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1.1 辽阔的疆域 教案10 (人教版八年级上)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24-109475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7 13:34: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1.1 辽阔的疆域 教案10 (人教版八年级上)

1-1 辽阔的疆域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教学难点】

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 【教学时间】

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行展示,配以《我爱你,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对于母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板书: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北半球)2.指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东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纬度范围。(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5.屏幕显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和太平洋,再现中国轮廓,再让学生指出中国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6.你能再列举几个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吗?

承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2与图1-3,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3.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不是东临太平洋,而是深居内陆,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4.同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上内容难度梯度逐渐加大,意在引导学生形成通过对比分析、进而归纳综合地“理”的思维过程。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参与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教师总结] 1.纬度过高或过低,所处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我国领土所跨纬度范围广,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可以找到栖息之所,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居内陆的国家由于不临海,一方面难以受到海洋影响,气候干旱;另一方面,一定程度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些岛国,由于四面临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可以从陆路通往中亚和欧洲各国。东临浩瀚的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也便于从海上与世界各国往来。同时,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我国东部,供给农业所需的降水;另一方面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这样不仅沟通了东西交通,而且形成巨大的水力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明星的亚洲特有的季风气候,除了青藏高原大部和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广大东部和南部,甚至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地区均受到夏季凤的影响,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并未出现荒漠景观,而是“鱼米之乡”,这里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了世界上亚热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并做简要总结。

[拓展与探究] 查阅地图,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思考我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位置优势开展经济活动。(组内合作探究,以小论文方式呈现,准备组间交流)

第二篇:教案 辽阔的疆域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3课时)

本节主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位置优越”的教学,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理位置,请学生分析我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结合课本P3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合作完成P4表格。以达到攻克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国土辽阔”的教学,教师讲解国土的概念,明确我国领土面积和地位。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最后活动题4让学生讨论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也可让学生补充一些不利的地方,培养学生要辩证地看问题。如边界很长,国防建设上就会有许多困难;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

“34个省级行政区”的教学,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⑷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⑹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本节内容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国情与国策的内容。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通过图表和对数据资料的呈现表明了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本节教材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并通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政策的自觉性。这成为本节学习的难点知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教学,主要利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开战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活动过程:①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让双方展开辩论。教师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并给予点评。通过辩论,得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辩论赛的设计,目的至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辨正唯物主义观念。

“人口东多西少”的教学,主要通过读图 “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人口大多分布在什么地方?大致以什么为界?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学生互动“如果你是一位国家领导人,让你着手去抓西部大开发的光荣事业,你的部下有两种分歧,a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b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你的观点如何呢?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民族平等的政策。

本节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趣味性较强。在电视、网络等咨讯非常发达的今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比较感兴趣,也具备进一步收集整理该类信息的能力;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好表现自己。本课形式上采用分组竞赛式学习,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民族风情(服饰、舞蹈、音乐、民俗活动、民间故事)的知识; 课堂回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计分进行竞赛。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语言,形象展示我国丰富多采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民族状况”的教学。1.让学生阅读P16页第一段。学生提出自己学到的知识。教师媒体出示掌握的内容。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的图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教师过度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文字,还有许多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出示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3.教师过度:面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我们如何尊重他们呢?学生阅读P16第三段。教师媒体出示

“民族政策”的教学。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4.让学生完成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5.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民族的分布”的教学。1.读课本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5.指导学生开展课本第20页活动3。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

第三篇:1.1 辽阔的疆域 教案23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教学要求

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

1.引入新课

(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理解,并为今后教学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作好必要的铺垫。

(3)评价“位置优越”时,还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如果我国不具备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和现在十分不同的影响。展示我国地形图,启发学生,在相同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如果东高西低,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

2.转折深入

采用分组讨论这种常见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经纬度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来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还对开发海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3.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活动 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讨论可以鼓励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叙述事实),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观点是充分还是不足的认识,并且懂得对同一事情,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有助于知识概念的学习。而且,互相讨论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在新的领域中运用它们,有助于学生在运用这些观点的同时获得自信。

一个成功的讨论需要有技巧、积极性和机敏,以及对以上这些要素很好地组织运用。

(1)分工合作学习常常是开展小组讨论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个小组人数不要超过4人。一个有用的技巧就是:一开始就讨论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有时是教师布置)。

