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趣味故事养幼儿道德情感
以趣味故事养幼儿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道德意识在个体感受和体验层面上的反应,它是道德性质的活动引起人的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在个体道德中,道德情感“直接参与道德认识、行为、品质、评价、信念的活动。它本身就是个体道德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全部道德现实化的根本环节。相对于人的外显行为、品质以及人格而言,道德情感并不直接呈现给世界,它是作为直接呈现物的内在源泉,作为道德的直接动力机制出现的。”幼儿阶段是个体道德启蒙阶段,因此也是教育的黄金期。而“幼儿道德启蒙首先是情感的启蒙,幼儿的道德教育要以道德情感教育为核心和基础。”那么,幼儿的道德情感教育以什么为载体?如何培养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快乐、好奇和激动。他们本能的喜欢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在听故事和角色扮演中激发了他们的情感。由此萌发了我们“以趣味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愿望。我们选取了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艺术学校150名学前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岁3个月。将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设定为六个德目,即负责任、重孝悌、讲诚信、会合作、爱祖国、爱自然,围绕德目选择故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讲一讲”“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完成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
一、“讲一讲”进入故事情境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何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爱听、想听、听出其中的道理,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叙述技巧。
1.运用“角色”语言叙述故事
讲故事归根到底还是“讲”。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去表现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在讲述中融入情感,为幼儿描绘故事的美好意境,让幼儿能从教师的叙述中体会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情感,产生情感共鸣。在“重孝悌”一章的教育中,老师给孩子讲《我给爸爸捶捶背》的故事。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变换着不同的角色进行讲述,当教师用故事中的主人公“第三个儿子”和“父亲”的口吻讲述父子间的对话时,孩子们的眼圈儿都红了。教师的语言触动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柔软之处,并成功地引发了孩子们对于孝心的思考。虽然只是动情地叙述,但由于老师的叙述方法得当,符合幼儿心理情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故事
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如:有些故事内容中提到的历史人物、特定事件是幼儿不熟悉的,怎样帮助幼儿理解?多媒体课件演示是个好办法。如故事《尊敬老师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谁?她是做什么的?诺贝尔奖是什么?……大多数幼儿都不了解。所以在讲《尊敬老师的居里夫人》时,老师准备了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帮助幼儿了解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同时向幼儿传递居里夫人虽然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但是她还是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从而强化幼儿尊敬老师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
二、“想一想”感悟故事道理
故事中蕴含的情感、道理,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幼儿通过想一想,感悟故事道理,提升认知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提问、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上,如:针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展开的提问,“故事里有谁、说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分析故事的内容,从而感受故事的情感,加深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如“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等。”当幼儿的回答比较笼统时,教师还可以把问题展开,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讨论。如故事《孝敬长辈的珠珠》,教师在讲过后请幼儿想一想“珠珠最爱吃什么?”、“珠珠把最大的草莓给了谁吃?”、“珠珠是怎么想的?”想的过程使故事在幼儿脑海里重现,对故事加深印象,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说一说”强化道德认知
“说一说”给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判断机会,在说的过程中强化幼儿的道德认知。“说一说”既可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说”,如: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也可以是“说”的较高层次“讨论”,幼儿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想象,通过肯定或否定自己的观点,倾听、理解、赞成或反对别人的观点,扩展深化思考,强化道德认知。
例如班上的晨晨是个不爱写作业,但与伙伴关系很好的幼儿。一个周一,晨晨把拼写的作业拿给老师看,说:“老师,您看我写得整齐吗?”“哎呀,太整齐了,你真棒,小朋友该向你学习呀。”老师忙表扬晨晨。晨晨不好意思地笑了。放学,老师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晨晨的妈妈,没想到,晨晨的妈妈看了作业,说:“这不是晨晨写的。”听了这话,老师没有急于批评晨晨,知道晨晨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撒了谎。第二天,老师课上讲了道德情感故事《沈从文再也不逃学了》。老师讲完,引导幼儿讨论,“沈从文小时候爱学习吗?”幼儿们争相回答:“不爱,他爱看木偶戏。”老师追问“他爱看木偶戏,后来犯了什么错误?”晨晨想了想说:“他爱看木偶戏,耽误上学了,老师批评他了。”“那你还认为他是个好孩子吗?”老师问晨晨。“他还是个好孩子,他改了。”“对,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大人也会。只要改了,就是好的。”晨晨使劲儿点了点头。下课了,晨晨跑到老师那儿,悄悄说:“老师,昨天的作业不是我写的,我以后不会了,我要好好写作业。”老师摸摸晨晨的头,说:“晨晨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相信晨晨能自己把作业写得很好!”“嗯。”晨晨又使劲儿点点头。晨晨后来进步很大,变成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而且做事从不偷懒,还会帮助其他的小朋友,晨晨妈妈说在家里晨晨进步可大了,放下书包,就写作业,还说“妈妈,你看我写得棒吧?”
