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四年级音乐教案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4-110813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8 02:14: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年级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一课

第一课时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读谱演唱歌曲《知了》。

3、认识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4、初步学会划拍唱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读谱唱歌《知了》。

1、导入

2、读歌词想画面。

3、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模仿知了的叫声: “知·了知·了 ”)

1=bB 2/4 3·5 61 16︱ 5·6 5‖

4、划拍唱谱练习: 1=bB 2/4 3·5 61 16︱ 5·6 5‖

5、学习歌曲《知了》 :

(1)师范唱。

(2)学生聆听《知了》。边听边想画面,感受初夏听闻知了声的 欢快心情。

(3)教唱歌曲的旋律:

A: “×· ”附点四分音符,学生学知了的叫声。

B:让学生随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哼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划,有感情的唱一唱歌曲。

二、、茉莉花

1、播放古筝曲《茉莉芬芳》导入 2.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1)你听到了些什么?说歌词(2)简介江苏民歌《茉莉花》。3.学唱歌曲《茉莉花》。

(1)随乐划拍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轻声唱歌词,感受歌曲的委婉与细腻。

(3)完整跟唱。三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一课

第二课时

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听赏跟唱扬州方言民歌《杨柳青》。

2、听赏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学跳简单地“采茶舞”动作,能随乐进行歌舞表演。教学重点:

感受轻快的舞曲节奏与欢快的音乐情绪。感受方言的特色。教学难点:

学跳采茶舞。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赏《杨柳青》

1、初听歌曲《杨柳青》。

2、讲解扬州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及江苏地域方言特点。

3、再听歌曲 思考:你能听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词,仔细找找苏州方言。

4、引出并学唱最后一句“杨柳叶子” 要求:“软”、各歌词之间的时值长短。

5、揭题《杨柳青》,介绍曲牌形式

听全曲 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实词与衬词)

6、讲解歌曲衬词的唱法

7、学一学唱一唱(歌曲中的衬词)

8、随乐表现。

二、采茶舞曲

1播放乐曲,提问:从歌词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 2歌曲的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3对《采茶舞曲》这首歌的背景简介:

4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味一下这首江南民歌。

5、请学生说出特别的字、词:水、长、岸、茶。

6、模仿用方言随乐演唱。

7、舞茶

为歌曲编创几个动作表演,重点提示采茶的动作。

8、随乐跳舞表现。

三、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二课

第一课时

运动员进行曲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积极参与听赏活动。并哼唱主题,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句式、结构特点,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积极参与节奏游戏。教学过程: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1、出示比赛节奏:见书P13页节奏一

2、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拍手 三、四部节奏卡农练习——掰手腕比赛比赛

1、指导训练用堂鼓进行四部节奏练习

2、比赛并宣布结果,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音乐拍手

四、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六、课堂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二课

第二课时

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力。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

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第13—20、24—27小节的准确演唱。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录音机、钢琴、足球场地挂图、不同踢球姿势的足球小人图片、足球图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播放球场比赛,说一说球员的表现,激发兴趣,点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曲。

感受歌曲中失败和胜利的情绪变化,学生自由表达。

2、学习歌曲第一段。

①、用听唱法分句教唱。

第一遍初步印象。

第二遍注意音准节奏。

a、6

7│ i

5│4 3│2 6│(附点音符、2—6的演唱)

b、5 — │5 0│

(唱三拍、休止一拍)

c、i 66 6 6│4 6 0 6│5 55 5 5│3 5 0│

(这一句节奏较复杂,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前八分休止符等,注意示范、反复教唱。)

第三遍注意感情处理。

②、学生跟琴分句唱一遍。

③、学生小声跟琴齐唱第一段。

第一遍轻声唱,第二遍稍大的声音演唱。

3、学习歌曲第二段。

学生小声跟琴齐唱第二段。

第一遍轻声唱,教唱结尾句。第二遍稍大的声音演唱。

4、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5、变换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6、跟录音演唱。

三、课堂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三课 第一课时 告别与惊愕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3、音乐知识:力度记号。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介绍海顿;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音乐知识:渐强〈〉渐弱

PP〈FF〉PP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第三课

第二课时

听赏《小夜曲》 【教学目标】

1、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2、通过让学生自主搜索音乐家海顿,是学生了解并记住音乐家海顿。3.欣赏乐曲,体会《小夜曲》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欣赏乐曲,体会《小夜曲》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欣赏乐曲,体会《小夜曲》的音乐情绪。【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请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2、请同学们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老师总结

师总结:海顿是一位伟大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有“交响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称。

三、欣赏《小夜曲》

1、全班同学聆听《小夜曲》。

2、猜猜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3、师介绍弦乐四重奏与小夜曲:

4、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交流对音乐的感觉。

5、用“lu”模唱主旋律。

6、跟乐曲一起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然后试一试用竖笛轻轻吹奏音乐主题

四、总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两声部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能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积极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2、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歌曲的节奏舞蹈。

3、能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听赏歌曲《拉萨谣》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学习,踢踏舞步。

教学用具:图片、藏族服饰、哈达、VCD、光碟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听赏《拉萨谣》

二、引导掌握

1、出示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介绍藏族的生活、文化特点。

2、播放一段藏族的踢踏舞。(背景音乐:《我的家乡日喀则》)边看边想藏族的踢踏舞的基本舞步节奏是什么?谁来模仿模仿?

3、拍一拍基本节奏,用脚来踢踏踢踏。

4、随着音乐来试一试。(加手的动作)

5、想一想:藏族的舞蹈动作和他们的服饰特点有什么联系。

三、学唱歌曲

听赏《我的家乡日喀则》学唱二声部

(1)听辨歌曲的最后两小节高低声部的不同吗?(分声部弹奏)

(2)分声部唱一唱。高声部先用u来轻声哼唱,低声部的就边听边默唱自己的声部。低声部的用a来轻声哼唱,高声部的就边听边默唱自己的声部。(3)两个声部都跟着琴声来唱一唱自己声部的曲谱。(4)加歌词演唱二声部。(5)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三、生随乐边唱边跳。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四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钢琴独奏曲《阿坝夜会》,记忆乐曲主题,能随乐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2、听赏与跟唱歌曲《卓玛》,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听赏与跟唱。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风格,记忆主题,随乐表现。教学过程:

一、听赏《阿坝夜会》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教师介绍钢琴独奏曲《阿坝夜会》。同学们体会乐曲的民族风格与音乐的特点。

4、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体验?

5、聆听乐曲主题部分。

6、合着音乐的节拍来做一做。(学生设计声势动作)

7、出示主题音乐旋律,学生随乐模唱,记忆音乐主题。

8、随乐表演。

二、听赏与跟唱

1、承上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音乐风格。

3、听歌词,讲故事。

4、比一比谁记得歌词多。

5、再听歌曲,随乐哼唱。

6、随乐跟唱。

7、唱唱演演(学生边唱边加动作表现)。

三、小结

第五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踩雨》。

2、用声势节奏积极参与表现。

3、学习音乐知识—四四拍子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踩雨》。

教学难点:

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体验夏季踩雨的欢乐情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雨

1、导入

动画出示:雨“啪啪啪”的敲在小路上 你能用一个动词形容雨落下的动作吗? “敲”更能体现夏雨的活泼和节奏感 雨落下来像什么?

2、讨论 出现歌词

这些词怎么读才能表现夏雨呢?

