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节日及来源
德国传统节日简介
德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这些节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月1日 新年(Das Neue Jahr)
德国人迎新年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元旦穿新衣,万事如意;新年乱穿衣,一年顺利。洗洗澡,换新衣,攘灾祈福庆新年。这一风俗与我国过春节的习惯相似。德国人新年中的吉祥物有“吉祥猪”、“鱼鳞鱼子”、“马蹄铁”等。“吉祥猪”令人回忆起日尔曼诸神中的图腾野公猪,它是神圣与吉利的象征。“鱼鳞鱼子”表示招财进宝,把几片鱼鳞放入钱包中,预示在新的一年中财源茂盛。新年里,人们还习惯把马蹄铁钉在门上,据说有驱邪镇妖的作用。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狂欢节(Karneval/Fasching/Fastnacht)
2月10日左右是狂欢节。这一节日在科隆,美茵茨等沿莱茵河流域的城市的庆祝规模盛大。这一天人们着盛装,带上各种假面具,载歌载舞到街上游行。各种彩车驶上街头。站在车上的人们向街道两旁的人群撒糖果,巧克力和玩具等!
狂欢节不分男女老少,脸上化妆,穿奇装异服,翩翩起舞,场面壮观,热烈。很多地方结束游行后就道酒店举行传统的鱼宴狂欢节。
复活节(Ostern)
复活节在每年过春节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和星期一,日期不固定,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复活节是德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他是最古老的基督教节日。至今仍保留着种种习惯,如节前准备复活兔子和复活节彩蛋,以此来欢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德文的复活节一词并非来自基督教。“Ostern”脱胎于“Ostara”(意为“东方”),而这个“奥丝塔拉”是条顿族传说里掌管朝霞、春天与孕育的女神。
古时候,在这位女神的节日,人们欢呼嫩绿的春天和以朝霞为象征的爱情。人们还持剑起舞,庆祝太阳神终于战胜了冬天的恶势力。那时,作为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祭典,日耳曼人还掩埋、赠送和吃食鸡蛋。
随着基督教之征服西方世界,这个日子和其它日耳曼传统异教节日一样,被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于是“东方节”成了“复活节”。后者自然是中国人的汉文意译。“东方节”与“复活节”的结合也是有意义的,据称,站在耶稣墓边的女人们目光始终看着东方,她们相信,将要复活的耶稣来自东方,来自朝霞那儿。
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
慕尼黑啤酒节是德国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传统节日,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慕尼黑,在当地各大啤酒厂的节日帐篷内畅饮啤酒,啃着烤鸡,气氛热烈。十月节还举行庆祝活动。披上节日盛装的巴伐利亚人载歌载舞,几匹大马拉着啤酒桶缓缓经过闹市,揭开的十月节的序幕
基督降临节Adventstag
从圣诞节那天往回数的第四个周日,就是德国人所说的基督降临节开始。以后这四周中的每个周日都要点燃一支蜡烛。而这盏带有象征意义的烛光是耶稣带到世界上的。这个迎接圣诞到来的传统从古至今不曾改变。
尼古拉日Nikolaustag
每年的12月6日是尼古拉日。(Nikolaus)尼古劳斯原本是生活在公元3世纪的一位主教。12月6日是他的忌辰。关于他有很多的传说故事。我们可以确知的是,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心人,非常忠于他的信仰,特别关心照顾孩子们。
在尼古劳斯日的前一天晚上,孩子们就把他们的靴子放在门口,期盼尼古劳斯用糖果和水果把靴子装满。尼古劳斯日的当天晚上,身披大氅、头戴主教教冠的尼古劳斯有时会亲自来到孩子们的家里,或者巡游整个城市。他身上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根鞭子,为那些不乖的坏孩子而准备;一个装满了小礼物的口袋,当然是为可爱的孩子们准备的。他从一本厚厚的大书上,读出这些孩子们做了什么好事和坏事,然后分发礼物。当然,大多数时候,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一些什么。有时候,尼古劳斯主教会由他的助手陪同,那个本名Ruprecht(卢普莱希特)的仆从,也就是后来人们口中的圣诞老人了。
