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卷1【附答案】学前教育学自考模拟试卷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24-87896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9 19:10: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卷1【附答案】学前教育学自考模拟试卷

自考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针对幼儿教育的什么倾向提出的()A.小学化倾向 B.多元化倾向 C.游戏化倾向 D.活动化倾向

2.最强烈的负面强化方式是()A.表扬 B.惩罚 C.批评 D.刑罚

3.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把幼儿送入学前班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B.为了孩子能学到知识 C.为了孩子能更守规矩 D.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一年级

4.以主动认知建构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灌输式教学法 B.填鸭式教学法 C.小学化教学法 D.发现教学法

5.我国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始于()A.1976年 B.1986年 C.1991年 D.1996年

6.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和特征是()A.文化程度 B.家庭教育 C.职业 D.结构

7.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是()A.爱心 B.童心 C.关心 D.自信

8.独自游戏期一般是指()A.5岁以上 B.3~5岁 C.2~3岁 D.0~2岁

9.我国从哪一年起开始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A.1992年 B.1994年 C.1996年 D.1998年

10.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文化教育 D.自我教育

11.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A.社会发展 B.儿童发展 C.学科发展 D.经济发展

12.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称为()A.心理特征 B.性格特征 C.年龄特征 D.身心特征

13.下列各项表达中不属于游戏特点的是()A.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 B.游戏是自由自在的 C.游戏是有一定模式的 D.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性的

14.下列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叙述错误的是()A.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B.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C.以教育为基本活动,游戏为辅助活动 D.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15.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完整儿童

16.不属于草原流动幼儿园特色的是()A.流动性 B.集中性 C.开放性 D.封闭性

17.婴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是()A.1岁之前 B.1岁左右 C.2岁左右 D.5岁左右

18.儿童游戏场创建于()A.福建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辽宁省

19.学前儿童的身体各器官正快速成长,身心发展速率快,同时身体较柔弱,疾病抵抗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处理好()A.智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B.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D.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20.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是()A.环境 B.人口 C.人的社会化 D.文化

21.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主要活动是()A.唱歌 B.听故事 C.画画 D.游戏

22.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是()A.内化 B.模仿 C.再现 D.认同

23.对孩子理智的爱不包括()A.对孩子的各种事物不包办代替 B.教孩子学会爱别人 C.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放纵 D.迁就溺爱 24.儿童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时让家长难以招架,这说明儿童有()A.求知需要 B.游戏需要 C.交往需要 D.物质需要

25.幼儿卫生保健制度和幼儿生活管理,涉及到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等很多知识,这就要求保育员要有().A.爱心 B.丰富的知识 C..教育意识 D.教育能力

26.体现的不是父母的榜样作用的是()A.龙生龙,凤生凤 B.上梁不正下梁歪 C.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D.身教胜过言传

27.社区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应面向社区内的()A.学前儿童 B.青少年 C.成人 D.全体成员

28.社区教育起源于()A.中国 B.英国 C.丹麦 D.日本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情商 2.移情法

3.教育目的

4.幼儿的一日生活

5.幼儿园环境

6.物质环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如何正确处理幼儿体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

2.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哪四种本能?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4.活动性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5.引起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6.示范法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家庭保护的法律责任。

2.结合教育实践,谈谈你是如何贯彻活动性原则的?

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B、D、D、D、C、B、D、B、A、B、C、C、C、D、D、C、A、D、D、D、A、D、A、B、A、D、C

二、名词解释 1.情商

答案: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2.移情法

答案: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3.教育目的

答案: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4.幼儿的一日生活

答案: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5.幼儿园环境

答案:从广义而言,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C 6.物质环境 答案: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处理幼儿体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 答案: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是: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6岁以前的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期,身体各器官正在快速成长,身高、体重不断增加,神经系统成长加快,其身心发展速率是人生中最快的一个阶段。同时学前儿童又处于身体柔弱,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都较弱的时期,因此坚持以学前儿童身体为重,保护、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2.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哪四种本能? 答案:福禄贝尔认为儿童的四种本能是:

第一为活动的本能(即一种创造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即揭示万物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即进行艺术创作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是前三类本能的归宿。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案:达到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而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作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她),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得的权利,只有当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来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了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否则学习将无从发生。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给予他们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教师有了上面三种态度,就可以解除儿童的防卫,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促进儿童自发地、主动地学习。

4.活动性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活动性原则的重要意义:

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儿童是在其原有发展水平上,通过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或操作活动,或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其智力,体验与理解自我与他人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因此,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5.引起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环境的巨大变化。(2)家庭的因素。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6.示范法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答案:示范法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完整示范。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儿童以完整的印象,便于其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认识。

(2)部分示范。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出现难点、缺点、错误,教师则进行示范以帮助解决局部问题,对已经会的内容就不再示范。

(3)分解示范。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分步分段地示范,使儿童掌握每一处要领和学习的重点。(4)不同方向示范。从正面、背面或侧面示范,使儿童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

四、论述题

1.试述家庭保护的法律责任。答案:家庭保护的法律责任是:

(1)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3)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4)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5)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2.结合教育实践,谈谈你是如何贯彻活动性原则的? 答案:(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活动是多样的。(4)活动不是装饰品。(5)举例说明。

第二篇:江苏自考《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D.整个教学法 C.个人本位儿童观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展的教育,其包括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理想国》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母育学校》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太阳城》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A.中心综合法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B.完整教学法 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C.分科教学法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3.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4.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2.幼儿园如何作好大班幼儿的入小学教育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名词解释: 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三,简答题: 1.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

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3.“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4.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初步的知识教育;文化历史教育.四,论述题: 1.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2.答:(1)培养入学意识:培养幼儿向往入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学前教育学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1.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生教育

2.教育的宏观功能是()。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学科发展 D.促进知识掌握

3.()是保证每一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4.()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A.物质环境 B.教育环境 C.精神环境 D.人文环境

5.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这说明()。A.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D.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哲学家_______和“成熟势力学说”的创始人_____。()

A.柏拉图

格塞尔 B.柏拉图

洛克 C.格塞尔

华生 D.洛克

华生

7.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四个要素。

A.教育、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教育、社会性经验、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教育

8.个体的发展是按照()(顺序)进行的。

A.由脚到头,由四周向中间 B.由脚到头,由中间向四周 C.由头到脚,由四周向中间 D.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

