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杜甫《登高》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24-88311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3 00:56: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杜甫《登高》说课稿

《登高》说课稿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中学

皮占辉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中国被称为诗词国度,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今天我提交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登高》,说课的类型是课后说课。第一说教材:

1.单元要求:《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内容,单元内容为中国文学中的“珠穆拉玛峰”唐代诗歌,它上承必修2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下接必修4中国文学的“明珠”宋词,是中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一环。单元要求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2.单元内容及目标: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内容涵盖了唐代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根据新课标“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的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以 盛唐气象—谪仙李白

大唐惊乱---诗圣杜甫 中唐格调—诗魔白居易

晚唐风韵—李商隐

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刻品味大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诗人的代表作品,引领学生“立体化了解诗人”,达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目标。

3.作品地位及作用:《登高》是《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古人称之为“‘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悲秋绝唱’”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透此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第二:说学情

1.从心理的角度来说:高一的学生在思维和想象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他们迫切需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诗歌。

2.从知识积累方面来说: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已经初步懂得在诵读合作探究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3.从鉴赏能力上来说:高一的学生还仅限于读背,只能把握浅显的内容,感受表面的感情,难以透过文字深入挖掘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对优秀诗人的认知比较平面,难以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第三:根据学情及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感知:悲秋绝唱“绝”何处

二探究:千秋诗圣“圣”何处 第四:为了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

1.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

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

1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⒊合作探究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第五:说设计

情境导入:我用87版经典影视名著《红楼梦》中的插曲视频《代别离》“秋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进行了导入。让学生体会了传统文学中“悲秋”的意味和情感,激起学生们探究《登高》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在紧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读诗,引导学生读诗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诵读的层次,一是学生自由读,扫清字词的障碍,此为音读。二是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感知诗歌整体情感,此为情读。三是学生配乐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此为境读。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为“悲”。此时我才插入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杜甫为什么会在此时写出如此哀伤的诗歌。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他的时代,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

到了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完成了情感蓄势,我要借此提出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古人把登高评为“悲秋的绝唱”,那么它绝在何处?依据:

1. 新课标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目标分层推进”的要求。

2《教育心理学》小步子 大目标——连锁塑造

我引领学生们抽丝剥茧,解开“绝唱”之谜。

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悲,那么诗人在悲什么?这个问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系数不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采用了“同桌合作探究法。”

经过学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回答了:悲秋

异地为客

晚年多病

生活艰难

离家万里

忧心社稷

接着我利用课后练习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的问题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诗歌内容情感。此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1.在学生赏析这一联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内容上还有哪些疑问,即“课堂质疑答疑”。学生一:渚清沙白鸟飞回: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解释为在清冷的沙洲上,白色的沙滩上鸟儿飞舞盘旋。质疑点是:老师,杜甫登高面对的是长江,长江是淡水,沙滩怎么是白色的呢?据我所知,只有大海的沙滩由于含有盐分的原因经过日晒才是白色的。为了展示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去推断另一种解释。在此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会给学生一把钥匙即:《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白”即“空无所有”。根据这把钥匙,学生就会得出诗句的另一种阐释:沙洲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空荡荡,一只鸟儿在飞舞盘旋。紧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文本去对比两种阐释,得出自己认为最贴切的诗意。

学生二:无边落木萧萧下:通过本联中的“落木”,我们能够理解既指树木之秋,落叶纷纷,也指诗人的韶光已逝。质疑点是:既然“无边落木”,就能表达出季节之秋,韶光已逝,为什么还要用“萧萧”?我们能够看出作为老师要引领学生理解的更为深刻透彻,此时我采用了教师点拨法,它更指诗人的将来正如这纷纷飘落的木叶,渺茫无助,随着强劲的秋风不知吹向何处!即悲季节之秋,悲韶光易逝,悲前路迷茫。

最后,立足于整首诗,全面总结诗人悲伤的内容。诗人的“悲” 情来自: 悲之一:悲秋。悲之二:客中悲秋。悲之三:常客悲秋。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悲之五:独自登台。悲之六:多病独登台。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悲之八:生活艰难。悲之九:国运衰微。

