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 中西宪法学人性基础与内在逻辑比较研究
第三章 中西宪法学人性基础与内在逻辑比较研究
教学目的:了解宪法学的人性基础、宪法的认识论、宪法的内在逻辑
教学重点:宪法学的人性基础、宪法的内在逻辑
教学难点:宪法的认识论 2课时
一、宪法学的人性基础
对宪法概念的解释,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法的概念,而对于法的定义,又离不开对于人及人性的理解。
古希腊德斐尔神庙中的一句隐言:“认识你自己”,古埃及的“人面狮身”;
古罗马有法谚:“有两个以上人的地方就有法”。
乌尔比安:法是神和人的事业,是正义与善的艺术。
古希腊德斐尔神庙中的一句隐言:“认识你自己”,古埃及的“人面狮身”,昭示了人类对于人类自己本质的探讨。东西方历史上的先哲们对于人性的探讨,作出了许许多多不懈的努力,试图揭开人类的这一斯芬克司(Sphinx)之谜,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学说,其大概可分为自然人性论、理性人性论、文化人性论、宗教人性论、性善性恶人性论、生物人性论、文明人性论、行为人性论、心理人性论、存在人性论等流派。面对这些学说,那么,到底人性为何?一般说来,事物的本性乃是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特质与性状,即事物的本质属性,申言之,事物的本性是随着该事物而自然生成的,并且,事物的本性又是在与其他不同种类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相比较而加以明确地显现和凸现出来的。同样如此,人性,顾名思义即人之本性,或称人本质,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较而显现和凸现出人所独具的内在特质与性状,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必须具有的区别于他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和外在必要条件,所以有学者界定说:“人性就是人人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是不学而能的。”也就是说人性是与人一同来到世上的,从单个的个体的人的角度来看,人性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相始终的。但人的存在不单是个体的存在,而且是作为集合的社会类的存在,因此人性又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而随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人性是人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形式具有动物本能的反映; 另一方面,人性的大部分内容又是在自然本能的基础上对自然本能的超越,从而具有社会性和意识性。这种以自然本能为基础对自然本能的超越,又是在人的生存环境即自然的物质环境、社会的物质环境、社会的关系环境和社会的观念环境之中通过不断地社会化,也就是由自然人而到社会人的过程而完成的。
人具有自由意志这一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由自然自在到社会的自在自为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历史展开过程,因此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说道:广义的说,历史是人类的成就,希望和挫折,斗争和胜利的记录与解释。具言之,人类的这种自由意志、本质属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展开和丰富,现实化,从而使人的自由意志在历史的现实生活中展现为多样的多层次的。也就是说,人类作为存在,自由意志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属性与存在内容,而人类的这种存在又是存在于我们这个具体宇宙世界即波普所说的由三个不同但相互作用的世界组成(世界1是物质的世界如海洋和陆地,世界2是心理的世界如人的感觉和情绪,世界3是理念的世界如数学和逻辑),人类在存在过程中就无可避免要与波普所说的这三个世界打交道,也就是需要处理好I-You和I-It的关系,需要使存在得以能继续存在下去的需求,即满足人的欲望和利益,去进行可能生活,从而体现和表达人类的存在与生存的意义——追求和实现人的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中,将人类的需要概括为由高到低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人类需要新理论测试》一文中又将马斯洛需要理论修正为ERG需要理论:
1、生存的需要(Existence),包括生理、心理、安全的需要;
2、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Relatedness),即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
3、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即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人类潜能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当然,人类的这种需要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命活动的意识,是对于自身需要的觉知,“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因此,可以说,需要是人的欲望前提,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由需要而产生欲望,人的这种欲望在人的内心产生之后是要对外显现出来而表现为一种目的,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即人的自由意志——有限的存在(时空中的存在)——需要――欲望――行为目的(利益)――行为手段――行为。这种需要――欲望的满足实现过程,必然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满足的手段与保障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中需处理I-You和I-It的关系,这种需要――欲望的满足过程而产生的人行为目的,其对外表现出来就是为一种利益,这种利益需要一定的手段来保障与规范,这就是人类之间相处的规则,其中经一定公共权力确认与制定就上升为法律规则(规范),也就是法律上的权利。因此说,权利是人的意志自由外在欲望化的法律确认和保障,即法是人的意志自由的自在自为的定在。恩格斯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申言之,法律是规范人类外部行为的,但人类行为的前提是意志自由。关于这一点,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中也作了系统和清楚的论述,他认为,法的出发点的实体性是意志,而意志的根本属性是自由,有意志而没有自由,就不能称其为意志。反过来说也一样,自由只有作为意志,才是真实的意志即人的意志。因此黑格尔说,法的体系就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通过人的自由意志)。黑格尔对这一法的体系之自由王国进一步分析到,意志的发展或自由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纯粹的意志;第二,主体设定一个特定的东西作为对象的意志;第三,纯粹意志和它的特殊性之间的统一变成的单一意志。在第三个阶段,“他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而他人也是自由的,这就是具体的自由。第一、第二阶段所体现的自由是片面的。因为抽象的自由是空虚的自由,没有内容。特殊的自由是主体没有自觉认识到这种自由与自我意志的普遍性的否定有关,也就是没有意识到特殊自由是对自我意志普遍性的一种否定或区分。只有第三个即具体的自由,才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自觉地把自由视为意志的实体,从而才是真正的自由„„法,正是具体自由的体现,它体现了个人自由与普遍自由的真实关系。法否定了片面的意志或自由所可能产生的种种‘动的自由’。相应的,法学的内容就在于从意志的概念(普遍意志的本性)上把握冲动的自由,把冲动引入意志规定的合理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黑格尔关于意志自由与法律相互关系的论述予以积极评价,而且进一步指出,意志自由只有与行为自由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积极的,现实的法律正是通过对意志自由外化而形成的行为自由的确认和认可而获得生机和活力的。可以说,法律就是对人类内在要求的意志自由和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自由的满足和确认,确认和维护自由是法律本身的特性之一;这样,权利也就成了标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自由的目标、方向、程度及范围的法学基本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康德所言权利就是“意志的自由行使”,黑格尔所说“每一个真正的权利就是一种自由”,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的:“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正是对法的人性基础及其本质问题的不同角度揭示。因此,作为人性----人的存在性的自由意志,构成人类法包括宪法的坚实人性基础。
二、宪法的认识论
1、道与言:绝对性和相对性
2、有限理性与无限理性(唯理论)
3、外在超越与内在循环
4、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
三、宪法的伦理基础
1、责任(消极)伦理
2、意图(积极)伦理
四、宪法的理论体系
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契约视角、围绕两个基本内容,回答三个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契约体系,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公共权力达到保障和促进人权的目的。
五、宪法的内在逻辑
1、宪法的内在逻辑
自由意志——需要——欲望——利益——权利(自由)——法(制定法)——秩序的法(理解而融会贯通)古罗马对人的界定: homo:生物人 persona:社会人
法设定与产生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设定义务的规则,一种是授权的规则。
人类法律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那么,法律又是怎么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法哲学家采取拟定、假设的办法,即将法律出现之前的人类状态,拟设为“自然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人们享有绝对的自由,即“自然自由”。不过,处于这种“自然自由”的人类可能甚至必然导致人类的盲目冲突乃至巨大混乱,从而法律的产生就有了必然。此种意义上法律自其诞生始意味着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否定而存在的,换言之,法律状态与自然状态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法律状态下法律在本质与功能上就是限制人类的自然自由,使人类的自由通过法律而达到协调与和谐,从而使法律状态通过法律否定和超越自然状态。正如康德所言:“法律是全部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一条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够和其他人的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
