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如何让我们对生死无惑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24-67314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3 16:10: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让我们对生死无惑

《如何让我们对生死无惑》

这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之上,大概已经生生死死了150亿人,据说没有人真正活过120岁。

造物以她匪夷所思的智慧设计,让人的寿命局限在120个春秋时间周期之内。这究竟是慈悲还是冷酷呢?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个终极之问,困惑着每个人,千万年之久,似乎没有人能解答死亡背后的答案。

于是,无数的人们开始以各自的方式,观察、思索、探究、尝试,企图让人找到抗拒衰老、延续生命的方法。

虽然,一次次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让人类成为灵长类动物中最长寿的物种,其族群的平均寿命在最近100年中几乎翻了两番,目前最高平均寿命的香港地区,女子平均寿命87.8岁,男子84.3岁。

前赴后继的长寿探索,似乎永远呢找不到真正有价值的秘方,截止目前,似乎只有一条被实验初步验证的抗衰之道:就是所谓的“三分饥寒”法,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可行之法,无非就是用三分饥和寒,持续唤醒人类机体的自我抵抗与防御能力,通过长久的自我调适来最强脏器细胞的坚韧程度。但即便如此,在岁月这把无比锋利的“杀猪刀”之下,也不能超越120岁的界限!

当然,人类中最聪明的一群人,那些不甘自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寻找使人长寿的方式。比如研制对抗癌症的药物、解密基因以及克隆干细胞、再造器官等等,几乎可以达到让人的躯体延续千年的能力!

但上苍不会这么轻易缴械,她原创性的生命编程中,把脑细胞和神经元设置成不可复制、不可分裂、时间周期一到就“集体性自杀”的节奏,人类想要找到再造脑细胞和神经元的方法,真的比登天更难!

如果承载着生命记忆、情感思想的脑组织不能被唤醒,那么即便躯骸千年不坏,那个肉身千年不死的生物就不成其为原来的人!生命记忆和精神活动是人存在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人开始尝试人工智能的方法,就是在婴儿诞生之初,就佩戴上可以不断升级的人工智能,让它无时不在地同步记忆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思维,这样当一个人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那个陪伴他一生的“外脑”,几乎可以代替“本脑”的所有思考,因为人工智能的连续储存、自我学习水平已经能够胜任复制人的思想活动,甚至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这个不断进化的“外脑”还能突破“窗口”,变为比“本脑”更加聪明智慧的“智脑”。

然而,造物偏偏不会这样轻易受被造之物的摆布,因为人的言行举止除了受脑子的控制,还需要依靠心脏提供动力支持,这就是“随心所欲”、“相由心生”的奥秘。如何实现“外脑”与人工心脏的无缝连接,实在是另一个复杂到充满未知的事情。

所以说,实现人类永生的途径,可以不断想象和尝试,却远远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如何。造物的智慧无疑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一旦人类触碰到这道底线,人类作为一种物种,就将走向集体消亡,因为,那时的所谓人,早就不是原生形态的人了,它的机体、思想都是人工早就的,人把自己转换成为造物,再造了一个似人非人的活物,就像造物造人一样。

但是,实际上,更多的人却认为这样的努力,在伦理上毫无意义,而且是不足取的愚蠢之举!

因为,一切生死都应该是自然美好的,任何挑战自然规律的行为,都是不自量力,甚至恰得其反。正如中国古老智慧所说的:生死俱善、天道万全。西谚所说的: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人类也在近百年中,运用濒死试验来检测死亡、探寻生死变换的奥秘。从数以千计的濒死试验案例中,人们得出了13种结果描述,其中共同的一点,是死亡无限美好,死亡之门的背后,那种温暖、光明、轻松、自由、舒坦、满足的感觉,完全超出凡人的体验和想象,几乎每一个从死亡边缘被球回来的人,都抱怨生的世界阴暗、局促、冷酷、难受、苦痛,仿佛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这种实验给我们的启示,便是人生犹如炼狱,是人们感受五味杂陈、七情六欲的受难之境,远没有死亡世界的神奇美好,造物以她的慈悲仁厚,安排了人的未来,那是最善良、周到、妥当的结果!

所以说,生则乐生,死则乐死,不必杞人忧天、患得患失,有生之年,只管享时趣、行乐事,品尝五欲边底的无常际遇,逆来顺受、欣悲悦纳,一味的甜蜜、成功都是不值得追求的生活,生与死的过程,虽然有跃迁,但却是无限长久的旅程,所有的相逢都是有意义的,也是不可回避的。此生不易,来生永继,没有得失,也无是非,一切都会在冥冥之中存在,不必去改变什么,也无需担心什么,该来的一定会来,无论如何都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篇:【心无惑而智自在】的 读后感

学习在于致用,提得起,放得下为丈夫也,【心无惑而智自在】的 读后感。

修行在于转凡,看得远,行得正为圣贤也。

学戒持戒,为减少过失,学教修行,为成就道业。

认真学只能学懂,用心学则能学好。

为求知而学,不可因他人言行而动摇,有信解方能行证,不可因困难而灰心。

人有欲望,顺欲或绝欲都是苦痛的,读后感《【心无惑而智自在】的 读后感》。顺之,之后会引发欲盛还衰之苦,绝之,希得而不能,亦会抑制反生苦恼。唯有顺绝之间,断除求欲之心,转迷茫为理智,心无惑而智自在。