最后请同学们进行小结: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家之秋

教师提升:遍读古今悲秋律诗,皆曰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唯有登高,三悲一体,层层推进,意境雄浑,深沉蕴藉,将悲秋之情扩至悲慨壮大之境。唯此而已。记得孔子的知己南子曾经说过,我们都知道夫子的孤寂与哀伤,但我们谁也无法理解夫子在孤寂与哀伤中所达到的境界,同样,我们知道杜甫是悲秋的,但我们谁也无法真正理解杜甫在悲秋中所达到的境界,此为情绝也。

在此基础之上,老师进一步提出,杜诗“沉郁”除了内容深广之外,还具有“意境雄浑、感情抑扬跌宕”的特点,因此我引领学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请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在此我采用的是“绘图想象法”、“诵读想象法”、“表演想象法”,让学生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感知诗歌的意境。

分析:风急天高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万里悲秋

这些意象营造了雄浑阔大,苍劲悲凉的氛围。

猿啸哀

渚清沙白

落木萧萧

常作客

多病独登台

双鬓繁 这些意象则蕴含了诗人的凄婉哀伤,深邃沉郁。

教师小结:遍读古今悲秋律诗,融雄浑阔大,凄伤哀婉于一脉,集苍劲悲凉,深邃沉郁于一体,蕴藉低回,厚积薄发,此为境绝也。

杜诗“顿挫”指:手法蕴藉、变化曲折、反复低回、用韵精巧。

在此我采用“激疑引入 法”,汇涵百家,革新众体,集古今诗人之大成的杜甫被誉为“诗圣”,其《登高》被赞之为“杜集七言律师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说其“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究竟“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进行赏析。教师提示:1.学生边读边思边写。

2用疑问法读诗、思考。

品读探究

(1)首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用词、构句、设色、寄情四个方面质疑探讨。每句多景相属,名词连缀,声色方位搭配奇妙。背景愈是空阔,愈是显示寂寥之深。

(2)颔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承接、气象、动静、含蕴四点入手探究。句句妙承,气象壮阔。有声在耳,动势显然。句子深蕴生命感悟。

(3)颈联奇在何处?

学生:从意象叠加、情感抒发角度设问求索。以一象为主,从时间、空间、文化、情境等多个角度叠加意象,显悲情的无时无边无界,悲凉之情的无以复加。

(4)尾联奇在何处?

学生:抓住议论和绘形的字眼切入。尾联奇在议中抒情,绘形达意,以叙议切入,旨在抒发感慨。

师生小结:写所见所感,抒志士之悲情。写景,景中含情;叙议,叙议寄情。奇在构图,奇在寄怀,奇在言志。遍读古今律诗,未有一首用了如此多的写作技法,可以说是“句句皆法,字字皆法”。遍读古今律诗,唯有此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此为技绝也。

三绝合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独步千古的悲秋绝唱!

完成了悲秋绝唱这个教学目标,我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难道诗人仅仅一首《登高》就获得了“千秋诗圣”的桂冠吗?此时学生的求知激情再次被点燃,学生的回答有二,一是对,对此我采用反问“答疑法”引领学生,假如果真如此那么,“凄寒苦绝人独钓”江雪的作者柳宗元为什么不被誉为“柳圣”?“弥留绝唱贯古今”示儿的作者陆放翁,为什么不被称为“陆圣”?

学生的另一种回答不是,对此我将这样引领学生,杜甫被称为“诗中圣哲”,如果这首代表作品中没有体现圣者之心,那还是杜甫的代表作品吗?

此时学生无法按捺自己的激情,急于想知道答案,我立刻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难点“千秋诗圣圣何处”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文本是学生解决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我在幻灯上展示有关文本内容。

在学生说出自己对红色词句的理解之后,我进行分析点拨。

1.鸟飞回:天高地迥,一片空寂,秋风劲吹之中一只鸟再来回飞旋给你什么感觉。那就是坚强的力量。有些同学可能会说那究竟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呢?我给出的解释是一只鸟,唯有一只鸟方显英雄本色,方显诗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滚滚来:在我们传统的古诗词中,长江有两重含义,一是代表爱情,一是代表时空,但是在代表时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逝去的时空,此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法”,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过长江的诗词内容,“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此来引领学生对长江代表逝去时空的认知,并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去探究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刻意蕴。在此我想用毛主席的诗句来对学生进行点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学生会立刻领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不正是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独白吗。

3.独登台:在这句话的引领上,我采用的是“温故知新法”和“学生讨论法之重阳风俗”,一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气概,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一个独字,不正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恶浪滔天,独向逆水行舟”的体现吗?二是我再强调本诗的写作时间即此诗写于九月九重阳之节,诗人登高祈福,假如诗人年老体衰,百病缠身,心灰意冷,他还会登高祈福吗?此时祈天假年,不正是诗人失望而不绝望,颓意而不落意的具体表现吗?

