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浅谈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4-108821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2 02:27: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的今天,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应顺应形势的发展,从课堂结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走下讲台,跟学生很好地进行沟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建立随堂笔记,把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记录下来,不断地调整教学思想和改进教学方案,使得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高一开设《音乐鉴赏》这个模块对学生来说,内容还是很深的,但我坚信学生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因为一开始我就发现高一学生比较喜欢音乐课,他们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对教学有了信心,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我在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前,把合唱曲《欢乐颂》的简谱、五线谱对照表印发给学生来视唱,这一做法使他们觉得视唱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难。而后我又打印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的简谱、五线谱对照表给他们课余时间学习,如《梦驼铃》、《康定情歌》、《小白杨》等。把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由班上音乐基础相对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当组长,带领组员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比赛。除此之外,我还和学生一起研究和讨论相关的音乐课题。如民歌和创作歌曲之区别,你了解哪些外国音乐大师和他们的作品等等,通过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师生互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我认为音乐课不是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单纯的“听”,而应该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多通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多遍同样的音乐而不觉得枯燥、乏味,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段旋律已有了较深的印象,此时他就会感受到音乐的美了。

让学生多通道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手段主要是身体感官的综合参与。即听觉、视觉、运动觉、言语觉、心灵综合参与等。具体运用的手段有很多,如:提问后思考中听、结合画面听、随乐打节奏、随乐即兴跳舞、配乐诗朗诵、演唱演奏主题等等。

三、抛砖引玉,剥离困难,让学生领会高雅的外国古典音乐

高中课本里面外国作品占的比重较大,但学生对外国音乐知之甚少,个别学生甚至对外国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认为任何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之水,西方音乐与基督教和宗教音乐联系密切。如果我们对基督教及其宗教音乐没有充分的认识,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于是,我就来个抛砖引玉,从最原始的、原汁原味的宗教音乐、舞曲、民谣的欣赏入手,并配与对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消除地域的隔阂,对外国音乐有个初步感性的认识,渐渐地学生从最初的好奇到引起注意到发生兴趣,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抵触情绪。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方古典音乐,我引用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创作过教会音乐,如海顿的《纳尔逊弥撒曲》,莫扎特的《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名家名曲让学生在高雅的音乐殿堂里畅想、遨游、熏陶。

四、培养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音乐是一门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他们一种条件、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去前进。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不是抛出一连串课前设计好的问题给学生,而是问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他们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音乐。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去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理解尊重他们,能根据他们的愿意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一下子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表面上是让学生猜教师的想法,实质上是我对学生提出了听音乐的要求,但我巧妙的运用了猜一猜的教学手段,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五、把表演带进课堂,培养自信,让学生主动去表现艺术、发掘艺术

高中学生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来参与表演,尽管不能做到每个人都能上台表演,但也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我还尝试着开展班级演唱会,由学生自己组织。这种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最初的紧张,被动到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发展到自由创作。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由演唱发展到了舞蹈,戏曲演唱,器乐演奏,配乐诗朗诵,小品等等。我还指导学生排演音乐剧,应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乐剧,然后指导他们排演音乐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不仅锻炼了胆量,而且也增长了知识。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音乐教学没有止境,它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使学生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怀集县第一中学黎乐清

