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八年级音乐教案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24-102042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3 01:17: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八年级音乐教案

百卉含英 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在202_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中国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向全世界唱出了这首民歌。你们知道它吗?”

2、学生讨论、回答、并请个别同学为大家唱上两句。

歌唱

1、教师介绍歌曲所讲述的内容。(《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谈感受

3、学生跟教师的钢琴轻声学唱歌曲

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声部旋律请大家演唱第一声部;然后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看谱试着唱第二声部。

观看合唱录象《茉莉花》,交流讨论“合唱《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

两声部合唱河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注意旋律的起伏和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鉴赏

1、师:“《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欢听也爱唱的歌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旋律风格的茉莉花,刚才我们听唱的是河北的,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首,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吗?”——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

2、提问河北与江苏《茉莉花》在风格上、旋律上有何不同?

3、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体验。

4、通过鉴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所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民歌,了解了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和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拓展

1、师:“说起了民歌,同学们应该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也是色彩芬呈,同样赞美花儿的歌曲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布依族的一首民歌《好花红》。”——聆听《好花红》

2、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点,与前面的两首《茉莉花》对比,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并指出歌曲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提问:《茉莉花》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do,re,mi,sol,la),但它们的结束音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4、教师简要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并带领同学齐唱熟悉的民歌《小白菜》、《我的家乡日喀则》、《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体会民族五声调式风格。

五、课堂总结

梨园撷英

组织教学:课前情境渲染——在教室里挂上中国结、红灯笼、戏剧脸谱等中国传统民俗装饰,录音里播放着“隆格隆”。

一.导入

出示三张代表不同民族音乐体裁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是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戏曲、宋祖英的演唱)

二.激情引趣

1.学生讨论:对戏曲音乐的了解

2.教师总结:我国的民族文化多采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代表。

3.师生同唱歌曲《唱脸谱》,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演唱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京剧脸谱)

A.我们看到演员们的脸上涂了颜色并画成了花脸,这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装艺术,尤以京剧为典型,因为它在构图、勾画、涂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

B.讨论颜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结合相应的脸谱进行课堂讨论)

红色——威武中正——钟馗 黑色——严肃刚正——包公

蓝色——凶猛豪爽——窦尔墩 白色——阴险狡诈——曹操

C.老师提问:我国的国剧是哪一剧种?历史上的四大名旦都是谁?

D.教师与学生交流后讲解

三.感受与体验

1.由《唱脸谱》这首歌导入对京剧的介绍:

A.介绍我国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

B.请同学听京剧名段《铡美案》中《驸马不必巧言讲》运用的是哪一种唱腔?

2.学唱《驸马不必巧言讲》

根据节奏念戏文(要求:字正腔圆)

唱戏谱 学大戏(提问:这段唱腔里面最后一句同学们唱得最有韵味,如果给这句加一个动作的话,大家想想怎么加才能让我们的演唱更有点京戏的味儿?)

请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进一步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3.聆听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与《驸马不必巧言讲》作比较,并请同学们描绘或表演两段情节。

4.看录像《女驸马》,展开对另一剧种的认识。

学生谈对黄梅戏的了解

教师补充介绍黄梅戏以及它的著名曲目

5.跟VCD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6.学生学习并表演戏剧的基本手势和走圆场等。

四.创造与实践

1.看脸谱说人物与行当——包拯、红娘、曹操……

2.才艺大比拼

活动内容:画脸谱、根据脸谱演角色、老调新唱——编戏文。

管弦和鸣

一、名言引出、名曲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音乐课我送给你们的一句名言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一支名曲是:《查尔达什舞曲》(小提琴演奏)

二、乐学新知、用心感受

1、认识弦乐器

(1)师:请问刚刚你听到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一下你所知道的弦乐器还有哪些?(教师播放小提琴演奏和中提琴演奏的录音请同学们听辩、分析。)

(2)学生仔细听辩,然后讨论回答弦乐器组的乐器和它们各自不同的音色与表现力。

(3)聆听《梦幻曲》(大提琴独奏),深切感受乐曲优雅娴静的情绪风格和大提琴柔美、醇厚的美妙音色。

(4)出示弦乐器组各乐器的图片,并简要讲解其历史。

2、认识木管乐器

(1)师: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考考你们看能不能听出这是哪一种乐器,能模仿演奏一下更好。(播放《西西里舞曲》,长笛独奏)

(2)提问:这件乐器的音色有何特点?演奏出的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答出其它木管乐器组的乐器。(教师稍做点评)

(4)出示木管乐器组各乐器的图片,并简要讲解黑管和双簧管在形状和音色上的差异。

(5)欣赏《单簧管波尔卡》,体会波尔卡舞曲的体裁特点和了解单簧管的音色特征。

3、认识铜管乐器与打击乐

(1)师:(播放少先队出旗时鼓号队演奏的录象)提问主要运用了哪些乐器?为什么用这些乐器?

(2)学生答:小号、小军鼓等。小号的嘹亮与小军鼓的固定节奏衬托下,音乐显得激昂、有朝气。

(3)“同学一定听过这首乐曲”——播放《兰色多瑙河》第一小圆舞曲主题(圆号演奏),其中这个象征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主题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4)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法国圆号狩猎的历史

(5)引导同学熟悉掌握其它铜管和打击乐器并出示图片

4、掌握常用的管乐队排列图

(1)把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定音鼓、镲、锣14种乐器图打乱顺序给同学们看并每看一图就分给一位同学,最后请木管乐、弦乐、铜管乐与打击乐器组的同学分别到讲台上来。

(2)师:“假如现在老师是指挥家,同学们是乐队的演奏家,那么请问小提琴在指挥的哪一边?……”生:讨论并回答。

(3)用课件展示常用的管乐队排列图

四、复习巩固

下面,我们就来聆听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你能随着乐曲将听到的乐器名称记录下来,并能感受每一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吗?请拿起手中的笔将你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1、学生听赏并将感受记录下来。

2、你能听出有那些乐器吗?共有几件?

3、教师点评答案,并和同学们复听一遍。(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现各种乐器图片)

五、结束语

同学们,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具体象征。让我们从今天了解的这些乐器的演奏中、从长期的音乐欣赏的实践中,来提高我们每个人审美、鉴赏的能力吧!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情感,用文章所难以阐明的哲理,串串音流能够形象的描绘与塑造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学习内容】

1、唱歌《夏日泛舟海上》

2、欣赏《太阳岛上》

3、配乐散文《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2、通过欣赏声乐作品《太阳岛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使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学作品在描绘夏日景象上异曲同工之妙笔,感受其审美意境。【学习重难点】

1、启发指导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夏日泛舟海上》,并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三拍子的特征及歌曲中音乐记号的用法。如“>”“f”“p”“mp”等。

【学习过程】

1.导入:用夏天风景的图片导入。

2.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天的感受。想一想夏天可以干什么?

3.师: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船,感受夏日泛舟的乐趣。在出发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4.欣赏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1)初听:整体感知作品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情绪(欢快、缓慢)。

(2)复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强弱弱)和歌曲的情绪(欢快、乐观、充满活力)。5.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可在教师范唱的同时,熟悉歌曲旋律。(2)教师慢速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清唱旋律。(3)轻声哼唱歌词。

(4)教师伴奏,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6.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作品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等。7.完整演唱歌曲(可变换多种演唱形式:领唱、齐唱、独唱、对唱等)。8.欣赏歌曲《太阳岛上》,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9.学生畅谈欣赏后的所思所感。

10.在学唱《夏日泛舟海上》,欣赏《太阳岛上》之后,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来书法我们对明媚的夏季的情怀呢?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用诗歌、散文、舞蹈、小说等)。

11.下面请大家和老师共同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12.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荷塘、月夜)感受散文的清雅、淡香之韵味。13.教师为学生提供相适宜的北京音乐,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诵《荷塘月色》。

14.体会音、画、诗文的意境及丰富的感染力。15.课堂小结。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第二课时

【教师寄语】

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学习内容】

1.器乐作品欣赏:《六月-船歌》《仲夏夜之梦》《雷鸣电闪波尔卡》 2.竖笛吹奏《夏日泛舟海上》 3.音乐活动:音乐夏令营 【学习目标】

1.了解三首器乐作品的不同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2.掌握竖笛吹奏技能,准确、流畅地表达乐曲的情感。