4.新停浊酒杯:我采用的是教师讲析法,此时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不仅仅靠天假年,更需要自己的具体行动,为了民,为了君,停了作为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一种精神与物质享受的“酒”,更是体现了诗人那种悲天悯人,心忧苍生的情怀。

孔夫子“明知大道至不行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夫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恒渠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杜甫的登高,不正是诗人“苦极而情不伤,悲绝而志不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体现吗?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心!

在这里,有个同学说老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仅凭一首表现圣人之心的诗作就可以被称为“千秋诗圣“吗?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对此,我采用了“知识链接法”,引领学生以此诗为根,穿过千年,去相遇盛唐余辉中的青年杜甫,去相识大唐惊乱中的中年杜甫,去相知大唐哀歌中的老年杜甫!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气风发,矢志报国的青年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屡试不第,忧国忧民的中年杜甫

《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年杜甫

我想说“一个人写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忧国忧民的诗!

我想说“如果一个为官者写这样的诗,那他是贤者,如果是一个穷人写这样的诗,那他就是圣人。

此时正是渗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机,我进行了以“让我们穿越时空,面对“诗中圣哲”杜甫,写一首颁奖词”的课堂活动。

学生颁奖词是: “仁心与信念,让他颠沛流离,上下求索;天问的路上,仁心在大唐流淌,让生命融入了苍生。他用四十年的仁心,去温暖世道。”

学生颁奖词是:“杜甫那满腹的爱通过诗而汹涌澎湃,杜甫那颗心通过诗而穿越千古!大哉!杜甫!大哉!千秋诗圣!”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做课堂小结。第六说收获:

1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赏析要点我心知

3移情入境

第七说作业:利用本节收获的方法来鉴赏《泊岳阳楼下》 第八说板书:

登高

杜甫

千秋诗圣

悲秋绝唱

人生有梦不觉寒

此心光明万物生

第九:说反思:

1.课前应该组织学生观看《唐之韵》,为本堂课做好充足的文化铺垫。2.应该当堂进行杜诗的鉴赏练习,落实“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

第二篇:登高杜甫读后感

登高杜甫读后感3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杜甫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高杜甫读后感1

《登高》这首古诗好像是为我写的。壮志未酬身已老,且最早有这感触的到是那回醉死在东陵大门前,门前落木萧萧下的霞光,还在那儿等着些过往的像长江滚滚来的殷殷学子。秋高气爽的日子,自以为是的气度不凡的人啊,有几人知自己是萧萧下的落木;而些人,早无尽长江滚滚来的,用利己手法铺垫好了他们令壮志的人去未酬的道路。

而我,在那好像大青门前,看到的仅是落木的萧萧和那些单纯的学子。在那儿,豆蔻年华的情开始蒙动,我喜爱的她傻傻的酒窝儿,把我迷惑。最好的最早的写作动力和源泉,在那里出现;而同时我却有回光反照的感触,那就是落木萧瑟的把霞光递给了我,其实,是在影子般的提示我的人生坎坷。

我的人生坷坷绊绊的在儿时过来。那时最早的落木霞光,该在那次四,五岁的幼儿园我一人过小马路,挨骑车的碰的路边;围观的一邻里小哥,把我伤口包好且用大前门牌香烟纸包的。当时疼到我有种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触;妈值晚班,爸却出差了,大一岁的姐却在农村。而我被妈挂在脖子上的大小门药匙,却早甩在我脖后;这样我昏迷在大门外点起了几根火柴,看到了今生确信无疑该走的路就是苦不堪言的道路,就是金光闪闪的学以致用的苦坐舟,也是独臂滑行一路挨整;也看到了学校里朗朗读书声也淹没不了那些拿孩子们前途当儿戏的,可让孩子们落木萧萧的毒鞭的。

读书后萧瑟的人生确实开演了。虽然早已是80年代啦,那饿死鬼的'教员的鞋子,妈在春节时都给送过,爸都被妈欺负的像长江的纤夫,却还督促我和姐读书。而我看到了爸对我们的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期盼,期盼在目前实现;而目前的事业和家庭的小收获更离不开打小到今的,那些萧瑟的路程!