把故事引入到孩子的生活,循循善诱让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敢于承认,勇于改正。这是用智慧唤醒孩子的内心,用信任树立孩子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孩子的心灵。
4.“做一做”固化道德行为
“做一做” 可以使幼儿通过道德情感体验,进一步内化道德认知,并把这种积极的体验不断地积蓄在道德情感之中,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力源泉。
例如,一次郊游,班上的幼儿异常兴奋,排队上车时,有几个小朋友使劲儿往前挤,结果把前面的小朋友挤倒了。上了车,孩子们叽叽喳喳说笑不停。老师提醒了几次,安静一会儿,就又开始了。老师想到这正是教育孩子的契机。游玩休息时,老师给幼儿讲了道德情感故事《坐公交车》和《在医院和机场里发生的事》。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该怎样坐公交车啊?”孩子们结合故事,有的说:“要排队。”有的说:“上车得给老人让座。”有的说:“还不能大声嚷嚷。”老师问:“为什么呀?”幼儿抢着说“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喊叫。”“对,嘘……”老师手比画着,孩子们都笑了。回去上车时,果然,孩子都在排队依次上车。车开动了,有的欣赏窗外的风景,有的低声细语,声音稍大一点,边上的幼儿马上做出“嘘”的手势,提醒一下。
“做一做”要与幼儿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每天进餐、午睡;进出教室、上下楼梯;户外活动、洗手、如厕;轮流照顾自然角里的动植物等等都是“做一做”的好时机,在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将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
5.“评一评”学习道德评价尺度
“评一评”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情境中引导幼儿将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通过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积极正向的行为态度,使之获得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在肯定中自然否定校正一些行为,使幼儿初步学习道德评价的尺度。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小组同伴评价、个人评价等。评价内容要具体、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在“评”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幼儿道德评价标准,从而用这个标准去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两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幼儿道德情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道德情感的变化不但体现在其道德素养的良好发展上,还体现在幼儿其他学科学习的进步上。说明以趣味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道德情感是有效可行的。
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共完成观察记录54篇、教育笔记54篇、阶段总结16篇、教育案例31篇。这些积累不仅是教师研究的轨迹,也是成长的记录。教师集体在主编的带领下,共同撰写了简明而实用的《幼儿道德情感教育读本》。
以趣味故事为载体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有许多地方并不完善,比如:适合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径还有哪些?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前后测量表怎样设计更加科学等。我们将继续提炼和挖掘现有的实验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和拓宽幼儿道德情感培养的内容途径和有效方法,争取把课题实验研究与幼儿道德情感培养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使之得以持续与深化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责任编辑/齐 欣
第二篇:趣味幼儿益智故事
趣味幼儿益智故事合集
【导语】益智故事就像一片智慧的海洋,它汇集了古今中外智者的奇思妙想以及过人的胆识,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而又妙趣横生的好戏。东星资源网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趣味幼儿益智故事
秋天到了,天气逐渐变冷,聪明的小动物们忙着为寒冷的冬天做准备。
一个很好的晴天,把被子拿出来晒晒,把温暖的阳光留下来,这无疑是抵御冬日寒冷的好办法。
胖小猪来晒被子,小花猫来晒被子,小山羊也来晒被子。
胖小猪、小花猫、小山羊、小兔子晒的被子形状各异,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心形的。
它们被子的颜色也不同,红的,蓝的,紫的,还有绿的。
更有趣的是,被子上还藏着另外的秘密:小猫的被子上画着小鱼,小羊的被子上画着青草……
一只小松鼠看见了,小松鼠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要晒被子呀?”
