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新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0011021093 学时数:32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广告)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在该专业中的地位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首先,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它主要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特殊规律,从社会运行的特殊角度研究社会;而不象历史唯物论那样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次,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研究社会整体,整体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而不象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单科性社会科学那样只研究某一社会领域的现象。也正因如此,社会学在研究社会和社会运行时,并不限于某一特定方面,而是综合地观察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学眼光”。可以说,社会学既是哲学和单科性社会科学之间的中介,又和其他社会科学一起成为哲学和社会现实之间的中介。
社会学概论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对于充实学生社会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要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及运行机制,掌握基本社会学概念、原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对教师开展本课程教学的建议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种种课题。对每一课题,不同的学者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教师必须较全面地了解相关方面的近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资料,必须对相关的社会现实有着自己的思考,然后再写出系统的备课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授课,并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辨论的方式。
教师在结束每一讲之后,要针对下一讲的内容提出相关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组织学生到城市和乡村进行社会调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建议
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勤于思索;在课堂讨论中,应主动配合教师,联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够针对不同见解展开辨论;课下,应认真阅读教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并积极加以思考。同时,利用假期,做好社会调查工作。
(三)对学生成绩考核的建议
学生总评成绩由二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主要根据各人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和社会实践情况确立。期末成绩占80%,考试采取开卷方式进行。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产生背景和条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等知识,使学生对社会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学的孕育产生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 社会学与社会 本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教学难点: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什么是社会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关系?
第二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的本质、社会的特征、社会是如何运行的知识,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的概念 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社会的类型
第四节 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 第五节 社会运行 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的本质和特征、社会运行机制
教学难点:关于“社会”几种的理论观点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 2.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 4.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的理论。5.简述关于社会类型的理论。
6.简述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7.如何理解社会学考察社会的角度。
第三章 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类型、文化的结构和文化的功能等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以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 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文化的区分 第四节 文化的结构 第五节 文化的功能 第六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的功能
教学难点:文化的结构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E.B泰勒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5.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6.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7.试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的社会化所必需的条件、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我国当前社会化存在的问题等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化作用的认识水平。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 第四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第五节 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人的社会化应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我国当前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化及其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2.简述狭义的和广义的社会化研究领域。
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并联系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社会化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和加强哪些机构? 4.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5.简述划分社会化过程的要点。
6.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7.怎样认识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代差问题?
第五章 社会角色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角色的类型、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角色的失调等知识,为学生今后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提供理论基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社会角色的扮演
教学难点:社会角色的理论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简述角色理论的四个重要来源。
2、什么是角色和角色集?如何认识自身的角色集?
3、怎样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角色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5、简述角色失调的不同情形。
第六章 社会互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互动的情景、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的类型等知识,增强学生对人际互动的洞察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其理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第四节 集合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互动的情景和过程
教学难点:社会互动的理论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l、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2、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3、社会互动的情境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4、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
5、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6、试比较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
7、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8、如何预防、引导和控制集合行为?
第七章 社会群体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群体现象、社会群体类型、社会群体结构等知识,提高学生观察群体现象的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群体类型
教学难点:社会群体的结构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社会群体如何得以存在和维持? 3.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
4.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5.如何分抓群体内部的关系? 6.如何评价群体决策及其功能? 7.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8.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9.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第八章 家庭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家庭建立的条件、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的变迁等知识,提高学生对家庭在社会中作用的认识。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庭概述
第二节 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第三节 家庭的功能 第四节 转型社会中的家庭 第五节 家庭的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家庭的未来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l、什么叫家庭?家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简析婚姻准备及其意义。
3、简述离婚率的几种统计方法。
4、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
5、简述家庭的功能。
6、试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化及其问题。
第九章 社会组织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目标、社会组织的结构等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组织的类型
教学难点:社会组织的结构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简述社会组织的涵义及其特征。
2、简述社会组织的分类方法。
3、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标准是什么?
4、什么叫组织目标?它对于社会组织的意义是什么?
5、简述组织正式结构的设计原则。
6、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
7、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结构?