读后这边文章感想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去做,用心去学,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让自己的毅力左右动摇,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第三篇:生死

生死学感受

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的生死学课了,从未逃课旷课,风雨不改。我相信,凡事贵在坚持,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学习就能真正的有所提高,绝对就不是一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简单的劳动复制了。

记得又一次,风雨交加,雷鸣电闪,这个夜晚感觉比以往都要漆黑恐怖。但是很不辛的是我还要上课,生死学。这是一门选修课,有几个同学我都叫我不要去上了,可是我还是选择去。一路上,很少见到有人。记得以前去上这门课的时候,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也是我校的大学生)会不清不楚的和我结伴而行,浩浩荡荡一排人列在校道,威风凛凛的。可是现在,有点悲凉的感觉,虽然华南农业大学山多树高,但这不是以前的感觉。一路上,我就一直在猜测,会不会就只有我一个到课室,其他同学都不来,会不会连老师都没到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探索着来到课室,慢慢推看门。哇,吓我一跳,课室里坐满了一半都是人,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同学到了课室,只有一半的同学没来,这一半,足足有六十几个,老师也站在讲台上准备讲课,我,我顿时不知所以然。竟然,有六十几个人和我一样,风雨不改,冒着大风大雨,孤单走完悲凉的校道,坚持走上课室。我这个时候才发觉,原来我从来都不孤单,因为有他们。我们坚持的都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永远相信,凡事贵在坚持,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学习就能真正的有所提高,绝对就不是一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简单的劳动复制了。

我自小就坚持着,可是同伴们他们都没注意到,他们都是那么的“轻易放弃”,所以,在人生道路上走着走着的时候,身边的同伴就不知不觉越来越少了。也不怪,现在中国越来越富裕了,苦日子到底是怎样都不知道的他们有什么好坚持不坚持的,伸手就有了,谁还要坚持什么。我,虽说不上能够体会上一代人的艰辛,但我是农村出身,家庭条件也很不济,平时就经常听父亲教说,把他们那一代前辈的生活经历说给我们兄弟姐妹听。我一直都是很认真地听很认真地听,有时候听着听着触到深处就落泪了。小孩子一般都是大声的哭,而我不知什么时候就不知道大哭了,就只会落泪而已,落泪的机会也很少,我真感觉自己是一个冷血动物,小小年纪就不知道哭了。笑的机会也很少,因为我平时都是在父亲身边,父亲是饱受艰苦生活煎熬的人,我笑不出。就这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说,使我现在成为了一个善于倾听而且不易表漏感情的人。但我心中的坚持一直不断。那是因为我感受到苦日子的滋味,觉得,轻易放弃一件事物的话,会很难过日子,很难成功。“一直追寻着心中美好的日子,所以坚持着。”也许这就是我最为真实的心里话,我可没有什么伟大的抱负。像伟人们那样无私,我可做不到。再通俗点讲,所以坚持,还只是为了自己。一直一直,这样子,很多同伴都离开了我,因为他们不坚持。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身边就没有多少像我一样会坚持的人。然而,这个上课的夜晚,使我认识到。身边还是有这些人的,只是我平时没有发觉而已。

坚持,是一种本能;执着,是一种本能。生死两悟,自在人生。

这么执着的坚持着,我究竟学到了什么,可以用到哪里去,如何用到实际上,就要看我这些感受如何了。虽然这门课只是我的选修课,但是,是人的话总会有一些感受的。感受还真不少啊!受益匪浅。

走进生死学

我从网上搜了一些关于生死学的定义:生死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為個體與群體的「生、老、病、死」等事件與現象,以及生死事件與現象所發生的時空場域及社會文化背景。因此其研究的範疇從「養生」到「送死」,包括了個人與群體,至生物界與自然界,涵蓋了「生、老、病、死」各項相關課題。

以下内容,是一些生死学中的学术性的字词:

未知生,焉知死。谈死,并非人生观灰暗。生死教育势在必行。死亡对生命的意义。死亡的尊严,死亡的神圣性,死亡的品质,死的方式(死法)。死亡与生命觉醒,发现死亡,不死渴望,超越死亡。死亡恐惧,畏死体验,走出死亡的阴影。生死态度,恋生拒死,生死两顺,爱死恶生,舍生忘死。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濒死体验,临终心理。自杀的本质与分类。自杀的成因分析。自杀的根源。自杀的审视,自杀与个人的权利,自杀与人性尊严,自杀与价值,自杀的生命伦理建构,青少年自杀现象剖析。慢性自杀的本质。现代人的生与死,现代人的生存现状,现代人的生活危机,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退隐,生活与生命之间的紧张。现代人的死亡难题,现代人的死亡问题,现代社会的死亡态度,现代人的死亡品质。困惑与出路,生与死之间的紧张,基本出路。

