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1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24-108986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3 13:2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1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认识本课“版、耸、霄、蚊、壶、愁、喷、芋、宽、悠、羽”11个生字。正确描写“耸、蚊、砍、悠、宽”。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3.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西双版纳风景图片和那里植物和动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是老师到西双版纳旅游时拍的。看后,谈谈你的感受。

2.出示课题。(学生字:版)

二、了解课文,学习生字。1.听课文录音,你听到了些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内容,不加字、不漏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2)自学文中11个生字。3.学后反馈。

(1)开火车检查。正音:耸、愁、喷、羽。(2)注意字形,仔细书空:壶、喷、宽。(3)游戏:看谁眼睛亮。解释:边陲、傣族(词义)

说明:在反馈时注意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试着做游戏,给他们信心。

三、学习课文,加深理解。

1.西双版纳在哪里?那里有什么特点? 出示第一节,生朗读。(个别、齐读)

2.西双版纳不仅森林面积广阔,而且有许多独特的植物,可谓资源丰富,不愧是植物的

王国。(二、三小节)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

(1)同桌对读,用“____”划出两小节中介绍了哪些植物。(2)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来读一读句子。(3)引读第2、3小节。

说明:让学生养成仔细阅读的习惯,划答案的时候注意不要遗漏。

3.西双版纳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贵的野生动物,看看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第四节)

4.为什么说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1)“王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里是动物的王国呢?(从介绍的动物以及省略号中找到)

(2)个别读。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读这小节。

(3)说话练习:同学们课前还找到了许多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动物资料。请大家用:我来到了西双版纳,我看到了()。的句式来说一说。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说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说,无论用课内还是课外的语言,都要予以鼓励。

(4)四人小组交流。

5.西双版纳景色美,人更美,(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资料)学生体会。6.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

7.请你做个小导游,把西双版纳最有特色的风土人情介绍给游客们。说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反馈练习。1.读全文。

2.指导写字:注意比较“耸、悠”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比例。

第二篇:(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2

《美丽的西双版纳》说课设计

【说教材】

《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说学情】

通过前三册教材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读儿歌、背儿歌方面基本没有难度,而在识字方面,也掌握了不少识字的方法:联系生活、编顺口溜、想象„„因此,在记字形上也没有太大困难。到了二年级,要开始逐步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加强对语言的关注,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识字上。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我制定了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旨在在识字的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观察、说话及合理利用所收集的资料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过程】

在这篇课文中,共有11个生字。由于学生们通过日常学习及生活的积累,已有一定的识字量,而且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在本课中,我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即11个生字除了1个生字在课题中出现学习之外,其余10个字都在初读课文之后由学生自学。学生自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已经认识的字读一遍,把学习重点落在不认识的字上。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加以指导。在此基础上,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针对自己学习得不是很牢固的字加以巩固。学生互做小老师,在把自己好的方法传授给其他人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在这篇课文中的生字,笔画教多,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字形,同时重点指导要书写的字,如:宽、悠。也可借助学习形声字的方法,记住:耸、霄、蚊、愁、愤、悠,并通过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整篇课文围绕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展开,这中间的两句中心句是课文的切入口,即: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先从介绍植物入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了解那里植物的不同特点,这其中有一些植物是学生闻所未闻的,所以可利用网络查找一些资料、照片,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植物来重点读一读,突出这一植物的特点。在了解了西双版纳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的王国后,再去读有关于动物的部分就容易了,因为两部分的写作手法基本相同,在读通读顺第4小节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融入课堂中,用教师所给的

句式来介绍。

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把课内外所获得的有关于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的资料综合起来,给出相关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西双版纳,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教学实录片段】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轻声读读第4小节,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双版纳是动物的王国?

生:我看到了那里有许多的动物,有长臂猿、黑灵猫、象群、„„

生:我读到那里的动物与游人嬉戏,在丛林中散步,说明它们在那里生活的很开心,是那里的主人。

师:那你能用一种高兴的语气来读读这一小节吗? „„

生:我从这小节里最后一个标点可以看出,因为这是一个省略号,说明还有许多动物还没有介绍呢。

师:是啊,你观察得真仔细,一个小小的标点你也不放过。„„

【案例分析】

低年级的语文课通常是以识字为主,可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则把学习的中心逐步从识字过渡到了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中又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现在的教学中,除了要求让学生学好手中的文本之外,还提倡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来围绕一个主题寻求多种资料。学生们有的查阅报刊,有的到互联网上搜寻,从中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那么如何用好这些资料呢?

