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塑制作
面塑制作
面塑,又叫捏面人,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工艺制作。
面塑有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可供陈列观赏的工艺品;另一类可作为盘饰,为餐宴增色添彩。还有可以食用的精巧别致的小点心。
因此,面塑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做面塑常用的工具有:
面塑雕刀,俗称拨子。有不同的型号,供选择使用。磙子,也分大小不同的型号,为使用提供了方便。
还有梳子、剪刀等。为了保证观赏面塑不干裂,不起皱,必需将面团配制好。
一般面团的配制比例是:雪花粉与糯米粉、蜂蜜、防腐剂的比例是10比2比1比1,食盐少许。把这些材料搅拌均匀。加上沸腾的开水,要边加边搅拌。搅到没有干面后再反复的揉,要揉均匀,揉到里面没有疙瘩,再放回盆里,用湿布盖住,醒面2个小时左右。
面醒好后,还要反复的揉,揉均匀揉光滑。然后上锅蒸。为了防止面团堵死蒸屉的汽孔,要在蒸屉上放几双木筷子,再垫上屉布。把醒好的面压扁,放在屉布上,摆均匀。用旺火蒸约30分钟。
蒸好后,等面稍凉一些,就趁热反复揉面。如果面凉了就揉不动了。揉到面团有弹性,表面光滑,拉一拉,有柔韧感,就可以配色了。
观赏类面塑可以配食用色素,也可以配水彩颜料。用水彩颜料配色的面塑作品色彩鲜艳、美观,但是不能食用。
面团配色的方法是:取一小块面团,压成薄片,然后把染料或食用色素均匀的抹在上面。包裹起来,拧成麻花状,反复揉捏,反复拧拉,让颜色分散均匀。把面团揉光滑后,拉开看。没有色点,颜色分布均匀,这块面团的颜色就配好了,可以使用了。
这是调好的各种颜色的面团。让我们先学习做玫瑰花的方法。
取一块黄色面团,把它揉圆,再揉成长条,包在竹签上,就成了花心。
再取一块红色的面团,揉光滑,揉成水滴状,稍压一下,然后再用手的鱼际肌压出花瓣的形状。包裹在花心上,第一个花瓣就做成了。做第二个花瓣的面团要稍大一些,用同样的方法做出花瓣的形状。包在第一个花瓣的斜对面,整理一下,第二个花瓣就做成了。
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外面的花瓣,一层比一层稍大,一层比一层舒展。最后整理一下,这朵玫瑰就展妍盛开了。
常言说,红花还要绿叶扶。
做绿叶时要把面团揉成光滑的橄榄形,从中间分开,再把一半揉成水滴状,压成薄片,用拨子压出叶脉,一片绿叶就做成了。
在花下衬上绿叶,这朵玫瑰就更显娇美了。
做双色月季花与做玫瑰花不同的是,要把粉、白两个面条并在一起,红色稍粗,白色稍细。从小头开始掐,做花瓣时,让白色的在上面,就能压出上白下粉的双色花瓣。像做玫瑰一样,把花瓣依次包在花心上,让花瓣更展开一些,一朵艳丽的双色月季就做成了。
做牡丹花与做月季花不同的是,把花瓣压得更宽更薄,还要捏出皱褶来,把捏好褶的花瓣一层一层的包在花心上,就成了富贵牡丹。
大丽花的做法是:
先揉成一个紫色的面球,再把一块黄色的面片包在外面。然后在外面包一层白色的面片,注意接口都在同一方位上。把面球揉圆揉光,稍压扁一点,这个球怎么变成花的呢?这时候剪刀就派上用场了。把面球的接口朝下,用剪刀一剪,再往外稍一压,一个花瓣就翻开了,依次剪出第二个、第三个……剪一圈,第一层的花瓣都开了。
剪第二层花瓣时要注意,在第一层花瓣之间下剪刀,使每层的花瓣都错开。
依次剪到花心,最后调整一下花瓣的姿态,把花瓣捏的更尖一点,就更能显出大丽花盛开的姿态来。
做鹦鹉的方法是:
先揉成一个胡萝卜形的锥体,再捏出鹦鹉身体的大型。再把一点黑色面团粘在头上,捏出嘴形,用拨子压出嘴角,再把嘴尖往下一压,勾形嘴就出来了。扎出鼻孔。再把一点白色面球,压在头部,做出眼圈。再用黑色面球点出眼珠。
因为鹦鹉是彩色的。做翅膀时,可以把几种颜色的面条并在一起,搓成中间粗,两头尖的花条。从中间分开,一半做尾巴,一半做翅膀。把这一半花条再搓细搓长,两端搓尖。从中间对折,粘在背部,就成了尾巴,调整一下,让尾巴向上翘。把剩下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做出翅膀,粘在身体两侧。最后用一块水滴状的红色面团压扁,用拨子压出花纹,粘在头顶上,做出一个羽冠。色彩斑斓的鹦鹉都是这样做出来的。
做宠物小狗要首先做头部。
先把揉圆揉光的面团捏出头的大形来,再用磙子分出眼眶和额头,并压出眼窝来。用剪刀在嘴部的下三分之一剪开,分出上下嘴唇。上嘴唇往上推一推,再用拨子压出嘴角。把下唇稍捏宽捏短,使嘴巴张开。在鼻尖上粘上一个黑面球,做成俏皮的鼻头,再扎出两个鼻孔。嘴唇上扎出汗腺。再把一个红色的小舌头粘在嘴里,压出一条小舌沟。把一个白色的小球点在眼窝里,做成眼白。再点一个黑色的小球,做成眼珠。小狗的头就基本上成型了。再做身子。
取一块较大的面团,搓成胡萝卜形,插在竹签上当身体。再取一块小一些的面团,做后腿。搓成腿的形状,捏出腿关节和脚腕,分开粘在身体的两侧,调整出坐姿的形态,用拨子在脚上压几道花纹,脚趾的形状就出来了。
前腿的做法和后腿基本上一样,粘在身体前面,调整好姿态,让前腿直伸,双足踏地,同样要压出脚趾。把做好的头插在上面,再搓一个细长的面条,这么一卷,翘着小尾巴讨好取宠的姿态就出来。再做耳朵。把水滴形的面团压扁,粘在头上,往下翻卷,使耳朵下垂。再装饰上一个项圈和铃铛,一只形神兼备的大耳朵宠物小狗就做成了。
做小猴和做小狗的主要区别在头部。为了表现出小猴的灵动,我们把它做成白脸猴。捏出头部大形后,在面部贴一块白色的面片做嘴脸。为了做白眼圈,在眼部贴两块白色面片,压出眼眶和眼窝。用剪刀剪出口型,用拨子把上下嘴唇分开,用磙子压出个大嘴角。然后用拨子扎出两个翘鼻孔,再粘上尖尖的小舌头。点上眼珠,猴头形状就出来了。
做猴子的身体跟小狗的相似,只是前面加了块白肚皮,把猴子的头装上就可以做耳朵了。机灵的猴子,耳朵总是支棱着的。先做一个圆形的面球,从侧面用磙子扎出耳窝并粘到头上。就成了一个灵动的耳朵。再装上一条卷曲的小尾巴,装饰一条漂亮的彩带,一个笑脸张望的灵猴就坐在我们面前了。
由于面塑的色彩艳丽,造型丰富,做出的神话人物格外优美、灵动。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散花的仙女。
取一块肉色面团,包在牙签上,注意要在下边收口。再捏出上宽下窄的瓜子脸型。然后在上三分之一处横着压出眼线。再竖着压出两道鼻沟,往上推出鼻头,并随时注意把脸型修捏端正圆润。然后压出唇纹,再用一小点红色面团,点出樱桃小口来。把一点黑色面团搓成细长条,做成眼线,点上眼珠。再搓一条更细的黑线,做成柳叶细眉。
为了增加粘合力,在头顶上刷点水,准备装头发。把黑色面团搓成球,再压成片,贴到头顶上,做出发型的大样。然后用拨子分出发型,压出发丝。再搓一条黑色的面条,做成发髻,装在头上。
再用一小点粉色面团做成头花,黄色面团做成花心,绿色面团做成叶子,装饰在发髻周围。另用一块白色面团,搓成均匀的细长条,用梳子在上面搓几下,提起来镶在花上,就成了一串漂亮的珠环。
仕女头部造型基本上就塑造完了。
由于我们塑造的是飞天的仙女,要事先做一个支架,使她的身体形成腾空飞翔的姿态。把做好的头固定在支架上。接着用肉色面团塑出脖颈,脖颈要塑得圆润挺拔。然后捏出胸部的造型,胸部要塑得圆润丰满。用肉色的面团包在支架上,塑出身体的大形。
下面再做衣裙。
取一块黄色面团,压成薄片,围在胸部,做出胸衣。再把一串珠子粘在胸前,做成项链。
