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2、学会对小说能进行场景分析与鉴赏。
第一课时
炮兽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学习过程:
一、文本解读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当时,共和国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象。小说中三个主人公分属不同营垒,个性立场十分鲜明,以前又相互认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与共和军司令官郭文是亲戚关系,而共和国派来监督郭文的神父西穆尔登又曾是郭文的老师。小说最后在这样一个情节中达到了高潮:在共和国军的围困下,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看到即将被大火烧死的三个孩子,人性萌发,力救小孩而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共和国年轻的司令官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处死他而应当宽恕,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时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会代表、他的老师西穆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补充介绍相关情节)
四、相关内容连接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装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的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二、检查预习,落实字词基础
歼灭()禀赋()颠簸()槌()一垛墙()合拢()褥子()气喘吁吁()驯服()颠踬()锚()胳膊肘()摇曳()剐()
铁锤()
瞥见()飓风()痉挛()
三、维克多·雨果
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25岁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共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8岁剧作《欧那尼》在法兰西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的主导地位。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作品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等。创作主调:赞颂真、善、美,鞭挞黑暗、丑恶、残暴。
小说方面:多半写社会小说描写人生百态为主,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节生动、结构离奇、感情澎湃、气势磅礴,震慑人心,脍炙人口。
四、新课导入:《泰坦尼克号》中的场景
导入: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
五、明确本单元的话题内容(见课本29面)
1、为什么说场景是小说的最小的构成因素?场景一般由什么构成?
2、在小说中场景主要有哪五方面作用?
3、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六、进入文本:初步体验,切分场景
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阅读,交流)
七、文本解读,对照名句,探究场景
(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的功能.)
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
1、找出课文相关内容:
2、找出课文相关内容:
小结:雨果名言对照: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
(二)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
1、找出课文相关内容:
2、找出课文相关内容:
小结:雨果名言对照: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三)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
1、课文相关内容:
2、课文内容:
小结:雨果名言对照: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总结: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四)《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
八:本文中的场景描写起到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见课本P30-31)
思考: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
安东诺夫卡的苹果 学案XQS 学习目标:
1、思考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概括每个部分场景的主要内容。
2、分析本文场景描写特点和作用
文本解读:
这篇作于一九零零年的《安东诺夫卡苹果》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风景小品。它简直就是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这篇小说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来组织、推进,这一点很像散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秋天的精美景致。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这又是一篇由思绪而组织的小说,凭借“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丰收年成的情景,我是怎么也忘怀不了的”“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等这样的语句将小说过渡到另一幅图景中,显得娴熟而自然。
小说的第一部分,选择了安东诺夫卡苹果成熟的季节来描绘。在寥寥几笔勾勒出果园清晨图和日暮图的大致样貌之后,作者又饱蘸了浓浓的色笔来细描这两幅图画。在“小家碧玉”和“公子哥儿”的群像中,“村长年轻的妻子”成为了作者重点描绘的主角。作者用细腻的工笔描绘了她的外貌、穿着,简直是栩栩如生。由外而内地把一个典型俄罗斯农村主妇的形象推到了我们面前。几个次要人物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构成一幅买卖图,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