我不迷信,虽然从小就听了很多鬼故事,但我从未相信过世上真的有鬼这样的虚无飘渺的东西。然而,民间流传着许多让人感觉似真似假的灵异故事,描述鬼神的出现,及人世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最为经典的要数历史悠久的佛家了。从小置身于这种环境,也就习惯了。但习惯了并不表示就会去相信它,屈服于它。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又有另一种环境在起作用,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这样说,我是一个马列主义者。(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中国是一个从小学就开始向学生吹马列的社会。任一个接受了高中以上教育的现代中国人,说“不懂马列”,那么就等于说,如果马列不是一坨屎,就是整个中俄社会对马列的理解是一坨屎。我是一个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说是已经饱经马列灌肠,从小接受马列洗脑的乖小朋友。置身于掌握两种元素组成的环境,我必须要保持最清醒的头脑,有所选择,理性分析任何一种事物。要分析、要选择,那事先必须先对它有足够深的了解才行。那就要去认识它,感受它。

既然要去认识它,感受它,那我就只有暂且先假设自己认可相信这个佛家的生死轮回观了。跟着它走进奇妙的生死学,然后再作判断。从这一刻,我就要走进生死学了。

怕鬼更怕人

小时候怕鬼,晚上不敢独自到黑暗的地方,即使是结队前行,也不敢走到最后。因为,如果走最后的话,就会总感觉会突然间后面伸出一只手拍一下自己的肩膀,够吓人的,够恐怖的。虽然自己不相信这世上有鬼,不迷信这些东西,但是,就是会怕。这应该就是心理作用吧。平时听恐怖惊人的鬼故事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怕这些东西,不管你相不相信。

逐渐长大了,胆子大了,就不会再这么怕这些东西。这时候会觉得鬼比人更令人害怕。俗话都说了“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呢?殴打,强奸,谋杀,打劫,拐卖妇女,拐卖儿童,欺骗,色诱,偷盗,剽窃,出卖朋友,出卖亲人,侵略等等这些都是谁干的?对,这些都是人才会干得出的事情。如果是真的有鬼,你觉得鬼会干这些事吗?人的这些所谓人性比鬼的恐怖更让人恐怖,或者说更让鬼恐怖。不夸张,真的不夸张,只要你抛开自己是人类这个现实,把自己当做一只胆小的鬼来看,从这种角度来看人类,就会看到的了。“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大概就是这种意思了。

人怎知生死轮回?

人死了,依据一生的善恶,上升天堂,下降地狱。对于天堂,佛教认为天界是一个人人相爱、众生平等的地方。

对于地狱,佛教中有这样的描绘“在这里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众生备受砍、刺、磨、捣之苦,皮开肉绽,痛苦至死。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果是死后下了地狱,那等着他的就只有持续不断的受苦受难,那他就不可能可以回到人间报信说,“死后会下地狱,世上有生死轮回”。那我们这些未死之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呢?难道会有间谍在人间与死后世界往返,太奇怪了。

如果是死后上了天堂,那等着他的就只有享乐逍遥了。那他就不可能放弃天堂的享乐逍遥而还会回到这相对苦难的人间来给我们报信“死后会上天堂,世上有生死轮回”。那我们这些未死之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呢?难道会有间谍在人间与死后世界往返,太奇怪了。生死轮回;死后会下地狱,上天堂;受苦受难,享乐逍遥。这些应该只是人们的意愿罢了。因为这些恰恰就是人间的两种终极状态,因为人间有,所以才会创生出天堂地狱之说而已。世界上最先提出“佛”概念的人, 是一位贫困潦倒漂泊不定的圣者:大胡子燃灯古佛先生。这位满脸络腮胡的西方圣者构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极乐世界”。这里没有人间里所谓的等级差异, 人人平等, 所有的佛都具备高度的觉悟与品质, 所有的佛都生活在永远的快乐之中。这些,和一个贫苦潦倒的人整天想着自己哪一天发财致富,做白日梦,有什么区别?这个世上的人本来就是,缺什么就想什么的了。在市场上,缺什么就想什么,缺什么就造什么,那是好事,这才能赚大钱,值得提倡。但是,并不是随便任意一种东西都可以套用这种格式的。自己受到了坏人的伤害,就想到要惩罚那个坏人,这样就出了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没到”和“恶人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好人上天堂”。这样,什么生死轮回,地狱受苦受难,天堂享乐之说就不攻只破了。

灵魂有细胞、器官吗?

按照佛家所说,人死后会灵魂出窍。

人死了,医学上证明,人的身体里的细胞还会活多几天,如果用高技术的话,还可以活很长时间。那么就是说,人死了,灵魂出窍时不会带走细胞或者进一步说不带走器官,那么灵魂就是没有细胞和器官的了。如果人的灵魂出窍后不久身体的器官又接着死去了,这器官又灵魂出窍。出窍后,细胞又接着死了,细胞又出窍。那么他们都灵魂出窍了,那他们出窍后会不会再一次组合成整体呢?如果组合成整体,那么就是说,灵魂有器官细胞了。那门就是说,有些灵魂有细胞器官,而有些则没有。如果不会组合成整体,那么他们会成为什么关系呢?会不会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植物无生命吗?