【摘要】:创设高效的教学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广大音乐老师追求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进行一些探讨:一是用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二是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三是教师自我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 有效课堂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已经看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高中新课程标准在音乐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当我们深入到课堂教学实际,仍可发现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上还是那么劳累、学生上课依然是疲倦、求知欲望不强、学习的效果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至关重要。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最终达成的效果。为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心备课是前提。那么如何备课呢?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备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紧扣大纲,真正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备教法。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三是备学生。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主要看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参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自觉做好学生的学习伙伴,蹲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怎样学,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乐学;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爱学;预设学生引起学生善于思考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其个性经验,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预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四十分钟。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导入方法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与欲望,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与探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选用合适的导入方式,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和加快教学任务的渗透,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更为有效。例如笔者在执教《走进天鹅湖的故乡—俄罗斯音乐之旅》时,课前播放了具有小调风格的流行歌曲《白桦林》,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契合了本课的课题。又如在欣赏藏族民歌《酒歌》时,笔者播放藏族同胞去布达拉宫朝拜的电影片段,那雪域高原的神秘景色以及虔诚朝拜的藏族同胞,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线和思绪吸引了进来。巍峨的雪山让学生领略到藏族歌曲的高亢嘹亮,虔诚的朝拜让学生领略到藏族人的善良、淳朴,这时已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解释,学生已经能感悟到藏胞生活地域的特点和风俗,这对下一步理解藏族音乐有很好的帮助。课堂的导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悬念导入、名言名句导入、对比导入等等,举不胜举。当然,在教学中也并没有固定导入模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导入。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耐力才使我达到了我的思想境界”。可见,一个人对某种活动的浓厚兴趣,将有力地推动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就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种形式来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融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来体验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世界。例如笔者教学《高亢的西北腔》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荧幕上西北黄土高坡的图片与王宏伟的《西部放歌》,在这样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下学生一下子从江南来到了大西北;这时有学生就会说:“嗬!那里真是千沟万壑啊!难怪这歌声这么高。”有的说:“那里的歌好像叫信天游”还有的说:

“有个叫阿宝的,就是唱这样的歌的。”看来学生们已经进入状态了,这时教师再介绍西北的民歌就犹如顺水行舟了。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

1.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是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一节音乐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问题主要是看三点: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参与,从而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例如教学《艺术歌曲的成熟》一课时,笔者通过采用设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艺术歌曲”的基本概念。先让学生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这三首歌曲,然后教师设问:歌曲的歌词是谁写的?(根据文学家诗词,为达到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而作);歌曲的演唱形式怎样?(多为独唱曲);歌曲的伴奏形式怎样?(作曲家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一般采用怎样的演唱方法演唱?(多为美声唱法,对演唱技巧有较高要求)。这样一来,通过学生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对比、探究,轻而易举地概括出“艺术歌曲”的基本含义。这样的鉴赏方法,不仅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便于学生记住音乐概念。

2.加强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是增强课堂参与意识的标志之一。合作式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结对的学习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促进学生服情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表述、体验和表现的空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展开充分的探讨,从而更加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非洲歌舞音乐》这一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找相关的资料,然后自主编辑教材,用幻灯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因为有竞争,小组成员个个尽心尽力,自主性、研究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学生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小组给大家展示了非洲的风景图片、人物图片、介绍了非洲音乐和舞蹈的特点,有的介绍了关于非洲人和手鼓的故事,有的小组从网上下载了非洲的典型歌曲进行赏析„„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师自我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教师通过自身教学的反馈而做出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很重要。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心得,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调整教学思路,研究改进策略。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教学中的点滴经验,把得到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反思教学思想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原则;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否留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等等。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者梦寐以求的期待。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积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北京开明出版社,202_年

2、施铁军、王仁甫,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上海教育科研,202_年第4期

3、张静.,《如何提高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水平》,中学教学参考,202_(33)