9.有关研究表明,3~4岁幼儿的词汇量为1730个,4~5岁幼儿为2853个,5~6岁为3562个,由此结果可看出,()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10.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的()模式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A.维持 B.促进 C.诱导 D.发展

11.父系氏族时期是由每个家庭的成年妇女一起来教育年幼的儿童,主要是用()来进行教育的。

A.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B.讲故事 C.模仿游戏 D.图腾崇拜 12.1837年,()开设了德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此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A.洛克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裴斯泰洛齐

13.()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A.玩具 B.游戏 C.恩物 D.活动

14.()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它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A.细节的敏感期 B.行走的敏感期 C.秩序敏感期 D.语言的敏感期

15.处于()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相互作用并与之取得平衡。A.感知觉运动 B.前运算思维 C.具体运算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16.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始终并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要落后在发展的后面,由此他提出了()理论。

A.多层智力观 B.“最近发展区” C.情感智力

D.认知结构主义 17.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18.儿童在玩沙、玩泥时,会想出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这是()特点的体现。

A.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 B.游戏是自由自在的

C.游戏是愉快的

D.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19.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原则。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20.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儿童以完整的印象,便于其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认识,这是示范法中的()。A.完整示范 B.部分示范 C.分解示范

D.不同方向示范

21.角色扮演法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

A.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认同→内化

B.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内化→认同

C.认同→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内化

D.认同→内化→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 22.2岁以前的婴儿在游戏时,各自单独玩自己的玩具,即使旁边有别的婴儿,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交往,对别人的游戏也不怎么关心,在游戏活动中处于()阶段。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伙伴游戏 D.结构游戏

23.在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中,()是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需要达到的目标。A.幼儿园教育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活动目标

24.幼儿无意中做错了事,诚实地告诉了大人,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以后他为逃避惩罚而说谎。这是()。A.分不清事实与想像的谎话 B.夸耀式的说谎 C.掩盖式的说谎 D.模仿式的谎话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社区 2.教育者 3.结构游戏 4.学前班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思想精要。2.简述家庭对儿童负有哪些法律保护责任? 3.简述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4.简述如何实施学前教育的活动性原则。5.简述移情法所用的训练技术。

四、论述题(共10分)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五、应用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在教育实践中尝试使用环境体验法。2.设计一理想的家庭居室中的儿童天地。

学前教育学试题

(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一般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指标是

A.人口的性别比例 B.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C.人口的健康状况 D.人口的平均收入

2.人类自身再生产不仅指人的繁衍生存,还指

A.个体社会化 B.人类的延续

C.社会的发展 D.知识的传播

3.学前教育目标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是

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C.现代社会初期 D.现代社会

4.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

A.文化 B.政治

C.经济 D.教育

5.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6.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

A.身体发育决定心理发展 B.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C.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7.认为儿童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属于

A.人本位的儿童观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C.神本位的儿童观 D.教育本位的儿童观

8.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9.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10.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1.夸美纽斯的主要著作是

A.《母育学校》 B.《童年的秘密》

C.《人的教育》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维果斯基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13.“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提出者是

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 A.纯真性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精神生产性 D.多重角色性

15.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 A.积木区 B.木工区

C.科学区 D.操作区

16.《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

A.基本活动 B.教育活动

C.主要活动 D.生活活动

17.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

A.认识发展水平B.社会性发展水平

C.情感发展水平D.身体发展水平

18.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

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19.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20.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是

A.语言法 B.范例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转 自自考 36 5)

21.儿童通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的教学方法是

A.发泄法 B.角色扮演法

C.直观形象法 D.批评惩罚法

22.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这是

A.自然后果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生理性惩罚 D.体罚

23.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个环境,也是亲子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基础,这是家庭教育的 A.率先性 B.丰富性

C.终身性 D.深刻性

24.夫妻双方和两代养育者之间互相配合、支持,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遵循的原则是

A.理智的爱 B.规矩明确

C.步调一致 D.适当回避

25.教师在一次活动中提出的通过活动计划或教案体现的目标是

A.近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

26.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喜欢模仿父母和教师的是

A.小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大班幼儿 D.学前班幼儿

27.精力充沛、社交积极性高,但社交技能差的幼儿,大都属于

A.受欢迎型 B.被拒绝型

C.被忽略型 D.逃避型

2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A.伙伴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D.合同关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转 自自考365)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9.教育者

30.年龄特征

31.最近发展区

32.教育活动游戏化

33.家长接待日

34.社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5.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36.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

37.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38.家长怎样做到尊重儿童。

39.托儿所睡眠环境的要求。(转自自考365)

40.如何做好入学教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1.结合教育实际,举例论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42.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实施批评法应注意的问题。《学前教育学》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66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2.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D)。68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倍尔

3.(A)最初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90 A.维果茨基 B.戈尔曼 C.加德纳 D.蒙台梭利

4.提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教育家是(A)93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福禄贝尔

5.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家是(C)66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6.父系氏族时期是由每个家庭的成年妇女一起来教育年幼的儿童,主要是用(C)来进行教育的。52 A.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B.讲故事 C.模仿游戏 D.图腾崇拜 7.1837年,(C)开设了德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此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66

A.洛克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裴斯泰洛齐

8.(C)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68 A.玩具 B.游戏 C.恩物 D.活动

9.(C)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它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74 A.细节的敏感期 B.行走的敏感期 C.秩序敏感期

D.语言的敏感期

10.处于(A)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相互作用并与之取得平衡。82 A.感知觉运动 B.前运算思维 C.具体运算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11.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始终并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要落后在发展的后面,由此他提出了(B)理论。90 A.多层智力观 B.“最近发展区” C.情感智力

D.认知结构主义 12.所谓(B),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100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13.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经

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的教育家是(A)60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蒙台梭利

14.分析人脑和人脑对教育的影响,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智力的心理学家是(B)88 A.皮亚杰 B.加德纳 C.维果茨基 D.戈尔曼

15.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A)92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鳞

16.依据皮亚杰理论,具有“自我中心化”心理特点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是(B)83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7.维果茨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C)91 A.教育应与幼儿发展同步 B.教育应适应幼儿发展 C.教育应超前于幼儿发展 D.教育应跟随幼儿发展

18.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幼儿教育形态是(A)。52 A.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B.讲故事 C.模仿游戏 D.图腾崇拜

19.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与(C)时期。54 A.社会教育 B.社区教育 C.会堂教育 D.教会教育