3.通过音乐夏令营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和当众表演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聆听、感受、理解器乐作品《六月-船歌》《仲夏夜之梦》《雷鸣电闪波尔卡》在力度、速度、节拍、节奏、调式、旋律发展变化上有何异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情绪。【学习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一首欢快活泼的三拍子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欣赏了声乐作品《太阳岛上》,还欣赏并尝试为散文《荷塘月色》配乐朗诵等教学活动。今天我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音乐的殿堂,欣赏三首外国的器乐作品,感受这三首作品各自的音乐风格和所表达的情绪、情感。2.介绍《六月-船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3.欣赏器乐作品《六月-船歌》。

4.欣赏方法:总听—分听(各段音乐主题)—总听。5.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哼唱并记忆。6.在欣赏过程中思考:

(1)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意境?(2)音乐对比在何处出现?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3)请你试着听出各段音乐之间的变化,并举手示意或在书上做记录。

(4)请表达你欣赏《六月-船歌》后的体会、感受或说一说作品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7.介绍《仲夏夜之梦》的创作背景。

8.欣赏《仲夏夜之梦》,从中体会这部令人惊奇、充满灵感和诗意的新颖之作的巨大魅力和审美艺术价值。

9.简介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及对音乐艺术的巨大贡献。10.分段欣赏作品,请学生反复记忆主题旋律,并哼唱。11.介绍《雷鸣电闪波尔卡》的创作背景。

12.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听辨乐器音乐并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

1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和着音乐片段进行演奏,乐曲可选《雷鸣电闪波尔卡》。14.音乐夏令营:

(1)活动地点:《太阳岛上》(在教室内留出一块空地,布置成“太阳岛”)(2)活动人员:班级中的所有成员,自愿组成小组,并推荐一名“营长”(3)活动内容:音乐听辨、演奏乐曲、歌曲接龙、知识问答(4)活动方式:

①以擂台比赛的方式完成活动内容中的各项任务。②按人数多少分成6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最多、准确率最高的小组为优胜组,体现集体协作攻关的合作意识。③活动内容中的每一项任务(共4项)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或由学生集体商议提供曲目)。

④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自行确定活动方式。(5)活动成果:

①评价—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鼓励创新者、合作者,评出最佳“营员”和最佳“小组”。

②光荣簿—为所有的夏令营营员办法“荣誉证书”,记录他们参加本届夏令营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和成绩。③营长总结夏令营活动情况。

④宣布:夏令营活动结束。

15.教师总结本单元内容及学习情况。第五单元环球之旅(4)——大洋洲风采 第一课时音乐学案

《剪 羊 毛》

【教师寄语】今天让我们去大洋洲领略一下那轻松的气息吧!【学习内容】

1、歌曲《剪羊毛》

2、音乐活动。【学习目标】

1、学会背唱歌曲《剪羊毛》。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特点,体会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2、了解澳大利亚民歌的音乐特点。

3、通过二声部的学习,培养学生听觉,提高审美情趣。

4、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学习重难点】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歌曲。【课前准备】自制打击乐、道具(自制羊头面具)等 【课题导入】

课前播放《樱花》(日本)、《乡村花园》(英格兰)、《当太阳降落》(南非),说出歌名、来自何方。

1、师:进入初中我们参与了亚洲之声、欧洲漫游、走进非洲,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大洋州去采风(板书)。

(展示地图)师:谁来找一下澳大利亚在那个位置?放一段视频(有关澳大利亚的人文景观)你能说出这些旅游胜地吗?(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悉尼(二千年奥运会主会场),经贸中心--墨尔本,澳大利亚的旅游名胜有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墨尔本唐人街、墨尔本动物园、黄金海岸、大堡礁等)。【学习过程】

1、利用视频播放歌曲《剪羊毛》注意歌曲的速度、情绪

2、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拍子?速度?

3、听录音学唱第一声部(注意声音的弹跳性)

4、师范唱,跟琴唱熟 自己指出难点。是给予解决

5、处理歌曲 讲解大洋洲的音乐风格(崇尚自然为美、轻松愉快的风格)

6、再听歌曲(注意第二声部的和谐美)跟着哼唱

三、音乐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进行创编(舞蹈、加打击乐、加第二声部等形式)师加以指导 展示小组作品并给予评价

四、小节本课

五、作业:继续搜集大洋洲的音乐

环球之旅(4)——大洋洲风采 第二课时音乐学案

【学习内容】复习歌曲《剪羊毛》,欣赏歌曲《理发师》 舞蹈《哈卡.马努马努》、《拉卡拉卡》,用竖笛吹奏《理 发师》。

【学习目标】通过欣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及其所体现的大洋洲音乐特点。【重、难点】

(1)了解大洋洲音乐简况和特点。

(2)通过竖笛演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方法】讨论探究法 【学习过程】

1、复习、背唱二声部,合唱曲《剪羊毛》。、欣赏歌曲《理发师》,学生分组讨论《剪羊毛》与《理发师》两首歌的异同,并完成以下表格:

曲 目 感情气质 调式调性 节 拍 节 奏 音乐结构 《剪羊毛》 《理发师》

3、欣赏舞蹈 《哈卡.马努马努》、《拉卡拉卡》(1)看视频,通过生动的舞蹈画面感受其音乐风采。(2)分组讨论两首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4、总结大洋洲音乐特点。

5、用竖笛吹奏《理发师》。(1)各小组视奏主旋律

(2)教师指导:启发学生注意顿音、吐音、连音的吹奏,并鼓励学生设计新的吹奏方案。

(3)分组吹奏,看哪一组演奏形式多样、最具有合作精神。

(4)师生互动:学生吹奏竖笛,教师为学生钢琴伴奏,师生共同演奏歌曲《理发师》,在和谐、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此课!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

(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森林—祖国绿色的宝库,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来歌唱森林。

【学习知识】唱歌《森林之歌》

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森林之歌》了解歌曲背景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而有热情的演唱《森林之歌》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与欣赏,激发学生对祖国森林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一)学唱歌曲<<森林之歌>> 1.开动小脑筋(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请大家读一下歌词,畅所欲言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我国的森林资源。2.歌曲背景

这首歌曲是纪录片《绿色的祖国》插曲,歌曲以肺腑之 言,表达了对绿色森林的无比热爱。3.知识小闯关(各显身手)

聆听歌曲,并阐述以下问题歌曲的演唱情绪?()

歌曲的演唱节奏?()歌曲的演唱速度?()4.歌曲分析

歌曲在音乐结构上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三大句六个小分句,旋律线起伏不大,但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语言似连似断,真切地表现了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第二段有四句,其中前两句是全曲最重要的旋律音调,后两句是第一段开头两句的变化再现。乐段开头由低到高的三连音具有很强的推动力,直述胸臆,是对森林的赞美,感情浓郁,情绪激动。全曲音调统一,情绪推进自然,具有感人得力量。

5.跟琴有热情的来演唱,注意歌曲中各种音乐记号,谈谈它们各自的作用。

6.组比比赛吧,看谁唱得棒!

(二)欣赏《大森林的早晨》

聆听歌曲,(小提示:歌曲共三个部分)并回答: 1.第一部分描绘了什么?()2.第二部分抒发了什么?()3.第三部分赞美了什么?()三.畅所欲言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我们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以真挚的情谊来保护森林,以满腔的热情来歌唱森林吧!

神州大地——茂密的森林 第二课时(学案)

[教师寄语]“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不同体裁的描绘森林的乐曲,了解同一主题在不同的作曲家笔下运用不同的音乐体裁,不同的演奏方式会呈

现出不同的风格。

2、了解什么叫交响组曲和钢琴协奏曲。[学习过程]

(一)欣赏

1、《山林之歌》

(1)走近作者: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著名作曲家兼小提琴家。1923年去法国学习小提琴,1929年学成回国,成为我国第一代小提琴家。1930年再度赴法,专攻作曲理论。1931年回国,开始音乐创作生涯,代表作品:小提琴《摇篮曲》、《第一回旋曲》、《西茂音诗》、《新疆狂想曲》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大型声乐作品《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等。

(2)交响组曲的定义

指几个具有相对独立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交响乐套曲。

(3)聆听录音,用语言描绘出乐曲的意境以及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山林》(第一乐章)

(1)聆听录音,谈谈对乐曲的感受以及乐曲的主题思想。(2)听第一乐章,了解它的主要曲调、风格特征以及音乐的表现手法。

(3)与《山林之歌》进行比较,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

3、《北方森林》

(1)聆听录音,叙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2)再次欣赏,具体分析乐曲结构及内容。

(3)仔细听乐曲主题,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能否听出是哪个地区或民族的民歌?