生从情绪、速度、力度、声音上分组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3、朗读

请你们试着读一读,看哪种读法更能表现下雨的精灵和“我”欢快的心情

二、踩雨——学唱歌曲

1、导入

有了这样的心情,我们一起去踩雨吧

2、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1)出示《踩雨》的歌谱。(2)随音乐自由的踩雨

3、自由的评价 看谁踩得好

4、用“X O X O |X X X O |”节奏型,自编声势节奏,边唱边随乐踩雨

5、学唱旋律

(1)启发学生用雨落下时的声音摸唱旋律

(2)唱曲谱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从情感、速度、力度、声音上说说,这首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6、学唱歌词

请同学们唱一唱,体会小朋友们在雨中嬉戏的欢乐情趣。

三、学习音乐知识—四四拍子

1、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2、《练一练》

四、自编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全班边唱边随乐踩雨。

五、总结

第五课

第二课时 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力度对比的声音学会演唱《大雨和小雨》。

3、能积极参加音乐听赏活动,体验乐曲的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大雨和小雨》

1、导入

2、聆听《大雨和小雨》的范唱。学生用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力度。

3、出示《大雨和小雨》歌谱,学生自由选择大雨、小雨两种角色,合作划拍视唱歌谱,教师指导学生用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对唱,表现大雨和小雨。

4、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单。

(1)学生边读歌词边用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力度。(2)学生分两大组对唱,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力度。

5、在教师指挥下,学生集体随乐完整演唱歌曲。

二、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导入

2、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乐曲表现了自然界中怎样的情景?(2)介绍作品

3、再次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2)乐队中有些什么乐器?你能模仿演奏一下吗?

4、分段聆听音乐

(1)播放第一段音乐,随音乐模拟乐手演奏。(2)播放第二段音乐,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3)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听一听这部分音乐与那部分相似? 通过师生交流,引出乐曲的曲式结构----ABA三段式。

5、复听全曲。(学生随乐自由表现)

三、小结

第六课

第一课时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能与他人合作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能用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温馨、甜蜜、祥和的气氛。

2、能在歌曲演唱体验中认识弱起小节,并感受歌曲弱起的手法带来的富有推动的、深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时的和谐、均衡。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全家福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以“赏”引领,感受新歌1、2、聆听歌曲范唱,谈歌曲带来的感受。

教师范唱,交流:那些地方有力度变化,怎样变化的,演唱时的表情、声音上有那些变化。

三、学唱歌曲,加深体验1、2、3、4、5、分析歌谱,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特点。认识弱起小节。

随琴哼唱、视唱第一部分齐唱的旋律。学习第二部分合唱的旋律。学唱歌词。

四、师生探讨,表现歌曲

五、小结

第二课时

回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感受乐曲表达的情境。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3、复习巩固表现合唱《可爱的家》。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主题的深化。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歌曲《可爱的家》(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

2、导入:家: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3、初听《回家》

4、认识演奏乐器——萨克斯管 课件

5、了解萨克斯管 课件+ppt

6、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

7、、复听:设问:乐曲有几个主题,各主题不同的情绪

师:第一主题(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主题(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8、再听:ppt视频(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9、小结:任务: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并跟唱歌曲《吉祥三宝》,感受歌曲中孩童的纯真以及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和谐亲情。

2、能分角色合作演唱。教学重点:听赏与跟唱

教学难点:感受和谐的亲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音乐,欣赏歌曲,初步感知音乐《吉祥三宝》

二、介绍相关文化

教师系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CAI演示,马头琴演奏背景音乐)

三、听赏

1、听内容

好听的歌,我们要再听,边听边想,歌曲中有几个人对话?第一段是谁问谁答?第二段是谁问谁答?第三段呢?仔细听。(CAI播放)第一段是孩子问爸爸答,孩子问了什么?爸爸怎么回答的?(读第一段歌词)师读爸爸 用低沉的音色

生读孩子

师小结:爸爸告诉孩子: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彼此为对方让位,原来他们这三个宝贝是吉祥的一家。吉祥的一家需要彼此理解、彼此支持。那第二段是谁问谁答呢?(读第二段歌词)男生问

,女生答。妈妈告诉孩子什么呢? 师小结:植物的叶子为了托起花儿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花儿为了结成果实奉献了自己美丽的容颜,果实为了发芽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能量,原来他们这三个宝贝是吉祥的一家。吉祥的一家在对方需要的情况下毫无怨言地为对方做出牺牲。第三段还是孩子问,回答的谁?(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在心里读,并想一想,“我们三个”为什么也是吉祥三宝?(因为我们家人也象天上三宝和植物三宝一样关爱着彼此、达到和谐)

2、听音色

歌曲中有一个地方特别能听出这种和谐,你们听,哪个是爸爸的声音,哪个是妈妈的,哪个是孩子的?CAI播放,出示这个乐句的乐谱,学生根据听到的、感受到的选择。之后学唱每个声部曲谱、歌词各一次,合一次。

四、表现

1、跟唱熟悉歌词一遍

CAI播放

2、纠正学生演唱时出现的词曲错位现象。

3、自由组合选角色模仿带表情地演唱(CAI播放春晚录象)

4、分角色表演唱

选出几位同学当孩子

男生唱爸爸

女生唱妈妈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合作来演唱《吉祥三宝》,愿每一个家庭都和谐、吉祥、温馨、幸福!可别忘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哦。

第七课

第一课时

小小鼓号手

教学目标:

1、能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2、能与同学合作模拟鼓号队各种乐器的节奏进行综合表演唱,并从中体验鼓号队团结合作的精神。

3、听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认识民族乐器琵琶。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教学难点: 能准确模拟鼓号队乐器的节奏,并积极参与表演。教学准备: CAI课件、电子琴、大鼓、小鼓 教学过程:

一、听赏《草原小姐妹》

1、组织教学导入

2、听赏全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了解故事梗概。3分段听赏,逐步深入音乐。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3、完整听赏,随乐哼唱主题。

二、学习歌曲《小小鼓号手》

1、过渡导入

2、看鼓号队表演的视频

3、认识乐器(大鼓、小鼓),引导学生说出乐器名称并模仿演奏姿势

4、节奏练习

【1】、师敲击大鼓:4/2 x x | x 0 | x xx | x 0 || 1)、引导学生拍击节奏 2)、出示课件 齐拍一遍

【2】、敲击小鼓 :4/2 x x | x xx | xx xx | x xx || 1)、引导学生拍击节奏 2)、出示课件 齐拍一遍

5、聆听音乐第一段

1)、引导学生手敲击桌面模仿大鼓声音,随音乐轻轻敲击大鼓节奏 2)、引导学生用筷子敲击桌边模仿小鼓,随音乐轻轻敲击小鼓节奏

6、学习歌曲

师:同学们,挑战成功!当一个小小鼓号手,你的心情怎样?(自豪,骄傲)今天鼓号手们唱出自己的心声!你们听

1)、聆听全曲

2)、老师用铃鼓伴奏,有节奏地读歌词第一部分

3)、请学生跟着铃鼓的节奏朗读歌词的第二部分及结尾部分 4)、跟着琴声轻声唱曲

5)、跟着琴声轻声唱歌词,及时纠正 6)、分组唱 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7)、齐唱

7、表现

老师当指挥,将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大鼓,一组小鼓 一组号

要求:第一段歌词时,大鼓组为演唱组伴奏,小组作吹号状。在小鼓声音中作准备。第二段歌词时,小鼓组为演唱者伴奏。小号组依旧,结尾部分大家一起演唱。

三、小结

第七课

第二课时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在领略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3、通过欣赏,初步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感受和初步了解京剧。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二、通过欣赏 了解京剧

1、初听 区分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了解京剧的四个行当(1)、根据服饰的不同区分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

(2)了解京剧的行当。(戏曲人物按年龄、性别、身份、性格划分开的叫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别。)

2、复听唱段 了解京剧的主要唱腔。

3、介绍剧情,了解人物。

4、模唱“铁梅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理解铁梅的人物性格。

5、介绍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板书)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适合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二黄: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激愤的感情。

3、再次欣赏 了解京剧主奏乐器。

4、扮演铁梅 唱一唱。

三、总结

第八课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狐假虎威》。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情景表演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能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编创音乐故事并参与表演。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地评论。教学重点:

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狐假虎威》,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音乐情景表演活动中。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编创音乐故事并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狮王》

2、随乐律动并揭题。

(二)学唱第一段

1、初听第一段。

2、按故事情节虽亲分句学唱第一段。(1)学唱第一、二、三乐句。

(2)学唱第四乐句,处理该乐句的力度与休止。(3)学唱第五乐句,处理该乐句的渐强记号。

(4)学唱第一乐段的其他乐句,体会乐句的递进。

3、完整唱第一段。

(三)学唱第二段

1、初听第二段。

2、按故事情节随琴分句学唱第二段。

3、完整演唱第二段。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故事表演

1、表演铺垫。

2、分组编创。

3、完整表演,认真观看并评价。(1)完整表演。

(2)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的表现做出恰当的评价,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中肯地评价他人。

(六)总结。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九课

第一课时

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合唱部分能做到和谐均衡,表现火车开通后苗家人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2、能用苗族木鼓鼓点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并用鼓点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学习。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律动体验

1、介绍苗族的乐器—木鼓。

2、讲解木鼓的打法和节奏。

3、学生用声势动作模击节奏。

三、学习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1、初听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

2、轻轻跟唱。

3、附点节奏训练。

4、诵读歌词。

5、加歌词演唱。

6、二声部的演唱学习。

7、分组练习演唱。

四、参与表现

师生合作,木鼓伴奏,学生唱歌。

五、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九课

第二课时

苗岭连北京

教学目标:

1、听赏合唱歌曲《苗岭连北京》,感受苗族高腔山歌的风格特点,想象苗家山寨里火车进山寨、山歌齐飞扬、回声四起、山岭呼应的音乐形象。

2、对比聆听合唱与木管五重奏《苗岭连北京》,能大胆表达两种音乐体裁带来的不同感受。

3、学习竖笛的连音吹奏法,并在乐曲的练习中学会乐节内的连贯和乐节与乐节间的换气。

教学重点:对比听赏《苗岭连北京》。教学难点:竖笛的连音吹奏与换气。教具准备:多媒体

竖笛

教学过程:

一、承上导入

二、听赏合唱歌曲《苗岭连北京》。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整体结构:引子+主题+尾声

2、分段欣赏,感受苗家山寨里山歌飞扬、回声四起、山岭呼应的美好意境。

3、复听歌曲,介绍苗族高腔山歌节奏自由、音阶大跳、音调高亢等特点。

三、听赏木管五重奏《妙龄连北京》 引导学生谈谈两种音乐体裁带来的不同感受。

四、参与表现

再听合唱歌曲,随乐哼唱,感受苗族人“火车进山村,幸福装满车”的快乐。

五、竖笛连音演奏法的教学。

六、集体表现:吹奏《草原上》

七、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十课

第一课时

田野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快乐。

2、能较准确的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能听辨出音乐中重复出现的曲调,提高音乐记忆的能力。

3、能用《田野的呼唤》作为背景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跳简单地集体舞,同时加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听辨出音乐中重复出现的曲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视听结合,感受风格

1、介绍意大利文化,欣赏意大利典型建筑、绘画、雕塑艺术的图片。

2、听赏意大利民歌《田野的呼唤》

三、突破难点,逐段学唱。

1、学唱歌曲第三、四乐句。

2、比较第一、二乐句,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小节,学唱第一、二乐句。

3、完整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结构。

四、创作表现

1、舞蹈欣赏

2、编动作

3、教基本动作,指导学生有表情的表演。

五、课后拓展,激发热情

1、谈感想。

2、聆听感受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

六、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十课

第二课时

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目标:

1、能自信、独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用加固定低音伴唱或与同伴进行卡农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准确表现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难点:准确表现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

1、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马车奔跑的节奏。

2、师唱固定音型,学生用声势动作伴奏。

3、学生唱固定音型并用声势动作伴奏。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2、简介歌曲,导入新课。

3、师随乐范唱,学生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4、学唱歌曲。

5、指导学生唱好歌曲。

6、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1、二声部卡农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2、加入固定音型形成二声部合唱表现歌曲。

四、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十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提琴,能认真听赏大提琴独奏《天鹅》,感受大提琴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曲各乐段表现的不同情绪和描绘的音乐形象。

2、积极参与三声部轮唱《远方钟声》,能与同学合作,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三声部轮唱《远方钟声》。

教学难点:

1、感受大提琴独奏《天鹅》各乐段表现的不同情绪和描绘的音乐形象。

2、能与同学合作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一)谈话式引入教学

你喜欢天鹅吗?说一说你见过哪些艺术形式里的天鹅?

(二)初次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1、说一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天鹅?

(1)播放乐曲:老师轻读短文:天鹅是一种候鸟,它通体洁白,婷婷玉立,依水自照,水中流光溢彩,蓝的碧蓝,白的雪白,人们把它看作是美丽的天使,吉样的征兆,忠诚的象征。它喜欢集群,飞行时排成“人”字队形,爱吃水生植物和少量昆虫,小天鹅孵出即可下水觅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教师简单介绍《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2、再次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1)如果说大提琴表现了天鹅,那么钢琴又表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感受两种乐器分别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2)认识大提琴。简单介绍大提琴各部位及名称。并简单介绍大提琴的演奏方法,让学生了解其音色。

(3)学生聆听、感受音乐,认真感受大提琴的音色

3、对音乐要素进行讨论、回答、分析。

旋律线、力度、速度、情绪

(三)听赏《四小天鹅舞曲》,引导学生从乐曲的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进行比较,感受同一题材的音乐作品的不同性格、形象、情绪以及意境。

(四)学生随乐用形体表现天鹅。

二、读谱唱歌《远方钟声》

(一)第三乐句的回声练习

(二)单声部学唱歌曲

1、整体学唱

2、师生合作,接唱。

(三)整体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与风格。

(四)轮唱教学

三、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十一课

第一课时

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

2、能与同学配合进行合唱,体验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合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教学重点:二声部的合唱。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听赏歌曲《西风的话》

1、听高声部旋律。(三遍,1、思考音乐的速度与情绪。

2、音乐展现的是哪个季节

3、随乐情境模唱旋律。)

2、听高声部歌词。想象歌曲展现的景象。

3、听低声部。

(1)听全曲找低声部。

(2)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低声部的练唱。

三、合唱教学

1、学生分组。

2、唱曲谱。

(1)视唱低声部曲谱,高声部用la伴唱。(2)视唱高声部曲谱,低声部用u伴唱。(3)合唱两个声部的曲谱。

3、唱歌词。

4、二声部合唱。(1)全曲合唱。

(2)分乐句进行合唱练习。

5、交换声部练习。

6、完整合唱几遍。

四、小结。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十一课

第二课时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教学目标:

1、听赏《春节序曲》,能够随乐哼唱主题,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学会演唱《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并感受歌曲幸福、快乐的情绪。

3、积极参与创编声势动作的表现。教学重点:学唱《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教学难点:感受两首乐曲快乐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听赏《春节序曲》

1、导入

2、听赏乐曲,边听边思考:

(1)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两段音乐主题的情绪是什么?(3)学生讨论。

3、介绍创作背景。

4、熟悉音乐主题。

5、参与表现(用声势动作模仿锣鼓表现音乐)。

二、学习《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1、出示节奏谱,把握八分附点音符

×.× │ ×.× ×.× ×.× ×.× │×

0

0 ‖

2、按节奏练读歌词

A 师按节奏读歌词,生做动作。B 生按节奏读歌词。

3、初听歌曲。

4、随乐跟唱

5、激发感情,配动作演唱歌曲(集体唱演、指名唱演)

6、小组合作,创编歌词和动作

7、小组合作,自由编演(教师巡行检查、指导)

