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视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摄像与剪辑 课程编号:05010159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英文名称:
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视听语言原理、提高摄影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掌握动态摄影技巧和摄像技能,通过影像记录光线运动特征。熟练使用摄像技术进行摄影创作。
3、了解剪辑基础,通过剪辑是所拍摄的能容以蒙太奇形式展现。
二 教学原则和要求:
结合摄影专业特点设置影像表达课程,通过对摄像与后期编辑学习,熟练掌握摄像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拍摄出出符合自己创意要求的高质量的摄影作品,为摄影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方法:
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讲述原理配合观看获奖短片,了解影视拍摄与剪辑的关系。实践方面是巩固所学掌握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以示范分析辅导掌握摄影技巧与剪辑技巧。
四 授课年限和学时安排:
授课学期:二年级下学期 周 学 时:16学时 总 学 时:64学时(4周)学 分:3
五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第一周: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讲授基本摄影原理和掌握摄影器材。第二周:观看和分析摄影作品,详细介绍摄像实际操作方法。第三周:做好分镜头剧本,设计好分镜头画稿。第四周:选景,进行实地的拍摄、镜头角度的运用。检查拍摄完的素材,补拍镜头。
六 课堂作业:
第一周:阅读影像资料及有关书籍;
第二周:观看和分析摄影作品,写出有关影片分析的短文。第三周:做好分镜头剧本,设计好分镜头画稿。
第四周:选景,进行实地的拍摄、镜头角度的运用、完成一部10分钟DV短片。课外阅读与本课程有关的书籍等资料
七 教学质量标准:
掌握导演,摄影,录音,剪接等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各种电影元素与画面去叙事。掌握DV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与拍摄技巧,掌握各种摄影造型的手段,灵活运用光线、色彩、构图、镜头、角度、景别、空间构成等手段进行创作。
八 考核和评分方法:
从分镜头剧本、分镜头画稿、拍摄表现手法、整体风格方面评分,做得好者85分以上,做得较好者75分以上,做得一般者65分以上。平时课堂作业占10%。由任课老师初评,教研组全体老师评阅、审定。
九 教材与教学参考: 自编教材
《影视剪辑》 傅正义 中国广播出版社 《图像、声音、运动》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周传基讲电影》
《广播电影电视中的声音》 周传基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二篇:《影视画面剪辑》教学大纲总结
《影视画面剪辑》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课程名称:《影视实践》
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课程内容不但涉及影视导演和剪辑有关的基础理论,还有具体的视听元素的特性以及作用;影视作为时空综合艺术在时空结构方面的特性。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结合影视示例讲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影视剪辑所涉及的视听元素有明确的认识和感受能力,初步掌握影视在叙事表意方面的独特性,能进行视听元素非叙事性的剪辑。对导演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具备导演的整体思维能力。
2、与相关课程衔接:《艺术概论》、《影视画面剪辑》、《电视制作技术》
3、教学方式:课堂理论教学与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及讨论相结合
4、考试方式:书面考试(期末考试)50%,期中考试30%,平时作业、讨论20%
5、实验、实习、作业::课后思考题、作品观摩、分析、讨论
6、教材:《电视剪辑艺术》姚争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7、参考书:《电影语言》法 马赛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影视导演基础知识》王心语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视听语言》宋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影视剪辑概述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一、二节内容,掌握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剪辑
教学难点:剪辑观念的发展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影视剪辑的诞生与发展
剪辑作为一种不再年轻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形态有着自身独特的生长发展历程:
一、“原生态”时期:不存在剪辑的电影电视
二、“蒙太奇语言”时期:奠定了剪辑艺术的基础
三、“动作剪辑”时期:具体的剪辑技术法则的形成
四、“数字合成”时期:对传统剪辑全面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如何理解剪辑
影视剪辑应该分成三个层面来认识:一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即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二是将若干场面构成段的剪辑,即蒙太奇段落;三是作为影片整体结构的剪辑,即影片的总体构思。
第三节 剪辑: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 一、一般认为单个镜头是不具备独立叙事和表意功能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