(4)将此曲与前两首乐曲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二)音乐活动

结合课本上的三幅图创编音乐剧《植树》。

第二篇:音乐教案 八年级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八年级)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 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海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二)聆听感悟: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2)节奏

教师;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学生:歌曲节奏较为舒展,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

教师:这一节奏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学生: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描绘出大海带给我们的印象:平静中略带波澜,使我们很自然想到大海的潮起潮落

教师: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对与表达歌曲的情感有联系吗?

学生:切分节奏xx x.xx xx x-的运用及旋律线都象是真切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完美而统一,简直太绝妙啦。

3)重复

教师:“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 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 ,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发表独到的见解)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小组练习并展示

师生评价总结

(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三 表现创造:

教师: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现在就让我们来为这首歌再添上精彩的一笔:

分组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及创作练习。经过认真准备,学生分成:1)诗歌组:配乐朗诵2)器乐组:竖笛演奏(领奏,齐奏)3)演唱组:不同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4)舞蹈组:形体表现5)绘画组:6)创作组:7)编导组。

学生小组活动,以小组展示,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学生:“诗歌使我们放飞思绪感受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人声的魅力,器乐让我们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绘画给于我们无限的空间的想像......”

教师:“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得到无穷的艺术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以集体的智慧奏响一曲新的乐章。”

学生表演:引子:学生模仿海鸟的叫声;接着教师钢琴弹奏:用琶音表现海水波纹,潮起潮落;学生配乐朗诵加领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尾声:用琶音快速弹奏,伴以海鸟的叫声及波浪声结束。其间,由器乐组用竖笛,教师用钢琴穿插伴奏,舞蹈组形体表现,展示书画作品。

(设计思路:通过细致的分组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各尽其能,其中稍有难度的是创作组,由音乐特长生为主,主要负责:为歌曲编创开头和尾声。编导组由思维活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组成,主要负责:总体策划将各组节目进行筛选穿插完美结合。通过各小组的活动,将歌曲进行了二部创作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完整展现出来,体现出集体的智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及创新实践能力)

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导入求新、运用处理教材求新并注重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实践中取得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问题。需要教学中把握各环节分寸,教师指导到位,尤其编创环节的指导及时间把握。任一环节把握不当,都会导致教学失败。而且作为教师首先应时刻树立创新的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只有长期不断地反思积累,总结并发扬教学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不断超越,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课。

《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

教学思想:用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学生赏析歌词,指导学生在生活中选择健康进步歌曲去欣赏。

学习目标:

1、品读歌词

2、评析歌词

3、探究游子心境、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把握歌词朗读节奏和情感,抓关键句研究歌词内涵。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比较研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喜欢的歌曲,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表明学歌词。歌词是什么?诗。

二、诗和歌的探究:

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2、诗言志,歌永言。《尚书.尧典》

三、交流学习方案,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取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四、指导朗读歌词(节奏、情感)

五、引导学生评析歌词

六、引导学生收集古代写游子心境的诗: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想想:古代游子的心境和《我的中国心》中的游子心境有何不同?

明确:古代游子:个人的嗟生、忧时、怀情(狭隘、利己、压抑)

《我的中国心》中的游子:胸怀爱国情感(豁达、无私、奔放、超脱)

七、小结: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要明白哪些歌曲更值得我们去唱的(有教育意义的、开启心扉的、给人鼓舞的)

八、指导学生摘抄歌词中的有有教育意义的、开启心扉的、给人鼓舞的句子。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2、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

请你不必太在意

洒脱一些过的好

《祝你平安》 教学反思: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十年后,展示给我们的全新面貌。

(六)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 13 册教材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的第二课时,本单元以 “ 祖国统一 ” 为主题,以 “ 回归 ”为主线。《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0 1|4.6 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1997。天。地。人》交响曲(序曲):是音乐家谭盾的作品,是为香港回归而创作,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全曲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地吟唱,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突出本单元 “ 祖国统一 ” 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

(八)教学过程

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1、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几位歌星的歌曲,同学们来听听他们都是谁?(播放张学友〈太阳星辰〉、刘德华〈中国人〉、陈奕迅〈十年〉等)生(分别说出歌星的名字)。

师:同学们喜欢他们吗? 生:喜欢!

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男的!(笑)都是香港人!、教师播放MP4里的图片: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背景音乐为《东方之珠》)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

(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

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 东方之珠 ”。、欣赏录音《东方之珠》

(1)教师播放录音,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东方之珠,注意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随琴演唱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和欣赏,再加上你以前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

师: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深切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多次的强调,深刻揭示了香港同胞同为炎皇子孙,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

这么深沉、这么情真意切的一首《东方之珠》是谁创作的?(学生回答----罗大佑)、作者介绍----罗大佑

师:你们对于罗大佑熟悉吗?(若熟悉由学生介绍,若不熟悉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

学生学唱演唱“让海风吹拂了。。。”、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片段。、欣赏《1997、天、地、人》交响曲序曲。A、简介谭盾。

B、简介回归情况。

11、表现歌曲,分组对歌曲进行实践创造

(1)在充分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分男女声部,随 VCD 伴奏进行演唱。

(2)男女生对唱表演,高潮部分大家合唱跟随。

12、欣赏《香港始终有你》 这是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而创作的歌曲,由香港百名歌星演唱。

13、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苍桑,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台湾的回归也已指日可待,但回归的历程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艰辛的努力,期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音乐音乐教案

牛头初中双主高效课堂

举杯祝福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歌唱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教学重点 :

1、认真的欣赏歌曲《歌唱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准备。

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 歌曲的情绪。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

2、讲授新课 A、《歌唱祖国》

1)初步欣赏歌曲《歌唱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a、歌曲的调号、拍号、作者(一带而过)。

b、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

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

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2)带问题欣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

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 国的歌唱和赞颂。b、歌曲演唱情绪?

坚定、有力、豪迈、雄壮、赞美。3)音乐体裁

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b、举例:我们比较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并欣赏其中的几首)《义勇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

以《运动员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 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 B、《举杯祝福》

1)欣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音乐符号:波音、倚音、反复记号 2)说一下你知道的民族有哪些?

回族 羌族 纳西族 赫哲族 藏族 怒族 景颇族 门巴族 苗族 佤族 仫佬族 珞巴族 彝族 京族 布朗族 基诺族 壮族 汉族 撒拉族 维吾尔族 傣族 蒙古族 毛南族 哈萨克族 满族 朝鲜族 锡伯族 俄罗斯族 侗族 土家族 阿昌族 达斡尔族 瑶族 哈尼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白族 布依族 仡佬族 塔塔尔族 黎族 傈僳族 德昂族 鄂温克族 畲族 高山族 保安族 鄂伦春族 水族 拉祜族 裕固族 乌孜别克族 土族 东乡族 独龙族 柯尔克孜族 C、《国家》

欣赏歌曲《国家》,并哼唱歌曲。

3、小结

1)欣赏《歌唱祖国》《举杯祝福》《国家》三首歌曲。2)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三段体结构等。

4、作业

搜集你喜欢的歌颂祖国的歌曲!

牛头初中双主高效课堂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华民族音乐, 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3)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发展自身创作力。

教学重点:听赏《紫竹调》 教学难点:“加花”的创作与表现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华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 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欢乐歌》、《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让学生感受二胡、唢呐、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演奏中出现的“加花”的技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选画、唱音乐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加花”创作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比较《紫竹调》中旋律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加花”的技法,即“你简我繁、我简你繁”,另外每个小组只创作1 至2个小节,降低了创作的难度。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曲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音乐《欢乐歌》 2.上课礼仪

《欢乐歌》为江南丝竹中的八大名曲之一,其情绪欢快活泼,便于营造典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能反映大家此时的心情,叫《欢乐歌》,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欢乐歌》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之旅, 三.民族乐器 1.“八音”

(1)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是《八音和鸣》,“八音”指的是我国民族乐器以制作材料为依据,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大家想知道“八音”是哪八音吗?(课件展示)(2)按照这种“八音”之说,大家能不能对各个类别的民族乐器举几个例子出来。(3)对于学生可能说不上来的“土、石、匏”进行举例。(课件展示)2.游戏分组

(1)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四个乐器组的名字,你认为你手中拿的这种乐器该归到哪个乐器组,就做到哪一组去。(课件展示)(2)同学们都已找好了位置,那你们坐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3.听一听,辨一辨