一直到上个世纪,那个会给大家带来圣诞礼物的“圣诞老人”才成为一种风俗流行起来。在12月24日晚上,也就是圣诞节前夕/平安夜,圣诞老人会把礼物放在圣诞树下。这种风俗其实是从美国传过来的,在那里,圣诞老人被叫做“Santa Claus”。在德国的很多地区,特别是南部,圣诞节给大家带来礼物的,则是“Christkind”,本义“圣婴”,此处则代表圣诞老人。
圣诞节(Weihnachten)
圣诞节是德国最重要的节日。就像中国的春节,圣诞节的假期是12月25——26日,但很多的企业和政府机关都从12月24放到元月2,3号的。每年进入12月,各地的商店和街道就开始披上节日的盛装,市议会门前或广场总要树一棵大的圣诞树。各种圣诞节的时令商品堆满货架。节前人们忙着采购鲜花,家庭圣诞树,圣诞礼物和各种“年货”。
德国的大学生平时难得回家,但圣诞节一定要回去和家人团聚。吃圣诞大餐,唱圣诞歌,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装饰品,孩子们将会获得圣诞礼物。合家一直欢庆到深夜。有些家庭到教堂去。第二。三天亲朋好友可以相互拜访。除夕(Silvester)
除夕夜人们喜欢放鞭炮,所有德国人每年买各种鞭炮和礼花的钱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亿欧元。在除夕夜弄出点儿动静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之前。那时侯还没有鞭炮。人们在除夕夜上街敲锣打鼓,以驱除恶魔。后来人们又加进了乐鼓、小号、教堂钟及其它一些乐器。为了得到好运气,人们在除夕时互赠一些吉祥物,比如马掌、幸运硬币、小猪或者瓢虫状的巧克力等等。也有人送带清扫烟囱小人的四叶苜蓿。苜蓿一般都是三片叶子。四片叶子的苜蓿及清扫烟囱的人都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气。还有一个习俗是铸铅。铸铅游戏是这样的:人们在铁勺子里放一小块铅,然后放在火上让它融化。之后将它倒在一只装满凉水的碗里。融化的铅水会形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锚状代表远程旅行,王冠状代表财富,而马蹄状是新年的幸运象征。
第二篇:德国的节日
德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大大小小的民间节日有一千多个,平均每天就有三个节日。节日庆祝得范围小到村镇,大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象全国性的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射手节等;地域性的有慕尼黑的啤酒节、斯图加特的感恩节、巴伐利亚的民间服饰节;行会之间也有很多的节日,象五朔节、渔民节、牧羊人节、厨师节、葡萄农节等。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从每年的月日时起就算狂欢节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复活节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是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前三天,在这发狂的三天,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他们进行化装大游行,进行大型的狂欢集会和舞会,还有星期四女人节,这一天许多的妇女手拿剪刀上街,专门去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一些漂亮的领带,她们把剪来的领带作为战利品订在墙上自我欣赏。
第三篇:德国礼仪和节日
德语的应用范围
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的外语(在欧洲第二常被学).在日本,德语而不是拉丁语是医学的术语。
德语是最重要的文化.科学及沟通语言之一,是世界上十大最通用语言之一.超过一亿的人口以德语为母语,是俄语之外在欧洲最通用的母语.在中欧及东欧,德语为地区性的沟通语言也日益重要,在欧盟中,德语是英语和法语以外的最重要语言.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 德国
• 奥地利
• 列支敦士登
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官方语言之一:
• 比利时(还有法语和荷兰语)
• 意大利(还有意大利语、法语和斯洛文尼亚语)• 卢森堡(还有卢森堡语和法语)
• 瑞士(还有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
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少数民族语言(按说的人的多少排列):