那么,法律状态是如何通过法律否定和超越自然状态的?法律状态是通过法律否定和超越自然状态有二种方式,首先通过一种直接的方式实现,即直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即不直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而是授权某一法律主体,由它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对于这二种方式,英国著名分析法学家哈特在其《法律的概念》作了系统的阐述,哈特将所有的法律规则简明地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的法律规则,即规定法律义务的法律规则,哈特称其为第一性规则;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的法律规则,即授予法律权力的法律规则,哈特称其为第二性规则。用伯林对自由的划分方法,第一种直接的方式应称之为消极自由,第二种方式应称之为积极自由。消极自由(negative freedom)指主体不受别人的干涉,是“免于„„的自由(be free from„)”。消极自由的实质是划定了个人自由的边界,于是边界之内的领域构成私域(privacy),从而营造出具体个体的个人独立于他者和集体的空间。而在这一意义上,强制则指:某些人故意在我本可以自由行动的范围内,对我横加干涉。自由的意义,存在于排除干涉的消极目的之中。积极自由(positive freedom)与消极自由不同,它是一种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的自由,是“去做„„的自由(be freed to do sth„)”。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积极自由在本质与功能上是一种权力能力(power)。
一种是设定义务的规则,一种是授权的规则。
直接方式:设定义务的规则
第一种法律关系形式,也就是claim和duty。
第二种法律关系形式就是no-right和(liberty)privilege。(privilege就是法不禁止即自由,它的含义就是说如果法律不设定duty的话,就是privilege,所以这种权利是可以推定的。)
间接方式:授权的规则
第三种法律关系形式是power和liability,第四种法律关系形式是disability和immunity,(immunity,法不设责即自由,就是说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要受他人的意思表示所创设的法律关系的拘束)
第一种法律关系形式,也就是claim和duty。
第二种法律关系形式是no-right和(liberty)privilege。
第三种法律关系形式是power和liability,第四个法律关系形式是disability和immunity,权利元形式一:请为权,即(狭义的)权利 权利元形式二:可为权,即自由 权利元形式三:能为权,即权力 权利元形式四:免为权,即豁免
ius jus Droit Retch dirritto derecho 法是人的自由意志的自在自为的定在, 法的本质就是爱。
power—empower—public power—constitution(common contract): public power people’basic rights——promote and
safeguard rights
2、如何认识法及宪法本位:法的二律相悖 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会有这种权利”。西塞罗:“为了自由我做了法律的奴隶” 卢梭: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马克思:“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法人目的与手段之间矛盾与良性互动:通过设定义务(限制权利)这一手段,来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的权利这一最终、根本的目的。
3、宪法变迁的核心逻辑:
自由与秩序的平衡:安全、自由、民主(共和)
六、以义务为视角来看法的发展
1、来源于人自由意志的律法之规则体系即元行为规则体系:法与宗教、道德同为人类的行为规则,都是人类的自由意志的伦理要求;
2、在人类的元行为规则体系中,当人的受罪的污染,开始淡化罪时,也就开始区别人类的规则体系,这时人类的规则体系开始分化;
3、在元规则体系中,宗教首先从元规则体系中分离出来;
4、当人类越来越堕落时,罪越来越大时,人类逐渐丧失内在控制(自律)能力时,外在控制(他律)便应运而生了,这也是人类进一步淡化罪的结果,这时法和道德便开始分离;
5、当外在控制以强制力的形式来出现即公共权力产生,公共权力通过设定外在控制规则时,法也就产生了。具体说公共权力通过设定义务即限制自由来形成一定的秩序(不一定是保护权利),这就产生权利义务规则——法律规范;
6、法的产生也是伴随着法之程序规则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法开始都表现为程序法,因此诉讼法为实体法之母;
7、人类法之历史随着程序法之产生,开始表现为不成文法的习惯法到成文的习惯法,再到成文的制定法,人类法之历史此时大多为诸法合体:程序法和实体法不分,刑法和民法不分;
8、随着人类法的发展,实体法和程序法首先开始产生分离,这时刑法和民法一般没有分离;
9、当人类对外在设定的义务作出质与量上的识别和区分时,这时刑法和民法开始分离;
10、随着法的二律相悖的恶化,即公共权力的扩张和腐败,人类开始反思和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人类对自身神圣性和平等性的追求和公共权力的控制,此时区分出法的层次,宪法也就产生了;
11、随着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行政法产生了,因为行政权力在公共权力体系中是最难以控制的,也是与公民的利益经常发生直接的利害关系(行政权力具有主动的管理性);
12、当人类权利的发展,传统的三大诉讼不能完全的保障与实现人的权利时,就产生三大诉讼合而为一的需要,此时宪法诉讼就产生了。
第二篇:金融改革发展及其内在逻辑
金融改革发展及其内在逻辑
一,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最后,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明确了当时国家计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各自功能,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加快转向间接调控。
亚洲金融**期间:整顿与应对冲击
泰国在1997年上半年就开始出现问题,到下半年金融危机迹象就比较明显了。亚洲金融**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持续了4~5年的时间。亚洲金融**期间,中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金融整顿。当时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期,金融领域有很多混乱的情况。特别是,由于会计标准没有建立,商业银行贷款分类方法不科学,财务纪律不规范,资本金也不充足,使得在亚洲金融**影响下,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经营不下去,甚至关闭破产,广国投事件是最重要的案例。
另外,为应对亚洲金融**冲击,我国调整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就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需要在适当分权的基础上,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合理关系,但是在金融调控方面,还是需要进行垂直管理。因此,199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做了调整。
再有,金融业配合国家对亚洲金融**造成的重大冲击进行恢复。为应对危机冲击,当时推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财政和金融部门都要配合这方面工作。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国有企业脱困。受亚洲金融**影响,国有企业困难比较明显,因此国家推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计划。其实,当时银行业也相当困难,不良资产大概在25%~45%,损失也很大。但国有企业涉及更多人就业,问题更加紧迫。因此,国家通过债转股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大型银行不良资产,帮助国有企业休养生息,走出亚洲金融**带来的大量下岗和效益下滑的困境。这些措施实际上是由金融系统先承担更大的损失,等国有企业状况好转后,金融业还得回头再来收拾遗留下来的财务问题。
202_~202_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从202_年下半年左右、走出亚洲金融**影响开始,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人认为,这个阶段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关于健康化和规范化。很多改革既是健康化,同时也是规范化。在亚洲金融**影响下,银行体系积累了很多问题,不良资产很多,资本金严重不足。证券市场起伏不定,总体来看上市公司质量比较差,发行和交易秩序也比较混乱。保险公司主要是寿险公司处于大面积利差损,即当通货膨胀高、利率高的时候,保险产品参考银行利率承诺的固化收益率很高,而当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下调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实际收益率较低,就会出现巨大的利差损。因此,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也非常不健康。
亚洲金融**之后,就需要对金融机构特别是有影响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财务重组,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要进行财务重组,就需要弄清资产质量,其中首要的是改革会计准则。银行财务状况对会计制度非常敏感,资产负债表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会计制度。之前虽然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会计制度有所改动,但是不够彻底。当时资产损失不能减计和计提,比如库存损失了或者某个投资项目损失了,都不能计提。这样,银行对企业贷款质量衡量和对不良资产的计算就是不真实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上市公司会公告盈利状况,但因为损失没有充分计提,数据是不真实的,对资本市场也会造成不良影响。202_年、202_年前后,我国对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这是非常实质性、基础性的工作。
对银行来说,过去贷款分类很不合理,大量不良资产被掩盖,通过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就可以弄清楚银行不良资产的真实情况,做到摸清家底。在弄清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就可以明确哪些不良资产需要剥离,银行需要补充多少新的资本。然后,国家就要想办法注资。当年的做法是财政和金融体系拿出一部分资源进行注资,包括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来改进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本状况,随后也改进了一部分证券公司的资本状况,使这些金融机构基本合格。
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基本合格后,要想跟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还需要不断增强资本。因此,大多数效益比较好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逐步发行上市,变成上市公司。上市除了可以筹集资本外,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提升透明度,金融机构要受到来自广大投资者特别是股票市场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的压力和监督约束,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加强财务和风险管理。
在此期间,另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资产大概占到了金融系统总量的10%左右,当时不良资产占比在50%左右,也非常高。农村信用社改革采用了与前述大型国有银行类似的办法。同时,农村信用社比较分散,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当时改革设计了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做得好的,约束做得差的。
在抓好大型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运用同样的思路,但以财务损失自担为原则推进中等金融机构,包括中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改革之后,相当一部分好的金融机构也都成为上市公司。