《登高》这诗在杜甫夔州滨临长江登高而作,那是何等意境!唯独我巧的是头些年,坐那趟翻山越岭的玩命面包车里,驾驶员带我们这些白领出差学习的,神学于黄山风景区萧瑟落木彩云间;那时,更怕挨整下崖下的高干们,带着孩儿落木的哭了!

而我冷汗流尽后,神般添了些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人生的心!写到此,弯弯腰,看看落木萧瑟的冬首;而这时妻儿开使了晚上该做的事,妻在洗衣服,女儿在写作业。

登高杜甫读后感2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登高杜甫读后感3

这首古诗好象为我写的。壮志未酬身已老,且最早有这感触的到是那回醉死在东陵大门前,门前落木萧萧下的霞光,还在那儿等着些过往的象长江滚滚来的殷殷学子。秋高气爽的日子,自以为是的气度不凡的人啊,有几人知自己是萧萧下的落木;而些人,早无尽长江滚滚来的,用利己手法铺垫好了他们令壮志的人去未酬的道路。

而我,在那好象大青门前,看到的仅是落木的萧萧和那些单纯的学子。在那儿,豆蔻年华的情开始蒙动,我喜爱的她傻傻的酒窝儿,把我迷惑。最好的最早的写作动力和源泉,在那里出现;而同时我却有回光反照的感触,那就是落木萧瑟的把霞光递给了我,其实,是在影子般的提示我的人生坎坷。

我的人生坷坷绊绊的在儿时过来。那时最早的落木霞光,该在那次四,五岁的幼儿园我一人过小马路,挨骑车的碰的路边;围观的一邻里小哥,把我伤口包好且用大前门牌香烟纸包的。当时疼到我有种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触;妈值晚班,爸却出差了,大一岁的姐却在农村。而我被妈挂在脖子上的大小门药匙,却早甩在我脖后;这样我昏迷在大门外点起了几根火柴,看到了今生确信无疑该走的路就是苦不堪言的道路,就是金光闪闪的学以致用的苦坐舟,也是独臂滑行一路挨整;也看到了学校里朗朗读书声也淹没不了那些拿孩子们前途当儿戏的,可让孩子们落木萧萧的毒鞭的。

读书后萧瑟的人生确实开演了。虽然早已是80年代啦,那饿死鬼的教员的鞋子,妈在春节时都给送过,爸都被妈欺负的象长江的纤夫,却还督促我和姐读书。而我看到了爸对我们的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期盼,期盼在目前实现;而目前的事业和家庭的小收获更离不开打小到今的,那些萧瑟的路程!

《登高》这诗在杜甫夔州滨临长江登高而作,那是何等意境!唯独我巧的是头些年,坐那趟翻山越岭的玩命面包车里,驾驶员带我们这些“白领”出差学习的,神学于黄山风景区萧瑟落木彩云间;那时,更怕挨整下崖下的高干们,带着孩儿落木的哭了!

而我冷汗流尽后,神般添了些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人生的心!写到此,弯弯腰,看看落木萧瑟的冬首;而这时妻儿开使了晚上该做的事,妻在洗衣服,女儿在写作业。

第三篇:杜甫 登高 教案

登高

[语文常识] 四言律诗 四联八句皆对仗

[背景] 诗人54岁羁旅夔洲时所写。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加上晚年多病,潦倒穷苦于秋日登高之际,触景生情,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写了本诗。

[分析] 风急始触觉天高继视觉猿啸听觉哀感觉

--秋高气爽,秋风阵阵,伴随着凄厉的猿啸,真个使人悲秋之情油然而生。---山上。接着是山下,山下是: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清沙白,鸟儿盘旋飞翔,--山下江中 接着,诗人又放眼望去,但见:

无边落木夔洲多山,山高林密,所以落木无边萧萧秋风强劲,可闻“萧萧”之声下

不尽三峡水急,江水长流,所以“不尽”长江滚滚来波涛汹涌,江流湍急,可见“滚滚”之状。

[思考题] 一 前四句是写景,但着眼点不同,“风急”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既具有三峡的地域特征,又有深秋的季节特点:深秋天高,峡谷风大,洲渚清寒,沙石露白,猿猱哀鸣,飞鸟低翔,无不形象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用写意渲染的手法,来表现秋季的整体景观。夔洲多山,山高林密,秋风阵阵,落木萧萧,波涛汹涌 江水长流,“萧萧”“滚滚”“无边”“不尽”,竭尽绘声绘色之能事。

这四句写景,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图景,有力的渲染了登高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特定的心绪,奠定了全诗“悲秋”的基调。万里离家万里悲秋遇秋而悲常长期漂泊作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叹息自己长期漂泊的困顿遭遇。

百年一般指有限的人生,这里指暮年多病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登台登高望乡

--感慨自己垂暮多病的孤独处景,抒发悲苦的情怀。

这两句诗的容量极大,起码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羁旅之思“万里”“常作客” 二,怀乡之情,正是由于倦于漂泊而动了乡关之思,才会有登高之举。三,垂暮之叹,诗人想到“百年”易逝,人生苦短,自己就像秋风中枝头的黄叶一样,更是悲从中来。四,衰病之哀,衰病的身体,还禁得起多少生活的折磨?抱病独登台,其落寞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的情感和这首诗的主题,有羁旅之思进一步上升到忧国忧的爱国之情。

艰难苦恨包含着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沉忧虑,家愁国难,使得繁霜鬓两鬓霜丝繁生。,本想借酒浇愁,却因潦倒身体多病,衰弱不堪,更兼忧思难解,所以新停浊酒杯 [思考题] 一 前四句是写景,但着眼的角度不同:

“风急”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既具有三峡的地域特征,又有深秋的季节特点:深秋天高,峡谷风大,洲渚清寒,沙石露白,猿猱哀鸣,飞鸟低翔,无不形象鲜明,使人有身临其景之感。

“无边”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用写意渲染的手法,来表现秋季的整体景观。夔洲多山,山高林密,秋风阵阵,落木萧萧,波涛汹涌,江水长流,“萧萧”“滚滚”“无边”“不尽”,竭尽绘声绘色之能事。

这四句写景,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图景,有力的渲染了登高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特定心绪。奠定了全诗“悲秋”的基调。

万里离家万里悲秋遇秋而悲常期漂泊作客在异乡为异客---叹息自己长期漂泊的困顿遭遇,百年一般指有限的生命,这里特指暮年。多病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登台登高望乡。感慨自己垂暮多病的孤独处境抒发悲苦的情怀

这两句诗的容量极大,起码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羁旅之思“万里”“常作客” 二,怀乡之情,正是由于倦于漂泊而动了乡关之情,才会又登高之举。三,垂暮之叹。诗人想到“百年”易逝,人生苦短,自己就像秋风中枝头的黄叶一样,更是悲从中来。四,衰病之哀,衰病的身体,还禁得起多少生活的折磨?抱病独登台,其落寞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的情感和这首诗的主题,由羁旅之思进一步上升为由国有民的爱国之情。

艰难苦恨包含着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沉忧虑,家愁国难使得繁霜鬓两鬓霜丝繁生,本想借酒浇愁,却因潦倒身体多病,更兼忧思难解,所以新停浊酒杯。

第四篇: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赏析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他生活很困苦,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炼字对仗: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深远: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第五篇:杜甫登高解读

【绚兮读古诗】浑厚深沉之愁

——杜甫《登高》赏析

【原诗】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意译】 我登上高台,放眼望去,高远的天空下狂风呼啸,耳边传来阵阵猿猴的哀鸣。清爽洁净的水中小洲,沙子洁白如玉,鸟儿在疾风中飞舞盘旋。

在猛烈的狂风中,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扬扬,漫天卷地,飘落下来,从天际而来的长江水滔滔滚滚,向东流而去。