8、唱一唱、演一演

9、比一比、评一评

五、小结,随音乐下课。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

生做动作:点头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

生做动作;走两步 师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说再见。

生唱:再见!大家一起唱起来,在歌声中结束此课

四年级上册音乐备课

第十二课

音乐七巧板

教学目标:1、2、3、能与同学合作参与音乐综合活动,从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亲身参与音乐游戏,能利用声势动作、歌曲演唱演奏等多能熟练、积极、大胆、自信地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表演,乐趣。

种表现形式,感受、体验音乐,巩固本学期所学歌曲。并了解相关的音乐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能熟练、积极、大胆、自信地对本期所学内容进行表演。教学难点:能友好的合作参与表演,充分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音乐擂台赛

1、超级猜歌王、我来唱唱唱

2、超级顺风耳、我来奏一奏

3、超级表演家、我来编一编

4、接力赛(视唱接龙)5超级节奏师、我来做做做6、1、2、我是音乐知识王(听辨答题)

对本课的表演情况进行总结,各组之间互相评价。给胜利组颁奖。

三、活动小结

第二篇:四年级音乐教案

202_-202_学年 第一学期 四年级 音乐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侯雅静 授课日期: 累计课时: 节

《虫儿飞》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教学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教学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学生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教学过程:

一、预备起势

学生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

二、赏析感受

1、播放音乐CD,学生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请学生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

1、出示节奏型卡X XX X X|X — X —|,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学生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学生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播放伴奏,学生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

教师请学生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学生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

1、请学生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同学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202_-202_学年 第一学期 四年级 音乐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侯雅静 授课日期: 累计课时: 节

《歌唱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3、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和三段 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

1、二段体 A+B

2、三段体 A+B+A 或 A+B+C 教学设计:

1、导入课题: 播放《歌唱祖国》歌曲,讲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2、这首歌比较有名气,我相信咱们班肯定有会唱这首歌的同学,请他们先给大家演唱一下,大家说好不好?然后找几位同学试着演唱一下这首歌。演唱结束后给予他们鼓励与喝彩

3、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演唱中所存在的问题。

4、通过跟唱等方式学习歌曲。

5、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鼓励,给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小组加油打气。

6、讲授二段体及三段体的相关知识

7、师生合唱《歌唱祖国》,结束本课时的授课 课后总结: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学这首歌曲的难度相对少一些。也正因此学生容易消极懈怠。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以及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较好。同时,通过本课时的授课,对同学们进行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之心

202_-202_学年 第一学期 四年级 音乐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侯雅静 授课日期: 累计课时: 节

《种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准确掌握歌曲节奏与旋律;

.能够参与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4.能够开动脑筋,改编歌词,唱出心中的味道。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感受音乐情绪,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童话般的设问,来出示本课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分组活动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1 .创设情境(展示图片,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如老师问好: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

2、听歌曲范唱,A.学生分乐句进行练习,重点指导。B.在演唱基础上用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歌曲。C.掌握歌词与旋律。3 .在基本掌握歌曲的前提下分小组进行创编,例如除了种太阳,我们还可以播种什么,播种出来的东西可以有什么用等等。

(通过小组创编,学生的语言能力、肢体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能力和自省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歌词内容,更好地表现歌曲。)

二、音乐大擂台 教学设想:通过各组的展示达到各组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师:刚才大家都在歌曲中种了自己想种的东西,那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种的东西最棒!各小组展示:(通过合作、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A .学生评议各组展示的情况。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自省能力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发展。

B .汇总情况,教师发奖。师: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你们听懂了神奇的音乐语言。也用小组合作的力量战胜了难题。学生欣赏:歌曲《摇太阳》。(通过欣赏,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小结:今天我们演唱了歌曲,又欣赏了另一首关于太阳的作品,我想你们一定感受到了太阳的热情,让我们用最优美的舞姿,最动听的歌声,为金色的阳光放声歌唱吧。!

学生有唱、有跳、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出对乐曲的理解。(在学生肢体能力的发展中,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如空间、语言、音乐创造等。)教师在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202_-202_学年 第一学期 四年级 音乐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侯雅静 授课日期: 累计课时: 节

《校园的早晨》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拓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欣赏校园歌曲《童年》等。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了解校园台湾校园歌曲,感受清新、质朴的风格,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通过欣赏《童年》《同桌的你》等歌曲,充分感受校园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难点:歌曲中前八分休止和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以及各乐句间的紧密衔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歌曲《童年》片段

这是一首和我们同学有关,表现校园生活的歌曲,我们把这类歌曲就叫做校园歌曲。(介绍校园歌曲的特点)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2、复听歌曲

3、学唱歌曲

三、拓展

校园歌曲还有很多,我们学校的校歌也是校园歌曲,一起来唱一唱。

老师这边还给大家带来了几首校园歌曲,一起来欣赏。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校园歌曲,也学唱了歌曲《校园的早晨》、还欣赏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歌曲,当然,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在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 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唱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

范唱《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1、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我们一起用“呜”的声音跟着老师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用“呜”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划拍轻唱曲谱

5、学生视谱唱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四、参与表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诵会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满怀深情地用诗和歌来歌颂了我们美丽的祖国,让我们再一起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演唱一遍吧!

1、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复习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三、新课教学

师:其实,歌颂祖国的歌并不是只有这么多,像我们熟悉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都是歌唱祖国的经典歌曲。今天在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欣赏几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好吗?

(一)欣赏《歌唱祖国》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师:这首歌曲,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谁来说说你们常常会在什么样的场合听到?(大型晚会上)这首乐曲和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感受相同吗?谁来用几个词语表达你听赏《歌唱祖国》的感受?

2、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师:这首歌曲的感觉是雄壮有力的,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这首歌曲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齐唱:多人同唱一个曲调称齐唱。)师:由此你们可以推出独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吗?

3、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独唱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师:同学们说的都差不多,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独唱:一个人演唱称独唱。如男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童声独唱等。)师:老师想问问,如果《歌唱祖国》这首歌采用独唱形式来演唱,你觉得会有与齐唱同样的感受吗?你觉得哪种形式演唱出来的好听一些呢?

4、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用齐唱好听一些。独唱表现不出这首歌曲的气势。)

(二)欣赏《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独唱形式的歌曲。CAI: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这首歌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1、同学们交流讨论。(深情的)师:这首歌曲歌唱的祖国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个妈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随乐律动

师:独唱歌曲一般用来表现带有抒情情感的歌曲,而齐唱可以用来表现雄壮有力的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今天我们听了这两首不同情绪却表达了同一个情感的歌曲。我们一起就带着这两种情感来唱一唱。

五、总结 第二课 清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三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3.小结:简介格里格生平。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 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 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带唱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早晨的歌》

1.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2.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3.欣赏《早晨的歌》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唱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请学生按课本内容拍一拍)

三、表演《早晨的歌》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唱晨景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

4、3/

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的拍号是4/4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这首歌,并边听边划4/4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晨景。

第三课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海顿;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第四课 雨中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踩雨》,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音乐活动:找邻居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唱《大雨和小雨》。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7、全班合唱歌曲。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雨中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踩雨》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积极参加音乐游戏。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踩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良好的旋律流畅感。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化《雨打芭蕉》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1)出示《踩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踩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全班合唱歌曲。

7、音乐游戏:找邻居

(1)制作三首歌曲的标签,让三个同学分别持有。

(2)老师让学生分别唱一唱音乐旋律或播放旋律,让学生站到标签后。结束部分:全班听《踩雨》全曲,走出教室。

藏族的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情绪,节奏特点,并基本学会。教学难点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哈尼族、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再到西藏去看一看、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家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三、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3.边唱歌曲,边轻轻的拍手,感受音乐的情绪

四、集体舞

师:大家都知道藏族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想不想随着音乐跳一下。老师指导学生做几个藏族的基本的动作。学生先自己将学习的动作组合一下。

四、巩固

学生和老师一起开一个歌舞晚会

让学生想象成篝火晚会,学生和老师围成一个大圈,载歌载舞。藏族的歌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新歌,你们还记得吗?谁来上台来大声演唱给大家听?

