迎吗?”“如何表达呢?”在老师启发下学生回答出:坐端正、掌声、行动、微笑、歌声、献花、握手、专心听讲等等。“表示欢迎的方式很多,会说一句话来表示欢迎吗?”学生踊跃回答出:于老师您好!欢迎您,于老师!谢谢您,于老师!??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每一课都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的或能扣住学生心弦或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导入语”。自省平时教学,常用前一日的“总结”、“批评”作导入语,破坏了一节课甚至是一天的好情绪,这是多么的愚蠢啊!

二、教学活动中都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支老师的课,人文气息很浓。

1、)稍后有一位同学小声回答:《只有一个地球》。师顺势:谁说支老师的问题就难回答?后悔了吧。机会是争取的,稍纵即逝啊!

2、权”,只有争得了的才能读,其余人不能读!于是有二十多人获得“首读权”。读了的为“勇气”高兴,没读的被调着胃口,为下一次“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作了铺垫。

3、“谁是班上读得最好的?”该生读完第一段。支老师说,“第一名在此,我想定然有不服气的。谁来把她读坐下?”以后是逐段往下读,“打擂”的气氛十分火爆。

4、的一句祝贺、一声告慰、一个微笑。握握手、摸摸头便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融洽感情。学生有失礼的时候,善意含蓄地帮其纠正。在“实话实说”活动结束时有一个细节,支老师与“佳宾”逐一握手道别时,一位同学没有起身。支老师说:“哇,生物学家的架子好大呀,坐着与人握手!”话音未落,孩子马上站了起来。以下各位学生都做得很好了。

5、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大名,口头向全班“发表”。

于永正老师在评课说课时曾谈到两个人文精神缺失的课例:

【事例一】观摩某地一次公开课,一位年青老师的数学课:正上着课,忽然从黑板上掉下一块字卡,一学生迅速跑上前拾起双手递给上课的老师。可这位老师倒好,不但没表示感谢,反倒白眼视之:上课,不要随便下座位!

【事例二】在一次社会课上,一大腹便便的孕妇被请来协助上《我从哪里来》的常识课。老师请她介绍了怀着孩子的辛苦和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又允许学生们与之亲密接触。好家伙!孩子们上前对着大肚子又是摸、又是听、又是不停地问。课的设计很好,可遗憾的恰好忽视了人文关怀——师生几十人始终没有人想起请这位孕妇坐下。——不是偶然的,“知识本位”啊!

三、㈠作为语文教学,他们都非常重视读的训练。显然这种频频的读又不是一条线一个面机械的重复,而是设置了多种情势、在不同的方式下让学生读的。学生始终乐读不乏。

支玉恒老师《只有一个地球》前前后后共穿插进行了八次朗读。

1、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同学读课题:怀着珍惜的感情深沉地读一次;自豪吧,拍着胸口再读一次。

2、利用学生争夺“首读权”,有近一半的同学读全文一次。

3、“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全体读课文一次。

4、利用“打擂”的方式,自由争取把同学读坐下,逐段换人朗读。

5、大家一起用最好的效果朗读最后一段。

6、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快速默读全文。

7、“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您心里是何滋味?”学生说出酸、苦、辣等,逐一抽生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读出来。读出了味道的,分别以“赛赵忠祥”、“赛倪萍”等名主持呼之。最后支老师问大家想不想回到甜的感觉上去,于是全班再齐读第一段。

8、将课文内容写成的五个抒情句子连读,这就是一篇小小的散文,再读再体味。

徐善俊老师教授《可爱的草塘》则是采用同学竞选“导游小姐”、“导游先生”来激发同学们反复读、读出意境、悟出感情。其间徐老师精彩的范读也的确起到了对学生进行诱读的作用。

㈡在读的主线上自然地融入听说和写的训练。

支老师《只有一个地球》

1、“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抽生理解要求的三层意思:“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支老师顺势道:“对,接收信息要无误,处理信息要敏捷,执行信息才准确。”

2、轻松自然地会话。而第三课时《实话实说》的语文活动则是集中训练学生思辩与口语交际的。

3支老师说:“咱不写段意,我们一个意思只写一个抒情的句子。可以写课文内容、写感受、写呼吁都行。五个意思选写一个即可。”(教师出示课文五层意思:①地球美而小;②资源有限;③再生困难;④搬家不可能;⑤保护地球。)支老师这样鼓动大家:我们筛选出写得好的将给以奖励。奖励他在黑板上出版,在全班发表自己的作品。

4、“想变戏法吗,马上有惊喜哦。”支老师变戏法般地将以上所写的五个句子连缀在一起——一篇优美的散文诞生了。同学们心中一定会窃喜:一篇散文创作原来就这么简单!

徐老师《可爱的草塘》

课中对说的训练是通过选拔导游将课文描述改编成“导游词”,进行导游活动来实现的。

四、课堂提问有特色。

支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提问分这三步:

第一、“在老师提问之前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然后默读全文。”

第二、“读好了吧,我提问了。唔,我倒是想请大家猜一猜,我要提什么问题。借助课文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不提。” “快快,大家猜,猜中了我马上退出会场!不想试试?”

(学生踊跃提出许多诸如课文中心、写作特点、读后感受、对环境恶化的态度、挽救地球的办法等等问题。既折射出平日里程式化的语文教学给学生留下的痕迹,又反映出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视角的广度。)

第三、最后支老师出示问题:“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您心里是何滋味?”(“滋味”的提法比“感受”“体会”等提法学生更易于捕捉。)

五、课堂处理富有教育机智。

支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堂课中,在读的第5个环节上,学生竞读打擂推至最后一段,共站着三位同学,这是公认的难分伯仲的“并列第一”。然后支老师叫大家一起来读最后一段。读完支老师示意三人,现在可以坐下了。有一生坐下,另两人自信是最棒的,不肯坐下。僵局出现。支老师叹一口气:你们该坐下,你们没按要求做。刚才叫大家一起读,你们没有读!二生急忙申辩:我们读了的。“对啊,你们加进去读了,有你们第一名的效果,又有全班一起的努力,当然能够把你们读坐下!请坐吧。”僵局迅速得解,全场师生为支老师的机智一起鼓掌叫好。

徐老师谈到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教学《赤壁之战》一文,他先是用选拔两军主帅的方式激发学生反复熟悉课文。然后竞选出两军主帅,分别扮演曹操、周瑜作战前分析、战斗部署、战后总结来训练学生说话。其中双方都着重作出了胜败的总结,分析得很有见地。听课教师抱以热烈的掌声,我也自鸣得意起来。忽地站起一位同学质疑:据我所知,曹操是从来都不肯承认错误的。我心中暗想这同学说得对,曹操杀蔡瑁张允杀杨修几时认过错?可我教学活动就是这么设计的呀!

急中生智,办法有了。我说:同学你看书真仔细,说得很对。但我们想想,曹操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他嘴上不说,心里承认吗?我们比他耿直,就由我们代他说出来吧。学生这才信服地坐下。

六、这三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都没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这几位特教的课虽都是传统的手段,但因为他们都捕捉到了新课标的精髓,从内蕴上与新课标保持神似,加之他们出神入化的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用语的幽默与机智,传统课型却没有丝毫的死板与暮气,相反时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觉得,原来传统形式的课堂也能烘托出如此火爆的氛围,设计出如此新鲜的样式。

特教们似乎正是在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来说明“课改就是多媒体教学”这个认识的偏颇。是为了纠正一个观念,以为离开了多媒体就上不成新课标的课。(支老师叹息道:多媒体课件是一柄双刃剑啊,用得合适促教,过分依赖则伤己。现在有好些老师是离开了课件就没法子上课了!)

在谈到“多读”是语文课质的特点时,支老师有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他说他不反对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他绝不迷信多媒体教学。他举了两个例子:

某老师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之”字形铁路的设计及行车过程始终很难理解。后来这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一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懂了。他问:这样的课好吗?——不好(支老师自己回答)。他急于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语文课毕竟不是自然课,文章应当是读懂的,而不是通过媒体演示看懂的!

又如《桂林山水》如此优美的文字,能因过度使用课件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扼杀吗?

