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11第十一周德育课教案:夏季常见疾病预防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4-90915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3 19:25: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11第十一周德育课教案:夏季常见疾病预防

通知

请各班出一期以“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即创交模)为主题的黑板报;5月15日晚自习检查!

第十一周德育课教案:夏季常见疾病预防

教学目标:夏季常见病预防

教学重点、难点:教会学生如何从日常去锻炼身体,预防夏季常见疾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进入炎热的夏季,温度明显升高,气候以晴热少雨为主。在这一季节,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食物中毒等疾病,应注意预防。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临床上主要以腹痛、腹泻为主,腹泻次数多见一天10次以内,重者可多达几十次,大便性状常见有稀便、水样便、洗肉水样便、粘液便,严重者可出现血样便,病人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在夏秋季,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月份,感染对象主要为儿童、小学生与成年人,食物是感染性腹泻主要传播途径,居民存在的不良饮水、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会导致感染性腹泻的感染与发生。在预防上,居民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水产品和不洁、不卫生、腐败食品。饭店等餐饮业做好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食具污染。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度假、夏令营活动者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谨防发生感染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潜伏期可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流行季节7-9月,7月下旬-8月上旬是发病高峰季节。因此在夏季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遇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中暑:是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如患热射病可发生死亡。各单位一定要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进食被污染食物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夏季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这类疾病常集体性发生。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不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品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症,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狼、狐狸等。人被带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引起发病。狂犬病的预防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进行捕杀。夏天人们穿着单薄,易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因此要远离犬、猫等动物。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正确处置伤口,及时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和疫苗,可有效预防狂犬病.除做好上述疾病预防外,还要继续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青少年安全教育,防止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事故。

第二篇:第十周德育课教案:交通安全

(通知:请各班出一期以“文明出行,安全交通”为主题的黑板报)(11月6日晚自习检查)

第十周德育课教案:交通安全教育

德育目的:车祸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和健康,为了预防和杜绝交通事故,根据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的要求,学校将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各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出一期交通安全黑板报,学校制定学校车辆管理制度,对骑乘自行车和电动车上学的同学进行登记和加强教育等。

德育重点:将交通安全注意事项铭记在心并落实到各项小事中,从我做起。

德育难点:自觉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并带动教育家庭乃至社会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主要内容:

(一)遵守交通规则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靠右行走,走直线,不要与会穿行;

2、不穿越、攀爬、倚坐道口护拦。

3、不在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在马路上踢球、跳皮筋、打闹、玩耍,牵手,玩手机等。

5、上学放学途经山间小路时应尽量结伴而行,不做危险活动,避免意外伤害。横过马路(街)或通过十字街道时,做到“一看二让三通过”和“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交通部门设置的专门穿越道,如斑马线、人行过街(公路)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

6、乘坐汽车、火车时要坐好扶好,身体任何部位(头、手、胳臂等)不要伸向车外,以免受伤;不高声喧哗,不向外抛投物品,以免伤及他人;不搭乘货车、拖拉机等非载人营运车辆。

7、遵守交通秩序,先下后上依次上、下车,务必等车身停稳后才能上下车,文明乘车,扶老携幼,相互礼让。

8、不乘坐货运车、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及超员、司机酒后驾车的车辆,不搭乘无线路牌、无牌无照无证、车况较差等车辆。

9、学生不得骑摩托车或电动车上学,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二)骑自行车须遵守以下规定

1、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和小人骑大型车。骑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拐弯。

2、不双手离把,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

3、不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

4、经常性检查车铃、车闸能否正常使用。

5、年满12周岁的学生确需骑自行车,须经家长同意,并不准骑车搭人和在快车道上行驶。

6、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行人、车辆;不闯红灯。

(三)水上交通安全

1、不乘坐无牌无证船舶。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不乘坐冒险航行的船舶。

5、集体乘船应注意:要有老师带队,指挥,上下船要排成队,不得打闹、走动;要服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维护好船上秩序。

第三篇:军训常见疾病预防

一、中暑

中暑是军训前三天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是由于大家还不适应高温、高湿、日晒的环境,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体内水和盐的代谢失去平衡而造成。此外,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带病工作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1.中暑的先兆症状。中暑起病急,按病情程度可分为三类:①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②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③重度中暑,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突然昏倒,甚至昏迷不醒。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超过40℃。