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会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播放《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的片段)四.丝竹古韵 1.初听全曲

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个乐器组的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2.(课件展示)介绍江南丝竹。3.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的同时,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并说出每一段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4.复听片段

(1)展示主题曲谱、播放主题音乐两遍。让学生“啦”字试唱曲谱。

(2)展示笛子、二胡曲谱,播放两段音乐。引导学生辨别哪段是笛子的,哪段是二胡的。(听音选画、谈感受、了解、聆听)

(听主题,模唱主题、辨别曲谱)五.创作与表现

1.引导学生比较笛子和二胡演奏的曲子与主题的不同之处,教师简单介绍“加花”。2.进行启发然后给出几句乐谱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做调整。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唱出自编谱。可加入打击乐器。(了解、创作、表现)3.听一听,辨一辨

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会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播放《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的片段)四.丝竹古韵 1.初听全曲

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个乐器组的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2.(课件展示)介绍江南丝竹。3.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的同时,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并说出每一段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4.复听片段

(1)展示主题曲谱、播放主题音乐两遍。让学生“啦”字试唱曲谱。

(2)展示笛子、二胡曲谱,播放两段音乐。引导学生辨别哪段是笛子的,哪段是二胡的。(听音选画、谈感受、了解、聆听)

(听主题,模唱主题、辨别曲谱)五.创作与表现

1.引导学生比较笛子和二胡演奏的曲子与主题的不同之处,教师简单介绍“加花”。2.进行启发然后给出几句乐谱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做调整。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唱出自编谱。可加入打击乐器。(了解、创作、表现)六.爱与振兴

1.今天我们的民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旅行,你对中国民乐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2.这么美的音乐,可是,我们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又该怎么办呢? 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支乐队,西望他们的演出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4.小结,提出希望。

5.播放FLASH《紫竹调》,学生可以听音乐出教室。

牛头初中双主高效课堂

第三单元《泥土的歌》 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期中的一两手作品。

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地概括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教学设计亮点:

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切入,让学生走入他们的生活,再聆听和学习他们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歌曲,利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传统民歌。教学重点:完整的学唱演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学难点:

能总结出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导语:让我们在影片中,跟随一位老爷爷去了解一段历史吧!观赏:纪实片《船工》的视频片段。

交流: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船工及有节奏的呐喊声。

讨论:船工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呐喊声有什么不同?展示两幅图片(平水与急流)。(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急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强。)

跟随老师的手势,用“弱缓—强急—弱缓”的声音表现船工们遇到不同情况时的喊声。(弱缓手势:右手平放腰间,根据节奏向前划拍;强急手势:右手抬至头部,用力点拍。)2/4嗨--|嗨--|嗨--|嗨--|嗨0|嗨0|嗨0|嗨0|嗨--|嗨--|嗨--|嗨--|| 新课教学

1、《澧水船工号子》 简介:船工号子的由来。欣赏:聆听《澧水船工号子》,在音乐中用强弱缓急的手势表现作品的变化。(听赏时教师用手势一起参与,进行引导。)

分析:澧水船工号子的种类和结构。

学唱:老师领大家和,学唱《澧水船工号子》的引子部分。

表现:创设情境,加入“摇橹”的动作与老师呼应,老师变换领唱速度,学生配合。探究:船工为什么要在行船拉船的过程中唱船工号子呢?

2、劳动号子的种类及代表作品听赏

A、介绍:简介民歌中劳动号子的定义及由来。

B、欣赏:聆听湖南《打硪歌》、东北《哈腰挂》以及湖北《催咚催》等三首不同种类的劳动号子片段,把握这些作品的相同特点在欣赏后结合视频和图片简单介绍不同的劳动形式。)C、总结:请学生从曲调、节奏、演唱形式及传唱环境上总结劳动号子的基本特征。【设计意图】

在欣赏时用手势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乐曲的变化,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通过感受、体验、表现、探究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加深对劳动号子特征的理解,建立学生对作品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山歌的兴趣。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山林的呼唤

邀请学生冥想,一起来体验站在高山之巅尽情呐喊的感受。(让学生捂住耳朵,更能让学生无所顾忌、畅快淋漓的去体验。)2《放马山歌》

A:听赏《放马山歌》,感受歌曲中衬词独特的演唱方法

B:体验:运用民歌中“喊唱”的运腔方式演唱歌曲中吆喝的衬词-“哟哦”。

(学生在模仿时容易用假声捏嗓子唱,可引导学生往腰里使劲,用上气息,想象自己骑在马背上身处在大自然的感觉)

C:互动:老师演唱正词,学生唱吆喝的部分。(引导学生主要老师的范唱,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准备。)D:分析: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简介。

(注意结合学唱的难点讲解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特征,歌曲中没有反复出现的小节可单独让学生练唱。)E:学唱:有感情的跟着老师学唱《放马山歌》。F:表现:在歌曲的演唱中加入声势动作,为演唱添花加彩。

(比如骑马、甩马鞭、拍膝盖等动作。)【设计意图】

在“山林的呼唤”的情镜中,学生趣味的体验原汁原味的声音来源,并为后面的“喊唱”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可以降低学生学唱的难度,拉近学生与民歌的演唱距离。

3、《槐花几时开》

A:听赏:聆听老师范唱《槐花几时开》,为老师的演唱划拍。

B:讨论:这首作品的曲调和节奏有何特点?你能用线条将其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从线条的粗细、形状去表现音乐的旋律、节奏及情绪特点。)C:分析:这首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在情感上的细腻表现。D:探究劳动号子与山歌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

老师的范唱能给学生亲切感,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民歌的距离。用线条表现音乐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通过对作品感性的把握,理性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山歌的基本特征。课堂小结

总结:民歌的传承。跟随老船工的歌声结束本课。【播放视频】

片头出现的老船工在三峡教游客唱船工号子:重庆开头,嗨嘿,两条江,嗨嘿;上有坛子,嗨嘿,下有缸,嗨嘿…….师生跟着视频一起和。

牛头初中双主高效课堂

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主题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音乐最丰富的一种艺术形式。《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聆听……戏曲……等”,要求“学习传统中国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对戏曲已有所接触,高中阶段的戏曲欣赏教学如何较之小学和初中阶段具有更高层次的体验、了解?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了从戏曲的起源、表现内容、传统戏曲的特点及常用表现手段、现代戏曲在表现手段上的变化这一脉络来教学。戏曲是一门歌、舞、剧高度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贯彻“欣赏领先、体验入手”的原则,结合欣赏、模仿、表演等,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的美感体验过程中形成他们应该具有的知识与技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的运用就很必要,学生通过听、看结合,可以更直观、生动地体会戏曲艺术的特点。

大部分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和了解不是很感兴趣,因而本节课我始终把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的兴趣放在首要思考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制订适当的教学目标,避免过高的教学要求。在学生对戏曲还并不十分了解、表演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体验”这一环节必须做到循序渐进。因为传统戏曲的唱腔相对难学,所以选择学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二、补充了学生喜欢的、尽可能高质量的音频、视频资料,拓宽学生接触戏曲艺术的渠道;

三、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戏曲应运而生。本节课采用比较教学法,对传统戏曲与现代戏曲从音乐、表演、服饰、舞美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对两者的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学环节设计了一个戏曲知识竞赛题,目的是为了拓展艺术学习空间,培养探究能力,激发艺术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乐意体会戏曲艺术的韵味,对我国戏曲音乐及其表现形式产生初步兴趣,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2.通过视频观赏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戏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及戏曲的主要行当(生、旦、净、丑);能跟随录音(或视频)演唱戏曲片断,模唱(或模拟演奏)锣鼓经片断;

3.能够体验并简单分析戏曲的主要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了解传统戏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列举出生活中与传统戏曲有关的音乐作品及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重点:感受并了解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传统戏曲综合化、虚拟性、程式化的艺术特点。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年级:八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音乐《唱脸谱》)【设计意图】课间音乐选择学生较为熟悉与喜欢的具有戏曲风格特点的通俗歌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暗示着本课的教学内容,并为导入部分做好铺垫。

一、导入

1、同学们听到的课前音乐是什么歌曲?它与我国哪种艺术形式有关?京剧。

2、除了京剧,同学们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戏曲?(越剧、昆剧、豫剧、黄梅戏等)中国的戏曲艺术风格各异、流派众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块民族文化的魂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设计意图】问题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相适应,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能迅速进入课堂。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二、欣赏与分析