二、镜头组接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意义
三、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镜头画面的分切与组合打破了现实时空的制约,创造出新的银幕时空
四、剪辑是确立节目风格和创造者艺术个性的必要手段
第二章、影视剪辑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一、二节内容,掌握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幻觉
教学难点:剪辑的心理依据
三、授课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幻觉:剪辑的视觉生理基础
一、静→动的幻觉
1、视觉暂留
2、似动现象
二、平面→立体的幻觉 第二节、剪辑中的完形法则
完形法则之一:合拢性;完形法则之二:连续性;完形法则之三:相似性;完形法则之四:共同归结;完形法则之五:接近性 第三节 剪辑的心理依据
一、人们总是习惯将事物进行对列、比较从而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概括
二、人们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
三、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时,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好奇的内心要求和客观事物本身所吸引,而不断改变着方向和距离的
四、人们观察事物在一定时间内总是带有一致的眼光
第四节 视听语言的形态特征 一)视听语言的特点
1、纪实性:照相和影视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们都采用半自动化机械来复制现实,以光波、声波形式来纪录生活的真实图景。
2、幻觉性:幻觉性首先来源于我们先前提到的似动现象、视觉暂留原理和心理补偿机制,因此电影银幕上运动着的影像不完全是在银幕上完成的,而是在观众主动的心理参与下在观众的脑海中完成的。二)影视表意的特点
1、游离性:一部影片完全不同于一套符号和象征体系。它们不仅仅像词汇那样的符号,而首先是物象,是具体的现实。
2、创造性:视听语言是对无穷大千世界和纷繁万象的具体再现,所以视听语言的数量是无穷的。
三、视听思维特性
1、形象化的表现
2、形象化暗示
第五节、视听语言的构成
一、视觉元素的构成
1、构图
2、角度
3、景别
4、景深(焦距)
5、运动
6、光线
7、色彩
二、听觉元素的构成
1、人声
2、音乐
3、音响
第三章、影视表意与剪辑 第一节、景别的剪辑规则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景别定义和不同景别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景别的组接规则
教学难点:景别在影视剪辑中的意义
三、授课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景别的定义
二、景别的划分
没有统一的标准。以人为标准划分的景别较为通行。
三、各类景别的特点
四、景别在影视剪辑中的意义
1、不同的景别表意重点不同
2、不同的景别情绪感染力不同
3、不同的景别节奏不同
五、景别的组接规则
1、依据:叙述清晰、视觉流畅、情绪气氛
2、景别变化的意义
A、一个叙述段落中不同景别镜头的安排
B、整部片中各种景别的关系以及形成的节奏
3、规则
A、用不同景别的镜头完整的、有层次的表现一个事件
B、合理安排景别以获得视觉上的流畅,同主体、同机位的情况下,景别要有明显的变化 C、同类景别组接获得积累的效果,主体不同,主题一致 D、两极景别组接:对比,震惊,时空的转换 E、代替不宜或不用出现的内容 F、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六、如何补救同主体、同机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
1、闪白
2、插入反应镜头
3、插入和上下镜头有关的空镜头
第二节、角度与视点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角度和视点的定义和不同作用
二、教学重点:角度
教学难点:视点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的作用。、特定的拍摄角度,用以抒发某种情感、表达特定的视角与内涵。3、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往往倾向于选择某一类型的角度。
摄影机的角度还是构成影片视点的重要元素。摄影机首先是作为观众眼睛的替代者——客观视点,然后才是剧中人物的视点——主观视点。第三节、光线的剪辑规则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光线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一般剪辑规则
二、教学重点:光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剪辑中光线的运用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光线的作用
1、表现不同的时空感觉。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光线是不一样的。
2、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映。
3、突出画面的重点。利用明暗反常,以暗衬明,或以明衬暗。
4、表意象征。
5、光与影。有光就有影,有时,影子需要消除,但更多的时刻,影子可以成为有利的造型因素。在表现气氛、表现画外空间,构图等方面都具有作用。
二、剪辑中光线的运用
1、前后镜头光线的匹配,影调的和谐。光线的强弱、方向,影调的大小,形状。
2、用光线表现时空的变化
三、光线衔接的两种方法
1、传统观念:强调演员的表演,对镜头的光线进行认为处理,使人物皮肤固有色正确再现,2、自然光效法,保留真实的、自然的光线效果
第四节、色彩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一般剪辑规则
二、教学重点:色彩的作用
教学难点:剪辑中色彩的运用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色彩基本知识
色彩由明度、色调(色相)、色饱和度(又称为彩度或色纯度、色度)三要素构成。三基色原理
二、色彩的审美心理