8、简述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9、试论官僚主义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6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原因、社会分层的特点、社会流动的机制等知识,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分层现象的认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第三节 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状态 第四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社会流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分层理论
教学难点:社会分层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现象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3.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社会分层现象? 4.简述韦伯的分层理论对于后来分层研究的影响。
5.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之间的区别。6.试论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分层结构调整。7.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8.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制度的类型、社会制度的特征、社会制度的功能及社会制度的转型等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制度的认识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社会制度与社会转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制度的功能
教学难点:社会制度的转型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2、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类型。
3、如何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
4、试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及其意义。
第十二章 社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区的类型、研究社区的理论与方法、社区的功能、社区的协调发展等知识,为我国社区建设更好的提供服务。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区概述
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区的协调发展
教学难点:研究社区的理论与方法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
3、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
4、简述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社区研究。
5、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6、试论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变迁的类型、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社会变迁的机制、社会现代化的特征等知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变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第五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变迁的机制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2、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 别。
3、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5、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6、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的类型、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及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等知识,提高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 第四节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l、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2、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如何区分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
4、运用社会问题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中国实际,举例分析社会问题。
5、应该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社会控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控制的特征、社会控制的类型、社会控制的功能、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等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控制的认识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 第三节 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控制的功能
教学难点:社会控制与越轨行为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哪些类型?
2、简述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3、简述社会控制手段的类型。
4、如何分析社会控制的度?试析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
5、什么是社会越轨?简述有关社会越轨的各种理论解释。
6、运用解释社会越轨的有关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越轨现象。
第十六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工作的价值、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等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社会保障概述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后播放影视资料。思考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2.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3.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4.试比较世界上几种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5.试析建国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与问题。6.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
第二篇:社会学教学大纲
《社会学》教学大纲
使用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学参考用书: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2. [美]D·波普诺著:《社会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3. 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4. 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5.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6. 北京大学社会学编写组编,《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出版。7. 孙立平主编:《社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9. 风笑天编著,《社会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一、教学内容要求
社会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一,在此应通过规范的制度文本解读、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制度熟练运用的教学目标;同时,课堂讲授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点,以及难点和复杂问题的剖析,同时布置有针对性的复习思考题,使学生比较系统和准确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实务;在课程讲授中,密切联系我国实际,作到在忠实于学科规范体系原貌的前提下,重点使学生对我国的现行社会学运行机制及其发展变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社会学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应通过规范的制度文本解读、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制度熟练运用的目标。一是系统的、有历史沿革的制度文本解读;二是社会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达到启发式教学效果;三是社会实践和课程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与制度的结合点,了解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讲解重点内容时,应结合我国社会学制度改革中引发的理论和实施难点,发动同学对我国目前社会学学术状况和改革对策的思考与讨论。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注意阅读有关社会学改革的最新动态,配合老师搞好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并把学生在课堂的平时表现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计为总分的30%。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是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
第一章 导 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
1、学术界对社会学的定义
2、台湾学者龙冠海比较归纳
3、我们的定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三、社会学与常识
四、社会学的功能 思考:
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的区别?
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2.社会思想背景 3.学术背景
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
1.社会学的创立或发端阶段
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
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
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
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
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社会冲突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理论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况
1、发展阶段
2、中国社会学的薄弱环节
[思考题]
1、论述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2、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点;
3、论述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
4、论述韦伯对社会学的贡献。
第三章
社 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1、语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界的认识 第一种:社会唯实论 第二种:社会唯名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4、社会的定义
二、社会的特点
三、社会的构成要素
四、社会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二、社会的类型
下面是两种普遍采用的划分社会的方法:
(一)“五阶段”划分法
(二)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微观的视角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三、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第四节
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1、概念
2、基本类型
思 考 题
1、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不同认识?
2、什么是社会结构?
