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声学教学大纲
和声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和声学是继基本乐理之后又一重要的技术理论课程。它是掌握作曲及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的基础,并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牢固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写作能力和相应的弹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赏析的水平。通过对基础和声学的学习和掌握,可为今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创作等相关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教学形式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并以小组课、个别辅导相结合,运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灵活运用。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本课程在第二、三学期进行,每周安排2个学时,共计72个学时。本课程结业时共计4个学分。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本课程将以李志伟、张准编著的《和声学基础教程》为主要教材,适当参考其它相关教材的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可能会对某些章节的学时做必要的调整。其进度如下:
第一章 绪 论(2学时)
1、关于对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概念的解释
2、关于对和声与和弦概念的解释
3、关于对和声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的说明
4、关于对和声分析重要性的说明
第二章 和弦连接(2学时)
1、四部和声
2、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
3、和弦音的排列
4、声部进行
5、和弦连接的方法
6、和弦连接中应避免的不良进行
第三章 正三和弦(4学时)
1、正三和弦的和声语汇
2、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
3、为旋律配和声
第四章 和弦换位与三音跳进(4学时)
1、和弦换位
2、三音跳进
第五章 终止式与终止四六和弦(4学时)
1、终止式的种类
2、终止四六和弦
3、为低音配和声
第六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4学时)
1、重复音与和弦排列
2、原位和弦及其六和弦之间的转换
3、六和弦的平稳连接
4、六和弦连接中的声部跳进
第七章 旋律中的和弦外音及经过、辅助四六和弦(4学时)
1、弱拍、弱位上的和弦外音
2、强拍、强位上的和弦外音
3、自由和弦外音
4、经过四六和弦
5、辅助四六和弦
第八章 和声分析(4学时)
1、作和弦标记
2、作旋律—和声图示
3、作和声图示
第九章 属七和弦(4学时)
1、属七和弦的结构
2、属七和弦的特性
3、属七和弦的排列及解决
4、属七和弦的预备
5、属七和弦的运用
第十章 属七和弦的转位(4学时)
1、属七和弦的转位及标记
2、和弦音的省略与重复及其音响特性
3、转位属七和弦的解决进行
4、属七和弦到主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跳进
5、转位属七和弦的应用
第十一章 大调副三和弦及其转位(4学时)
1、和弦的功能组
2、功能的替代与扩展
3、Ⅱ级三和弦
4、Ⅲ级三和弦
5、Ⅵ级三和弦
6、Ⅶ级三和弦
7、基本终止式的变化
8、转位和弦举例
第十二章 小调副三和弦及其转位(4学时)
1、和弦的功能组
2、Ⅱ级三和弦
3、Ⅲ级三和弦
4、Ⅵ级三和弦
5、Ⅶ级三和弦
6、自然小调副三和弦
第十三章 副七和弦(4学时)
1、副七和弦的结构
2、Ⅱ级七和弦
3、Ⅲ级七和弦
4、Ⅵ级七和弦
5、Ⅶ级七和弦
6、其它副七和弦
第十四章 模进(4学时)
1、模进动机
2、不转调的模进
3、三和弦的模进
4、七和弦的模进 第十五章 重属和弦(4学时)
1、重属和弦的构成
2、重属和弦的引入与解决
3、重属和弦的运用
第十六章 副属和弦(4学时)
1、副属和弦的构成
2、各级副属和弦
3、副属和弦的运用
4、副属和弦的其它进行
第十七章 离 调(4学时)
1、离调的和声进行
2、副下属和弦
3、副下属和弦的组成
4、离调中的副属与副下属和弦
5、离调的运用
6、离调模进
7、属七和弦的连锁进行
第十八章平行关系转调(4学时)
1、调性关系的远近
2、平行调之外的近关系调
3、转调与换调
4、平行关系调的互转
5、平行关系转调的运用
第十九章近关系转调(4学时)
1、近关系调
2、近关系转调的步骤与方法
3、向属方向的近关系转调
4、向下属方向的近关系转调
5、近关系转调的运用
五、考试与考查
1、期中考查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标准。
2、期末考试以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占10%,期中考查情况占30%,考试成绩占60%,以此来确定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
第二篇:声学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尝试根据声音的特征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教学重点和难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响度和振幅、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噪声的防治 教具和学具:刻度尺,粗细不同的皮筋、砝码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主要复习回顾: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3声音的速度4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怎样。
声音从产生到传播的过程,我们知道哪些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
总结:1发声体在振动 举例 各种昆虫动物的发声和风水等自然界的一些声音。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的问题需要和原声间隔0.1s才能区别 巩固练习:
1家家把耳朵贴在一根长为200m的充满水的钢管一端,另一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钢管,家家能听到几次响声。
二:回顾乐音的特征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 响度 音色
引导:谁能告诉我,怎么区别一个乐器,比如小提琴发声时有什么特征?
拉得轻重,会有声音响度的变化;拉出不同的音符会有音调的变化;用不同的琴弦,会有不同的音色变化。归纳:
1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1s振动的次数。
2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3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三:回顾噪声:令人厌恶的噪声
两种分类方法:1物理学角度 2环保角度(重点)提问,谁能说说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不同?