20.洛克提出了著名的(C)。60 A.大教育观 B.自然主义教育 C.“白板说”

D.“成熟势力说”

21.(D)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66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2.福禄倍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C)。66 A.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B.全面发展

C.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质

D.发现儿童的“生命的法则”

23幼儿在1~2岁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物体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这说明到了(A)。74 A.细节的敏感期 B.行走的敏感期 C.秩序的敏感期 D.语言的敏感期

24.处于(C)阶段的儿童已能从一个概念各种具体变化中找出内在的本质东西。84 A.感知觉运动 B.前运算思维 C.具体运算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5.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相互作用并与之取得平衡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是(A)82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26.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始人是(D)66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洛克

D.福禄贝尔

27.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乃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的原因的教育家是(C)81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28.提出“整个教学法”的教育家是(C)的是(A)73 A.蒙台梭利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35.提出“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是(A)92 A.陶行知 B.张雪门 100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麟

29.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A)68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

30.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为“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B)83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31.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方法是(B)94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32.教育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C)64 A.戈尔曼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加德纳

33.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方法是(A)64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34.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C.张宗麟 D.陈鹤琴

36.按照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2—7岁儿童处于(B)83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37.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A)74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38.提出多层智力观的是(B)88 A.戈尔曼 B.加德纳 C.卢梭

D.夸美纽斯

39.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著作是(A)70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爱弥尔》

40.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是(B)83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41.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的是(D)100 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42.福禄贝尔的教育著作是(C)66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爱弥尔》

43.提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的是(B)71 A.卢梭 B.杜威 C.加德纳 D.蒙台梭利

44.按照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0—2岁儿童处于(A)82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45.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教育方法是(C)100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46.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66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47.皮亚杰提出的教育方法是(D)86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48.提倡创建中国式幼稚园要就地取材培养师资,提出“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的是(A)94 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4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主要通过感觉运动

图式来与外界相互作用,并与之取得平衡的儿童心理发展是(A)82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50.在《爱弥尔》这部书中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C)61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C)90 A.皮亚杰 B.加德纳 C.维果茨基 D.戈尔曼

52.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C)68 A.蒙台梭利 B.陈鹤琴

C.福禄贝尔 D.夸美纽斯

53.卢梭认为,在(A),成人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自由。61

A.0—2岁的婴儿期 B.2—12岁期 C.12—15岁期 D.15岁—成人期

54.(B)在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68 A.蒙台梭利 B.福禄倍尔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5.(D)花数年时间分析人脑和人脑对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多层智力观。88 A.孔德

B.福禄倍尔

C.杜威 D.加德纳

56.(D)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给儿童的方法。

A.教学做合一 B.做学教合一100 C.做中学

D.整个教学法

57.在教育史上(B)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64 A.福禄倍尔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皮亚杰

二、名词解释

1.教学做合一 :是陶行知提出的教学方法。所谓 教学做合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就要怎么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即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二是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是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做事。94 2.白板说:代表人物是洛克,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60 3.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手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91 4.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68

三、简答题

1.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思想精要。64(1)倡导爱的教育

(2)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3)明确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4)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原则(5)教育内容分为体育和劳动教育、智育、德育

2.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内容。78(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安静角、感官活动角、语言角

(2)教师的作用:观察指导、示范、准备(3)教具——活动材料:日常生活训练的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教具(读写算)、文化艺术性教具

3.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教学法。97(1)做学教合一

(2)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3)自由自动教学

(4)制定儿童能力目录表

4.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个解放是什么?93

(1)解放儿童的头脑(2)解放儿童的双手

(3)解放儿童的眼睛

(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

5.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71(1)教育即成长(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6.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93(1)解放儿童的头脑(2)解放儿童的双手

(3)解放儿童的眼睛

(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

7.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63(1)给予行动的自由;(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3)注意语言的发展;(4)感觉教育;(5)模仿;

(6)自然后果法。8.杜威的儿童观。69(1)重视儿童的本能

(2)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

(3)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9.简述皮亚杰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87(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避免成人化倾向(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和需要的重要性;(3)主张发现式教学方(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法; 10.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77(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建(1)肌肉练习(2)日常生活训练(3)步构的过程。的知识教育(4)文化历史教育 16.张雪门认为幼儿课程的来源是什么? 11.简述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思想(1)儿童自然的诸般活动;(2)儿童与自(1)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然界接触而发生的活动; 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发生的活动;(4)(2)吸收的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给幼儿归纳出几个敏者。感期; 17.陈鹤琴制定的幼稚园教育内容是什么?(3)自由的原则。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12.蒙台梭利将幼儿分为几个敏感期? 18.卢梭强调指出的幼儿教育应当遵循的自(1)秩序敏感期;(2)细节的敏感期;(3)然教育的原则 行走的敏感期;(4)手的敏感期;(5)语言(1)必须让儿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敏感期。的一切力量,相信他们也不会随便滥用这些13..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力量;

个基本要素(2)考虑到儿童的一切身体的需要,包括(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智慧方面和体力方面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帮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助,使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2)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3)只有当儿童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 作用; 助他们,也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间道理的欲望; 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4)应当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真(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正地辨别他们的欲望究竟是直接由自然产14.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生的,还是从心里想出来的。阶段 19.福禄贝尔认为的儿童的四种本能(1)感知运动思维阶段(2)前运算思维第一为活动的本能; 阶段(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4)形式运第二为认识的本能; 算思维阶段 第三为艺术的本能; 15.简述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第四为宗教的本能。(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2)强调兴趣

四、论述题

1.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86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2)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3)主张发现式教学方法;

(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5)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

(6)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7)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

(8)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启示略)。

2.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73、78 教育思想:

(1)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2)吸收的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给幼儿归纳出几个敏感期;(3)自由的原则。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教育方法: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安静角、感官活动角、语言角(2)教师的作用: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3)教具——活动材料:日常生活训练的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教具(读写算)、文化艺术性教具

(每点要求联系具体展开)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卢梭的教育方法?63(1)给予行动的自由;(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3)注意语言的发展;(4)感觉教育;(5)模仿;

(6)自然后果法。(结合实际具体展开)

4.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结合加德纳的多层智力观,分析当前我国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特色园”、“兴趣班”现象。88(1)加德纳认为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其中语言智力和逻辑或数学智力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他五种即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智力或内省智力则长期被忽略或忽视。但是加德纳指出,这使我们对我们的学习潜力产生了一种不正常的、有限的看法。