胖小猪说:“把被子晒一晒,盖起来暖和。”
小山羊说:“把被子晒一晒:盖起来松软。”
小松鼠翘起尾巴说:“好,我也来晒晒我的被子。”
到了晚上,小松鼠把尾巴盖在身上。他说:“我的尾巴就是我的被子。唔,晒过的尾巴真香啊,有一股太阳的味道。”然后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酣然入睡。
【篇二】趣味幼儿益智故事
一天,有一只狐狸在场院附近觅食,看见小公鸡待在草垛上。
“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漂亮的鸟儿,”狐狸说,“当然了,你父亲除外。我过去和它很熟。它的嗓子多么好哇。我想我们再也听不到那样的嗓音了。”
“人家说我有一副相当不错的嗓子,”它谦虚地说,“也许你愿意听听,看看是不是跟我父亲的嗓子一样好。”
“好啊,请吧,”狐狸说着就把脸背过去舔舔嘴唇。
小公鸡伸长脖子,紧闭双眼,扯着嗓子叫起来。
狐狸马上咬住它的脖子,叼着它跑进地里了。
“狐狸偷鸡了,捉贼呀!”一些在田里干活的人们边喊边去追狐狸。
“假如我是你,”小公鸡扭头对狐狸说,“我就叫他们少管闲事,跟他们说,我是属于你的,那他们就不会追你了。”
狐狸张开嘴一叫,小公鸡飞快地飞到它见到的的树顶上去。
“我干嘛不闭上嘴呢?”狐狸气恼地想。
“真是死里逃生,今后我可要多加小心。”小公鸡想。
当时狐狸看见人们边喊边追,心里很着急,而小公鸡刚好利用了这一点逃出来。
【篇三】趣味幼儿益智故事
在遥远的山庄,有一头小毛驴为村里人干活。他特别勤快又能干,人们都说他是“劳动模范”。
一天,它正在一边拉磨,一边唱歌。这时,主人让它去到城市边上的面粉加工厂送一袋面粉,小毛驴高兴地上路了。它走了好远,终于来到了城市边上。城市有许多高楼大厦,无数条马路,还有立交桥。小毛驴心想:“我要是住在城市里,那该有多好啊!”忽然,一辆大卡车开过来,把小毛驴惊呆了。
它驮着上百袋面粉,四个轮子跑得飞快。小毛驴不服气,想和汽车比一比。可是刚100米,小毛驴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而汽车早就把小毛驴甩在了后面。小毛驴缓过气来,已经中午了。小毛驴飞快地赶到面粉厂,又看到厂子里飞快的转动的电磨,这可比自己转着圈儿拉磨要快很多呀!小马驴又被震惊了。
离开面粉厂,小毛驴心想:我应该把城里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带回农村,才能让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学会了使用电磨,学会了开卡车。回到村里后,小毛驴开了电磨厂,自己还当上了卡车司机,还带领大家一起修马路。它的努力给山庄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山庄里的人们都喜欢这头驴子,大家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劳累了,还经常学习到城里很多新的知识和文化。从此以后,大家和小毛驴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
第三篇:道德情感心得体会
道德情感心得体会
在卢梭的道德思想中,一个很突出的观点是,“没情感的道德那是猿猴的道德而非人类的道德”。由此可见,情感是道德的决定因素。当儿童只意识到他自身时,他的行为并无道德意义,只有在他的意识扩及自身以外时,他才会形成善恶的情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善恶的道德和观念。这二者便真正使他成为人类中善与人相处的一分子。
根据情感心理学和品德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对道德观念的真正接受和理解,是从八九岁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并逐步形成的;同时,人们对于道德观念的真正接受和理解,又必须以人的社会情感作为发展基础和背景。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儿童是以情感体验作为道德学习的主要方式。换言之,道德情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道德教育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和行为的训练,道德情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青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感情冷漠,正义感、责任感淡化,荣誉观、是非观混淆,公德心、同情心缺乏,以自我为中心,无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现象,甚至在性格方面出现残忍、怨恨,对什么都无所谓的病态特征。
一、当前小学生道德情感危机的表现
什么是道德情感呢?所谓道德情感,就是从社会形成的道德范畴出发,用道德原则的观点感知各种现实的观点时,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它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表现为人对当前现实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和社会情操。它是青少年把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是人们产生意志和行为的内驱力,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推动和调节作用。
当前,小学生道德情感危机的表现是什么呢?
(一)责任感的缺乏。这些孩子在学习态度上是典型的“要我学习”,而不是“我要学习”,他们并不把家长对他们学习的督促理解为家长是为了培养其对学习的责任感,是要他们明白“我应该好好学习,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因此,他们的学习成了最让父母操心的一件事。