这个阶段,股票市场也大力推进了规范化。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股权分置,上市国企的股票分国有股和流通股,国有股有一部分叫法人股,法人股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形成了双轨制。股权分置是改革转轨期间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很不规范,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2_年,国家下决心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这一不规范问题。
由此可见,这个过程覆盖了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以及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不同层次。同样的改革逻辑关系和原则,使得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金融机构的改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些改革为我国金融体系成功应对202_年全球金融危机打下了基础。
关于专业化。专业化主要是指金融业更深入地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运作,同时金融监管也进一步走向专业化。202_年中国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设,明确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家专业性监管机构的目标责任,理清了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责任关系。同时,金融监管部门集中了人才,监管工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跟上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步伐
上述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阶段还没有完全走完,随着202_年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金融领域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特别是配合202_年11月份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在宏观政策和一些结构性的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均有体现。这段时期国际金融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给宏观调控和金融体系提出的重大挑战,在金融领域作出大量纠正和显著改进。主要包括:对于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问题,比如资本不充足、杠杆率过高、衍生产品市场混乱(危机前,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过于复杂庞大,很多情况美国监管当局都搞不清楚)等加以纠正,对相关市场进行改造,特别是加强了对金融体系中交易部门杠杆率的监管,增加金融稳定措施,对清算系统采取交易对手方集中清算。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体系存在非常明显的顺周期性,即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好,评级评得好,股票价格高,借贷杠杆率也高;一旦出现危机,上述各环节就都会出现收紧,“落井下石”。顺周期因素加大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和危机程度。为此,需要在金融系统中引进一些逆周期的因素,经济好的时候让它冷一冷,差的时候能够扶一扶。这些措施在大的概念上被命名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该提法在国际上被写入了G20文件,在国内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也连续几年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总之,国际金融领域推出了很多改革,这些改革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对于国际上出现的经验教训,有些我们也是深有体会的。中国在202_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经济金融领域存在很多问题,202_年底、202_年初经济同样出现急剧下滑,只是我们的问题没有美国、欧洲那么大,所以下滑得没那么狠。二是有些属于发达金融市场的问题我们还没有遇到,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和反思,未雨绸缪,可以把国际上反思经验教训所建立的新规则、秩序、标准、监管学过来。这对我们防止今后犯同样的错误是有好处的。
二,当前阶段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期,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
市场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学术语中的资源是指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此外,有时也可以扩大到能源品等。总之,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生产要素的配置。显然,资金包括外汇资金如何配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资金价格即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这是市场化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
关于利率市场化。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之前已经完成了一些步骤。202_年开始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当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有一个总体思路,即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后来,沿此思路迈出了若干步改革,随后就碰到了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工作的主要精力暂不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了。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开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这几年的改革,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利率,如债券、拆借和票据的利率,以前都已完全放开,目前只对存款利率保持50%的浮动上限管理。很多人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其实,这最后一步我们是分若干小步迈出来的,在过去的两年中,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先从10%提高到20%,然后再提高到30%和现在的50%,已经走了四步。我估计50%之后,步伐可以加大,加快实现市场化。
关于汇率市场化。我国汇率市场化也走过了较长阶段。早在1993年底,我们就进行了双轨合一的外汇体制改革,1996年中国宣布经常项目可兑换,并开始酝酿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随后就遇到了亚洲金融**,汇率体制改革一度放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按照这一要求,202_年推进了汇率体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202_年、202_年和202_年三次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每天浮动幅度由3‰逐步扩大至2%,同时人民银行逐步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干预。新的汇率体制要求人民币汇率更充分地反映经济基本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反映国际经常项目收支的平衡情况,即汇率主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经常项目收支共有四项构成,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大项,以及投资收入和转移款项两个小项。
国际化
在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基础上,金融改革和发展就可以加大国际化的步伐,以前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最近几年,国际化进展较快。一个重要工作是在202_年推出了沪港通,实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的互联互通。国际化的另一重要领域是人民币国际化势头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得到加强以及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包括当前已经运行的丝路基金和正在筹备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包括正在热议中的人民币能否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从而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一等热点议题。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说,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比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包括外汇局设想得要早,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欢迎程度也超过我们当时的预期。人民币国际化之所以比较顺利,主要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一度非常疲弱,加之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不稳定,市场上缺乏美元,且对美元信心不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元振荡也较大,日本经济也不太好,也影响了日元。总之,全球金融危机对主要国际货币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人民币就受到了欢迎。首先是韩国出于稳定需要,主动要求和中国开展货币互换,随后陆续有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出货币互换,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加入进来,从202_年开始,中国分别与欧央行及英国、瑞士等国央行做了货币互换安排。因此,可以说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多少有点儿意外地把人民币推向国际社会了。