老师说,草坪上的标语“请勿踏进草坪,脚下有生命”所说的生命是蚂蚁小虫之类的小动物的生命而不是小草,小花的生命。小草小花没有生命吗?佛教信徒要持好五戒(亦称五关)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包括不吃肉。所以,佛家弟子都不吃肉。这是因为,动物是生命,有生死轮回,可能就是某个人的转世,杀害或者吃掉它就会作孽,所以不吃肉,只吃素。但是,素就没有生命吗?

从科学的角度看,植物和动物一样具有细胞结构,一样是生物的一种,都具有生命。若佛家弟子要想真正他们所谓的不作孽就只有吃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然而,谁都知道这不现实。

不从科学角度看,从佛家观点看,植物不是生命。那么总有除了人之外的动物会以那些植物为唯一食物啊,你佛家弟子吃了人家的东西,还不作孽是什么。当然我这样说,似乎有点过激了,而且,没有真凭实据。天堂地狱里全是灵魂吗?

民间传说和一些佛经说道,天堂地狱里的东西一切皆是虚的,普通人即使到了那里也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那么就是说那里的东西都是灵魂了,都是人间的生物灵魂出窍之后形成的了。似乎这是对的,找不到反例。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很难去议论的,那么如果自己是鬼呢?

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自己不知不觉就离开了人世,独自来到阴间。我没有经过传说中的独木桥,没有看见麻婆,所以我没品尝到传说中的麻婆汤。忽然间就被黑白无常夹着带到阎罗王面前,在这里,我看见阎罗王正在翻看生死册。他突然神情大变,马上跪在我的面前,毕恭毕敬的对我说:“对不起,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竟不知太上皇驾到。”原来,生死册上说我上辈子是当今玉皇大帝的父亲,这辈子投胎转世做了人。阎罗王马上亲自“送我上天”(哈哈,不要误会,不是那种意思哦)。很快来到南天门,天蓬元帅追着嫦娥跑,不久就来到宫殿了,玉皇大帝坐在了他的宝座上,那宝座何其的宏伟。神将们的战甲多么的美丽,仙女们的羽衣轻飘飘的。哈哈,看来我做梦做多了,这一切我都觉得是这样的熟识,这么的自然,好像自己上辈子真的是玉皇大帝的父亲,在天堂生活过好长一段时间,我就顺理成章的再一次当上玉皇大帝太上皇了„„

忽然间,铃„„铃„„铃,闹钟响了。从美梦中苏醒过来,我才注意到原来是做梦。现在来分析一下刚才的梦境,梦境中可以精炼的提炼出三件物品:阎罗王的生死册,玉皇大帝的宝座,神仙的衣服。这三样物品在民间传说,神鬼故事和佛家经典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到,这些东西都是在阴间地狱天堂存在的。它们在那里存在,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灵魂了,生死册是灵魂,宝座是灵魂,连衣服也是灵魂。这三件物品在人间都是无生命的,在人间里他们“死掉了”也不可能会有灵魂出窍的事。那么,阴间里的他们不可能是在人间里死后灵魂之所在,那么它们是怎样来的?再一次让我们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天堂地狱里全是灵魂吗?阴间中的这些在人间被人公认是死物无生命的东西在阴间里应该不是灵魂吧?

照片中的鬼像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一些照片,要我们在上面找出鬼像。说实话,很难找,都是模模糊糊的,说是吧,又不像,说不是吧,又觉得有点像。老师说,是真的有的,世界上是真的有鬼这个东西的,要我们确却的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有鬼像的照片,都是在一些大宅里拍的,老师说大宅子比较容易有一些不愿不离开自己住宅的主人死后不去投胎一直置灵魂于大宅暗处,而一些小一点的宅子不会有的。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那些鬼,当人在拍照的时候,他们就在那里吗?还是本来不在的,看见就要拍照了,就飘过去合影一下。那么就是说他们喜欢拍照了。鬼真的喜欢拍照吗?还是他们在那里走不了,被迫拍进照片了。也许这些问题都不需要过于斟酌,误解也可以。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鬼不是怕光吗?拍照时都会有过多过少的曝光,他们会不会就会魂飞魄散,永生不得投胎转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在人类拍照时就应该逃得远远地,为什么他们还要让我误认为他们是喜欢拍照的,太奇怪了吧!难道他们是,为了一尝拍照的滋味,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吧,他们可是为了舍不得自己的住杂而不去投胎转世留下来守护自己心爱的住宅呀,怎么就为了这么一点东西就放弃了,也太无解了吧。

我还记得,其中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模模糊糊可以看见的是一个两岁大的小男孩坐在一个墓碑上,而这个墓碑只葬着一对恩爱的夫妻,而没有这个出现在照片上的小男孩。看了这个照片的人就分析了一些事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人认为这个小孩是那对夫妻死后阴婚生下来的结晶,也有人认为那对夫妻生前就得到了他们的结晶,就是说女方已经怀上了男方的骨肉,也许不是男方的而是另外的奸夫,这个就不要太追究了,只是很不幸,没被人发现就双双死去了。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那小孩怎么会长大的呢?灵魂也会长大吗?灵魂也会发育吗?不可以的话,那小孩又怎样说。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他们可以生长得多大? 在这里,我想无理取闹问一下,那小孩,是女方生的还是是男方生的?你会毫不犹豫回答说,当然是女方生的,男的怎么可以生孩子呢。但是如果灵魂没有细胞之类的东西,那么就没有生殖器官这一说法了,就算是有,男女生殖器也可以相同啊,就一定要像人间一样,男的是男的,女的是女的,分工合作,不可代替,二者耦合,缺一不可吗?灵魂的话,不应该一定要遵从人间规律吧。这样说,男的灵魂也可以生孩子啊。