再用一块较大粉色面团,搓成粗长条,压成薄片,围在身上,做成上衣。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下面做裙摆,先做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片,把它宽松的围在脚部,留出做褶的宽度,在上沿打几个褶包紧身体,下沿要往上挑,挑出飘扬的动势来。再用绿色面片做外裙,粘的时候要把接口留在背后,与做裙摆一样也要挑出飘扬的动势来。
再用一条白色的面片,围在腰上,稍打点褶,做成裙腰。再在腰间系一条红腰带,系出杨柳细腰。
为了更加美观,再把多种颜色的面条并在一起,搓成彩带,粘在前腰上,让它和裙摆一样飘荡起来。为了增加动感,再装饰几条更细的红丝带。
下面做衣袖。仍然用粉色的面团先搓成锥形,再用磙子在大头滚压出宽大的袖口,在肘部压出几道褶纹来,就可以把袖子装在肩膀上了,接口要圆润。古人以削肩为美,袖口也要做出动势来。再用椭圆形的白色面片粘在袖口,做出飘动的水袖。
再用肉色面团揉出小臂和手的大形,用剪子剪出手指,然后粘到水袖里。右手调成托物形状,左手调成兰花指。
装上发辫之后,再做一个小花篮,放在右手上。再点上一点肉色面团做耳朵,再加上两缕飘逸的鬓发,增加飞扬的动感。
仙踪花雨,美不胜收。
认识他们吗?面塑肖像,同样形神兼备。
做法也是先捏出大形,当然关键还是善于观察和捕捉人物的神态和特点。你看他,瘦长脸,高鼻梁,大耳朵,都体现出来了。
面塑肖像也是很有发展的一项技艺。
食用面塑,必需使用可食用的天然色素。带颜色的蔬菜、水果都可以作为配色的原料。
做法是:把配色的蔬菜榨成汁,再倒入锅内烧开。做甜点时,加入白糖和蜂蜜,用量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增减,要搅拌溶化。上面的浮沫要撇干净,以免和出的面团里出现白色的小球。撇干净沫后,继续烧煮备用。
和面的方法是:澄粉和淀粉的比例是3比1。混合均匀后,再逐次加入烧开的蔬菜汁,边加边搅拌,直到盆里没有干粉。再加入少许色拉油,搅拌均匀后,反复揉压。直到面团表面光滑,没有疙瘩。就用湿布盖上,醒面约10分钟,就可以使用了。
比如做豆馅小紫茄。
先把一个紫色的小面团揉光压扁,然后包馅。包好后再用一点白色面团,贴在收口处做茄白。接着揉捏出茄子的形状。再把两条两头尖的面片交叉贴在根部,做成茄蒂。扎个眼,再插上茄把,豆馅小紫茄就做好了。放到烤箱里烤熟,就可以食用了。
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制作出多种水果和蔬菜形状的小点心。
第二篇:面塑教案
第一课
面塑简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民间面塑作品,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传统。(了解)
2、试一试,学一学,做一件面塑作品。重、难点:
重点: 是欣赏中国的民间面塑。
难点 :是引导学生懂得欣赏民间面塑的表现手法,如夸张等。教学准备
教师:民间面塑作品实物,投影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欣赏面塑作品实物,引入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简单介绍:面塑也叫“面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2、出示投影,欣赏各类面塑:(1)色彩搭配上有什么特点?(色彩妍丽,热烈又强烈的对比)
(2)看“孙悟空”哪些地方特别精巧?(服装,头饰,色彩斑澜,多姿多彩。)(3)看书中范图,你最喜欢哪件作品,喜欢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三、提出作业要求:请你用彩泥也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 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范作,能用彩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色彩鲜艳,制作较精细,有儿童生活情趣。
B类作业: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色彩鲜艳,构思新颖,制作精细,有儿童生活情趣。
五、课堂小结:
面塑也叫“面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广泛流传全国各地。通过欣赏民间面塑作品,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传统。
反思: 民间艺术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自然朴实,天真淳厚,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心灵纯真,有一课没有受到世欲观念污染的“真心”,他们满怀兴趣观察眼前的一切,艺人的一招一式,魔术师般的手,使他们惊奇。艺人塑造的作品,生动而富有情趣,色彩妍丽、热烈的对比,迎合了儿童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难怪孩子们一见钟情。
面塑塑造的主题大都从戏剧故事或神话传说中攫取,难能可贵的是艺人的手中,常常将自己对“是非善恶”的感情因素体现在对人物造型的“夸张”处理之中,使小小的面人也带有充沛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感情色彩正是今天大都市中流行的机制电子玩具所缺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面塑的文化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课
面塑基本手法 活动目标:
1、初步会运用团圆、压扁、粘合、搓等技能。
2、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三、难点:
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教具、学具
面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团圆
怎样把面团得圆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压扁
分别学会几种不同的压法,注意掌握压的力度。三
搓条
分为两种
一种为单色泥条,搓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可反复搓,直至搓至粗细一致。第二种为彩色泥条的搓发,在搓的时候只能按一个方向搓 四
粘合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尖刀轻压 五
认识工具 面塑主要用双手来制作,但为了我们把作品做的更好,我们会要一些辅助工具,如小型塑刀,剪刀,梳子,镊子等
六
学生用一团面泥练习各种技法,熟悉面泥,感受面泥带给我们的乐趣