(2)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要提供幼儿的完整学习,即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这里的完整学习与传统的“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但却是建立在加德纳的多层智力观的基础上的,是有其当代心理科学研究的依据的,也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

(3)而当前各地幼儿园大力开展的特色教育,如电子钢琴班、绘画班、舞蹈班等特殊能力培养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长也争赶潮流送子入班。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幼儿的完整学习这一理念,长此以往不但培养不出音乐专才、美术专才等家长所期望的材料,反而会使儿童丧失了发展其他方面能力的机会,以至成为片面发展的畸形人才。这一问题,同样也应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与反思。

5.试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启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者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启示:最近发展区决定着教学的可能性,而教学也应当以它为目标。因此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创造条件。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还要判断儿童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让孩子

“跳一跳,够得着”。帮助儿童勇敢地迎接挑战,激发思考力、创造力和意志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历年真题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1.遗传决定论 3.先天因素

4.洛克的“白板说” 5.恩物

6.发现式教学法 7.幼儿的完整学习8.最近发展区 9.情商

10.“教学做合一”

二、简答题(每小题7-8分)1.简述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所指的“儿童的四种本能”。2.简述杜威的儿童观。

3.简述蒙台梭利“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理论”中的“细节的敏感期”。4.简述蒙台梭利学校教师教学的任务要求。

5.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四个基本要素。6.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

7.陶行知所批评的20世纪初幼儿教育三大弊病。8.陶行知的儿童教育“六解放”。

三、论述题(每小题11-13分)

1.请用加德纳的“幼儿完整学习”理论分析和评价当前幼儿园流行的“特色教育”班现象。

2.试述卢梭关于“遵循自然”的幼儿教育原则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实际进行简单评价。

3.试论蒙台梭利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wyh)

自考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4.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5.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6.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7.“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8.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9.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0.“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1.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2.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3.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15.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基础上的。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16.个体社会化是()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17.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18.《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19.不属于草原流动幼儿园特色的是()A.流动性 B.集中性 C.开放性 D.封闭性

20.在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的人是()A.福禄培尔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皮亚杰

21.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行动教育研究

B.强调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C.认为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D.提倡“自然后果法” 22.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夸美纽斯()A.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 B.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C.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 D.认为教学即生活

24.“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素

25.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觉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6.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

27.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应是()A.社会发展 B.儿童发展 C.学科发展 D.经济发展

28.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是()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练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表演游戏:

2.完整幼儿教育:

3.儿童发展: 4.结构游戏:

5.榜样示范法:

6.家庭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什么作用?

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5.简述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6.幼儿游戏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联系目前幼儿园实际,谈谈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2.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挑战?

试卷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B、A、C、D、A、C、A、C、B、B、A、D、B、D、C、B、C、D、B、A、B、C、B、D、B、B、B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表演游戏: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2.完整幼儿教育:所谓“完整幼儿”的教育,是指幼儿整个自我观念的建立,旨在促进自我生物的、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成熟。

3.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4.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积塑、砂、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创造性地表现现实生活游戏。5.榜样示范法: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影响幼儿的方法。

6.家庭教育 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独立自主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综合性原则;启蒙性原则;活动性原则。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什么作用?

答: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1)母体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2)环境对新生儿发展的影响;

(3)环境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影响。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答: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接待、健康检查、晨间活动、作业教学活动、区域和游戏活动、点心和午餐、午睡、离园等八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基本的保育任务和要求。4.简述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1)社会经济制约着学前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的角度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学前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减轻家长养育幼小子女的负担。

5.简述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美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6.幼儿游戏的特点

①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从事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使他们对游戏产生兴趣,主动去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活动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充分地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并得到发展。②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种游戏都含有趣味性,正是游戏的这一特点,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愉快,使他们喜欢游戏。

③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实的活动,具有明显的虚构性。④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幼儿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游戏不是幼儿的本能活动,只有当他们的体力、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才会做游戏。时代、文化、地区、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归根到底是周围生活的反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联系目前幼儿园实际,谈谈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的主要内容。(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分析说明略)。

2.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挑战?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1)幼儿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因此幼儿园牵动了全社会。我国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幼儿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为“优生、优育、优教”起到保障作用,家长积极投身工作,安心事业。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另外一大任务,幼儿园担负着满足家长需求和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责任,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幼儿园担负与社区、家庭交流和合作的重任,以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园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

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

②尽早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对于个体生理的残疾和障碍,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救。因此,对于3~6岁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幼儿园担负着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的重要职责。

③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使广大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21世纪推崇“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保障每个幼儿的受教育权。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试卷202_年A卷

学前教育学试卷202_年~202_年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是人类独有的A、自发性活动B、主体性活动C、生产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经常更换托班教师,可能会使婴儿。

A、善于与人交往B、对人冷漠,难有固定的依恋对象

C、适应能力强D、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

3、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4、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管事人类关于儿童认识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的儿童观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D、自然本位儿童观

5、托儿所(幼儿园的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

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D、保教结合、完整教育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

7、儿童最初的规则和懂得遵守规则是

A、在家庭生活中建立的B、从托儿所生活中建立的C、从幼儿园生活中建立的D、从小学生活中建立的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原则为。

A、快乐教育B、挫折教育C、活教育D、赏识教育

9、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的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夸美纽斯C、蒙台梭利D、维果斯基

10、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

A、直觉行动思维阶段B、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D、逻辑思维阶段

11、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是。

A、卢梭《爱弥儿》B、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D、裴斯泰洛齐的《母亲读物》

12、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B、游戏C、看书D、识字

13、决定一个班级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A、教师教学的需要B、幼儿的人数C、活动室空间的大小D、幼儿园的人数

14、杀婴和溺杀女婴的现象体现了

A、家族本位儿童观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5、毛毛对小朋友说:“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动物园了”,其实他爸爸、妈妈计划近期带他去一次动物园,他的说谎属于A。

A、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B、夸耀式说谎

C、掩盖式说谎D、模仿式说谎

1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属于

A、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伙伴关系D、教与被教的关系

17、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地区创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幼儿园B、儿童之家C、快乐之家D、幸福乐园

18、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A、制作的本能B、创造的本能C、宗教的本能D、运动的本能

19、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守恒概念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0、个体发展的特征不包括

