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生命 教案
生命
19、生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绽放、蜜蜂采蜜)图片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请大家用心欣赏,看看从画面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抽生答。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杏林子的作品《生命 生命》,师板书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件事引起了对生命的思考?让他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三、品读赏析,领悟生命
1、选择触动最深的事例,自主学习。师:这三件事中哪件事对你的触动最深,就再读读这件事。读的时候老师有以下要求。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勾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读完后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生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生答。
3、重点指导。
(1)(课件)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答:飞蛾的求生欲望非常强。
师: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生1:我从“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看出来的。
生2:极力。点评:抓住关键的词来体会意思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极力一词,问:生活中有没有极力做过某件事?
(2)(课件)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师:飞蛾极力挣扎,但它能挣脱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它的生命太弱小。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这句话看出来的。
师:是啊,只要杏林子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如果你是这只飞蛾,你会怎么办? 生答。
师: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极力挣扎的飞蛾,你又会怎么办? 生答。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飞蛾不放弃的精神表现出来。生深情地读。
(3)(课件)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即使它仅仅只活几天。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生找出勾画的句子。师: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答:香瓜子很顽强。师:你对香瓜子有怎 生:敬佩、佩服。
师: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你们对香瓜子的敬佩。生齐读。
(4)(课件)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文中还有让你感触深的地方吗? 生答。
师: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生答。
师:怎样才算是好好使用生命呢? 生感悟。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生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既可以——好好地使用(生答),也可以——白白地糟蹋生命(生答)。那作者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生答:好好使用,对自己负责。
师:作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走近杏林子,看她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
出示杏林子的照片和资料,学生自由读。师:看了这些资料,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答。
四、揭示主题,激发情感
师: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坚定地回答,她是怎样回答的?
生读出课文的最后一段,师相机出示。
(课件)虽然生命短暂,„„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师:听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师:你是怎样理解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价值的? 生答。
师引导体会:我们回过头来看杏林子是怎样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的?出示杏林子的资料。
生谈体会。
师:生活中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大家想一想。生谈例子。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人是怎样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的。
出示课件:雷锋、张海迪„„的资料,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回归全文,拓展升华
师:在杏林子的眼中,生命就是飞蛾不放弃的精神,是香瓜子顽强地生长,是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在老师的眼中,生命就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孩子们,拿起笔写下你对生命的感言,可以写成一首小诗,一段话,也可以画出你眼中的生命。
生写、画,展示。
师推荐课外阅读:海伦、霍金、张海迪、杏林子的作品。师总结:孩子们,生命无处不在,生命的美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惜生命,活得光彩,让我们带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认真生活每一天。
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不放弃
19、生命
生命
香瓜子抗争
顽强
有限生命
无限价值
静听心跳
珍爱
第二篇: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
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 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的是一些平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四年级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或者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让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现在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生命的文章----《生命 生命》,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请大家看大屏幕。
2、检查预习,读词语。
3、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问题要问吗?那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
2、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生:朗读课文,归纳概括课文的内容。(出示相关内容课件)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三)自主探究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会文章的内涵。
c.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四)研读赏析
师:请从以上三个事例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畅所欲言,可以是只谈课文的事例,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
过渡: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师:以第二段为例,请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生:合作探究,讨论回答
生:“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写出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肃然起敬”是发自心底的敬佩;“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仅仅”写出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恶劣环境下,体现出对生命的执着;“擎天撼地”体现生命顽强;“竟然”突出我的惊喜。
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
老师范读指导。
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范读并评议;着重讨论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再齐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过渡: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 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生: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寻找答案。
(五)体验反思
师:
1、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生:自由发言。
五、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尽管我们的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但只要你能好好珍惜认真地去把握,那么有限的生命也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最后,让我们以冰心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学生可以跟师一起读)同学们,我们的课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生命还在继续,对生命的理解和追问还在继续,那就请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六、布置作业
以“由生命联想到……”为范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写几句话。
七、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珍惜有限生命,创造无限价值
第三篇: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 韩姗姗
教学目标:
1、理解第二、三个事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希望这能成为你我生命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每次老师看这些画面都会为此而感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小结:一朵小花要历经多少风雨才能绽放美丽,一只小鸡要冲破多少阻碍才能看见阳光。看了这些感人的画面,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同一个词,那就是——生命。
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的文章(指板书,生齐读)——《生命 生命》。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放大第一句,生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说出了生命的意义,下面请大家——(切换至课件)
读书要求:
(1)轻声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找出文中最能揭示生命意义的一句话,画下来,并仔细体会其含义。
(切换至课文,放大,画出第一句)生读文后交流: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师板书:?)
2、这句话中有一组反义词,你们发现了吗?(可指导生字“限”)
3、师小结:这句话中告诉我们,生命是有限的(白板板书:有限),但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板书:无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有限的生命能够体现无限的价值,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我们还知道了第一个示例中感受到了飞蛾顽强的生命力,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二、三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生命
过渡: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带着思考去读书。
出示课件: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把你的体会写到所画句子的旁边。1.大屏幕出示(放大或朗读录音)第3自然段,指名读。
2、指名谈体会
(1)你认为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呢?(顽强、坚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种子的顽强呢?
请你带着这种顽强读一读。(生读)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瓜苗的顽强。(齐读)
(2)多么顽强勇敢的香瓜子啊!我们齐读本段,从小瓜苗身上再次感悟生命。
(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过渡: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种子,都会为了争取一线生机、一寸阳光而顽强拼搏,更何况我们人呢?