鬼故事

科学上是这样定义鬼故事的:鬼故事又称为恐怖故事,恐怖小说,鬼怪故事,鬼故事是以推理、悬疑、奇特、未知、穿越、血腥、架空、恐怖、刺激等风格模式构成的虚幻故事。重点,虚构。

最经典的,最为人所知的鬼故事莫过于鬼压床。鬼压床这个东西,有人说是这样的,全身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就像被什么东西压着。

接着,欣赏一下以下几个有趣一点的鬼故事。

1、吃屎骗鬼

有一细长黑鬼,常出没于山西王遥家,有时作歌长啸,有时学人说话,还有时将粪秽投入人食物当中。王遥家人苦不堪言,请道士做法捉鬼也是不行。一日,王遥吃饭,鬼将猪粪投入王遥碗中,王遥泰然而食之,曰:以粪投我,我不怕。我最怕的是将金钱投我屋中。于是,每日鬼以钱投王遥家中,前后十余此,得银钱百余两。后鬼钱空而走。不复有鬼。

2、一个长的挺帅气的男生,一天开摩托车接女朋友下班,后半夜有点凉,女友温柔的张开双手搂住我。忽然她摸我脸:“冷吗?”刚想接口忽然发现腰际女友的双手一直没离开,啊!

3、一对夫妇平时总吵架,一次两人又吵起来,丈夫一怒之下杀害了妻子,然后把她的尸体埋在了后院子里.过了几天,男的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几天孩子都没有见到妈妈却一点也不问自己呢? 于是有一天他就问孩子,“这几天你妈妈不在家,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 孩子答到:“我觉得好奇怪啊,为什么爸爸你这几天一直背着妈妈呢?”

4、一位医生在做完急诊后已是午夜,正准备回家。走到电梯门口,见一女护士,便一同乘电梯下楼,可电梯到了一楼还不停,一直向下。到了B3时,门开了,电梯门开了,一个小女孩出现在他们眼前,低着头说要搭电梯。医生见状急忙关上电梯门,护士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让她上来。”医生说:“B3是我们医院的停尸房,医院给每个尸体的右手都绑了一根红丝带,她的右手,他的右手有一根红丝带……”护士听了,渐 渐伸出右手,阴笑一声说:“是不是……这样的一根红绳啊?

太恐怖了!以上这些鬼故事,都是一开始让人感到平平淡淡,然而又一步步的深入,最后才让人感到非常的突然,非常的简单的渲染,然而又非常的恐怖,让人似乎深陷其境一样。真不失为所谓的短鬼故事,语言用词太精妙了。从中可以看出,其更本目的是为了娱乐,为了让人感到有趣,为了让人认可作者的能力,而不是要我们相信真有其事,更不是要让我们相信世上的的确确真的有鬼。但是,结果往往就会出人意料。很多人都因此而相信鬼神之说。

走出生死学

进入生死学已经大概半年了(一个学期),以上的一切一切,所有的感受,所有的分析,所有的总结,所有的事物,所有的问题、疑问,都是那么的真切。走进了生死学,现在走出来后,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疑问,究竟是佛家思想太过于深奥,佛海无涯,还是它一开始就是错的,以致于一错再错,都已经不可能找到错的根源呢?佛海无涯有空耐大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佛法的智慧无所不包,能容纳其他东西的容器一定是空的。所以“空”就代表了佛法的基本含义。也许这个是我在佛家人中最为认可的观点。因为“空”,所以让人很难判断到底其真伪虚实,同时也叫人没有希望去辨其真实。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会相信灵魂,相信非物质的灵魂的存在,鉴于它们的存在,让我们能在死后继续存在,死亡会破坏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的灵魂是非物质的,所以能在我们死亡后仍然存在,不论你是否相信灵魂的存在,你都希望它是存在的,如果灵魂存在,你就能幸免于死,因为死亡不仅糟糕而且极为恐怖,我们所希望的是,我们能够永远的活着,因此,拥有一个灵魂,至少可以拥有永生的可能性,永生是一件很棒的事,我们希望能够永生,无论这是否能够实现,但无疑永生是很棒的,这就是为什么死亡是件坏事,因为他使我们丧失了永生的机会,如果没有鬼魂,如果死亡是完结,如果没有永生,那么面对死亡这么糟糕透顶的事情时,最明显的反应,最自然的反应,最普遍的反应,当然会是恐惧与绝望,死亡是可怕的,相反,生命太美好了,所以浪费生命是愚蠢的,自杀是不道德的也毫无意义的,不理性的,这都是死亡本质,普遍观点。但有时或者有些人,却又希望,灵魂是不存在的,永生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对死亡感到恐惧是正常的反应,之前那个普遍观点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很艰辛,生命越长反而是多受苦的前奏。

所以,有没有灵魂,能否永生,并不是所有的全部。此刻生活好,比什么都重要。

第四篇: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10-6-14 23:37:58 繁體版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您们?

