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乡野情人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24-67784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6 04:14: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野情人

【导读】:我说不谈这些,你确实是个好女人,现在得安心养病,身体好了,哥会经常来看望你,她说她知道自己已经不远了,人早晚是要走的,哥哥你能满足妹妹最后一个请求吗,我说你讲,她说请你吻妹妹一下,做个约,这辈子妹子得不到你,下辈子我们做光明正大的夫妻,永远在一起。

眼下我们这代人的太阳已过了午后,从情感荒漠的风雨岁月走来,早年世俗婚姻的遵从叫我难有他想,与美好的爱情只是擦肩而过,没有享受过恋爱幸福,再等有了恋情感觉时,已经迟暮。老妻不识字零交流了一辈子,连我的儿女看到我如此之情感荒漠,都很惋惜,说老爸这辈子牺牲太大了。

怎么说呢,我年轻时代,生活在偏僻乡野,受旧传统观念影响,封建家规太严,根本没有爱情,当时也不懂得爱情。我十八岁,就在两代上辈人的严格包办下,稀里糊涂同比我大两岁的大表姐结了婚,结婚前我们没有见过面,对她底细也不清楚,进门后才知道,她不认识字,性格粗犷超过一般热血男儿,与我温存善感的个性反差很大,多少年几乎没有说过一句悄悄话。

我爱好文学,算是情种男人。也许是受一种创作意识的牵引,在我情感极度低谷时,一位俏丽女情人走进我的视野,拥入了我的情怀。那时我已做文化站长,好多业余文艺骨干、乡土民歌手都自愿聚集到我身边,我经常帮他们排练文艺节目,以便节日宣传和下乡演出。这是一位俏丽的乡野小媳妇,有一副天生丽质的好嗓子和满脸都是戏的表演天才,和我同年同月生,虽然不识字,却是绝对的情感专家,也许有一种投缘基因,第一次见面就有一种磁铁般吸引,她对我的目光含有一种特殊的温情。媚眼射来,我自己也感觉有点触电,有一种摆脱不了的困惑。

她特别喜爱接近我,经常亲密无间地同我挑逗和打趣,还旁敲侧击打听我的出生年月,用一种迷信手段,跑到算命先生那里去合,那位算命先生是个万事圆的主子,说了一大堆好话,说这是很天合的姻缘。她听到这话就向我开始一场特殊的情感进攻战。当时我全然不知,总觉得像她这么优秀的乡间女子,不应该这样对我如此的轻佻,因为我们都是结了婚的人,我很清楚,如果接受她的私情,那就是出轨,也许我过于正统,总觉得担惊受怕,担心这样发展下去,对不起自己良心,也对不起自己的妻子。

也许是天意安排,那一个阶段,我们就必需成天地生活在一起,她们业余宣传队要我带队到各村演出,还参加县里汇演,她是演出队长又是骨干队员,为我撑起宣传工作的半边天,我只好和她十分亲密的谋合,在她眉目传情中我经常像喝醉酒似的恍惚,也想经常单独和她在一起进行浪漫地交流,她的情感口语艺术是那样细腻而又严谨,总让我欣赏到余味无穷的欣然,感受到柔情的温暖。,在情感巅峰时,她提出了做一对永远情人的要求,是那样大胆,是那样直率,几乎整个世界就剩下我们两人。那个时代还是情感禁锢的时代,我可没有那种寻找游离情人的动机和动力。得尽量冷静理智,只好宛然回避让她尽快降温,因为再前进一步就会忘情。我说很感谢你对我的深情,我们可以做永久的朋友,或者叫永久的兄妹,那一步可不能迈。她说我不在乎,你还在乎吗?哎,似乎近似荒唐,她扑向了我,我吓昏了,急忙逃离现场,她送我到门口,月光下我看到她满脸的泪水。她伤心了,当时很糊涂,不解地想难道是我伤害了她?