第二部分特教们的评课说课

支玉恒老师评课说课:

1、语文课一定得重视读。首先要端正对读的理解,读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读有三种功能:①读的程序性功能。把读当成课堂教学内容变换的一个程序。现已弱化。②读的答问功能。师提问,学生以读作答或让学生带问朗读。③读的表现功能。通过读来体味文章传达的意蕴。如《第一场雪》的读可以设计出:谁来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谁来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几个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读的理解和感悟功能。读中理解,通过读来理解,文章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不妨多多以读代讲代问。“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对读的要求。这样说只对了一半,这一半是理解了就便于找准感情基调把课文读好。那另一半呢,其实也完全可以“用读来促进理解、感悟”。关键是要把小学语文课中读的技巧尽量讲得形象些,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做出高水平的范读,师生共读。

2、问题的设计要考究,不要问些没有建设性的问题,更不要用繁杂、琐碎的问题来狂轰乱炸。不要刚走出“满堂灌”又误入“满堂问”。

3、备课的方式宜粗不宜细。备课过细,那真是走钢丝了。我们说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那么给自己呢?粗线条的备课有助于锻炼自己。课堂是变化的,我们要的是灵活机动不是死的本子,我们要的是“以学定教”,而应主动放弃“以教定学”,学生怎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呢?再者,教师在偶发事件中表现出的机智、课堂驾驭能力、活动调控能力是在实践中慢慢习得的,是在困难条件下给“逼”出来的。抛开细案,放开胆子,让教学相长吧。

备课还要力避程式化。“教无定法”在语文学科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4、关于课标的学习。不要老是埋头教书,还得多抽时间思考,不说“一日三省吾身”,一课一省还是必要的。新课标从哪儿起呢?把新思想新理念与自己过去的干法相比照,做到了的就不再操心了。没做到的就要在头脑中做好标记。

总的说来我们首先要做到“三要三有”。“三要”是:①要自主。新课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精髓。②要综合。语文课是整体性强的学科,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课。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是错误的。“工具性”、“人文性”应统一不可偏废。③要实践。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要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言实践能力。“三有”是:①有空间。备课中要给自己留有空间。课堂要给学生留有空间,独特的体验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最真的,一定是一个闪光点。②有情感。“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不是所有的,说明文情感就很弱。但语感则是一切语言文字都不可少或缺的。③有兴趣。兴趣是行动的起点,兴趣是学习活动得以维系的粘合剂、兴趣是克服困难走向更高更强的动力。

于永正老师评课说课

于老师反复强调,课堂首先是一段生活,其次才是教学。我们的课堂应当是生活化的课堂,................

应当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1、老师进了课堂,对学生首先要有感情的投入。常说什么“人文性”、“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之根就在于“情”,教师要循循善诱而不是硬逼硬灌。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做;行行出状元郎。梅兰芳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人否认他是大家是人才;郎平日记错字百出,标点一逗到底,以句号结束。也没有人否认她是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样心态才正,才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3、要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悄悄地把批评送到耳边,送进心里。这里他送了我们两名句名言:“理解是爱的别名。”——泰戈尔。“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冰心。

4、兴趣是可以培育的。

第一、兴趣来源于老师的关爱。(好老师首先应当是好人。)“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

第二、兴趣来自于老师上课有意思而不是单纯讲“有意义”。有意义的内容得想法给他套上有意思的外衣,如果学生不喜欢,那再好的东西也因“卖”不出去而没有意义了。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机智风趣有幽默感。

第三、兴趣来自于老师的激励,来自于成功感。丁肇忠先生中学时数理特优,文科也非常不错,尤其喜欢历史。究其原因很简单,他上高中时历史曾得过100分,这就是动力之源。对同学,有优点要推动他向更高更强,没有优点制造优点表扬他,降低要求也要让他从成功中找到那种爽的感觉。

地址:四川荣县正紫镇学校廖立新邮编:643111

二OO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篇三:第二届优秀教学课件、课堂实录获奖名单

第二届优秀教学课件、课堂实录获奖名单

附件三:

《支玉恒: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出自:百味书屋

第二篇:窦桂梅 《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窦桂梅 《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九册。

学生: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五年五班

地点:吉林市委活动中心

说明: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现场会

师上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大

生:可爱的草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老师还留了几

同学们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谈谈你们在预习中,都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来,边看看,边想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我问的问题是第19自然段,第二句话:了,生怕弄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我为句话我不懂。

|师:啊,这句话你不懂,还有吗?好,你来说。间的是在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到一切都不习惯。”可这句话和草塘可爱不写行吗?

:你的意思是这段不写可不可以,是吗?还有什么?

生:我的问题在第七自然段,他说“棒打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野鸡怎么能飞到饭锅里呢?

师:你是对这句话有疑义,不明白。好,还有吗?

生:我的问题在第五自然段,他说“浪花翠绿翠绿的”,这里的浪花指的是什么呢?

师:这个问题你在家里没弄明白,谁来帮帮他,好,你说。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里的浪花指的是芦苇和蒲草。

师:明白了吗?好,你说。

生:这里指的是芦苇和蒲草。

我提的问题也在第五自然段:机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浪花”怎么能发光鲜亮呢?

师:嗯,还有没有。没有了?很好。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老师还留了一项预习作业,让同学们预习本单元的读写例话,同学们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嗯,那好,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都读懂了什么?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那么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呢?对于我们刚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先弄懂词语的含义,二是弄懂每句话,三是弄懂段.落大意,最后就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每一篇课文.时,就要按着这四点,扎扎实实的下功夫。

(学生汇报略)

师:讲的好不好?预习的真充分。那么这堂课啊,我们就按着读懂一堂课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同时还要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草塘的可爱。好,同学们把预习本打开,看谁动作最快。读一读老师昨天留下的第一道思考题。谁来说?好,你,大点声。

生:第一道思考题是,“课文围绕草塘写了哪些内容和草塘的可爱。

师:说的对吗?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预习的,怎么想就说。你来说吧。

生:课文先写了嗡看到夏天草塘的景色,”再写了“我听...小丽给我讲富有,草塘春冬两季的景象”,然后写了“在水泡里打鱼的情形。”最后写“我看到小河的美景”,课文就是围绕这些内容来写的。

.师:讲的太好了。就让我们和小丽先到夏天的草塘的景色看.看。把书端起来,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的第二大段,我们啊就运用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讲一讲这一段,怎么想就怎样讲,好吗?先读一读,读吧。

生:(读第二段)

师:读的很认真。下面啊,我们就逐句去体会草塘的可爱。愿意讲一讲,来,讲吧。

if生:第二段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是“说走就走。”这一句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讲的是小丽要带我去草壤心;第二句是写“小丽领我去草塘”;第三句是“这么歌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大海中一样”。这句呢,讲了草塘大,说草塘像大海大海呢,是无边无际的;草塘呢,也是茫茫无边的,而声和蒲草呢,也像海水一样碧绿碧绿的,风一吹时,草的样子像浪花似的,所以,这句话写出了草塘大的特点。

师:嗯,讲的不错,还有想谈的吗?好,你来谈。

生:我想给她补充一点,我还能从“置”,看出草塘的“置”就是放的意思,作者在草塘边上,看见自己非常小,这也说明了草塘非常大。

师:好,你感觉像大海一样的草塘,你有什么感受?特别的壮观,是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读,体会体会“我置身于茫茫的大海当中,有什么感受。你读读看,读吧。

生:(读第一段)

师:读的不错,接着讲吧。

生:“浪花„„,欢笑着„„远方。”这句话中用了绿的发光、发亮这两个词,所以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出草塘的芦苇和蒲草长得非常茂盛,还带着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还会发光发亮呢。可是我不明白这里”欢笑"一词,浪花怎么会欢笑呢? 生:我知道浪花,因为我联系了第三句,知道了作者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所以把风吹的哗哗响声,想象成人的欢笑。

师:讲的好不好。

生:好!

师:说对了。有个同学在一开始时说这个地方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第三篇:支玉恒课堂实录《伟大的友谊》

支玉恒课堂实录《伟大的友谊》

作者:支玉恒

文章来源:网上

点击数:625

更新时间:202_-4-12

支玉恒课堂实录——《伟大的友谊》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教师板书课题“伟大的友谊”)

师:大家一齐读这个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师:非常好,我在别处讲课的时候,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读成“伟大的友谊(yí)”,都错了。

而今天我们全班同学都读“伟大的友谊(yì)”。这个字读对了,很好,但是我要问了,谁知道,什么叫友谊?

生:很多人之间或者两个人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

师:讲得对不对?

生:基本上对。

师:他说基本上对,确实差不多,简单地说就是朋友和朋友之间的情感叫什么?

生:友谊。

师:(指刚才的学生)你有没有朋友?

生:有。

师:谁?

生:吕昆。

师:谁叫吕昆?请站起来。

(叫吕昆的同学站起来)

师:你认为你们两人的友谊是不是伟大?(众笑)

生:不是。

师:(问吕昆)你认为你们俩的友谊是不是伟大的?

吕昆:是。(众笑)

师:为什么?

吕昆:„„(众笑)

师:说不出来了,你说你和吕昆的友谊不是伟大的,为什么?

(此生列举了平常的很多例子,来说明还不够伟大的程度)

师:我非常赞赏这位同学的坦率,请坐,是不是伟大的,一会儿再说。起码我认为他们俩的友谊是不错的,是吗?

生:是。

师:他俩不但有东西一起吃,走路一块走,而且还互相帮助,一块学习,这种友谊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不是伟大的,一会上完课再告诉我,好不好?这篇课文讲的是伟大的友谊,你们知道是谁和谁的事?大家一起说,第一个。

生:马克思。

师:对了。第二个。

生:恩格埂?BR>

师:对,是这两个朋友之间的情感,而且是伟大的。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什么样的友谊是伟大的?这就是我们这一课书要认识的问题。另外,在这一课书里,我要教给大家一些把握文章全篇内容的方法,学习每一个段落的方法,希望大家用心学,好吗?