我们对待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首先是顺水推舟,顺应市场需求。既然国际社会欢迎人民币,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中国也是有巨大好处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顺应实体经济需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其次,要真想做强人民币,使其符合市场预期站到那个位置的话,我们就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继续推进经济金融改革、改变相关规则,不断采取措施,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目前,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协议,在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比如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往来可以使用人民币,也可以使用卢布。二是双边央行之间开展本币互换。比如说,如果俄罗斯缺少人民币,或者中国缺少卢布,两国央行可以居中进行货币互换,由此人民币就出去了。三是指定人民币清算行。双边都使用人民币的时候,境外市场上人民币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多的时候应该可以回流到境内,少的时候可以调剂出去,这个机制就需要由清算行来完成。理论上,也可以在中国设立卢布的清算行,但由于人民币更受欢迎,所以很多国家希望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同时,不仅是邻国或发展中国家,近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从英国开始一些西方国家也要求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四是有些国家开始主动宣布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一部分。五是双边本币直接挂牌交易。人民币最早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开展直接交易。在此之前,人民币与林吉特之间的交易一般是通过美元套算,人民币先换成美元,美元再换林吉特。这种套算方式有时受美元不稳定影响较大,同时差价也大,成本较高。通过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直接交易,双边货币就可以形成汇率,不经过其他货币套算,便利化程度更高。
关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国内金融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的基础上,人民币可以加快走向资本项目可兑换。早在1996年,我国就宣布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在资本项目方面,过去只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可兑换,很多其他项目尚不可兑换,比如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项下的可兑换程度还不高。另外一个特点是,事前审批多。其实,很多资本项下也不是完全不可兑换,只是需要事前管理和审批,市场主体多数都能绕道而行。现在,很多事前管理的项目逐步放开了。但资本管制逐步放开不意味着放手不管,事中事后还是要管的,特别是有几项的管理还要加强,包括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过度利用“避税天堂”偷逃税等。此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可以采取一些防止短期资本过度投机的措施。如果是中长期投资,我们是欢迎的,但对于短期炒作资金,国际上允许设置一些管制措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这些基础性工作,对于在国际金融方面给予国内企业“走出去”更多支持,使其在海外更好发展,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简单来说,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个篮子,目前这个篮子里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四种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基金每五年审议一次特别提款权。202_年是审查年,大家希望人民币可以加入这个货币篮子。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关心的一个议题。人民币国际化近年的势头很好,国际货币基金正在认真考虑此事。
多元化
在转轨的早期,由于没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组织架构,没有有效的宏观调控框架,金融体系必然是不健康的,没有实现规范化,也没有应对危机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完成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改造以后,转轨经济的金融体系才有条件更大程度地实现市场化、国际化,也才有胆量、有魄力、有底气实现多元化。设想一下,当金融体系很不健康的情况下,是不敢发展一些复杂衍生产品的。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亦是如此。发展互联网金融必然会带来一些风险,如果金融体系基础不好,就难以承受这些风险,但如果基础打好了,就可以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从国务院到中央都在研究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框架。与此相关的议题都反映了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所处阶段的多元化特点。
三,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通过以上回顾不难看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有着很强逻辑性:在转轨的早期,需要通过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等一系列深刻有力的调整,才能逐步迈向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的阶段。
转轨经济必然面临类似的改革困难
我们不妨比较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转轨国家,即从过去集中型中央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其基本特点都是在转轨的过程中必然有巨大的财务窟窿。首先,转轨开始后,过去由中央计划集中配置资源所导致的失误必然要表现出来,或者表现为财政上有巨大的债务负担,或者表现为银行体系有巨额的不良资产。其次,在转轨的早期,由于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监管人才缺乏,因此也必然有大量的损失,必然有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不开,导致金融体系损失增加。中国在改革早期,有的企业发不出工资了,就连过年包饺子的钱也要银行先垫付,叫包饺子贷款。可以想象,饺子吃完了,什么都没剩下,拿什么去还呢?因此,金融体系的质量必然非常糟糕。
中国当年的窟窿很大。1997年亚洲金融**爆发时,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率最少的估计是25%,多的估计是45%,具体数值取决于采用何种会计标准和贷款分类标准。如果是45%,银行业不良资产则将近当时GDP的一半,其中有相当部分体现为金融系统的损失。不光是中国,前苏联、东欧和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财务困难,有的体现在财政,有的体现在金融体系。1998年,俄罗斯的大银行基本上都挺不住了,连国债都违约了,导致本来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在1998年8月底就传到了俄罗斯和巴西,随后就引起LTCM的倒闭。
在国际比较时会发现,转轨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都必然面临几大难关。如果没有强有力措施,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市场经济规律,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其结果是,大多数前苏联、东欧国家、巴尔干国家的银行体系都挺不过去了,或几乎全部业务让给西方国家的银行进来做。可以看到,不少东欧国家的外资银行份额占到90%以上。中国目前外资银行在银行业总资产中占2%左右。由此可见,如果中国不经过一系列的财务重组,推进市场化、健康化、规范化,很可能本国银行体系也站不住。
金融改革和发展要及时补课
今天我们虽然有条件推动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改革,但在此过程中,也有个别需要补课的内容。因为有些改革过去曾经打算做,但由于遇到危机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耽搁了下来。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步框架。202_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既然允许大家办银行,现在又提出允许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改善对社区、农村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就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按照市场化原则处置银行倒闭问题。按道理,存款保险制度早就应该建立,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成,现在补上。
二是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接当时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从而使大型银行可以转变为商业银行。但到了今天,政策性银行应该怎么往下改呢?对此,国际上的认识也是有反复的。在里根、撒切尔时代,国际上主张公营机构私有化,也确实有很多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得不好,造成了损失,1998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倒闭,造成很大的**,因此普遍建议改掉这些机构。后来,在202_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国际社会发现,很多事情商业性金融机构还真做不了或不愿意做,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做补充。同时,政策性机构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一定就亏损、向国家要补贴。有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同时,实现了财务上可持续,也注重提升效益。此外,全球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通过改革变成可收费项目,比如说公路,这样政策性银行可以做成开发性金融。当然,这要做很多探索并及时总结、评估。
总之,在当前阶段,我们需要补充做好一些改革工作。与此同时,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按照“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工作安排,迎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继续做好以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总局”)修订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试点外债比例自律管理。跨国公司成员企业借用外债实行比例自律,主办企业可全部或部分集中成员企业外债额度;外债结汇资金可依法用于偿还人民币贷款、股权投资等;企业办理外债登记后可根据商业原则自主选择偿债币种。
二是优化国际主账户功能。境内银行通过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吸收的存款,可在不超过前6个月日均存款余额的50%(含)额度内境内运用;在纳入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前提下,允许账户内资金一定比例内结售汇。
三是简化账户开立要求。允许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A类成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无需进入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主办企业可异地开立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