第二天,她虽然有意躲着我,但看出还是那样无限地情谊绵绵,从那以后,她对我的工作更支持了,每次同我外出演出她都要获得一个很荣耀的名次,而且每次演出也从来不讲报酬,说所有的演出任务都是看着我才接受的,好像为了我她甘愿献出自己一切,包括有人在背后说我的不是,她都勇敢地站出来捍卫,久而久之,有朋友看出我们一些情感端倪,有一次在酒席宴上,一位文艺界好朋友喝高了,同我俩开起了玩笑,说陪你们两位有情人共同喝一杯,她却显得很自豪,说喝就喝,情人就是情人,也不犯法,一下公开给你们看看,当时叫我很尴尬,人家都信以为真了。

这一说多少年了,她一直同我保持着很私情地友好来往,她家离我家不远,我家大事小事她都跑来帮忙,同我老妻相处像亲姐妹一样,她家庭每一个成员对我也特别友好,孩子很亲热地称呼我舅舅,那位老实男人看到我上门,又是打酒又是买菜,显得特别热情,看到我和他妻子在一起谈话时,会主动退避三舍,离得远远的,这样公开的亲密一直维持着,我们两家也没有发生过一点点不愉快。也许是我道德底线掌握得有分寸,纯情让我们疏远了不轨,我有群文公职,她一直尊称我的职务,总是站长出口,而我则对她也明显地亲密,只是很亲密地叫她名字后两个字,我想大概维系我们这种情人的和平基础就在于这样纯情吧。

这几年,我虽然还是文化站长,群众文化活动少了,业余骨干们也少了用武之地,眼下兴唱流行歌曲,多是自娱自乐,小青年们上市了,我那位老情人只会演小戏,排乡土民歌式的表演唱,加之岁数大了,也不识字,与乡土新节奏不太合拍,渐渐淡出群众文化舞台,同我联系少了,我住到街镇,她还不时带点土产到我家同老妻叙叙旧,但毕竟情感上有点淡薄,再说孩子都已成人,在孩子面前她也不显得那么张扬活跃。何况我这迂夫子迷糊上业余创作,时间宝贵,对她的老感情兴趣也明显淡漠,不再那么轰轰烈烈了。

没想到在前不久,很意外地接到她孩子的电话,带着哭腔,说妈妈身体不行了,癌症到了晚期,嘴里还在念叨着舅舅,她说一定要见我一面才瞑目,我真感到很突然而又茫然,那样很灿然笑对生活的人,怎么走到这一步,我这和她很亲密的人居然还全然无知。

我立即动身,来到她所住的医院,买上一束鲜花去看望,她见到我时那极度憔悴的脸上出现了很难得的笑容,显得很欣慰而悠然,她的孩子和老公都守候在病床前,也许她是什么也不顾及了,非要我坐得尽量和她靠近一点,我安慰她会很快好起来,好人会一生平安。

她说知足了,这次又突然改变了称呼,说哥哥我真得感谢你,不然我就没有勇气活到今天,我说不要说傻话了,她叫孩子先出去一下,老实男人也要避嫌,她拦住了,就当着男人的面谈起快要带往天国的心里话。她对她男人说,我和我哥是清白的,哥哥没有对不起你,要不是我哥恐怕三十年前就不是你的人了,几十年来,你让我一次高兴吗,我也是女人,我哥是唯一和我有缘的人,我算过命我们应该是天生的一对,然而还是哥有文化有道德有修养,哥一直把我当人看,想到哥我才想与你生活下去,老实男人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哭。

我说不谈这些,你确实是个好女人,现在得安心养病,身体好了,哥会经常来看望你,她说她知道自己已经不远了,人早晚是要走的,哥哥你能满足妹妹最后一个请求吗,我说你讲,她说请你吻妹妹一下,做个约,这辈子妹子得不到你,下辈子我们做光明正大的夫妻,永远在一起。怎么说呢,我在犹豫着,那老实男人也在求我,老大哥我也求你了,我这辈子真对不起她。他哭着说,有了孩子的第二年,他就患了一种特殊的病,没有了性能力,一直看不好,已经三十多年了,让她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天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时还是安慰病人要紧,我就做一回名副其实的情人吧,当着她丈夫的面躬下身来,在她额头轻轻地吻了一下,说了一句,祝你早日恢复健康。她笑得像个孩子,那孱弱的手抓住我的手不放,说哥我走了,会经常守候你保佑你平安的,一向坚强的我也禁不住落下了热泪。

第二篇:乡野秋声

乡野秋声

和谷

《 人民日报 》(2014年09月13日12 版)