3、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涵义、特性与分类
一、什么是文化
1、涵义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二、文化的特性
三、文化的分类
1、主文化和亚文化
2、主文化和反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构成要素
1、符号
2、价值观
3、规范
4、物质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层次
(一)文化的内部结构
(二)文化的外部结构
第三节
文化分析
一、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
1、功能主义的视角:
2、冲突论视角:
3、生态学的视角:
二、文化评价的几种态度
1、文化中心主义
2、文化理性主义
3、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思 考 题
1、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2、文化的特性及分类。
3、文化的内部结构。
4、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化的类型
1、初始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2、从社会角度分析: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个人生物基础
二、外界社会环境
1、家庭
2、学校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1、人格发展理论
(1)库利 的“镜中我 ”理论(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2、生命历程理论(略)
二、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3、代差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二、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三、内化价值观念
四、培养社会角色
思考题
1、社会化的含义及类型。
2、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含义
(1)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
(2)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对应与一系列角色期望(4)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二、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角色认知
二、角色互动
三、角色扮演的前台与后台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思考题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如何理解和处理社会角色冲突问题。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一、含义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戏剧理论(拟剧论)
3、社会交换论
4、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4、暗示
5、交换
第三节
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2、特点
二、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社会条件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思考题
1、什么是集合行为?
2、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社会条件有哪些?
第八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群体规模
四、群体领导
五、群体决策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含义
二、基本特征:
三、我国转型期的初级社会群体: 思考题
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什么是社会转型。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一、含义
二、社会地位
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二、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的方法与标准
1、方法
2、分层标准
二、当前研究的若干问题
1、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
2、弱势群体问题;
3、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阶层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分层的标准
第五节
社会流动
一、含义
二、类型
三、合理社会流动及其意义
1、什么是合理流动:
2、合理流动的重要意义: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分层?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现象(利、弊)。第十章 社 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三、社区的分类
第二节
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
二、社区建设
第三节
虚拟社区
一、含义
二、特征
三、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
2、谈谈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3、谈谈你家乡的社区建设举措。
第十一章
一、含
义
二、构成要素
三、特
征
四、分
类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
1、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2、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3、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五、社会问题理论
1.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2.奥格本的文化失调理论
3、社会解组论
4、价值冲突论
六、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1、人口问题
2、贫富差距问题
3、犯罪问题
4、失业问题
社会问题13
思
考
题
1、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请介绍你所知道的几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什么是社会问题?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
一、含义
二、特征
1、普遍性
2、阶级性
3、强制性
三、分类
1、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根据控制的手段)
2、硬控制与软控制(根据是否使用强制手段)
3、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
四、社会控制手段
1、习俗
2、道德
3、宗教
4、纪律
5、法律
6、社会舆论
第二节
社会越轨
一、含义及分类
二、社会越轨的特征——相对性
三、产生原因(理论解释)
1、生物学解释
2、心理学解释
3、社会学解释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控制和社会越轨?
2、社会越轨的相对性。
3、社会越轨的理论解释(文化传递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如何进行社会控制?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3)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自然环境
2、人口
3、发明和发现
4、非物质文化
5、文化传播
6、思想观念与主观努力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二、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三、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类型
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五、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1)初始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2)权威危机阶段,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3)现代化发展阶段,1949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4)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至今
思考题
1、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4、调查你所在的村庄或城镇,试描述其变迁过程与形式,并分析其发生变迁的原因,并简述你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
第三篇: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社会学 Economic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205j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4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 容 简 介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与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与经济等内容。
教 学 大 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48学时
(一)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6学时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一、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三、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
一、经济社会学的概念
二、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
三、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
四、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探讨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对象、体系,掌握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中国经济社会学
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学的渊源流变;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试析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2.试比较分析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三者理论体系的异同和关系。3.试述经济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三起三落。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
4学时 第一节 理性选择范式的源流
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第四节
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
教学目的和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学的最新发展,理性选择既是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长期学术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学科交叉、互动和融合的结果。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从“旧”到“新”的学术发展脉络,掌握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及其地域特征,把握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动向。
本章重点和难点: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主要内容:理性选择理论范式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简述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2.简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3.如何评价理性选择理论。第四章 社会资本
6学时 第一节
社会资本研究概况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定义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分类 第四节 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五节
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批评
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资本是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章主要讨论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行动的研究。本章对经济学资本概念与社会学有关人们的社会资本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并对经济行动主体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经济社会学有关社会资本的基本研究。
本章重点和难点: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意义;社会资本的分类; 主要内容:社会资本的研究和分类,社会资本的分析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简述不同研究视角的社会资本定义? 2.简述微观层面(个体层面)的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3.简述宏观层面(社区层面)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4.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进行评价。5.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6;影响社会资本创造、保持和消亡的因素有哪些? 7.社会资本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定具有正面影响吗?为什么?