四是简化外汇收支手续。允许银行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等原则,审核相关电子单证真实性后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允许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对外支付购汇与付汇在不同银行办理。
五是完善涉外收付款申报手续。简化集中收付汇和轧差结算收支申报程序,建立与资金池自动扫款模式相适应的涉外收付款申报方式,允许银企一揽子签订涉外收付款扫款协议。
六是加强事中事后管理。首先,银行、企业等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送试点业务等数据。其次,各级外汇局应当加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对异常或可疑情况进行风险提示,依法开展现场核查检查。第三,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分局”)既可要求主办企业一次性更新之前备案材料,重新制定操作规程备案;也可仅就外债比例自律管理等新增业务单独备案。分局参照前述规定办理向总局的备案,新开展业务的分局须向总局整体备案业务操作规程。第四,分局在审核企业备案操作规程过程中,须严格审核外债和对外放款额度,确保准确;做好系统维护,加强部门协调和对银行、企业的监管。
第三篇:中西爱情观比较研究(精选)
中西爱情观比较研究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做为一种社会现象,爱情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它发端于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
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写道:原始抒情诗中所呼为爱的,并不是精神的爱,而是指在享乐上很快就会冷却的肉体的情爱,爱情的产生当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当然,在男女之间,在择偶、结婚和夫妻生活中,不断萌发着相关的理想、道德、伦理等超乎生理、生育需要的观念,作用于男女双方关系的人的社会属性的因素超过了人的自然属性的因素,思想感情的交融上升到主导地位。爱情作为男女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的领悟能力敏锐起来,促进对世界的艺术化认识。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爱情在不同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中西方对于爱情的认知和作为也有迥然不同的景象。
对于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观,我先从以下几方面予以阐述:
一、从爱情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上看,爱情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处于首位系统中。爱情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很低,属于次位系统。
二、从社会结构对爱情的制约因素上看,西方相对宽容,由于爱情主题在西方文化中所占地位较高,社会结构对爱情的制约相对就很少。中国相当严厉。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个人是处于宗法关系网包围中的人,缺乏主体意识,个人在面对政治大潮、社会舆论或是家庭压力时,往往没有选择的自由。爱情和婚姻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
三、从爱情的表达方式上看,西方文化中表达爱情的方式显得直露、开放。如家喻户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之下,中国文化中爱情的表达方式只能以“含蓄”来概括。如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所经历的一般: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
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四、从爱情的表达模式上看,西方现代的爱情观建立在希腊民主制和基督教文化模式之上,主张爱情至上,恋爱双方必须相互尊重对方的自由,两性在爱情上是平等的。中国古代的爱情观过早地渗入了家国、义利、善恶等道德因素,由此而引发的爱情悲剧在各时代连绵不断。妇女事实上已经被剥夺了爱情的权力。
因此总结上述论点:在个人为本位的西方社会,爱情构成了西方人整个生活和生命的全部,爱情就是一切。爱情是至高至上的,因此在表达爱情时也是理直气壮的,坦坦荡荡的,没有太多道德的顾忌。而在以家族为本位的中国社会,爱情的功能被单一化,仅仅起繁衍后代的作用,爱情的本意消亡了。爱情的表达方式只能以“含蓄”来概括。
对于爱情,很多人是迷茫的,有人曾呼喊;“什么事爱情?” 海涅于是便答:什么是爱?爱就是笼罩在晨雾中一颗星。没有你,天堂也变成地狱。可爱的战栗,微妙的颤抖,这...羞怯温柔的拥抱,在你美丽的樱唇上,我惯用接吻来代替语言,我的吻就像是从我的心底冒出的一个火焰!昨天吻过我的幸福,今天已经化为乌有,我获得真诚的爱情,向来总不能持久。女人使男人得到幸福的方法有一种;但使男人陷於不幸的方法却有三千多种!只有在爱情之中才有真实。爱情究竟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解答。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早的亲呢。”呼吁羞涩的回归是拯救我们这个时代爱情的灵丹妙药。
爱情中包含着两种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也就是说爱情具有两个属性,即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对这两个属性加以探讨,就可以揭示爱情的本质。身—心—灵。爱情当是身—心—灵三者和谐的统一。人的吸引有三个来源:心灵、智慧和肉体。心灵吸引产生友谊。智慧吸引产生尊重。肉体吸引产生情欲。这三种吸引的结合产生爱情。人的吸引有三个来源:心灵、智慧和肉体。心灵吸引产生友谊。智慧吸引产生尊重。肉
体吸引产生情欲。物种延续的本能冲动。原始社会的爱情以生育为图腾,“你为我生”,那是物种延续的本能冲动,是典型的身之爱。随之而来的是因物种优胜劣汰的选择,产生了对外貌、体格的要求。爱情的眼睛是审美的眼睛,爱情的双方是用审美的尺度来选择对方。审美尺度不仅要量度外在美,而且要量度内在美。即人的思想、情感、心理、趣味、风度气质——精神世界。
对于爱情,我认为使爱情根深蒂固的方法,彼此间的好感度非常重要。对一个人没有好感,是无法爱上这个人的。事实上,爱情是在社会接触的这种看不到的心理扩散影响的条件下产生和存在的。因此,好感的存在,是表明性的吸引力量的的第一个标准。当然,爱情也是激情的碰撞,没有激情的爱情根本谈不上是爱情,许多浪漫华硕的言辞和肢体上的表达,很容易使对方互生好感从而轰轰烈烈的去爱。没有羞涩的爱情,也不是一种良好的爱情,羞怯是进化赋予人的一袭无形的美丽外衣,因而,特别是女性的羞怯,是重要的审美对象,是诗人歌颂赞美的对象。不知羞怯,可以说是人性的一种异化。人们应当珍惜这天赋的美好的情感。纯洁的爱情,是最美好最让人陶醉的。每个人都有其对爱情婚姻的独特理解,但纯洁美好、坚贞不渝的感情却是每个人追求向往的最高境界。爱情的顺利与否,与爱情的自由性也有莫大的关系,雪莱说:“强制的爱情会凋萎;爱情实质的本身就是自由,爱情与服从、嫉妒或者恐惧是势不两立的。”丁尼生说: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且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
爱情的成分是非常奇妙的,这主要分五点。
一、排外性:即在众人中唯独钟情一人并且排除他人。
二、阻碍:对社会禁忌和阻挠的反抗。
三、屈服:情人主动地选择被奴役。
四、自由:被一个人不可抗拒地吸引,而自己又自由地选择。
五、身体与灵魂:帕斯指出了西方人经历的一个变化。即过去人们一直遵从柏拉图的学说,高扬灵魂、轻视肉体。而到了现代,西方人则抛弃了灵魂,或者至少认为它是虚无缘缈、无法证实的东西。
然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把市场规律和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运用于爱欲,把人体作为商业广告的手段,爱情关系被降低到金钱交易的地步。正如帕斯所云,“金钱的力量和赢利动机把恋爱自由变成了奴役。”他认为,“当代爱情的衰竭是人的观念和灵魂的观念堕
落的结果。”其实永不凋谢的爱情在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于思想和感情的完善,在于意识的永远更新。停滞不前,会毁灭爱情,把清澈透明的泉水变为死水一潭,把欢乐和迷恋变成烦恼。生活单调枯燥,会窒息爱的热情,抹杀理想化的光彩。
爱情是衡量文化素养的尺度。爱情中思想和激情的丰富内容,取决于个人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个人一般的文化素养。人的文化素养越高,人的精神品质越丰富,人的爱情就越富于审美化。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陈文蕾 0942101043
第四篇:中西爱情诗比较研究
中西爱情碰撞
内容提要:中国爱情诗在儒家倡导的中庸哲学熏染下注重情感表现的委婉与节制,向往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宁静如水;西方爱情诗则崇尚刚性之美,在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热情如火。本文通过几个文本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学作品里情感表达的差异性,并简要阐述了这种差异性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 含蓄;奔放;情感表达;文化根源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一点中西概莫能外。中国古语云:“语必关风始动人。”西方人也认为,爱情从来没有使诗歌炉膛里的火焰熄灭过。然而,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爱情诗也存在着种种差异。
一:中西爱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爱情主题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处于边缘系统,其发展与作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在实践中逐步发张一整套“隐喻式”的表达方式。恋人之间可以用物品如:绢帕、团扇、玉簪等求爱,或者用谐音寓意的东西,如:青丝(思)、莲子(怜子)、红豆等表达心意。汉代以后,随着儒教思想的日益风行,男女青年之间无法自由地表达彼此的情感,深谙“男女授受不亲”,含蓄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爱情的主调。
由于在社会文化中居于首位系统,对其制约的因素又少,西方文化中表达爱情的方式就显得直露、开放。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也对此予以支持。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就没有太多道德上的顾忌。经常第一次见面就“眼光离不开对方”,或者当夜就携琴在姑娘窗外弹奏,倾吐衷肠。面对社会的压力时,双方甚至会采取“出走”的策略,对爱情充满了执着和敬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初次舞场的会面,《浮士德》中,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遇,都很好的体现了这种奔放的表达方式。
二:中西爱情诗的特征
首先,中国诗歌写婚前热恋的少,写离愁别恨的多。如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她和赵明诚是恩爱夫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写了一首悼亡诗《武陵春》,表达了她与丈夫生前的深厚爱情,读来凄婉感人: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英诗中,表现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强烈的爱慕是普遍的现象,如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诗》(二一)即为其中一例:
请你再说一遍吧,说了还要说,就说你爱我。哪怕你的话一再重复,如同布谷鸟之歌,不断唱着“布谷”。
要知道:如果没有布谷鸟之歌,就不会有完整的春天,身披绿袍,降临平原和山坡,树林和幽谷。
爱人啊,我在黑暗之中听出一个忧虑的心声;
由于不安的折磨,我喊道:“再说一遍:你爱我!”