(二)自尊心的扭曲。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一副惟我独尊的姿态”;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老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瞧不起自己,一脸妄自菲薄的沮丧”。在小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么因为家长对他期望过高、教师对他宠爱过分以及同学对他盲目崇拜而使他自我评价过高,显得太“自负”;要么由于家长对他的过度保护、教师对他的过重批评而使他自我评价过低,又显得太“自卑”。自负与自卑,代表着自尊心的两极,都是一个人缺乏恰当、适度的自尊的表现。
(三)同情心的缺乏。曾听一位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你别指望他替你着想。你看看,他要是生病,我们当家长的跑上跑下,忙前忙后,那种焦急和心疼就别提了。可是,一旦我们大人有了病痛,你再看看他,一进家门,连个招呼也没有,更别提问候了。大人的难受,他们大都视而不见。”走近现实,我们发现,有这种抱怨的家长不在少数。
二、语文教学对重塑小学生道德情感的作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感染作用
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活活地冻死在街头,那一幅悲惨的画面,使学生一读就落泪;小音乐家扬科的悲惨命运激发了学生们的同情心。这种感染作用,是每一篇语文课教学中都会产生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根据《课标》的精神,“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辨证统一,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博士的脚印》一文,学生读后,对博士在丰厚的待遇和祖国的命运之间选择为祖国报效而感动,激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也要像博士那样为祖国服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的途径
赫尔巴特在阐明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的关系时说,“在这里我要立刻承认: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但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显然,他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看作是统一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强调的是教育的目的性。即所有的或全部的教育工作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受教育,培养他们的德性。
(一)阅读训练与道德情感的激发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教材中许多语言精美,感情真挚的文章,非常适宜指导学生朗读,让其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情入境,从而受到教育。
1、表演体验情境。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唤起了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角色的思想感情都有很真切的理解,进而儿童身心会很自然移入所扮演角色,受到教育。
2、以读带入情境。《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听说训练与道德情感的唤起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几乎都向儿童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有形亦有情。据此,教师应在教学时,有机地创
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感情的加工、深化、扩展和升华的过程,从而受到道德情感的教育。
1、对比生活情境。在教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童话故事,为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可是,学生往往视这些文章为虚无飘渺的东西,觉得那些都是作家编出来的,不可能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现在的孩子没有挨冻的体验,就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被活活地冻死。学生通过与自己现实生活的对比,学生觉得同样的年龄,同生在一个地球上,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这个孩子是多么悲惨,多么可怜。生活的对比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达到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2、语言描述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富有感召力的话语,去描述文章所描绘的情景,绘声绘色,绘行绘影地烘托出那种特定的氛围,去扣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品味到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心灵受到震撼,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3、图画再现情境。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描述了许多动人的画面,闪现在字里行间。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帮助学生进入教学的氛围,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深化学生的认识。例如在讲述《穷人》一文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感受穷人的悲惨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