第三课
面塑—太阳 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团圆、压扁、粘合、搓等技能制作太阳娃娃。
2、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3、在面塑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粉团,泥工板,一次性小盘子若干,牙签、剪刀、活动过程
一、示太阳娃娃,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一次性盆子),噢,他们在这里,怎样能让他们更加漂亮呢?(自由讲述)
1、(出示装饰好的太阳娃娃)提问:你们瞧,这些娃娃漂亮吗?有眼睛、鼻子、嘴巴,谁知道是用什么做的?(讨论、讲述)
2、用彩色的面团做的,教师示范用面团做娃娃的脸、嘴巴等器官。复习巩固团圆、压扁、搓等技能。
三、学生制作太阳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要什么颜色就拿什么颜色,脸和其他器官不要用一样的面团。
2、播放优美的音乐,创设优美的环境,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3、指导个别学生制作娃娃。
四、评价作品
启发和好朋友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后将娃娃布置在主题面板上
第四课
脸谱制作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或者人物全身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三、教具、学具
面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脸谱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脸谱作品。
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脸谱?
3、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
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
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
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道什么信息?
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
(四)评价
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第五课 花卉的制作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花
教学难点: 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面泥.牙签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花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二 形象回忆 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塑花呢。同时介绍面塑花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课件 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三 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 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四 用面来制作一朵 玫瑰花
教师演示花的制作 五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六 评评我们的作品:
第六课 一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 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花卉。三 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花卉形象。四 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五 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说说我的课堂感悟:
第七课
面塑《吉祥猪》
活动背景:
面塑是学生最喜欢活动之一,通过制作一件件生动的作品,传达学生想说的话。根据学生喜欢面塑活动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面塑的研究和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分为美术和手工两个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在面塑方面的练习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相对薄弱。根据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都较棒,结合学生对小猪的喜欢,我设计了这个面塑活动,满足学生对面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活动目标:
1、学习用面塑造小猪的形象,感受用面塑形的乐趣。
2、装饰面塑作品。活动准备:
揉好的面、竹签、棉棒、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猪胖胖的,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一起用面来做一做吧!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看看小猪身体、头都是什么样的?再看看小猪的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二、师生共同欣赏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的头、身体的位置以及大小。
2、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看到小猪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3、请你们给小猪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进行设计呢?
