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湖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周末日记》教案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24-76726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4 21:54: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湖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周末日记》教案

湖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周末日记》教案

陈丹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物基本结构。2 抓住人物的动态表现要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分钟

1.师: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师: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 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二.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10分钟

师: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思考1:人体的结构

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三.师生评价、讨论、总结。3分钟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四.作品赏析 2分钟

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

《放风筝》、《学骑车》、《修鞋》、《林间》。1.分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

3.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五.自主表现 21分钟

师: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六.交流评价 2分钟 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

第二篇:湖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周末日记》教学反思

湖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周末日记》教学反思

陈丹

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课的绘画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程,以学习绘画中的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为本课的主要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借助周末生活的情境设置中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动态表现的基本方法,并有意识地用这一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购所想,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周末生活的绘画中,人物的动态表现是难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作品欣赏,配合简笔画的人物动态图例解析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程中自我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主要从一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反思:

1、情境设置:上课前,我通过交流学生从家中带来的周末生活的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介绍照片所反映的周末快乐生活,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周末中喜欢开展的活动及所经历的或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2、讲授新课:画人物动态是本课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内容,也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带来的照片及教材中的图片、范作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周末中喜欢开展的活动及所经历的或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提示学生带问题观察,明确学习任务:如图片、作品中表现的是什么事情?相关人物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具体到人物的站、坐、蹲等不同动作所产生的不同姿势变化。学生在表现人物动态时,困难最大的是坐或蹲的不同动作表现。

3、人物动态分析:我通过简笔画游戏,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结构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了解人物的动态变化基本原理,借助简笔画不失为一种化难为易的好办法。客服了学生的为难情绪,但是后面的画面分析没有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究,主要还是设计时候欠缺考虑,今后要多在这方面努力探求,提高课堂效率。

4、交流感受,自主表现:虽然有了之前的分析探究基础,但是学生对人物 动态绘画表现还不是很熟练,通过看多媒体欣赏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人物动态,并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模仿表现,探索发现。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体验来寻求动态表现,同学双人合作进行,互相交流、观察表现,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于是,我适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播放音乐,学生创作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在作品展示这一环节,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人物动态比较僵硬、画面不够饱满,因此教师指导方面还应该多加引导。

看到孩子们的快乐,我感受到了寓教于乐的喜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用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艺术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

第三篇:湖南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 图。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

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 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 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 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 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 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 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活动二)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 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第7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活动一)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程序

一、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 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二、玩一玩,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2.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3.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三、评一评,说一说 1.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2.学习引申:

(1)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一、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 上显眼的位臵。

二、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三、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第4课

搭架子

教学目标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 教学重点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活动一)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二、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三、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四、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五、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 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臵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六、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活动二)教学程序

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三、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四、深入欣赏 1.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2.巩固制作步骤。

五、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臵展示台

六、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勤俭“小管家” 教学目标:

1.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并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

2.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立体图形特征,提高空间想像力。

3.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学生储蓄、合理用钱 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

教学难点: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出示自制的储钱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

师: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引出课题,板书《勤俭小管家》

二、自主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

注意:①展开的六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②有的立体几何形有几种展开方法,可以画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梯状立体形等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

(1)(展示几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

师: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2)想一想,议一议:

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

学生上台操作,将完整的平面图形折叠、粘贴成立体几何图形。

三、制作步骤

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

注意:绘制平面图时,在恰当的位臵留下粘贴连接的位臵。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象,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注意:投币口的大小可根据一元硬币的大小来确定,投币口一般开在朝上的位臵,也可通过你的想象,设计在恰当的位臵。

四、布臵作业

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有趣的储钱罐,五、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价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七、拓展

1.教师讲述周恩来总理为了支援前线,自己舍不得吃菜来节约每一个铜板的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课题:《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和资料)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了解。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共同分享知识 揭示课题并板书:第9课家乡古建筑

二、欣赏

展示家乡古建筑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三、分析

1、教师引导: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请两名学生上台对展示的古建筑图片用几何形概括并用粉笔表现出来。

2、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师生共同讨论。

四、教师示范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五、布臵作业: 按古建筑照片线描一幅古建筑速写。

六、展示评价

1、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3、这一部分你还可以怎样表现(活动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2.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教学难点:采用刻画、搓条、镂空、压板、手捏等制作方法捏造小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展示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二、引导分析