圣严法师(以下称师):希望别人怎么记得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人物,所能够留下的记忆非常有限,况且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历史人物,都还是个问题。

虽然有人抬举我,说我是历史性人物,未来一定能在历史上留名。但是,即使在历史上留下记录,也不一定能为后人所记忆,而且将来的人怎么看我、怎么记得我,可能有多种分歧的观点,即使是现在,大众对我的看法,一百个人也可能有一百种看法。

再说,未来也要盖棺才能论定,现在讲这些都是多余。人死之后,还去在乎后人是不是记得自己,根本毫无意义,也不重要。

问:要如何真实的活在当下?

师:在时间上,是有过去,也有未来,但是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这不是很空虚吗?但是如果只讲现在,而否定过去或未来,这也是错的。

以个人来讲,从父母生我们的那一刻开始到今天,就是我们的「过去」;对宇宙而言,它的开始,科学家提出是因为宇宙大爆炸而形成的,但是大爆炸以前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只能依据科学家的论点来理解,然而这些都有过去的。

过去的事,现在已经捉摸不到。以我亲身的经历来讲,譬如我的出生地,现在是在长江底,淹没在水中,看不到了。我七十来岁时,曾回大陆去看我童年成长的地方,那里的建筑、河道、树木、地形、地貌都变了,人也不认识了,如果有照片的话,过去只能在照片里看到,或是只能存在记忆中了。

而未来还没有来,只能够想象,但是想象并不等于现实。譬如我们到访一个陌生的地方之前,可能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想象那个地方的人、物和建筑,等实际到达以后,才发现想象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因此,过去、未来都是虚幻的,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最重要。当下是什么?譬如我现在是个和尚,做一日和尚就要撞一日钟,我的责任是什么?职务是什么?工作是什么?所处的环境如何?位于哪一个时间点上?都不能跟这些脱节。我要把握我现在的生命、现在的环境,负责任、尽义务,也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把握当下。这样的话,我是非常积极的,不会空虚,不会落空,也不会失望。

人所以感到失望,是因为梦想未来,结果未来跟梦境不一样,所以失望。活在当下,就是做未来的梦。活在现在是最快乐的,如果放弃现在,老是回忆过去或幻想未来,那现在就会落空,这是非常悲哀的一桩事。

疾病与信仰

问:就佛家的因果观念来说,请教您会如何看待这次的病情?您又是如何转念来接受这样的结果?您有没有沮丧过呢?

师:从单纯的因果观来看生病,是非常消极的,好象是我过去做了什么坏事,现在要受生病的果报。虽然这种解释法不能说错,但也不尽然正确。

譬如释迦牟尼佛来这个世上度众生,但是他的一生之中,经历很多的苦难;又如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取经,一路历经八十余难,难道这是因果业报吗?是因为他过去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要遭受苦难的果报?

另外,我们也看到历史上许多高僧,都是从艰苦之中走出来的。有位古德曾说:「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这就是说,对佛教的修行人而言,不论是发愿成佛或者成为一名高僧,都必须经过苦难的试炼,许多例子皆是如此。

刚过世不久(2005年)的印顺法师,他十多岁起即患了结核病,他的一生都是在吃药打针中度过,跟医药结了不解之缘。但是也因为经常害病,体力孱弱,因此专志投入于佛经和学问的研究,最后在佛学上有相当高的成就。

我的一生虽然比不上他们,却因为生长在战争不断的时代和环境中,所以我的一生也都是苦难。我一出生就不健康,到了五、六岁还不会讲话,在八、九岁之后才开始读书。我虽然没有读过中学和大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最后到日本取得了博士学位。在这段期间,我的健康情况仍旧不佳。

不论是到日本或是到美国,我都是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赤手空拳的努力。当时佛教界并没有栽培人才的概念,因为本身没有人,也没有力量。而我见到佛教如此衰微,只有鞭策自己更努力,同时我也发愿,我自己未能读大学,但是将来我要办大学,使得所有的出家人都有学位。

以这个过程而言,是因为过去我做了坏事,所以要惩罚我吗?不是的。反而我很感恩这一生有此际遇、有此一生,感恩佛菩萨为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生命的历程,让我有机会奉献。

我三十多岁时已经写了很多书,这几十年来,即使再忙、再累,每年还是会写几本书,所以到现在我已经写了一百多本。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果吗?其实是佛菩萨给我的使命,也是我自己从小发的愿心。

我从小就有一个愿心,我想「佛法这么好,是误解的人却这么多!知道的人这么少。」因此我要竭尽所能把我所知道的佛法的好处、佛法的智能传播、分享给全世界的人。可是我的所知、所能非常有限,所以必须充实自己、加强自己,让自己具有传播佛法、分享佛法的能力。就像刚才枢机主教所讲的,点亮一支小蜡烛,能够照亮空间,让自己走路无碍,也让在空间里的其它人沾光,得到明亮。