1、自由表演

2、相互评价

二、听一听藏族的歌

师:上节课,你们知道藏族的歌好听又有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藏歌

1、播放音乐(播放钢琴独奏《阿坝夜会》和女声独唱《阿妈勒俄》)

2、再听《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三、学习《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师:下面我们随音乐哼唱旋律,再用lu唱一遍

师:今天,我要请一些同学上来自己发出声音,让小朋友来猜一猜。

1、请同学上台演唱

2、单独唱

3、分角色演唱 四 表扬和奖励 学生自评

五环旗下你我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与《奥运会,金牌多》这两首歌曲,并能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3、听赏与跟唱男声独唱《红旗飘飘》,并体验起情绪。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演唱《奥运会金牌多》。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赏《红旗飘飘》

1、(播放MTV《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师:谁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五星红旗在世界上一些什么样的地方高高飘扬?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师: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202_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是再次的证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申报成功时的情景吧

3、介绍奥运相关知识

五环旗、奥运精神和我国奥运冠军等

二、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1、导入

师:同学们,202_年奥运会今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国家争了光!那么我们也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迎接美好的明天

2、活动一——接力赛(学习歌曲A段)

填词试唱,分析强音记号,齐唱A段

3、活动二——韵律操比赛(学习歌曲B段)

师:运动会在进行,全民来健身,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韵律操吧 师:让我们把歌唱出来

4、奔向202_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202_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表示庆祝,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意愿。(齐唱全歌)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师:运动会继续进行,分两组我们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奥运会金牌多》的音乐拍手

三、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四、学习歌词——中场休息

师:中场休息时我们来念念顺口溜,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师:谁能把这个顺口溜编成一首歌呢?

2、随琴唱词

3、让我们唱着歌儿为运动会助威吧

第七课 乌鸦与狐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乌鸦与狐狸》

2、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与失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师:同学们,乌鸦与狐狸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呢?音乐是怎么讲叙这个故事的呢?我们来听听

2、听赏歌曲《乌鸦与狐狸》 我们也用音乐来说说这个故事

3、第一乐段重点难点突破:附点:带读歌词,强调附点,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用上附点前倚音:看乌鸦倚树而立,所以用前倚音两声部学习:分组唱曲,再唱词,引导学生自己唱时还要学会听另一声部的声音,然后进行调整。演唱一遍

4、第二乐段 重点难点突破:变化音:老师范唱,学生听辩,音变与没变的感觉,并区分。可设计听辩游戏,然后再跟音乐唱一唱,加如变化音后音乐形象有什么变化?(狐狸狡猾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换气记号:标有记号的地方必须得换口气下滑音:气息扩张声音下滑,表示狐狸夸张的程度大。整体演唱

5、第三乐段重点学习后面变化部分,把乌鸦上当,旁观者着急的心态表现出来。

6、表现 a)整体演唱一遍 b)分角色演唱 c)分组唱,评价哪组唱得好 d)完整表现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乌鸦与狐狸》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三、音乐剧设计

1、歌曲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师: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演唱相关乐句)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乌鸦的?(声情并貌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任务性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师: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演唱小乌鸦越听越着迷)师:小乌鸦终于没有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如果小乌鸦在同样的情景下再次遇到狐狸又会怎么样呢?(讨论:狐狸得到了奶饼,可失去了乌鸦对他的信任,教育学生不要欺骗他人)

2、剧情片段表演师: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呢?(两人一组创编乌鸦与狐狸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师:除了乌鸦与狐狸,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呢?(想象森林的其他动物并参与进来)

3、创编在组长的协调下分组创编,让学生明白当一个演员和当一名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分组表演

四、音乐剧表演

1、音乐剧的人物需要领唱,合唱演员,表演者等等

2、完整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鼓励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客观评价自己,并中肯评价他人。

四 季 童 趣

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 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

师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

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跟录音哼唱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4)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

5、表现歌曲: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6、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对 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二、了解与认识 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师: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

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

四、创编与表现 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

六、评价总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对花》

二、听赏与跟唱《挂红灯》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

2、跟唱并扭秧歌

三、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

1、唱谱

2、唱词

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

四、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

1、练习

2、分组吹奏

3、指名演奏

五、课堂小结

第四篇: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3)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5)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X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8)生:“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五、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教学反思:

收集整理资料,在音乐活动中积极感受,积极参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2、欣赏歌曲《牧童》。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要有表情地唱。第三段歌词出现了“依呦”,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跺脚。

教学反思: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山童》。

2、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习唆习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4、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5、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doremisol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成二声部旋律。

6、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教学反思:

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学生富有想象力,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第一乐句65|3.5|132|错唱成65|3.5|132|20|

第二乐句35|66.6|53|2-|202_|错唱成35|66.6|53|2—|

第三乐句32|17|615|错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错唱成12|33.3|25|1-|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的情绪。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

2、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桥”这样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先听一首以桥命名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2、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适宜与舞蹈。

二、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请学生学唱《在阿维翁大桥上》。

2、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鼓励学生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较好。

三、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音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结mi与sol三度音程的结合。

2、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分别延长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四、听音乐,创编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同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其中两个动作。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五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跳舞。

五、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和谐的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三)听乐曲《桥》,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更像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同。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

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表演。

第六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所以,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歌曲: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紧密联系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学生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

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教学反思:学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引人新课。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这两首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

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个乐器组。

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别。

教学反思:说出是否喜欢乐曲,并说出理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学生有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欣赏乐曲是富有想象力,学生愿意参与到表演活动中。

第七单元 民族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秧歌舞》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民间秧田队》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揭示课题。

3、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情绪?

4、记忆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成几句?

5、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6、教师指导学习: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7、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8、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

9、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10、课后拓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舞蹈、乐器、歌曲)进行研究性学习。舞蹈组:学习基本秧歌舞步,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文字或音响)。乐器组: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掌握、学习歌曲的能力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民族舞蹈秧歌

2、复习歌曲《秧歌舞》

教学目的:复习歌曲《秧歌舞》,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回曲《秧歌舞》

2、唱歌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历史和发展,请同学们欣赏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

演唱创编新词的《秧歌舞》并教唱全体同学。

3、乐器小组汇报:

用学会的乐器演奏歌曲。

用锣鼓为秧歌伴舞,节奏可选用书上的固定节奏,也可是学生创编的新节奏型。

学生在乐器组的伴奏下演唱歌曲《秧歌舞》。

4、舞蹈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基本步伐。

全体学生在舞蹈小组的组织下,一拍一动学习秧歌步,并能够在歌曲《秧歌舞》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的秧歌舞小组合(这具:手绢、扇子)

5、学生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表演唱《秧歌舞》。

教学反思:

学生小组学习中的合作情况良好,收集、整理和宣讲资料的能力提高。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3、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

在521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l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学生能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民族歌舞

教学目标:这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欢快优美的舞蹈《爱我中华》为这节课拉开序幕。

提问:你们能告诉我刚才的这段舞蹈中出现了那些少数民族吗?