(一)传统戏曲

1、起源与表现内容(1)介绍戏曲起源与形成

人类原始歌舞→南北朝“歌舞戏”→唐朝“参军戏”→宋代“杂剧”→元代“元杂剧”(设问:著名剧作家及其代表作?)至此,中国戏曲形成。(戏曲的起源与人类原始歌舞有关,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元代,戏曲基本形成。

【设计意图】问题涉及到学生了解的内容,学生较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概况。(2)表现内容

a、播放视频:视频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路遇》

设问:剧中人物是谁?表现内容是什么?引出表现内容之一:七仙女、董永神话故事。b、京剧《空城计》剧照

设问:剧中人物是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引出表现内容之一:诸葛亮历史故事《空城计》 c、问:初中时欣赏过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根据哪个剧种 创作的?越剧。引出表现内容之三:民间传说

【设计意图】通过唱段欣赏、人物分析、音乐知识提问等不同的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思考、探究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

2.传统戏曲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1)传统戏曲的特点

(一)综合性 a.播放视频片断

问:戏曲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各种表现手段“唱、念、做、打”

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虽然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唱为主。b.欣赏黄梅戏《天仙配》片断《夫妻双双把家还》 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视频片断紧扣教学内容“梨园百花”的主题,分别选取了越剧、京剧、豫剧等不同剧种的“唱念做打”四个片断作视频剪辑,使教学素材的针对性更强,与教学目标的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充分体验戏曲的表演形式,理解综合性的特点。(2)传统戏曲的特点

(二)虚拟性 a.欣赏京剧《贵妃醉酒》片断

问:这个片断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有哪些布景、道具?

生答(教师补充):这是一个“唱、做”俱佳的唱段。婉转优美的唱腔表现了失意的杨贵妃的醉态。布景里的屏风花团锦族,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百花亭;

牡丹花暗示了杨贵妃的身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布景很少,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可以象征各种虚拟的物件。有时是金殿、衙门,有时是山坡,有时又是城楼、院墙、床铺。b.欣赏视频片断,说说剧中人物在做什么?用了哪些伴奏乐器(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什么?)? 教师补充:中国戏曲在剧情安排和舞台调度上采用虚实结合的夸张手法,通过身段动作予以象征性的表现。特定的动作表现特定的生活场景。例如: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思考,通过师生的相互讨论得出戏曲的虚拟性特点。(3)传统戏曲的特点:

(三)程式化

戏曲的传统乐队分为文武场:文场为小型民族管弦乐队;武场是打击乐。a.辨认乐器。b.锣鼓经“四击头”

中国戏曲音乐有固定的曲牌与板式。在“唱念做打”上都有一套规范化动作与套路。这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第三个特点:程式化。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乐器、模唱“锣鼓经”作知识点的教学,介绍戏曲的传统乐队,理解戏曲的程式化特点。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二)现代戏曲

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并思考几个问题:(1)乐器的运用出现了哪些新元素?(2)舞台效果上运用了哪些新手段?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现代戏曲艺术特点 音乐风格

除继续保持传统特点外,引入了交响乐等形式 舞美灯光

精美华丽、虚实结合,运用科技手段烘托剧情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传统戏曲与现代戏曲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的异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三、戏曲知识竞赛:(分组)

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同学选题,回答问题,如果觉得不完整,其他同学可以举手补充。脸谱的选题设计使学生能够与京歌《唱脸谱》相联系,加深对京剧“净”角的造型艺术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播放《花木兰》片断

请说出剧种。(豫剧)此剧反映了戏曲表现的哪种内容?(历史故事)。2.播放豫剧《七品芝麻官》片断

剧中的表演形式是什么?这反映了传统戏曲的什么特点? 做虚拟性

此片中的音乐与哪首民乐曲相似?《百鸟朝凤》 3.播放川剧变脸片断

你能说出片中的特技名称么?变脸 请说出剧种及发源地。川剧四川 4.播放小品《如此包装》片断

你知道此小品中涉及的戏曲剧种么?评剧

5.欣赏《大宅门》音乐片断,判断它与我国哪个剧种有关。京剧 你还能举出两首吸收戏曲元素创作的歌曲么? 粉墨人生、susan说 6.请你说出戏曲中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

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

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

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生旦净丑

7.观看照片,说出被称作京剧“四大名旦”的艺术家是谁?

四、总结与归纳

传统戏曲以程式化的音乐、唱腔、念白、动作、人物造型,以及高度象征性和虚拟性的舞美展现中国特有的古风雅韵,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而现代戏曲引入了交响乐和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加上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较为准确,对具有一定认知水平的高中学生来说,提出的教学目标明确,难度适中,能与初中和小学音乐教学相衔接;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在教材提供的教学素材基础上作了适当拓展,特别是互动环节的材料选择上,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教学与课堂评价(反馈)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教学过程中,以欣赏体验为主。

教学设计再思考:针对现在高中生的实际状况,可以在课前布置一定的,专题明确(表演形式、人物行当、伴奏乐器、戏曲发展概况等)的资料查询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展示,任务落实到人,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代表性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深对戏曲艺术的了解、感受成功的喜悦,更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牛头初中双主高效课堂

第六单元《七彩的管弦》音乐教案

一、教学设想:

本课音乐欣赏课,意欲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印象、熟悉主题、交流讨论、小组评价等教学活动。创设“自主、创作、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人人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相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乐特点。

2、在欣赏《日出》和《乡村傍晚》的活动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联想到的景色,让大家分享。

三、教学重点:

在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和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体验用音乐来描绘《日出》和《乡村傍晚》的韵味。

六、教学难点

引导、启发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美与鉴赏音乐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及文字简介、音像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 斯特劳斯曲)

2、思考: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乐曲?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二、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

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结合管弦乐队演奏图来认识乐器的分组)

2、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聆听各乐器的声音,感受其音色特点。

三、欣赏管弦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听赏《日出》第一乐章《大峡谷》

1、观赏日出(影片)

2、听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日出》

(引用大峡谷有关的风景画加入文字音响,让学生专注聆听音乐——想象与联想——配画。)

3、听赏《日出》后,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可从历史、地理、图画、音乐、音色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A、听完这首乐曲,给你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谈谈它有何特点? B、大峡谷位于美国的什么地方? C、请为这首乐曲配上一副图画。欣赏《乡村傍晚》

1、观赏《乡村傍晚》的图画

2、听赏《乡村傍晚》的音乐 分乐段赏析:

A段:开始是一支悠长缓慢的曲调,清新而优美,宛如悠扬甜美的牧笛声,请问: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B段:这段音乐有何特点?仿佛让人联想到了什么? C段:请谈一谈对这一段的感受和体会。

四、探究课题 你能为自己的家乡傍晚配上一段音乐吗? 第七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3、补充欣赏歌曲:翁倩玉《爱的奉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四、教学思路

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五、教材简析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部。

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

3、《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1984年为非洲难民而作的作品,由杰克逊和里奇共同创作。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A部分为叙述式的温情,曲调柔缓;B部曲调是呐喊式的,慷慨,激昂;C部分有一个明显的从大调转关系小调的过程——无奈、忧伤转到坚定、积极。整首歌曲曲调流畅,是典型的摇滚乐的演唱风格,是摇滚歌曲中的不朽经典。

4、迈克.杰克逊(Micheal 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1958年8月29日,Micheal Jackson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在第十一届“美国音乐大奖” 囊括了从创作、演唱到表演的所有8项大奖,同年又摘取了格莱美最佳专辑等8项大奖,写下了这个与奥斯卡奖齐名的音乐大奖的历史上最灿烂的一页。1985年3月,由众多名星参与的慈善义演(We Are the World)及其影带在全球推出。成为音乐界最为轰动的事件。他因而成为世界级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大使”。

5、翁倩玉《爱的奉献》:是正大综艺的主题曲,一经推出,在国内广受欢迎,歌曲以清新流畅,婉转动听的曲调,用不同语言唱出人类共同的主题——爱。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感受爱

1、提问导入 :近一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哪次天灾让你痛彻心扉?学生:(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巴基斯坦地震)

导语:确实,如同学所说地震,海啸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生离死别,但同学们想过没,比天灾更让人恐惧的是人祸,恐怖袭击、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于是无数热爱和平的人走到一起呼唤出人类共同的心声——让世界充满爱。

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歌唱爱——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导入:

课件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一组以爱 为主题的图片串联起的FLASH 作品

要求:找出FLASH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画面,说出让你 记忆深刻的理由。

学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乞丐给一个盲人施舍钱币——一个乞丐尚能给予别人以帮助,更何况我们