接下来,作者又将笔触伸入夜幕,将这幅图画浓墨渲染。夜色深沉时,作者便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平凡的生活场景渗透出些许诗意。
第二部分,以农谚和抒情性的语句引领,过渡到田野丰收的图画上去。在这一节里,作者极力描绘了农村当时的富庶,人们的长寿、富足,心平气和。“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将叙述由“富裕的庄户人家的生活方式”转向了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的回忆,顺理成章地来描写姑母的庄园生活图景。好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作者的观察由远及近,先写远方的景物,再写近处的景象,紧接着,“鹞雏”又将我们的视线由近引向了远方。这些画面的色彩又是多么鲜亮明丽!蒲宁对色彩的感觉是一流的,他的图画里永远都充斥着明丽悠扬的旋律。
蒲宁是个对贵族生活颇为留恋和向往的人,在他的意识中,与世无争、相安无事的农庄生活,并无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他厌恶任何一种打破这种“理想化”社会平衡的革命。因而,在他的笔下,贵族农庄的生活是美好而惬意的。有了这层了解,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他在描写农奴制以及姑母的农庄时,会那样饱含深情。
宅第内部的描写就与巴尔扎克的手法有相似之处了。作者通过物质空间的描写来揭示所有人的性格身份、生活情趣。贵族的华贵、矜持、整洁、气派和排场在房屋内部的陈设中一览无余。在这个背景下,姑母是图画的主角:结实硬朗、傲岸而又和蔼——这就是贵族气度。丰盛的晚餐则是贵族奢华气派的最好诠释。
第三部分,农忙时节已经过去,九月将尽,深秋来临,狩猎季节开始了。狩猎固然是这组图画的中心,但作者还安排了几幅图画与它铺垫映衬。充满了明与暗、冷与热、轻与重、动与静的对比。森林中纵马狩猎的场面也是扣人心弦,紧张激烈。随着“我”的迷路,闯入另一孤林,又插入了一段“死一般寂静”的风景描写。森林里的潮气和幽暗、冰冷和寂静,和前面那一幅人喊马嘶、犬吠兽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客人误了早起打猎而在主人书房里浏览藏书时,在慵懒的书卷气中,读者也度过了一段甜蜜而孤独的时光。这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照,但不是对立而是生活的连续,从动到静,从刚到柔,打猎时的狂野气息被随后的书卷气所冲淡,就像俄罗斯皑皑雪原与温暖的林间小木屋并存一样,在粗犷与温馨的交织中,自然形成了生活的,也是艺术的节奏。更重要的是,阳刚气的东西在这里只是构成作品整体节奏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单一风格本身,种种因素相互制约、融合,在这之上形成了一种统一的令人陶醉的优雅风格气质。
第四部分一开头,作者就按捺不住地展开了凭吊:时世变迁,贵族生活一去不返。从而展开了对小地主生活图景的回忆。作者充满无限的缅怀与惋惜之情,将小说结束于一种悲剧气氛之中。
一、预习检测
黑黪黪()鸫鸟()
狺狺()
雨霁()
篇什()
倏忽()
詈骂()
荣膺()
揄扬()(称赞)
倾圮()拾掇()
湛蓝()
伛偻()
深邃()
无垠()
入殓()
缅怀()
谛听()
媲美()
湿漉漉()
静谧()
萦绕()
犄角()
粗糙()
馥郁()
惬意()
黑魆魆()
绚烂()
纡尊降贵()
卷帙浩繁()颐指气使()
阒无一人()
破釜沉舟()
风驰电掣()
沁人心脾()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
寥阔
暮霭
坐落
林阴道
料峭
美轮美奂
蜂拥而上
震耳欲聋
二、作者简介
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就辍学,19岁外出谋生。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
浦宁的创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早期作品主要描写贵族庄园生活,批判贵族阶级精神上的贫困、堕落,又为其没落唱挽歌,如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田间》(1892)等。1910年,中篇小说《乡村》问世,标志浦宁的创作视野有了新的变化,由狭窄的贵族庄园转向广阔的社会,更加关心农民和俄罗斯的命运。这部作品使他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
蒲宁的创作风格: 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生动和谐,富于节奏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三、阅读思考,解读文本
(一)线索分析
这篇小说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也不靠情节来组织,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来组织、推进,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能否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起一个名字?
线索
图景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二)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特点
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向来为文学界称道。
(三)场景分析请细读课文第一部分,选择期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内容加以赏析。重点赏析(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中主要从哪两个侧面来写果园丰收图景的?第一段与后面段落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1)、(2)、2.概括这部分景色描写所体现出的特点。(1)(2)(3)
3.赏析提示果园清晨图 视觉的印象: 嗅觉的印象: 听觉的印象:
——()描写 果园日暮图 视觉的印象 嗅觉的印象: 听觉印象
——()描写
生动细节:雇工吃苹果,果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 情感:
果园清晨图 背景:
前景:人物。那几个?
——()描写 果园日暮图
浓墨渲染夜幕图画。
作者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
果园里的“篝火” 人影。声音
——()描写
五、领会“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义
六、补充小说“真实”的文学思想
“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的观察和仔细的辨析来研究当代社会生活风俗 ” 作者用回忆的口吻,缅怀逝去的美好的田园梦境,抒发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主题)
七、课外延伸阅读。
伊凡.布宁小说《乡村》 显克微支《灯塔看守人》
八 课堂作业
知识拓展----你能说说下列场景描写语段的作用吗?