色彩在影视中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色彩的存在使得影视对现实的再现更为真实、准确,而且,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反映,可以起到不同的审美效果。
三、色彩剪辑的一般规则
1、根据内容和主题,确立整个节目画面的基本色调。
2、整体色彩一般因尽量简洁,单纯又要注意形成色彩的重音,以助于主题内容的突出。
3、色彩运用的风格和作品的风格要一致。
4、镜头之间色彩的搭配要根据所传递视觉信息的要求来确定。
5、剪辑时要考虑色彩的位置和面积的匹配。第五节、运动镜头的剪辑规则
一、教学要求:理解第运动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一般剪辑规则
二、教学重点:运动的类型
教学难点:运动镜头的剪辑处理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基本规则:动接动、静接静
一、消失剪接:
二、封挡切换
三、出画、入画
四、动作的分解 镜头运动
一、固定镜头
1、镜头内主体不动:只考虑镜头的长度
2、镜头内主体运动:同上
二、运动镜头
1、前后镜头的运动相同、运动方向相同或相似
2、前后镜头的运动相同、运动方向相反
3、运动方式不同的一组运动镜头
三、如果固定镜头内主体连接
1、如果固定镜头内主体静止,运动镜头保留落幅和起幅
2、如果如果固定镜头内主体有内在逻辑联系,可以不考虑动静问题
四、镜头内外都有运动
1、镜头内外都有运动的镜头,连接镜头的主体运动,不管任何情况都用“动接动”
2、镜头内外都有运动的镜头,连接镜头的主体静止,不管任何情况都用“静接静”
第四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 第一节 画框与构图
一、教学要求:理解影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以及时空结构
二、教学重点:画框
教学难点:构图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二、画框与构图 一 画框
1、画框的概念
2、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二 构图
1、构图的概念
2、构图的重要原则
第二节 蒙太奇的时空观念
一、教学要求:理解影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以及时空结构
二、教学重点:蒙太奇观念
教学难点:蒙太奇的功能和分类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蒙太奇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史
二、产生依据
1、符合人们视觉感受的规律。
2、符合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人们思想活动中联想的习惯。
3、符合艺术对生活反映的要求。
三、理论核心 用剪辑创造时空 A、用不同的空间片段营造一个统一的空间 B、一段对话,配上几个不同的空间,会使观众产生空间之间是有联系的幻觉 C、局部空间的组合表现完整的空间
四、蒙太奇的功能和分类 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1、选择、概括和集中
2、引导注意力,激发联想
3、创造独特的影视空间和时间
4、形成不同的节奏
5、组合、综合各种元素
6、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蒙太奇的类型
1、叙事:顺序、倒叙、插叙、平行
2、表意:象征、对比、并列、交叉 第三节 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一、教学要求:理解长镜头的时间与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长镜头观念
教学难点:场面调度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长镜头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二、巴赞和长镜头理论 A现实主义美学体系
B长镜头的优势和时空特征 三.场面调度 一 场面调度
(一)场面调度的概念
(二)场面调度与空间 二 演员与摄影机的调度
(一)演员的调度
(二)摄影机的调度
(三)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 第四节、影视时间
一、教学要求:理解影视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影视时间的类型
教学难点:影视时间的处理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影视的时间
二、时间类型:物理时间:实际播出时间。情节时间:内容显示的时间。心理时间:感知意义的时间和观众的时间感觉
三、对影视时间不同的处理导致三者的关系不同 压缩:物理时间小于情节时间 延长:物理时间大于情节时间
停滞:情节时间停止,物理时间延续 第五节、影视空间
一、教学要求:理解影视空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影视空间的特点
教学难点:形成画外空间的手段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影视空间
二、影视空间的特点
幻觉的空间。视听的空间。时间化的空间。
画外空间。影视空间=画内空间+画外空间 形成画外空间的手段
三、空间设置与空间关系
观众对单个镜头空间的感知是通过:
1、各种方向上的物件、人物的空间设置与安排
2、物体所占据的体积和质感
3、摄影机和拍摄对象的运动
4、各种视听元素在纵深、横向、上下空间的调度来实现的 第五章 影视剪辑中的声音处理
一、教学要求:理解影视声音的构成
二、教学重点:影视声音
教学难点:影视声画关系的处理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声音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声音的分类
影视中的声音由以下组成:有声语言,包括对话、旁白(解说)、独白;音乐、音响。
三、声画关系的处理
第六章 影视导演基础(本章为选上内容)
一、教学要求:了解影视导演的基本工作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导演的任务和素养、导演和电影风格、分镜头稿本的写作
教学难点:分镜头稿本的写作
三、授课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一、导演的任务和素养
二、导演构思
三、导演对细节的处理
四、导演和电影风格
五、分镜头稿本的写作