(2)然后推荐组长、主要发言人、讨论记录人,每个组员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主动承担一部分任务。

(3)座位安排是很重要的。讨论小组应安排得使任何人都能看见小组的其他人。最好是安排成一个圆形,便于学生与学生两两之间的交流。

(4)讨论开始时,要求学生写出他们对一个或两个特殊问题的观点可能是有帮助的,这样可以给他们时间去思考,并且对那些腼腆和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有帮助。

(5)使讨论直接从抽象的概括开始是很难的。开始要用特殊的、简单的、具体的观点,然后再扩展到更一般的观点。

(6)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时,可以先从课本“活动”题入手,让学生把“答案”记录在课本上。

【国土辽阔】

1.引入新课

(1)初一的学生已经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大国,但中国究竟有多大,不一定有比较完整而概括的了解。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陆地面积的数值及其在世界各国中所居的位次。通过课本的图像与资料,要求学生从中国与亚洲、世界陆地面积的比较,中国和欧洲面积的比较,中国和世界几个面积较大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陆地面积及其占世界陆地总面积比重的比较中,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中国之“大”。

(2)通过引导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由学生在地图上查阅中国四至的经纬度位置,量算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再结合课本“中国领土的四端”形象化的图解,以及课本里中国陆疆和海岸线长度与赤道长度的比较,多侧面地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2.关于邻国部分,可在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从读图着手,重点掌握各邻国与我国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教学时,可按逆时针方向从各方位上辨认我国的陆上邻国,例如东部是朝鲜,东北(俄罗斯南部也有一小部分与我国新疆接界)是俄罗斯,北部是蒙古,西北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自西部至南部依次是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接界)、印度(其东部也有一部分与我国西藏东南部接界)、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海上邻国自北向南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与文莱,以及印度尼西亚。

带领学生阅读“世界政治地图”和“中国疆域示意图”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读图方法。在地图上辨认邻国时,一般从朝鲜开始,在图上按逆时针方向找出15个陆上邻国,以及东部和东南部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读图时,较难区别的是西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四国。它们与我国相邻的国界较短,国名也容易混淆。克什米尔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有争议的地区,两国各控制一部分。我国与巴基斯坦控制区已划定正式边界。

如此众多的陆上与海上邻国,一方面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利益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

3.关于我国的临海,教材主要有三层含义。(1)使学生了解我国临海的名称和位置。在教学时要分清临海与领海的不同含义,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与世界地理所讲的一些“内海”两者的含义不同。

(2)使学生了解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广大,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3)使学生了解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

【34个省级行政区】

1.“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部分,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间分布,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于“深”而在于“多”。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研究教学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上。

2.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接着教师再举例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例如北京市、大兴县、长子营乡)。

也可从我国辽阔国土的地理事实谈起,说明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最高一级是省级行政区。

在介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后,还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省级行政区以及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海南省的设置,重庆(直辖)市的设置等。

3.教学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必须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政区”投影片或教学挂图,进行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使课本插图与投影片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组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以练为主,达到“心中有图”的效果。

(1)可联系上一节邻国的教学内容,辨认陆上边界省区、沿海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还可以直接利用活动教材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2)可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分片或串线制成复合投影片,让学生对照着有注记的课本插图与无注记的投影片,进行分组练习,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增强记忆。

可将全国省级行政单位分成7部分,例如东北部的黑、吉、辽;北部的陕、甘、宁和内蒙古;西部的新、青、藏;西南的云、贵、川;带有方向的8个省,即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直辖市京、津、沪、渝;最后7省为苏、浙、闽、台、琼、皖和赣。此外,还有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分片方法很多,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图上记忆。

还可以大陆沿海为线索记忆: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以北回归线穿过的台、粤、桂、滇为线索熟悉位置;以长江、黄河干流为线索查找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等等,反复巩固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作必要铺垫。

(3)用“中国政区拼图”作拼图游戏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种活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位置的观察能力,拼图图板可由学生自己制作。游戏前让学生在家反复练习,游戏时可以拼全图,也可以抽出几个省区,辨认它们的名称,熟悉它们周围的省区。