谁会嫌星星太多,哪怕颗颗都在天上运行?
谁嫌花太多,哪怕朵朵都为春天加冕?
说你爱我,你爱我,你爱我,把银钟
敲个不停!——亲爱的,只是别忘这一点:
也要用沉默来爱我,用你的心灵。(飞白译)中西诗歌的另一个显著不同点是:中国爱情诗歌表现得含蓄、婉转、迂回曲折,欲语还休;而西方诗大都是表现得坦率、透明,有时甚至直言不讳。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这首诗写离情别恨,诗中也没有直接写一个“爱”字,连题目也不标明;但一“晓”一“夜”,暗示着思念之切;“春蚕到死”和“蜡炬成灰”倾吐出了忠贞不渝、生死与共的坚贞爱情。李商隐写过不少的无题爱情诗,诗中那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感,那种未语先咽式的凄婉感,都体现了无题诗的特色,也体现了中国爱情诗的特色。
中国古代爱情诗多是哀婉朦胧、含蓄隐曲的;而西方爱情诗多是热烈奔放、直抒胸臆的。比如,同样是表达对恋人的忠贞不渝,在英国诗人彭斯笔下,感情表达得是如此真率、热烈:
啊,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里迎风初开:
啊,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乐曲,美妙地奏起来。
你是那么美,漂亮的姑娘,我爱你那么深切;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一直到四海枯竭。
直到四海枯竭,亲爱的,直到太阳把岩石烧裂!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只要生命不绝。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再见吧,小别片刻!
我会回来的,我的爱人,即使万里相隔!——《一朵红红的玫瑰》
这样奔放、炽烈、坦露的爱的表白,令每一位读者都立刻感受到灵魂的震颤。人们从诗的语言中可以直接领会作者的胸臆,不须仔细揣摩,他的感情是明朗的,一泻无余。
三:中西爱情诗文化根源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受宗法制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影响。自从西汉“独尊儒术”以后,人们的行为及诗歌创作被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那些发乎“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的任何迹象,都遭到封建礼义的压制。
而且,男女地位实质上是男尊女卑的。如:夫妻、夫妇、子女、男男女女等词序表明男先女后的原则不可颠倒,过去出嫁的女子要在姓氏之前冠以夫姓,可见,女子地位低下,择偶得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后须“主中馈”“奉箕帚”,三从四德。这样,期中萌生的爱情怎么会有平等,自由。而且在道义责任的约束下,古代未婚男女完全被隔离,青年男女之间根本没有条件和可能相互接触,产生爱情。
自文艺复兴以后,封建主义、禁欲主义受到猛烈的冲击,人文主义者提出“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口号,宣扬人性、人权、人欲的天然合理性,要人们尽情享受现世生活的幸福。他们歌唱爱情,赞美人生,要求个性解放。这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对当时的封建社会的陈规陋习造成极大的冲击。男女之间可以自由交往和自由恋爱,宫廷、沙龙、舞会、节El都为他们提供接触的机会和谈恋爱的场所。正因为男女双方是在较为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彼此萌发了爱情的种子,他们往往将爱情视为两个心灵的结合,两个人格的融合,爱情诗也着意表达对对方的倾慕,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同时,由于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过多的压力,他们可以热情奔放地直抒胸臆,不必加以掩饰。
中西爱情诗碰撞,火花四溅。其实,不论是中还是西,爱情本身是充满美好的,值得我们纯洁的瞻仰。
学校:浙江财经学院
姓名:童静
学号:100104300238
第五篇: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一)不同的历史传统
大致的说,西方重叙事诗,但有向抒情诗发展的趋势; 中国诗歌重抒情,但也有叙事诗。
西:叙事诗,荷马史诗,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英雄史诗:弥尔顿、拜伦、雪莱、抒情诗:萨福、品达、维吉尔、奥维德 中:《诗经》《楚辞》诗言志± 重表现论
以抒情诗为主的中国诗歌,也不乏叙事诗的作品。
《诗经〃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象西方“英雄史诗”那样大规模的叙事诗呢? 丰华瞻
①与中国哲学有关。孔子、老子
②中国文学歌颂英雄,不是用诗而是用历史、小说来歌颂。
③中国自古以来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陶情冶性,而不在于叙事。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①中国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浅薄。
②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华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
(二)别有天地的田园诗
同:中:兴起于魏末西晋,山水诗以谢灵运为代表,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盛唐时期的王孟诗派
西:又称牧歌,创始人是古希腊的忒俄克里托斯 维吉尔《牧歌》十首、《田园诗》四卷,其地位远不如中国诗歌中那么重要,这与《圣经》的极大影响有关系
山水田园诗主要产生于退隐生活的基础上。
中西隐逸诗人,都有不满现状,逃避现实,归隐田园,自寻乐趣的倾向,中西山水田园诗,都表现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赞美,表现了中西诗人向往自然,反朴归真的思想。
异:①西方田园诗多写牧民生活,中国侧重农民生活。斯宾塞《牧人月历》马洛《热情的牧人赠给情人的诗》布莱克《羔羊》彭斯《赶羊上山》
②西方田园诗多写爱情主题,中国的田园诗往往涉及政治。
③不同的宗教观念:西方诗人受基督教影响,置身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感到上帝的存在。中国田园诗中,参佛和求仙的思想时有反映。④表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西方田园诗除了上帝和爱情之外,还常常表现一些发人深思的哲理。中国诗人的哲理思考,往往涉及宦海浮沉,穷通蹇达的个人遭遇,或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
(三)各呈异彩的爱情诗 西方开始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 中国始于《诗经》
中西爱情诗之两个共同点
1、中西在早期都有大胆而热烈的情诗。如《诗经》中有《关睢》、《蒹葭》、《静女》、等,“汉乐府民歌”中也有《上邪》,从敦煌出土的唐代无名氏有《菩萨蛮》,明代有《子夜歌》。
西方的情诗:如《圣经》中的《雅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相思》、古罗马卡图卢斯《歌集》、但丁的《新生》、彼德拉克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白郎宁夫人的十 1
四行诗;西方的情诗是一条明线,中国的情诗是一条暗线;西方不论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创作,都很明显,而中国的文人作品中真正的情诗则很少,民间作品中还是有所谓的真正的情诗。
2、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在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之大妨”、“男女授受不亲”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而情诗创作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历代的妓馆青楼却又是公开的。因此,文人作品中自然形态的情诗少,但民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在西方,由于受到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写情诗也是受到禁止的;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人冲破禁欲主义的思想与体制,于是情诗也取得正常发展。在古希、罗时期,人的“性”与“情”基本上是开放的;文艺复兴以后,也就更加开放。西方比中国的开放时间要长得多。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1、数量上的不同:爱情诗在西方诗歌中的比重,比它在中国诗歌中的比重大得多。《诗经》中的《关雎》《静女》《卷耳》
2、主题上的差异:中国关于“婚后恋”、“死亡恋”的诗比较多,如无名氏的《菩萨蛮》、李白的《长相思》、陆游的《钗头凤》、白居易的《长恨歌》; 而西方关于“婚前恋”、“婚外情”的诗多,如萨福的《相思》、《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中的《破晓歌》、拜伦的《雅典的少女》等。
