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浅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放假了,乘车往县城与同学聚会。在车上小眠,昏睡中隐约听见几位家长在互相问其子女今年考试成绩情况:A:“你儿子今年上几年级了”。B:“今年刚上初一,你女儿呢”?A:“我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你儿子今年考试成绩如何?”B:“唉,不知道。素质报告册写的只是什么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你女儿呢?”A:“不也是跟你的儿子一样,素质报告册写的也是什么优、良„„记不清楚了。”B:“不知道现在学校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考试成绩得多少分都不写清楚。哪科考多少分。在班上名列多少名。这样更便于我们掌握我们的子女学习情况。”A:“唉,我想也是这样,不过我听说现在搞什么素质教育了,学生的成绩不再用分数来恒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这时的我,再也无法入眠。A、B他们在继续说谈。车继续向前行驶。„„今天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的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国际竞争是日渐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于是全球都有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那么,就学生学业成就而言。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方式去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才能既让学生家长、学生、教师以及社会的认可呢?又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呢?现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已见。没有更好让大家认可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我认为采用百分制和分科等级制的方法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比较理想。
一、百分制和等级制的评价方式的利弊的分析。
在我国现行的学生评价中,分数制度是以百分制为主,以60分为及格。近几年,由于人们对以分数为中心的学生评价制度的批评越来越多,有人提出以等级制来取代百分制。以便从根本上消除分数的消极影响。实际上,两种评价制度在我国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的考试主要是等级制度。清末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中规定,各学堂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计分,50年代在全面学习苏联时,中小学绝大部分改行等级制,60年代又渐渐用百分制替代了等级制,1977年恢复高考后,分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分数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追逐的对象,成了左右学校的一个重要工具。
1、百分制的评价方式的利弊的分析:百分制的评价作用:(1)可以比较清楚、直观地反应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发现自己与同学间的学习差距,从而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2)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情况,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工作方面的不足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情况以及发现自己与同行相比情况,及时发现差距,及时改进和进行补救措施。(3)家长可以比较清楚、直观地知道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起到督促或激励作用。(4)学校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5)便于中考和高考或各类招生录取工作的开展。(6)由于分数的直观性,就从心理学角度讲,一方面就高分的同学可起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作用。另一方面就低分的同学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中,不知要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或困境,如果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低,如遇到挫折或逆境,或许要做出一些损人害已的事情。百分制的评价弊端:(1)由于百分制较为清楚、直观。可能导致学生家长给其子女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望子成龙,望妇成凤”的家长而其子女考分又不理想。(2)容易造成学生对分数过多的追求。可能导致许多学生产生焦虑和沉重的心理负担,有时低分会导致学生意志消沉。学习自信心下降。(3)过分关注分数,可能会导致教师的专利法,指导思想产生偏离学生成长实际。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4)过分关注学生分数。学校的管理指导思想。管理的理念容易产生偏离实际,不符合现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
2、等级制的评价制度的利弊的分析
所谓的等级制评价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用等级来评定,一般的表现形式为:优(100——90分)、良(89——80分)、及格(79——60分)、不及格(60分以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有利用在评价结构中淡化认知领域的评价,改变在学生评价中过分倚重认知领域,轻视非认知领域的现象。(2)淡化了分数竞争,使学生有时间,有氛围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素质教育转变。(3)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和管理上的改革。(4)有利于教师在观念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5)有利于促进初中就近入学和薄弱学校的改造。(6)有利于减轻来自诸方面(如家长、教师等)学生思想压力。其他弊端主要表现在:(1)家长不能清楚,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难以起到督促和激发作用。(2)教师难以较好的对学生进行较科学,较全面的了学生学习成绩情况,难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3)学校难以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难以及时调整学校管理措施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调整。(4)学生学习差距不明显。可能导致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由于学生学习差距不明显,可能导致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降低。
二、百分制和分学科等级同时并举。科学的教师评语作补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更有效。
从以上对百分制和等级制的评价制度的分析。百分制的评价制度和等级制度他们各有利弊,各有千秋。如果更加细致的比较分析。把两种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同时并用。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评价效果可以互相补充,就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从我们实际工作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某位同学他的语文、数学都考了50分,如果按等级制去评价可能其就等级来说,只能是不及格。但是从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来看。全班的数学考试学生成绩50分的学生较好,他们50分成绩已属中上等水平。这时的不及格的等次对他来说就不太科学合理。所以,本人认为采用百分制和分科等级评价制对学生进行评价更为科学有利,所谓分科等级评价制是指根据学生的百分考试情况,以各个学科的考试分数进行划等级。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评价定性。如果采用百分制与分科等级制同时并用的评价制度。我认为对学生评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能够把百分制和等级制两面种评价制度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较好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第二,能够克服两种评价制度的不足。第三,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各学科考试成绩情况。如:某位同学他的语文、数学都考了80分。如果从等级制区评价这位同学语文、数学的等级评价就是良,但是从全班学生考试的情况来看,语文考80分的同学占50%以上,而数学考80分的同学占10%以下,那么用分科等级制去评价,这位同学产等级评价就是语文:良。数学:优。从而就产生不同的评价意义。
然而,就两种评价制度我认为还存在不足,如:学生学业成绩进步与否,在校的学习情况如何。在校表现情况如何等等。它却无法体现出来。这时我们就要用科学的教师评语来作补充。如:某位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他是努力学习的,是进步了。那么我们的教师评语就应该是:“你虽然从考试成绩单来看,不很理想,但在你的努力下,你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望你在继续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又如:“基本位学生体质较好,又爱好体育运动。导致文化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成绩不好,这时我们的教师评语应是:你的身体体质较好,在全班中数你的体育成绩最好,但是要注意全面发展。如果你的其他科目成绩像体育成绩一样好,那么老师太高兴了。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像这样的评语,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而且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让家长实际了解其子女的在校表现,也可能减少家长对其子女施加压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采取百分制与分科等级制的评价制度和以教师科学的评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方法。是最为有效的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是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适应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少的评价方式。
第二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XX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我校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1.通过评价,学生能明确学业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教师能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
4.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的目标体系
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科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内容。
五、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一)小学生学业的评价分为形成性、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三大部分。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为师生提供有关教学情况的连续性或失败的反馈信息,具有差异性、针对性、即时性。我校主要采用形式有:即时性评价、成长袋记录、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表现性评价、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评价等。
(1)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为依据,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多赏识、少批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准备、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表现等。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关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状况;关注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评价形式是通过课堂评价表,设有态度星、求知星、倾听星、自信星、合作星、思维星等,以小组争星形式来进行。做到每节课随堂评价,学生根据同学、老师的评价相应在自己评价表的对应栏上打勾,课后涂星,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期中、期末汇总,给予相应评价。
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学习评价中规定成长袋为一学年一袋,袋中有学习记录和评价记录这两块内容。