A、规律性B、差异性C、阶段性D、顺序性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年。

2、南陈北张指的是南方的。

3、设计学前教育课程时,我们应使其内容具有全面性、启蒙性、社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4、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有、个案研究法。

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2.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3.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4.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5.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

(×)6.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7.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

(√)8.教育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9.幼儿园的环境就是指幼儿园的校舍布置、幼儿生活的社区环境及家庭空间设计。(×)10.对游戏的间接指导比直接指导好。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请简述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

答:(1)承认儿童的权利;(1分)

(2)反映民族特色;(1分)

(3)面向世界;(1分)

(4)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2分)

(5)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1分)

2、请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幼稚性(1分);全面性(1分);时代性(1分);复杂性(1分);多样性(1分);地方性(1分)。

3、请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答:(1)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1分)

(2)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1分)

(3)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即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1分)

(4)班内、园内教育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1分)

(5)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一的原则。(1分)

(6)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1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论述幼儿园教师应如何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

答:教师要热爱儿童(1分);尊重儿童(1分);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1分);寓教育于托儿所、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1分);注意儿童化(1分);因材施教(1分);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1分)。(根据论述的情况,酌情给3分)

2、请论述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答:了解性原则(1分);方向性原则(1分);科学性原则(1分);尊重性原则(1分);协调性原则(1分);针对性原则(1分);直观性原则(1分);艺术性原则(1分)。(根据论述的情况,酌情给2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2分,共12分)

1、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参考答案:

(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4分)

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4分)

引发交谈的技能;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根据论述的情况酌情给4分)

第五篇:教育学试卷(附答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D)。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B)。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个人是(B)。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4.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A)。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B.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内容 C.教育内容、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形式 D.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B)。A.模仿性 B.目的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6.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DE)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ABCD)。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8.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9.教育的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10.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D)。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11.“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D)。A.强迫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阶级性 1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B)。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13.学校教育产生于(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4.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A)。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 15.教育的本质(D)。

A.教育是生产力;B.教育是上层建筑;C.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6.教育的起源(C)。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动物本能说

17.“得天下英才育之”一语出自(C)。A.《论语》B.《学记》C.《孟子· 尽心上》D.《劝学篇》 18.“教也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C)。A.《学记》B.《论语》C.《说文解字》D.《大学》

19.“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语出自(A)。A.《学记》B.《论语》C.《中庸》D.《说文解字》

二、多选题

1.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会出现在哪些社会?(ABE)

A.共产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

2.世界上较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有:(ABCDE)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E.日本 F.俄国 3.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ABCDEF)

A.阶级性B.等级性C.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D.教学内容狭窄 E.教学方法简单F.教育目标是培养“仕”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教育思潮 √

4.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原始社会没有阶级

5.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平等。×共产主义

6.教育只有正向的功能,没有负向的功能。×教育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

7.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了教育,扩大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已经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并未实现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科学

五、简答题

1、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社会性、形式手段简单、在特定场所进行、为生产劳动服务。②

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宗教性

近代教育:现代学校出现、教育与生产结合、教育的公共性和国家化日益突出 ④

现代教育:远程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3、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选择题、填空题)

识记:(1)《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2)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其《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专著。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的舆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此外,他还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

(3)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4)卢梭《爱弥儿》,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5)赫尔巴特被称为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4、教育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5、教育中介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媒介或教育媒体及教育中介系统,有神秘的大自然,有人类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文化生活环境,固定的学习场所,社会实践活动等。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专门的研究领域;(2)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

(3)科学的研究方法;(4)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对于教育一般规律的揭示和概括,同时还要一句这些客观规律,阐述实施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主要反映在下述的各个方面。

1)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

2)掌握教育学,是正确指定和自觉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条件。

3)学习教育学,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4)认真学习教育学,是科学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2.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教育者如果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学生,就形成教

育最大的弊端—缺乏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丰富健康的人生观

(2)弘扬个性发展的教育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优点得以发扬,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变的光彩夺目

(3)循序渐进教育观。教师应该坚信每一名学生是追求进步的,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是积极向上的,是会向前发展的

(4)以爱育人的教育观。教师要以爱为基础,以爱为支点,以爱为动力全身心的去关心学生,才会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七、实例分析

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

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选自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18页)

学习过教育学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遵循教育规律,对教育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教育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学生行为进行了恰当的处理。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意义在于

(一)有助于日常教育经验的科学思考;

(二)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

(三)可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对一、二、三点可以进一步展开论述)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D)

A、正向功能 B、筛选功能 C、协调功能 D、社会发展功能 2.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筛选功能和(B)

A、正向功能 B、协调功能 C、负向功能 D、社会发展功能 3.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C)

A、社会发展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协调功能 4.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不符的是(C)。

A、教育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 B、教育使人追求真善美 C、教育不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 D、教育能让人获得幸福

5.下列不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有(A)。A、谋生 B、传递 C、更新 D、创造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 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在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

5.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培养人和宣传政治路线、方针、主张,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来为政治服务的。

三、简答题

1.教育功能的类型有哪些?

答:(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4)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3.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答:(1)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教育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3)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1)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和技能

四、论述题

1.根据你的理解,如何看待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以生存为基的,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以幸福为上的。

2.论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除了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和生态的影响之外,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1)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发展不同步。

五、案例分析题

《新疆,你怎么了?》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的困难,使棉花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人地操作。一些人以新疆的企业考察后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是一流的,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合格的。请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分析新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对个体,经济,政治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教育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3.教育可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新疆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新疆的教育发展水平低,大部分新疆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从而不能很好的操作先进的设备。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A)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D)。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B.《戊戌变法纲要》 C.《天朝田亩制》 D.《奏定学堂章程》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5.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状 B.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D)。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B)。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0.素质教育是以(B)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1.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A)。

A.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B.理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C.感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D.社会本位、感性价值观

12.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的法规是(D)。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C)。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二、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个人本位论:维护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个体存在的独立自主性,反对各种领域对个性自由发展的压抑,倡导个性的解放。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关于学校教学、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等的全面安排,是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等。

三、辨析题

(×)1.培养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广义的培养目标才是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社会教育目的和个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目标就是指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而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又是由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所以,教育目标是很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5.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因此,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缩,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与激励受教育者等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 激励功能:通过对未来发展的认识小,促使发展  指导功能:规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 评价功能:促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社会因素的制约;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时代的制约;未来的教育理想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简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体论是指教育的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表现为:1)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 2)强调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3)做人教育比公民教育更重要

社会本位论是指教育的目的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的,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1)社会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 2)教育要在儿童身上塑造一种普遍性意识

3)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生活 4)学校教育要突出个体对纪律的服从 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从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方面全面发展为目的。几个基本点:(1)培养 “劳动者”或“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培养人的社会价值);

(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规定);

(4)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6、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7、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社会依据: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和人的需要。

五、论述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当今中国能实现吗?为什么?