• 丹麦
• 法国
• 俄罗斯
• 哈萨克斯坦
• 波兰
• 罗马尼亚
• 多哥
• 纳米比亚
• 巴拉圭
• 匈牙利
• 捷克和斯洛伐克
• 荷兰
• 乌克兰
• 克罗地亚
• 摩尔多亚
• 拉脱维亚
• 爱沙尼亚
• 立陶宛
礼仪举止常识
1.打招呼(Grussformeln):
一 般, 德国人之间很讲究礼貌, 但在学生之间稍为随便一点.见面时说“您好”在德语中一般视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 “Guten Morgen”(上午到十二点钟), “Guten Tag”(十二点后到十七点钟, 但在巴伐利亚州人们说“Gruess Gott”或“Servus”), “Guten Abend”(十七点 以后), 学生之间也常说“Hallo”或“Hei”或“Gruess dich”.分别时常说“Auf Wiedersehen”(施瓦本人说“Ade”), 临睡前也可说: “Gute Nacht”.学生之间也爱说“Tschues”或“Tschau”或 “Bis bald/spaeter”等.在德国, 问“Wie geht es Ihnen/dir?”只是在朋友或熟人之间, 被问者可简单说“Danke, gut.” 也可较详细回答.当别人介绍您认识某人时, 您可与其握手并说“Freut mich, Sie kennenzulernen”.同学之间可简单说“Hallo”.假如您为别人作介绍, 可说:“Darf ich vorstellen?Frau Y.” 被介绍的人之间再互相握手打招呼.在路上遇到朋友或熟人也应该问好致意.另外, 在德国 有时陌生人之间也互相打招呼, 如在小路上散步或骑自行车时双方迎面而过时, 或在公共场合上下电梯(楼梯)时, 或进办事机构、诊所等的等候房间时, 以及在宿舍门前遇到邮递员或清洁工人等.假如您在大学或大公司里工作, 应该和所有的同事打招呼.另外, 德国人常用的客套语为“请”, “谢谢”和“对不起”(Bitte!Danke!Verzeihung!).2.握手的礼节(Haendeschuetteln):
在 德国, 人们见面和分别时, 一般伸出右手互相短暂握一下.如果只是路遇, 可只打招呼致意一下, 不必停下来握手.学生之间也常放弃握手.朋友之间见面有时也会先在左脸然后在右脸上吻一下, 但吻手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已几乎见不到.在重要场合如接见或大型晚会上, 只是主办者和部分来宾握手.另外, 作为妇女在人们向她打招呼时不一定非要站起来, 但站起来更有礼貌;而男士在某位女士向他打招呼时一定要站起来.3.怎样称呼对方(Siezen und Duzen):
成年人之间一般要以“您”相称, 并称对方“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Sie”, “Herr”, “Frau”).德 国与美国不一样, 同事或邻居之间也常常以“您”相称, 以保持一定的距离.假如对方有教授或博士头衔, 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将其头衔加在姓之前, 如“Herr Professor X”或“Frau Doktor Y”等.只是在亲朋好友之间才以“你”相称.同学之间可以从一开始就以“你”相称.4.养成守时的好习惯(Puenktlichkeit):
德 国人非常看重守时, 不守时是很大的失礼.大学教授和讲师都有固定的答疑时间(Sprechstude), 学生有疑问可以在这个时间内去请教, 如果是特别约定的, 更是不得让教授或讲师等候.一般, 人们都有一本记事本, 上面记着课表和约会等: 哪一天, 几点钟,什么地方, 同什么人, 谈些什么问题等等.只要拿出这个小本翻一下, 就可以知道今天和这个星期要做些什么事情.假如, 确实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赴约, 必须打电话通知对方或请人转告.另外, 有个“大学里的一刻钟”(Akademische Viertel), 这是指在大学里的课程都安排在整点过一刻钟开始(“c.t.”= cum tempore).习惯上, 当人们被邀请去作客时, 也故意在约定的时间稍后几分钟去, 但迟到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十五分钟.注意, 赴约绝对不要提前去.5.邀请客人和作客(Einladungen):