生:好。

师:你们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这篇文章不像其他文章一样,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像别的课文有描写得非常优美的景色,也不像别的文章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是不是呢?

生:是。

师:它就是把他俩的友谊究竟是怎么回事就那么说出来,难免读起来觉得有点枯燥是吗?

生:是。

师:那么这样的文章我们读不读呢?

生:读。

师:不读还不行,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好多这样的文章。怎么样把枯燥的文章读出兴趣来,这也是我们这堂课要学的。你们说好不好?

生:好。

师:如果学会了,不但描写景色的我们爱读,抒发感情的爱读,就是非常枯燥的文章我们也爱读了,你们说有好处没有?

生:有。

师:那就注意听,我先告诉大家,这篇文章所以读起来有点枯燥,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也没有丰富的情感抒发,它主要采用这种手法,(板书“叙述”)什么方法?

生:叙述。

师:什么叫叙述呢?就是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作者在叙述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法,第一种(在板书“叙述”下写“概括介绍”)是“概括介绍”,什么是“概括介绍”?就是说这个事说得很简单,很概括地三言两语说完了,但包容的内容却不少,时间跨度也很大。另外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在板书“概括介绍”下写“具体描述”)是什么方法?

生:具体描述。

师:这种具体描述的方法与第一种“概括介绍”比起来就显得详细多了,怎么来的,怎么去的都要说一说,而且还要举几个例子让你更加明白。这就叫“具体描述”,课文里不同的自然段用了不同的两种方法。你们愿意不愿意区别这两种方法?

生:愿意。

师:愿意就打开书,完成课堂上的第一件工作:你把课文各个自然段再浏览一下,什么叫浏览呢?就是速读,不要一字一句的,各个段大概看一看,课文上的自然段哪些是用“概括介绍”的方法来写的,就在那一段前加一个小三角用来标记,那么没画三角的就是“具体描述”了,明白吗?现在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有的自然段是三行,就是概括介绍,有的段也是三行,却不是概括介绍,怎么区别?还得看内容,有的写得内容面很窄,用的字数也不多,那不算;有的写得面很宽,就是刚才说的,包容的内容不少,也许时间跨度还很大,字数却很少,那叫什么?

生:概括介绍。

师:现在继续。(学生继续自读,老师在行间巡视,间或进行指导)好,注意,谁能说一下你第一个发现是“概括介绍”的是哪段?

生:是第一自然段。

师:谁也找到这一段了?(很多同学举手)好,不错,放下手。我现在请你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大家注意听,第一段在遣词造句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看你能不能听出来?(生读第一段)

师:读得很好,请坐。现在谁听出来了,第一段一个明显的特点?你听出来了?好,但我不让你回答,我让你也用朗读把这个特点表现出来行不行?

生:行。

师:行,大家听。(此生重读第一段)

师:听出来特点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谁是真听出来的?不是从书上看出来的?

生:有一个共同。

师:有一个共同是听出来的吗?是课文上写出来的。不是你听出来的。谁听出来了?

生:每一个标点都有停顿。

师:停顿是特点吗?不管什么文章,有标点就有停顿呀!

生:可以听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师:怎么听出来的?

生:因为他说了是共同领导„„

师:(打断)那你还不是听出来的,也是看书看出来的。实际上我告诉你们吧,他并没有读出来,所以你们不知道这一段的明显特点是什么?(指一学生)你再把这一段读一读,把你想到的特点用语气表现出来。(学生再读课文)

生:这“共同“两字写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友谊的深度。

师:怎么共同两字就有深度了?我还是问你,你怎么听出来的?

生:他朗读时把“共同”读得特别重。

师:你从他读书中听出了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五个,这一段里总共有五个“共同”。

:在一段里共有三行字,却连续用了五个“共同”,这算不算非常明显的特点?

生:算。

师:这位作家肚里没词儿,就有一个“共同”(众笑)老来回重复,是吗?

生:不是。

师:那是怎么回事?他连续用了五个“共同”,使你感觉怎么样?

生:使我感觉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工作。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她刚才解释了,“共同”就是在一块儿,干什么事都在一块儿,究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事呢?你读读第一个“共同”。

生:“他们共同研究学问。”

师:研究什么学问?语文数学吗?

生:不是,是研究马克思的学问。

师:马克思的学问就是马克思主义了,那是革命的学问,也就是说,他们在一起研究革命,对吗?

生:对。

师:你再读第二个共同。

生:“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师:领导革命,再读第三个。

生:“共同办报、编杂志。”

师:办报编杂志是干什么?

生:搞宣传。

师:对,宣传革命,再读第四和第五个共同。

生:“共同起草文件,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

师:共同起草革命文件,我们再总地回顾一下这五个共同(教师屈指计数)第一,研究革命,第二领导革命,第三宣传革命,第四起草革命文件,第五,给第四举了一个例子,把这五个共同概括一下,他们在一起是干什么呢?

生:共同革命。

师:对呀,我们就是这样,抓住这个特点,从五个共同中去思考,全段文字就一下子理解了,这样的友谊是不是伟大呀?

生:是。

第二部分

师:(问吕昆)比起你们有东西一块吃怎么样?(众大笑)

吕生:更伟大。

师:是啊,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有东西也可能一块吃。但他们主要是在一起干什么?

生:干革命。

师:想一想这五个“共同”,就充分地理解了全文的第一句话,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什么呀?

生:好朋友。

师:不但知道他们是好朋友,而且是具有伟大友谊的好朋友,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这一段你们是怎么学会的?抓住什么?

生:抓住“共同”这个词学会的。

师:“共同”在这一段里是个什么?这个词是这一段的特点,所以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呢?(板书“抓特点”)

生:抓特点。

师:我们是用这种方法学会的。我们没有费多大力气去理解全段的内容,只要把它的特点抓住了,了解这个特点,那全段的内容也就明白了。这一段我们运用“抓特点”的方法,把握了全段的中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板书“好朋友”)学得不错,现在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出现的第二个“概括介绍”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说得对。第四自然段也是“概括介绍”,但这一段就不能再用“抓特点”的方法来学了。(在板书“抓特点”下写“抓要点”)要抓什么?

生:抓要点。

师:要通过抓要点来学,下面我请这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下,她读的时候,大家不管这段写了多少话,只看它写了几个要点,几个主要内容,把它一抓住,这一段就全明白了,好,开始读。

(此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谁抓住了几个要点?

生: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

师:这就是要点了?没抓住。(指另一同学)你抓住了几个要点?

生:我抓住了两个。

师:那你用先总后分的方法说一下。

生:我抓住了两个要点。第一个是恩格斯在生活上热忱地帮助马克思,第二个是在革命事业上,他们互相帮助。

师:她说得对不对呀?

生:对。

师:对,这位同学非常聪明,几个要点?

生:两个。

师:第一个说的是哪方面?

生:生活上。

师:(板书“生活”)第二个是什么要点?

生:事业上。(师板书“事业”并在“生活”与“事业”中间画波折号)

师:抓得非常好,那么,在这两个要点中,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更重要的要点?

生:事业上。

师:你怎么知道?

生:„„

师:你没注意看文。

生:因为他在生活上说的少,而在事业上说的多一些。

师:最关键的字你没注意,把它丢掉了。

生:“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

师:哪几个字?

生:“更重要”三个字。

师:“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字这么明显你没抓住,说明你读文细不细?

生:不细。

师:对了,还得细读,才能明白。他说的一个生活上,然后紧跟着说“更重要的是”在事业上怎么怎么,可见“事业”是作者要说的重点,是不是?

生:是。

师:到这儿呢,我想捎带讲一个问题,“生活”和“事业”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过渡作用。

师:过渡作用是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这么说,在这一段(指第四自然段)的前面,像第二、第三自然段说的都是生活上的事,对不对?

生:对。

师:那在后面第五段以后说的都是事业上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那么,我们把前面各段写生活的算作一个段落,后面各段写事业的算作一个段落,这第四自然段又说生活又说事业,应该归到前面去还是后面?

生:应该归到后面。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段主要是启下的作用。

师:他说的好不好?

生:好。

师:他说的非常好。这就讲了一个小小的规律:过渡段在分段的时候的归属问题,是归前呢还是归后呢,要看它主要是承上还是启下。刚才我们知道了更重要的内容是事业,可见这一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生:启下。

师:所以这一段应该归到后面来,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不但这一段,以后遇到所有的过渡段的归属问题,怎么划分,就看它主要是承上还是启下。过渡段的划分我们明白了,下面来读一读这一个过渡段,既然重点在后面,那么重音应该放在哪儿?

生:后面。

师:好,谁能读一读,体现后面的重要性。(一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明显不明显?

生:不明显。

师:不太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起调太高了,后面再想高,上不去了。那位男同学你来试一下。(一男生起来读这段)

师:他有所体现没有?

生:有。

师:但是读得太快,大家一起读一次好不好?开始。(学生一起读这段)

师:很好,这就又告诉我们一个朗读的规律:凡是文章内容所强调的东西,就应该读得重一点。刚才五个“共同”这个特点,就是强调干什么都在一起,所以五个“共同”读的时候就怎么样呢?