3、师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感悟本段内容。学生代表汇报:
(1)学生结合“单单”“震撼”谈感受。(2)师引导学生理解“好好使用它”。(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师小结:是呀,孩子们,我们快不快乐由谁来决定?(自己)努不努力由谁来决定?(自己)是好好使用生命,还是白白糟蹋生命,一切全由自己决定。那我们应该作何选择呢?(好好使用生命)对,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四、走近作者,感情升华
1、那杏林子的生命又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本文的作者吧!
配乐出示课件,师朗读:“杏林子12岁时,就患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致使她腿不能行,手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转动。她在轮椅上度过了整整五十年,但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写下了《生之歌》、《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等四十多本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当选为(指板书)“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2、引读第5自然段。
其实杏林子的生命就跟挣扎的小飞蛾和不屈生长的小瓜苗相似,虽然那样脆弱,但她却永不放弃,她用精彩的文学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价值。所以她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齐读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
3、是呀,孩子们,生命短暂,所以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生说,板书)珍惜生命;但我们可以用有限的生命来创造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生说,板书)光彩有力。
4、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价值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的人除了杏林子之外,还有很多,你们知道吗?
(课件出示如:雷锋——助人为乐的他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他活的光彩有力,张海迪、地震灾区的救援者……)
五、课堂小练笔
写出你对生命的感悟,加上破折号和你的名字,就是你的生命格言。如:
生命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棵仙人掌。
——韩姗姗
生命是———————————————————————————————————。
——××× 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
有限 无限
珍惜生命 光彩有力
第四篇: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认识5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等词语。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过程、方法目标:
⑴ 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并表达最深的感受。
⑵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懂得要珍爱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杏林子的资料
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师:人的生命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今天我们来看杏林子是如何感悟生命的。2、简介作者:杏林子
二、整体感知
1、师: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自主探究:文章写了什么?写了几个事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词语概括)2、生大声朗读课文,归纳结构概括课文的内容。
3、听写生字,强调“扰”,比较“蹋和踏”,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三、研读赏析
1、选读:
师:作者举了三个事例,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谈谈从这个事例中,你感触到生命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过渡)这篇文章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2、寻读:
师:请寻找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从句子中感悟到了什么? 生:合作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推荐小组中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
师:朗读指导,注意把握朗读技巧:
⑴ 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⑵ 理解内容,有感情、有表情地加以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积极的生命观。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范读并评议;着重讨论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再齐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了作者的情感,那么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悟,或者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请说说。师引导学生交流⑼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是……”,再联系到生活实际。示范:
我感受到生命是自强不息,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又如作者,因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写了许多文章。我感受到生命是顽强拼搏,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轮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是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感受到生命是不断的奋斗,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是助人,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
过渡: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的自然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3、研讨: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朗读理解最后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加以归纳概括,并由此形成板书。教师引导:
⑴ 最后一段有一对反义词,“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⑵ 怎样才算活的“光彩有力”?结合例子说说哪些人活的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白白流失?
连起来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四、体验反思
师: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五、总结概括
读罢全文,你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六、布置作业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写一首小诗。【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命
飞蛾:挣扎求生──应当珍爱生命
香瓜子:砖缝冒苗──要有不屈不挠向上的精神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第五篇: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很深刻,因此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并采用讲故事、引名言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的表现力,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导、学、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
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的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的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让我们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灵。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生命,生命
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或默记目标内容。
2.感知内容
(过渡)要学习理解解决一些问题,首先应当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因此请学生听读课文。听配乐朗读(可以是教师的配乐朗读,也可以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问题组:①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可以用简洁的话概括)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㈡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具体的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①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体悟文章的内涵。
③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④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同时,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3.学法指导
对以上问题大屏幕投影后认真阅读,并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投影出示朗读方法。朗读方法: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的朗读,从朗读中解决思考题。
如:文章共写了几件事:三件飞蛾求生、瓜子抗争、倾听心跳。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并品味赏析:允许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划出最精彩、最好的、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用朗读方法进行朗读。学生可以互评,互相观摩学习。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学生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以互评,可以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教师在合作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总结:
第一点思考,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㈢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
文章结束了,研读学习后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大屏幕投影出思考质疑题:
①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②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质疑,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教师将本堂课做总结: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一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拓展延伸
请学生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速读讨论后发言争论。教师评点并总结,指导学生能谈谈为什么喜欢,要求讲出喜欢的理由,以此培养赏析的能力。
教师总结:
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㈣延伸作业
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如:人生的启迪
读《生命,生命》有感
(板书设计习)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
应当珍爱生命
瓜子抗争 } 让人生更有意义}
倾听心跳
点评:
此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为主旋律,显著的特点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求知、有创新精神的良好学习品质。
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目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齐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目标3:联系生活体验,畅谈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三个目标之间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可操作性强。
从教学流程看,本课“清晰流畅”。突出了青岛市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的“三板块、五环节”教学模式,又不拘泥于模式。除了“导、学、练”三板块的主体渗透外,五环节的流程紧密相连,过渡自然,严谨有序。精心导入中,张默然和杏林子的遭遇令人震撼;整体感悟又
将学生带入了对生命的理解;研读赏析中的局部揣摩,使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加明确;体验反思,在教师的疏导中,提出了对生命的三点思考,得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情感体验;拓展延伸是对主题的升华和灵魂的深化。学生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灵活多样”。听读、齐读、竟读、品读、评读等,各种读书方法,意在教会学生学习。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了语文教育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灵活而有力的语文课程的一个极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