(1)面向全体是国家建设和公民自身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密切,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是全体社会公民的义务,不是少数人的事。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适应是会发展的要求。

(2)为此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价值观、根治现行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虽然,现在还未完全是实现这个目标,但已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肯定会有实现的时候。

六、案例分析题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进行评价。参考答案: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而成为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健全的。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师: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信的、聪慧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或者说是指把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传授给别人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在知识、技能、思想诸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教育素养的,按照国家的社会要求

2.教师角色:是指由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处的社会位置决定的,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特征,其实质是对“教师是什么样的人”的概括。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4.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学生。

5.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6.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对其要求是从一般或现实社会条件下对老师的职业要哦球和角色期望角度提出来的,是教师履行职责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二、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3.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A)。

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 4.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A)。

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 B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C自我教育和合作交流 D包括以上三者 5.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C)。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6.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是(A)。

A.示范 B.教具 C.多媒体 D.教学语言

7.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二是教育技巧。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9.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0.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C)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11.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A)A热爱学生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D)。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1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B)。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15.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16.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A)。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D)。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20.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1.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B)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22.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B)

A.教师中心 B.民主平等 C.授受关系 D.教学相长 E.尊师重教 2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C)。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2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26.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27.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B)。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28.我国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家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9.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30.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C)。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保护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利益公约》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BCE)。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BCDE)。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3.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ACE)。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4.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CDE)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儿童为中心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5.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ABDE)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7.中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以下要件(ABCD)。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体格达标

8.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ABCDE)。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B.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C.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E.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9.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BDE)。

A.《教师资格条件》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0.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BCDE)原则。

A.统一要求 B.因地制宜 C.分类指导 D.按需施教 E.学用结合

四、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后分析说明)

1.教师要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因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义务,教师不仅要爱护学生,而且还要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因此在一些涉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2.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

因为这是由教师职责所决定的。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记忆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等,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发生转变,教师由原来学生的管理者到学生进步的协助者,为了能更好道德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五、简答题

1.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答 :教师的任务与职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如下特点:

1)复杂性。教师劳动属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它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2)创造性。这是由劳动对旬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3)示范性。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4)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长,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 3.专门职业具有哪些特征?

(1)职业实践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2)职业属于公共事业,要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遵守职业道德(3)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自主权

4.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专业能力的发展 4)专业自我的形成 5.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哪几种?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学生进步的协助者;(3)教材的开发者;(4)教育研究者 6.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答: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7.简述现代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哪些?(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a)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b)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

六、论述题

1.谈谈你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

2.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P94(1)教师的职业道德;(2)教师的知识结构;(3)教师的能力结构;(4)教师的身心素质。3.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应该如何定位?

答: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 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元帅、教练、导演)(2)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是朋友、合作者)(3)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4)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教育研究者

4.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认识。P100

七、案例分析:

案例1:《两个孩子·两个老师》

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了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及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见《北京青年报》1999年9月21日,9月23日)。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

孩子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桌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讲得很好!讲台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的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摘自《中国青年报》1999年7月12日)

[问题]:你更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你心目中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参考答案:关系:教师与学生在角色上是相互依存的;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互尊的;教师与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是民主合作的;教师与学生在心理情感关系上是互容互信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教师的身心素质

案例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

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3分)(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分)(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4分)

案例3:种下“当教师的种子”

我是一名山村中学的教师。我从小喜欢做老师,儿时做游戏,我总是喜欢扮老师的角色,去“教”其他小朋友。到了小学时,又感到教师真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在我的心灵中,就种下了一颗“当教师”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尤其发生了这几件事后,我就更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

在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姓胡,他教我数学和语文,还当班主任,他讲的课非常有意思,尤其数学讲得特好,使我这个最不喜欢数学的“笨孩子”在期末考试时,竟然考到90多分,这使我很感动。教师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啊!会让我这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在一年之内考到了90多分,使我感到教师是多么伟大。如果有朝一日,我成为一名教师,我也要象胡老师那样,去教好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胡老师还非常和善,特别关心我们。冬天的时候,教室里要生炉子取暖。以前,炉子总是接近办公桌,后面的同学感到很冷,胡老师却把炉子放在教室的中心,使每位同学都感到温暖,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心里也是暖洋洋的,我想我要成为一名教师,就一定要像胡老师那样去关心爱护学生。

总之一句话,胡老师对我的影响很深,我走上教师这一行业,与胡老师有很大关系。现在我已成为一名教师,我要用我的爱去关怀每一位我教过的孩子,我将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_:135.)请分析思考:

(1)教师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2)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参考:这则案例的作者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愿望,并且对教师的有关要求有初步的认知,这主要得益于胡老师的行为示范作用,这位胡老师首先是个讲课生动有趣,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伟大;另外胡老师又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心的老师,他用自己的爱心激发起学生的爱心,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学生的灵魂。曾经一段时间,甚至在当前,仍然有不少人不愿意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社会发展到现在,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仍然在全社会处于中等地位,教师职业仍然是个强调奉献和牺牲的职业,那么,对教师职业理想的培养仅靠认知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更要靠情感的认同,要“以情动人”。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此,教师的职业理想培养也如此。

案例4:《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并谈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谈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参考:(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新课程提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人本化的、个性化的和发展性的学生观。

(2)爱护尊重学生:只有爱,才能使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3)提高与学生沟通、交往的技巧。

第六章 课程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C)

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大教学论》

2.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B)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

3.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A、皮亚杰和布鲁纳 B、皮亚杰和布鲁姆 C、马斯洛和罗杰斯 D、布鲁纳和布鲁姆

4.把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表述为四个主要方面:确定教育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奠定了现代课程设计研究的基础的人是(C)。

A.拉特尔 B.斯滕豪斯 C.拉尔夫·泰勒 D.施瓦布 5.课程的现代表现形式指的是(D)A.课程指导 B.教学光盘 C.教学平台 D.课程包

6.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7.以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为逻辑范畴划分的课程类型是(B)A.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必修课与选修课 8.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是1973年由(C)提出的。A.麦克来伦 B.菲吕马克和麦克来伦

C.菲吕马克 D.菲吕马克和巴格莱 9.出版于1918年,标志着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著作是(A)A.《课程》 B.《课程编制》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0.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B)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三、名词解释

1.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简言之是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2.课程方案: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它是课程的具体表现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

3、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4.课程标准:也称为教学大纲。它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确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5.校本课程: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课程,课程有什么作用?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作用:(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2.课程的文本形式主要包括什么?P123 课程计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教科书)3.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答:学科课程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4.谈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用性。

5.如何开发和设计校本课程?