生:重一点。

师:重一点就对了,你这样有重点地一读,别人一听就明白了:“噢,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是不是?

生:是。

师:好了,这个问题先讨论到这儿,再看看文章里还有没有“概括介绍”的段落。(学生各自看书)

师:谁还发现了?

生:是第六个段落。

师:第六个段落是“概括介绍”吗?

生:不是。

师:你读一读这段。(此生读这一段)

师:这一段的文字是不多,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吗?

生:不是。

师:只不过他们分开了,后来每天通信。虽然文字少,但是内容包含不多。所以不是“概括介绍”,有没有别的发现?(一学生站起来读第八自然段)

师:文字的多少跟第六段差不多,但第六段只写了分开以后的那一段情况,这一段写了多长时间?有多长的时间跨度?

生:四十年。

师:一下子写了四十年,哪一个包容量大?

生:第八段。

师:第八段用的是不是“概括介绍”?

生:是。

师:第八段整个概括介绍了一生的情况,是不是?

生:是。

师;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他读的时候大家还用这种方法——抓要点。看看能抓住几个要点。(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谁抓住要点了?

生:我抓住要两个要点,第一个是点明中心,第二个是和开头互相照应。

师:说得具体一点,怎么样点明中心?

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师:是这样吗?

生:不是。

师:不是,请坐。另一同学来说一说。

生:我一共抓住了两个要点,第一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第二点是„„

师:(打断)一个要点就这么长的一段话,你给它缩减一下。

生:他们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板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我写得对不对?有的人眼尖发现了,你说。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他们共同创造的。

师:是吗?上面有“共同”两字吗?是这个错误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

生:没有讲是谁创造的。

师:这堂课就是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生:您写的是“创立”课文里是“创造”。

师:他发现了,课文里写的是“创造”,而我这儿写的是什么?

生:创立。

师:和课文上不一样,我是故意这样写的。我想问问大家,这样写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我这样写:“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说通说不通?

生:说不通。

师:为什么说不通?

生:因为“创造”和“创立”这两个词的基本意思不一样。

师:我告诉大家,“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在这儿改成“创立”也可以。意思完全能够说得通。我所以写“创立”是为了多给大家提供一个词语,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用“创造”,也可以用“创立”,不但可以用“创立”还有词可以用。

生:建立。

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行,但不太合适。

生:创建。

师:对了,“创建”在这儿也能用。可见我们祖国的语言非常怎么样?

生:丰富。

师: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语言来说,这样我们的表达力就增强了,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是什么?

生:第二个要点是“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师:能不能像刚才那样也把它缩减一下?

生: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师:对了,第二点就是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伟大的友谊”这几个字课题上有了,我们这儿就不写了。课文在最后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不但给全文起了一个总结的作用,而且也照应了一下课题,成为一篇浑圆的文章。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两个要点,一个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建立了伟大的友谊”这都是说他们的伟大的友谊的什么?

生:结果。

师:伟大的友谊的结晶,伟大友谊的伟大成果。学到这儿了,我问你们,结出了伟大成果的友谊,是什么样的友谊呢?

生:伟大的友谊。

师:这就是他们的友谊为什么是伟大的友谊的第二个原因——结出了伟大的成果。吕昆他们的友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出伟大的成果,所以还不能说是伟大的,对不对?

生:对。

至此黑板上板书字样为:

伟大的友谊

好朋友

生活————事业

建立了马克思主义

师:我们通过三个概括介绍的段落,实际上已经大致地把握了全文的内容,好像是给文章立起了一个框架是不是?

生:是。

师:也好像是一个人的骨骼立起来了,这个人的形已经出现了。只要在骨骼上贴上血和肉,那么对这个人就完全了解了。血和肉在哪儿呢?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事业上互相关怀,把这两块一贴,全文就学完了。这就是我今天向你们介绍的一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这篇课文正好提供了三个概括介绍的段落,我们利用这三个段落先把骨骼立起来,使我们一下就明白全文内容了。另外,全文的结构也全明白了,你们一看板书,肯定就知道全文可以分几段了,是不是?

生:全文分四段。

师:第一段写什么?

生:第一段主要写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师:对了,写他们是好朋友。第二段呢?

生:第二段写恩格斯在生活上给马克思很大帮助。

师:第二段写生活上的事情,对不对?

生:对。

师:第三段呢?

生: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事业上互相帮助。

师:第四段呢?

生:第四段讲他们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师:对不对?

生:对。

师:黑板上能不能看出来?

生:能。

师:如果不给它分四段,从黑板上看还能分成几段?

生:三段。

生:第一段是讲他们是好朋友,干什么都在一起;第二段是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怀,在事业上互相帮助。最后一段是他们一起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师:说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就下课。(第一课时完)◆

第四篇:支玉恒教学实录——《学弈》课堂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学弈》课堂实录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7至8期里整理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写的文章。

师:说得有道理。古时侯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学的文章,包括你们自己习作课上的写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话文:”。白话文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倡导的。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

生:明日之星。

师:对,你们校园墙上就大大地写着这四个字。知道词语的意思吗?

生:学校让我们好好学习,成为将来的明星。(众笑)

师:解释得不错,但这个“星”可不是让你们都去当影视明星、当歌星,它是指一切有成就的人。我再问你,这个词语中的“之”字当什么讲?

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

师:讲得很明白。谁还能组词?

生:之乎者也。(众大笑)

师:“之乎者也”可不是一个词。这本来是互不相连的四个字,它们是古文里的一些语助词。不过也有人用它来讽刺那些白话文还写不通,却老想胡撰两句文言的人,如:“这个人之乎者也说了半天,谁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明白了吗?(生答明白)

师:还能组词吗?

生:军属门上有时贴一张“光荣之家”的纸。

师:对。其中的“之”字怎么讲?

生:当“的”讲。

师:也当“的”讲。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行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侯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一下课题。

生:(齐)学弈。(师板书课题)

师:翻开后页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生看注释)

生:“弈”就是下棋。

师:“学弈”呢?

生:学习下棋。

师:完全正确。你知道这一课是学习下什么棋?象棋?军棋?还是跳棋?

(该生无语,另一生举手)

生:这一课说的是学下围棋。因为古代肯定没有什么军棋,跳棋呀!

师:可是象棋自古就有啊!(另一生举手)

生: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从图上看出来的。那个棋盘,还有那么多子儿,应该是围棋。

师:你很聪明。会下围棋吗?

生:不会,看人家下过。

师:好好学!围棋可是我们中国古人发明的,但现在我们的棋手往往下不过韩国人。你学好了,将来为国家争光。行吗?

生:(迟疑了一下)行!

师:好,经过片刻考虑说“行”,看来你说话很负责任。下面大家各自把课文多读几遍,直到你觉得读通了为止。(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读?(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课文,有的地方读不通)

师:敢读就很好!虽然有些地方读得比较吃力,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称赞。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生开始按要求自学课文)

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生答明白)

(下面是教师示范拖音的读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生笑。)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学生继续练习,不少人摇晃起来,气氛很热烈。)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敢站起来晃一晃吗?(众笑)

师:好多了。再重读一下这一句。(示范:“为/是其智/弗若与?”)注意是问号。(生重读此句)

师:谁再来读?(先后有四人读课文,师随机指导、示范)

师:你们觉得这样读是不是课文也好懂一点了?生:(齐)是。

师:那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生:弈秋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很会下棋。

师:没有说得太明白,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

生:他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啊,放到现在他能拿到全国围棋比赛的金牌!(众笑)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生齐读:“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这句话中那个“者”字是什么意思?

生:“者”就是指那个人。

师:没听懂。我问你,什么叫“作者”?

生:“作者”就是作文章的人。

师:“读者”呢?

生:读文章的人。

师:“胜利者”呢?

生:胜利的„„得到胜利的人。

师:不简单!“善弈者”呢?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生答是)

师:第二个问题:课文里的人让弈秋干什么?

生:叫他教导两个人下棋。

师:听着别扭!老师今天教导我们《学弈》这一课。别扭吧?怎么说?

生:人们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师:这样说多顺啊!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

生: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但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至,想拉弓用箭射。

师:你很会利用注释,所以讲明白了,很好。你这段话说是说明白了,但听起来有点硬邦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把注释原封不动地套了进去,就显得有点死。其实你把注释的意思理解了,然后把它变成你自己的话,自自然然地讲出来就行了。现在大家练习说一下,同桌的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练习,有的互相讨论)

师:大家停一下。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有学生翻看注释)

生:这个“之”字的意思是指弈秋的教导。

师:没错。注释上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平常说话不会这样说。比如我说:“我们要听家长的话。”这个“家长的话”是不是教导我们的话呢?

生:是。

师:对呀!如果我们老是说:“我们要听家长的教导。”“我们要听老师的教导。”多累呀!(众笑)所以,按照我们平常的语言习惯,“一人虽听之”可以怎么解释?