1、“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最后一课》
2、“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已只穿一件破夹袄)
《孔乙己》
第二篇:《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之“主题”导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之“主题”导学案
高二年级 主备人:张莉莉 时间:202_ 年 5 月 27 日
“主题”描述
1.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爱情”“战争”“复仇”等,我们将它们称为“母题”。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可纳入“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宏大“母题”中去。
2.世界上仿佛就有两种文学,一种是让你娱乐,一种是让你思索或边娱乐边思索。作家写小说的最终目的,似乎也不外两种,讲故事或是讲道理。
3.表现主题分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自觉的是指指以思索(或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如《丹柯》和《炼金术士》,不自觉的是指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如《一千零一夜》。
4主题鲜明是小说的忌讳,因此,要形象大于思想,要模糊处理。
【认知】
■论述(“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因此你对小说拥有绝对的发言权)1.《丹柯》的主题
明确:通过描写青年丹柯牺牲自己带领族人克服重重困难走出黑森林的故事,歌颂了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和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丹柯悲剧命运的沉痛哀思。
2.《炼金术士》的主题
明确: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并做好经受艰难的考验的准备。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梳理:从这两篇小说中摘录几句富有意蕴或能够揭示主题的句子(不少于5句),然后选出其中一句点评。
摘录:①人们老是坐着在想,可是任何一桩事情——无论是工作也好,女人也好,都不会像愁思那样厉害地使人身心疲乏。
②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
③丹柯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④我只会释梦,不知道怎样把梦想变为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生活要靠女儿供养的原因。⑤好象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
⑥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神秘的力量试图证明,实现天命是不可能的事。
⑦不管你是谁,也不论你做些什么,当你真心梦想着什么的时候,你最终一定能够成功。⑧“人们很早就开始学习生活的道理,”老人说道,带着一种痛苦的表情,“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早早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人生就是如此。”
⑨如果你一开始便把自己还没到手的东西预支给别人,那你就会失去为之奋斗的愿望。……让你
知道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代价……
⑩你的财宝所在之处,也将是你的心灵所在之处。
⑾男孩告诉他自己,在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⑿任何一个人都能在自家的后院里建一座金字塔。
点评示例⑿: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历经艰险来到埃及的金字塔下寻宝,最后却被告知,宝藏就在他的国家西班牙的原野上,最后他终于“知道了他的财宝的藏身处”。其实,真正的宝藏不是金钱、珠宝,一个有梦想并且为之而努力奋斗的人,他会把身边的一切都当作财富,包括厄运、挫折等。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蕴藏着财富的金字塔,它不在埃及,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自己的后花园里。
【探究】
■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明确:“林子”指困难、逆境、厄运等,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挫折,也可理解成整个民族遭遇的灾难和困境。“尽头”则是“有限”的意思。这句话表明困难和挫折都是有限的,只要努力坚持、竭力争取,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赢得成功。
②金字塔看起来在冲着他笑,他也回报它们以笑,他的心充满了欢乐。
明确:男孩没能在金字塔找到财宝,但他的心还是充满了快乐。这是因为他虽然没能在金字塔下找到财宝,但他知道了财宝的藏身之处,这也就同样达到了目的。而且他经历了这些苦难和考验,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浅析小说《丹柯》的悲剧色彩。
明确:鲁迅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说《丹柯》的悲剧色彩也正是从英雄丹柯的毁灭上体现出来的。族群后有强敌环伺,前临不测之险地,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美少年丹柯横空出世,被族群推举出来带领大家。但一遇到密林的阻隔,族人们就开始抱怨,而大雷雨来临时,众人更是对他争相诋毁、责难,甚至要“弄死他”,为了中止人们毫无作用的抱怨,尽快带领大家走出森林,他毅然掏出了自己那颗真诚的、燃烧的心。然而,当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小说的悲剧性不仅仅体现在英雄的毁灭上,英雄不当毁灭而被毁灭,毁灭之后却还不为那些被拯救的人所理解,这才是真正的的悲剧之所在。
链接高考
一、考察类型
高考对小说主题的考查,常见问题有: 1.请总结小说的主旨(或概括小说的主题)。2.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3.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4.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 5.你能举例说明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吗?
