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教案[五篇模版]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24-104747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4 01:23: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教案 课题: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灵武市东塔学校

1、教学目标

①.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③.知道安全电压,理解安全电压为什么安全。

2、教学重点

①.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②.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3、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4、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5、教具准备

安全用电挂图、多媒体课件、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幻灯片①、各种警示标志,请学生辨认,并能说出这些标志都在什么地方或说明哪里有这些标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标志。不需要同学们对所有的标志都认识,或说清楚,重点放在对“高压危险”的标志认识上。

问题

1、投影“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标志吗?

问题

2、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思吗?

问题

3、同学们都在生活中或电视里的哪些地方见过这种标志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师]鼓励同学们大胆的回答。

投影幻灯片②:高压线、变压器、交通路口靠近高压线的地方、配电房等地方的警示标志,明确凡是容易引起人们触电事故的地方,都应有这种明显的警示标志。然后老师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在电池上或手电筒上看到过类似的警示标志?

二、进行新课

1、师启发学生:我们在实验中做实验时,有电池才能点亮小灯泡.电池也是有电的,为什么没有警示标志呢?

2、组织学生讨论:

问题㈠电压高低与有没有危险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㈡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学过的电学知识分析一下呢?

问题㈢电压越高越危险,是因为电压越高,电流会很大,所以可以说电流越大越危险。为什么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非常好。你分析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3、播放幻灯片③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

师引导:从我们投影的资料,说明了同学们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师]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对照我们投影的资料,你能分析一下安全电压为什么是不高于36 V,而不是其他的值呢?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提醒同学们从考虑人体的电阻着手.4、练习:播放幻灯片④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两名学生板演,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干燥时:Imin=Imax=36 V=7.2×10-3 A=7.2 mA 5000 36 V=36×10-3 A=36 mA 1000 36 V潮湿时:Imin==0.045 A=45 mA 800 Imax=36 V=0.18 A=180 mA 200 [师]从这一组计算的数值,你看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的看法。(说明:投影资料“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到的。人体的电阻除与皮肤表面的干湿情况有关外,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及身体素质有关系。)

引导同学们阅读教材P25“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师启发: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记得吗?(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这么高的电压,即使人体的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触,对人体有没有危险?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交流)

①家庭电路的电压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所以是有危险的。②那么,为什么强调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呢? ③难道用干手触摸没有危险吗?

④家里的插座、开关等的金属导体是不是直接露在外面呢? ⑤使用的时候,手触摸到的是绝缘的部分还是导电的部分? ⑥干手和湿手的区别在哪里? ⑦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4、播放幻灯片 1.短路和断路的定义

2.螺丝口灯泡和卡口灯泡有哪些区别? 3.。家庭电路中短路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已了解了一些安全用电常识。但是还要注意,有些情况下不仅不能接触带电体,就是靠近也是危险的。

5、[投影]高压触电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同学们知道了生活中的用电安全。如果在雷雨的天气,自己在家里看电视,家里大人会要求你把电视关掉,特别是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还特意要提醒你将室外天线拔掉,这是为什么呢? [放视频]雷电的产生、危害和预防。

请同学们根据这段录影资料,结合自己平时对有关知识的学习,谈一谈你对雷电的了解。

[师]同学们对雷电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大家观察书中三幅图中的避雷针,并尝试解释它们是如何避雷的。

[师]鼓励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引导同学们分析。避雷针的作用是将雷云放电的通路由原来可能向被保护物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本身,由它及与它相适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所以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它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同学们仔细观察高压输电铁塔上的导线,有的导线是直接挂在铁塔上的,有的导线不是和铁塔直接相连,而是挂在吊在铁塔上的绝缘子上的,这些导线是高压输电线,而直接挂在铁塔上的线就是两条防雷的导线。铁塔是直接和大地连着的,高压输电线一般是祼线,没有绝缘层包围,但它通过绝缘子和铁塔绝缘了,而防雷的导线直接挂在铁塔上,一旦有雷电,防雷的导线通过接触的铁塔直接将雷电流引入地下,起到了保护输电线的作用。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安全电压、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何救助触电人,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四、板书设计

1.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4.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产生:

危害:

(略)预防: 避雷针: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八章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电与磁》全章教案

一、磁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重、难点:

磁场、磁感线的含义。知道磁场间的作用。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场 我国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进行新课:

1、磁现象: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试验:47页图8.1-4甲示,结论

(1)磁极: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地方 南极(S极)北极(N极)

试验:47页图8.1-4乙示,结论

2、磁场:

试验:把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 结果: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1)、结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看不见、摸 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试验:48页图8.1-6示

结果:小磁针的排列很有规律,一系列的曲线。(2)、结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 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 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其方向有N极→S极)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几种常见的磁感线 练习:49页画磁感线

指南针为什么总指一个方向?(3)、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 在磁场。

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

3、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试验证明:

生活中的磁化现象: 探究:磁化钢针

3、达标练习:课本后5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重点磁场的含义,以及磁感线的含义,比较抽 象,应重点分析。多试验。

二、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重、难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 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 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 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 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 什么物体?

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 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 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 存在?„„如何增强磁场?

(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 体的相似?