总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频率大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超声波的特点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能量集中能成像等。应用有B超雷达等。频率小于20Hz的是次声波。次声波传得远,可以绕过障碍物。地震海啸等能够引发次声波。
四、学法指要
例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________中不能传声。例题2: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水中比在钢铁中传播得快
(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小。
例题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要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不能传声,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要听到回声,障碍物距发声体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____。
例题4:对离你10米远的高墙讲话,被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到达你耳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米,此时你________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因而回声和原声___________。
例题5: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米,从子弹离开枪口经过1.5秒,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时势速度是()(A)340米/秒(B)680米/秒(C)227米/秒(D)无法确定
例题6:用纸片刮动梳齿,纸片就振动,发出声音,很快刮动梳齿比慢慢刮动梳齿,纸片振动得________,快刮时,纸片发出的音调________。
例题7: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
(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
例题8:让钢琴和胡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胡琴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
例题9: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减弱噪声的途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课后习题
一、判断题
1.2.3.4.5.6.7.8.9.因为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所以一切振动物体都在发声.。()
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
声音传到松软的物体上时,很难产生回声。()
只要有振动,一定有声音。
()频率越大, 音调越低。()
频率越小, 响度越小。()
对同一根音叉, 用锤重敲音叉比轻敲音叉发出的音调高。()
蜜蜂和蝴蝶飞行时, 翅膀都在振动, 人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
音调不一样,响度就要变化。()10.各种声音的音调都是相同的。()11.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12.判断正误:音调是由声源振动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13.各种乐器在合奏中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14.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强弱的等级。()
15.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16.70分贝以上会干拢谈话, 影响工作效率。()17.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不同。()18.声音的大小决定于音调的高低。()
二、选择题 1.“„„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2.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
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吸收了;
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无法听到;
C、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D、市区禁止机动车辆鸣笛是为了减小噪声。
4.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6.下图略,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试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线吊住乒乓球撞击音叉; ④敲击器物,使烛焰熄灭。
A、①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②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③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④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7.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 ①、用玻璃瓶罩住闹钟;②用钢尺置桌子上,一只手按住钢尺一端,另一只手弹动钢尺; ③、用细
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8.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9.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声速一定大于液体中声速;
B.空气中声速一定为340 m/s; C.声速表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D.不同介质中声速相同。
10.下列实验中,不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小球被弹起;
B、把一枝铅笔固定在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曲线; C、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音响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随着音乐起舞。
11.“引颈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 音调的高低;
B 响度的大小;
C 前者指音调高低,后者指响度大小;
D 后者指音调高低,前者指响度大小。
12.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
A音量不够;
B 响度不够;
C频率不够;
D 音色不好。
13.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4.2008年的CCTV青年哥手大奖赛中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均可 15.“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B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6.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B
A.说话音调低一些; 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 D.说话频率慢一些。
17.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8.口技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乐音。19.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 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 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20.动物在活动时常常忘不了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头和耳朵的方向,这是因为()。
A.向其他动物示威 ;
B.判断声源的位置;
C.动物的一种习惯动作;
D.赶走小虫。
第三篇:声学习题
教师之家()
随堂练习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
3.如图3-1-5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
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______________.
5.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这个实验利用泡沫塑料被音叉弹开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6.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7.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8.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米/秒.
9.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10.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教师之家()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发声体的_________ 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_______,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_.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m/s.3.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
4.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_________次敲击声.5.你知道超音速飞机吗?按常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_ km/h.6.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某同学测出声音在空气中2 s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是690 m,由此他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7.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二、选择题
8.(多选)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9.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
C.空气、铝、海水B.铝、空气、海水 D.空气、海水、铝
10.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旷野里空气稀薄
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当气温是15 ℃时,你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你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
A.340 m
D.17 m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教师之家()B.170 mC.34 m
D.声音能够在任何物体中传播
三、计算题
13.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
14.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洋的深度,当从海面发出声音3 s后接收到回声时,测量出此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40 m/s)
15.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使两只船在水中相距17 km.一只船上的学生将一个发声体放入水中,当发声体发声的同时,船上的灯闪亮;另一只船上的学生在水里放一个听声器,他们看到灯闪亮后经过11 s收到了发声体的声音.请问他们测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
16.某司机驾驶汽车穿过山洞后以54 km/h的速度向远离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4 s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此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
教师之家()
第四篇:声学习题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晌度
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8.如图所示,相同的8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向瓶内吹气,可以发出“1、2、3、4、5、6、7、AB图1CD
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温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9.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10.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二、填空题
1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12.如左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右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abcd
14.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和。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较高。
15.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16.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17.在摄氏温标中,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作为0℃,以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作为100℃.三、探究与简答题
18.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小名在研究水的热膨胀时,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1)通过分析以上的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请把你初步得出的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
中:。
(2)通常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1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
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20.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结论:
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2)
21..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截面积;b、c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的截面积,装有如图的水.田华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探究气柱发声的频率与气柱的关系,听声调的高低。(1)若探究“气柱愈长,发声的音调愈高”,应选(填字母代号)(2)若选择的是 b、c,则探究的是
.(3)若他们选择的是c、d(c与d不等高,但截面积相同),试猜想他们想探究的是:
.
2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1m/s,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三个可能出现的场景.1、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振动就一定发声D、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
2、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3、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
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4、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A、打开窗户让空气增加流动4 B、用棉花塞住耳朵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
5、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向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6、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7.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8、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D.振幅
9、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1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13、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第五篇:物理声学经典试题
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2.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B.频率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4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挡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
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5.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广东省,3 分)
6.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 B 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四川省成都市,2 分)
7.在如图 1 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陕西省,2 分)
8.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交通部门在考场附近的街道上设置了标志牌,如图 2 所示。目的是在 _______ 处减弱 _______。(黑龙江省,2 分)
9.为了研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某物理研究小组回顾了真空是否传声的探究: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进一步推断,当罩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声音将完全________。
(山东省青岛市,1 分)
10.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为了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
(江西省,2 分)
11.如图 4 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 A、B 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13.家蝇飞行的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14一个人在峡谷中大声呼喊后听到了回声,他是在声音发出后3秒钟听到的回声,问反射声音的峭壁离发声的人多远?(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左右)15.一个人距离一高山100米,面对着高山大声喊话他能否听到自己声音的回声?为什么?16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