第三篇:摄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像技术 课程编号:1202141B4 学时/学分:48/3 课程类别/性质:通识/必修 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摄像技术》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掌握电视节目摄制方式、方法的基础入门课程,让学生能全面掌握电视画面的概念,电视摄像造型手段,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摄像技能,光学镜头应用技巧,电视场面的调度及电视摄像记者具备素质等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娴熟的电视摄像技能,电视画面创作技能,为今后电视摄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技能。
二、课程从属项目关系(可选填)
三、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像造型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运用运动、光学、光线、和色彩等造型手段构成影视画面的技能。了解电视摄像与图片摄影的区别,明确电视摄像的时空特性。提高电视摄像的拍摄技巧,掌握曝光和影调调节方法,并且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较好的综合应用能力。
1.了解摄像机
2.熟练运用SONYx2000、掌握电视景别和拍摄角度
3.了解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4.了解固定画面、画面构图 5.了解运动摄影和电视场面调度 6.电视摄像用光 7.场面调度与轴线规则 8.综合摄像练习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1.数字电视摄像概述(4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组成、摄像机的类型、摄像机的种类。
教学目标:本章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视频图像,了解视频摄像机如何工作 重点与难点:如何创作视频图像 2.数字摄像机(4学时)
教学内容:取景基本技巧、操纵画面深度、取景、摄像机控制与物体运动
教学目标:熟悉基本构图规则不仅有助于拍到有意义的、有冲击力的画面,还有助于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处理摄像机的操作控制装置和变焦镜头位置。摄像机的技术和操作特点在设计上并不具备美学构思的功能,它只能尽量真实有效地实现你的意图。
重点与难点:取景、摄像机控制与物体运动 3.家用摄像机的使用(8学时)
教学内容: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运动、摄像机平衡装置及其应用、操作特性。教学目标: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运动,以及如何完成这些运动。重点与难点:摄像机的基本运动、操作特性
4.专业、广播级便携式数字摄像机的使用(8学时)
教学内容:电视摄象的基本要求:电视摄象的基本要求、常用持机方式;拍摄中画面要完整的内容,构图简洁的具体要求、光线简洁的具体要求、色彩简洁的具体要求,镜头运动、画面运动、主体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电视摄像的景别及其划分:景别、景别形成、景别种类、景别划分;不同景别的作用;电视摄像常用光位:光位、摄像中的常用光位、不同光位的照明特点,教学目标:讲清电视摄象的基本要求和正确的持机方式,电视拍摄中的各种景别的划分和作用,电视摄影中常用的光位,不同光位形成的不同照明效果。重点让学生明确持机要稳定、画面要完整、构图要简洁、速度恰当、白平衡要准确 镜头要有起幅落幅、各中不同景别的时间长度要恰当在实践中的真是含义。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不同景别的作用、运用和特点。
重点与难点:电视摄影中常用的光位 5.高清晰度摄像机的使用(8学时)
教学内容:分镜头拍摄的意义:分镜头、分镜头拍摄,分镜头拍摄的意义;分镜头拍摄的要求:镜头集中拍摄的实现、场记,镜头的起幅与落幅、镜头方向,轴线规则,越轴镜头的处理;几种常用的分镜头拍摄方法:外反拍角度拍摄、内反拍角度拍摄、顶角度拍摄、平行角度拍摄。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视片实际拍摄中为什么要使用分镜头拍摄,它在完成故事的叙述对故事情节、事件发展、物体运动过程以及对主体的表现等的作用。了解分镜头拍摄的注意事项,如何实现分镜头拍摄以及常用的分镜头拍摄方法。重点与难点:运动镜头组接后形成的不同的方向关系;轴线规则和处理越轴镜头的方法。6.演播室摄像机的使用(8学时)
教学内容:动态构图和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动态单构图和动态多构图,静态构图,镜头的外部运动、镜头的内部运动、镜头的综合运动;常见画面构图形式及其要求:运动构图、静物构图、肖像构图、群像构图、风景构图,不规则构图、教学目标:表现连续镜头构图结构的整体性;表现画面内容的时空特性;表现画面视点的多角度性。
重点与难点:控制景深的因素;景深在摄影实践中的应用。7.数字电视摄像技巧(8学时)
教学内容:焦距的选择;曝光参数 ;拍摄方法
教学目标:熟练利用构图、景深控制来渲染相片 重点与难点:微距、近景的拍摄
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赵成德.数字电视摄像技术(第二版)(现代传媒技术实验教材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9.2.余武,摄影与摄像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2_.11 3.东海涛,数码摄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8 4.Michael Rubin,数码摄像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2_.6
七、授课方式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采用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分析问题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从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难点。特别注意引入学科新知识、新动态,提高授课质量,加大课堂信息量。
