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合集五篇)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24-101827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1 13:07: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杨咪

一、个案情况介绍

张哲涵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观察时间:202_年9月2日——9月25日。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张哲涵的姥姥讲,他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该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张哲涵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他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张哲涵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张哲涵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六、教育效果。

经过二十几天,张哲涵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整理东西,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张哲涵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202_.9

第二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工业路幼儿园 张雪丽

一、个案情况介绍

陈珂宇,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202_年8月16日—10月。

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姥姥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对一切都没兴趣。做不到完全不设防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2.不自信

上课时,老师提问时,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

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时,随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上课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让他回答能胜任的问题,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希望。慢慢地,他开始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5.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六、教育效果。

两个多月以后,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家长哄劝,而且能心情愉快催地主动提醒家长起床来幼儿园,并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有许多的朋友了。愿意站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儿,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上课回答问题能主动举手,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家长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

第三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一、幼儿情况分析

睿阳,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较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父母工作较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在班里,他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三、目标

(一)使幼儿喜欢来幼儿园,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学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自己吃饭、睡觉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家长工作

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二)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三)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他的记忆力好,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慢慢地、他主动积极性的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四)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他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大小便等,自理进一步提高。

(五)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

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五、观察记录

第一阶段:一天的早上,我在门口迎接孩子们来园,发现睿阳跟奶奶来了,发现他还是不高兴,于是我蹲下给了他一个拥抱,并亲了他一下。慢慢的他松开了抱着奶奶的手,而且在我的提示下跟奶奶说再见。

效果:睿阳来园虽然还是不太习惯,但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来园不再拽住奶奶的衣服哭闹了。

分析:只要适时给孩子给与关怀,相信孩子会慢慢习惯的。

第二阶段:一次我们班组织上体能课,在玩集体游戏时,刚开始我发现睿阳站在一旁,并没有加入,我悄悄的告诉几个小朋友:“你们要跟睿阳一起玩。”于是睿阳便被热情的小朋友们牵着加入了游戏中,慢慢地,睿阳也开心的玩了起来。

效果:睿阳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正因为他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显得比其他孩子多动。

分析:只要能参与集体活动,相信孩子个性也会有所改变。

第三阶段:一次中午午休后,在穿衣服时,睿阳遇到了困难,“老师,你能帮我吗?”他求助的眼神看向我,我把穿衣服的步骤慢慢的交给了他,终于,他学会了,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效果:睿阳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

分析:孩子能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已经融入集体生活。

第四阶段:现在的睿阳,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在吃饭的时候,能够独立进餐、并保持桌面干净,睡觉也能自己安静入睡了。

效果: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分析:通过各种方法,使幼儿融入集体,适应幼儿园环境。

六、教育效果

(一)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穿衣服,能心情愉快的来幼儿园,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二)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

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有许多的朋友了。

(三)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他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希望睿阳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幼儿状况】

王少强,男孩,四岁,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自己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就是他在本地的监护人,奶奶年纪已经70多岁了,而且比较喜欢打牌,经常因为打牌忘记接孩子放学。我看他在学校每天中午都吃很多菜,尤其喜欢吃肉,还经常夸奖他不挑食,但是后来才知道他奶奶几乎每天都是做些青椒土豆丝或者咸菜给他吃。他在幼儿园不喜欢学习,每天上课的时间就是他发呆的时间,甚至一堂课下来,他可以一句话不说,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同学的招呼,对他来讲就是沉默,任何老师对他做思想工作都无济于事。甚至是作业常常忘记写,或者书本忘记带来学校。把他的奶奶喊来学校又什么都不懂,想与他父母见面聊一聊几乎是一年两次的家长会上才能看见。

【案例分析】

1、父母之爱的缺失:成长中的儿童,这样的时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一年才见到父母一次,有的孩子甚至数年见不到父母。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留守儿童而言,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个称谓。记忆中父母的音容消逝殆尽,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并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自卑等心理障碍。

2、在童年中孩子缺乏父母的爱,和父母有效的监护和管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人去倾诉,或者根本不愿意向人倾诉,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心理障碍,首先是自卑,其次是自我,同学中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让他们感到心里有很大的压力。比如:有时学生之间闹着玩,不注意就说出一句,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爸爸反正也不管你!这样小小的一句话就会勾起他们对父母的恨,为什么别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而我却没有,我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这样的想法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就会慢慢的变得无情,对父母是这样,对同学,对老师,对他身边所有的人,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是自我,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家里,他都会以为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不可以染指,如果别人和我抢,我就会不择手段的对付对方。另外他们认为我说的话,无论是谁都要无条件的服从,否则就拳脚相加。

3、监护不周、重养轻教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另一重要成因。这些孩子有的是由祖父母照顾,有的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有的根本就无人监护,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父母只负责寄点生活费回来。祖辈家长虽然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弊大于利。因为祖辈对孙辈一般都比较溺爱疼爱有加,但教育不足,亲戚朋友由于精力不足,责任心有限,更是无法严格教育孩子。留守孩子大多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与祖辈在一起时只是看看电视,不怎么说话。与亲戚朋友更是没什么话说。而无人监管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

【案例反思】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环境浓浓的爱,这样他们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开心的学习和生活。

首先是留守家庭的监护人,要时时的与孩子交流沟通,时时的了解他们心里的需求,时时的掌握他们心中所想,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无条件的满足,在孩子需求中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该拥有的,哪些是不该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心里感到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哪些是我不可以涉足的。

教师要给这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便是一个良好的渠道。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与之分离, 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就特别强烈。如果老师热情关心他们, 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 留守学生”,在他们身上发现“ 闪光点”,便能激励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的把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答,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和别的孩子一样,一点不差,这样他们就会慢慢的对学习感兴趣,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也是促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最后,应加强对“ 留守学生”的个别帮助与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

因此,让留守学生感到温暖,感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才是解除其自卑心理的重要方法。相信他们终能成为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好孩子。

【教育效果】

一段时间和后,王少强有了明显的改变。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4、看到孩子改变这么大,王少强的奶奶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尤其是幼儿的心理健康,绝不像身体健康那样受人们重视,行者绝非心理工作者,而是提倡一种关注未来的崭新观念。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了,但心理素质问题出现极大的下滑,为了孩子的健康,避免以后的遗憾,及时的引导,鼓励孩子,家园共育,共同创造孩子快乐的童年,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的人才。

第五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一、个案情况介绍

陈珂宇,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姥姥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对一切都没兴趣。做不到完全不设防地接纳别人并让别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二、观察时间:202_年8月16日—10月

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姥姥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对一切都没兴趣。做不到完全不设防地接纳别人并让别2人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不自信 上课时,老师提问时,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时,随时抓住让他回答能胜任的问题,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希望。慢慢地,他开始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5.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上课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六、教育两个多月以后,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家长哄劝,而且能心情愉快催地主动提醒家长起床来幼儿园,并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效果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有许多的朋友了。愿意站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儿,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上课回答问题能主动举手,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家长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合集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