因此,我的愿心就是,把佛法的好处、把佛法的智能和智能,分享给全世界的人。这几年来我提倡用「心灵环保」来「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希望世上所有苦难的人,都能分享到佛法慈悲和智能的力量;有的人则是将佛法慈悲和智能的光普照出去。有的人则是被照耀。我不是希望要把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佛教徒,这也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要关怀这个世界,把佛法的好处分享出去,帮助世人减少烦恼,即使是减少一点点也很好。

因此,我这一生走来,虽然多病、虽然艰苦,总是充满感恩。大家知道我的肾功能出了问题,现在必须定期洗肾;我也曾在死亡边缘徘徊,在鬼门关前走了几回,而现在我还能在这里,是因为我的心愿未了。我最后一个心愿,就是要把法鼓大学建起来。当我的病况一度危急的时候,我向佛菩萨祷告:「如果我的责任已了,没有需要我做的事,那就让我随时走吧,如果佛菩萨还希望我完成任务,那就让我活下来吧。」结果我活下来了,而我的愿望,就是要把法鼓大学建起来。以我目前来讲,死亡或活著并无所谓,但是,活著是佛菩萨给我的责任、给我的使命、给我的任务,我还是要全力以赴地活,活得有精神、有活力。

刚才枢机主教说,死亡以后,就跟天主的大爱在一起,与神接通;而我死亡以后,则是跟三世一切诸佛同一个生命、同一个身体、同一个国土、同一个世界,那我还有什么好求的?现在的我很渺小,时间很有限,能够帮助的人也不多;而我死了之后,则不仅是在台湾,不仅是在这个地球、宇宙,而是在无限的时空之中。如此一来,什么地方需要我,我就去!什么时间需要我出使命,我就去!在无限的时空之中,有无限的众生需要帮助与度化,只要哪个地方的缘成熟了,我就去!这就是我的因果观。

因果小的,会在小的时空范围里运转,因果大的,则没有时空的观念,没有时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说,我在这个地球上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希望再到地球上来享福报,这不是真正佛法的观念,因为这样的时空范围太小。在无限的时空之中,只有无限大的愿心,以及慈悲和智能的功能,要广度一切众生。

真正的自由

问:最后请教两位大师,您们觉得您的人生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什么遗憾?或是觉得还没有做,需要更努力去完成的事?另外,全世界的知名人士,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内,都是生荣死哀,两位毕生都主持过许多次丧礼,见证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请问两位要如何安排自己的「最后一程」?希望所有关心您们,爱您们的人如何参于?

师:有人问过我,这一生之中,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如果马上死了,还有什么事要交代?对我来讲,我曾经犯过无数的错,但这不是遗憾,因为无知,所以犯了错。而我不会再去犯曾经犯过的错,也就没有遗憾了。

至于有没有想要做而还没完成的事?的确是有无数的事想做,却还没做。这些年来,我们每年都会推出一项社会运动,例如,我们率先对于民间大拜拜、大烧香、大烧纸钱或大放鞭炮等习俗提出改革,过去台湾民间常见从一村吃过一村,从这个镇吃到那个镇的大拜拜习俗等情况,现在都已经渐渐减少了。

另外,几年前还推动一项「心五四」运动,就是从「心」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主张。像现在社会上普遍知道的「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或是「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等等,我们这个团体里有几十万人经常在用,成为日常必需的一种生活方法。

去年,我们推出「心六伦」运动。因为中国古代的「五伦」,在今日社会已经不适用,有些观念显得八股、守旧,新世代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大概不容易接受,所以我们透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来推广「心六伦」运动。今年,我们则倡导「好愿在人间」运动,呼吁大家一起来许好愿、做好事、转好运。然而,这些社会运动并不是仅仅推动一段时期就够了,而是要持续、普 遍地推广下去。

这个世间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在我的心中,我的愿是无穷的,只要对社会是好的,是社会需要的,我都愿意去做,一项一项的做。若是我个人无法做的,我呼吁大家一起来做;在我这一生做不完的,希望再来人间继续推动,继续广邀大众一起参于。所以,我这一生,没有遗憾,但是我的心愿永远是无穷的!

至于死后,我希望与佛菩萨在一起,之后,若是佛菩萨需要我到哪里,我就 去哪里,或许这也是随著我的心愿而去。而我往生以后,别人对我做任何评论,这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刚才枢机主教说,死后不希望有人送花,不希望有人歌功颂德,也不希望舖张、追悼。而在过去,罗光主教往生,我去凭吊时,看到他的棺木停在一个大厅里,其余什么也没有,这是个非常好的示范。但是在佛教界,过去有些例子显得比较舖张,灵堂布置得富丽堂皇,并且举办追思、传供。传供就是集合很多长老法师来供养十道斋菜,然后一道一道地传,可说是身后哀荣了。但是我死后,这些都不要。

我早已预立遗嘱,而且经过律师和法院的公证;我个人没有财产,我的著作归属于教团;我的遗体用薄薄的木板封钉就可以了,火化以后,既不设牌位、不立碑、不建坟,也不需要盖一个骨灰塔来占位置。