另外,还包括对小说题目双关意义的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对有关深化主题的语句的理解等。
二、答题指津
1.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3)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作品中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普遍现象。这5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并非完全独立。
2.主旨的概括形式:(1)通过„„赞扬了„„(2)批评了„„
三、典题例析
(202_·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
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作答时,一要观点鲜明,有自己的合理的依据,二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观点合理,能根据文章内容作出合理分析即可。
四、即时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梦记
博尔赫斯
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尔·伊萨基叙说了下面的故事:
“据可靠人士(不过唯有真主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慈悲为怀、明察秋毫的)说,开罗有个家资巨万的人,他仗义疏财,散尽家产,只剩下祖传的房屋,不得不干活糊口。
他工作十分辛苦,一晚累得在他园子里的无花果树下睡着了,他梦见一个衣服湿透的人从嘴里掏出一枚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伊斯法罕,去找吧。’他第二天清晨醒来后便踏上了漫长的旅程,经受了沙漠、海洋、海盗、偶像崇拜者、河流、猛兽和人的磨难艰险。他终于到达伊斯法罕,刚进城天色已晚,便在一座清真寺的天井里躺着过夜。清真寺旁边有一家民宅,由于万能的神的安排,一伙强盗借道清真寺,闯进民宅,睡梦中的人被强盗的喧闹吵醒,高声呼救。邻舍也呼喊起来,该区巡夜士兵的队长赶来,强盗们便翻过屋顶逃跑。队长吩咐搜查寺院,发现了从开罗来的人,士兵们用竹杖把他打得死去活来。
两天后,他在监狱里苏醒。队长把他提去审问:‘你是谁,从哪里来?’那人回道:‘我来自有名的城市开罗,我名叫穆罕默德·艾尔·马格莱比。’队长追问:‘你来波斯干什么?’那人如实说:‘有个人托梦给我,叫我来伊斯法罕,说我的好运在这里。如今我到了伊斯法罕,发现等待我的好运却是你劈头盖脸给我的一顿好打。’
“队长听了这番话,笑得大牙都露了出来,最后说:‘鲁莾轻信的人啊,我三次梦见开罗城的一所房子,房子后面有个日晷,日晷后面有棵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后面有个喷泉,喷泉底下埋着宝藏。我根本不信那个乱梦。而你这个骡子与魔鬼生的傻瓜啊,居然相信一个梦,跑了这么多城市。别让我在伊斯法罕再见到你了。拿几枚钱币走吧。’
“那人拿了钱,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在自家园子的喷泉底下(也就是队长梦见的地点)挖出了宝藏。神用这种方式保佑了他,给了他好报和祝福。在冥冥中主宰一切的神是慷慨的。”
这篇寓意性极强的小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小说主题的鉴赏能力。我们通读全文,从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穆罕默德·艾尔·马格莱比入手,归纳本文的主题。小说写主人公为追求好运在伊斯法罕经受了一番痛苦磨难,而正是这番痛苦磨难又帮他走向了成功。这篇寓言性极强的小说借助“神”的安排构思情节,设置人物命运,我们透过现象看其本质,通过这一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从中整理出一般规律或道理,也就是小说的主题了
写作能力整合
一、亮点借鉴
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作者写作时的初衷,还是读者阅读后的感受,都说明小说是应该有主题的。
《丹柯》一文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文章也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国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炼金术士》一文通过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艰难的考验。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二、技法点拨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组织等,这些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三、成功例文
踮起脚尖
“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就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其他人来说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
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团圆饭。姥姥突然感叹一句:“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于是大家又都陷入沉思中,爸爸安慰道:“放心吧,老人一定会回来的。”
记得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姥姥特高兴,坐在电视机旁的人,只有她一个人激动得流泪。她说:“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次她没有哭,她开心地笑了,并向我们全家人宣布:“澳门也回归了,接下来就是台湾了。我用不着踮起脚尖了。”说完,就唱起了那首《七子之歌》,虽然音调有些不对,而且声音中夹杂着些颤抖,但她还是尽情地唱着。
接下来的几年,姥姥渐渐没以前硬朗了,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她依旧和以前一样,看新闻,听天气预报,还时不时发出声音:“台湾气温降低了,会不会冷?”有时却是愤怒的声音:“台湾要搞台独,不行!”
她的病越来越重,以至于不能看新闻,也不能听天气预报了。爸爸知道她关心台湾问题,每天都把最新消息告诉她。她把期待当做信念,面对着病魔的折磨,她靠这种信念支撑着。看着她那样痛苦,我们全家人也跟着痛苦,可是却无法帮助她。
直到一天,我把关于台湾的最新消息告诉她:“台湾问题已经和平解决了,她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且,我们也已经与姥爷取得了联系……”虽然这是假的,但她相信了,她在欣慰中闭上了眼睛,看她安详地离去,我们都哭了。
台湾,姥爷,快回来吧,实现我的谎言,也实现姥姥的心愿。
亮点点击:这是一篇典型的“主题先行”的文章,是考场上的流行色。但作者善于以小见大,把难度较大的时势题材把握得很好。结构、情节,甚至还有细节,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短短的900字揭示了国家不能统一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踮起脚尖”盼家人团聚、祖国统一这一时代主题。文章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自然。此外,白描手法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篇:《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结构
第六单元 结构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结构运用上的异同;
3.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4.考察层层推进的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是如何作为一种小说结构方式的;
5.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结构的特色。
二、作品赏析
《牲畜林》
1.卡尔维诺及其创作
伊泰洛·卡尔维诺于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父亲是园艺师,母亲是植物学家,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1925年卡尔维诺全家移居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二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做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24岁。