汉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民族歌曲擂台赛: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3、自学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及多元的文化。

蒙古族舞蹈大多雄壮有力、朴实奔放;维吾尔族舞蹈利落轻快、婀娜多姿;傣族的舞蹈动作细腻、优美抒情;藏族舞蹈气势磅、技巧性很强;汉族的舞蹈更是种类繁多、争奇斗艳。

4、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舞蹈基础为民族歌曲进行即兴的歌舞创编活动。

①根据《金孔雀轻轻的跳》歌曲创编傣族的舞蹈。

②根据《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歌曲创编藏族的舞蹈。

③根据《草原赞歌》歌曲创编蒙古族的舞蹈。

④根据《过新年》歌曲创编汉族的舞蹈。

⑤根据《娃哈哈》歌曲创编维吾尔族的舞蹈。

5、学生汇报展示他们创编的节目〔有条件的学校提供简单的服装道具〕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八单元 八音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现出来。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

3、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八音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最好能找到八音盒的实物),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含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坐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又确实都了解雪橇,这大多是从影视中见过的,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议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通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议论)。对!一般都是用马或狗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雪,扬鞭唱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要更加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热爱生活、乐观自信,这就是我们能不能唱好这首歌的前提。

2、播放范唱录音(合唱)。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2、4、6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完全采用听唱法来学习合唱是很困难的,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学生们很难从两个声部中分辨出第二声部来,大多跟着第一声部跑。所以教师在教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时须重点教唱第二声部,在基础较好的班级中,可以先教歌谱,再教歌词。

在教唱过程中,顺带学习反复跨越记号。还应注意用1=D的调高,不要用l=F。

4、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声部分,并努力向录音里的效果靠拢。

5、整体练习、逐步做到感情投入,表情愉快,吐字清晰、合唱和谐,并能初步背唱。

教学反思:

学生演唱歌曲是感情投入,表情愉快,歌声整齐。合唱是两个声部演唱的和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

本节课我们要欣赏两首非常好听、非常生动形象的器乐曲。欣赏器乐曲,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大家要继续努力、器乐曲没有歌词,全都靠音乐本身来表现它所叙述的内容,这就给了我们广泛的联想、想象的空间,但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象,因为音乐本身已经结了我们不少“信息”,例如旋律、节奏、速度、音区、节拍等都与所表现的内容有关。就速度来说,表现兴奋热烈的音乐一般都要快些,就节奏来说,表现深沉、思考的音乐一般都要疏些。例如下例a与b,a显然更适合表现深沉、思考的情绪,而b的节奏过密,更擅于表现欢快或紧张的情绪了:

下面我们来开始欣赏,欣赏时要静心地听,积极地想,还要注意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有些什么特点,经常坚持这样来欣赏音乐,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了。

2、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

从课本上的插图谈起,介绍八音钟和维也纳(学生也可参加议论)。

介绍作曲家柯达伊。

《维也纳的八音钟》是柯达伊的名作(哈里.亚诺什组曲)中的第二首,描写哈里正在吹牛,说是自己与国王的公主到维也纳王宫去游逛,看到了宫中很多的八音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八音齐鸣的音响,然后出现了课本中列出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时出现,但每次都有些不同,表现了八音钟里的小人、小鸟正在欢乐地舞蹈。同学们可以想象王宫内不只一台八音钟,而是好几台,所以音乐是显得非常热闹的。

欣赏音乐。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初步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和课本中要求填写的音。

单独播放主题音乐几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应反复提示只有三个音可供选择。(如是用简谱填充则非常方便,如用线谱,则先要明确do’在第五线上,才能正确填写)。

3、欣赏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打字机了,但偶尔在旧货市场上还能见到,教师介绍打字机.最好能找到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

这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打字机工作时的声响,非常形象,十分生动。作者安德森是美国的轻音乐作曲家,他十分擅长创作形象鲜明逼真的管弦乐小品,尤其是他十分重视为儿童们创作出既好听又生动的小曲,例如我们早已欣赏过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切分间的小闹钟》等都出自他的手下。

欣赏音乐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回铃的声音和掉转机头的声音,学生可自由随音乐模仿用打字机打字的动作,动作不要求统一,但应注意合着音乐的节拍。

分组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管乐敲击。

4、创编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练习,我们先来唱一唱课本中出示的例子(即”叮铃铃,叮铃铃,快乐的歌”)。

手机的铃声是怎样的呢(学生议论),手机的铃声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发出嘟嘟的声响,有的与电话铃声相似,更多的是一段电子音乐,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去设计,不一定局限在“叮铃铃”的声响,同样,节奏也可以变,但是要与后面的自然连接,这就是难点。现在我们可以以同桌为组.两人一组共同商量。

教师抽查几组的创作(可出只是口头的),如学生记谱能力欠缺、可由学生唱教师记。

教师选择几个公布.师生共同演唱评议。

再用同样的方法填写自行车的铃声。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师可就“叮铃铃”三个字.给学生提供多种节奏。如:

等。

教学反思:

学生能专注的感受乐曲,在音乐创编活动中表现音乐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这带课我们就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如: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1=D,但竖笛难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可以。如改成1=F,竖笛只要学会b7就用吹奏,口琴仍不能,但唱起来调略嫌高,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l=C来吹奏,虽然唱时歌声会沉闷许多,但这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教学反思: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用打击乐器伴奏是有创造性。

第五篇:四年级音乐教案

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拍出歌曲的节奏,四度大跳的音高演唱要准确。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台湾岛》,学唱歌曲《放纸鹞》

1、欣赏《台湾岛》,感受音乐。

▲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认真倾听。

▲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在音乐伴随下朗诵《台湾岛》这首歌词。(见书P2)

▲播放歌曲《台湾岛》,学生可以轻声跟唱加以感受。

播放课件,请学生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并说说有关台湾的事。

▲请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并在下课堂进行交流。

2、学唱歌曲。

【听听拍拍】

▲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并出示4张音符卡片:

X X X X

(ta ta ta ta)

教师随着音乐按4/4拍点着卡片带领学生口念“ta、ta、ta、ta ”并在第一拍处拍手,连续反复,形成节拍拍律感。或用拍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或寻找其他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如:跺脚、拍腿、拍手、拍腿或拍手、捻指、拍肩、捻指。

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每组念一拍,或一种声势,或将声势换成打击乐器,拍四拍子的节拍,反复练习把握匀速感觉。

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并引进 XX 卡片,念ti ti,教师不时把 XX(ti ti)盖在任意一拍上,采用各种组合法,让学生听着音乐边念边拍。

熟练上面练习后,全班分四组,每组念一拍的节奏,或一种声势,或将声势换成打击乐器,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注:休止符处握拳或其他方式。

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请一组学生拍四拍子的节拍,另一组学生拍节奏。

四张卡片在视觉上是四拍,节奏的变异均在节拍之中,学生可以从这种卡片的定式与其中节奏的变化之中,不但训练了节奏感(拍率、节奏型),而且为读谱打下了基础。

【唱唱做做】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放纸鹞》,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放纸鹞》,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放纸鹞》,并范唱歌曲。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放纸鹞》,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比如:学生演唱带有强调性的歌词重复部分,教师演唱歌曲其他部分。

歌曲演唱要注意的地方有:①歌词的咬字吐字要清晰。比如:“鹞(yao)”“胞(bao)”“肉(rou)”“乐(le)”“陶(tao)”。②四度大跳的音高演唱要准确。“6 2”、“5 1”。③提醒学生在演唱相同歌词时,其旋律音高是不同的。④注意段落反复记号的运用。

▲演唱歌曲的位置稍靠前,音色要清脆、悦耳。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放纸鹞》。全班分两组同时歌唱,A组学生伴随歌拍击稳定的四拍子节拍,B组学生伴随歌曲拍击节奏(可以用手拍或敲击打击乐器)。

▲熟唱歌曲后,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的唱名,并伴随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4拍子的节拍。再演唱几首以前学过的歌曲唱名,请学生比较歌曲的结束音有什么不同?