举行小组或个人识图、拼图竞赛,也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识记来掌握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分布的好办法,例如拼图比赛、填图比赛、各种抢答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尽快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概念。

4.在省级行政区名称的教学中,一要注意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是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称中不要多加个“族”字;二要注意有两种简称的省区;三要注意一些学生容易写错的地名,例如秦、浙、赣、琼、黔、藏、疆,及安徽省的“徽”字等。至于省级行政中心,在这里只要求初步熟悉一下,待以后的工业、城市、交通等地理教学中进一步熟悉掌握,一下子全部到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5.教材中没有特意将台湾、香港、澳门的内容提出来学习,学生如果提问,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开展思想教育: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实现与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神圣职责。香港、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师特色、学校条件、课时安排,选用教学参考资料中的一些素材,采取灵活多样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网络学习、计算机游戏等),以及活动式、范例式、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进行富有创新的教改实验。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

辽阔的疆域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设计思路

抒情、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状态中。以问题引路,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增强爱国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途 地球仪、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辽阔的疆域 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 指出:“我爱你,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

半球位置 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 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呈现“中国政区图”

呈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 提问: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冬天,我可以去哪里看冰雕、雪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指出:我们一同来研究我国纬度位置。

提问: 找到我国领土的最北端,读出纬度数;找到我国领土最南端,读出纬度数;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通过?我国缺少哪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

提问: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益处? 思考、回答: 南方;东北;纬度跨度大。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边听、边读、边回答。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相差5500千米。回归线;寒带;热带和温带;温带。

学生讨论发言。

气候条件多样;农作物品种丰富;根据不同的热量条件发展多种经济。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呈现世界政区图

呈现中国地形图 提问:日本、韩国、中国、蒙古四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此外,还有众多的岛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就有6500多个。那么漫长的海岸线,对我国究竟有何意义?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于黑板上,师生一起讨论,并加以归类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海洋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凡是海洋事业强大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所有沿海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几乎都集中在临海地区。所以我们自豪,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诱人的“蔚蓝色的海域”。

提问:我国东临什么洋?濒临哪四个海?要求在图中找出: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以及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强调:中国台湾岛东侧直接濒临太平洋。看图比较、回答: 日本为岛国;

韩国为半岛国;中国为临海国;蒙古为内陆国。

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一张白纸上。

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石油钻井等),海洋旅游,观光;海洋运输,对外贸易等。

思考回答 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看图,一一在图中找到,并加以识记。

播放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时 呈现图片“乌苏里江晨光”“帕米尔高原夜色” 提问:为什么要统一用北京时间?

要求学生加以解释。

指出: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相差4个多小时,说明我国领土广大。

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找出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并根据图中比例尺量算两端点之间的距离。思考: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东边的地方比西边地方看到的日出早。

看图,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端点并计算。

辽阔的国土 指出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度广,东西跨度大,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绵长的疆界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

展示繁荣的边境贸易 要求: 比一比,赛一赛,按逆时针方向,看谁最先找出与我国陆上接壤的14个国家。

指出: 邻国众多,有利于对外合作和交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边境贸易,不仅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改善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看图,找出14个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倾听,感悟。

课堂内容小结 中国政区图 将本节课内容通过填图提问进行小结。看图并一一回答。

复习巩固 地理论坛:祖国,我为你自豪——谈谈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思考、演讲。

布置作业 自制中国政区拼图。课后独立完成。

第五篇:1.1 辽阔的疆域 复习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会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2、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3、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 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教学方法 练习、讨论、探究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第一节知识 教学用具 中国政区拼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归纳整理知识】

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祖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纵横一万里,辽阔的国土上演绎着东西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疆域的辽阔令无数英雄竞折腰。

20个邻国环绕在祖国的海陆周边。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居祖国的各个角落。【学法指导,复习本节知识】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 师:“每幅地图都包含友丰富的地理信息,我们学习地理,要做到“左书右图”,这是学好地理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你认为对你学习帮助最大的是哪幅地图?”

生:中国政区图。

2、知识点总结:

3、课内知识深化练习,巩固强化本节知识

1.1 辽阔的疆域 教案10 (人教版八年级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