2.中暑前的预防。①在日晒下坚持戴帽,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②及时喝1.5至2升凉开水或含盐饮料、含钾茶水。③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但睡眠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④多吃些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杏、西瓜、甜瓜等,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⑤军训休息时减少追逐、跑、跳,以防止产生热量过多。内衣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织物,少穿化纤类衣服。⑥防暑药品提前服和随身携带及时服用。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要备在身边以防急用。

3.中暑后的处理。训练时若发现自己有以上某些先兆症状时:①及时向教官或老师请假,自己或在同学帮助下马上到阴凉通风处坐下或垫高头部仰卧休息,同时解开衣扣、裤带,以利呼吸和散热。②在额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口服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或人丹等防暑药物,并口服凉(盐)开水。③稍严重的,其它同学可用冷水毛巾敷病人头部、胸部、腋下或两大腿根部,并用冷水擦四肢或全身皮肤,直至皮肤发红,还可通过向患者扇风,以利于散热。④情况严重的,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校医院或与值班医生联系。

二、抽筋

肌肉痉挛(抽筋)是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收缩的表现,多发生在健美、健身锻炼过程中。〖病因及预防〗①寒冷刺激:在开始训练时服装不能穿得太少,要随着训练的进行而逐渐减少衣服,训练结束后,要尽快穿上衣服。②电解质丢失过多:运动中大量出汗会伴随大量电解质(钾、钠、钙)的丢失。要特别注意饮料及电解质、维生素的补充。③疲劳:锻炼时某一肢体的肌肉用力越多越疲劳,则越容易发生痉挛。所以,某一肢体的肌肉如持续用力后,应注意及时放松,不要疲劳过度。④肌肉连续收缩过快:由于锻炼中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不能直接地进行,特别是不能放松,而引起抽筋,这种情况下多见于锻炼水平较低的人身上。〖治疗〗学生在训练时发生肌肉痉挛,不要紧张,一般出现小腿抽筋,先将抽筋者的小腿放平,拉住脚掌把筋拉直到不再抽筋。24小时候后用跌打酒按摩。牵引时注意力用均匀,切忌暴力造成拉伤。还可在局部卡掐一些穴位来缓解痉挛。如常见的小腿后群肌肉痉挛时,要伸直膝关节,同时向上用力勾脚尖,以帮助缓解痉挛。另外,处理时要注意痉挛肢体的保暖。

三、汗斑

汗斑是花斑藓的俗称。

〖病因〗是糠秕小孢子(也就是花斑藓菌)依赖汗液中的某些物质和皮肤表层角质蛋白而生存。其好发部位依次为颈项两侧、前胸、后背。

〖症状〗发病初期,在皮肤的毛孔处可见到针头大小的淡黄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范围,成为黄豆大小深棕色或褐色的皮疹,仔细观察其表面有糠状磷屑。部分患者的皮疹也可相互连成片状。有些色素斑可以逐步消退而变为白班片,部分患者因瘙痒而抓挠,可继发皮肤的化脓性炎症。

〖预防〗要注意勤洗澡或擦身、常换洗床单、内衣内裤,并在阳光下晾晒。

〖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常用3%的克霉唑霜,或荷洛乳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如因骚抓引起感染者则要选用既可抗真菌又能预防或治疗感染的药膏。

四、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部疾病。

〖症状〗早期有眼内异物刺激感、痒感或烧灼感,继而出现眼刺痛或剧痛、畏光、眼睑水肿、结膜及结膜下出血,形成血眼,伴随着大量浆液性分泌物。

〖治疗〗患者应对眼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开水消毒。

〖预防〗搞好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借用、共用毛巾和手帕等;勤洗手,切勿用脏手揉眼。

五、日晒伤

日晒伤是夏季常见皮肤病。

〖症状〗日晒部位皮肤红斑、水肿,严重的还会有水疱、大疱,多半有瘙痒、灼痛的感觉。〖预防〗一是在日照最强的10点至15点之间采取遮阳避阳措施;二是对于轻微晒伤的皮肤,可用一些绿色植物、蔬菜、水果等进行晒后修复,如将黄瓜汁、蛋清、西瓜皮汁、蜂蜜、芦荟敷在疼痛的皮肤上,帮助皮肤尽早恢复。