生: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话。

师:你看,这样说就简单明白多了。是不是?第二个字,“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翻看注释)这次你不要再看注释了,注释里只是整个讲了这句话,没有单讲这个“之”字。你得自己动脑子想。

生:这个“之”字还是指弈秋的教导。

师:变成平常的说法怎么说?生:弈秋的话。

师:恭喜你答对了!(众笑)那么“惟弈秋之为听”怎么讲?

生:只听弈秋的话。

师:再次恭喜你答对了!(生答谢谢,众笑)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刚才的两个“之”字,都指的是弈秋的话。再看“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生无人能答)

师:联系上一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想一想他想射的是什么?

生:射天鹅。

师:对。你看这个人,不但不好好学习,上课思想开小差,他还想猎杀珍贵的野生动物。(众笑)你把两个小句连起来讲一下。

生: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老想着拉弓用箭射天鹅。

师:对他讲的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那个“将至”没讲出来。“将至”就是将要来到了,就要飞来了。因为“李白乘

舟将欲行”的“将”就当“就要”讲。

师:你真不简单,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还有没有意见?

生:最后那个“射之”的“之”是指天鹅,但他前面已经说了天鹅就要飞来了,所以他要射的肯定是天鹅,不会是别的。所以最后这个“之”字说成“它”就行了。称动物的那个宝盖头“它”。(众笑)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按你的说法把两个小句连起来说一下。

生: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就要飞来了,他就想拉弓用箭射它。(掌声)

师:讲得很漂亮!大家看,这一段我们研究了三个“之”字,特别是第三个“射之”中的“之”,注释上并没有解释,但大家也理解了。很好!到现在为止,弈秋的两个学生各是怎么学习的弄清了吧?我接着提第四个问题:这两个学生学习的表现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呢?

生:书上有一句话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就是讲结果的。意思是:这第二个学生虽然和第一个人一起学,但学习成绩不如第一个人好。

师:得了,一个问题全叫你一个人承包了!(众笑)你既然这么聪明,我问你,你刚才读的书上那句古文“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又有两个“之”字,它们都指的是什么?

生:两个“之”字都指的是那个好好学习的人。

师:非常好!这两个“之”字也有一个没加注释,他根据句子的意思也解释出来了。请坐!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齐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生:有人说,是他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吧?有人说:不是这样。

生:我认为应该这样说:有的人说,是他的头脑不如前一个人吧?也有人说,不是这样啊。我把他说的“智慧”改成了“头脑”,说“脑子”也行。因为人们平常都这样说:“这个小孩脑子好!”不会说:“这个小孩智慧好。”(鼓掌)

师:这是这节课第二位获得老师们掌声的同学,祝贺你!

生:老师,我说得比他们还简单,您看行不行?

师:你真客气!(众笑)你说吧,让大家共享一下!

生:有人说他不够聪明,有人说不是这样。(掌声)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到前面来,站在台口,向老师们说声谢谢。

(该生走上前,但行动有些局促忸怩,抓耳挠腮。众笑)

师:你看,掌声变成笑声了!你刚才漂亮的发方,多么优秀,所以赢得了掌声;现在为什么大家都笑了,知道吗?

生:不知道。(笑声)可能是笑话我吧?

师:大家的笑还是善意的,是看见你一下子变得那么腼腆,那么不好意思,觉得挺有趣。一个人不但要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而且行为举止也要大大方方,礼仪周全。特别是面对大庭广众,更要落落大方、文雅而又潇洒,你愿意这样吗?(生答愿意)那就大大方方到台前向老师们敬礼致谢。老师们再给点掌声鼓励他!(掌声热烈)看老师们多爱护你,去吧!

(该生大方地敬礼:“谢谢老师们!”老师鼓掌)

师:看,这样多好!回座位吧。好了,这几个问题一讨论,课堂内容就都明白了。谁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生:老师,课文里有两个“也”字,好象都没讲,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你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

生:第一个是:“通国之善弈者也”,第二个是:“非然也”。

师:问题提得好。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听我说。这个“也”字在现代语中最多见的是当“同样”讲。比如:“你去我也去。”“他朗读也很好。”都是这个意思。但在古文中,它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表示某种语气,它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跟现在的“吧”“吗”“呀”“啊”“了”等相似。如“非然也”,可以理解为:“不是这样啊”;“通国之善弈者也”,可以理解为:“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了”。你说这个“啊”和“了”是什么意思。

生:没意思。(大笑)

师:对,它本身没有什么含义。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项活动。看谁能把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完整地讲出来。这次讲,不要求越简单越好。刚才我们理解句子,越简单越清晰。现在要讲故事,应该在符合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挥,也就是说:可以添油加醋。(众笑)但要添得合情合理,加得有滋有味!我们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找三位同学讲。大家推荐三位同学吧!

生:我推荐王亚欧。

生:我推荐秦浩然。

生:我推荐我自己,我叫史维荣!(笑声掌声)

师:好一位维护自己尊严与荣誉的女同学!有个成语,就是讲自己推荐自己的,知道吗?

生:毛遂自荐。

师:差不多,只差两点!在你说的“遂”字上面加上两点变成“遂”(板书“遂”),“毛遂自荐”。毛遂也是一个人名,是战国时代平原君的门客。他自己推荐自己当一次“谈判代表”把事办成了。后来人们就用“毛遂自荐”来表示自我推荐的意思。好吧,现代女毛遂――史维荣女士请上台!(笑声)

(三位学生并排站在讲桌前,面向同学)

生:(自荐的史维荣)大家好!(师插话:很好,先行问侯!出于礼貌,哪位同学讲完了,我们都要报以掌声!对不起,打断你的讲演,重新开始吧!)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就在四千多年前(众笑),有一个人名字叫弈秋。他为什么起这样一个怪怪的名字呢?因为他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了,所以叫弈秋,说明他的棋艺已经到了丰收的秋天,结满了累累的硕果。人们见他棋下得这么好,就请他出面教两个人学习下棋。

师:想在他丰硕的果园里再增添两只金苹果!(众笑)

生:这两个字下棋的学生一个叫李中芳(学生大笑,纷纷往后看),一个叫赵迪。(学生又笑又看)

师:笑什么?(有学生说刚才说的两个人都是本班学生。众大笑,师亦笑)你太棒了!为什么单说他两人?是不是一个爱学习,一个上课尽走神?

生:不是,他俩是我的好朋友。这个李中芳还不错,上课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上课,她只听弈秋讲课;可是那个赵迪就不行了。(众笑)她一边上课一边走神,看起来好象是在听课,但她一个心眼想着:要是有一群天鹅飞来有多好呀!我拿起弓射它几只下来,可以饱一顿口腹。

师:那叫“一饱口福”,“福气”的“福”。

生:可以一饱口福。结果两个人虽然一起跟弈老师„„(众笑)

师:最好不要说“弈老师”,你不是说“弈秋”是人们称赞他的一个称呼吗?他不一定姓“弈”,也没听说有姓弈的。

生:两个人虽然一起跟弈秋学棋,可是赵迪很快就跟人家李中芳差远了。(众笑)可赵迪还说:“我的脑子不如你,没你聪明!”但是弈秋却摸着胡须说:“错了,不是这个原因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干什么事,学什么本领和知识,都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然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们用的成语“专心致志”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

师:真的不简单啊!下一位讲。(该生发言略――编者)

生:(讲演得过奖的王亚欧)先生们,女士们。(笑声)

师:这种称呼是从国外传来的,他们比较尊重女性,所以应该把次序调过来。

生: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光临今天的故事大全!(笑声)话说唐朝天宝年间,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越演越热”的时侯。地球人都知道,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一点不假。这天,正是春末夏初,贵妃娘娘刚刚在华清池洗完了温泉。觉得无事可干,就想下一盘棋。

师:弈秋终于快出场了!(众笑)

生:可是下棋唐玄宗不是杨贵妃的对手。于是,玄宗皇帝传来了太监高力十,问他通国上下谁人下棋最好。高力士说:“启奏万岁,小臣听说诗人李白棋艺不低。”玄宗说:“传我口谕:宣李白进宫。”李白进得宫来,听说了下棋的事,赶忙奏曰:“微臣李白不才,不敢在娘娘面前现丑。臣推荐一人必能令娘娘满意。”玄宗说:“此人是谁?什么背景?快快道来!”

师:这回弈秋该来了吧?

生:众位客官莫急,嘴急吃不了热豆腐!(众笑)话说李白长吁一口粗气,手捋三绺不长不短之须――我这个“之”字也当“的”字讲。(众笑)我下面开始扮演李白。启奏万岁,此人名弈秋,年已花甲。他乃我大唐天下最负盛名之弈手。日本使臣也派高人与弈秋手谈„„

师:告诉大家什么叫手谈。

生:手谈就是对弈,也就是下棋,是一种文雅的说法。我接着讲。结果日本人也大败而去。(众笑)这时玄宗皇帝已被说得兴起,说:“派两个学生去向他学弈。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李白说:“臣领旨谢恩。”然后李白就给弈秋送了两个徒弟过去。其中一个名叫聂卫平„„(大笑)

师:怪不得聂卫平人称棋圣,原来师出名门!另一个便是享誉全国、名扬欧亚的本人――王亚欧!(全场鼓掌大笑)

师:啊,你也是弈秋名下高徒!请问先生,您会下围棋吗?