8.请自己设计一个小调查,对你所处的班级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第五章
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4学时 第一节 市场转型的渊源 第二节 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梳理有关市场转型的种种观点之后,着重介绍了市场转型在我国的特殊性,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探讨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市场转型。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市场转型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市场转型的不同阐释。教学重点和难点:市场转型的渊源及不同理论。思考题:1.什么是市场转型理论?
2.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文化视野的市场转型?
4.简述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市场转型研究?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6学时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第二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本章重点和难点:市场交换的理论;交换行为的微宏观制约机制;礼品经济、搭便车行为的解释。主要内容:交换行为的含义和类型;交换中的理性和情感;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行为;交换行为与网络结构;礼品经济;搭便车行为。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更换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2.论述交换行为的微观制约机制。3.论述交换行为的宏观制约机制。
4.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交换行为的研究主题。第七章
消费行为
6学时 第一节 消费行为研究概述
一、消费行为的含义
二、作为社会行为的消费行为 第二节
参考群体与消费行为 第三节
家庭与消费行为 第四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
一、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研究
二、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倾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经济社会学对消费行为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学有关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消费行为的不同阐释。
本章重点和难点:消费的含义;家庭庭消费行为理论;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主要内容:消费行为的含义;家庭消费行为;个人消费行为;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中的消费行为等。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不同学科对消费行为研究的异同。
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试析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4.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试从这个角度分析消费行为全球化趋同的原因。第八章
劳资关系
4学时
第一节
劳资关系概述 第二节 劳资关系演变及理论 第三节 劳资关系系统分析
第四节
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劳资关系的分析是经济社会学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章主要阐述经济社会学对劳资关系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学劳资关系的系统分析,理解劳资关系的经济社会学含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劳资关系的系统分析、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 主要内容:劳资关系概述;劳资关系系统分析、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有何特征。
2.劳资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类型。
3.简述解决劳资冲突的机制
4.简述劳资关系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5.如何理解劳资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
第九章
经济组织
4学时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 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 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企业和产业组织等经济组织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对产业组织研究的基本视角和观点。理解企业作为社会建构的含义以及企业的社会活动对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企业组织的社会学视角和经济学视角研究;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主要内容:企业的产生、组织形态、市场性和社会性;公司控制与治理;企业间关系;产业组织和产业区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结合知识经济企业的组织形态特点,分析公司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
2.试比较企业、市场、网络结构的特性。
3.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意义进行讨论。
4.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形成了相当专业的产业集群或者专业市场,试选择某区域进行个案观察和小组讨论,对该市场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十章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4学时 第一节
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
第二节 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在认识 第三节
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
第四节 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 第五节 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概念和在再认识,了解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机遇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中的企业家成长。主要内容: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在认识、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企业家的理解,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简述动机心理学和社会边际理论对于企业家社会来源的理解?