学生2:在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我自己的身躯挡住汹涌的洪水,保护好小婴儿——正是因为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危难中给比人以帮助,才使得他们渡过难关,重新站立起来。……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动情,确实,贫困、灾难、战争,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挑战,而我们一次次地战胜了所有的这些,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我们才一次次地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

2、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导语:刚才我们观赏的FLASH的背景音乐,是著名的音乐人郭峰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所作的一首组歌

(课件出示:郭峰图片及组歌的概念)

组歌: 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3、学生跟随钢琴轻声用“LU”哼唱全曲,师:跟随钢琴用LU哼唱全曲,哼唱过程中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为几部分?(课件出示《让世界充满爱》曲谱)

哼唱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

生:歌曲可以分为A(1-8小节)B(9-16小节)A(17-24小节)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① 跟钢琴慢速视唱全曲(老师发现学生视唱过程中出错 的地方)② 歌曲A段与再现段的对比

师:仔细看曲谱,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在曲谱上不同的地方 生:第1小节与第18小节,第5小节与第21小节。

(老师在课件上用红色圈,划出歌曲第一与第三部分不同的部分)老师慢速在钢琴上弹奏这两个小节,让学生仔细听辨 学生跟钢琴模唱这两个小节 ③ 弱起小节

老师分别用弱起和分弱起两种方式范唱第一小节,让学生选择,更符合歌曲整体意境的一种唱法生:弱起的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情绪,因为弱起给人以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 学生模仿老师的范唱 ④长音的保持

歌曲第2,第4 小节等处,四拍的保持 老师数拍子,学生唱

⑤处理完易错的地方再完整视唱全曲

5、讨论,处理歌曲(情绪,力度,音色)

师:歌曲三部分在力度上是怎么变化的?情绪上有什么对比?我们分别用什么样的音色来演唱这三部分? 讨论与归纳:

力度:A段mp——B段mf——A(再现)段mp 情绪:A段:温馨、亲切 B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A(再现)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情地,如歌地 音色:A段:轻柔的,深情的 B段:坚定的,热情的

A(再现)段:轻柔的,深情的6、实践与创造:

导语:我们已经知道组歌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等演唱方式,请同学们根据歌曲旋律的特点及刚才我们对歌曲的处理,分别为这首歌曲的三部分选择合适的演唱形式。生:A段,由一女生领唱(或全体女生齐唱)B段,全班同学齐唱

A段(再现段),女生齐唱(男生齐唱)

选择一到两种处理方式,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三:感受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欣赏

1、导语:让世界充满爱,歌声是美妙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所有的一切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得伸出自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在这方面有人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一同来走近他。

2、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背景及作者

(课件出示杰克逊地图片,及最重要的生平介绍)师:迈克.杰克逊(Micheal 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但我们记住他不但但是因为他在音乐上杰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于世界的慈善事业,建学校,收养孤儿……《同属一个世界》就是他在得知非洲遭受严重旱灾,上亿人面临饥饿与死亡威胁时,为援助非洲难民而作的歌曲,歌曲在推出一周就卖出了几百万张的销售业绩,后来又在英国和美国举行了长达16个小时,通过7颗卫星向世界上20多亿观众直播了为非洲难民举行的大型赈灾义演,演出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赈灾款……。

3、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①由学生有感情的分段朗诵歌词,(课件出示:根据歌词内容,选择每段歌曲的情绪)A 段叙述式的温情,柔缓 B段号召式的慷慨,激昂 C段无奈、忧伤——坚定、积极 学生有感情地分别朗诵A,B两段歌词

老师朗诵C段歌词:当你贫困潦倒,眼看就要陷入绝境,你可要坚信不疑,不要灰心丧气…… 问题一:师:这三段歌词中,两段前后是一致的,有一段是前后存在转折关系的,同学们刚才已经朗诵了歌词,找出那存在转折的一段,并说明你的理由.生:第三段歌词是存在情感上的转折关系的,因为它前面是讲贫困潦倒,而后面是劝告人们面对困难依然要心存信念 问题二:AB两段该怎么选择? 生:(出现分歧)

分段欣赏AB两段,学生得出答案

总结:旋律为歌词服务,旋律的走向要与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 ②完整欣赏

课件播放1984年世界顶级45位歌手录制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现场MTV ③演唱风格:典型的摇滚乐风格,自由、不拘一格,强调歌手的即兴发挥,和演员个性的张扬。因此,在长达5分钟的同一曲调反复时,没有一句是完全重复的 ④学唱B段:

A:在老师带领下朗诵歌词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so let‟s start given B:老师带领下逐句,慢速学唱 C: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四:聆听爱——欣赏《爱的奉献》

1、导语: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生:中文——爱;英文——LOVE 导语: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几种不同的语言共同表示爱 课件出示:

拉丁语amour;芬兰语:RAK

2、导语: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 欣赏歌曲 《爱的奉献》

五:课堂小结(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因为你而更加温暖。用提问,谈话式导入使学生进入爱主题的环境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FLASH作品的播放,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爱的激情,同时能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学生讲述看FLASH 的感受能增强学生对爱的理解,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被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所感动,感染

用“LU”母音哼唱,一方面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另一方面在哼唱的过程中学生能轻松地给歌曲划分段

不经过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直接视唱,在视唱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能让老师在下一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避免了因为讲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而浪费时间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喝审美能力

介绍作曲者及歌曲创作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对于杰克逊的介绍引导学生,全面地,宽容地认识流行歌手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强烈的想欣赏歌曲的愿望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并且认识到音乐作品地词曲结合的原则

把最明显的C段先解决,A段和B段有分歧,听过片断后能很容易地区分,通过分段欣赏,学生能明显地感受到词曲结合的巧妙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通过讲解及欣赏使学生对摇滚风格有所认识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

牛头初中双主高效课堂

第八单元 歌剧览胜

一、教 学 目 标

一()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二()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三()能够领悟《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情节内容,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感受三个“娘啊?选儿死后……”在歌唱的艺术处理上的不同。

四()能够感受、体验《饮酒歌》的音乐情绪,并能辨认变化着的演唱形式。

五()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六()初步了解韦伯、威尔第和比捷的生平及贡献。

二、教材分析

(一)《猎人合唱》 1.作者简介

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10岁学习演奏钢琴,以后又学习作曲,14岁时已写有不少作品。1813年以后,先后任布拉格歌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成就卓著。其代表作品《自由射手》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除了《自由射手》外,歌剧《欧丽安特》、《奥伯龙》也有较大影响。在钢琴作品中,《邀舞》颇为著名。

2.歌剧《自由射手》简介

歌剧《自由射手》作于1821年,为三幕歌剧。歌剧脚本是依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小说《妖怪谭》中的一个故事写成的。1821年6月18日首演于德国伯林皇家剧院。

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守林员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相爱。按传统规矩,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他才能继承护林官的职位并获准与阿加特成婚。在第一天的比赛中,马克斯遭遇失败,他为此而忧心忡忡。猎人卡斯帕尔早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诱使马克斯去与魔鬼以灵魂交换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言明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六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击一只白鸽。马克斯举枪之际,阿加特急叫“不要开枪”,因为白鸽是自己的化身。但枪声已响,阿加特应声昏倒,而中弹落地的却是暗中窥探的卡斯帕尔。王子非常恼怒,想要惩罚马克斯。这时,隐居在林中的一位老人出来为马克斯求情,善良的马克斯终于和阿加特结为伴侣。3.歌曲分析

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

《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

具体地说,这首合唱曲为E大调(原曲为D大调),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

即:

A段的旋律流畅而豪放。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

B段歌词带有叙事性,其旋律前半部分节奏性较强,采用了同音重复及跳进的音程,音乐很富有弹性,给人以坚毅、稳健的感受;其后半部分的节奏略显密集,又多用级进音程,音乐显得流畅而乐观。

C段则完全使用了衬词,旋律多采用分解和弦音,其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从这段音乐上看,它显得粗犷、豪放,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1.作者简介

张敬安(1925—)作曲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曾任湖北歌剧团团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罗汉钱》等。

欧阳谦叔(1926—)作曲家。1953年毕业于华东音乐分院专修班,曾任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组组长。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等。