在这样一个万物凋零的深秋季节,我漂泊在离家万里之遥的他乡,年老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人生种种艰辛,留下了太多遗憾,而今双鬓已然斑白,因为年老多病,我不得不开始戒酒了。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处境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夔州时期他还写了四百多首诗,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登高》就是其中的一首。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望远,百感交集。触景生情,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融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称其为“古今七律第一”,按照律诗的要求,除首联和尾联,中间两联都要求对仗工整。如此规定是为了避免诗歌单调,而杜甫的这首诗每一联都是对仗的,既不单调,却也让人看不出一对到底,如此高明,这除了杜甫在语言上下的工夫外,还得益于杜甫善于转变情感,使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难怪胡应麟要说杜甫此诗,“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歌题目为《登高》,前两联充分展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境界,高远空阔,正是因为诗人站得高,才能感受到狂风呼啸,天空高远,耳边传来猿猴哀鸣,首联对仗工整,意象繁复,却有条不紊,两句话出现了六个意象。且诗人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触觉,视觉、听觉,让人仿佛置身于长江边的高台,眼前看到这样一幅高远寥廓的画面。到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境界就更为阔大,落木竟然到了无边的程度,漫天卷地,满眼都是,这不可能是写实,诗人注入了他的想象,一下子提升了诗歌境界。把落木和长江这两样平凡无奇的景物赋予了无限广阔的背景,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一派衰飒,不禁让人悲从中来,“落木”是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化用而来,干枯硬朗,萧萧而下,而后一句“滚滚来”共同营造了浑厚深沉的艺术境界。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前一句给人的感觉是空间无限广阔,后一句给人的感觉是时间永不停止的流淌,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理而妙。孤独多病的诗人,面对无限广阔的时空,顿生个人漂泊无依,贫病孤苦的哀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前两联境界阔大,如果一味阔大下去,不免乏味,杜甫深谙作诗之道,“沉郁顿挫”是他的诗歌风格。何谓“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杜甫的这首诗可谓是体现杜甫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前两联境界宏阔,感情深沉,而第三联诗歌由对大自然的描绘,回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宏大的境界一下子就缩小了,情绪也一下子低沉下来了。

杜甫特别真诚地叙写了自己当下的人生处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这样评价这句话“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意思是这十四个字里包含了八层意思,万里,是说离家之远,思乡之愁;秋,是说万物凋零,时节凄惨;作客,是说漂泊他乡,居无定所,羁旅之愁;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久居他乡,思亲念家之情越甚;百年,年老矣,来日无多之愁;多病,体弱多病之愁;台,台高远之处,孤独之愁;独登台,身边没有亲朋好友,孤苦之愁。八层意思层层递进加重了悲愁的情绪。

诗歌的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经人生种种艰难困苦,头上的白发日渐增多,已经是两鬓斑白了。新近因为身体的原因,连最爱喝的酒也停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时的杜甫,连可以解忧的酒都戒了,哀愁将何以排解?

杜甫很善于把个人的哀愁放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之中,这样使得他的悲凉并不渺小。他的诗歌常常是前两联描绘浑厚深沉阔大雄浑之景,后两联叙写个人身世 的悲哀,他写于来夔州的路上的诗《旅夜书怀》,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一联交代了诗人夜宿的地点,第二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何等地阔大雄浑之景,而到了第三联诗人写到了自己的悲哀,老病孤独,羁旅漂泊。又大自然到个人命运,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象。

与《登高》时期的诗作《登岳阳楼》同样也是如此风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朋友没有联系,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居无定所,只有一条破船为家,可是杜甫却能把个人的痛苦放到无限广阔的宇宙天地之间,气象自然宏大了。当然杜甫的诗歌意境能由大到小,有有小到大,沉郁顿挫,并不是纯粹使用技巧锤炼,刻意为之,如他自己所说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以为这与杜甫深沉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从来都不为一己而悲,从来他的心里都装着国家,装着天下百姓。当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他登上高台为自己的命运悲哀的时候,他写到的是“花近高楼伤心客,万方多难登此登临”,他的伤心总和天下百姓的苦难联系在一起。

202_/1/14

PS: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打卡第18篇

杜甫《登高》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