八、考核方式
考查
制定人: 审核人:
第四篇:《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这门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电视广告等方面的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由于《摄影、摄像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讲授时要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此外,由于电视艺术的特性,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周)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课时)
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2.摄影的特性 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 4.摄影的分类
第一章:光学照相机(4课时)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
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5、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6,其他类型照相机 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及附件
1、镜头的结构及功能
2、机身的结构及功能
3、附件
第三节 照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1、自动测光和曝光
2、自动对焦
第四节 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1、照相机的使用
2、照相机的维护
实验一(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结构 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二周)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2课时)
第一节 感光材料构造 第二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 第四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选用
第五节 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种类、性能及结构,第三章:数码照相机(4课时)第一节 数字照相机
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
3、专业级数字照相机 第二节 数字摄影系统
1、数字摄影系统的构成
2、数字影像的输入方式
3、数字影像的处理
4、数字影像的输出 第三节数字影像的应用
1、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
2、数字影像和英特网
实验二(2课时)了解数码照相机的结构 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三周)第四章:摄影曝光(4课时)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影响曝光的因素 第三节 测光表
第四节 闪光灯、滤光镜
第五章 彩色摄影 第一节 光与色
第二节 彩色片的拍摄要求
实验三(4课时)了解照相机的曝光知识 掌握摄影的正确曝光
(第四周)第七章 摄影用光(4课时)
第一节 摄影光源的种类及特点
1、自然光
2、人工光
第二节 光的作用及运用
1、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2、光的特征和运用
实验四(4课时)摄影用光实习,拍摄不同光线的摄影作品
(第五周)第七章 摄影用光(4课时)第三节 画面的影调
1、影调
2、处理影调的原则
3、影调的调控
实验五(4课时)摄影各种不同影调的摄影作品
(第六、七周)第八章:摄影构图(8课时)
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
1、构图的原则
2、构图的要求 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
1、拍摄距离与角度
2、横竖画面的决定
3、画面的结构中心
4、突出主体
5、前景与背景 6,透视规律的应用 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
1、多样统一与照应
2、均衡
3、对比
4、反复与渐变
实验六(8课时)摄影构图实习,运用不同的趣味中心,拍摄摄影作品(第八周)第九章 摄影实践(2课时)
第一节 艺术摄影
1、人物摄影
2、风光摄影
3、静物摄影 第二节 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2、新闻摄影的技术和技巧
3、新闻采访
4、新闻照片的体裁
5、体育摄影与舞台摄影 第三节 应用摄影
1、广告摄影
2、科技摄影
实验七(6课时)摄影综合创作实习
摄像部分:
(第九周)绪论二 摄像艺术概论(2课时)
1、摄像艺术的发展、特性
2、摄像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第十章 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2课时)
1、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4、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实验八(4学时)数码摄像机的结构及使用要求 介绍索尼公司的DSR-PD150P数字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松下公司的AG-DVC180数字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充分掌握150和180的使用要点,能独立的进行正确的操作。
(第十周)第十一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4课时)
1、电视景别
2、拍摄角度
3、运动
4、构图
实验九(4课时)摄像实习