生:不瞒您说,本人粗浅涉猎,学艺不精。曾想与马晓春小试牛刀,就是没有机会!(大笑)话说开学以后,聂卫平兢兢业业、专心一意好好学棋,惟师傅弈秋之言是听;而王亚欧那小子(众大笑)虽然也貌似听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眼见秋去冬来,(师:又扯远了!)大雁准要南飞。(师:不是大雁吧?)天鹅也是侯鸟,到冬天也要迁移。

师:那不叫迁移,一般称其为“迁徙”。(师板书“迁徙拼音”并写“徒”与之区别)

生:好。天鹅也和大雁一样要迁徙。于是那个王亚欧就一心想着天鹅就要到来了。我得引弓射箭,命中几只,好献给老师弈秋。但时间一长,好坏就显出来了。虽然他与聂卫平同师学艺,但两个人的棋艺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师:孙悟空翻一个筋斗都追不上)就是。所以聂卫平成了棋圣,王亚欧明年才能小学毕业。(大笑)唐玄宗听到这里说:“这个王亚欧可能是小儿痴呆症吧?”但杨贵妃却说:“圣上此言差矣,那个亚欧小儿,非智不如人,是其不务正业,一心贪玩、不求上进也!”(鼓掌)

师:太好了。我问你,我国的四大名著你读过几本,最喜欢哪本?

生:都看过。《红楼梦》没多大意思,尽是家庭琐事。我最喜欢《水浒传》,里面一百零八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们的绰号我能背着说出一大半,《三国演义》我也喜欢。

师:他为什么能讲这么好呢?主要是他读书多。读书多,知识就丰富,所以语言生动。说实话,他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就是和中学生比也丝毫不差!你不会骄傲吧?

生:不会。我没学好下棋就已经后悔了!(笑)

师:幽默本身就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大家要像他一样多读书,好吗?还有一点我得告诉大家:讲故事可以创造发挥,展开想象,但这种想象一定要符合一般的人情和事理,不能有硬伤。例如,亚欧刚才说他曾想与马晓春小试牛刀。这可以,因为马晓春确实是一个围棋高手;但如果要说成想与姚明小试牛刀,就成了硬伤了。至于故事中把唐玄宗、李白都扯进来,好坏就是一种幽默了,是可以的。

第五篇:小语名师 支玉恒课堂实录

小语名师 支玉恒课堂实录

(一)阅读教学“吃透教材”十谈(上)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要上好课,必须“吃透”教材。但是,怎样才算“吃透”教材,怎样才能“吃透”教材,却不是人人都很清楚的了。有人主张,教师每讲一课书,都应该把课文熟背成诵。这是否就是“吃透”了教材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背熟一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真正理解它——理解它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所含蕴的哲理和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等等。理解到这个程度是否就算把教材“吃透”了呢?笔者仍然认为:非也!因为教师备课绝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行为。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实现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而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转变为学生的理解。这样,教师的“吃透”教材,就出现了以下四个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教师本人要对所教课文做到尽可能深入广泛的理解。这就是平常说的“一桶水”,或者说是“长流水”。二是,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教材中的哪些东西应该作为“一杯水”,让学生理解掌握。就是说要确定“讲什么”。三是,教师还需要考虑通过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手段,把这“一杯水”交给学生。就是说,还要根据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的情况,考虑教学方法。四是,教师在考虑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方法,从而一举反三,能够用已知去开拓未知。这就是平常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从以上四点中不难看出:教师“吃透”教材,应该“吃透”三个“两头”。即:教材与学生两头,教材与教法两头,教法与学法两头。以上所说,是对“吃透”教材的原则认识,可以分下面十点具体叙述。

一、理解性质 明确任务 这一点,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对此,《大纲》作了明确的表述,这里不再赘言。而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思考,不妨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来认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叶老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把这段话引伸一下来理解,就是说:数理化等学科的教材,编入了该学科的原理、概念、法则等等,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本身; 而语文教材,除了提供一些生字、新词、句式、辞格等之外,对于阅读和写作来说,只是一个训练的凭借,教材本身并不是语文学科的原理、概念和法则。因此语文教材中,没有哪一篇课文是非学不可的;同时,任何一篇文质兼优的作品,也都可以作为教材来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把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而应该努力做到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借“例子”提示规律,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例如,教常识性课文,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更要借课文学习语言,开拓思维,而不能把记住课文所介绍的某些具体的事实性的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教政论性课文,当然要了解和学习作者的立场观点,但更要学习这类作品的特殊语言规律,而“不要从课文中抽出其政治道理而空讲之。”(叶圣陶语)学习记叙性、文艺性的文章,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把握思想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满足于对内容、情节的记诵。由此我们想到,有些课文后面附带的问题,是用来作为学习课文的提示或参考的。例如“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问题)有的老师让学生把经过订正的答案背会,以为这样就算把这课书学好了。其实,这正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叶老语)——当然,有时候某些考试专门出这样的题,声称:不这样出课文原题,老师则不去好好教,学生也不去好好学课文了。论调不谓不奇!在这种试题的压力下,老师们只得把课文后面的问题,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去背。苦哉!冤哉!综上所述,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把眼光放远点。深钻本文,并非极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好本文的基础上,“遵路识斯真”。(叶老语)因此,教师“吃透”教材,不仅要“吃透”本文,而且要“吃透”怎样“举”本文之“一”,使学生能“反”以后之“三”。这一点,可以说是教师“吃透”教材的一个指导思想吧。

二、认识整体 把握联系 所谓认识整体,就是不要忽视教材的内部联系,不能孤立静止地认识和处理,而要把全套、全册以至每一篇课文看作一个不同层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最大地发挥教材的整体效能。自从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理论提出之后,已有相当多的先行者论述了整体认识和处理教材的观点。再则,多种语文教材的版本都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把不同要求的课文统筹安排,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亦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所熟悉。因此,本文不拟就全套、全年、全册、全单元教材的整体认识和处理再行议论(笔者已有专文作此介绍)。但笔者在教研实践中发现,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目前仍有不少教师不能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能从全篇的高度上,有机联系地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各个部分。随便举一个例子:《渡船》一课,作者通过祖孙三代治病求医的事,反映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新风尚。全文每一个段落都是环绕着这一中心写成的。就连课题也由于指出了事情发生的特殊环境,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课文,不去有联系地认识各个阶段,则不容易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在第一段那样精心地介绍奶奶和妈妈的神态;第二段那样细致地叙述同船人的议论;第三段那样周到地描绘老大夫的高明医术和同船人的欣喜心情;第四段又那样耐心地写出了大夫看病、人们频频回首的情景。因此,整个课文学下来,学生也许只了解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事实,而不能从中学习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所以,笔者认为要“吃透”教材,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把握课文的整体,把握它的内部联系。我这里举一个比较复杂的课文为例:《凡卡》这样的课文,内容情节错综而又似乎多有穿插。教师备课大有无从下手之感。这就是对教材缺乏整体认识所致。如果能从整体联系的高度上去把握作者的思路,认识到《凡卡》是以凡卡写信为主线,结合作者叙述、凡卡自述、回忆等方式,表现了一个“死路一条”无法躲避的可怜孩子的命运。从这个高度上,设计了一目了然、线索清楚的板书,全篇内容就历历在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上面通栏的一横行,是文章的主线,中间穿插了凡卡的回忆(守夜、砍树)。凡卡下面箭头写出了他的身世(作者叙述)。中间四项遭遇是凡卡信中自述,归结为“死路一条”,因而给爷爷写信,请带自己回乡下(由箭头指向连接),但因信封没有写好,仍然无法摆脱“死路一条”,就如“做梦”一般。课文最后用“做梦”收尾,寓意深刻。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些比较复杂的课文,便一目了然。反之,我们只着眼于深钻文章的各个部分,专注于它的具体叙述,则最终难免被课文中繁复的矛盾冲突所困扰。这就很难说得上“吃透”教材。