三、示范讲解
1、小猪的身体。
师:首先,要取出一团面,把它放在手心里,把它捏软。因为小猪是胖胖的,这回面要多一些。我们把它团圆,如果在团圆的过程中,你看到了缝隙,你可以用小手捏一下,然后在团圆。瞧,这样的圆可不行,我们还要轻轻的搓一下,把它搓成椭圆形状。
2、小猪的耳朵和四条腿
师:接下来我们来捏小猪的两只耳朵。小手打成八字行,在椭圆行的一头轻轻的捏一下,再轻轻的捏一下。轻轻的弯一下,尖尖的小耳朵就做成了。小猪有个大大的鼻子,我们把它这里捏一个长方形的形状,用你的小牙签(棉棒)在上面弄两个洞。小猪还有四条短短的腿,这里捏一下,一条腿,两条腿,后面再捏两条腿,轻轻的捏一下,小猪就做好了。
3、眼睛和尾巴
师:最后,我们取一点面,做小猪的眼睛,把它加在小耳朵的下面。千万别忘记小猪的尾巴,它的尾巴是短短的、弯弯的。我们取一点面,放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小长条,绕一个小圆圈,把圈的一头轻轻的固定在小猪身体的后面。
4、选择色彩进行装饰
用棉棒沾调好的颜料,给小猪的身体进行装饰。
四、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1、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做出猪大致的形象,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做出猪的动态和完善猪的形象。
2、学生给做好的小猪进行装饰时,提醒学生设计好
五、展示、分享,合影留念。
1、请学生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2、教师简要点评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评:
第八课
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面塑造小白兔的形象,感受用面塑形的乐趣。
2、装饰面塑作品。活动准备:
揉好的面、牙签、棉棒、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还记的小白兔的儿歌吗?谁告诉我小白兔有什么特点。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看看小白兔身体、头都是什么样的?再看看小白兔的身上有什么样图案装饰方法?
二、师生共同欣赏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的头、身体的位置以及大小。
2、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看到小白兔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3、请你们给小白兔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进行设计呢?
三、示范讲解
1、身体。师:首先,要取出一团面,把它放在手心里,把它捏软。这回面要少一些。我们把它团圆,如果在团圆的过程中,你看到了缝隙,你可以用手捏一下,然后在团圆。瞧,这样的圆可不行,我们还要轻轻的搓一下,把它搓成圆形状。
2、耳朵和四条腿
师:接下来我们来捏小白兔的两只耳朵。先撮圆球,再把它分成两份,搓成两根一样长的泥条压扁,再轻轻的捏一下。小白兔有个小小的红鼻子,用你面塑工具在鼻子下面压出嘴。腿的做法可以分出手和脚。
3、眼睛和尾巴
师:最后,我们取一点面,做小白兔的眼睛,把它加在小鼻子的上面。千万别忘记的尾巴,它的尾巴是短短的、我们取一点面,放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小长条,把一头轻轻的固定在小白兔身体的后面。
四、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1、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做出小白兔大致的形象,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做出它的动态和完善白兔的形象。
2、学生给做好的小白兔进行装饰时,提醒学生设计好
五、展示、分享,合影留念。
1、请学生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第九课
小动物小组研究
1.欣赏引入
视屏显示:在大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注:这些小动物是用面塑造出来的)
问:在这幅画面中,你注意到哪些动物的动作?你能模仿出来,让同学们猜一猜吗?
请几个同学模仿不同动物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2.概括分析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简单地说出或模仿出动物的基本特征。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老虎吼叫的声音)欣赏书中老虎作品,引出课题。视频展示面塑“虎”的各种造型。3讲授新课
问:你们想不想用彩面做个小动物?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造一个美丽、可爱的动物形象。板书课题:民间面塑——小动物小组研究: 这些可爱的老虎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这些作品是如何突出表现老虎的特点的? 小组讨论:观察、分析老虎的特征。4.人文鉴赏 讲解作品,渗透人文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书中的民间艺术家制作的精美面塑艺术品。
5.讲解、演示演示:用搓花条的方法搓一条蛇。教师:同学们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要把这些小动物用彩面塑造出来。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们要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出的方法最多、最好。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学生结合制作彩泥的经验,小结:通过揉、捏、搓、粘等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制作出可爱的小动物了。(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方法最多、最好。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6.自主创作
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思考:面塑的“小动物”和现实中的小动物一样吗?在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
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塑造你喜欢的某一动物。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合作完成作品。7.鼓励、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那些构思独特的面塑作品。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作品更生动、更有趣?学生课堂评价:
第十课
西游记人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已有认识和经验,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捏等泥工技能,表现西游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