一种校本课程的开发至少需要考虑9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课程目标;第二,课程内容或专题;第三,学习材料;第四,学习方式;第五,教学策略;

第六,教学组织;第七,评价方法程序;第八,时间安排;第九,空间和环境。

四、案例题

1.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运用这种思想?

2.有理论批判杜威感伤地看待儿童,声称教育价值就是文化要素的传承,认为人性有缺陷,经验靠不住,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按儿童心理逻辑组织教材很荒唐。而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知识要素传授给下一代,因而必须突出教材的逻辑性,坚持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逻辑组织教材。

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课程理论?应如何看待这种理论?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参考答案:杜威最大的贡献在于使教学研究及实际教学从课堂教学、书本知识和教师“三中心转到儿童身上,儿童成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际活动的中心

3.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段话主要表达了教学思想的兴趣与自发原理。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学习。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展示了教师所担任的社会责任之重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培养未来社会高质量的人才,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素养。如何实践:充分注意和发展学生个性。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教学要循序渐进。要注重兴趣教育。注重启发性教育。

第七章 教学理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是(B)A 布鲁纳 B 布鲁姆 C 赞可夫 D 夸美纽斯

2.首先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思想的教育家是(C)。A 布鲁纳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3.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B)。A .上课 B.教学 C. 智育 D.考试 4.学校工作应以(D)为主。

A.上课 B.后勤工作 C.行政工作 D.教学工作 E. 提高升学率 5.苏联著名教育家(D)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A、凯洛夫 B、维果斯基 C、斯宾塞 D、赞科夫

6.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A)在1980年提出的。A.巴班斯基 B.赞科夫 C.维果斯基 D.戈里 7.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B)。A.最优化原则 B.反馈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8.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教学要求是(B)的核心内容。

A、教育性原则 B、学生主动性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下列直观手段中,(D)直观程度最高。

A.语言直观 B.多媒体教学 C.模象 D.实物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出自(A)。A.学记 B.大学 C.孟子 D.礼记 11.教学的基本因素包括(C)。

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环境

C.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

1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称为(A)。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13.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原则是(B)。

A、教学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巩固性原则斯特制 E、分组教学制

1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这是我国教学论专家(C)在其他代表作《教学论稿》中提出的观点。A、李秉德 B、吴文侃 C、王策三 D、滕大春

二、辨析题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P153 人类通过认识过程不仅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区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2.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智力、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3.教学就是教育。×

P145-146 教育: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学: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4.巩固性原则要按教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心理顺序进行教学。√

三、名词解释

1.教学:广义: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所期望的,经过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行为变化。

3.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丘全面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

4.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5.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四、简答题

1.简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的主要内容?

答:(1)认知领域的目标: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体系的形成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答:明确教学目标、引起求知欲(激发动机)、感知教材(领会知识)、理解教材(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3.教学活动中怎样准确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作用?

答:1)直接经验是个人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个人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前人、别人的经验。

(2)教学过程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过程,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3)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的学习;

(4)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要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4.谈谈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辨证统一的。(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直观性原则(3)联系实际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发展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五、论述题

1.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答: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使中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成为可能

(4)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2.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应试教育下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教学原因(提示:没有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答: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教学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关系:智力,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3.为什么班级上课制一直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没有不足之处?

答: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变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其局限性是:班级上课制是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七、实例分析

1.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答: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后进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

2.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上《鱼》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了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答:直观性原则。在运用直观手段时,要适当地配合讲解;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不可为直观而直观 运用感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效果;但要注意和防止直观教学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3.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奥地利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学校都规定任课教师必须研修过心理学,或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瓦格纳是维也纳一所中学的女教师,她班上有位学生被校方认为属于“智力迟钝”,孤僻寡言,功课常不及格。瓦格纳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喜欢绘画,就经常和他探讨绘画的问题,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大赛,该生与瓦格纳从此有了共同语言,终于向老师倾吐了他积郁已久的心思。他从小父母离异,心里极度自卑,感到别人都在嘲笑他。找到症结后,瓦格纳便对症下药,让他当上了绘画小组的组长,这位学生因此信心大增,渐渐地变得合群了,不但赢得了国际中学生绘画比赛的银牌,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上来了。

答: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是保证全体学生都获得符合各自特点的发展的前提,它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

第八章 教学实践

一、选择题

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D)。A、教师教的方法 B、学生学的方法

C、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的形式 D、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2.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3.现代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学的(A)。

A、情感性、双边性、发展性 B、双边性、教育性、情感性 C、教育性、情感性、发展性 D、教育性、情感性、发展性

4.(A)教学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5.(B)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大的应用性,但对太复杂、太简单的内容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

A、实验法 B、发现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6.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有(A)。

A、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B、作业、参观、讲座、辅导、上课 C、参观、讲座、辅导、上课 D、讲座、辅导、上课、课外活动

7.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B),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A.写教案 B.课后辅导 C.制作课件 D.熟悉学生

8.课时备课的结果是(D)。A.上课 B.熟悉教材 C.布置作业 D.编写教案 9.教学策略具有目的性和(A)。

A.主体性、调控性 B.知识性、调控性 C.调控性、趣味性 D.主体性高效性

10.在备课的所有资源中,(B)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源。A.学生 B.教材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 1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

A.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B.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C.讨论法、参观法、实验法 D.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发现法 12.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A)。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13.我国的考试制度主要由(A)两个部分组成。

A.考查、考试 B.期中考试、学期考试 C.书面测验、闭卷考试 D口试、笔试 14.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行为分教学行为和(C)两大类。A.主教行为 B.助教行为 C.管理行为 D.对话行为