3.企业家行为和管理者行为有何不同。
4.如何创造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第十一章
经济与文化
4学时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活动
第三节
经济行为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跨国企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经济与文化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掌握文化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含义;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主要内容:文化的多元性、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与经济、意识形态和宗教对经济的影响、东亚经济增长与文化、跨国企业与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讨论了文化、网络与经济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新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意义;掌握和理解新经济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信任经济学的文化解释;网络研究的两种视角。主要内容:文化的经济功能;新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的三个层面;扎利泽关于货币的文化分析;迪马乔关于经济周期的文化分析;信任的类型与水平;信任与交易秩序;信任与经济绩效;网络、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作为研究方法的网络;作为治理结构的网络。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试述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的经济功能。2.试述新经济社会学中最为典型的两类文化分析。
3.举例说明信任的分类及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4.试结合知识的分类,说明网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周长成: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主要参考书:
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经济社会学”课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近几十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社会学系及其相关专业都以为本科生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经济社会学特别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分析方法,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完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理论课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二、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经济社会学对许多经济现象从新的视角给与了理论阐释,使人们对这些经济现象有了全新理解,拓展了分析空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展专业知识面。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全面,资料新,篇幅适当,难度适中,比较符合教学时数和学生的水平。同时也符合我校教材选择的要求。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实行多媒体教学。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1、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重点讲清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
2、在教学方法上,要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发挥和挖掘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
3、将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015年8月30日
第四篇:教育社会学教学大纲
《教育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部分
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探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社会科学,是教育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一般来说,其研究内容多来自教育领域,而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即教育社会学学科论、宏观的教育社会学、中观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教育社会学四个部分构成。通过本门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促进学生对我国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我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社会学分析能力。
本课程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作为教材。该教材力图做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较充分地反映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翔实、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社会学教材。
本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考试加教育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本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一、一、学科性质诸论 二、二、学科性质确定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一、研究对象诸说 二、二、研究对象界说 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一、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二、二、决定因素与非决定因素 三、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四、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五、五、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重点与难题] 一、一、规范性与证验性两种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区别 二、二、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三、三、明确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四、四、把握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
1.什么是证验性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它与规范性教育社会学研究之间有何区别?
2.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明确这个问题有何意义? 3.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4.联系我国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实际,谈谈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5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内涵 一、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一、教育可传播和创造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观念、态度、价值和知识,使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自觉参与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可促进经济增长、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朝着“三个文明”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
三、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节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对策 一、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重点与难点] 一、一、应识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二、理解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战略中的作用 三、三、把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思考题]
1.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
2.试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谈谈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3.何谓教育可持续发展?其实现的对策选择是什么?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阶层化(7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阶层化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一、一、社会阶层化的涵义 二、二、阶层结构与教育结构 第二节
社会阶层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一、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机制 二、二、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具体表现 三、三、教育在促进社会分层合理化中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流动 一、一、社会流动概述 二、二、社会流动与教育的相互影响 三、三、教育分流问题 第四节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一、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及历史发展 二、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分析 三、三、促进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重点与难点] 一、一、应识记的概念: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竞争式流动、教育机会均等 二、二、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机制 三、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 四、四、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思考题]
1.社会阶层化对教育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试析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
3.联系教育实际,谈谈促进教育社会均等的措施。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变迁(4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从社会变迁过程中考察教育 一、一、社会变迁的涵义及类型 二、二、从社会变迁过程中研究教育的视角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 一、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二、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第三节
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与教育 一、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二、二、赶超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三、三、中国赶超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对教育的需求 [重点与难点] 一、一、从社会变迁中研究教育的视角 二、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关性分析 三、三、教育现代化的类型及当代社会背景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综述我国当前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并谈谈适应社会变迁应采取哪些教育对策。
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问题(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问题概述 一、一、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类型 二、二、教育与社会问题的相关分析 三、三、社会转型期教育问题举要 第二节
学习压力问题 一、一、学习压力问题的概念 二、二、学习压力问题的影响 三、三、学习压力问题形成机制及缓解 第三节
青少年问题 一、一、青少年问题类型 二、二、青少年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三、三、预防解决青少年问题产生的策略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问题 一、一、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二、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三、三、教育在解决人口问题中的作用 第五节
教育与劳动就业问题 一、一、劳动就业问题的涵义 二、二、劳动就业问题成因 三、三、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教育对策 [重点与难点] 一、一、教育与社会问题的相关分析 二、二、学习压力问题形成及缓解 三、三、预防青少年问题的措施 四、四、教育在解决人的问题中的作用 五、五、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教育对策 [思考题]
1.试析教育反作用于社会问题的双重性。
2.试举一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教育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六章
学校社会组织(8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校社会组织的理论 一、一、学校组织的涵义 二、二、学校组织的有关理论 第二节
学校社会组织的性质 一、一、关于学校组织基本性质的几种观点 二、二、不同类型学校组织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学校社会组织目标 一、一、学校社会组织目标的构成 二、二、学校社会组织目标的差异 三、三、学校社会组织目标的整合 第四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 一、一、异质性结构 二、二、多权威结构 三、三、多层次结构 第五节
学校组织的文化 一、一、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 二、二、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 三、三、离散型学校文化与统合型学校文化 第六节
学校社会组织的环境 一、一、社区与社区发展 二、二、社区结构对学校的影响 三、三、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贡献 [重点与难点] 一、一、学校组织形态与社会组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二、二、学校社会组织属性 三、三、学校组织目标、结构、文化的社会学特征 四、四、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它的特点何在?