(1)试验:54页图8.2-4示(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 磁场相似。指出N极、S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2)试验: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

(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 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 螺线管的N极。

练习:判断一些通电螺线管的N、S极

3、达标练习:课本后5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重点磁场的含义,以及磁感线的含义,比较抽 象,应重点分析。

2、多试验。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 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 再实物观察。(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 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教学后记:

重点是电磁继电器怎样控制电路的,一定要对课本后面几 个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电路的控制,并学会分析 电路的方法。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 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 再实物观察。(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 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教学后记:

重点是电磁继电器怎样控制电路的,一定要对课本后面几 个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电路的控制,并学会分析 电路的方法。

四、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重、难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评讲上一节的物理套餐的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 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61页图8。4——1示 结果: 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62页图8。4-2示 结果:转动(左右)

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 动机)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1)、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重点分析图8。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6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后记:

实验得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结论。

重点分析图8。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怎样换向。

五、磁生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2、过程和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重、难点: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丹麦物理学家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 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66页图8。5——1示 结果: 次序

实验条件

电流表指针反应

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把单根导线换成匝树很多的线圈,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维持上实验器材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不同方向运动。

1、电磁感应:(法拉第实验)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 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 条件:(1)、电路闭合(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

2、发电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1)、结构:转子、定子(2)、原理:电磁感应

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交流电(AC):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4)、频率: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赫)符号:Hz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频率是50Hz

3、达标练习: 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磁场产生的条

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于导体在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

种。产生的电流叫做。

3、电路中产生,叫交变电流。

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5、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转化过程,是把转化成。

6、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6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后记:

电磁感应的实验分析是重点。分析清楚交流的的来源。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第七章

第1节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物理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人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科学归纳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力的概念的形成就是科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本节的重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发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改变的原因。本节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进行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些铺垫。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3.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学习。

时安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旱冰鞋、气球、橡皮筋、水桶。

导入新

问题导入

.分组实验:每组同学吹好气球,怎样使它破裂?学生列举的办法有很多:扎、挤、吹……

2.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了力?事例:背书包、提重物、蹬自行车……

3.请同学们拍桌子、两手互拍、掰手腕、拉橡皮筋……体会一下施力和受力的感觉。你对力产生了什么认识?

情景导入

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下列图片,并提出思考问题,几个情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上述事例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呢?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呢?

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推进新

一、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一)活动与探究探究要求:请用你桌上的器材,设计如下几个活i动,然后观察思考。

(器材准备:小车、磁铁、钢球、弹簧、橡皮泥、气球等)

.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橡皮泥和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发生了什么改变?展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的变化。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摩擦力(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摩擦力教案(第一课时)苏科版物理

教学课题:

三、摩擦力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三种摩擦力并判断其方向;

2、通过探究知道用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大小,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应用使本教时教学重点及难点。

[实验准备]:玻璃杯、米、筷子、烧杯、水、长木板、木块、钩码四个、小车、毛巾、弹簧测力计、滚珠轴承、圆珠笔

[教学过程]:

1、静摩擦 静摩擦力

在拉动之前,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这时木板对木块的阻碍为静摩擦。

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

木块滑动时,木板对木块也有阻碍作用,就是滑动摩擦。

物体滑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体会:将手放在桌面上滑动

3、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力

小车在木板上滚动时,木板对小车也有阻碍作用,即滚动摩擦。

物体滚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滚动摩擦力。

总之:接触面总要阻碍物体的运动,这个力就是摩擦力(f)。

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归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且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三、生活中的摩擦

1、汽车行驶

2、自行车转轴

3、运动员上杠前手上涂镁粉

4、鞋底花纹

5、人走路

6、滑雪

7、划船

8、溜冰

9、汽车刹车

10、粉笔铅笔写字

11、圆珠笔鞋子

12、滚珠轴承

属静摩擦:3、4、5;滑动摩擦:6、7、8(冰刀)、9、10;滚动摩擦:8(旱冰)、1、2、11、12

属有益摩擦的:3、4、5、9、10、11

属有害摩擦的:1、2、6、7、8、12

思考:若没有摩擦,会出现什么情景?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人教

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计算、测量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功和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

教具准备: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钩码、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任务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对人们无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3、人们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_____功,对水做的功是_______功。

4、大小为20N竖直向上的拉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把重30N的物体向上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额外功为______,总功为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7、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__1

二、合作探究

有用功与额外功

[实验]

利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参照本进行)

.提出问题:使用动滑轮省功吗?

2.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一定高度,再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计算拉力做的功

3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实验分析:Gh与Fs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

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用有表示。

对于额外负担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额表示。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用总表示。即总=有+额。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_________

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一台起重机将1800N的物体提高2,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果额外功是4800,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本方法进行结果填入下表)

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G/N

提升高度h/

有用功

/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总功/

机械效率

η

三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一样吗?分析你的测量结果,看看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少额外功(使用较好机械)

(2)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增加物重)

三、巩固提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总功

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提一桶水和提半桶水做的有用功相等、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D、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时,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水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2、用图示滑轮组把重G=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绳端的拉力为F=0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有用功有用=______,总功总=______,额外功额外=______,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______。

3、如上右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则泥桶上升_____,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通过测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四、拓展延伸、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大小与功率大小有关

.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2、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3、如图,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l=2

l=η2

B.1=2ηl<η2

1<2

η1>η2

D.1>2ηl<η2

4、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A相等的时间内,甲机器所做的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器花的时间少

甲机器比乙机器省力

D上述说法都不对、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减小总功

D.减小外力

6、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车厢底板高度h=1,斜面长度s=3,用力F沿着斜面把G=1800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多少?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用滑轮匀速提升360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教案[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