1.师: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黑板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 瓦纹

搓条 亭柱

刻画 塔窗

手捏 桥面

压板 屋顶

镂空

2.指导答题: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对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进行连线。

教师揭示答案: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三、布臵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家乡古建筑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 同桌相互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4.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四、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2.分组观摩。

11信息联通

教学内容:信息联通。教学目标:

1、掌握用线描的方法画电话。

2、用综合纸工的方法,设计制作公用电话亭的纸模型。教学重难点:

1、重点:线描的方法。

2、难点:公用电话亭纸模型的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电话机图片、照片和实物、卡纸、剪刀、双面胶等。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平凡的日子想起你,打个电话,问声好!过年家人团聚,打个电话给朋友,新年好!过节了,打个电话,祝他节日快乐!远方的朋友多年不见,打个电话,现在还好吗?多少条电话线,无数座电话机,就这样连接千家万户,传递友情的信息。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1、信息联通。

2、欣赏有关的电话图片、照片、电话机实物等。

3、让学生说一说电话机的作用。

4、让学生观察电话机的功能键和其他细节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电话机的基本画法与步骤,使学生明确如何从整体到局部地作画。

三、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凭自己的观察所得用线描的形式画电话,不要临摹别人的作品或教师的示范图。并注意观察角度不同不要任意改动。

四、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静物写生中要注意的地方。

五、总结谈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评讲上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电话亭模型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1、信息联通。

2、讲授电话亭的设计方法与步骤。(1)先画出电话亭的草图。(2)定出放电话机的位臵。(3)用卡纸来制作电话亭。

三、巡回指导。

指导学生用带来的材料进行制作电话亭,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把学生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展示,让班同学欣赏学习,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12飞机工厂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4、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5、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难点:飞机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蔬菜、纸张等。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飘扬的一刻,“飞豹”的飞机的雄姿在祖国蓝天翱翔的时候,你心中涌现出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是啊,爱我中华,强我国防,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画一张想象的飞机。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2、飞机工厂。

2、欣赏各种的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直升飞机的特点、性能等。

4、讲解直升飞机的画法与步骤。

三、巡回指导。

指导学生在纸上构图,先画机身、再添画机翼等部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抽选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学习,同时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装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评讲上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2、飞机工厂。

2、先欣赏各种直升飞机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直升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与步骤。(1)可以采用切削、插接、雕刻等方法进行制作。(2)采用分工又合作的方法4人为一个小组。(3)把制作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

三、巡回指导。

全班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举办直升飞机模型的小展览,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评讲上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纸飞机模型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2、飞机工厂。

2、先欣赏各种飞机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纸飞机模型的折法与步骤。(1)说一说飞机的由哪些部分组成。(2)不同类型的飞机的造型有什么不同。

(3)按课文的步骤图进行,折出自己喜欢的纸飞机。

三、巡回指导。

全班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举办纸飞机模型的小展览,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四篇:五年级信息技术 教案第5课

第5课 网上学英语

1课时

教学目标:

利用网络学习英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利用网络学习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在网上看了很多成语故事,丰富了语文知识。这节课,我们再利用网络学习英语吧!有些同学发现,上次我们学习的时候也发现了有学习英语的地方,可是不记得网址了,这可怎么办啊?

二、如何使用收藏夹:

老师就教你们一个简单方便的办法:

1、单击菜单栏中的“收藏”

2、将鼠标移到“添加到收藏夹”,单击

3、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添加完毕。(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学生自己尝试

三、网上学英语:

教师简单介绍网站学习英语的几个内容:

1、异国风情

2、单词小动员

学生通过同桌合作,一起研究学习英语的方法。

四、练一练:

1、书第14页“练一练”

作业: 如果老师遇到了一个好网站想把它收藏起来,谁可以帮助老师?谁能说说你刚刚是怎么用网络学习英语的?