3、情感上或情调上的差异:
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
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拜伦的抒情诗:
4、中西情诗在性质上的差异:
中国诗少性的描写,少写身体、话语和动作,如陆游的《钗头凤》;
而西方诗多“性”的展示,多写身体,并且大胆而热烈,如康明斯的一首诗,这里不便于展示。
5、宗教情感上的差别: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渺不可期。
西方诗歌却并不一样,弥尔顿《悼亡妻》、勃郎宁《展望》,都坚信死后会与亡妻在天国见面,天国几乎具有地理的真实性。
6、中西情诗在情景上的差异:
中国:闲庭深院、沉香亭畔、罗帐半掩、炭火微温、月影阑珊,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纳兰性德的《菩萨蛮 〃 回文》。
西方:碧草如茵之大地,月光皎洁之林间,白雪皑皑之小径,浪卷细沙之海滩,如华兹华斯的《露茜组诗》等。
7、中西爱情诗的风格很不相同。
西方爱情诗,大多采用一种开放式的、奔迸的表情法,笔调直率、大胆,往往先写景、然后让感情一泻而出。
中西情诗差异的三种根源
1、社会与文化根源:中国是一个高度伦理化的宗法制农业社会;中国的文化是儒道释综合而以儒家为主;封建仕人追求功名利禄,重规范,不重感情,妇女没有任何地位。西方是一个海洋性的开放体系,有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基督教的上帝宗教和罗马帝国的冒险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传统;女性有出入社交场合的自由;西方人比较注重人间的现世的及时行乐的生活。
2、不同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受到伦理道德与责任的约束,只重生儿育女,不重圣与灵的结合;中国人重男女之大妨,婚外情是严厉禁止的;中国人重婚姻而轻恋爱,婚恋合一由于种种因素而成为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同时宗教成分很少。
3、不同的诗歌价值观: 孔子有“兴观群怨”之说,讲究“发乎情,止乎礼仪”,讲究“温柔敦厚”。
而西方,在亚里斯多德的时代,强调诗是客观之再现,强调主观之移情作用:华兹强调“自然”,柯尔强调“想象”,雪莱强调“情感”,济慈追求“美感”,都有一种“唯美主义”倾向。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一)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 中西戏剧起源和形成相同之处:
①都起源于生活和劳动,其基础都在农村,但其形成和发展却在城市;②它们很早都是即兴表演,没有剧本,经历了一个从无剧情到有剧情的过程。殊异之处:
①西方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其源头是单一和明确的,中国戏剧的来源主要是歌舞、滑稽戏和说唱艺术,其源头是多源的;②西方戏剧早出、早熟,中国戏剧晚出、晚熟。异:西: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从古希腊戏剧开始 中:“戏曲”,中国戏剧的起源是多源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二)写实与写意的戏剧观
在“模仿说”原则下产生的西方“写实”性戏剧,它首先要创造出与实际生活形态基本一致的舞台形象,在“形似”和“神似”方面,它关注的是前者;与西方“写实”戏剧不同,中国传统戏剧是“写意”的戏剧。即表现客观生活对象的本质,而不是其表面形态。在“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它更关注的是后者,即通过虚拟的手法来传人物之“神”。这种虚拟性的写意特征,是在中国绘画艺术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戏剧如何达到这种“写意”效果? ①表现为对舞台时空处理的灵活性。②表现在其程式化的创作手法上。
③体现在对现实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虚拟。
(三)紧密和松懈的戏剧结构
西:结构多为网状,脉络复杂,矛盾冲突往往交织在一起。
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的集中 《俄狄浦斯王》、《玩偶之家》、《威尼斯商人》
中:多为线状,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存暗线,脉络清晰,矛盾冲突呈直线式发展。按生活逻辑结构,即按时间顺序展开事件进程。时间和地点都没有限制。
四)不同的诗的语言
从文体形式来看,中西戏剧都是韵文在先,散文在后,是从韵文向散文过渡的。西:《玩偶之家》《哈姆莱特》
西方戏剧的语言是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语言,它既能塑造形象,绘声绘色,又精炼含蓄,饱和着情感和意志,富于潜台词。它虽也是一种诗的语言,但那是一种充满了感情、表现了性格,进行着动作的语言。它重在人物间思想感情的交流。
中国传统戏剧由词曲和宾白两部分组成,宾白固然重要(推进戏剧动作),但中国传统戏剧的戏剧语言主要还是词曲——诗的语言。
中西悲剧比较
一、相同点
追求主题的严肃;追求道德认同
二、不同点
1.不同的主人公
西方:强者(hero)
过失或悲剧性缺陷(Tragic Flaw)
中国:弱者
2.不同的悲剧理念
西方: 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的冲突(抗争),英雄主义气概(崇高)
中国: 社会或传统对人的迫害(束缚),悲惨 3.不同的悲剧结局 西方:
死亡或毁灭
中国:
“大团圆”
中国传统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根源
以“和”为重,以“和”为美的民族性格; 儒道两家对情感节制的宣教; 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对君王歌功颂德的心理; 家庭演出场所的限制。中西短篇小说比较研究
(一)关于性格塑造
1、中国古代短篇小说是以性格取胜的;而西方短篇小说从薄伽丘到霍夫曼、爱伦〃坡的作品,大都不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只注重描写故事。
2、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当然也重视情节的编造,但它是从情节到性格;而西方浪漫派小说是从情节到心理、宗教的构架上。
3、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重视性格是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传统作背景——史传文学、诗体叙事文学、先秦散文 《史记》; 《诗经》“氓”—《九歌》湘君、湘夫人、山鬼;西方则不同,他们有的是荷马史诗、希腊戏剧的传统,擅长在长篇中塑造性格,但他们在一个很长时间中没有在短篇中塑造性格的经验。
二)关于浪漫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用“变形”的手法描写女性,及其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反抗。①“女鬼” ②狐鬼花妖
西方短篇小说缺乏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在女性描写上尤其如此
(三)关于类型和结构
1、关于类型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类型演变的轨迹极为清晰——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拟话本—清代《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文言小说 西方短篇小说类型演变的轨迹远远不如中国的分明。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短篇小说才有了明显的类型—— ①《十日谈》“框形结构”
②“不独立”类型(依附长篇)
2、关于结构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没太多的变化。
基本结构在六朝小说中已经定型,后来的只作一些加工
西方短篇小说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也是比较简单的——薄伽丘式的结构:纯粹讲故事 短篇小说的结构,如同长篇小说、戏剧、诗歌的结构,都是不易改变的,它反映了一种民族审美的心理定势。
西方近代短篇小说结构的变化,是从浪漫主义开始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结构的变化,是从新文学开始的。
(四)关于叙事手法和结局
1、关于叙事手法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从唐传奇开始直到清代小说都是传记体——记传人物一生,用第三人称写法,着重写人物语言动作,大段大段写人物的纯心理的技法极少。
西方短篇小说不是传记体,不求人物生平的完整性,而只写一件事,人生一个片断,重视心理描写,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和倒叙手法。——也是对传统的继承
中西短篇小说叙事手法的不同,源于传统的不同,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中:“求全”,历史家求真求全的观念影响了文学家,从而影响力量汉民族的审美心理。西方人的审美心理并不求真求全,为什么呢?