2.发展塑造能力和立体形象表现力。
3通过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加以塑造。
活动准备:
1.《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2.面泥若干、剪刀、切刀。
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用面泥来做西游记人物,你想做谁?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发言。(我想做孙悟空,先团个圆形做他的头,再做个椭圆形的身体,最后搓长条形的胳膊和腿。)
2引导学生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教师提问:“孙悟空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
学生 讨论后回答。(孙悟空的脸是红红的,可以先做三个红色的小圆,压扁后排列好,在加上两个黑黑的小眼珠;
孙悟空瘦,猪八戒胖,唐僧带帽子,穿袈裟。沙和尚带着一串大大的 佛珠;猪八戒的鼻子和嘴大大的,突出来。可以用手把鼻子拉出来,再用切刀切出嘴巴„„)
老师示范孙悟空脸和猪八戒嘴的做法。
3.交代要求,学生捏塑,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如果需要工具,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
老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制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塑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构思。
鼓励多塑几个人物,并尽量塑出不同人物的.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创造谈谈我的 创作心得:
第三篇:民间面塑
《民间面塑》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谱或者人物全身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教学准备:
橡皮泥、面塑实物、多媒体 教学过程结构:
一、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提问导入:
前段时间老师去外地玩的时候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 呢?(学生回答)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学生回答)
除了面人你们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学生回答„„)
三、讲授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
我们现在观看一下不同地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面塑”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观看时并介绍面和橡皮泥的不同,橡皮泥比面紧密细腻,黏合力强所以我们用橡皮泥制作艺术品就比较容易。面塑欣赏后,出示课题《民间面塑》,并介绍民间面塑。面塑在中国 民间叫面花,通常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用途,民间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造型一般是外形整洁。面塑。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民间面塑在我国山西省最有名气,陕西也是民间面塑的制作工艺品的主要地区。我们现在对民间面塑有所了解,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面塑具有什么样的艺
术特点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取材广泛、色彩艳丽、造型质朴自然、想象大胆夸张。
四、制作工具:(利用课件显示)
面泥、剪刀、梳子、牙签、镊子、盘子。
五、制作方法:(利用课件显示)
造型方面:揉、捏、搓、捻、拧、挤、掐、拉。
工具技法:挑、拨、按、粘、刮、滚。
色彩方面:调色、镶色、复色、并列色、对比色、调和色等多种技法。着色时注意色彩的搭配要美观形象。
六、教师示范创作:
现在老师创作一个大家熟悉的小动物,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注意每一个细节和制作方法。(教师用橡皮泥塑造一只小企鹅。用到团、搓、压、捏、接等橡皮泥造型的制作方法。)
七、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两个同学为小组,根据多媒体课件上的步骤图制作面塑小老虎艺术形象,注意制作要仔细、认真。
八、小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你们会了吗?(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九、作业提示:
和同学讨论一下面塑的制作方法,然后试着塑造一个美丽、可爱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都可以。
第四篇:面塑发展情况
一、引言
山东面塑是一项传统手工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山东作为粮食作物的主产区,有着悠久的小麦种植历史,因而面塑艺术也成为山东地区独特的民间技艺,历来被人们喜爱。面塑作品中的题材与文学作品题材一样,也反映了作品的核心主题。一团普通的面团,在工艺者手中成了艺术品,这除了与制作者们高超的捏制技术相关外,更重要的是面塑作品题材的选用,面塑通过融入题材概念而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山东面塑的题材富于变化,多姿多彩,以面塑题材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丰厚的材料基础。面塑的题材主要有神话传说人物、历史人物、动植物形象以及圣虫一类的吉祥物等。在当今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题材选用范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扩大,面塑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思想。面塑与时俱进,结合现代文化元素,呈现出传统技艺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发展趋势,研究面塑题材问题便具有了现实意义。研究这种民间艺术的题材问题,能够更好地传承面塑这项民间工艺,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这对保护和传承面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动植物题材
(一)面老虎
1.面老虎来源的传说:
山东郎庄面塑中的面老虎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山东冠县郎庄面老虎的来源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