4、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容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根据文章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易于使学生激起与课文相似的想象和联想,以至心驰神往,从而很好地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启发。
(三)习作训练与道德情感的培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实感。
1、续写结尾。学生在读、听、想理解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已形成的良好的道德认识,唤起了道德情感,教师应因势利导,把这种情感延伸下去,以巩固成果。
2、创设写作意境。现在的孩子,只有“人人为我”的思想,全家几位老人加上父母都是以他为中心的,“我为人人”的思想不存在。生日、节日是自己“丰收”的日子,可以收到钱、可以收到礼物、可以享受一切,可父母的辛苦、劳累他们怎么能体谅得到?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写作的情境,捕捉教育的时机,为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搭桥。
3、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以其特有的思想性、情感性、形象性,利用多种方式,是可以“细雨润物、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而且利用语文教学活动所激起的情感易于传递情绪,易于感染并影响孩子在感情上对道德情感的认同,使其在原来的情境中积累的道德情感经验迁移内化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巩固在语文教学中取得的道德情感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情感教育初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奥)克里斯汀〃杜尔翰:《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龄出版社,2003年版。
4.刘海燕:《情感的力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于钦波、刘民著:《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学法:《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小学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8.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9.李吉林:《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
第四篇:以四时养生为据,合理安排幼儿四季饮食
中医认为“天有五行、地有五方、年分五季、人有五脏”,根据其相互生克关系,进一步提出了“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养生规律。本文试从中医养生理论入手,结合现代营养学相关知识,以四季为轴,分析幼儿饮食合理搭配的方法,以促进幼儿脏腑气血平和,提高幼儿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危害。
春季:
早春的气温乍暖还寒,而正式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升高,多雨、多风、多寒、多湿,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幼儿是季节性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非常容易出现感冒、肺炎等病症。再加上较多幼儿因冬季过多食用油腻或味道浓厚的食物而损伤脾胃,进入春天后不能适应多变的气候,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反复感冒的症状。在幼儿饮食上需注意:
1.少吃生冷黏杂、大辛大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有过敏史的幼儿要注意少食鱼虾、海鲜等。
3.少吃开心果、巧克力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春季适合幼儿多食用的食物有:
1.葱、蒜、韭菜、香菜、洋葱、魔芋等。这类食物既可以疏散风寒,又能抑制或杀灭潮湿环境下滋生的病菌。推荐食谱:韭菜炒猪肝、韭菜枸杞炒虾仁等。
2.绿色蔬菜。油菜、菠菜、芹菜等黄绿色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幼儿可以多多食用。
3.豆类。蚕豆、豆芽等豆类在春季刚刚成熟,它们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利于幼儿大脑发育的多种氨基酸。推荐食谱:杂豆粥、双丝炒豆芽、葱香蚕豆等。
4.高蛋白质食物。专家研究表明,春季是幼儿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给幼儿增加优质蛋白供应量,多食用鱼、奶、蛋、鸡鸭肉、花生等。推荐食谱:菠菜鸭血汤等。
夏季:
在炎热的夏天,体内气血运行旺盛,代谢增加,心脏负荷加大,所以夏季幼儿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在幼儿饮食上需注意:
1.少喝汽水,少吃奶类、含糖糕点及红肉等酸性食物。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容易在体内堆积过多的酸性物质。
2.不可以贪恋冷饮,容易造成脾胃受寒。
3.喝水要少量多次饮用,一次大量饮水会冲稀胃液,降低食欲。
夏季适合幼儿多食用的食物有:
1.粥类。粥富含水分、体积大、能量低、易饱腹,能防止幼儿吸收的能量过剩;易消化、利排毒。推荐食谱:绿豆粥、莲子芡实粥、黑芝麻红豆粥等。
2.果蔬类。夏季是各种果蔬上市的旺季,它们含水量高,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是很好的碱性食物。如:黄瓜、丝瓜、苦瓜、佛手瓜、冬瓜等。这类果蔬可以清炒、凉拌或做汤,适合幼儿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另外,一些红色的果蔬如西红柿、红薯、西瓜、木瓜等,含有较丰富的番茄红素、胡萝卜素、钾元素,可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减轻夏季疲乏感。
3.清凉饮品。如酸梅汤、菊花茶等,既解渴防暑又凉沁心脾。
4.鱼肉海鲜类。在炎热的夏季,可以给幼儿吃些鱼肉和性味偏寒的海鲜,以补充蛋白质。
秋季: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立秋至秋分这段时间还有着盛夏的余热,气温通常较高。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闷热潮湿。幼儿在秋季比较容易腹泻,多是因为幼儿肠道菌群不稳定,天气突变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菌群紊乱引起轮状病毒感染,从而使肠胃受损导致腹泻。所以在这个肠胃疾病多发的季节,我们要从保护幼儿娇嫩的肠胃出发,严格控制饮食。在幼儿饮食上需注意:
1.不吃生的、未煮熟或腐败的食物,生冷食物要注意清洗干净。严格防止食物污染。
2.少吃瓜类,秋季有“吃果不吃瓜”之说,在秋季多食瓜类易损伤脾胃。
3.少食生冷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由于幼儿在夏季难免食用过多的冷饮,肠胃处于受损虚弱的状态,食用过多生冷黏腻的食物会让胃肠承受不了季节的变化,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秋季适合幼儿多食用的食物有:
1.玉米。玉米具有健脾、利尿的作用,且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食谱推荐:玉米豆腐排骨汤等。
2.藕。中秋时节后雨水开始变少,天气干燥,容易出现津液不足的现象。藕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是最适合幼儿的润燥之品。
3.水果。水果有利于幼儿生津增液,秋梨、甘蔗、桃在这个季节是最适合幼儿食用的,其次还有香蕉、枇杷、柿子、苹果等。
冬季:
冬季从立冬到立春前包括六个节气,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季节。冬季新陈代谢相对较低,要注意养肾防寒。在幼儿饮食上需注意:
冬季天气寒冷,热量消耗大,应让幼儿少食生冷寒性的食物(如海鲜),也不可多食燥热肥腻的食物。饮食应选择温润的含蛋白质丰富的高热量食物。
冬季适合幼儿多食用的食物有:
1.各种家禽肉类。羊肉、鹅鸭肉、乌鸡、青皮红肉的鱼类等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谱推荐:花生金针菜炖猪蹄、当归枸杞羊肉汤等。
2.菌类。菌类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所含的维生素D2(麦角骨化酶)经阳光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适应幼儿骨矿物化需要。菌类还能增进幼儿食欲,促进幼儿智力发育。食谱推荐:杂菇汤、香菇西芹炒墨鱼。
3.坚果。坚果为冬季的应季食物,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各种矿物质和优质植物蛋白,同时作为生命延续的种子,蕴含了植物生长所富含的各种营养和抗氧化成分,可帮助幼儿提高抗病能力。这类坚果有: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
4.奶酪、酸奶。奶酪中含有丰富的铜元素,铜是免疫系统的主要营养素。酸奶中所含的益生因子也能提高幼儿抵抗力。所以多食用奶酪和酸奶可以提高幼儿的抗病能力。
5.白萝卜。冬季时幼儿容易便秘,体重剧增,白萝卜的粗纤维能刺激幼儿的胃肠蠕动,并且其含有的干扰素诱生剂和芥辣素都有不错的消炎抗病毒的作用。白萝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和多种矿物质,可以提高幼儿抗病能力。
总之,幼儿一年四季的饮食搭配要注意季节变化,在注重寒热温凉搭配的同时,注意“食动平衡”,即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均等,以保持幼儿的身体健康。
第五篇:美以养正
“美以养正”,让生命绽放如花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以“养正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生活在教育中,就是生活在美好中。也只有让教育始终朝向美好,所有生命才能如其所是地吐露芬芳。”教育与生命、与美有着天然的联系。引领生命去发现美、欣赏美、追寻美、创造美,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正是基于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清晰认识和正确定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徐金青校长带领师生踏上了“用美浸润童年、让美照亮人生”的希望征程,为童年涂抹最美丽的色彩,让生命的潜能与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迸发与张扬!