六、急性胃肠炎

急性肠胃炎是军训期间的一种常见胃肠急性炎症。

〖病因〗常因大量饮酒、食用辛辣食物、某些药物、含有细菌的食物引起。

〖症状〗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常为阵发性,呕吐和便后可解,上下腹部有压痛。〖治疗〗轻型腹痛、呕吐可服用阿托品等药物,轻度脱水可服用口服补液,重者到医院救治。〖预防〗禁止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讲究个人卫生,餐前便后勤洗手;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吃的水果应彻底洗净。患病期间饮食应清淡。

七、感冒

分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鼻炎、咽喉炎。

感冒处理:对于一般的打喷嚏、鼻塞多和水不用药物靠自身的免疫力就可以恢复。若有喉咙发炎则服用银翘片、速效伤风胶囊。如有发烧应及早就医。

八、腹泻

原因1-食物被细菌感染或进食不当食物。原因2-饮食习惯改变,尤其是北方的同学初到广州。对于南方的食物肠胃还未能适应。原因3-早上喝冻饮料。

腹泻处理:恶心、腹泻不严重者多喝盐水,盐水比例:1杯水+1/4匙盐。严重者及早就医。

九、外伤

扭伤、皮肤擦伤、外伤出血

处理措施:用干净的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手巾包扎。若仍出血不止可采用压迫止血法,l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也可到医院清洗包扎。

十、脚板起泡

用酒精消毒,用针扎两个孔(一个孔存在水泡液流出不彻底的缺陷),把水挤出。若溃疡面不大则让其自然恢复,若溃疡面大则需要纱布包扎。

十一、晕倒昏厥

一旦发生,不宜随意搬动,可轻拍患者将其弄醒。严重者,要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进行急救。若是心肌梗塞,则应立即口服硝酸甘油片。

十二、骨折

骨折或脱臼时,用夹板或木条将伤处固定,再用冰或凉水冷敷。若是从高处摔下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的担架上,并固定,不要让身体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十三、关节扭伤

勿用手揉搓,取冷水或冰块敷15分钟后用手帕包扎。也可就地取材,用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后外敷。

第四篇: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一、如何预防感冒?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任何特殊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感冒病毒感染,并将其杀死。因此,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常晒被褥、枕席,利用日光杀死病毒;(4)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5)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不去病人家串门。支气管炎是怎么回事?

支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对气管和支气管粘膜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有哪些?(1)吸烟;(2)呼吸道感染;(3)过敏因素;

(4)其他如气候变化等因素。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1)戒烟,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2)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经常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4)改善环境卫生,处理“三废”,消除大气污染。

二、肝炎防治知识

何谓病毒性肝炎?分哪几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根据病毒类型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丁和戌等型,常见的有甲、乙型两种。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什么?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1)对甲肝病人要实行隔离治疗。病人的餐具用品要消毒,粪便要消毒处理。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时洗净双手。

(4)搞好室内外卫生,彻底消灭苍蝇、蟑螂。(5)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6)可接种甲肝疫苗或在流行期间,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血液传播;(2)母婴传播;(3)性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乙肝?

乙肝的预防,在采取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管理,杜绝医源性感染(针头、针管、医疗操作时污染)及改善卫生条件,去除不良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施行乙肝疫苗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哪些人最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新生儿、学龄前儿童,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和携带者的配偶,反复接受输血和血制品的病人以及献血员等。

三、菌痢防治知识

什么是菌痢?传染源是什么?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各种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如何预防菌痢?

(1)管理传染源,对腹泻病人要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2)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食具要消毒,粪便及排泄物应深埋或加漂白粉消毒,防止粪便流失污染水源、食品等。(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四、狂犬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它是如何传播的?

体内贮存有狂犬病病毒的狗、狼、猫等动物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被这些动物咬伤而感染,死亡率极高。如何预防狂犬病?

(1)捕杀野犬,家犬要打免疫针。

(2)被动物咬伤后、要清洁伤口并及时到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全程、足量地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时同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五、性病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何谓性病?常见性病有哪些?