这片玉米地,早先是晒场,当回乡知青时,夏夜里趁好风扬场,白天晾晒麦子。白驹过隙,四十年如风吹散,满世界辗转了一圈,我又重新站立在这里,已是白发人矣。

柿子黄了,枣子红了,耙好的田地如同熨帖的土布挂在层层沟坡上,等待雨过天晴播种麦子。老父亲去世后,原畔的老苹果园几近荒芜,自然生长的果子小而繁密,坠落了一地,等杂果商来收购,至多几毛钱一斤。老果园旁边一片平整的玉米地,在秋风的摇曳中渐渐泛黄了,老母亲有病还操心她的玉米,催着子女们趁空掰回来,颗粒归仓。

播种时上足了茅厕的底肥,小苗出齐后,老母亲在三伏天挪着小凳子锄过一遍草,赶上好雨水,玉米就疯长起来了,分蘖,抽穗,吐缨,敛籽,眼看着就是一料好收成。秋分过后,渭北土原在早晚间感到了凉意,加上丝丝缕缕的细雨,乡野秋声多了几分寂寥。秋天,总归是一年中最为绚丽的一季,酷暑与寒冬之间的黄金季节。小雨稍微停歇,我和弟妹几个去原畔掰玉米。

沉默许久的镰刀、镢头、麻绳、竹笼、编织袋和架子车,被派上了用场。牲畜被农业机械取而代之,空余碾场用的白生生的碌碡被沉重地搁置一旁,晒场便复耕种了辣子或玉米。地畔发黄的玉米秆上,成熟的玉米棒子已垂下谦卑而安然的头颅,墒好的地中心还是一片青绿,掰开襁褓似的玉米包皮用指甲掐一掐,黄亮亮的排列有序色泽匀称的颗粒坚硬瓷实,也熟透了。轻使手腕,玉米棒子便脱 1

离枝秆的母体,一瞬间,发出一丝清脆悦耳的声响。鲜亮的金色,是由玉米本身放光的,一缕缕的金黄色集聚起来,似一车子满载的耀眼黄金。

祖辈世居的这片山原,由游牧转为农耕谋生,耕读传家,已越千年。主要作物是冬小麦,也种棉花,可以纺线织布纳衣做鞋。油菜芝麻榨油吃,也用来点灯照明。除了买食盐和日用品,富裕户买绸缎或银镯子,大多自给自足。早熟的大麦是给骡马的饲料,谷子糜子豆子高粱一类杂粮,是人畜的补充食物。而玉米,在土原上种植的历史也就半个多世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原上始种玉米,乡人称玉麦,有红玛瑙、马牙等品种,生长期短,较麦子和糜谷豆类产量高。主要用作牲畜饲料的玉米,加上红苕,却为迅猛增长的人口提供了果腹的食物。孩子多的农家缺吃的,就吆骡子驮上石磨或背上布鞋粗布,偷偷去偏远的北山换回玉米。我十六岁时,和父亲拉着架子车,装载千斤重的炭去百里外的泾河边,仅换回半口袋玉米。

去年玉米熟了,老母亲不愿打搅子女们,自己悄悄去掰,累了坐在小凳子上歇歇,几天工夫掰完用编织袋装好,叫上孙子开着农用车拉回来,又一粒粒剥了,晒干簸净,盛了几麻袋。只是磨了几回玉米糁子,吃不完就送人,其余卖了一二百元。老母亲舍不得的这一亩玉米,雇用机械淘粪、犁、耧、耙、耱加上化肥,已花费一百二十元,锄草防虫和收割脱粒最少按六个工算,每劳动日八十元,已有六百元成本。两架子车的玉米棒子,估计有六百斤颗粒,一斤卖一元二角,纯利润百元左右,盘算不周就赔本了。眼下老母亲病了,走不到玉米地里,只好使唤子女们收割了。

贫瘠的渭北旱原是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比不了人均百亩的平原大农场,更比不了美国谷物博士种植的千亩玉米的巨额财富。人均一二亩地的土原,如果没有高产值的农产品,比如高端果木、温室大棚、名贵药材及现代绿色养殖,土地

是养活不了人的,何谈富裕。邻村的苹果品种优良,采用滴灌保墒,施肥剪枝,疏花疏果,精细料理,一亩地收入几千上万元。同样的土地,村上的苹果树已经老化,不懂疏花疏果的技艺,经管粗放,任其自然生长,也只能收获下贱果酿醋了。