第三篇: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西方经典音乐课堂教学

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西方经典音乐课堂教学的激趣导学

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教材和实际操作间的问题

现在我们高中音乐教师面对的问题是种种原因造成的现态高中生与新教材的衔接。初、高中教材体现了教改理念但有些内容衔接不够紧扣,其他学科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共性的问题:内容多、容量大、跨越大。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课程定位”、“学时及开课率”、“ 应试化倾向”、“ 传承式教学”等原因,(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几乎是普遍的做法。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喜欢“音乐”(局限在他们自己的范畴内)而不喜欢音乐课。当然这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因为音乐毕竟不同于音乐课,音乐课是一门学科,是一门让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音乐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修养和情趣的一门学科。要达到课标的较理想化的目标,针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音乐鉴赏”内容的主流部分是一个重点。而现行高中音乐新教材“音乐鉴赏”内容的主流部分落在“古典音乐派系、民族音乐文化”上,在一般的城市或农村,面对普遍音乐修养只来源于生活媒体的积累,音乐欣赏的兴趣点落在时尚、通俗层面的高中生,如何让他们有兴趣去接受要达到理想化的课标所必须的教材主流部分内容呢?在欣赏上对于喝灌了水和饮料(通俗和流行)的现高中生来说,如何让他们与酒(古典)衔接,慢慢接受酒的醇美与芬芳呢?一般平时能听到看到的公开课均是精心设计,内容完整(至少单独成品),创意鲜明,选材个性的一堂课。而学生的修养不来源于一时的公开课,是在于日积月累,这是一个天长日久的工程。新课标、新教材、怎样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喜欢更多更高更广的音乐,怎样让喝惯味觉直观的饮料的学生有兴趣来品陈年老酒,此时的教师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演和角色,古典音乐的教学是让学生积累音乐文化提升音乐欣赏修养,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较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过程,日积月累,教师的这块工作讲得大一点,关系到民族情趣、品质、修养的树立,有意义,有挑战,可塑可造,任重道远。

古典音乐之所以未被历史的洪流淘去,保留至今,必有其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所在。而解读音乐之高雅,我想,不仅仅在音符、旋律、节奏中,更多的是音乐中所体现的人文的精神力量、作曲家内心的情感、时代的缩影。在高中新课改的进程中,高雅艺术,也是音乐鉴赏模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新教材中,从第七单元到十二单元,就是围绕西方音乐为主线展开了一个丰富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画卷。通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把学生引进高雅艺术的殿堂。而高中生,无论是学业还是情感上,都属于萌动、困惑、倍感压力的时期,流行音乐的浮躁或许能让他们精神上有一种宣泄和释放,而古典音乐,在我看来,可以抚平一些狂躁,带来心灵的安慰,或是有一种激昂的振奋与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接受不同的声音,让他们自由的选择,让音乐成为快乐,让艺术成为品味。”如何把学生带进古典音乐这个芬芳醇美的经典世界是我的努力也是本新教材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一、良好开端——西方经典音乐六个单元课程的总启始课

首先,我是创设了一堂启始课,此启始课开在进入西方经典音乐六个单元之前,本着两个目的:

一、“炫” ——让学生对西方经典音乐的大致发展过程、派别、地位、名人名著有个初步地印象;融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印象主义、20世纪现代主义等派别于一体,让学生胸怀一个即将要进入高层次、大规模的经典艺术领域的宏大激情。此课应该是一堂跨越三个世纪,纵贯世界古典音乐各大派系,集大量音乐名人名著,华丽丰富,用经典、著名、个性、魅力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在进入西方经典音乐大门前热血沸腾的一节课。象古典主义部分,教材中只用贝多芬来覆盖,而贝多芬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代表,并不能涵盖古典主义,所以在这个启始课中可以把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和特征提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派别印象,而在贝多芬一课中就贝多芬对古典主义的发展,立足于他的精神境界来感受作品,有了进一步展开的铺垫。

二、“悬”——运用最个性、经典、传奇的一些典故、作品等制造悬念,“且听下回分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用通俗钢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和人声版的这个作品导入到巴赫的原作,可以在这节课中埋下伏笔,让学生有期待着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这堂课中听到原作,听到管风琴的演奏,有欲望去接受老师所说的原作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巴赫的天才创作,为欣赏用了两个合唱队,几个乐队的《马太受难曲》埋下笔伏,为对主、复调音乐和24平均律的了解打下基础。(附:在主、复调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最通俗的谱例来说明,例《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比较容易接受)。甚至可以利用一些音乐笑话刺激学生进入古典音乐大门的兴趣;也可用音乐笑话来激发学习热情,学生觉得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定的音乐修养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交际等等,也许这样的手段似乎不是很正点,但只要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未尝不可的。亦可用一些名人(不可思议,常人无法理解)的感受、评价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热情》的创作背景:据高尔基回忆说,有一次列宁听了《热情奏鸣曲》以后说:“简直不知还有什么能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真想每天都听它一次。真是了不起的、超凡绝俗的音乐。我一直自豪地、也许是天真地在想:人们竟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由这样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想到底什么东西,有那么大魅力,有那么夸张吗?为进入轨道式教学作绝对的积极的铺垫。可以说这是在给学生一个大概里程框架的同时又哗众取宠的一堂课。