性病全称为性传播疾病,是一类主要由性行为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常见性病有淋病、尖锐湿疣、梅毒、艾滋病等。性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性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不洁性接触。也有通过其他途径感染性病的,如接触病人的衣物、浴盆,或使用被感染的血液及其制品、未消毒的针头、注射器等。

如何防治性病?

预防性病的根本是要洁身自爱,避免不洁性交。一旦经检查被确诊患有性病,应放下思想包袱,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并动员性伴侣也进行性病检查治疗。什么是艾滋病?

通俗的讲,艾滋病就是人体被一种叫做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感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从而使人体容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等,最后导致感染者发病并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人都有被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艾滋病正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

(1)性传播:无论是同性、异性、凡是两性之间无保护的性接触都可以传播艾滋病。洁身自爱和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经性传播艾滋病。

(2)血液传播: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共用未经消毒的针头、注射器、拔牙器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尽量避免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树立正确的求医行为,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可以预防经血传播艾滋病

(3)母婴传播。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生产时的产道、哺乳期的母乳传染给胎儿或婴儿。怀孕的妇女可去做艾滋病的咨询和检测,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滋病的母婴阻断治疗,减少母婴传播的危险。以下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

正常的社交接触,如拥抱、握手、接吻等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也不经马桶、电话、碗、毛巾、床单、游泳池和公共浴池传播。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如果你曾经使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有过高危性行为或其它高危行为,可以到各级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去进行艾滋病的咨询或检测。艾滋病的自原咨询和检测都是免费的,也是保密的。

六、肠道寄生虫防治知识

什么是蛔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可引起营养不良、肠梗阻或胆管阻塞。蛔虫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蛔虫卵广泛分布于周围环境中,主要通过污染食物、蔬菜、饮用水、手或苍蝇传播。

如何预防蛔虫病?

(1)控制传染源;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对蛔虫感染者要彻底驱虫,减少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粪便、垃圾等要及时清理,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苍蝇。

(3)加强个人防护,教育小儿不在泥地上玩耍;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84、什么是蛲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蛲虫病是蛲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小儿感染率较高。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用手在会阴部抓痒时,虫卵经手入口。如何预防蛲虫病?(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

(3)加强个人防护,要勤换被褥床单,尤其是幼儿园,托儿所更为重要;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七、结核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俗称“痨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肾脏、骨关节和淋巴腺等也可能患结核。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即由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涂痰阳性)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途径将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再由健康人群吸入而传染。如何预防结核病?

(1)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等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

(2)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人。

(3)讲究卫生,注意通风和消毒,不随地吐痰、勤洗手。(4)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做运动,增强体质。

八、慢性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有哪些先兆?(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6)原因不明的跌跤;(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8)全身无力伴出汗;(9)恶心、呕吐伴呃逆;

(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11)一时性视物不清。

如何预防中风?

(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体重减轻)。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2)病毒感染;(3)自身免疫功能低下;(4)神经因素;

(5)其他因素如化学毒物等。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4)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肿瘤是怎么回事?

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肿瘤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引起肿瘤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癌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癌症死亡的有效方法。当身体出现下列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异常肿块,溃疡不愈,痣疣增大,痰血呛咳,食欲减退、上腹闷胀,大便出血、习惯改变,无痛血尿、排尿不畅,鼻塞鼻血、声嘶头痛,白带增多、异常出血,食滞胸闷。预防癌症的方法有哪些?(1)要增强自我保健责任感。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营养,经常锻炼;

(3)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九、意外伤害自救

煤气中毒是怎样发生的?

使用煤炉或煤气不当时,屋内就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若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就可引起煤气中毒,若中毒过深或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

发现煤气中毒的病人后如何抢救?

首先,把病人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病人的上衣领扣、胸腹部衣服和裤带,使病人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一氧化碳,同时注意保暖;其次,症状轻的,给喝些热浓茶,可抑制恶心,且能减轻头痛;症状严重的,应及时送医院急救。必要时应在现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房内。

(2)科学使用液化煤气,使用完毕后立即关闭煤气瓶。定期查看检修煤气瓶,防止漏气。

(3)使用煤炉或火炉要安装好烟筒或排风扇,并定期检查。什么叫触电?

触电指瞬间有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机体组织与功能的损害,甚至死亡。

触电后急救措施有哪些?