德 国人一般不常邀请人去家中, 不速之客有时会被拒之门外.好朋友之间也得事先打个电话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接待客人, 这样至少可以让主人有些准备.如果得到邀请, 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 都应该尽快或最晚在二三天内给主人答复.去作客时, 一般给女主人带一 束鲜花, 给小孩买玩具或书, 但一定要撕去价格标签, 并包装好(一般商店都可以帮忙包装).同学之间在学生宿舍请客, 一般带一瓶(葡萄)酒或自己准备的糕点作为饭后甜食总是会受欢迎的.作完客后, 应向主人表示感谢.如果是想邀请别人来作客, 大多在一周前发出邀请,以便双方好作安排.客人来后, 对您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时, 您应感到高兴并感谢对方的称赞.千万不要说中国式的客套话:对不起, 我没有作什么准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6.怎样使用刀叉及用餐习惯:
在德国, 吃饭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手腕放在桌子边沿.在喝汤时或吃饭后甜点时, 左手虽然用不上也必须平放在桌上.吃肉时先要把肉切成小块, 咀嚼时不能张开嘴巴.汤勺或叉 子要送到嘴里, 上身要坐直, 略略向桌子前倾, 不可弯到盘子上面去.不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若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或继续言谈, 请一定先将口中食物咽下再开口.另外, 入座的顺序是首先为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 男士要帮助女士就坐时移动座椅.饭后要将椅子移回原处.7.着装习惯(Kleiderordnung):
在德国, 普通生活中着装并无一定之规, 关键是要整洁和无破损.学生中就更无什么特别讲究, 但不要穿着运动服去上课, 被教授约见时也最好能比平时稍为讲究一点.去剧院或参加较重要的活动一般要西装革履.德国重要节日
按一年中先后顺序排列。
1)Neujahr
新年。一年中的第一天。元月1日。
2)Heilige Drei Könige
圣三王节。元月6日。非全德性节日。
据《旧约全书》的《马太福音》中记载,马利亚在伯利恒生下耶酥时,有三个天文学家按照星星的指引从东方来跪拜耶酥,并且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在公元9世纪,这三个天文学家(也有说是三个智者的)被传为三个国王。
3)Karfreitag
耶酥受难节。耶酥受难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五。此节日是为纪念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酥受难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
4)Ostersonntag
复活节星期天。立春后第一个满月后的星期天。
5)Ostermontag
复活节星期一。接着复活节星期天的星期一。
6)Maifeiertag
五一节。
7)Christi Himmelfahrt
耶酥升天节。复活节后第40天。
8)Pfingstsonntag
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第7个星期日。在犹太教是收获感恩节。在基督教为长达50天的复活时期的最后一天,在西方这天是圣灵降临人间和教会形成的节日。
9)Pfingstmontag
圣灵降临节后的星期一。
10)Fronleichnam
基督圣体节。圣灵降临节后的第2个星期四。非全德性节日。
11)Mariä Himmelfahrt
圣母玛利亚升天节。非全德性节日。
12)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
德国统一日。10月3日。
13)Reformationstag
宗教改革纪念日。10月31日。非全德性节日。
14)Allerheiligen
(天主教)万圣节。11月1日。非全德性节日。
15)Buß-und Bettag
(基督教)忏悔祈祷日。教会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三。非全德性节日。
16)1.Weihnachtstag
第一圣诞节日。12月25日。
17)2.Weihnachtstag
第二圣诞节日。12月26日。
德国重要节日
按一年中先后顺序排列。
1)Neujahr
新年。一年中的第一天。元月1日。
2)Heilige Drei Könige
圣三王节。元月6日。非全德性节日。
据《旧约全书》的《马太福音》中记载,马利亚在伯利恒生下耶酥时,有三个天文学家按照星星的指引从东方来跪拜耶酥,并且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在公元9世纪,这三个天文学家(也有说是三个智者的)被传为三个国王。
3)Karfreitag
耶酥受难节。耶酥受难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五。此节日是为纪念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酥受难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