进行摄像机不同拍摄角度和运动镜头拍摄的实习。学习和体会不同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电视画面的不同效果;练习运动镜头与推拉镜头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总结其特点。
(第十一周)第十二章 固定画面(4课时)
1、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2、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实验十(4课时)摄像实习,拍摄各景别的固定画面,认识不同景别的不同作用
(第十二周)第十三章 运动摄像(4学时)
1、推摄
2、拉摄
3、摇摄
4、移摄
5、跟摄
6、升降拍摄
实验十一(4课时)
练习拍摄固定画面。注意画面内人物和物体的运动及构图。了解各种运动镜头不同的蒙太奇语言
自主练习: 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
(第十三周)第十四章 光学镜头及电视用光(4课时)
1、镜头的光学特性
2、长焦距镜头
3、广角镜头
4、变焦距镜头
5、特殊效果镜简介
6、电视用光概述
7、自然光的画面表现
8、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9、色彩的感情倾向
10、色彩的画面表现
实验十二(4课时)摄像实习,充分利用摄像机光学镜头的特性拍摄不同效果的镜头
(第十四周)第十五章 电视场面调度(4学时)
1、场面调度的源流
2、电视场面调度
3、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实验十二(4学时)摄像综合实习
练习变焦镜头的拍摄效果,体会变焦拍摄与运动拍摄效果的不同。练习在不同光线的 拍摄。对“越轴”现象进行练习。
(第十五周及以后)实验十三 短片拍摄制作 分组拍摄制作DV短片。
教学手段
本课程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课,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演示、观摩与课后拍摄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户外实践课堂等。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考核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创作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期末创作实习则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篇:《摄影摄像艺术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学 时:72 学 分:6 理论学时:46 实验学时:26 面向专业:动画、广告(艺)课程代码:1301354 先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执 笔 人:李光 审 定 人:董成双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动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这门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动画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动画专业的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72学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由于《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讲授时要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此外,由于电视艺术的特性,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周)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学时)
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2.摄影的特性 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 4.摄影的分类
第一章:光学照相机(2学时)第一节照相机的类型
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5、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6,其他类型照相机 第二节照相机的结构及附件
1、镜头的结构及功能
2、机身的结构及功能
3、附件
第三节 照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1、自动测光和曝光
2、自动对焦
第四节 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1、照相机的使用
2、照相机的维护
实验一(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结构 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二周)第二章:黑白感光材料(2学时)
第一节 感光材料构造 第二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 第四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选用
第五节 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原理、种类、性能及结构,第三章:数码照相机(2学时)第一节 数字照相机
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
3、专业级数字照相机 第二节 数字摄影系统
1、数字摄影系统的构成
2、数字影像的输入方式
3、数字影像的处理
4、数字影像的输出 第三节数字影像的应用
1、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
2、数字影像和英特网
实验二(2课时)了解数码照相机的结构 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
(第三周)第四章:摄影曝光(2学时)