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西南2.5公里处,有一个人的小村——郎庄。她西面漳河卫河,东邻黄河故道。这里,至今保留着—种闻名遐迩的古老民间艺术——郎庄面塑。郎庄面塑在当地俗称“面老虎”。关于“面老虎”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是:此地古名“狼庄”。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战火连绵。这里遍野荒芜,常有野狼出没,咬死小孩。人们为了驱除狼患消除狼灾,便用面粉制作“面老虎”来镇家宅、保平安。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洪武年间,有郎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安家,村名便定为“郎庄”。后来感到这个“郎”字和“豺狼”的“狼”字同音,凶气太重,于是就有巧手的村民用蒸馒头的面粉捏成百兽之王——老虎,来克制“狼”字,以保平安。
郎庄面老虎的这一来源传说就反映了人们将老虎作为题材进行面塑创作的文化心理,那就是借老虎的天性达到驱邪避灾的目的。2.老虎的天性
民间其他与老虎有关的传说还有许多,如《白云山老虎的故事》、《老虎和药王的故事》、《布琨迪和老虎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老虎救人的故事》、《老虎与老太婆的故事》、《老虎生肖的故事》等。从这些传说故事当中分析出老虎的天性,老虎的形象在这些传说中,除了凶猛之外,更有许多人情味。(1)凶猛凶残
老虎是百兽之王。老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凶猛,老虎那强有力的外形给人以凶猛之感。人们也常用“虎背熊腰”来形容一个人身形健硕。在关于老虎的诸多故事中,老虎的凶猛随处可见:从老虎报答人类恩情的方式上看,基本上都是送给人们咬死的猪、鹿、狍子等。这说明老虎是比其他动物都凶猛的动物;在与人类的搏斗过程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并非等闲之辈,可谓是异常凶猛,武松打虎之所以流传甚广,也正是由于老虎在人们观念中的凶猛程度高,进而表现了武松的勇猛;老虎作为生肖之一,也是其凶猛的见证。老虎击败了狮子、熊、马,并且咬死了东海鬼怪,得到了玉帝的嘉奖,从此成了管辖百兽的大王。头上的“王”字保存至今,成了老虎凶猛的显著标志;老虎的凶猛使其承担了更大的责任,电影《蜘蛛侠》当中有句话:你的力量越大,你的责任就越大。老虎因其具有凶猛的个性和庞大的体型,在村民们遇到庞然大物的骚扰时,必然肩负起拯救村民的重任。在《老虎救人》的故事中道士的法术也是在彰显老虎的凶猛这一个性,并且利用这一个性造福村民。同时,这个故事也充分显示了老虎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这与老虎的凶猛相得益彰。(2)知恩图报
故事当中的老虎都是通人性的,它们与人类交往,与人建立联系。老虎在遇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困境时便向人类寻求帮助。在《老虎和药王》的故事中老虎的咽喉卡了骨头之后向药王求救;在《布琨迪与老虎》的故事中,母老虎为救被困洞中的虎仔,一连几个晚上向布琨迪求助;在《老虎和老太》的故事中,老虎掌下扎了木刺,也向木屋中的老太太寻求援助。当得到人类的帮助之后,老虎感激在心,用实际行动答谢人类的救命之恩。人类的滴水之恩,老虎都以涌泉相报,其中的感情实在令人感叹。与故事当中的老虎相比,人类尚不如之。就像《布琨迪和老虎》的故事当中的人说的那样:老虎是个直心眼,并不像人类的心思那么善变和邪恶。老虎的感恩戴德与人类的忘恩负义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对知恩图报美好情感的向往也顺理成章地落实到对老虎的喜爱上,老虎被选作面塑题材也符合人们对感恩这种美好情感的憧憬。同时,这也是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体现。
3.文化心理机制
老虎的凶猛,知恩图报等是其主要品质,因此,中国人对老虎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既畏且敬。面塑用老虎作为造型题材也受到人们这种心理机制的影响。人们把老虎作为坚毅、果敢的载体,来对抗恶势力。从郎庄面塑的来源到关于老虎的各种传说,都说明老虎是权威的化身;老虎是勇敢、不畏强暴的象征;老虎的民俗含义是辟邪驱灾,逢年过节,大人们都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寓意孩子能像小老虎一样茁壮成长,祝愿孩子没有疾病和灾祸。这是老虎被选作面塑题材的深层动因。
(二)圣虫等吉祥物形象
1.吉祥物的特点
吉祥物通常是代表一定美好寓意的动植物等,人们在节日中往往借助吉祥物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人们的某种美好的愿望。吉祥物是吉祥的象征,是福、禄、寿、喜、财的代表。山东面塑以吉祥物为题材,在造型上选取了鹿、兔子、鸡、龙、桃子等,以此来表达人们期盼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和辟邪除恶的思想观念。这从很多有关吉祥物的传说故事中就能得到印证,如《九色鹿的传说》;《文王吐子》的传说;《提鸡报喜》的故事;《岑海白老龙》的故事;《孙膑尽孝》的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寓意吉祥的事物数不胜数。吉祥物的寓意常常是平安幸福、健康长寿、财源广进等。一团普通的面团,正是以代表着吉祥的事物为题材,才具有了独特的文化蕴意。(1)生命的传承
生命赋予人类只有一次,然而生命又是一条无止境的长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对生命的敬畏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人们对生育的重视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延续的重视。鸡是延续生命的吉祥之物,母鸡生蛋是生命不断连续的象征。鸡生蛋,蛋生鸡,是个无穷无尽的连续过程。在《提鸡报喜》的故事中,樵夫风趣地对妻子说:“你看,我俩还不如这对活鸡,他们都会产卵生蛋,孵化小鸡,传下子孙后代。”这一句无心的调侃说明了母鸡生命传承的象征意义。樵夫夫妇最终是吃了母鸡的肉之后喜获双胞胎,这正是对生命开始的最直接诠释;桃子代表长寿,这要源于《孙膑尽孝》的故事,孙膑离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拜鬼谷子为师,勤奋学艺。十二年没有回家探望母亲,孙膑深感有愧于母亲的养育之恩,所以在母亲八十大寿之日告假还家,临行前,师傅鬼谷子给了孙膑一个桃子。母亲尝过桃子之后,居然返老还童了,乡里人也都纷纷效仿孙膑给自己的母亲买桃子吃,都希望自己的母亲能长命百岁。桃子能使人青春永驻,生命不绝,于是桃子成为了使生命得以传承下去的又一吉祥物;人们相信灵魂不灭,是出于对自己已故亲人的怀念。在有关兔子的故事当中,伯邑考被妲己害死之后,灵魂化作三只白兔,从其父文王的口中吐出。《文王吐子》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得到永生。“吐子”与“兔子”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兔子是生命延续的象征,于是便把兔子当成是象征生命延续的吉祥物;在有关吉祥物的神话传说当中,都可以看到生命传承的影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在很多故事中都有所体现。(2)“仙”化意味