4)Ostersonntag
复活节星期天。立春后第一个满月后的星期天。
5)Ostermontag
复活节星期一。接着复活节星期天的星期一。
6)Maifeiertag
五一节。
7)Christi Himmelfahrt
耶酥升天节。复活节后第40天。
8)Pfingstsonntag
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第7个星期日。在犹太教是收获感恩节。在基督教为长达50天的复活时期的最后一天,在西方这天是圣灵降临人间和教会形成的节日。
9)Pfingstmontag
圣灵降临节后的星期一。
10)Fronleichnam
基督圣体节。圣灵降临节后的第2个星期四。非全德性节日。
11)Mariä Himmelfahrt
圣母玛利亚升天节。非全德性节日。
12)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
德国统一日。10月3日。
13)Reformationstag
宗教改革纪念日。10月31日。非全德性节日。
14)Allerheiligen
(天主教)万圣节。11月1日。非全德性节日。
15)Buß-und Bettag
(基督教)忏悔祈祷日。教会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三。非全德性节日。
16)1.Weihnachtstag
第一圣诞节日。12月25日。
17)2.Weihnachtstag
第二圣诞节日。12月26日。
第四篇:德国风俗与节日
风俗
俗话说:各地有各地风俗。德国当然也不例外。过去德国人把“作客”分为礼节性访问、告别访问、致谢访问、回访、就职访问、留宿作客和未婚妻作客等等。后来有人还发现了先生作客和女士作客两种。
首次接触性作客,一刻钟或半小时已经够了。客人不带什么礼品,花束也不带,主人也不招待什么。作客的最佳时间是晚上6点到6点半,或者是中午将近12点钟。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访者。
在德国,用餐有很多规矩,像样的用餐总要先喝点开胃酒。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掌勺,德国人总爱来点苦味的开胃酒,所有客人认识后,大家先围在一起站着聊聊天,讲些无关紧要的和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美酒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节日
德国全年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酥开天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德国统一日(10月3日);忏悔节(11月);圣诞节(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颁布日(5月23日)。
第五篇:皮草来源
“皮草”来源
皮草起始
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装。常用来制作皮草的动物包括兔子、狗、猫,狐狸、貂类等稀有的动物,也是皮草的来源之一。
人类自原始时期,就会以猎得的动物的毛皮制成衣服来蔽寒,或宣扬自己的成就。到了现代,皮草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之一。因为皮草贸易使许多动物面临人类的捕杀,在饲养用于取皮的动物时,采用的饲养和杀戮方式使动物遭受很大的痛苦,因此而皮草贸易和消费也是动物保护人士所反对的。
皮毛种类
狐狸 兔子 貂 海狸 水獭 猫 狗 土狼 黄鼠
除上述动物以外,大型猫科动物也是皮草的来源,但在多数国家都是违法的。“皮草”一词的来历:这个词是从“皮草行”变得来的。在旧上海时期,有一些俄罗斯的犹太人开设一些毛皮店,那时多以野生动物为主,毛皮非常昂贵。一件黄狼皮短衣就要花费五根金条。但是上海的气温不是特别冷,冬季短夏季时间较长,所以聪明的犹太人冬季卖毛皮,到了夏天就进了一些草席去卖,随后就将店名改成了“皮草店”。
后来,很多的皮草公司都搬到了香港,并逐渐不再卖草席了。但是给犹太皮草商打工的学徒,为了生存、生活,仍然仿照原来的犹太老板,称专卖皮衣的店叫“皮草公司”。他们不顾、甚至不知道皮草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皮草”从上海到香港,之后又从从香港回到中国内地。现在,约定俗成把专卖皮衣的店都叫皮草公司了。现在如果叫裘皮公司就会感觉档次有些低,叫皮草公司就好些,这就像开理发店档次很低,但是叫发廊档次就稍高,这都是一样的。
也有说法是皮指动物的皮革,草指动物的毛。
注:该文由桐乡市露尔曼皮草整理提供,转载请声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