语文课上让学生把所找的资料交流一下,是要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的。这不是像常识课一样介绍一个科学原理,也不是像地理课那样把当地的一些特点来说一说。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我也让学生们课前去找有关西双版纳风土人情的资料。学生们找来了厚厚的一叠,怎样把手上的资料用到位呢?我在教学第四节有关动物的部分用到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用“我来到了西双版纳,我看到了()。”的句式来介绍西双版纳的动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练习。课文本身的语言较为生动,写出了很多动物的特点,学生在熟读之后,可以把这些语言用上,化为自己的。如果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把自己找到资料用上。这是一个搜集、提炼、处理、表达的综合过程。这样寻找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语言文字训练也有了,可谓一举两得。

而后面结合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选择一点来说则自由度比较大。学生少则说一两句,多则可以说清一个特色也是很不容易的。发挥手中文本及资料的最大效益是一件

很巧妙的事,值得我们用心去思索,不断去实践。

【训练材料】

一、下列字中,哪些是读前鼻音的?把这些字圈出来。版耸霄蚊壶愁喷芋宽悠羽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部首,并组成新的词语。文()()()()肖()()()()兑()()()(三、口头填空。

西双版纳既是()王国,又是(如果我到了西双版纳,我最希望())王国。在那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喇叭花教案 沪教版

喇叭花

教学目标

1、言环境中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6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划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能按照要求摘抄词句。

3、喇叭花的美,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教学重难点

1、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2、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感受喇叭花的美丽,并尝试读好相关的句子。

3、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一到春天,大地上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的桃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的蝴蝶花好像在翩翩起舞!瞧!喇叭花也来凑热闹啦!(出示喇叭花的图片及喇叭花三个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喇叭花是怎样的吗? 2 学生简单交流。师:喇叭花的样子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喇叭花三个字会写吗?来,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遍。(师板书课题 43 喇叭花)4 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喇叭花的呢?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再轻轻读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喇叭花的句子。2 交流,出示三句话:

① 听人介绍,喇叭花要到暑假才能开,花儿可漂亮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

② 一天早晨,我照例来到院子里,欣喜地发现在那缀满了花骨朵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③ 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3 轻轻读读这三句话,想想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喇叭花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美 颜色: 紫红、蓝、白、鲜艳、花布(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姹紫嫣红、万紫千红„„)

形状: 喇叭(用“„„就像„„”来说一句话。)

多 缀满(学习“缀”,正音,查字典理解;用“缀满”造句)4 指导读句。挑你喜欢的一句再读读,然后试着背一背。师:是呀,稠密的绿叶间开满了一丛丛、一簇簇色彩斑斓的喇叭花,有的开在花架上,有的开在屋檐上,有的甚至开在了邻家的院子里。(学习“檐”“邻”)7 出示说话练习:看着开得这么茂盛的花朵,我。8 我很高兴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蹲下身子(学习“蹲”)仔细 每天早晨 都要去看 照例(理解)找竹竿、搭架子(心情很好才会搭架子,同时也可以看出种植喇叭花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指导读句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种植喇叭花也挺辛苦?

第一小节:天天浇水(指导读句子)是呀,种植喇叭花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但看到开出的姹紫嫣红的花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四 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 你或你的家人种植过什么花草吗?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2 做“喇叭花儿朵朵开”的游戏,复习字词。3 指导书写“缀”。

4 摘录文中描写喇叭花的一句句子。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的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做到这一点,教师的主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关键。课前,我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研读,在如何处理好教“课文”和教“语文”关系上作了一些思考:让学生反复读书,读书中了解课文内容。作为语文课,我更不忘抓语言因素,不忘抓课文朗读,不忘抓生字教学。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提问,减少多余的分析,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以这样一个问题统揽全文:“书中是怎样描写喇叭花的呢?” 让学生自己圈圈划划,自己读读议议,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活。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钻研教材固然重要,但是我觉得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更重要。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班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备课中,我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在许多环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如有时自己准备,有时同桌合作学习,有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与同学交往的机会,有全班发言的可能,让每个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九色鹿教案 沪教版

九色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7个,正确临摹5个生字,积累词语10个。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忘恩负义”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联系课文,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3、懂得做人要守信用,不能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联系课文,发挥想象,练习说话。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守信用,不能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 出示“九色鹿”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九色鹿和其它的鹿有什么不同。2. 板书课题:九色鹿

3. 出示句子: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

指导读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它讲了有关九色鹿的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文中的生字。

2. 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或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3. 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4. 自学生字交流。

重点指导: 字音:悬 字形:磕、悬 词义:黄榜 5. 完成填空:

森林里住着一头九色鹿。有一天,湖里漂来一个人,它赶快。可那个人为了,出卖了九色鹿。九色鹿不见了,那个人被。三.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 你觉得被九色鹿救起的那个人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评价他。

板书:忘恩负义

2. 那个人忘记的是九色鹿对他的什么恩情呢?自读第二小节,交流。3. 指导朗读九色鹿和被救人的对话。4. 分角色朗读。

5. 那个人应该怎么做?但他又是怎么做的?生自读课文,交流。6. 师生引读第四小节。7. 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气愤极了,大叫:“啊!原来是你!原来是你!我不顾危险,把你从湖里救上来,可你却忘恩负义„„”

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气愤地说:“原来是你。我不顾危险,把你从湖里救上来,可你却忘恩负义„„”

