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4-77909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1 19:04: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题:§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2)学会运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重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二、新课教学

1.密度与物质鉴别

讨论的问题如下: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来.(先分别测量出铅

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 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实验:

计算:

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

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 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 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

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而放在冷水中时,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

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观察现象。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2.密度与温度

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 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21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思考:教材P24 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湖底还有鱼存活吗?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导学案:10.3 密度》

五.布置分组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第二篇: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

题:§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2)学会运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重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二、新课教学

1.密度与物质鉴别

讨论的问题如下: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来.(先分别测量出铅

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

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实验:

计算:

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

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 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 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

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而放在冷水中时,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物理组

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观察现象。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2.密度与温度

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 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21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思考:教材P24 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湖底还有鱼存活吗?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导学案:10.3 密度》

五.布置分组作业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物理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物理组

第三篇:初中物理 密度 教案

初中物理 密度 教案

第三节 密度

一、从鉴别物质说起

我们鉴别物质时,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有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如何来鉴别一瓶自来水和一瓶矿泉水呢?这时这种局限性就体现出来了。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不可以用它们来鉴别物质呢。

思考:单纯地用物体的质量来鉴别物质的种类,行吗?

1、这里有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一个是铜块,一个是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相等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2、如果是同种物质,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吗?这两个都是铝块,体积相等,那质量相等吗?

3、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如图,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

4、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

二、实验探究

1、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相同是否相同?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实验: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相等。

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

3、提出问题: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呢?

4、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质量也大。例如,一盒相同的粉笔,两枝粉笔的体积是一枝粉笔的2倍,两枝粉笔的质量也是一枝粉笔的质量的2倍。这是物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①.请你把粉笔的质量和体积绘制成图。(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②.用体积大小相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三、密度

1、密度定义

2、一些物质的密度值

对于同一种物质,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也是不同的,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

33关;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 是0.9×10kg/m;还有

33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10kg/m;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水的密度是1.0×10kg/m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要能够记住一些物质密度的大小。例如,金的密度比银大,铜的密度比铁大。

3、练习

1、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3、对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4、一根均匀的铁棒,去掉1 /2,剩下的一半是原来的质量的,剩下的一半体积是原来的,剩下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

335、铝的密度是2.7×10kg/m,读作。它表示的意思是。

6、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体积是100mL 的液体,总质量是13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7、下面是调节天平和使用天平的步骤,请把正确的排列序号写在横线上。

A、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线处

C、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D、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E、整理器材,把物体放回原处

338、一只瓶子能装2kg酒精(ρ=0.8×10kg/m),如果用来装满水,那么瓶内水的质量()A、小于2kg B、大于2kg C、等于2kg D、无法判断

9、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对剩下的半块砖,正确说法是()A、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B、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D、以上的说法均不正确

10、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20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g,则物体的质量为()A、124g B、122g C、118g D、116g 能力提高

311、一辆油罐车装了30m的石油,小明想测量石油的密度,从车上取出30mL石油,测得它

的质量是24.6g。求:

(1)石油的密度。

(2)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

12、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猜想:

实验器材:一盒粉笔,天平,量筒,细沙,水油。

实验步骤:

画图:

以横坐标表示体积V,纵坐标表示质量m。作图。

分析论证:

13、一个质量是40g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变为140g,装满油后质量变为120g。求油的密度。

14、小兮和同学一起参观烈士陵园。他们观察到一块花岗石纪念碑,经测量得知,高4m,宽

3380cm,厚50 cm,计算它的质量是多少(ρ= 2.6×10kg/m)有机会的话参观调查你见到的纪

念碑并实地测量,计算这个纪念碑的质量是多少。

315、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16g,体积是60cm,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

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体积是多大?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3000

字)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800字)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变阻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二、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你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二、新课教学:

一、密度与温度

(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

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介绍水的特点。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三、小结:

四、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3”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

例题3: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质量为79

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板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变阻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变阻器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够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中来改变电路中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变阻器的应用知道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二、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用课件播放视频:在北京的某剧场里,人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全国青年舞蹈大奖赛的开始,突然,剧场里的灯光逐渐由亮变暗,幕布拉开了,演员优美的舞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把我们带入了翩翩的遐想之中……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呢?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实验,我们只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仪器就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展示滑动变阻器,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探究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1.提出问题: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2.实验探究:学生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三个因素(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他的想法。教师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实验小组,启发学生设计出以下三种类型实验方案:

归纳总结:

方案1:如图所示,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如铜丝和铅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2:如上图所示,在A、B间改变导线横截面积(分别接入1根笔芯与2根笔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方案3:如上图所示,在A、B间(有鳄鱼夹)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3.交流评价:让完成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小组相互交流,并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归纳总结: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在相同粗细的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越短,电阻越小。可以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这就是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探究点二

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1.探究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用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演示归纳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改变电阻必须是金属横杆和电阻线上各接上一个接线柱。演示观察,接AC或AD效果是相同的,同理接BC或BD是相同效果。进一步分析讨论接AC或AD时,当滑片P向右移时由于滑片离A点越来越远,接入电阻线的长度在增加,电阻就变大,电流变小;同理向左移时,由于接入电阻线长度变小,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如下图)

通过上述实验操作、分析,学生对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已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归纳总结:(1)电阻丝上能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已被刮去。刮去的目的是为了使滑片能和所接触的电阻丝之间通过电流;

(2)下面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上面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4)移动滑片时,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的情况有四种:A和C、A和D、B和C、B和D。若接AC或AD时,只要向B移动电阻就变大;若接BC或BD时,只要向A移动电阻就变大。若接AB时,电阻器的全部电阻接入电路,此时接入的电阻最大;若接CD时,只是把金属棒接入电路,此时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几乎为零。

(5)变阻器的接法可总结为:A.改变电阻、四种接法、两种效果;B.不变电阻、两种接法、两种效果。

(6)电阻器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符号:

2.练习正确使用变阻器

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理解变阻器的使用。)

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②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③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用变阻器控制灯泡亮度

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可向学生介绍以下口诀:串入电路,调流控压;一上一下,作用最大;同上同下,没有变化;接入电路,拨到最大。

探究点三

变阻器的应用

活动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生活中所见的具体实例,交流、讨论。你见到过生活中的变阻器有哪些?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为:电位器,及可以调节灯泡亮暗的台灯、可以调节温度高低的电热毯、电饭锅等。

板书设计

第4节

变阻器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中通过剧场里的灯光逐渐由亮变暗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顺利引出课题。通过探究如何“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的亮度”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引起电阻变化的因素,猜想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引导学生设计利用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电阻器,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用金属夹子在电阻线上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简易变阻器。

要求学生结合滑动变阻器实物和照片,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用法的情况下,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要让学生注意每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探究时把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作为实际需要,让学生运用滑动变阻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由于变阻器的学习属技能性训练方面的内容,因此探究的方式也与前面的学习有所不同,以提出思考性问题的方式展开,并且课本中的思考问题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深刻领会。

学生在探究中,一方面熟悉并掌握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另一方面使变阻器知识有的放矢,同时这一活动又是实践性和开放性并存,给学生留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在指导上要有张有弛,对技能方面的训练要严格,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要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五篇:密度与社会生活反思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