3、教材与绘画结合。

教师播放歌曲《放纸鹞》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根据对《放纸鹞》歌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一幅图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放纸鹞》、《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并通过两首歌曲的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

教学过程:

1、感受音乐。

探索构成歌曲风格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歌曲感受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播放录音《月亮月光光》,并出示4张音符卡片:

X

X

X

X

(ta ta ta

ta)

教师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随着音乐按4/4拍,点着卡片带领学生从第四拍起口念“ta、、ta、ta、ta”并做拍腿|拍手、拍腿、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或用拍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或寻找其他方式),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如:拍腿|跺脚、拍腿、拍腿、拍腿|或捻指|拍手、捻指、捻指、捻指|。

▲教师播放《月亮月光光》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每组念一拍,或一种声势,或将声势换成打击乐器,拍四拍子的节拍,反复练习把握匀速感觉。

熟练上面练习后,全班分四组,每组念一拍的节奏,或一种声势,或将声势换成打击乐器,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

▲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请一组学生拍四拍子的节拍,另一组学生拍节奏。

2、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做拍腿、拍手、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并用广东方言范唱歌曲。范唱后,教师可以直接用人声教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这种教唱方法效果好。▲歌曲演唱要注意的地方有:①广东方言字、词的发音。比如:“厝(yao)”“胞(bao)”“肉(rou)”“乐(le)”“陶(tao)”。②每小节第一个音的的拖拍演唱要准确。如“5 — 56”、“5— 51”等。③注意段落反复记号的运用。④认识并应用延长音记号“

”。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全班分两组同时歌唱,A组学生伴随歌拍击稳定的四拍子节拍,B组学生伴随歌曲用打击乐器敲击稳定的四拍子节拍。

▲全班分两组同时歌唱,A组学生伴随歌曲拍击稳定的四拍子节拍,B组学生伴随歌曲拍击节奏(可以用手拍或敲击打击乐器)。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和《放纸鹞》,并伴随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4拍子的拍律感。请学生比较两首歌曲的意境和风格。并探索构成两首歌曲不同意境、不同风格的原因。

《放纸鹞》

《月亮月光光》

节奏

X X XXX XX| X0 XX X0 0| X|X— XX XX|X— — —

速度

中速

稍慢

结束音

re do

3、创编演唱方式。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想想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和《放纸鹞》。如:轮唱、齐唱、领唱加齐唱。或者是拍手拍腿的声势演唱,敲击打击乐器演唱,边跳边唱等。

第3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卖汤圆》后,通过让学生布置简单的场景、简易的化装、即兴表演,为歌曲即兴编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1、感受音乐。

教师第一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

教师第二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自选敲击乐器或自制的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教师第三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寻找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教师要主义指导学生念出风趣的语调。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敲击乐器或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2、学唱歌曲。

▲教师弹唱《卖汤圆》,请学生轻声跟唱,至少两遍。注意歌曲的字词演唱规律是一音对一字。

▲演唱歌曲的音色要清脆、悦耳。

演唱歌曲时,要根据歌词所表达的语气进行演唱。如:a句用轻快地陈述语气卖主要卖的东西;句用谱中标出的连、断线唱出卖主风趣的语气;句唱出吆喝叫卖的肯定语气;过渡句唱出吆喝声;句是句的反复再现,要唱出再次吆喝叫卖的肯定语气,演唱技巧上的标记如下: 6 3 6 | 3 2 1 7 6 | 6 5 3 2 1 2 | 3 7 | 6 — | 6 0 ||

汤圆 汤圆

圆,汤圆一样

可以

当 茶

饭。

3、表现音乐。

▲熟唱歌曲《卖汤圆》后,请学生思考歌曲共几句?段落反复记号是如何反复的?

请学生用图画表示出来。比如:

||:●■▲△ :|| △ || 或

彩色条表示

请学生仔细听辩乐句间的结构、乐句与乐句间的联系。

a

b

c

过渡句

c'

||:2 + 2 |此句是2+2的重复乐句

| 2 + 2 |

| 2 + 2:|| 2 ||

▲请学生边演唱歌曲边用敲击乐器即兴编配节奏或即兴地敲击。

请学生边演唱歌曲边用其他音源即兴编配节奏或即兴地敲击。

全班同学动脑、动手为即兴表演的同学设计、制作或寻找一套适于卖汤圆小二哥的服饰。设置场景:类似于上海城隍庙里的一条街的场景,一个小二哥正在吆喝着卖汤圆。

请学生边演唱歌曲边即兴表演。有的演唱歌曲、有的敲击乐器、有的表演。

第二课 妈妈的歌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游子吟》两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两首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混声(胸腹式呼吸,头腔共鸣)演唱《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摇篮曲》

这首摇篮曲是作曲家十九岁时的作品。歌曲旋律委婉动听,象是一首音诗。全曲只有四句,第二、第四两句完全相同。轻柔和充满爱抚的音调让人们体味出母爱的伟大,是一首经典的摇篮曲体裁的作品。

1、演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摇篮曲》。

★教师出示乐谱,学生拍出节奏并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跟随录音轻声演唱歌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混声(胸腹式呼吸,头腔共鸣)演唱《摇篮曲》。音色要圆润、柔和。

★歌曲中的演唱要唱出有连线与没连线的区别,就像演奏乐器中的断奏与连奏。

★前欹音的演唱学习,可以让学生反复地模仿教师的范唱,先从慢速演唱再到快速演唱。

★歌曲的演唱平缓轻柔。

★歌词的吐字与咬字可以模糊一点,唱出朦胧的感觉。

2、理解表现音乐。

教师唱歌前先提出要求:听听这首歌是由几句构成的?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播放歌曲。仅听第一句的节奏:让学生用动作把节奏模仿出来。要用三种动作把半拍、一拍做出来,如

4/4 |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反复做几遍。

跑跑

拍拍拍拍

走 走

★听第二句节奏跟第一句相同还是不同?(aa)

★听第三句节奏,相同还是不同?(b)做动作: 4/4

X ·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拍拍拍拍

走 走

★听第四句(a)并做动作。

★听老师再完整演唱或用牧童笛演奏歌曲一遍,学生听着音乐将四句(aaba)连起来动作,可以反复做几遍。

★做书中第11页中第1、2、3条练习。

3、了解曲作者。

舒伯特(1797——1828),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八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811年创作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十四岁作第一交响曲,十七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魔王》等谱曲。十八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两部弥撒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总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

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学生能听辩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结构的乐曲。

教学重难点:听辩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结构的乐曲。

教学过程:

1、感受歌曲。★听录音的范唱,用手臂画出旋律线,体验旋律的美感。可以反复做两三次。请学生思考歌曲共有几个乐句?为什么这样划分乐句?

★在节拍机上为歌曲《游子吟》找到适当的速度,并写在曲谱的左上角。

★听音乐反复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意。(可以按节奏有情绪地朗读)

2、演唱歌曲。

①随录音学唱。

★确定换气点。如:慈母手中线(换气),游子身上衣(换气),临行密密缝(换气),意恐迟迟归(换气)。谁言寸草心(换气),报得三春晖!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混声演唱《游子吟》。音色要圆润。

★歌曲中的每一句演唱要要有情绪上自然起伏,大连线唱得连贯流畅。

★歌曲中演唱时注意弱起演唱,体验弱起小节的美感。

★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

②分两组,唱二部合唱。

★全体学生拍出高声部的节奏。

★全体学生唱高声部旋律,唱过两次后要求背唱。

★全体学生默读低声部旋律,教师轻轻拍击节奏,锻炼学生内心听觉。

★全体学生背唱低声部旋律。(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背唱准确,可以打开谱子看唱一遍后,再背唱,锻炼音乐记忆能力。)

★学生完整视唱旋律。学生歌唱时,教师歌唱与之对比的声部。

★教师演唱旋律,学生视唱与之对比的声部,并且要求分句背唱。

★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歌唱高、低音声部,做二部合唱。

★由两个学生分声部歌唱,检查学生个人掌握情况。

★由学生个人歌唱一个声部,在钢琴上弹奏另一声部,并注意按照教师的要求,随时进行声部交换。

★有情感地演唱二部合唱《游子吟》。

3、情景表演唱。

了解古诗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前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穿着唐代的长袍,站在一棵松树下吟颂着古诗《游子吟》;