玉米棒子掰回家,堆在房檐下,需要手工剥颗粒,玉米芯可用作柴火。但大多人家已不用柴火烧炕,靠电褥取暖,做饭也多用电磁炉了。地里的玉米秆得连根铲掉,堆放在地畔角落。过去用来喂牲口,是上好的饲料,如今家畜绝迹,只能付之一炬,让它直接在地头化为肥料,重归泥土,物尽其用。焚烧秸秆有点奢侈,也污染大气甚至妨碍天空中周游地球的飞行器。别说作饲料,那些与庄稼人为伍的“出气长毛不言语”的朋友已经在土原上消失殆尽,牛马驴骡长什么模样,连村里小孩子也只能在看图识字的教科书里去寻找了。一些在城市幸福中长大的聪明透顶的孩子,苹果手机玩得猴精,却从未踏入过乡间苹果园一步,可怜的是不明白香甜可口的玉米棒子是从田地里而并非从超市长出来的基本生活常识。老母亲已年近八旬,知道子女们把她的玉米掰回来了,地里的玉米秆也腾挪干净,放下心了。她不只是喜欢喝玉米糁子,是慰藉于把自己亲手种的食物一小袋一小袋地给子女和亲戚邻家们分享。要紧的是怕过路的邻家说,谁那片田撂荒长满了草,脸上挂不住,丢人哩。也是饿怕了,总惦记“囤里有粮,心里不慌”的家族古训。说超市里买回的玉米糁子不香,还是自己地里种的味道好。自给自食的农业文明的生活形态,已经在老一辈庄稼人灵魂里扎了根,直至离开尘世。翌日清晨,我起了个早,仔细挑拣了几串颗粒饱满且闪烁光泽的玉米棒子,高高擎过头顶,悬挂到房檐下,以留作来年春播的种子。

第三篇:乡野遍地青青草

早晨起来,窗外飘来一首歌: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末了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末了无论春夏与秋冬一样青翠一样好无论南北与西东但愿相随到终老。听了这首歌,我便想起了家乡乡野里自生自长的青青草,它们长在高山上,沟谷间,大树下,水田边,山路旁,满山满坡满岭都是一眼看不够的青青草,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细的,站在山的最高处望下一望,仿佛就是一匹青幽幽的绿缎,更像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绝妙美景。

我想起家乡原野上的薰蚊草,夏末秋初的时节,这薰蚊草自生自灭一丛丛地长在山里,修长而有半人之高,家乡的夏夜热得慌人,大白天从早到晚炎炎烈日的曝,屋顶上的瓦片被日头晒得烫人,那热得烁人的热浪笼罩着整个屋里。一入夜,一家子就迫不及待地坐在屋外的院坝里纳凉,凉嗖嗖的夜风中不时飞来几只长脚蚊子,为驱赶蚊子的叮咬,家乡人把薰蚊草割回来,摊在院坝里晒干,再捆成一把一把的,把它一点燃青烟冒起不刺眼而惹人快愉,那夜蚊子闻烟而逃。夜深了,家乡人搬来一架竹床摆在院坝里,就在外面过夜,一躺下便呼呼入睡,一觉睡到大天亮。人和草就是这般亲近。

家乡风吹草动见牛羊。家乡有这样一句谚语:羊不嫌草羊饱。在我的印象中,羊是食千草百草的,所食的草不论苦的,酸的,辣的,咸的一样食得津津有味,忘情而忙碌于青青草丛中,吃得一肚子滚圆的青草赢得牧羊人的好感与喜悦。如同家乡人一般,人生一辈子难免遇上阴阴晴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死别离,高贱富贫的事儿,但都能坦然面对,如草一样自信,像草一样生活,坚信山里的日子有坎坷就会有平坦,有独木桥就会有阳光道,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没有必要为失去的感到抱怨;应该为早上冉冉升起的太阳而欢欣鼓舞,不要为逝去的昨天而悔恨懊丧,关键是要把握好今天和明天,雨过天晴见彩虹。