课后记:

第五篇:最新版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学情

学生已经进入五年级,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且愿意学,还有一部分学生特别爱好。为此,只要扬长避短,适时点拨,点滴渗透,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会有可喜的增长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主要措施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3、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第1课 哆来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初步感受 :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二、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三、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作业工具

四、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作业 :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家乡古建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和资料)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了解。光妯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共同分享知识

二、欣赏展示家乡古建筑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三、布置作业: 按光妯筑照片线描一幅古建筑速写。

四、展示评价

1、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3、这一部分你还可以怎样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2、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分析

1、教师引导: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请两名学生上台对展示的古建筑图片用几何形概括并用粉笔表现出来。

2、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二、教师示范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三、学生尝试画一个古建筑的简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教学难点:采用刻画、搓条、镂空、压板、手捏等制作方法捏造小亭。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展示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二、引导分析

1.师: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黑板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 瓦纹 搓条 亭柱 刻画 塔窗 手捏 桥面 压板 屋顶 镂空

2.指导答题: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对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进行连线。

教师揭示答案: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三、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家乡古建筑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 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4.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四、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第3课小记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

2.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教学准备::

图片

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你的理由。

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并根据其内容进行介绍。

2.同学们能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

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能吸引读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

4.优秀图片新闻赏析

(1)《神舟五号成功返航,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

(2)《抗洪卫士、钢铁长城》

(3)《晨》

引导学生围绕每一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

我们的记者是如何拍到这些好新闻的呢?有的同学也许对新闻工作、记者的工作很好奇,让我们走进一家报社,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

2.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教学准备:::报刊、网络等 教学过程:

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

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

(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

(4)采访的程序。

学生策划采访计划书,交流采访计划书。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

2.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活动准备

水彩纸

彩笔

绘图铅笔

杂志报刊 教学过程

一、展示板报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字

(2)仿绘 2.说一说,报刊杂志中你认为感兴趣的内容。

3从材料中找出你认为比较感兴趣的艺术字,进行模仿绘制一下。

4.当一回小记者,收集一些你认为比较有趣的材料,编辑成一份手抄报进行报道。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注意:小记者新闻采访时要注意语言技巧以及扑捉信息的方法方式

二、班内组织交流劳动成果第

4课 搭建框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 教学重点难点 :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二、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三、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四、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五、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六、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

教学重点难点 :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过程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三、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四、深入欣赏

1.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五、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布置展示台

六、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

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

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五、观察能力: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如观察表现。

第6课 水墨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的画的魅力。

教学重点:

尝试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的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的画室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他们在干吗?(播放TV短片)

问题

1、他们在干吗?

问题

2、她们用的什么工具呢?

用水墨画出来的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子呢?光用墨画会好看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片断)你们觉得水墨画小动物怎样? 总结:概括、生动、有意境。

说了这么多,我真的要来露一手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示范刺猬和蛇)边画边说如何用墨,墨色的变化,中锋用笔。

我们国家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动物,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以齐白石画的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他画过很多的小动物,其中最爱的是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都是举世闻名的。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播放课件,边放边介绍。)

齐白石的动物用笔简洁概括,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生动。

徐悲鸿的马,健壮有力,特别是他画得奔马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黄胄最爱画驴,他画的风格奔放,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学生作业,师指导

画家们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你们有喜爱的动物吗? 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你们说得很好,我这里还藏了一些小朋友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小朋友的画)看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轮到你们来发挥喽,每人画一个小动物,也可以添加一些情节。

三、作业展评

把学生的画贴到黑板上,看看哪一幅画你认为不错呢?好在哪里? 总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2、学习用点厾(dū: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法来画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点厾法的绘画方法

难点: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动物

教学准备:师:图例、宣纸、毛笔、墨汁等绘画工具。生:国画工具,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引导阶段

⑴动物活泼,可爱,因此,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欣赏名家作品,感受画面中动物的灵性。

⑵出示勾线画法和点厾法图片,让生比较两者的区别,讲解什么是点厾法。

2、发展阶段

⑴学习技法点击,掌握绘画过程和步骤。

⑵师示范:如何调墨、怎样运笔:中锋、侧锋等

⑶根据课本技法点击的内容师示范动物画法,帮助学生学习。

3、本课练习

选择一种动物,用水墨形式进行表现。

4、师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提醒生应注意不要把水乱甩。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

生谈谈对作业中出现的墨色变化的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的画的魅力。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欣赏回家的习作,温习绘画的方法。

2、生根据喜好,可继续临摹课本的范图来学习,也可自行创作一幅作品。

3、本课练习选择一种动物,运用水墨形式进行表现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讲评能否运用点厾法来表现动物,能否感受中国画的绘画特点。