后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的老母亲,穿着唐代老夫人的衣衫,头发斑白,眼睛模糊,正在烛光下缝衣衫;

背景音乐是全班同学吟唱《游子吟》。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朗诵古诗的声音。

4、歌曲拓展。

★学唱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又做过些什么?妈妈是怎样爱你?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能在学习“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后,熟练掌握弦乐器的音色及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弦乐器的音色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感受歌曲。

★听歌曲录音,思考歌词的演唱有什么特点?(ABA)相同歌词的旋律与不同歌词的旋律是否一样?(不一样)★复听歌曲(可以播放三遍或更多),思考A部分的旋律是怎样的?(abcc)速度(稍慢)、节奏(舒缓平稳)、音色(柔美)。B部分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稍快)、节奏(紧凑)、音色(低沉)。

2、体验歌曲。

★听歌曲录音,全班分三排站成“∏”形,两队竖排面对面站立做动作。如: 听到A段时 遇到ab乐句:两边竖排向中间走并柔和画旋律线,遇到 cc乐句:停止走动情绪稍有波动地画旋律线。听到 B段时 横排边向前走边抖动手臂。再现 A段时,竖排重复做一遍。

3、表现歌曲。

★出示两个节奏型,哪种节奏型和乐器组适合给A段伴奏(①),哪组适合给B段伴奏?

★左边的竖排拿金属乐器(三角铁);右边的竖排拿散响类(手铃);横排的左半边拿木质乐器(青蛙嘴);横排的左半边拿手鼓。

★竖排分两部,用节奏型A段音乐伴奏;横排分两部,用节奏型B段音乐伴奏;听歌曲录音边伴奏边走队形。可以重复多做几遍,练到奏乐与走步队形都整齐为止。

★交换声部做。

4、理解歌曲后的再创造。

★分两组各自设计动作和队形。

5、总结。通过听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学习了三段体结构乐段ABA,在一首乐曲中,乐段之间是由不同的音乐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带再现的三段体,它主要的特点是第一、三段音乐相同(或相似的)重复,中间段一般采用对比变化鲜明的音乐,全曲既前后统一,中间又有变化,是常见的一种曲式结构。

6、作业。

在唱过、听过的歌曲、乐曲中,再找出几首这种结构的作品来。

第4课时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弦乐器的音色及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弦乐器的音色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了解四件弦乐器。

小提琴(见课件)

中提琴(见课件)

大提琴(见课件)

低音大提琴(见课件)

2、忆唱乐曲。

▴播放课件《小白兔乖乖》,并忆唱歌曲。

▴播放课件《四小天鹅舞曲》,请学生听到小提琴演奏时举起右手,并并忆唱主旋律。

▴播放课件《天鹅》,请学生听到大提琴演奏时举起左手,并忆唱主旋律。

3、欣赏中提琴演奏的蒙古民歌〈〈牧歌〉〉。

▴听赏中提琴演奏的蒙古民歌《牧歌》,了解蒙古民歌《牧歌》。

▴听赏中提琴演奏的蒙古民歌《牧歌》,边听边模仿中提琴的演奏。

▴听赏中提琴演奏的蒙古民歌《牧歌》,轻声学唱主旋律。反复练习几次(边唱边做拉琴动作)。

主旋律:

▴思考:你觉得弦乐器家族中的哪件乐器比较适合演奏第二课《妈妈的歌》中的哪首歌?(《游子吟》)

▴打开课件,做中提琴拼图游戏。

4、欣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

▴听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思考:乐曲中共有几件乐器演奏?(四件)

▴简介弦乐四重奏。

▴听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当听到大提琴独奏时举起左手。

▴听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当听到小提琴独奏时举起右手。

▴听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当听到四件乐器同时演奏时举起左右手并站起来。

▴简介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并完整地听赏一遍。

5、欣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

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作于1881年,是作者所作的由四首舞曲组成的集成曲中的第二首,原为四手联弹钢琴曲,同年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及管弦乐曲,广为流传。乐曲采用“ABA”三部曲式,A大调,小快板,2/4拍。主题A具有跳跃般的旋律音型,合着从容而庄重的节奏,形成了轻松而又安详的气氛。这一主题反复一遍之后,突然加快速度,用较强的音响奏出了对比鲜明的中间部主题B,这一采用升f小调的主题粗犷而富于激情,使乐曲形成了热烈的高潮。B段音乐虽与A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其主题素材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乐曲再现开头部分(A段),在平稳而轻松的气氛中结束。

▴听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思考:乐曲共有几部分?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可以用图形,可以用字母,可以用动作等。

▴听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请听到主题A时,做手部的某种动作,注意要听着音乐做。(可以反复听多几次)

▴听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边哼唱主题旋律,边做手部的某种动作。

▴听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请听到主题B时,做脚部的某种动作,注意要听着音乐做。

▴听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自编动作进行律动。(完整的地进行两次)

第三课 音乐创造游戏——来信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学生能利用已积累的“小音库”中的音创编短曲表现人世间的各种情感。

2、通过左手“玩乐器”,学生能演奏《新世纪交响曲》、《闪烁的小星》、《十只小猪过河》、《一分钱》,并能在C音、G音、F音三种不同音高的位置上演奏这四首曲子。

教学重难点:用“小音库”中存的“doremifasou”五个音编出一个或两个乐句的小短曲。

教学过程:

音乐游戏——《邮递叔叔来了》

1、音乐游戏——《来信了》

教学中建议可参考以下方法:

▲轻声跟随录音学唱歌曲《邮递叔叔来了》。

▲演唱时,“tu”要唱出摩托车的“突突”声;切分音下的“到”字要唱重音;三个“什么消息”可以用三个不同的音色表达三种不同的语气;最后一句可以由教师演唱。

▲熟唱歌曲后,教师可以按照书中提示引导学生创编小短曲。如:

①背景音乐是:全班演唱歌曲《邮递叔叔来了》(A部音乐),表演场景是:一位同学做邮递员叔叔,并给某位同学送去一封信(信件是由教师准备好的),收到信的同学用“小音库”中存的“doremifasou”五个音编出一个或两个乐句的小短曲来表达收信的感情,并作为B部分。

②再现A部音乐:全班演唱歌曲《邮递叔叔来了》,表演场景同上,收到信的同学可以用例外一种思维方式创编。即:先拍出节奏,再加上音高,并作为C部分。

③再现A部音乐:全班演唱歌曲《邮递叔叔来了》,表演场景同上,收到信的同学可以直接唱出来,小短曲可以结束在任何一个音上,并作为D部分。

④再现A部音乐:全班演唱歌曲《邮递叔叔来了》,表演场景同上,收到信的同学可以在音条上随意地敲出旋律,如果能编出歌词唱出来那就更好了,并作为E部分。

创编表演。歌曲《邮递叔叔来了》编号为A,从全班同学的创作中,分别选出表现B、C、D、E收信人感情的短曲各一首,按照书中22页的指示进行ABACADAEA回旋曲式的演唱,并进行音乐游戏表演。

二、玩乐器

(五)▲做手指操:两只手对放于胸前,左右手五指相对,做互推手指练习,从大拇指到小指依次练习。

▲左手练习:看书中23页的左手指法练习1=C的两首乐曲。《新世纪交响曲》、《闪烁的小星》。

▲熟弹《新世纪交响曲》、《闪烁的小星》后,移换手的位置,将五指摆在G音或F音上练习。注意扩指与换指的地方要反复练习。

▲请学生自己练弹书中24页的两个练习。

▲抽查几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有针对的提出评议及注意点。

没有电子琴的学校,可以选用竖笛或其他小件乐器进行器乐教学。

四年级音乐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