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交往 说课稿
《爱心架起友谊桥》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爱心架起友谊桥”,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八年级),属于人际交往心理范畴。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爱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友谊,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奠基石。对朋友付出真诚的爱心,建立患难与共的美好友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教材设置“爱心行动”这一单元,围绕“患难见真情”这一主旨,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渗透,让学生体会在关键时刻,关心朋友、付出爱心的重要性,培养青少年“爱”的能力。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制定了三个活动目标:
1、了解“患难见真情”的深刻含义。
2、学会主动关心朋友,付出爱心。
3、感受快乐,获得人生价值。
二、教学方法
我以故事和情景为主线,采用情境体验法、讨论分析法、交流汇报法进行教学,为了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感受真情。2,活动引领,学会关爱。3,联系生活,付出爱心。4,实际行动,体验快乐。现在,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这一课的。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景聚焦
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患难真情”的意义,我准备了一些典型的事例,(课件出示)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最初,恩格斯经营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业
资助马克思顺利写作。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完成朋友的遗愿,正是这种无私的友谊及真心的付出,才使得《资本论》这部革命史书得以顺利出版,为共产主义阶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国历史上也有“知音难觅”的故事,传说俞伯牙是一位琴师,却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只有钟子期能领悟其中的真谛,俞伯牙将他视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断心爱的瑶琴以祭知音,被传为佳话。
通过这两个经典故事,向学生展示患难友情的无限珍贵。
(二)各抒己见
在“情景聚焦”的基础上,讲述《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鲁滨逊流落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他最先感受到的是孤独,寂寞和无助,最终他明白,没有朋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作为青少年,我们的朋友正在日益增多,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朋友来帮助我们,而是应该主动去帮助朋友,从此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可以怎样关心朋友,帮助朋友?为了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几个场景。
场景一:体育课上,小明跳高时不小心崴了脚,痛得坐在地上起不来。场景二:小建是个领养的孩子,最近他知道了真相,情绪异常低落,时常偷偷落泪。
场景三:小芳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是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多病,她面临着辍学的危险。
学生看完小品后,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他们的朋友,遇到上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2、帮助别人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我们要主动关心朋友,在朋友需要时伸出热情的双手,雪中送炭,让朋友在危难时刻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友谊会因为我们付出的爱心而变得更加牢固,世界会因为我们付出的爱心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本课的中心主旨,也是课后同学们努力的方向,(三)心灵感悟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通过倾听经典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患难见真情(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的道理,从而主动付出爱心,关心朋友。交代学生自己做一件关心朋友的事情作为课外作业,结束本课。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主要讲以下三点: 1,灵活处理教材,本课活动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实际生活,安排了几个生活场景,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朋友,珍惜友谊,懂得付出,用爱心架设友谊之桥,潜移默化的达到活动目标。
2,运用经典故事,深入浅出,有效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真挚友谊的伟大力量,使平凡的友谊得到升华。3,本课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爱心,发展友谊的平台,在这里,学生重新审视自我,发展自我,客服自私,学会博爱。最终全面培养和塑造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本教材是由湖南省
教科院编著。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1、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情绪的故事;
(三)情绪的图片;
(四)情绪的假设;
(五)锦囊妙计;
(六)教师小结
2、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过程:
(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有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④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五)教师小结。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①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③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第二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说课稿[推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是第一课时,本框题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了解网络的先进性;同时网络有危险性,使学生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形成共识,为第二课时让学生掌握“上网要遵守规则,遵守道德,遵守法律”的学习作好铺垫,为学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2、教学教育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明确网络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知道如何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劣势.能力目标::能清楚地认识网络这个工具,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网络交往的两面性,发挥其积极作用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3、教学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八年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教学难点: 理解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清楚意识网络是一种工具,要具备看清某些网络陷阱的分辨能力。
二、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目前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所以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上网。
三、教学过程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激趣导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我设计了七嘴八舌话时尚
这一活动,向学生请教一些网络时尚用语的含义,学生在帮助老师解惑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及时加以总结,引入到新课中来。
第二:调查探究。网络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沟通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认清网络交往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首先是一个小调查,通过向学生调查互联网上都可以做哪些事情?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内容的无限。接着进行情境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对课本两个情境的探究,认识到网络交往对象和时空具有无限性,然后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活动讨论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有哪些优越性?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我和同学们一块归纳出网络交往的特点即:网络沟通无极限。完成了知识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三:分清利弊。网络的利与弊是本课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具体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活动是你说我说,结合动画及自己对网络的了解谈谈网络沟通可以带来哪些好处,共同体会网络的优势。