(1)切断电流,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奔赴现场,迅速切断电源;

(2)进行人工呼吸;(3)体外心脏按压;(4)氧气吸入;(5)注射呼吸兴奋剂。如何预防触电?

(1)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2)不用湿手直接接触电源、电器;(3)不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服;(4)电气设备损坏后应及时维修。何谓溺水?

溺水是由于落水者被大量的水经口鼻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使喉头痉挛所造成的特殊形式的窒息和缺氧,若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溺水后如何急救?

首先将溺水者救起,尽快清除口、鼻内泥沙、杂草或分泌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者,应马上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指人体由于长时间参加高温高湿作业或受到强烈的日光直接照射而产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甚至昏迷。

如何抢救中暑患者?

具体方法是:将中暑病员立即搬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有高热者可用冰水或冷水作擦身降温,以帮助散热。清醒的病人可给予饮用清凉饮料,有明显大量出汗后脱水的病人,可静脉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水溶液。必要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怎样预防中暑?

(1)注意房间通风。

(2)设法隔绝热源,阻挡热量向人体直接幅射。(3)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阳光直射,外出穿浅色服装。(4)合理安排劳动,保证充足的休息。(5)配备防暑物品。骨折后怎么办?

骨折后应马上作临时固定,目的是为了避免骨折断端再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增加伤害并可使固定肢体静止不动,以减轻疼痛。

骨折固定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夹板的长短、宽窄,根据骨折部位的需要来决定。长度必须超过折断的骨头。

(2)夹板或代用品在使用时,要包上棉花、布块或衣服等,以免夹伤皮肤。

(3)发现骨折,先用手握住骨折的两端,轻巧地顺着骨头牵一牵,避免断端互相交叉,然后再上夹板。

(4)上夹板之前,要把折骨的上下部用绷带缠好。(5)绑好的夹板要牢固,松紧要合适。怎样做心肺复苏术?

当遇到触电、溺水等意外事故或严重疾病而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时,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直至专业救护人员来到之前不应停止抢救。

(1)让患者仰卧地上或硬板床上,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中等力量叩击患者的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2~3次。心脏受到这种刺激,有时能恢复跳动。若脉搏仍未恢复,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每4~5秒钟1次),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每秒钟1次),再做2次人工呼吸。

(2)若两人合作进行抢救,同样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1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1)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急救者一手托起伤病员下巴,使头向后仰,另一手捏住伤病员的鼻子使其不漏气,并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3)吹完气后嘴离开,放松鼻孔,让病人自动呼气,也可用一手压迫病人前胸助其呼气,如此反复,成人每4~5秒钟1次。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抢救者两肘关节伸直,双手重叠,将手掌腕部压在病人胸骨中线下段两乳房间,靠自己的臂力和体重,有节律地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后突然放松(但手掌腕处不能离开伤病员皮肤)。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秒钟1次,小儿可稍快些(每分钟80~100次)。

十、牙齿保健知识 怎样刷牙?

(1)刷牙时间:每次刷牙3分钟以上,早晚各刷牙1次,晚上刷牙更重要。

(2)刷牙的方法: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往下旋转刷,下牙从下往上旋转刷,咬合面要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要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如何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合理营养,睡前不吃零食、尽量少吃甜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

如何预防牙周病?

预防牙周病,关键是清除牙菌斑。一期预防主要是注意口腔卫生,清除牙菌斑,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牙签、牙线的应用。二期预防主要是去除引起牙龈炎的牙菌斑和牙石,防止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三期预防是对晚期牙周病进行综合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十一、眼睛保健知识 如何预防近视眼?

(1)注意用眼卫生,做到“二要”,“二不要”:“二要”指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左右;连续看书0.5~1小时后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线暗弱及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走路时和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2)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3)改善照明条件;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近视应及时矫治或在医生指导下配戴合适的眼镜。

如何预防眼结膜炎?

经常洗手,不要用手擦眼,要用自己的手帕或纸巾擦眼泪;个人生活用品如毛巾、脸盆以及洗脸水都要分开。并要经常清洗、消毒,不要与病人接触。如何预防沙眼?