清怡小学成立于2014年8月,前身为滨城区第六中学小学部。现有62个教学班,3706名学生,210名教职工。《易经·蒙卦》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自建校以来,清怡人就以“一切为了生命的成长与丰盈”为旨归,确立了“美以养正”的办学理念,即以“美”浸润童心、点亮童年,让儿童在“美”的规范和“美”的引领中,怡养“正”能量,成为具有赤子之心、强健之身、智者之识、君子之行的清怡美少年。播洒美,传递爱,一幅以美育人、涵养正道的教育画卷在鲁北大地铺展开来„„
徜徉艺术殿堂,书写花样年华 ——涵养学生“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对世界好奇积极、纯真向善的一种朴素情怀,是走向成功的人生底色。而艺术能给人心灵上真、善、美的最高享受和潜移默化的引领。基于此,学校建设了专用音乐、舞蹈、美术教室,配备了多种中西乐器。艺术教师全部实现了专业化,其中多名教师执教过省市级优质课,为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提供过硬的师资保障。
学校进行了艺术课程建设体系化的有效探索。一方面,开足开齐美术、音乐课程,并重视艺术教育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另一方面,深入进行艺术教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发、开设了6项艺术教育必修课程,包括纸艺、书法、腰鼓、陶笛程、口琴、动漫设计,还开设了23项艺术教育选修课程,包括彩工坊、数字油画、民乐、风雅陶笛、少儿健美操等。学校一直坚持“乐器进课堂”,陶笛和口琴是学生的必修乐器。学校每学年举办校园“艺术节”、小小书画家作品展、毕业生音乐会等艺术展示活动。
“民乐团为喜爱音乐的学生营造了充分的音乐选择,从而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音乐坐标,释放最大的音乐空间。”学校民乐团艺术总监、滨州学院音乐系教授牟新钟情地说。学校民乐团现有团员150多人,规模之大创全市之首。在“齐鲁情”山东省校园学生才艺展示大赛中,连续两年有一百多人次获奖。2014年10月,在山东省中小学生器乐大赛上,学校民乐团演奏的《赛马》,一举夺魁,荣获全省小学器乐组第一名。2014年12月,学校被授予“滨州市新艺术教育实验基地校”称号,树立了滨州市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
“我的课余时间大多在音乐中度过,那里有我很多爱好相同的同学,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民乐团就是我的乐园。”四年级的李育涵同学参加了民乐团后,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学习成绩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跃升。
放飞绿茵梦想,激扬生命活力
——练就学生“强健之身”
“我们爱足球,更爱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学校足球队代表滨州市参加中央电视台“谁是球王”2015年青少年校园足球山东省选拔赛,获得第四名,在接受滨州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队员们难掩内心的激动和感激。
在这样一个全民追梦、筑梦、圆梦的激情年代,近四千名清怡师生也加入其中,“中国梦、足球梦、我的梦”在校园响唱。学校注重足球教育的基础性、育人性,使校园足球成为培养学生强健体魄、阳光心态和坚强意志的有力抓手。坚持“全员参与、分层培养”的思路,实行“金字塔”培养模式,实施校园足球运动普及与提高“双轮驱动”。学校分段设标,建立梯次推进的足球课程。从一年级开始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足球课,教师按照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段设计育人目标,并自主开发了校本教材《清怡快乐足球》。学校每年组织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开展“校园足球榜·榜上有名”等特色活动,形成了“人人爱足球,班班有球队,年年踢联赛”的浓厚氛围。充分借力社会资源,建立了教体合作、家校互动、校企共建的校园足球运动共同体,为校园足球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今年五月,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获“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称号。六月,在滨州市中小学体育联赛足球比赛中,学校一举夺得男子甲组和乙组双冠军。山东省足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殷铁生、巴西国际足球俱乐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学校等负责人纷纷来校参观访问,他们对学校的足球教育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校以足球运动为主打品牌,整体规划体育社团活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抖空竹、跳绳、健美操„„学生自由选择,定期训练,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在全区体育抽测中名列前茅,已连续两年蝉联滨城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校游泳队、羽毛球队代表滨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孩子们在运动中,不仅锻炼了强健的体魄,更树立了顽强拼搏、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些,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强化养成教育,注重实践体验