第二是漫画欣赏,通过观察漫画分析出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从而为学生分析网络交往的弊端作好了铺垫。
第三是案例分析,学生通过一组案例分析概括出过度沉迷于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第四设计了一个辩论会,学生围绕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清楚网络有利有弊,具有两面性,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网络的态度。深化了学生的认识,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广泛参与。
第四:明确方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后,通过反思交流,明确方法这一环节来帮助学生认识青少年在上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价值观。首先让学生看漫画并结合漫画反思自己上网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大家存在的问题互相帮助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明确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上网,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第五:总结应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全课结束后,我设计了总结应用,巩固提高这一环节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用一句话为网络做一个公益广告,最后让学生自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这两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对全课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篇:学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
人最怕孤独也最容易感到孤独,人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人际交往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消除孤独的手段之一。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体验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孤独实际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所体验到的东西,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那就表明他正处于想与别人接触和交往的状态中。
所以,人和他人交往,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孤独感,除此之外,人际交往可以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可以通地互动提高群体凝聚力,可以及时地沟通思想,消除误会,解决矛盾,协调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和行动。缺乏人际交往,甚至连本能行为也受到严重影响。
此书在人际交往中,归类了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下的特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人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为类似或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获得内心的稳定感;同时,相似的人,容易建立相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一个人在与自己相似性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互补的人容易相互吸引,因为人有从对方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互补性是指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差异的人,可以在活动中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如果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弥补某种短处,那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果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正因为有了互补性,社会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互补是以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为前提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些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能否实现互补吸引还需要它们是由哪些人格特质构成的,因为互补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
美丽的仪表能给交往加分
能力和个性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很重要的内在因素。个性品质里的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信得过,理智,可靠,有理想,体贴,可信赖,热情,友善,友好,快乐,不自私,幽默,负责任,开朗,信任别人是最值得喜欢的。
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自我暴露是指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都会引起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但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人们常常会回报或模仿他人所欣赏的自我暴露,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
人际交往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为亲密详细,我们会害怕过早地进入亲密领域,从而产生焦虑,获得对方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多,反之就少。
人际交往过程中,群体对人会产生从众,服从,依从的影响,很有趣的现象是,为了使他人依从,即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而行动,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可以使用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的原理。
交际心理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科。读完此书,我获益良多。
第四篇:【DOC】人际交往范文
现在,人际交往、恋爱、就业并称为困扰当代研究生的三大问题。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部分研究生确实在这几方面存在困惑。
在问题阐述之前,先对研究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分析,作为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要做更多研究性的和开拓性的工作,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要细致和专一,而要想取得成果,就要更为专注,就要在研究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原本袭来的一些学纠气息,使得研究生较少或者不愿关注人际交往,交往的范围比较狭窄,有些人则表现的相对自闭。对于这样一个期望发展不停充电,且相对忙的群体来说,人际交往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现阶段的恋爱有没有结果以及迫在眉睫的就业就成了研究生们关心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决研究生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呢?
首先研究生必须从自身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生需要意识到他们问题所在,只有发现了问题的存在,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其次,学院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以及学习、生活等服务的提供者。可以从学习、情感、就业、生活四个角度上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学习