我也想起家乡的山坡上那片毛茸茸的芭茅草,如同洞庭湖边的芦苇荡,每年春天,大地复苏的时候,那片芭茅草便不知不觉的长起来,一夜之间,嫩芽便冒了出来,远远望去,一片黄绿,走到近前却又不见,一周后,便由黄绿变成深绿,一根根像箭一般挺立着,一阵风吹过,齐刷刷的,随风摆动。盛夏季节,芭茅草长得比人高一倍,每根芭茅草从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的发亮,嫩的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风吹处,那丛丛芭茅草随风舞动着,涌起阵阵绿色的涟漪,仿佛绿的海洋。

芭茅草好喂牛,牛是家乡人的命根子。一进入农历的十冬腊月,家乡人就忙着为牛准备过冬的芭茅草了。他们把镰刀摸得透亮,男的扛上两头尖尖的扦担,女的背上背起竹背篓,相邀相伴,家家户户闭门而出,前往一个有二十多里山路的地方割牛草。那个地方是牛草山,满山的芭茅草,十冬腊月里还长得青悠悠的。他们走在弯弯的山路上,说说笑笑,寂静的山岭满是晃动的人影。

来到牛草山,太阳出来了,喝口水,吸支烟,放下扦担,放下背篓,拿起镰刀,就一头扎进长满芭茅青草的坡坡凹凹以及沟沟壑壑里。割牛草很有些讲究,一手的牛草割下来之后要挽成一把、打个结,几把牛草打成一捆。爱唱歌的男女边割草边对起山歌来,一山山、一岭岭的对歌像高山流水,像蓝天白云,像风轻轻掠过,像鸟轻轻嘀鸣,歌起歌落,在山间荡起动听的回音。每年到这个时候,寨子上的老人带着小孩就在大路边上选个既当阳又能居高临下的地方,听着山歌、朝着那长满芭茅青草的山远望,等待割牛草的人们满挑满背而归。

太阳渐渐西下,家乡人扛起或背起一捆捆牛草走出山岭,把牛草放在大路边的地头田脚或坡脚坡尾,歇口气,拿出早上带的酸菜中饭,美美的享用!妻子总是说吃不完,分给狼吞虎咽的丈夫,丈夫歪在一边,也装着细嚼慢咽起来,妻子就跑过来,硬塞给丈夫一点,丈夫几口就把饭吃完了。一路吆喝,一路说笑地下山。行至半山腰,有个歇处,大家把背的挑的青牛草放下来,歇口气,相互掂量掂量,看看谁的青牛草割得多割得好一些。回到家里已是夜幕降临,家里的老人小孩早已等候在村口,他们就在清清的小河边挖上一个水坑,把割回来牛草放下来齐刷刷的竖在水坑里,用一根长长的绳子饶一圈牢牢的系住,上面再盖上一层厚稻草,这样可以让牛草在清水里保鲜保青到来年的正月二月。他们那视牛如宝,爱牛如命的情愫以及像牛一样吃苦耐劳的品格就像青青的芭茅草不会焦黄和枯萎,年年岁岁常青。

我还想起了家乡一位像草一样的人。每次见到他,总会看到他痴情青青草草,迷恋青青草,视自己为青青草的神色与专注。

他常说:草,不管长处哪里,杂的、乱的、野的,演绎一种平凡的生命,即使被无视于它的人走过,践踏了,也不怨恨,一挺小小的身板,用不了多久,就又可以再重新活过来。即使受过伤,也不会失去本色,不管别人有没有瞧得起自己,它都保持着自己的活法,依然绿,甚至还会有一些执着,越有人踩自己,越要尽情地绿下去。

他生于山村,长在离草的味道最浓的地方。年轻时就跟着他的老父亲学会了一个用草药专治风湿跌打损伤和医治耕牛的祖传秘方。他风里来雨里去,顶着炎炎酷暑,爬山涉水四处采草药,行走于村头田间。虽然都在贫穷中度日,却能像小草一样,生机盎然地,挺立于那段难熬的岁月。几十年的行医生涯,医人医牛无数。他说人的生命有时还不如一棵草,草可以一岁一枯荣,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一去不返。别人可以不懂,或者懂了也总是做不到,他作为一名草医,一定要懂,还要做到,把别人的生命装在自己的心里,像草药一样医治别人身上的病痛,换来别人生命的希望和生机。