服务性行业如理发店、浴室、招待所、旅馆要加强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面盆、毛巾等个人生活用品要分开。

第五篇: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

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

一、非典型肝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在中国广东省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目前公认非典的病原体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又称SARS病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资料,最早的病例发病于202_年11月16日。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报告发现了非典型肺炎病例。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加拿大、越南和美国等。

(一)传染源

非典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病毒存在于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中。

(二)传播途径

非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非典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污水和间接接触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使人感染的传染病。

(三)症状与危害

从接触到发病,非典的潜伏期平均为4~5天。表现为发病快,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在38℃~40℃之间波动,畏寒或寒战。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全身乏力。干咳,少痰或偶有血丝痰。胸部牵拉感或胸痛、腹泻。进而出现胸闷,呼吸次数增多至气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

1.主动隔离:患上非典,应在第一时间去医院。疑似病人要进行医学观察。

2.及时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

3.重症要通气:人工通气对于重症非典病人具有关键作用。

(五)预防措施

1.注意住处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

2.注意远离病原体,正确使用预防药物。

3.合理消毒:可用0.5%碘伏溶液、75%酒精、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4.正确洗手:反复搓揉,时间不少于30秒,重复两三遍。

5.正确使用口罩:在家中、睡觉、体育运动时,均没有必要带口罩。

6.讲究个人卫生,锻炼身体。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个我们似乎熟悉.又实际陌生的疾病,来去匆匆,神秘莫测。正如难忘的历史所述,由于极强的传染性,流感一旦发生大流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横扫全球,最早记载流感流行的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1580年的流行使马德里几成空城。1918年,一场号称瘟疫的流感大流行袭击了人类,超过25%的美国人受到感染,据称海军有40%的人员,陆军有36%的人员患病,全球因此死亡人数估计在202_万到1亿之间。病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杀死的人数,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疾病,该流感的危险性是普通流感的25倍,感染者的死亡率是2.5%,而一般流感患者中仅有1‰死亡。全世界有1/5的人口感染,其中28%为美国人,死亡人数之多导致1918年美国人平均寿命减低了12岁。

(一)传染源

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隐性感染者、猪、禽类,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隐性感染者、猪、禽类的口鼻的分泌物中。

(二)传播途径

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由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三)症状与危害

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咽痛、鼻塞和咳嗽;头痛,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严重者卧床不起,上述症状可持续7~10天,在发热等症状消失后一周内,往往感到很疲乏。全身其它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这是流感与普通感冒很不相同的地方。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 1.隔离治疗,并加强患者室内通风和空气消毒。

2.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3.抗生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五)预防措施

1.坚持适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2.起床后,开窗透气、淡盐水漱口;避免室内吸烟,通风是最好的消毒。

3.冬天外出时穿好衣服、若室内外温差较大,宜在门口适当停留片刻。

4.坚持多饮水,每天进餐时,适量吃点醋和大蒜。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以减少流感传播的机会。

6.注射流感疫苗。

三、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

世界上除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美国的夏威夷等国家和地区没有狂犬病外,世界其他国家都有狂犬病发生。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狂犬病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亚洲,印度、中国和泰国都是该病的高发病地区,如泰国,尽管每年有十几万人接种了狂犬疫,但还有300多人死于狂犬病。

(一)传染源

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狗、猫及一些野生动物,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唾液中。

(二)传播途径

狂犬病属于体表传染病,通过受感染的患者、狗、猫、野生动物咬伤、抓伤或接触污染物来传播。

(三)症状与危害

初期表现为低热、倦怠、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舒服等表现,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感。进而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甚至全身疼痛性抽搐。体温可达40℃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

1.被狗、猫咬伤或抓伤,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处20分钟,再用75%酒精、2%碘酒或1%新洁尔灭液涂擦。

2.伤口消毒完毕后,一般不要缝合伤口,如伤口很大或出血多,不缝合就不能止血等。尽快接种疫苗。

(五)预防措施

1.不要和无主犬近距离接触;被病犬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30%,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达10余年,多数1~3个月。目前的医学科学对狂犬病依然无能为力,发病的患者基本都会在数日内死亡。因此,现阶段对狂犬病主要在于预防。

2.病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

3.如果决定养狗或猫,应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四、红眼病

人们所称的“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以夏季多见。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较重。