研究生不会或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一下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一些想法,小到从选择学习参考资料,大到研究问题的探讨,都缺乏必要的学习(学术)交流。主张独立钻研是对的,但适当的沟通和交流同样重要,它有时可以给自己化解迷津,有时可以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主动和长于自己、和自己同行的人交流,可以发现有些困难并不是为己所有,不至于浑噩不清;发掘别人好的研究习惯和思维方式,为己所用;借采纳好的主张和想法,为自己在下面的学习工作中指清方向。现在的社会是信息高速的时代,把握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靠单枪匹马,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单个的能力毕竟单薄,而适合的交流则会为自己添翼,少走些弯路。对于学院我们给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合理设置专业课,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比重。以同学们在学校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质,了解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需要。此次调查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对现在就读的专业感兴趣。无论读那个专业,总得扎实学习好自己的基础知识,但是要注意的是,理论知识学得再好,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益处。这需要学院提供全方位的学习途径,比如加强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会1
导师交流、论坛讨论、专业书籍阅读、与社会上相关专家的直接交流等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以培养好扎实的专业功底的,而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未来才会真正地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工作,来获取领导的信任与关心。
2、完善选导师的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学院应该尽量公开导师和选择导师的信息,便于同学做更合理的选择。使其成为一个更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也让同学们在透明的程序中进行更为公平的竞争。
3、增加实践性课程。虽然研究生的学习侧重于学术研究,但是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性是课程,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接受理论学习中所得到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研究生毕业以后所面临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4、补充更丰富的关于世界学术新发展及交叉学科的课程。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都要求研究生不能做井底之蛙,应随时保持与世界学术前沿的接轨。所以,建议学院能多增加这些课程为选修课程,做为研究生学习的补充。
5、学院平时应该多举办一些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教授来讲演。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
6、培养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根据第对第五题“您觉得研究生应该主要培养什么能力?”的回答,我们认为有必要注意培养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学院有必要提供给同学们一些交流的平台,提高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度,反对学生活动的表面化、庸俗化,多举办真正贴近同学、对学生培养各种能力有帮助的活动。
7、培养同学们的持续学习能力, 端正对证书的态度。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学习型人才,保持持续学习能力,除了有清晰的长中短期目标之外,还应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积累,如何利用知识,如何结合实践与未来目标,这些都会使对时间的利用更有效,有利于保持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
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大批的涌入了研究生这个群体中,使得这一阶段的研究生又具有新的一些特性。因为大部分人从小在家里养尊处优,心理上保持着一些优越感,再加上较强的渴望成功的心态,使得我们更关注自身的发展,而较少顾及到他人,独立性的意识不强。虽然天天和人打交道,但和人之间可以聊的话题相对贫乏,生活过的平淡无奇,不懂得与人为善,不会发现与人相处的乐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隔着层薄雾,若有若无。没有将快乐共同分享,找不到或很难找到宣泄的途径。也许是发展或自乐的方式关注的过多了,而对生活本身思考的少了,也许是脚步过于匆忙,而没有发现生活原本的面貌。加上现在研究生大都处于20-30岁的年龄层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给予他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恋爱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很多的研究生都或或或少的有一些心理焦虑。而且很多人是从本科直接读研的,应该说这是发展历程的一个转折,如果说本科对自己的发展有着更多的未知的话,研究生就开始要意识到自己的今后,并逐步培养自己的一个事业的概念,其做事的目的会更明确。同时,压力也自然接踵而至,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从近的论文毕业,到今后社会立足、成家立业等等,需要从本科的踩着云的方式下软着陆下来,从理想到现实,从单纯到成熟,这样的一个心理的变更无疑是痛苦的。很多人因为看不到明天或是不愿面对现实而感到苦不堪言,更多人选择了沉默,而这样的方式使心中的积郁有增无减,而不愿寻找合适的途径疏导,这样反过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这些研究生出现的情感问题,我们向学院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建议研究生会可举办一些针对同学情感方面问题的讲座和活动,正确引导同学的婚恋观和人生观。
2、常设一个心理健康辅导室,针对研究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未雨绸缪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开解。心理问题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如今研究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且具体的问题。而这些,在研究生面临个人情感问题时更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学院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关注,应使研究生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来排解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之中。
3、加强班级指导员的工作。因为他们毕竟是最接近学生群体的人,也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及时而有效的关心和帮助。
4、对于一部分打算结婚和已经结婚的研究生,学院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明白自己的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和法律意义。同时也应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配合研究生的选择,在结婚、住房、生育等问题上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措施。
随着研究生扩招,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应该学会自我调整,改变自己的心态。避免主观就业观念思想没有适时转变,放不下高层次人才和精英的架子,定位太高,缺乏在择业过程中的开阔的视野及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客观上,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其教育投入成本较高,有的甚至在读研究生以前放弃过比较好的就业机会,有的年龄较大拖家带口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所以对自身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这很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错位,从某种程度制约了研究生就业的选择。就业观念的内在调整,应该先从自我开始,首先重新认识自我,尊重自我,接受自我,能够正视和包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从现实的层面为自己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规划。
1、希望学院通过各种办法帮助还没有做出自己的就业规划的同学设计自己的就业规划。同时帮助已经做出就业规划的同学建立起中远期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与学习计划,通过组织开展各方面的活动,满足同学们对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要求,帮助同学们把自己的规划变成现实。
2、学院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就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学院在指导我校研究生就业问题上的职责,落实校院两级研究生就业指导的组织、制度和人员,规范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做到研究生就业从学生、导师到学院、学校多方位的信息与管理互动,有效的促进我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3、学院应加强对于研究生就业信息的宣传,使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就业信息。
4、关注研究生的就业思想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用正确的就业观念及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就业压力。
5、学院可以经常邀请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及以往毕业的师兄师姐来学校报告讲演。使同学们更切身地体会和了解现在的市场需求,细节方面的面试技巧及求职者自身应培养的素质。以便更好地做出既符合自身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规划。