第一节 曝光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影响曝光的因素 第三节 测光表
第四节 闪光灯、滤光镜 第五章 黑白暗房工艺(2学时)第一节 黑白胶片的冲洗 第二节 黑白照片的制作 第六章 彩色摄影
第一节 光与色
第二节 彩色片的拍摄要求 实验三(2课时)了解照相机的曝光知识 掌握摄影的正确曝光
(第四周)第七章 摄影用光(4学时)
第一节 摄影光源的种类及特点
1、自然光
2、人工光
第二节 光的作用及运用
1、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2、光的特征和运用 第三节 画面的影调
1、影调
2、处理影调的原则
3、影调的调控
实验四(2课时)摄影用光实习,拍摄不同光线的摄影作品
(第五周)第八章:摄影构图(4学时)
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
1、构图的原则
2、构图的要求 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
1、拍摄距离与角度
2、横竖画面的决定
3、画面的结构中心
4、突出主体
5、前景与背景 6,透视规律的应用 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
1、多样统一与照应
2、均衡
3、对比
4、反复与渐变
实验五(2课时)摄影构图实习,运用不同的趣味中心,拍摄摄影作品
(第七周)第九章 摄影实践(2学时)
第一节 艺术摄影
1、人物摄影
2、风光摄影
3、静物摄影 第二节 新闻摄影
1、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2、新闻摄影的技术和技巧
3、新闻采访
4、新闻照片的体裁
5、体育摄影与舞台摄影 第三节 应用摄影
1、广告摄影
2、科技摄影
实验六(4课时)摄影综合创作实习
摄像部分:
(第八周)绪论二 摄像艺术概论(2学时)
1、摄像艺术的发展、特性
2、摄像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第十章 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2学时)
1、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4、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实验七(2学时)数码摄像机的结构及使用要求
介绍索尼公司的DSR-PD150P数字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松下公司的AG-DVC180数字摄录一体机的主要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充分掌握150和180的使用要点,能独立的进行正确的操作。
(第九周)第十一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4学时)
1、电视景别
2、拍摄角度
3、运动
4、构图
实验八(2课时)摄像实习
进行摄像机不同拍摄角度和运动镜头拍摄的实习。学习和体会不同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电视画面的不同效果;练习运动镜头与推拉镜头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总结其特点。
(第十周)第十二章 固定画面(4学时)
1、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
2、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
3、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实验九(2课时)摄像实习,拍摄各景别的固定画面,认识不同景别的不同作用
(第十一周)第十三章 运动摄像(4学时)
1、推摄
2、拉摄
3、摇摄
4、移摄
5、跟摄
6、升降拍摄
实验十(2课时)
练习拍摄固定画面。注意画面内人物和物体的运动及构图。了解各种运动镜头不同的蒙太奇语言
自主练习: 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
(第十二周)第十四章 光学镜头及电视用光(4学时)
1、镜头的光学特性
2、长焦距镜头
3、广角镜头
4、变焦距镜头
5、特殊效果镜简介
6、电视用光概述
7、自然光的画面表现
8、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9、色彩的感情倾向
10、色彩的画面表现
实验十一(2课时)摄像实习,充分利用摄像机光学镜头的特性拍摄不同效果的镜头
(第十三周)第十五章 电视场面调度(4学时)
1、场面调度的源流
2、电视场面调度
3、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实验十二(2学时)摄像综合实习
练习变焦镜头的拍摄效果,体会变焦拍摄与运动拍摄效果的不同。练习在不同光线的拍摄。
教学手段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课,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与课后拍摄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户外实践课堂;传播学院演播室;平面创作实验室等。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考核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创作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期末创作实习则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教材: 《大学摄影基础教程》彭国平等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_.8出版 《电视摄像》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任金州 高波 著
参考教材:
《动人的摄影作品》 《光线的奥秘》 《广告摄影》 《近距摄影技巧》 《静物与近摄》 《人像摄影》 《摄影解惑篇》 《摄影师用光指南》 《摄影室与灯光》 《特殊摄影效果》 《相机与镜头》
《新编35mm摄影技术大全》 《影视摄影技术》 《电视画面编辑》
《影视摄影技术-摄影构图》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电视摄影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