第7课 布艺温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二、玩一玩,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2.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3.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三、评一评,说一说

1.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2.学习引申:(1)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二、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三、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第8课飞机梦工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4、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5、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难点:飞机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蔬菜、纸张等。

一、初步谈话。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飘扬的一刻,“飞豹”的飞机的雄姿在祖国蓝天翱翔的时候,你心中涌现出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是啊,爱我中华,强我国防,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画一张想象的飞机。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2、飞机工厂。

2、欣赏各种的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直升飞机的特点、性能等。

4、讲解直升飞机的画法与步骤。

三、巡回指导。

指导学生在纸上构图,先画机身、再添画机翼等部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抽选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学习,同时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装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评讲上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2、飞机工厂。

2、先欣赏各种直升飞机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直升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可以采用切削、插接、雕刻等方法进行制作。(2)采用分工又合作的方法4人为一个小组。(3)把制作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

三、巡回指导。

全班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举办直升飞机模型的小展览,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2、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3、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评讲上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纸飞机模型的制作。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12、飞机工厂。

2、先欣赏各种飞机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纸飞机模型的折法与步骤。(1)说一说飞机的由哪些部分组成。

(2)不同类型的飞机的造型有什么不同。

(3)按课文的步骤图进行,折出自己喜欢的纸飞机。

三、巡回指导。

全班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举办纸飞机模型的小展览,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9课 快乐陶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

1.欣赏彩陶文化:(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 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教材赏析

四、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五、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 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3.指名学生说说制作的方法及步骤。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二、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第10课水墨画风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教学重点:

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教学过程:

1、表现内容

中国山水画是表现自然山水景物的绘画,为什么中国画家独独锁定山和水?“山水”、“山河”、“江山”这些词汇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祖国

——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2、空间与透视

法国国家西斯莱画的《塞夫勒道路一景》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相比较。

3、自然山水与画中山水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风光各异,名山大川各具特色。(结合图片、课件)欣赏《游春图》、《潇湘图》、《溪山行旅图》、《风雨暮归图》、《富春山居图》

4、中国山水画注重景、情、意、志的联系

(1)诗情和画意的联系

山水诗和山水画异曲同工。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

欣赏分析《早春图》、《寒江独钓图》、《梅石溪凫图》、《千里江山图》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悟 中国画中表现的物象,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欣赏石涛的《淮扬洁秋图》,利用诗文题跋,抒发着忧国忧民的无限情思。欣赏倪瓒的《六君子图》,画前那六棵立足与贫瘠土坡、不太繁茂、相互簇拥的树,距离人间繁华是多么遥远,那一汪深水隔开了气节与诱惑。

三、图片欣赏、小结

展示图片(结合古典曲目《渔舟唱晚》)作业:画一幅表现山水意境的中国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教学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学生讨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从透视、是否真实再现等方面来考虑)《渔庄秋霁图》和《干草车》

西方风景画

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画面)焦点透视(看画面)

崇高气韵生动

追求光色变化(看画面)讲究笔墨情趣(画面帮助理解)

遵循自然真实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分,忠实再现 看图黄宾虹的《山水》讲解。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气韵生动注重表观内在的精神气质,画面才能有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提问学生:看到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忍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整个画面寒冷、寂静。西方风景画追求光照射到景物上的亮和暗变化。遵循自然真实,尊重客观现实。《干草车》中国山水画要求要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西方风景画是物我两分,忠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真实的再现。

多媒体画面出现《万山红遍》)讨论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吗?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万山红遍》用全景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两山之间,一股清泉顺流而下。山中小村充满宁静享和的气氛。他用浓重的积墨法画出山的浑厚,用朱砂层层点满画面,使全画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借毛泽东诗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构图:全景构图,画面给人饱满的感受。空白:而本画面中空白很少,给人感觉密不透风。墨色: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山的浑厚,朱砂层层点满画面,使画面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本画面题目是借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劲染”,歌颂欣欣向荣的时代。呈现出浓郁醇厚、宁静享和的气氛。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幅古今作品的欣赏,我们了解到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对生活的感悟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画面的构图、墨色、空白是为意境设计的。