从有关吉祥物的传说故事中,具有吉祥寓意的事物往往带有“仙”的意味,即来源于平凡的生活,又超越平凡的事物。九色鹿周身九色,双角洁白如雪,异常漂亮,并且通人性,懂人情、说人话。已经是一只具有奇幻色彩的仙鹿了;文王口中吐出的那三只白兔更是不凡,那是伯邑考的三魂所化,已经成为了仙兔;能使孙膑母亲返老还童的那枚桃子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水果,而是能使人青春永驻的仙桃;平日里只会产蛋的母鸡也成了仙,说了人话:“我们是王母娘娘派来的,你妻子的病需要我们的肉来补,方能痊愈,而且还能抱上一对双胞胎婴儿。”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在传说中变得不再普通,都沾上了仙气,成了仙家。这种仙味主要体现在为人们带来福禄安康,因而人们习惯上把它们当成吉祥之物。(3)蕴含美好的情感
所有的吉祥之物都蕴含着一种美好的情感,无私救人的九色鹿是正义与勇敢的化身,调达的忘恩负义和国王的贪婪无耻侧面折射出九色鹿的高贵品质;寿桃寓意长寿;鸡与吉祥的“吉”谐音,代表吉祥,同时,母鸡产蛋,也代表了人们希望多子多福的愿望;石榴因其“多子”的特点在民间有“榴开百子”的说法,自然成为象征多子多孙的生命符号 [1](P83-84)。;兔子谐音“吐子”,也是人们期盼子孙满堂的象征;重阳节的花糕上塑两只羊,取“重阳”之意 [2](P44-45)。这些事物中都蕴含了人们美好的情感。
2.文化心理机制
面塑以吉祥之物作为题材的深层次文化心理机制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封建思想因素,同时又受到宗教的影响。“象征一般是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3](P1-2),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动植物等便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内涵,如母鸡代表生育,鸳鸯代表恩爱,月亮代表团圆等。这些都与事物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如母鸡能产蛋,鸳鸯成双成对,生死不离,正月十五月亮正圆等。人们选择此类吉祥之物作为面塑题材有着深层次心理机制。自古以来,人们崇尚美好,摒除邪恶,对美好的事物的趋向性和对邪恶事物的摒弃性由来已久。(1)祈求吉祥
吉祥如意是人们不变的追求,在面塑作品中,融入吉祥如意的因素,符合人们的内心对吉祥的美好向往。一个普通的面团,以吉祥物作为造型题材之后便具有了吉祥之意。在面塑作品中,寓意吉祥的作品不胜枚举,典型的是过年时捏制的圣虫。关于圣虫,有一个感人的传说[4](P261)。
从前,有一户家境富裕的人家在寒冬腊月娶亲。在路上,有一只神虫冻得哆哆嗦嗦,新娘子见它可怜,便把它抱起来藏在怀里取暖。抬轿的8个壮汉在路上感觉轿子越来越沉重,左肩换右肩,好不容易把轿子抬到新郎家。众人喜气洋洋地把新媳妇迎进新房,而新娘却惦记着怀里的神虫,忙追问婆婆粮囤在哪儿。婆婆心里十分欢喜,认为新媳妇能持家、会过日子。婆婆就领着媳妇挨个粮囤转了一圈,新媳妇趁机把神虫放到粮囤里。后来这村子闹饥荒,新媳妇劝说婆婆开仓三天,救济全村的人们。让全村的人到粮仓取粮食,能取多少取多少。因此,全村人都得救了。三天后,新媳妇领着婆婆到粮仓一看,粮囤里的粮食丝毫未减。原来,神虫为了报答新媳妇的救命之恩,把粮囤又给填满了。从此,人们为了纪念神虫,也为了祈愿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每逢新婚、春节等喜庆日子之时,人们都要用面粉做成神虫的样子放在粮囤里供奉,并称其为“圣虫”。
圣虫的的寓意是祈求粮食满仓、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圣虫的“圣”与剩余的“剩”谐音,寓意连年有余。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人们要制作圣虫灯,摆放到粮仓,寄予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的美好愿望。
吉祥物的又一作用就是驱邪除恶,这也从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这一天,点亮的狗灯要放到门口,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到鸡栅旁边,祝愿家鸡不生病,多产蛋;鱼灯要放到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广进;猪灯要放到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到粮食囤上,祝愿五谷丰登。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元日》道出了过年情景:“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人入屠苏。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换上新的桃符,成了过年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在桃木上写有咒语文字的符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互悬桃符”(2)驱邪除恶的记载。“宋代流行桃符,除了继续写有咒语和禳灾的字句之外还写有祝福之语;有的除画有神荼、郁垒二神外,还画有狻猊、白泽等传说中的吉祥物。” 这是过年是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写照。
(3)平安长寿
面塑作品中的一部分是寓意平安和长寿的,如给老人祝寿要送面桃,人们希望老人都能长寿;胶东烟台地区的人们和出海的渔民们要祭祀海神娘娘,制作各种吉祥物塑像,为出海的亲人们祈祷,希望神灵能够保佑一方平安,亲人们能平安返航;元宵节,老人们的屋里挂的面灯都雕刻着“寿”字和蝙蝠,寓意“多福多寿” [5](P44-45),期盼老人能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人们捏制的面塑选取吉祥之物不仅是为了祈求吉祥如意和平安幸福,还有驱邪除恶,远离灾难困苦的初衷。吉祥之物的吉祥之意,代代相传,面塑艺术也带着人们的这种期盼吉祥的愿望传承至今,成为了山东人民美好愿望的载体和心灵的寄托。当代也有许多新的吉祥之物,都成为了面塑的新题材。如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等,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形象,表达了人们期盼美好的愿望。
三、神话传说人物
(一)神话人物的特征
山东面塑的题材选择广泛,不仅有动物,还有人物。其中以人物为题材进行捏制的面塑以曹州面人为主要代表。曹州面人以其形态多姿,人物栩栩如生而倍受人们的喜爱。人物题材有卡通人物、历史人物等。常见的取材有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逐日英雄夸父、撞断天柱的共工、猛志常在的刑天;衔石填海的精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这些都是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当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形态各异,故事也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总结出神话人物的某些共同特征。1.造福人类 人类之所以对神话中的人物怀有独特的感情,原因之一是神话人物是人类的造福者。盘古石人类的老祖宗,他劈开宇宙,是天地分开,并奉献自己的全部力气和全部身躯,形成了美丽的天地自然。人类在感叹世间万物美好的同时,也会想念始祖盘古;女娲造人,并且使人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更是在人类面临危难困境时挺身而出,炼石补天,为人类创造了安宁的生存环境;精卫虽然没有做出惊动天地的事迹来,但她用自身微小的力量实现着 “为后来人保障生命安全”的诺言,凡此种种,都是说明神话人物都是有着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2.勇敢坚毅