——锤炼学生“君子之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清怡小学力求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德育课程,使其养成并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历练学生的“君子之行”,涵养君子之气、君子之风。
从细节入手,夯实养成教育。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校从学生的着装、语言到读写姿势、文具整理和放学路队,都有细致明确的要求。讲解、示范、检查、评比,反复抓,抓反复,从看似琐碎的小事做起,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
实施自主管理,提升综合能力。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组织各班建立自主管理委员会,实行“阳光少年督察队”轮流值勤上岗制度和卫生区“包班轮流责任”制度,班级内努力营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氛围,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构建德育课程,形成教育序列。学校将各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德育课程体系,包括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普法教育、卫生环保、感恩教育等系列,每个主题都有丰富的活动课程、音像课程和文本课程作支撑。其中“仪式课程”“节日文化课程”尤其富有特色,充分利用“新生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仪式和节日,开展综合性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开展主题活动,打造行走课堂。学校坚持活动育人,开展了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清怡美少年”评选活动,旨在以榜样的力量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临沂蒙山红色革命老区、曲阜儒家文化圣地都留下了清怡学子体验探索的身影。
关注学力提升,奠基终生成长
——培养学生“智者之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清怡小学从为学生终生成长奠基的高度出发,倾力打造“三美课堂”,从而使学生形成“智者之识”——能主动地进行知识的积累、应用、重组和创新,化“知识”为“智慧”,在拥有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拥有宽阔的眼界和胸怀。
“三美课堂”即具有生命之美、学科之美、智慧之美的课堂。学校引导教师从学生活力、学科价值、思维导向三个层面去建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美课堂”遵循三大规律:身心成长规律、儿童认知规律、学科发展规律;体现三大原则:全体性、自主性、有效性;要达到四个标准:关注情感、培养习惯、展现思维、目标达成。各学科都积极探索体现“三美课堂”特征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构建了“单元导学 整体推进”教学模式,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核心,以童心阅读为辅线,突出语言文字运用,系列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凸显了整合性、实践性、高效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再如,数学形成了“九字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问—探(猜-证-辨-结)—梳—用—创”来概括教学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
清怡小学努力构建的“三美课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交流情感,碰撞思维,生成智慧,形成习惯,提升能力,自由地、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尽职尽责,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担当,成就卓越人生。崇尚美好,是一种追求,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塑造高尚人格”。徐金青校长饱含深情的寄语,道出了全体清怡人的信仰与情怀。学校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滨州市规范化学校等30多项殊荣,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人民日报》《山东新闻联播》《滨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冰心先生说,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清怡人正是这样,他们愿做点灯人,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他们愿如辛勤的园丁,助力生命之花灿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