二、趣导的多种手段

如何让高中生在经典音乐中体会音乐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培育他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其实,在课程中,每一位音乐大师,他们丰富的阅历、创作的激情、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等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讲述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逸事、个性、经历,除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他们作品的兴趣。用作曲家人格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由趣味渐渐转向品味。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也是欣赏音乐最好的老师。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从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从听赏音乐到鉴赏和评价音乐。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上,兴趣是一个前提式的亮点。摆噱的趣导是使一节课成功的良好开端。例如:●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一课,可以上成是集视听欣赏、师生现场表演的一堂精彩、共振、热闹的课(曾听过宁波陈华老师的“非常键盘”、无锡一中刘晓鹏老师的“肖邦与钢琴”,均有这样的成功尝试。)赏析、记忆、感受、知识、评价等都融合在一个热烈的情态中,这两堂课中,共同的一个亮点是教师都结合了自己的钢琴演奏,亲自弹奏了《革命》等作品,现场的音乐比音响资料更容易抓住学生,使得学生对钢琴、对肖邦的作品有一份更高的欣赏激情。对教师本人能够胜任,可以完成的一些东西,教师亲自登台绝对胜于视听资料的运用;再如●象标题音乐一课,如果由文字的设悬,在听赏的兴趣上会增加很大的魅力。例如,对伯辽兹《幻想交响曲》,可用总谱扉页上的文字说明(幻想交响曲于1832年出版时,总谱上附有如下说明:“一个具有病态神经质和炽烈想象力的年轻音乐家在一阵失恋的绝望中吞服鸦片企图自杀,但因分量不足,未致死亡。在陷入沉重的昏迷中,梦见许多光怪陆离的幻影,而他的感觉、情感、记忆全在他病态的头脑中转化为一些乐思与形象。那恋人本身对他来说也成为一个旋律,就象是一个固定乐思,到处都看得到听得见它。)(哟,一个神经病的幻想啊,怎么样的音乐啊?)埋下伏笔来激发学生的体验欲望,但要把握住这节课所设计的认知目标,(即标题音乐)使其穿插于情感目标中完成;对于●民族乐派的作品,风格相对比较统一,可窥斑见豹,抓住其优美如诗的主题旋律,感受、哼唱、让学生在音乐的听觉享受上产生一个亮点是一个很简易的手段;(例如:《沃尔塔瓦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对于民族乐派,因为风格相对统一,所以我觉得根据教师本人的意向和学生的状况更换部分作品也未尝不可,这样在教师操作设计、学生接受的能够方面都能从实际状况出发。而对●德彪西和他的印象主义音乐,又是一个较前面古典主义、浪漫、民族的基础上全新的派别,对于这个章节,鉴赏立足于感受,有必要采用一种个性的手段来加强学生的体验参与,一种针对这个派别作品风格更合适的感受方式,如:“涂画感受”——在一张白纸上表现由听觉产生的通感体验,这是一个留给学生空间很大的表达感受的方式,又可抓住这个派别音乐非语意性的瞬间感受的特征、“色彩背景”——闭目静听,结合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中色彩、光线的关系,有指向性地寻找色彩通感等(详见案例)。而对●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不必强调作品的完整性,用这个时期音乐的非传统性、独特、不可思议甚至神经质特征吸引学生去听赏,所以可利用非常的一些片段介绍(比如:凯奇的《4分33秒》、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等)。这个章节的一个目的就是了解这种标新立异、个性夸张、打破传统、追求极端的音乐风格,并了解其来源于怎样的创作手法,怎样的派别(象偶然音乐、原始主义、表现主义等),又可从另一个侧面谈到这个时期音乐对后期音乐发展的推动,极端而非传统,但尚有着不可抹杀的积极作用,当然评价自可留给学生自己,不需要结论。另外,教师的自身魅力也相当重要,专业、知识面、个性、语言风格、教学风格、教学设计等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辅助手段