(三)、教师当堂示范《望庐山瀑布》:画面有浓墨、淡墨、空白较多给人无限的遐想,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受。

(四)、学会表现

作业: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播放《渔歌唱晚》音乐,画一幅表现山水意境的中国画。

七、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对生活的感悟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等决定了画家的意境风格。笔墨技法是为意境而设计,画家可以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如李可染的“浓郁醇厚”的积墨和倪瓒的“淡雅清逸,崇尚疏简”的画法。如果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一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初步理解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2.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的审美精神,领会意境的营造在古代山水画中独特的内 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播放古琴曲,展示高山流水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高山流水》的flash动画。(声画同步,动态的开场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从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切入课题《古代山水画》

(二)第一环节:山水画和照片对比,体会区别,感受意境对比展示风光照片、画册图片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提出问题:你觉得山水画与自然景色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意境?为什么画家喜欢借山水画去抒情,营造意境?意境的表现在山水画中真的很重要吗? 通过对比真实的景色与艺术作品,了解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意境是照片难以达到的效果,进一步体会意境的创造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认识意境

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与西方风景画作品,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回

参与引导与讨论。

(1)赏析对比中国画《潇湘图》;西方油画《干草车》

提问:同样都是山水画对比观察两幅画在思想、技巧和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

(2)《千里江山图》与《佛拉富德小屋》观察这两幅作品在空间处理上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吗?

(三)这几个环节我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画家是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营造画面意境,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

(四)课后拓展

课后让学生在相关的网站上进一步欣赏我国古代山水画,领会意境。

第11课 皮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教师)幻灯或录像、范作。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从一个录像、皮影故事或者一件皮影作品引入新课。

2、交流。

教师介绍皮影戏的知识。(2)区别皮影和剪纸的异同。(3)提问:怎样使人物动”来?

(4)师生小结:在关节处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

3、范作。

(1)出示范作让学生欣赏戏曲人物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

(2)交流作品中最令人满意的地方或值得修改的地方。

(3)出示其他范作让学生自己交流看法。

4、创作。

(1)主题:制作一件皮影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创作;在关节处钉上活动节装上操纵杆;可以与伙伴合作完成;注意各类人物的造型特点

5、讲评。

(1)对学生作业中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创作点评,以及活动关节处理的点评。

(2)未完成的学生继续创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教学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课前准备(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教师)幻灯或录像、范作。

教学过程

1、继续创作。

(1)根据老师提的创作建议修改作品。(2)尽量使自己的作品造型有创意。

2、演皮影戏。

(1)每小组协商好表演皮影戏的分工。(2)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皮影戏的特色、亮点。

3、讨论交流。

(1)评出“最佳表演队”并说明理由。

(2)评出“最佳皮影制作奖”并说明理由。(3)表彰获奖者

4、小结延伸。收集有关皮影的小故事,表演皮影戏,在班队课、兴趣小组上演一演(对皮影戏有兴趣的班级可以开一个有关皮影戏的晚会,让学生参与晚会的全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教师)幻灯或录像、范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播放《指鹿为马》片段的皮影戏片段,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就是这部动画片,一下激起了我们对于皮影的研究兴趣,下面就请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吧。我们在这节课上,将分成了六个小组:

一、皮影的起源和历史

二、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三、皮影的地区风格

四、皮影的制作

五、皮影的玩法

六、皮影艺术的明天

二、探究学习:

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传说与历史: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

皮影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放幻灯片《皮影的美丽传说》《皮影戏的概念》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曾是人们对皮影戏的记忆,一幅白白的纱,一盏昏黄的灯,光影间演绎者人间百态。下面请跟随我们第二组同学一同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2、二组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1)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侧面像? 便于戏曲人物之间的语言动作交流等。2)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

观察、交流回答:有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3、三组探究皮影的地区分布特点

欣赏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点: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

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简约纯朴

4、四组探究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

描样

镂刻

着色

熨平

上油

订缀

5、五组探究皮影的玩法 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

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

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的。表演皮影情景剧《猪八戒背媳妇》

6、六组探究皮影的延伸与拓展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皮影呢?

三、艺术实践:

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四、展示评价

设计多个奖项:最美造型奖,最美线条奖,最美色彩奖,最美构思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表演奖,引导学生从技能、情感等方面对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对作品发表看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12课 青花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花纹。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博物馆吗?那你知道博物馆里都有些什么东西?