8. 九色鹿不见了,国王看着那个人又气又恨。国王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

九色鹿不见了,国王看着那个人又气又恨。国王想:,于是就把他扔进了湖里。四.拓展想象,语言实践

1.如果你是九色鹿,你会对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说些什么呢?自由说,指名说。

1. 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其中的哪些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五.巩固复习。1. 完成课后练习。描摹生字。教学效果反馈

这是这篇课文最显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力求通过一步步引导,将孩子引入故事情境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步步让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尤其是对于调达,恩将仇报,见利忘义,本身就是两个成语,孩子们理解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我在教学时将它融入故事中,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深刻,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本课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课外延伸,一是推荐读书,我推荐的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如果能再搜集一些与课文主旨联系更密切一些的民间故事推荐给孩子,可能效果更好些。另一个是把课后的听写句子作为名言警句,让孩子抄写,记住,对课文中心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感觉还是比较实在的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沪教版

春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笋、墨、弦、桑、婴、乳、汁、拔、浴、竞、材”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笋、拔、浴、竞、材”5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画出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能圈出其中表示春笋生长的动作词。

3、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4、能依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春笋破土而出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竹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像。教学难点

1、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好段。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并说上几句话。教具媒体 教学过程 配套课件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媒体:春雨中,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宛若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山涧清泉流淌,鸟雀枝头欢鸣,山花舒展娇艳的花瓣,微风拂过,松柏婆娑……又有那晶莹的小水珠渐次滚落在地上,渗入泥土。忽有一夜,雷声响起,于是孕育了很久的笋芽儿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一片,一大片……

(1)师:你听到了什么?又看见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要求:句子完整,表意清楚。

3、揭示课题,齐读。(读准字音,尤其强调“笋”是平舌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1)指名读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读好句子。

2、师:作者那么喜欢竹山、竹林、竹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竹山”、“竹林”、“竹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找到相应的句子,认真地读上几遍。

3、交流读句,教师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sāngrǔzhīcáiyīngjìngxián(1)正音:桑叶,乳汁,成材(平翘舌音区分);婴儿,竞争(前后鼻音区分);琴弦(易错音)辨形:拔—拨;竞—竟;材—才

(2)积累词语:拔地而起、破土而出、春雨蒙蒙、雨雾纷扬、鸟雀欢鸣(3)多种形式将所出示的句子读正确。

(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 学习第二小节

1、媒体展示春雨中的青山绿竹,同时教师在舒缓的乐曲声朗读课文的第二节。学生闭上眼睛,边静心欣赏边想象画面中情景。

2、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师引读:春日里,春雨蒙蒙,我看见——;我听见——;还有那地里的笋芽儿——

4、出示:春日,春雨蒙蒙,绿油油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1)读句。

(2)媒体出示水墨画,并与景物对比,体会春雨中竹山竹林之美。情景中理解“春雨蒙蒙,绿油油,翠生生”的含义。

(3)指导读句,注意读好叠词“春雨蒙蒙,绿油油,翠生生”。

5、这幅画中,到底画了些什么?引读——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像——。嘀嗒,嘀嗒,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去了。地里的笋芽儿如同——。

6、春天的竹山烟雾缭绕,真美啊!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自由读,齐读) 学习三—五小节

1、师: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着母亲的乳汁,吸呀吸,积聚着力量,终有一天——(回放剪切后春笋破土时那段媒体)

出示: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尖的锥子,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欢笑,在春雨中沐浴。

(1)自由读句,完成:春笋沐浴着春天的雨露,长得既 又。(2)指导读句:读出春笋长得又快又多的感觉。

可关注的重点词: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快);无数、漫坡遍野、密密麻麻(多)语气:欢快。

2、如此嫩生生的春笋表现的却是那么顽强啊!找一找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句子,并圈出动词。

(1)学生划句圈词。

(2)读句配合动作理解春笋的顽强。

(3)评点后指导读句,读出春笋顽强不屈,势不可挡的气势

3、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终于破土而出,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你是这棵小小的春笋,你会想些什么?会跟谁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读读第五小节,找找灵感。

2(1)指名读。随机出示:山泉伴奏,鸟雀歌唱,山花舒瓣,松柏婆娑(媒体演示),理解词........语:“婆娑”。(2)想象说话。

师:小春笋们,睁大眼睛,你会看到些什么?竖起小耳朵,你能听见了什么?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老师给你一些提示,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出示填空:我终于破土而出,(可填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我(可填心里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a.自己准备 b.小组交流 c.师生点评

(四)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1、此时此刻,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春笋是这样的顽强,地皮挡不住它,沙砾压不服它,石缝卡不住它,它百折不挠,冲出地面。作者不得不为它这种精神所感动。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2、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也可播放媒体),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朗读。

4、轻声试背,同桌互背,教师引背,指名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学生间互相说说要写的汉字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2、交流。

3、教师概括:今天要写的字的字形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是上窄下宽;两一类的是左右结构的,三个字的特点均是左找右宽。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