法鼓山上有一处「台北县立金山环保生命园区」,是一座植葬公园,这是由法鼓山捐地给台北县政府,再由台北县政府交由法鼓山管理维护。所谓植葬,就是把骨灰分成好几分,分别放入散在公园各处、已经凿好的几个地穴之中,这样就不会让后人执著地认为某块地方是自己眷属或亲人的。

不论任何宗教或民族,只要愿意把骨灰植葬在这个公园里,我们都接受,而且植葬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宗教仪式。到公园来的人,不准献花、烧纸、烧香,或是点蜡烛,就只是凭吊。其实人死了以后,就在这个世界消失了,或许暂时会有人记得,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以后,人们就忘掉了。过去厚葬的做法并不文明,也不经济,非常浪费,即使你有个很大的坟墓,再过五十年、一百年以后,还是会被忘记,例如中国的秦始皇等君主,他们的坟墓现在只是变成观光景点,而不是真正去纪念他。现在,法鼓山上的环保生命园区才开放没多久,已经有几十个往生者植葬了,十年以后,可能会有数千人以上。如果有人来凭吊,那就数千人一起凭吊了。未来,我的骨灰也会植葬在这个公园中,这里就是我的归宿处,所以我死了以后,骨灰也可以做为肥料,因为公园四周种了绿竹,将来还可以生产绿竹笋,而骨灰也就变成肥料了。

因此,我的想法跟枢机主教非常类似,希望我们的做法能形成一种风气,也希望日后能够有名人或高僧大德也一起这么做,让我们的社会真正走向一个文明的时代。

第五篇:四十而惑

【导读】一路要错过多少回,我们才长到四十岁?四十岁的路上,我们抓住了什么又遗落了多少?书上说,四十岁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而我的枝头却不见累累硕果。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而我要说,四十岁,我依然惑。

二十岁的时候,看到四十的父母疲惫沧桑的脸,感觉四十离我好遥远,常常听到母亲唠叨腰酸背痛眼花腿软,我就常常想像着那是个什么滋味,并总是想尝试一下。母亲也常常因我这样的想法而说同一句话:傻女,等你到我这个年龄就知道了&&那个时候,觉得天总是蓝的,地总是绿的,日子总是漫长而美好的,而四十岁一定是遥不可及的。

但是,当恋爱结婚生孩子为了生计而打拼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时,猛一抬头,居然已坐上四十岁的列车上,看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儿子,看到已白发苍苍的母亲,看着镜中已不再年轻的容颜,揉着时常酸痛的肩颈,我不得不相信,我真的四十岁了,真的到了孔老夫子嘴里的不惑之年了。

那条路短么?它其实多么漫长啊,它怎能不漫长,学着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那是怎样的心怯和彷徨,又是怎样的一路跌跌撞撞。学着在相思中寻找亲情的碰撞,那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思念啊,又是怎样的期盼与无望。好不容易团聚了,却又是怎样为了保卫围城而拼命的撕杀抵挡。站在这用岁月的血液汇成河的战场上,那铿锵的金鸣仿佛还撞击在耳旁。

再回首,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而人,却不再是那个清纯的人了。再回首,却突然的没了思绪,似乎弄丢了好多,又在前行的路上不得不流离失所,那条路,总是在遗憾与追寻中交错。

一路要错过多少回,我们才长到四十岁?四十岁的路上,我们抓住了什么又遗落了多少?书上说,四十岁是人生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而我的枝头却不见累累硕果。突然觉得人生好短暂,突然觉得还有好多东西没学,还有好多事情没做。突然觉得四十岁做不到心如止水,世事的喜怒哀乐依然能牵制我的心,四十岁做不到淡泊人生,我依然渴望浪漫和激情,四十岁做不到看到漂亮的东西不动心,我依然向往如花的容颜和美丽的时装,四十岁我做不到不矫情,我仍然希望情人节的玫瑰和生日的蛋糕&&

四十岁,我学会了删除那些不快乐的事情,也学会了感谢生活的磨砺,就是因为这些不如意,才有了我四十岁的淡然与馨香,我觉得,四十岁,我才刚刚长大。四十岁,我依然年轻,于是,我日日奔波在求学的路上,做着从前喜欢而没来得及做的事情。四十岁,我依然渴望,于是,我夜夜徜徉在文字的墨香里,写着年少时的梦想。四十岁,我依然喜欢卡哇伊,喜欢看着爱人的眼睛没心没肺的唱《牵手》,唱老了老了还要做他手心里的宝,尽管他总是笑骂我长不大。而我总是在他这一贯的笑骂里笨笨的笑着,只是为他读不懂我的笑而有些失落,他不知道,我是不想长大的,因为,四十岁的我,梦里没有那些不愿触及的伤痛,依然是人生如初见时的纯洁,依然是年少时的模样,没有人知道我的梦境里有怎样的快乐,我在这样的梦里是多么不愿醒来,没人知道。

四十岁,我尝试着将我的人生坐标定性,四十岁,我尝试着在岁月磨励的风口浪尖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淡看天上云卷云舒。但是,我觉得好难,四十岁,那份对生命最真的感悟,透过千年的风沙,我依然感到脆弱和苍茫。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为了这样的美丽,四十岁我依然要努力。

如何让我们对生死无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