①西方人的历史观念不强,并不求文学作品写成历史那个样子。
②他们很早就有了纯文学,崇拜荷马,习惯接受荷马的叙事法——不求“全”
2、关于结局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都有悲剧式的与大团圆式的结局,两种模式同时并存。西方古典短篇小说没有“大团圆”的公式、,原因有三: ①他们有传统的悲剧观念;
②他们有基督教的“罪”与“罚”的观念;
③他们的作家多信奉“模仿”说,强调如实地反映生活。
(五)关于系列小说
“系列短篇小说”在西方古已有之,可追溯到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诗)
薄伽丘《十日谈》“框形结构”: ①有一个贯串始终的大故事; ②指故事内容的分类; ③每篇有“题解”;④作者直接出面评论故事。“绿鹅”
中国有没有“系列短篇小说”的传统呢?严格说没有。中国式的“系列短篇小说”《聊斋志异》488篇故事用作者的评语串起来——控诉与抨击官府
西方“系列短篇小说”以结构胜,而《聊斋志异》则以思想胜。为什么现代中西作家都要把单篇小说串连起来?
主: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艺术地概括广阔的人生,塑造完整人物 客:小说发展的规律。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 《沃许》 中西长篇小说比较研究
(一)不同的演变轨迹与不同的结构
1、不同的演变轨迹
西方长篇小说脱胎于西方长篇诗体叙事文学,中国没有长篇叙事文学的源头,中国长篇小说是在明清时才发展起来的,而且是从短篇小说、从散文发展而来,其发展道路也远远不如西方的分明。
2、不同的结构
西方长篇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结构的一再更新上。西方长篇小说的结构的变化,具有那些基本特征呢?
①西方长篇小说结构的演变,是写个人为主的戏剧性结构让位给写时代变迁的史诗结构,又让位给写内心活动的抒情结构。——主流
②西方长篇小说结构的变化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
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结构有四种: ①以历史为结构 《三国演义》 ②短篇加短篇的结构 《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海上花列传》《水浒传》 《西游记》
③ 《金瓶梅》的结构——家庭小说的结构
④ 《红楼梦》的结构——写实故事与神话框架的结合
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结构就大大落后了,首先是落后于中国古典的长篇小说。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名作,基本上是半部《红楼梦》式的结构:(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及选材眼光的区别
1、心理描写的区别。由于中国与西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不同,心理描写的角度和侧重点也有重大的区别: ①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多从儒家的政治的、道德的角度来描写人物的心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忠义观念
西方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也是宣扬忠君爱主的封建正统观念;如司各特的《艾凡赫》
但在妇女观上,则不同。西方歌颂女性,而女性崇拜绝非儒家正统道德观念。②西方近代长篇小说更多地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角度来写人物的心理。
③ 西方作家十分热衷从宗教的角度写人物的心理,中国古典小说家只有曹雪芹从宗教的角度写人物的心理,但写法与西方迥然不同。曹雪芹 托尔斯泰 心灵的辩证过程 ④西方小说家还从生物学角度写人物心理(性心理),中国古典小说家很少写这方面,只写精神上的交流,而避讳写赤裸裸的性意识。自然主义派作家 左拉
⑤纯心理描写,是西方小说家心理描写的重要特色,尤其是无意识心理的描写,中国古典小说几乎没有纯心理描写,纯粹的无意识描写更为罕见。巴金《新生》李冷、《家》觉慧
2、环境描写的区别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是通过写人际关系、通过日常生活琐事、通过人物的眼光来写社会环境的。西方长篇小说写“环境”有三种写法:
①与中国相似,通过人际关系来写社会环境 《战争与和平》
②写物化的环境,这是巴尔扎克的首创《高老头》—左拉《萌芽》 ③将“环境”象征化、神秘化
3、选材眼光的区别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在选材上是很有一些眼光的,西方的长篇小说家的眼光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往往盯住爱情
(三)倾向性的表现方式及民族意识的区别
1、倾向性的表现方式的区别
①西方小说家喜欢在小说中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喜欢为自己的作品写序言、后记,这都是他们的传统。
②中国古典小说家极少有人在书中发议论,也很少为自己的作品作序跋的 2、民族意识的区别
①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反映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和碰撞。
西方的长篇小说以人道主义思想为主体, 反映了希腊思想与希伯莱思想的融合。
②中西方的民族意识不同,小说的写法也不同.西方长篇小说不乏寓言式作品,中国古典长篇 6
小说除曹雪芹外,大概很少有人自觉把小说 写成寓言 ③西方的民族意识是开发的意识,这是由西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航海小说传统—民族进取精神
中国的民族意识是封闭的,这与中国地理环境和经济情况分不开, 与儒道佛思想分不开.李汝珍《镜花缘》
中 西 小 说 比 较 研 究 一、中西小说的艺术结构 1 三点区别:
一是中国小说往往注重结尾,并且首尾相应,结构完整;而西方小说特别注重开端,并且是片断式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傲慢与偏见》、《最后一课》
二是中国小说往往是单线式的发展线索,即便是双线,也是交待清楚、层次分明的,是一种标准的线性结构;
西方小说往往是多条线索同时发展,并且错综复杂地交织下去;一条线索的情况也有,但多数小说特别长篇小说,往往是复线性的,并且是相互交织,形成一种蛛网式的密集结构。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有一种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艺术格局。长篇小说中往往也有许多小故事,小故事里还有小故事。
西方小说则是以意识的流动为主线,在时序上有倒错、插叙与交叉叙述的特点。西方小说往往不以讲述故事见长,而以是以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与自然风景描写为主,注重人物心理与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原因分析:
一是中国早期小说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而西方小说则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二是中国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有关,西方小说与西方传统的审美特点有关。三是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叙事,同时与民间说话艺术有直接关联,而西方小说与庞大而复杂的神话传统有关。
二、中西小说的人物艺术 1 三个区别:
一是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对话,而西方小说则注重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其心理与情感。
二是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西方则有相当细致的心理刻画。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注重以诗词来议论人物与创造人物所生存在的环境。西方小说中则很少有诗词的形式,即使有,与人物形象也没有多少关系。
西方人往往注重过程,而中国人往往注重结果,中国人对于一件事、一个人往往也有清楚了解的愿望。
不过,中西早期小说都有只重情节与行动而不重人物的倾向。2 原因探析:
一是中国有只重群体不重个体的传统,中国小说善于写群体的行动,西方小说善于写个体的行动。
二是在中国的小说观念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能够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意识,而只是强调作为实录所依托的事件;而西方小说观念中则比较早就有人的地位。
三是中国的传统小说观念,是由东汉的桓谭和班固所确立的,是以事件为中心;而西方小说则以人的性格和人的精神表达为中心。
四是中国小说有一种伦理化的品格,西方小说有一种狂欢化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