2.学校组织目标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学校组织结构的社会学特征是什么? 4.如何正确认识学生亚文化? 5.试述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
第七章
班级社会体系(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概述 一、一、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 二、二、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 第二节
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一、一、社会化功能 二、二、个性化功能 三、三、分化与选择功能 四、四、照顾或保护功能 第三节
班级教学社会学问题 一、一、学生社会背景及同辈群体与教学 二、二、教师角色及教师群体与教学 三、三、师生人际关系与教学 四、四、班级社会气氛与教学 [重点与难点] 一、一、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 二、二、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三、三、影响班级教学效率的社会因素及班级教学自身的社会情境 [思考题]
1.盖哲尔与谢伦关于班级活动组织方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试析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3.提高班级教学效率的社会学途径是什么?
第八章
教师的社会学分析(4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一、教师的专业地位 二、二、教师在社会职业等级体系中的地位 三、三、教师群体内部的地位差别 第二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 一、一、教师角色的多维性及其转换 二、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第三节
教师职业的社会化 一、一、教师社会化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二、二、教师社会化的阶段 [重点与难点] 一、一、教师在社会职业等级体系中整体社会地位及各层面社会地位的判定 二、二、教师社会角色的类型及变迁 三、三、教师社会化的涵义及内容 [思考题]
1.试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现状进行分析。
2.有人对“教师是社会代表者”的观点提出质疑,请给出你自己的观点。3.教师角色冲突的类型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4.试从教师社会化内容的角度谈谈教师教育内容的构建与改革。
第九章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概述 一、一、个体社会化的涵义 二、二、个体社会化的纵横结构与教育 三、三、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一、一、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及其特点 二、二、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 三、三、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一、一、学校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及其特点 二、二、教师与学生社会化 三、三、学生同辈群体与个体社会化 第四节
社会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一、一、社会文化与学生社会化 二、二、大众传播媒介与学生的社会化 [重点与难点] 一、一、个体社会化的涵义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二、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思考题]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它与教育的关系怎样?
2.家庭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作用如何?它与其他社会因素相比有何特点? 3.学校个体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怎样认识学生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过性中的作用。5.如何改革与完善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化功能。
三、教学参考书目
1、董泽芳编著:《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吴铎、张人杰编:《教育与社会》,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
3、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厉以贤、毕诚:《教育社会学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陈奎熹:《教育社会学》,台北三民书社1980年版。
7、林清江:《教育社会学新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
8、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王守恒主编:《教育动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苏]费里波夫:《教育社会学》,李震雷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16、[英]班克斯(O.Bawks):《教育社会学》,林清江译,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8年版。
17、[日]片冈德雄:《班级社会学》,贺晓星译,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18、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吴永军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五篇: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 8学时每周 学分: 承担课程教师: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重要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熟悉当代中国有关“三农”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农村发展的现象与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共十四章,共计 104 学时。第一章,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农村社会学的讲授框架和学习意义,了解农村社会学产生的原因,掌握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掌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农村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2.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进程: 第一节 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联系(1)社会学(2)农村社会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发展简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农村社会学的特点和知识体系(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重要意义(4)农村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农村社会与农村居民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明确什么是“农民”,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中国“农民”的伟大历史作用。重点:“农民”的界定,“农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
难点:正确认识中国“农民” 第一节 农村社会
(1)农村社会的含义(2)农村社会的结构 第二节
农民
(1)农民的含义及其特征(2)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3)农民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4)农民的现代化 第三节
农村居民
“农(1)农村居民的含义(2)农村居民的社会化
第三章
农村社会群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村家庭,家族和邻里的含义和关系。第一节 初级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第二节
农村家庭(1)家庭
(2)当代农村家庭的含义(3)农村家庭关系(4)农村家庭的功能 第三节
家族
(1)家族含义,特点与构成(2)现阶 农村家族的主要功能(3)对当代农村家族问题的几点认识 第四节
邻里
(1)邻里的含义和特点(2)邻里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掌握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特点及功能,从而了解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重点: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特点功能
难点: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1)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
(3)农村社会组织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第二节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1)农村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突问题 第三节
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1)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2)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第五章
农村社区与农村城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目的是在了解一般社区理论及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农村社区的产生过程,掌握农村社区的特点、类型和功能,并能对中国农村社区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明确农村城市化的含义、必然性和实现途径,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及模式选择;