在他的心里,他是一介草民,无论生于何地,长于何地,无论别人怎么看他,无论岁月的风雨如何飘摇,他都以草的心性,不卑不亢地生活着,不但为自己保留了一份执着和坚强,还为他人的生命铺垫一路的绿意,不慕高枝,肯在低处生长,却永远都不会丢失一颗高贵的心,尽自己所能,呵护需要呵护的人,像草的一生,自己虽平凡,却成就了青青的美丽与不朽。

曾有人劝他:就凭您的医术和名声完全可以在集市摆摊或在县城开个诊所,说不定还可以发点小财。他淡淡一笑: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多多用,钱少少用,把钱看得太重,人情就淡了&&

家乡的青青草让我懂得了许多,还有许多知名不知名和人们认识不认识的草,它们同样有动人的故事和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就如同人世间的人们一样,更多的是一生一世的默默无闻,是的,为人一世就应该像草一样生活。

第四篇:乡野情怀诗歌

*=*=*=*=*=*=*=*=*=*=*

轻轻地,行走在深山的小径

用力拉紧着

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

把往事揉碎

洒满这青青的山岭

晶莹的晨露

潮湿了我的心底

筑梦蓝天

谁与我的思绪同行

*** *** ***

缓缓地,漫步在记忆的长亭

翻阅岁月的信笺

可否听到昔日的虫鸣

清浅的时光

哪还有比翼双飞的鸟影

心中的原野

一念成了深秋

斜阳草树

从此不见了翠柳藏莺

*** *** ***

渐渐地,雨水淹没我的深情

敞开窒息的心扉

放逐那一颗受伤的飞灵

轻舟野渡

去享受那一份唯美的恬静

坦然于心

一生无需苛求

孤灯瘦笔

书写超越自己的那一片落英

*** *** ***

慢慢地,细雨换了新晴

难以言表的情怀

铸就了自己一路的风景

淡然于心

淡走红尘也是一种梦萦

过往凝香

独守那一份情怀

清风曳柳

浅醉在阳春索酒的雨中花令

*** *** ***

淡淡地,素笺漫笔在茵茵的草坪

羽化流年的沧桑

落花成冢完成了自己的生命

时光的角落

留下一缕情愫依旧在飘零

三秋两岸

独自浅醉清欢

了然于心

让生命的旅程在释然中默默地前行

于:20XX.07.13

第五篇:乡野小店一阵雨

乡野小店一阵雨

那是在今年春深的一天,我出发山区搞农业结构调查,在**镇农办主任的陪同下,去下瓦泉观看了韭菜规模生产情况。在四面坡上错落有致地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千余个“韭菜棚”已经形成基地,火热的劳动场面很是壮观。该村书记一边走着一边介绍,脸上挂满喜悦,随后说,时候不早了,咱先去填饱肚子再扯。

驱车沿光洁的柏

油路蜿蜒上行,很快到了上瓦泉村最高处的一家乡野小店,办主任说,这里是和沂源县的交界处,在这**“边关”吃顿特色庄户饭,也可把酒临风……客随主便,找了一处茅草亭落座后,天阴了起来,一盆热腾腾的山鸡炖土豆还没吃上两口,雨便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我们随即转移到房间。屋里的气氛越来越浓,大家谈农村改革致富、发展目标和高值经济作物的收成预测,谈“十一五”农业规划,盼着新农村建设宏伟规划方案实施政策到位后的幸福生活……此时外面的山雨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伴着雷鸣电闪,噼里啪啦竟下起了冰雹,落地有声像“打击乐”,我兴奋的临窗望去,云雾山中弥漫着朦胧黛薇,三面俊秀的群山在暴雨中更加青翠欲滴,就像黄山、九寨沟……正被眼前奇观惊喜着,旁边的书记坐不住了,愁眉苦脸地说承包的八亩黄烟要遭殃了。原来他去年投资规模种植的优质烟叶被冰雹砸伤会降级压价受损失,尽管有烟草公司的保险合同,农民心疼的是劳动成果啊……

下了一场雨,等于上了一堂课,暴雨不长眼,但天灾会留痕。听说南博山有一门破冰高射炮,因弹药不足没有发挥作用,这下烟农们又要歉收了。雨歇之后,我们急急送村书记去了山坡……望着细雨中远去的背影,望着迷蒙中的乡村美景我想了很多。

乡野情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