三、培养智能 培强意识 这里,我们不想去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准确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问题。这不在本文的议论范围之内。这里要谈的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就具体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恰到好处地发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智能因素,把握知识传授的分寸。通过一篇课文向学生传授哪些知识,似乎并无疑问,《大纲》、教材、《教参》都有较明确的规定,老师们也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不作为本题叙述的重点。但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地“溶入”教育因素,(这里使用了“溶入”一词,本人感觉似乎比惯用的“渗透”显得更自然,更融会一些),就并不十分容易了。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智能,也觉得太抽象,太空洞,无从下手。其原因就是在教师钻研教材时,没有像注意传授知识那样深入地思考本篇教材可以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没有思考教材中哪些地方可以用来进行这种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在教学中对于培养能力一项,不少教师是胸中无数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备课,应该增强一种意识,那就是:挖掘并充分利用教材中可供培养智能的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列入授课计划中去。只有这种意识增强了,并卓有成效地达成了这种努力,才可以谈得到“吃透”二字。这里仅举一例:《草船借箭》课文讲读完了,教师请学生综合课文内容,总结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并提示要说出三点。经过一番讨论,归纳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并不止步,又让学生把这三点归纳成两点,得出了“知人”、“知天”。教师进一步要求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最后大家认识到:要使事情得以成功,自己的想法必须与实际情况取得一致。然后教师又假设情景,让学生分析: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张飞那样的人,那草船借箭会是什么结果? 上面这一段讨论,教师借助于具体的教材,利用教材中可供培养智能的因素,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训练:(1)教师的问题,课文中没有直接的具体的答案,但离开课文又无从答出。这样,学生就得对课文提供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因而培养了他们根据具体事实,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一次历史事件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又用这个道理去分析假设的具体事件,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完成了一次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演绎的推理过程;(3)通过这种讨论,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4)向学生进行了初步的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教育;(5)当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听辨等项能力。如何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智能、有利于教育的因素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教材在什么地方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也正是教师备课、教学应该多动脑筋的地方。例如:什么地方设置了悬念,什么地方埋下了伏笔,什么地方形成了呼应,什么地方制造了矛盾,什么地方安排了细节,什么地方运用了对比,什么地方出现了重复,什么地方体现了规律,等等。备课时抓住了这些精心构思处,设计巧妙的提问或其他教学活动,无疑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精研本文 扩展效果 教师备课,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局限于眼前的一篇文章中,应该力求扩展本篇教材的教学效果,产生扩散效应。这也是一种“联系”,一种“反三”。只有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才是对教材有了深透的理解。讲《鸟的天堂》,如果只能认识到广东有棵又大又茂盛的榕树,上面有很多鸟快乐地生活着,人们都叫它“鸟的天堂”。这样的学习,就谈不到扩大效果,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有的老师在抓住“树大树盛”、“鸟多鸟欢”这两个基本特点的同时,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现象,从而体会生命力的伟大,并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懂得:这旺盛的生命,依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气候温暖、水源充足、有食有宿)和社会环境(远离尘嚣、农民保护)才形成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始终在联系全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所描述的自然奇景,同时也训练了他们通过分析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联系,深刻认识事物的能力。如果学生再把平时在影视中有意无意地听到的“生态平衡”之类的知识联系起来,那么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收效,就绝不仅仅是一篇状物记景的记叙文所能给人留下的印象了。又如《林海》,有的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在认识课文基本内容,习得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请看板书设计: 亲切舒服 ——岭——温柔多姿的美 林——壮阔明丽的美 花——鲜艳多姿的美 木——充实丰裕的美 人——劳动创造的美 ——兴国安邦 这就从自然的和社会的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美好的事物,感受美好的事物,并且把它与作家的情感体验以及国家的兴盛安定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和追求美的情操。这样处理教材,设计教法,既没有增加学生负担,又扩展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是值得的。要扩大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扩大知识面,要开拓思路善于联想,培育自己善于发掘教材含蕴、利用教材特点的能力。这样去钻研教材,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教材的教育功能;这样去进行教学,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力度。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点击进入个人文集[URL]http://www.teniu.cc/bbs1/list.asp?boardid=93[/URL]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举报帖子 | 引用 | 回复 |

唐春兵 小大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闲适钓翁

贴子:4712

积分:5310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2_-8-13 23:03:00

Post By:202_-12-9 12:28:00

阅读教学“吃透教材”十谈(下)

五、抓住内线 深入认识 笔者认为,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失之于肤浅。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满足于讨论故事的表面情节、纠缠在形式主义的琐碎问答中。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浮在面上,毫无意义。如讲《跳水》,有的老师为了“贯彻”该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注意事物的联系”,不厌其烦地追问:水手们怎样去逗猴子?猴子表现得怎样?猴子怎样抢了孩子的帽子?怎样爬上桅杆去气孩子?„„如此“怎样”“怎样”地问来问去,一共提了几十个问题。认为这样就弄清了“读写例话”中所说的,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同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其实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课文早已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学生用心读一读,完全可以领会理解。他们回答教师的提问,无非是把课文中的话再念一遍。我们真的不知道,这种“情节讨论”,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助益!有的老师却把这几十个问题缩减到只有六个;把几十个“怎样”,换成了五个“为什么”:(1)水手们为什么会去逗猴子?(2)孩子为什么那样拼命地去追猴子?(3)孩子面临危险的时候,水手们为什么“全都吓呆了”,只能“默默地看着”?(4)孩子为什么听见人大叫才感到害怕“脚底下摇晃起来”?(5)船长为什么会想出那样的办法?(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样的问题突破了事物联系的表面现象,引导学生在探求因果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内线”。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透过文章所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从而揭示了本质。譬如上述第(1)题:从“往回航行”可知轮船在返航,分析到:只有在返航时,任务完成了,没有大事压肩,比较清闲;再加上归心似箭,就会觉得时间过得慢,难免烦闷。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时间、有兴致地去逗猴子,“拿它取乐”。从“风平浪静”分析到:海面平静、甲板稳定,为人们提供了游戏的时机和场所;没有险情,无须戒备,又使人们放松了警觉,肆意玩笑。又因为“水手们都站在甲板上”,“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中„„”使这场“活剧”具备了各个角色;而从猴子的表现中可以想到,这是一只被大家养熟、玩熟了的顽皮家伙。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才构成了故事的起因——水手逗猴子。而第(2)问题,则更须联系课文多处描述,才能得到答案。诸如:猴子实在顽劣放肆,对孩子羞辱太甚,使孩子十分尴尬;孩子好胜心强,遇事不够冷静,“船长儿子”的尊严使他不能丧失脸面,长期生活在船上确有攀援爬高的本领,使他恃技无恐等等;水手们不断哗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的分析认识,毫无疑问,有效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广泛联系,深入思考,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训练过程.只有这样,才是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认识了“事物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在钻研教材时真正做到抓住“内线”,深入认识,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这也需要凡事问一个“为什么”。探求因果关系,是认识事物(当然也包括认识教材)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人们如果还没有把握住一件事物的‘为什么’(就是把握它的基本原因),是不会以为自己已经认识这一事物的。”(亚里斯多德语)讲《可爱的草塘》,不但引导学生理解了“我”对北大荒由“呆腻了”到赞美又到珍爱的感情变化过程,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还通过“为什么”向学生形象具体地提示了一个认识论的哲理。这从板书中可以看出: 不知草塘不爱草塘(远离实际)初知草塘赞美草塘(耳闻目睹)深知草塘珍爱草塘(亲身体验)试想,像这样去钻研教材、使用教材,可以说是在认识教材“内线”方面“吃”得比较透了吧?(请参看本书本课课例)

六、突出重点 敢于取舍 小学语文教材,虽说每篇课文的篇幅并不算大,但任何一篇课文可讲可学的东西也相当丰富:从字词句篇知识的传授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从阅读理解的训练到写作方法的指导;从语言文字的学习到情感、兴趣、意志、品德的修养。可以说字字宝贵,处处精华。但是由于课文特点的不同,教学时数的限制,我们绝不能把每篇课文的内蕴都面面俱到地讲完讲透。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根据教材具体情况和学生发展水平,确定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好教材的某些方面。现行课本规定了每组课本的训练重点,可见也是基于这一认识,使特定的课文发挥其独具特点的某方面的“例子”的功能。由此可以认为,那种把教材所有的内含无巨无细都要“钻”得深而透之的作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进而把这些东西都要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地进行教学,是绝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点内容。要突出教材重点,就得敢于取舍。拿一篇中等篇幅的课文为例:《飞夺泸写桥》,内容不冷僻,难度不算大。但粗略地列举一下,就有以下诸多方面可以教给学生:(1)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或小标题;(3)认识事情的前因后果及文章的前后照应;(4)学习“概括介绍”和“具体描述”(课文两次写天险的不同写作方法);(5)学习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6)点面结合的写场面的方法;(7)认识环境、气氛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中心的衬托作用;(8)学习对人物进行行为动作的描写;(9)依据课文进行想象、复述的练习;(10)学习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11)认识并学习课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组材方法„„如果再加上应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后几个问题的练习等等,任务就更多了。这么多头绪的任务,在三两课时里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面对这种情况,要想突出重点,唯一的办法就是“忍痛割爱”。有些东西不讲了,舍去了,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学得少了,很可惜。但是,这一课舍去的东西,也许在今后的某课中被确定为重点;这一课没讲的东西,也许正是前面已经很好地学过的。因此,从长远看,从整体看,并没有丢掉什么,而且所学更为扎实。这就是暂时的舍弃,保证了长远的取得;局部的少,促成了整体的多。以舍保得,似少反多。辩证法告诉我们:这就是在对立中实现了统一。