2.歌剧《洪湖赤卫队》简介

《洪湖赤卫队》6场歌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1959年首演于武汉。剧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韩英、刘闯领导的洪湖赤卫队与彭霸天等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终于战胜外敌和内奸,保卫了红色根据地。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以天沔花鼓戏以及天门、沔阳、潜江一带民间音乐为主要素材,同时吸收黄陂、孝感等地的民间音调,兼用主题贯穿发展和戏曲板腔体这两种手法结构。著名的二重唱和独唱有《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3.歌曲分析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段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四场中,韩英母女在牢房相会时的大段唱腔,是韩英的独唱部分,也可称之为这部歌剧的咏叹调。它是整个歌剧中最能深刻揭示韩英内心世界的主要唱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充分表现了韩英被捕后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操。唱段采用类似戏曲音乐中的板腔手法,将其分为五个段落。根据歌词的内容,运用慢板、快板、散板等不同的板式变化,在曲调上则借鉴西洋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等手法,使音乐有起有伏、戏剧性地加以展开。

第一段:自“娘的眼泪似水淌”至“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这是一段抒情的慢板,4/4拍子,音调深沉婉转,表达了韩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当韩英看到自己亲生母亲的热泪时,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但她竭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而又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第二段:从“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到“日夜把儿贴在胸口上”。这是一段叙述性的慢板,改用2/4拍子。回忆和叙述的音调如泣如诉,特别是尾腔的运用,催人泪下,唱出了韩英对苦难身世的回忆。

第三段:自“从此后,一条破船一张网”始,至“我娘带儿去逃荒”止。这段音乐为2/

4、1/4拍子,曲调紧凑,感情激越,速度突然增快一倍。采用快板手法,并运用切分节奏和叙述性的音调,强烈地控诉了彭霸天对韩英父母的迫害,也述说了母女二人相依为命、被迫逃荒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激起韩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仇恨。最后一句旋律中的装饰音更增强了音乐中的凄婉效果。

第四段:从“自从来了共产党”到“洒尽鲜血心欢畅”,由一个较为昂扬的间奏开始,出现了明亮、颂扬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速度也转为快板,表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来到洪湖地区,解放了人民,也解放了韩英母女。接着,音乐转为散板,旋律变为高亢挺拔、坚定有力的朗诵式音调。它表达了韩英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也表达了韩英对革命的坚强信心和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五段:从“娘啊!儿死后”始,至整个唱段结束。这是整个唱段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它采用了奔放的音调、较快的速度和民歌的风格,充分表现了韩英虽与母亲生离死别,却没有丝毫的恐惧、悲哀,反而充满了坚定乐观、视死如归的革命情绪。这一小段也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一再重复,加以强化,将韩英这位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及其崇高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入木三分。

歌中三次出现“娘啊!儿死后……”的唱腔。歌唱家在演唱中做了层层深入的处理。第一次着重于表现母女间的亲情,是女儿对母亲的希望;第二次着重于表现韩英对革命成功的强烈信心;第三次则着重于表现韩英对革命理想的无比执着。

歌曲的最后两句,又采用了朗诵式的散板,壮丽辉煌;加上伴奏音乐烘托的气氛,将音乐推向高潮,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矗立在听众面前。

(三)《饮酒歌》

1.作者简介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当意大利为摆脱奥地利的统治而掀起革命浪潮时,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革命歌曲来鼓舞人民的斗志,因而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美称。他一生创作颇多。其代表作有歌剧《利戈莱托》(即《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假面舞会》、《阿伊达》等。

2.歌剧《茶花女》简介 1848年,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问世。后来,他又亲自将其改为剧本。1852年,威尔第在巴黎访问,并在此观看了话剧《茶花女》,随即产生了将其改为歌剧的想法。1853年初,皮阿维写成歌剧脚本。随后,威尔第用了四周的时间便写成了歌剧《茶花女》。同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威尼斯的费尼切剧院演出。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演员的原因,首演以失败而告终。一年之后,此剧又在威尼斯的圣•内迪克特剧院演出。此次演出大获成功。

《茶花女》的简单剧情是:青年阿尔弗莱德与名妓薇奥列塔真心相爱。而阿尔弗莱德的父亲囿于门第之见,借口为了阿尔弗莱德的前途和幸福,要求薇奥列塔远离阿尔弗莱德。薇奥列塔痛苦地答应了下来。为了遵守诺言,她写信给阿尔弗莱德,故意说自己已经另有所爱。阿尔弗莱德不明真相。为了报复,他当众羞辱了薇奥列塔,由此而使得薇奥列塔病情加重。当阿尔弗莱德明白真相后,赶来探望薇奥列塔,而薇奥列塔已经病危。与此同时,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也意识到:是自己一手造成了这场悲剧。他也来到薇奥列塔身边并向她深深忏悔。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最后,薇奥列塔将自己的画像送给了阿尔弗莱德便离开了人世。

《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首歌。剧中的女主人公薇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青年阿尔弗莱德•阿芒被朋友拉来参加宴会。在薇奥列塔生病的时候,许多有钱的朋友都远离了她,只有一个和她素不相识的青年每天暗地里送鲜花给她,并探问她的病情,这使薇奥列塔十分感动。在宴会上,薇奥列塔才知道:那个送花的人就是阿尔弗莱德,她非常高兴。席间,朋友们邀请阿尔弗莱德唱一首歌。他便借歌声向薇奥列塔表达了爱慕之情。他歌唱美好的青春、歌唱纯洁的爱情。薇奥列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的回答。客人们的助兴更增添了宴会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3.歌曲分析

《饮酒歌》为降B大调,3/8拍子,单三部曲式。歌曲的旋律重复了三遍。第一遍为阿尔弗莱德的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薇奥列塔的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此时的旋律转入降E大调,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欢快。

(四)《卡门》序曲

1.作者简介

比 捷(1838—1875)法国作曲家。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是钢琴家,因而自幼受父母熏陶。不满10岁入巴黎音乐院,师从古诺学习对位及赋格,师从阿莱维学习作曲。1857年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深造三年。比捷的创作颇丰,其中包括了管弦乐曲、钢琴曲、戏剧配乐、歌剧、合唱、歌曲等。以《C大调交响曲》《阿莱城姑娘组曲》及歌剧《卡门》最具代表性。歌剧《卡门》,今天被世人公认为不朽之作。但在当时却遭到一些人的贬斥,称其为“格调不高”,以致比捷在《卡门》公演到第31场时溘然长逝。

2.歌剧《卡门》简介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其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走私活动。可是,卡门对唐•霍赛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淡,并且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这就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3.乐曲分析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在音乐会演出时,常常略去其中的最后一个主题。

《卡门》序曲省略最后一个主题的结构形式,可看作为回旋曲式。

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升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了两次。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它抒情细腻、感情真挚。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重复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2/4拍,具有进行曲的特点。

按音乐会序曲演奏时,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即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按歌剧序曲演奏时,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情绪突变。在弦乐震音的衬托下,大提琴和管乐器奏出了一个悲剧性的主题。其速度为中庸的行板,d小调、3/4拍。

(五)相关知识 歌剧知识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和舞

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音乐处于主要地位。歌剧的结构原则和戏剧相似,常按情节发展的时间、地点来划分幕、场或景。

歌剧的音乐布局因时代、民族、体裁样式、创作方法而异。歌剧的音乐结构有分曲编写(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和不分曲而连贯发展两大类。歌剧的声乐部分由宣叙调、咏叹调、重

唱曲、合唱曲等组成;器乐方面多为管弦乐曲,乐队除主要作为各种声乐曲的伴奏外,尚演奏序曲、间奏曲、舞曲等。

宣叙调亦称“朗诵调”,是欧洲歌剧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模仿和强调语言中的自然音调为基本特点。在歌剧中有时自成一曲,有时穿插在合唱曲或重唱曲之中,最常见的是作为咏叹调的引子,起到叙述情节或与动作一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宣叙调的节奏比较自由,曲调接近于朗诵,无统一的曲式结构。咏叹调是歌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声乐曲。通常为主要角色所演唱的独唱曲,带有乐器伴奏。咏叹调往往安排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着重表现剧中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思想感情,这时,剧情的发展暂时停止。咏叹调的旋律比较优美动听。除曲调结合歌词不断展开外,还给演员充分发挥声乐技巧的余地。咏叹调也常单独在音乐会中演唱。

欧洲歌剧有多种样式与体裁。常见的基本类型有:正歌剧、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配乐剧等。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17世纪以来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并不断发展和演变,直至20世纪。