二、名词解释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论基础上改进设计,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过程。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言语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导学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辨析题

1.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具体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2.只要学生获得了知识,那能力就会自然得到发展。×

错误,学生能力的发展虽然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传授了知识不等于训练了能力。学生的能力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取,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客观事物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在掌握和运用知识、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认识与行动的内化,是在这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

3.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错误,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思想,因为由知识的掌握到思想提高的转化,不仅有认知问题,更重要得还有一个情感问题、态度问题、联系个人修身或生活实际的践行问题。

4.考试与考查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式。√

正确,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平时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试等;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进行总结性检查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首先,教学有法。在教学中,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可以供我们选择与采用。每种方法的

操作均有一定的程序与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掌握它。

其次,但无定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生硬使用已有的教法,这样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为了取得好的教学结果,教师只有明擦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呈现出无定法。(重点)

四、简答题

1.备课的常规要求都有哪些?(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4)准备媒体

2.教学设计活动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1)分析学习需要(2)确定教学目标(3)优化教学策略

(4)设计教学流程(5)设计教学评价方案(6)编写教学设计方案(7)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并修订方案 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4.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恰当;(5)教学语言艺术精湛;(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5.教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做到条理清楚、内容正确、难点明确、重点突出。(2)讲授方式要多注意多样性与有效性。(3)讲授语言要哟感染力与艺术性。

(4)恰当地“以姿势助说话”,以板书和现代教育技术撇和讲授。

五、论述题

1.教师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上述三种类型知识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要求:

(1)内容选择要适宜贴切。其一,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其二,所选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以学生的心理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性;其三,所选内容具有启发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启迪其心灵。

(2)内容组织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结合。逻辑顺序即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性,心理顺序即学生学习活动内在的认知规律。因为二者组织很多情况想不一致,例如“细胞”是逻辑上单纯的知识,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远比理解复杂的高等植物和动物要困难,所以,设计教学内容是必须考虑二者的顺序。

六、案例分析题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提示: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第九章 学校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又称为(D)。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品质教育D.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方法是 C。

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C.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4.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D。

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发展的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5.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德育方法是 C。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是以下哪种方法的重要性。B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7.教育者自觉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感染、熏陶和陶冶的德育方法是 C。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8.成长记录袋法是属于下列哪种德育方法。

自我修养法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榜样教育法

9.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技巧和艺术。”这段话强调德育的过程具有以下哪种特点。A

A.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 B.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D.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10.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二、名词解释

1、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把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3、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

1.谈谈你对德育的认识。

答: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是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2)离不开活动和交往;(3)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4)是从他律到自律转化的过程。

3.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共青团、少

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校园生活 4.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政治思想理论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理想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劳动教育(6)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教育(8)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9)心理健康教育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1)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

(2)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3)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4)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2.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

答:(1)应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2)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3)要特别强调训练和强化。

五、实例分析

1.材料分析:在虹桥小学,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协调一致教育原则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1)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都是片面的。

(2)分析说明:

①他们的说法违背了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教育原则。

②合力教育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既有学校的、家庭的,也有社会会的。养成孩子的良好品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③贯彻合力教育原则,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而王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显然都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

(3)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2.案例分析: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方法

参考答案: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第十章《班级管理》测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D)。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C)。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3.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B)。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4.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B)。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5.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6.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9.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班主任是与学生家长间单向传输的发动者 B、班主任是教学班的主要负责人

C、班主任是教学班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D、班主任是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班级管理的动员者

二、名词解释

1、班集体: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的学生集体。//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能够促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高级班级集体。

2、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3、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在一定的目的要求下,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4、主题班会: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而召开的班会,是班主任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通采用的教育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班级组织的历史发展过程?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这样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默斯。18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使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出行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2.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抓好学风建设;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班级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班级例会;主题班会;学习活动;班级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劳动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4.如何做好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第一,要辩证地看待优秀生;

第二,要帮助优秀生制定明确的目标,长远目标、中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是他们有目的、有方向、有信心、有步骤地全面学习,正确认识升学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而不片面地卫生学所困,放眼未来,在成绩面前永不知足,一步一个台阶,脚踏实地,不骄不躁;

第三,要创造条件,帮助优秀生搭建发展的广阔平台;

第四,要加强理想教育,不断地向优秀生提出新的要求。5.如何做好中间生的教育工作?

第一,了解关注,促其进步;第二,因材施教,目标激励;第三,提供机会,体验成功。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3)建立健全各项班级规章制度(4)培养正确的舆论(5)培养良好的班风。2.联系后进生的特点,谈谈班主任要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好胜、逆反、疑惧、思想与行为的矛盾性、意志的软弱性。

(2)对后进生的教育: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要创造适合后进生进步的环境,为其提供尝试进步、体验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帮助后进生弥补基础学力;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结合小学(中学)实际,谈谈召开主题班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主题要明确,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第二,内容要集中,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时代感、说服力;

第三,形式要生动活泼,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四,准确要充分,班主任必要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指导、注重实效,但不得包办代替。4.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家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家访目的;确立坦诚、平等、合作的态度;家访要经常、全面地开展,避免告状式的家访; 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争取科任教师的参与支持。

五、案例分析

1、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一个著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答:(要点)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应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曾刚的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吸收他参加班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能力得到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培养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2、班干部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都非常注重班干部的任用与培养。在选择班干部时,有的班主任认为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可以让学生轮流坐庄,轮流当班干部;有的班主任认为,班干部就应当选择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来担任。您对此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答:上述两种看法都存在片面之处。好的班干部应具备以下几点条件:一是思想品质好;二是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三是能以身作则,团结同学;四是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五是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

如果班干部实行轮流坐庄制,那些不具备当班干部的同学当上班干部后,不能形成榜样的作用,不能起到团结同学的作用,就会影响班集体的建设。同时,学习好的学生未必思想品质好,也不一定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因而也不一定是好的班干部。

3、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教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 “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你如何看待王老师的言行?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参考答案)答:(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1分);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1分)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1分)三是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1分)。从学生地位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个同学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1分);二是缺乏尊重老师的爱心(1分)。(2)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运用多种策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例如渗透性策略、随和性策略,在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关心爱护和批评教育多种方法来教育管理学生(2分);其二,班主任要加强同各门学科的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当科任教师跟学生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切忌在一方说另一方的坏话,避免师生之间矛盾的激化(2分)

卷1【附答案】学前教育学自考模拟试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