除上述趣导方式外,校园广播、音乐角、乐队、社团研究、参与交流、自主自导性学习等都是增加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在讲述西方音乐流派时,通过一系列作曲家的作品介绍赏析,除了完成课标的要求——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之外,可以补充介绍一下不同时期音乐家对交响乐发展的贡献和地位;引入交响乐及交响乐队的介绍;可以通过不同交响乐器组的乐器的音色差异、表现出的独特个性,让学生除了了解之外,懂得辨听,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视野,更好地理解音乐大师的作品内涵;比较一些音乐大师的原作和经典作品,在有一定欣赏基础和兴趣之下,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好的、较为经典、雅俗共赏的交响音乐会给学生欣赏,并教授一些观看音乐会的礼仪礼节;多读报、多了解音乐资讯,提供给学生最前沿的音乐信息;自制经典音乐音响资料库,可由学生自行点击欣赏;组织一些切实可行的欣赏并走进高雅音乐的活动,如: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会由中央电视台直播,可提前在学校的公告栏公布这个信息,在此之前,可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一下施特劳斯家族的成员、音乐,以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和历史。后续可以组织课堂上观后感的评论或讨论活动等等;再比如: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器乐的比赛或是铜管乐队的演出,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其中,让无论是演奏或是观看的学生,更贴近高雅艺术,让古典音乐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而是就在学生的身边。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可以辅助我们的教学,让课堂上的知识,不再那么教条,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听不懂或是不愿意接受高雅艺术或古典音乐的心理误区。趣导对于西方经典音乐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达到成功所必备的良好开端,体现学科魅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与现阶段高中生课堂学习的和谐的桥梁。

第四篇:高中音乐(范文模版)

音乐与戏剧二:洪湖水,浪打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

(2)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正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2)了解二重唱的音乐体裁。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的教学内容我以下的教学方法实施的: 高尔基说过:“在听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的方法。因此,本堂课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体验,让学生在积极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并获得独特感受与见解;

2、通过模仿教师舞蹈动作示范,积累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经验。对音乐的创造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法实施,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导入新课:以语言讲述的方式设置情景,向学生讲述关于洪湖赤卫队的背景故事。

2、新课教学:

(1)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并提出问题:透过音乐感受到是什么样的情绪?

(2)复听歌曲,播放一部分《洪湖赤卫队》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请同学作出回答,谈谈自己的感受。

3、创编:

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再次聆听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加深对音乐主题的记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行舞蹈创编,然后分组展示。最后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丰富的舞蹈艺术中,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给学生以施展个性的平台,提高表现的欲望,使其具有集体表演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通过学生整个参与音乐欣赏过程,使他们保持高涨的情绪,也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课堂的结束阶段在教室和学生的舞蹈表演中达到高潮。最后在作业布置上让学生回家收集本歌剧的其他著名唱段,下节课带给大家欣赏。

4、总结: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受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第五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渗透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渗透 陆家高级中学

黄宏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渗透

【摘要】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把音乐与美术相融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作品,欣赏作品,感悟作品。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想象空间,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激发艺术想象,体验艺术情感,活跃思维,深入理解作品,发挥艺术创想。音乐的渗透,必然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

音乐

美术鉴赏

渗透 【正文】

音乐、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能净化人的心灵和涵养人的心智。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采用美术与音乐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的视觉之美与音乐的听觉之美完美结合,能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有效性与时效性。那么音乐元素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现有效渗透呢?

一、以音乐导入新课,增加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音乐、美术在培养审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等诸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都是通过借助情感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莎士

浅谈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