中国歌剧产生于20世纪前半叶,以黎锦晖所作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1928)和聂耳所作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1934)为先导。20世纪40年代以来获迅速发展,以具有中华民族风格为特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如:马可等所作《白毛女》(1945);梁寒光所作《王贵与李香香》(1950);马可等所作《小二黑结婚》(1953);罗宗贤所作《草原之歌》(1955);张敬安等所作《洪湖赤卫队》(1959);羊鸣等所作《江姐》(1964);石夫等所作《阿依古丽》(1966);施光南所作《伤逝》(1981);王祖皆等所作《芳草心》(1983);马思聪所作《热碧亚》(1988)等。

三、教学 建 议

(一)课时分配建议

本单元用3课时。

1.学唱《猎人合唱》用一课时。其它课时中可作复习。

2.聆听《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饮酒歌》用一课时。聆听重点放在《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上。

3.聆听《卡门》序曲用一课时。留出一定的时间复习《猎人合唱》。

二()学唱《猎人合唱》

1.学唱前应聆听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知谱能力水平,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强,可采用视唱教学法,难点部分用听唱或模唱的方法予以辅助;学生的识谱能力一般,可在歌曲的局部采用视唱法教学,另外的部分采用听唱或模唱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弱,可采用听唱法或模唱法进行教学,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可在歌曲的局部引导学生视唱,或在唱会全歌后再引导学生唱谱。

在学唱歌词时,要注意歌曲的第二乐段。因为歌曲旋律的节奏、重音与汉语的节奏、重音并不完全吻合。因此有时显得拗口。所以,可适当放慢速度用模唱的方法予以解决。

3.这首歌,应当引导学生唱好合唱。为此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全部地或局部地练习合唱。唱合唱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问题。

4.为表现好歌曲的情感,要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要特别注意控制好节奏,避免越唱越快的现象。为此,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例如:猎人们迎着朝阳出行的愉快情景;猎人们叙述自己狩猎生活的兴奋心理;猎人们唱着歌逐渐远去形象……

三()聆听《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1.聆听音乐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板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并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体验、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

2.在一般聆听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重点听赏第五段落。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比较三段歌词的内容,比较歌唱家的艺术处理,进而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及情感内涵。

3.条件允许的话,可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电影或歌剧,以便学生能从多种艺术角度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4.要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与《洪湖赤卫队》这部歌剧相关的介绍材料。至少应了解故事的情节梗概。

四()聆听《饮酒歌》

1.聆听《饮酒歌》要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音乐情绪及表演形式上的变化,并知道表演形式的变化与歌剧情节之间的关系。

2.为提高聆听质量,要带领学生唱一唱课本上的歌曲片段。

3.在聆听过程中,可适当地介绍作者及歌剧故事的情节。

五()聆听《卡门》序曲

1.初听乐曲时,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结构特征及情绪特征。为了较好地感受音乐,可预先聆听主部主题及第一插部的片段,唱一唱第二插部的旋律片段。

2.复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写出或画出乐曲的结构图示,并说出各部分的情绪特征。

3.用原歌剧序曲与聆听到的《卡门》序曲作比较,通过讨论认识歌剧序曲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六()对与本单元相关的音乐知识(如:作者的生平与贡献、歌剧的故事情节、音乐家的流派风格等)可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查阅资料,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当珍视,一方面可以用来出音乐墙报,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学生个人的“学习音乐档案袋”。

第四篇:八年级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牛志强

设计思路

通过演唱歌曲、欣赏舞蹈以及为歌曲配合唱等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充分认识非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了解非洲音乐对现代东、西方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在设计思路上体现的是“体验、探究、升华”的教学方法。

体验:通过对于歌曲的处理,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从而把握和表现南非民歌的风格。

探究:通过为歌曲配合唱探究非洲人声具有自然的多声性,能轻易的形成三度、四度、五度类似奥尔加农和简单卡农的多声结构形式,并以二声部为最常见。

升华:以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模仿非洲黑人舞蹈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使教学焕发新时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能辨认、识别非洲音乐和舞蹈,并能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3.模仿非洲黑人舞蹈。

教学重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用具:

钢琴、油彩、草裙、贝壳、纸盒、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言:

教师:今天我们要去环球之旅的第三站──非洲。

非洲大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两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称为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称为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人们通常将北非音乐归于阿拉伯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南不少地区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音乐,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通常指这些地区的传统音乐。让我们听一首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当太阳降落》,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教师小结: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3.演唱歌曲(三至四遍):

(1)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的音量。

(2)处理歌曲,重点突出歌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难点,进行单独练习。

(3)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4)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5)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延伸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

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可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非洲黑人歌曲的特色,了解了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体验了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让我们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

第五篇:八年级音乐教案

欣赏《阿玛嘞火》《玛依拉》《森吉德玛》

教师:郭晓霞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新疆、西藏民歌,来了解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

二、初步了解藏族、蒙古族、新疆舞蹈的特点。

三、通过歌曲欣赏,能够让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感兴趣,喜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四、通过感受、表现音乐,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培养创新及想象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内容:

一、欣赏藏族民歌《阿玛嘞火》、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二、根据不同的民族音乐特点编创舞蹈动作。教具准备:

手鼓、碰铃等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根据西藏音乐,创编舞蹈。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现场参与、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藏族民歌《阿玛嘞火》

1、播放藏族的图片幻灯片,提问:图片描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西藏的图片,那么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法轮,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3、教师:你们知道哪些藏族的歌曲?藏族歌曲有:《青藏高原》、《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来欣赏一首西藏民歌《阿玛嘞火》。(播放音乐)

4、简介《阿玛嘞火》。

《阿玛嘞火》是囊玛的代表曲目之一。“阿玛嘞火”是歌曲开始的衬词。“囊玛”是一种藏族传统歌舞,主要流行在拉萨城区,因在布达拉宫内的囊玛岗(即内室)演出而得名。在西藏多种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因其历史悠久,发展成熟,被称之为西藏的古典歌曲。歌词有民间创作和上层喇嘛创作两类。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组成。最常见的形式是中速的引子接慢板的歌曲,然后是快板的舞曲。引子由乐器演奏,曲调较固定。歌曲的音乐典雅,节奏舒展,与快速的舞曲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舞曲欢快热情,表演者只舞不唱,有时舞者脚下垫一块木板,脚在木板上踏出明快的声响。囊玛的伴奏乐器有竹笛、扬琴、、胡琴、持琴(类似二胡)、呃嘎(串铃)等。我们欣赏的是选编的歌曲部分。

二、欣赏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

1、播放描写新疆的图片幻灯片,提问:图片描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2、教师:你们对新疆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好,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新疆哈萨克民歌《玛依拉》,来感受一下新疆民歌的魅力。(播放音乐)

4、简介《玛依拉》

玛依拉是哈萨克族民歌。新疆哈萨克族以放牧为主,它的民歌高亢嘹亮,富有草原风味。《玛依拉》这首著名的民歌,就具有这种特点。“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族姑娘的名字,传说她长得美丽,又善于歌唱,牧民们常常到她的帐篷周围,倾听她美妙的歌声。歌曲一开始,“人们都叫我玛依拉,歌手玛依拉”,便表现了这位姑娘开朗活泼、惹人喜爱的性格。也象大多数哈萨克民歌一样,它的后半部分有一个短小的副歌,曲调轻盈明快,把这位天真美丽的姑娘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三、欣赏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1、播放描写蒙古的图片幻灯片,提问:图片描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2、教师提问:你们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来感受一下蒙古族民歌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感受。(播放音乐)

4、简介《森吉德玛》

这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森吉德玛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对姑娘坚贞不渝的爱情。全曲以从容徐缓的马蹄声般的节奏为背景,以第一个乐句为种子音调,旋律时而高亢激昂,好似青年在高声呼唤;时而凄恻柔婉,犹如低声的泣诉。最后以副歌式的、在情绪上具有概括性的附加式曲尾衬腔结束,既突出了青年牧民对森吉德玛的思念,同时更加深了音乐的孤独凄凉感。

四、进一步体会歌曲,了解藏族、新疆、蒙古族的音乐特点。

1、分组讨论西藏民歌、蒙古民歌以及新疆民歌的不同音乐特点。

西藏民歌:歌声嘹亮、高亢,乐器主要有藏京胡(形制与二胡相近,男子边奏边舞)、铁琴、神鼓等。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弹布尔、东不拉、独它尔等。

2、根据这三首歌曲来编创舞蹈动作。

将学生分成三组,每一组表演一个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学生自主编创,教师给予指导)小结

八年级音乐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