首先,研究生这个群体,同一个班级可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因为彼此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差别,给人际交往带来一些麻烦。其次,同一个班级中的同学,年龄可以有2位数以上的差距,有些人是本科毕业就接着读研,而另外一些也许是工作几年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年龄在很多研究生的人际交往中成为不可忽视的代沟。同样,由于有些人已经经历过社会的洗礼,有些人却一直呆在象牙塔之中,看待事物的方式由或多或少的差异。
除开这些客观原因,在研究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最缺少的,是一种愿意打开自己内心坦陈诚待人,并愿意关心他人的交往方式。研究生这个群体,基本的年龄层次都在20-30岁。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的心理都已基本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不再像中学生那么可以轻易嘻嘻哈哈打成一片。大多数人都在每天忙着自己的事情,半个学期过去,还有不少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思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生的价值观也与本科学生有很大差异,已经有了较成熟的世界观,选择朋友非常慎重。而且很多人一直都处于学校之中,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比较缺乏。并且由于存在本科校友,同寝室,老乡等各种关系,以及有各种年龄层次,很容易形成相对紧密的小圈子,从而有意无意的把其他人排斥在了外面。很多研究生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却无意中错过了很大的人际资源。
鉴于此,结合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我们向学院提出以下建议:
1、组织一些参观实习和社会实践,多给同学们一些对外接触的机会。也可以使同学们扩展自己的交际圈,不再被动地封闭在学院这个象牙塔里。
2、多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同学们枯燥的研究生学习生活,锻炼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内给同学们更多的相处和沟通的机会。如各类体育比赛、各项赛事或实体活动,例如市场营销大赛、演讲比赛等等
3、可以经常举办如寝室文化大赛、各种学术沙龙等集体活动。帮助研究生从日常生活上与寝室同学相互帮助相互关爱,交流沟通。
4、经常性地邀请其他学院的同学、高年级或已毕业的同学来举办讲座或交流会。让研究生在同学和前辈身上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由此建立自己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圈。
5、学院应加强对贫困研究生的关注。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助学贷款等支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主动地向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上述所有的问题,除了研究生自身观念的改变,来自外界的帮助也可以很好的改善研究生这个群体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例如每一次院系,班级所组织的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都是一个很好的打开人际交往的机会。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也要有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要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也要注重研究生的就业现实。不仅要关注研究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具备复合性才能,身心健康的研究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五篇: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1201
姓名:张凯
学号:12110402020
关于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摘要:在竞争日趋激烈,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作为大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参与社会之前,拥有必备的礼仪知识,懂得正确做人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际交往与社交的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将来步入工作职位时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大学生能够成功立足的金钥匙。
正文:首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大学对每一位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这是一个完善个性,提高涵养,培养气质的重要阶段。既然重要,那么我们来大学重点学什么呢?明确的说,大学生在大学里重点学的是:
1:学习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
3:学习正确的做人的方法。
4:学习特长,学习技能。
我们要学习的是正确的思考和做人的方法,也就是正确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待人的方法。俗话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捷径,而必备的礼仪知识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在大学校园里,要创建和谐、美好、生机勃勃的校园环境,这是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所以,首先是要学会如何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原则如下:
1.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
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2.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信用的原则: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懂得交往,就要学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listener),有句话说,沉默是金,倾听是银。说明倾听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的对象需要
什么,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而这通过倾听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也能体现出一个人所必备的礼仪和交往素质能力。
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走向社会中,用自己的真诚和良好的个人形象交友,办事。
现在处处都有礼仪,无论是在学校、饭店、会谈室等等,这些都是与礼仪有关的并且也能展现一个人是否礼仪达标,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金正昆教授说过,礼仪是现代交往的艺术,礼仪也是沟通的技巧,同时礼仪还是行为规范。礼是尊重的意思,而仪则是表达尊重的形式。故而,没有礼是没有仪的。一个人的礼仪就能展现出这个人的个人形象和素质修养。对大学生而言,礼仪更是重中之重。拥有必要的礼仪知识和交往能力,日常社交的生活不仅得到改善,同时也减少了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机会。而且还使得自己有更深刻的交际经验,也给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良好形象。而做到这些,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譬如:记住他人的姓或是名字,要主动和他人打招呼,平易近人,举止大方,待人热情,活泼开朗,幽默风趣,心平气和,态度和蔼可亲,做事果断,有主见,精神饱满等等。无论是内在的素质还是外表上的形象,都要记得给人留下难以忘记的会做人的良好印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之,要尊重为本,善于表达,行为规范。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在细节上下功夫,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面对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要学会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和社交能力,从而做出合宜恰当的行为规范,从而适应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环境。对父母,师长,朋友亦或是同事都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不能“怯场”,而是做到从容平和,平易近人。对于现代一些用人单位和公司,也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礼仪与社交能力和行为规范。这也显示了社交能力的大小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要更多的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多与他人交往,获得更多的社交经验,使自己成为一个身经百战,具备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和必备的礼仪知识,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同时,对在以后的社会集体和集体的和谐凝聚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鞥好的认识和发展自己,赢得他人的肯定,使自己走向成功成为可能。
大学是半个社会,是学生从课堂进入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人际交往是人处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大学生的大学成长以及随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各种能力、广泛交往、处好人际才算是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