七、理清大序 随机调控 本文开头已经说过,“吃透”教材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而又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把教材真正“吃透”。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少教师习惯于把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不论大小轻重,都详详细细地写入教案中,上课后一步不差“遵照执行”。当然,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可控因素绝不是百分之百,有许多无法预测的可变因素在时时起着作用。教师死守预先设计的大大小小的程序,无疑于把自己夹在两堵墙形成的窄胡同里,没有丝毫周旋的余地。这样的课上下来,弄不好,难免死气沉沉。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乃至多边活动,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在这人与人组成的教学人际关系中,教师必须随时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机动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备课时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不宜太细,要留有余地。即根据教材特点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只设计出主要的教学步骤、训练方法和主干性提问。如全文的目的要求心中要有数,整体教学过程的起始、展开和结束都有切实安排,各个段落(特别是重点段)的学习方法都有着落,重要问题的内容、提法、提出的时机等都考虑周到,并据此写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设计出板书。到此,备课的案头工作就可告结束。教学“大序”确定之后,也并非一成不变,上课时也要根据课堂进程和学生的反馈,随时进行调节更改。“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的东西。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以上两句为苏霍姆林斯基语)要做到对课堂教学进程及时调节,其关键却在课下。那就是,教师一方面要有广泛深厚的知识基础,一方面又要对本课教材有深刻的理解。有了这样的“一桶水”,才能洒脱自如地舀出“一碗水”。因为,“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是随机调节与“吃透”教材的关系。

八、设计问题 确定板书 任何阅读教学,都免不了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问题设计得好,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价值。但有不少教师课堂提问太多,把过去的“满堂讲”变成了“满堂问”,把一篇篇完整的课文问得七零八碎,学生得不到系统的知识。其原因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缺乏整体联系的观点;对语文教学的实质缺乏明确的认识。一篇课文应该是让学生“读懂”(并不是“讲懂”、“问懂”)。提问,只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起一种引导学生读懂的作用(提示读的方向、方法,组织思维动向等)。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为读服务。关于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笔者另有专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只提几点设计问题的原则见解:(1)问题不求多而要求质——能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思维质量的问题是好问题;(2)要针对全篇、全段的内容,设计能够提携全篇、全段的问题,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的整体上认识课文;(3)要针对关键的内容、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够培养学生智能的因素设计问题;(4)问题要能使学生感到兴趣,乐于动脑思考,问题的答案一般不要能用课文原句直接答出,避免原型再现;(5)设计问题不仅要注意问题的内容,也要讲究提问的方式和提问的时机,尽可能采用旁敲侧击等间接提问的方式;(6)启发学生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质疑未知的能力。有的老师讲《林海》“岭”“林”“花”三段课文,都用相同的一组问题(两个)引导学生精读深思:(1)这一段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2)作者用什么手法表现出这一特点? 这样的问题从理解和表达两个侧面,统摄了全段内容。学生在解答时必须细读全段文字,从关键词、句及其相互联系中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这种问题具有前面述及的为学生阅读提示方向、方法,为他们“读”懂课文服务的功能。课文后面“联想木材”和“联想林场”两段,教师也用相同的一组问题(三个)进行读的提示和引导:(1)这一段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2)文中列举了哪些事实来证明这句话?(3)作者又围绕这一句话进行了怎样的抒情或议论? 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抓住段落的中心,环绕这一中心认识作者的表达思路,弄清句及句群间关系。这样的问题简洁干净,思考容量大,教师有充分的接受反馈、随机调节的余地。阅读课的板书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课文的缩影。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了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讲课似乎就有了“主心骨”。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是教师深入思考教材、教法的体现。板书上的每个词语,都可以扩展为课程中的“一块”。其中既包含了教材相应部分的实质内容,也包含了教师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和处理,而且确定了其在课文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想而知,板书中每个词语出现的方式、时机和顺序,简直就是课堂教学步骤的“大序”。一般来说,一个教师的板书设计与他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方法,与他的课堂提问设计,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可以认为,课堂提问和板书的设计,既是“吃透”教材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标志着教师对教材“吃透”所达到的程度。从原则上讲,设计板书有这样一些要求:(1)要体现实用性。能够配合教学,服务于教学的目的要求,避免形式主义和概念化、程式化现象。(2)要体现整体性。一般应能显示课文整体内容(只显示重点思想和重点段落的“重点式板书”不受此限),避免零碎松散的罗列。(3)要体现有序性。一般能显示并帮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避免缠夹不清、交叉堆砌的无结构现象。(4)要体现重点性。显示课文内容的重点或理解掌握的重点,避免“一视同仁”地将课文词语搬家。(5)要体现简洁性。使内容一目了然、清晰醒目,而且书写省时省力,避免庞杂臃肿,使学生眼花缭乱。(6)要体现多样性。根据课文不同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板书,不可千篇一律、墨守成规,使学生感到厌倦。(7)要体现同一性。在一课的板书中要注意中心人物、事件、对象的选词角度,行款格式的搭配对称关系,词组的数量均衡等等,避免头绪繁多、条理紊乱。(8)要体现审美性。努力设计具有艺术力量的板书,注意排列组合、布局结构、文字符号的形式美,避免错落悬殊、东添西补。

九、读懂为本 讲练结合 小学生阅读课文,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行为,其目的除了要理解读物的内容之外,更有一个学习阅读、形成阅读能力的任务。这就是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会自己去读懂课文。我们的不少老师,特别依赖自己的讲和问,认为只有讲,只有提问,才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句的含义。我们并不排斥老师的讲和问。讲、问的内容、方法、时机掌握得好,也具有启发性。但本来学生能够通过读来自己理解的东西,老师也要讲给学生,也要提问题,这无疑是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最近几年,大讲特讲的情况不多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大问特问。这一点,本文第五谈中已有涉及,不拟多说。试想,通过这讲和问,学生就能学会读书吗?因此,阅读教学的根本,还在于学生自己去读,通过一边思考一边读,去理解文章内容,而在有疑难的地方,老师点一下,或设计问题,引起大家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有些情况下,默读理解不了的地方,往往朗读一下就明白了。因为朗读可以用声调语气、重音停顿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听的人也可从中体会出文章的情调意味。如《草船借箭》中周瑜说的一句话:„„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只要在朗读中把“公事”和“不要”用重音和慢读强调出来,就完全可以表现周瑜为了设陷阱除掉诸葛亮而故意用“公事”压人,逼诸葛亮入壳就范的用心了。由此可见,读是一种理解的手段,不要把读只作为目的、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程序。只有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途。但是,放心、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师必须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以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果。为了尽快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使他们在阅读、思考、操作的实践中,加快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速度。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当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注重并设计课堂练习活动。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而又有一套科学的练习方法成竹在胸,这也是“吃透”教材的一个要求 阅读课上的练习,除了思维的训练应当无所不在之外,一般表现为“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两种形式。但在有的老师的讲读课文过程中,只能看到一些口头的练习。学生有时动笔,也只是记下教师讲解的结论,如词的释义、段落大意、小标题、中心思想等。而口头练习也多数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复叙性练习,又多以“原型再现”为主要方式。这就使我们不能不想到这些练习的效果——恐怕是用自己的口重复别人的思想。要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教师不仅应注意练习的内容,也应注重练习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也能促进他们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心理(如竞赛意识)去思考、去活动。在《飞夺泸定桥》的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个这样的练习:(1)让学生把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写红军与敌人“赛跑”一段中描写红军遇到的困难,与克服困难的方法的语句,分别用“困①”、“困②”和“克①”“克②”等序号标出来(两点各有五条);(2)指名朗读课文(两人一组,分读“困难”和“克服”的内容。前者应用朗读渲染困难程度,后者用朗读表现红军决心);(3)让学生复述这一段故事,要按照“困难”与“克服”一一对应的顺序来讲(打乱了课文原来叙述顺序),并要求在分述前加一个总起,分述后加一个总结,使全部复述形成“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这一练习包括了笔头、口头两种形式,训练了朗读、复述两种能力。由于采取了特殊方式,提出了特定要求,使练习提高了难度,增大了容量,增添了兴趣。

十、积累资料 及时总结 笔者曾经遇到不少教师,他们曾经讲过不少成功的课,有不少优秀的经验。但请他们谈一谈、写一写时,却大感为难。不是因为他们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差,只是因为他们做过的事,已被时间冲掉了。他们当时没有及时记一记、写一写;以后用到时,又得再一次从头来。有时写点文章,打算引用一些观点,想起来,似乎哪一位学者在哪一篇文章中说过,但因没有记录,没有摘抄,无从想起;有时要总结一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但因没有笔记,没留下资料,理不清头绪,举不出旧例,后悔莫及。所以笔者认为,每一位教师都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一点时间,顺手写一写、录一录。哪一节课上好了,怎么上的,为什么成功,归纳几条,记下来;哪节课没上好,怎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记下来;看了书刊,觉得不错,摘录一点。这样,占用不了多少时间,积少成多,什么时候都用得着。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就是卡片记录法。把想要记录下来的东西,写在卡片上。这种方法,便于归类,便于时常翻看,比记在本子上便于查找。这种积累工作表面看起来与“吃透”教材无关,但实际上关系甚大。因为任何一位教师备课,实际的案头工作,只是一种直接的操作,并不用很长时间,而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提高,才是最雄厚的基础和最切实的保证。这正是: “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苏氏语)综合以上十谈,归结一句话:“吃透”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十倍、二十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如果你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苏氏语)

支玉恒-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