学习记录有:我最满意的一次作业、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最喜欢一本书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我是小小画家、课内外活动(朗诵、演讲、书法、作文)作品等。
评价记录有:课堂行为学习评价表、分项测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绩单、得到的奖励、自我感想、自我评价、老师的鼓励、家长的希望等。
(3)完成作业情况评价。通过设计完成作业情况评价表,采用学生自订目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建议评价等方式,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作业评价突出“三个开放”:一是向学生开放,教师尽量以多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体现作业和评价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提高了做作业兴趣和学习效率。手抄报、数学日记、课本剧、自制作文选等,让学生展示自我。二是向生活开放,通过作业,把学习引向家庭、社会、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向导。如,口语表达实践、观察积累实践、综合性学习、搜集整理实践。三是向评价开放,在作业中我们给学生留有一定自评空间,如,作业前涂星自评、制作评价卡同学互评。
(4)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末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介,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分构成。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有所区别,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不同有所区别,讲究操作的实效性。
语文:学生朗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作业等。
数学:计算,动手操作,设计制作等。
英语:英语会话,歌曲及诗歌展示等。
科学:实验操作,科技制作等。
信息技术:通过微机操作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考核等。
学科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3.终结性评价。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学习发展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一学期结束后,给学生予以综合评价。
学期考核分值:学期学科学业成绩=期末考试分数×60%+实践检测分数×2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课堂评价+作业情况)×20%。学业成绩在关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最终用“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级来反映其发展水平。
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个性化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也要委婉地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用激励性语言指明努力方向。评语中既有客现事实的描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学生的深切关爱跃然纸上。
(二)结果呈现
1.学业成绩的评定:行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测试,作业情况等进行有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
2.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
第三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1、学业测试评价委员会领导组组长:冯宗模 副组长:冯彦
成员:各班班主任、行政人员、家长代表(每年级一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2、测评组: 各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3、终结性评价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全市统一组织的统考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统考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
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
(一)日常行为习惯
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3.评价结果呈现等级
(二)实践能力
1、实验操作考查(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各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3)考查结果呈现
实验操作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考查结果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2、信息技术测试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1)考试内容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规定各个等级考试的内容,公布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库。(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四类。考试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3、研究性学习(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写出调查报告(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D四个等级。
4、口语测试(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进行日常对话与交流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三)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总分150分)
1、音乐(1)考试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操作能力的考察。(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评价人为班主任、音乐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组。(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2、体育(1)考试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能的测试,包括初中生身体健康标准要求的所有内容,在测试时选取其中的三项。(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组成,采用量化考核,标准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3、美术与书法(1)考试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欣赏美的能力、美术实践能力及书法进行书面考察。(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美术教师、书法教师负责考核。采用量化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四)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统考科目按照全市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结果为等级。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学业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日常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最终依据。
邻水县九龙镇新合中心学校
2015年3月3日
第四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
渠县贵福镇第二中心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三)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
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四)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组
长:胡亮
副组长:刘欣
成员:
王继权、李志、贾洪军、杨小伟、班主任、各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3、终结性评价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全市统一组织的统考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统考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
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
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
(一)日常行为习惯
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3.评价结果呈现
等级
(二)实践能力
1、实验操作考查
(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各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
(3)考查结果呈现
实验操作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考查结果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2、信息技术测试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1)考试内容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规定各个等级考试的内容,公布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库。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四类。考试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3、研究性学习
(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写出调查报告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D四个等级。
4、口语测试
(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进行日常对话与交流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三)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1、音乐
(1)考试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操作能力的考察。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评价人为班主任、音乐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组。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2、体育
(1)考试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能的测试,包括初中生身体健康标准要求的所有内容,在测试时选取其中的三项。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组成,采用量化考核,标准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3、美术与书法
(1)考试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欣赏美的能力、美术实践能力及书法进行书面考察。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美术教师、书法教师负责考核。采用量化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四)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统考科目按照全市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结果为等级。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学业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日常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最终依据。
第五篇: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全县统一组织的统考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统考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
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
(一)日常行为习惯(总分200分)
包括勤奋进取、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3.评价结果呈现
等级与分数
(二)实践能力(共150分)
1、实验操作考查(50分)
(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见附件2),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