202_年7月初,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相继出现的“红眼病”,在8月中旬突然爆发,形成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病“红潮”。各大医院眼科门前排起了长龙,而“红眼病”专用药水在近期也纷纷告急。据媒体报道,由于许多药店的滴眼液供不应求,一些商家趁机提高了这类药品的价格。

(一)传染源

红眼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眼的分泌物中。

(二)传播途径

红眼病属于体表传染病,经生活接触传播。

(三)传播途径

红眼病一般在感染病菌1~2天内开始发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眼睛发红,感到眼睛发烫、烧灼、畏光,且有磨痛,像进了沙子一般。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睛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

1.保持眼部清洁,少用眼,减少刺激。

2.宜冷敷,不要热敷。

3.正确使用眼药。(1)慎用激素类眼药。(2)一般情况下,几种眼药勿同时滴用。(3)1~2小时滴一次

(五)预防措施

1.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

2.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

3.对毛巾等个人用品,或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煮沸消毒)、隔离;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睛。

五、肝炎

通常所说的“肝炎”一般是指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目前已经确定的引起传染性肝炎的病毒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丁型肝炎(丁肝)和戊型肝炎(戊肝)。近年发现有新的肝炎病毒如庚型肝炎病毒等,但其致病性尚未十分明确。

我国是肝炎高发区,在各种传染性肝炎中,乙肝是对人健康威胁最大的。我国人群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约1.2亿,占世界乙肝病毒感染人数的1/3。其中慢性乙肝病人约3千万,而且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方式传给婴儿和儿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我国每年新发的各种病毒性肝炎病人约为230万,死于肝炎或肝炎相关并发症者数以万计,每年我国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费用相当可观。

(一)传染源

患者、病菌携带是主要的传染源,甲肝和戊肝病毒存在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粪便中。乙肝、丙肝的病毒

(二)传播途径

1.甲肝和戊肝是经过消化道传染的。

2.乙肝传播,途径多样。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体液经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而获得感染。具体的传播途径包括:

(1)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传播的最主要模式。婴儿可在出生前(宫内)、出生时及出生后从母体感染乙肝病毒。

(2)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针刺、剃刀、共用牙刷等均可传播。

现已证实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可含有乙肝病毒,因此,通过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导致的体液传播也是获得乙肝病毒的可能途径。但一般来说,同一办公室工作上的接触及进餐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3.丙肝。静脉吸毒、不洁输血是丙肝祸首。在西方发达国家,90%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为既往静脉毒瘾者或现症静脉毒瘾者,10%左右是由于多性伴活动所致。其他少见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家庭内接触传播、器官移植传播等。

4.丁肝。与乙肝相伴。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才能复制,所以,只有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才可能感染丁肝病毒。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慢性乙肝感染者中丁肝病毒感染率有较大差异。

(三)传播途径

1.急性肝炎: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乏力、肝区不适、尿黄如红茶。

2.慢性肝炎:乏力、食欲差、腹胀、尿黄、便溏、肝病面容。

3.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极度乏力、严重恶心呕吐、黄疸迅速加深、肝脏缩小。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

1.保持良好的心态、足够的休息;

2.适当的营养为主,合理的药物治疗为辅,避免饮酒、过度疲劳。

3.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五)预防措施

1.甲肝、戊肝的预防,防止“病从口人”是关键;2.家中有乙肝患者,其他家庭成员应到医院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不要共用漱口用具、剃须刀等。

3.丙肝的预防目前无疫苗可用,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选择性手术时应用自身血液输注。

(2)吸毒者应尽量避免和别人共用注射器,一人一次一针,使用过的注射器放到指定地点。

(3)避免有多个性伴侣或采取保护性措施。

有传染性乙肝的女性,怎样避免传给子女呢?

1.再妊娠的后3个月,母体每月注射HBIG一次。

2.降低母体中乙肝病毒含量,即采用合理的抗病毒治疗,这个方法最好在怀孕前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抗病毒治疗以尽量降低母体内病毒含量,降低其传染性,减少对婴儿的威胁。

3.最重要的是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及HBIG,按时完成3次常规(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6个月)乙肝疫苗接种,并在1岁时检测“乙肝两对半”。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拥有数千年的疾病斗争的经验,以及各种针对不同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法、手段及药物,只要依靠科学,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治结合,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人类终将战胜疾病。

11第十一周德育课教案:夏季常见疾病预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