重点:理解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功能;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模式选择 难点:把握社区的类型及社区建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农村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第一节 社区和农村社区
(1)社区的概念及理论意义(2)农村社区及其分类(3)农村社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
(1)农村城镇化的含义,进程和必然性(2)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和实现途径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1)城乡一体化的产生背景(2)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3)对城乡一体化的不同理解(4)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农村人口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农村人口及其形成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第一节 农村人口
(1)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中国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3)中国农村人口的性别构成(4)
中国农村人口的分布(5)
农村人口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4)
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主要问题(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障碍(6)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7)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社会分层的涵义、标准、社会流动的涵义、动因和功能,掌握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和功能,了解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现状。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的含义、方法与标准(2)社会分层理论的特点(3)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意义(4)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5)
当代农村的阶层结构(6)农民分化与分层研究 第二节 农村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的含义,类型与功能(2)
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与特点
第八章
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农村文化和功能。第一节 农村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的含义及构成要素(2)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重点(3)
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和主要途径 第二节
农村文化
(1)农村文化的含义及其体系(2)我国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3)
农村文化的功能 第九章
农村社会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社会控制的涵义、类型和方式,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以及完善农村社会控制机制的途径。重点是社会控制的涵义以及怎样完善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难点是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农村社会控制
(1)农村社会控制概述(2)
农村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过程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特征与机制(1)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2)农村社会控制的特征(3)
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第三节
农村社会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2)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秩序(3)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建构
第十章
农村社会保障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村社会保障的结构及内容,掌握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特点及功能,认识到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及特点功能
难点: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选择模式。第一节
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特点及由来(2)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念(3)
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主要原则(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3)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急迫性 第三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
发展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几点建议
第十一章
农村社会现代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必然性和实现途径,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及模式选择;掌握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重点:中国农村社会现代的模式选择;
难点: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
第一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及主要特征(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2)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面临的社会结构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2)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三节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战略(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2)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1)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2)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3)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4)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点(5)
做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措施
第十二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状况,掌握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掌握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重点: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
难点: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问题
(1)土地的特性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3)我国农村土地社会保障的现状(4)
中国农村土地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5)
如何解决中国农村土地所存在的问题
(6)
实现我国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法律体系的途径(7)
改革我国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 第二节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1)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2)
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
第十三章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改善的对策。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基本思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科学(1)环境概述(2)
环境科学 第二节
生态学基础(1)生态学概述
(2)
生态系统概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 第四节
生态环境
(1)现阶段中国生态环境现状(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3)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4)
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 第五节
我国农村能源问题
(1)我国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未来我国农村能源供求格局(3)
农村能源发展战略举措
第十四章
量表法与民意测验 第一节
量表法(1)量表有其作用(2)量表的分类(3)
总加量表
第二节
农村社会调 集资料的方法(1)访谈法(2)问卷法(3)
观察法(4)
文献法
第三节
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1)比较分析法(2)社区分析法(3)
因素分析法 第四节
资料的统计分析(1)资料的审核(2)资料的编码(3)
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