神话中的大多数人物都具有勇敢坚毅的精神。夸父追逐太阳,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奔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被黄帝削去头颅的刑天,仍然挥舞着兵器,与黄帝进行着最后的殊死搏斗。这种勇敢的“亮剑”精神和不服输的英雄气概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水神共工为了使日月星辰正常运行,将不周山拦腰撞断,勇敢正义之举为世人称颂。精卫以其弱小的身躯,对抗大海的狂狼劲风,不把大海填平绝不甘心的坚毅品质历来为人们赞颂。3.纯洁美好
人类情感中,爱情是最美好的。亲情给人温暖,友情给人幸福,只有爱情让人觉得美好。因为这其中饱含了人类情感中最真实、最善良、最美好的因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为爱情付出的真心日月可鉴,感天动地。他们真挚的爱情在人间得不到生存,便化成一对蝴蝶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白娘子是人妖一体的神话人物,她尽脱妖气,成为美丽善良、忠贞勇敢、为追求幸福生活百折不挠的白素贞。她为报答许仙多年前的救命之恩,历经千年修炼,终成人形,与许仙相依相伴。在许仙落入心术不正的法海和尚手中后,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许仙,最后被压在雷锋塔下二十年。这足以彰显白娘子对爱情的忠贞和甘愿献身的高尚情怀;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如梁祝;爱情可以不分人妖,如白娘子和许仙。爱情也可以超越仙凡的界限。勤劳本分的牛郎和善良贤惠的织女一见倾心,结为夫妻,后来虽然不为天条所容,但他们真挚的感情是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阻隔的。鹊桥相会,也是爱情强大感召力和撼动权威的代表。
(二)文化心理机制
神话人物身上都承载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情感。这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感人篇章。从情感上来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所代表和承载的正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那份真、善、美,是在人们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的那份纯洁和美好。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诱惑层出不穷,人性在世态炎凉中已经失去了光彩。其实人心中都住着天使和魔鬼,不论人的前生是魔鬼还是天使,也不论人死后会上天堂还是会下地狱,当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时,就避免不了要承受内心天使与魔鬼的矛盾斗争,人的挣扎和痛苦也源于此。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正面积极、健康美好的东西便会使人心中的天使苏醒,战胜内心的魔鬼,产生美好的情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人们选择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作为题材,是人类高度文明和高尚情感的体现,是人们向往美好的心理机制促成的。
第五篇:王言信课题面塑教案——玫瑰花的制作
面塑教案——玫瑰花的制作
教学目标:凭借具体的作品,感受面塑艺术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面塑艺术的热爱,感受面塑课程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用面塑制作的基本技法制作玫瑰花。教学难点:面塑技法的实际应用——花瓣的成型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面泥、牙签等
一、导入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玫瑰花的资料
1.【图片展示】展示学生网络搜集的玫瑰花的照片。(面塑作品)2.播放有关玫瑰花的歌曲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孟庭苇
3.《红玫瑰》--杨万里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
接叶连枝干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二、玫瑰花的制作教学环节
(一)教师师范
老师演示步骤:玫瑰花的制作
1、制作玫瑰花的花干(取本色面团搓在牙签上)
2、制作玫瑰花的花心(取黄色面团团圆粘在牙签的上面,注意面团不要太大)
3、制作玫瑰花的花瓣(取红色面团压扁,做成椭圆形的玫瑰花的花瓣,细长一些比较好看,不要太圆)由于是初学者,花瓣制作不要太多。)
4、制作玫瑰花的叶子(取绿色面团压扁,做成叶子的形状,用三角尺在上面做出叶脉)
5、对制作的玫瑰花加以修饰(含苞怒放的玫瑰花的花瓣要有精神,花瓣不要塌下去,要往上抖起来,最后用玻璃纸包装)
(二)学生试做面塑作品——玫瑰花
1.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6人)2.每小组合理分配各种颜色的面团(黄色少些,红色最多,绿色其次)3.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顺序尝试制作玫瑰花、4.(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巡回辅导,对制作好的加以表扬,对制作差的不做批评,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个别辅导,特别是花瓣的制作,一定要下大功夫)制作第二朵玫瑰花的时候要让学生总结经验,同时多看别人的作品,和别的同学加以比较,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三)评选面塑达人
1.面塑博览会: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面塑达人: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三.课堂延伸
1.一节面塑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快乐不快乐?
2.珍藏好你的面塑作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加热爱博大精深的面塑艺术。
教学反思: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特色学校的创建要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结合起来,特色建设,文化至上,不要把班级的兴趣小组,或学校搞的一两次大型活动就认为是特色了,特色建设最重要的是文化建设,是特色的精髓,因此我校挖掘面塑特色学校的灵魂,面塑看是一种手工制作,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我校认为面塑面塑可以育人,一节面塑课,学生上的高兴,这就说明他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