今天故宫博物馆有个古代瓷器展,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听音乐,看图片)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么?(青花瓷)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和四大发明相提并论,中国被称为瓷国,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青花瓷世界。

二、新授

1、青花瓷历史这么悠久,这么伟大,想了解它么?

博物馆的馆长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份挑战书,愿意接受挑战吗? 请小组长拿出挑战书,小组合作完成挑战任务。(1)观察瓷器的图案,想想图案颜色、线条的特点。

(2)找找瓷器上的不同类型的图案,它们分别在瓷器的什么部位

2、小组汇报:(指出第几幅的什么位置)颜色:白底蓝花

单色 清丽雅致 线条:有粗有细,粗细结合 图案:有排列有序的连续纹样,有突出主题的单独纹样。

位置:连续性的纹样多出现在在瓷器颈、口、底的部位;而单独纹样多出现在肚的部位。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恭喜大家,挑战成功!

3、老师有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叫连续排列的图案?是哪一个基本图形在连续排列?(每组请一个学生上来画一画)古人还喜欢用这些图案来排列(1、波浪

2、变体莲瓣

3、回纹

4、卷草纹

5、钱纹

6、菱形

7、蕉叶

8、如意云头等)

4、刚才这些连续排列的图案我们可以把它安排在口、颈、底边的位置,就好像给瓶子戴上花环、项链,穿上漂亮的鞋子,那瓶身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哪种图案设计? 点、线、块及基本形的组合; 动物(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植物(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人物故事、景物等。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些图案呢? 画、剪贴

三、创作

今天我们就用画的方法来设计青花瓷,你知道怎么画吗?先画一个地方的花纹,还是先总体设计,安排好瓶口画什么瓶身画什么,再画花纹?

设计时应该先安排好图案的大概位置,再进一步画具体的花纹。

博物馆的馆长说想让我们小朋友帮他设计一些优秀的作品带回去展览,你们愿意吗?

四、展示

说说你设计中的亮点和你还想如何做的更好

五、拓展

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古人这流传千年的艺术,课后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寻找青花瓷器不同朝代的图案特点,并做好记录,我们下次再来研究这美丽的青花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2、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感受传统艺术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体验设计青花瓷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青花瓷盘课件一套,范画一张,背景音乐。

2.已打好底色的一次性盘子若干,蓝、白色油画棒和粉笔,3.海绵纸质的盘子一个,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1.提问:

每天餐桌上,我们都会用各种盘子来装菜,请问你家的盘子是什么 样的? 上面都有些什么花纹、什么颜色?

2.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盘子引出青花瓷盘,了解青花瓷盘独特的色彩搭配。

师总结:我们家里的盘子有各种颜色,而这些盘子只有蓝、白两种颜色。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盘子,在我们古代就有这样的盘子,是用一种 特殊的青料来烧制的,这种瓷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盘。

二、欣赏青花瓷盘图片,感知其美丽花纹,知道盘子上花纹的排列规律。

1.欣赏第一幅青花瓷盘:盘子上有什么样的图案?这些图案是怎么排列的?

中间是重复两种图案组成的;四周也是一样重复了这两种图案围成了一圈。

2.欣赏另外一种用图案和线条装饰的盘子。这个盘子的中间有什么样的图案?它的周围呢?3.欣赏第三只盘子:这个盘子的周围也是重复了几种图案并且它们有规律地排

列着的。

三、了解中心对称

1.刚才我们看的青花瓷盘花纹的排列都有一个特点(介绍对称的方式——中 心对称)

:中间的盘底画了美丽的图案,周围的花纹或曲线都是很有规律的排 列着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四、范图展示,示范操作。

1.展示范图,引导学生再次从花纹的有规律排列和蓝白色上了解青花瓷盘的 特征。

2.教师示范操作。

1)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大盘子,我们一起想一想怎么装饰它。

(在黑板上

用海绵纸替代纸盘)这个大盘子的中间可以画什么?那么它的四周呢?

2)请个别学生在老师的基础上再创作,促进孩子学会用中心对称的图案来装饰盘子。

五、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用的是粉笔和油画棒,请小朋友们回去想想还能用什么材质来装饰青花瓷盘。

湖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周末日记》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