卡尔维诺的作品手法高超,思想深邃,而且具有极为充沛的想像力,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成为最难与别人混淆的作家之一。不少批评家认为,若非1985年他在应邀赴美国演讲之前猝然去世(遗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称《美国讲稿》,成为20世纪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至今仍然是许多当代批评家的案头宝典),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可能就是他。他的作品,不仅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被遗忘,反而继续焕发出惊人的魅力、引发越来越高的热度,其代表作《祖先三部曲》《宇宙奇趣》《看不见的城市》等,拥有着越来越多的译本和青年读者,也成为各国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与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于奇妙的故事之中。卡尔维诺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很深,他本人曾经专门花费两年时间来整理意大利民间故事,所著《意大利童话》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他不断探索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但是一直将意大利民间文学的色彩保持在他的极为先锋的小说当中。比如,卡尔维诺认为,意大利民间故事讲述的原则,是和谐的原则,很少暴力野蛮的情节,因此,他的文字,总是绅士一样的文质彬彬。但他并非简单地模仿民间文学的这种风格,而是有自己更深的思考──他曾经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讲了一个欧洲古代传说,蛇发女妖美杜莎难以铲除,因为凡是正眼看见她的人都会变成石头,于是,帕修斯在出征的时候,便使用一面锃亮的盾牌作为镜子,在镜子里观看女妖,最终把她杀死;在卡尔维诺看来,文学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轻灵、智慧地来反映生活,文学应该有自己的角度,而非照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样才能获得文学的生命力。
第六单元结构[]第六单元结构2.内容与题旨
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按照一般的写法,很容易把它写“重”。面对战争,悲剧当然是有力量的,但悲剧并非惟一的写法。当然,盲目写成喜剧,忽略战争的严酷性,肯定又是不真实的。对此,卡尔维诺选择了“牲畜林”这一意象来结构全篇,“牲畜林”就是一面帕修斯的盾牌,可以从中看见真实的世界,但又不受这个世界的危害,不会因此而变得僵硬。面对战争,“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没有对战争的恐惧。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则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小说中抓火鸡的一段,有一句这样的话:“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这句话其实泄漏了天机。在《圣经》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不满,决定用一场大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放过善良的诺亚一家。诺亚方舟是一个终极避难所,洪水吞噬整个世界,消灭一切邪恶,只有乘坐诺亚方舟的人,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它是善良的人类的力量和希望。从这个角度而言,把“牲畜林”比做诺亚方舟,寓意也是很深的。
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3.结构分析
“牲畜林”既是小说主题的要点,也是小说结构的要点。
从外貌来看,男主角朱阿是个近乎小丑的形象,他还是嗜酒过度的酒鬼、不可救药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小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他引来的,还是一头牲畜: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使得各种牲畜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的野猫和悬崖面前丧生。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小说的情节本来十分紧张,但作家却多次使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进展设置障碍。除了六次大幅度地使用之外,还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只是用得比较不动声色而已。反复延迟,也是民间故事经常采用的手法,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能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颇有意思的话题。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在小说中,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击,其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在内。首先,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要点,都在于“牲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帕修斯盾牌(镜子)中反射出来的妖魔,仍然那么残酷,真实并未走样,只是她的魔力再也不能伤害我们、反倒要(在小说中)被我们的精神力量所征服。
刻板的重复,会惹人厌倦,但卡尔维诺却有办法使六次重复各有声色。
小母牛“花大姐”倔强地不听德国兵的使唤,反而领着他进入密林深处,使他(包括后面悄悄跟着的朱阿)“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而朱阿则是思前虑后,“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从山洞里跑出”的一只小羊,被德国兵抓住之后,则是“声嘶力竭叫唤着”。出来恳求朱阿“瞄准点”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牧羊人。而朱阿被恳求之后,“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对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借喻),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下面的一只火鸡更有趣,它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德国兵抓住,逗引着对方一层一层地往树上爬,最终压断树枝摔了下来,而它自己却“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来给火鸡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半带利诱半带威胁地对朱阿说话,使得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接下来出场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同,一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状,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延迟法”的连续使用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但这是以作家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为基础的。这五段,五种生命力旺盛的牲畜(家畜、家禽)先后献艺,而作者一只笔写五次,把重复的情节写得毫无重复之感。否则,空有结构,没有血肉,这种重复就索然无味了。
然后是第六次,这次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一个太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说里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这大约也寄托了卡尔维诺的某种理想吧?
《半张纸》
1.斯特林堡及其创作
斯特林堡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北方贵族后裔、船舶经纪人,后来破产;母亲原来是客店女招待,因门第不当,遭家族歧视,所以斯特林堡自称是“女仆的儿子”。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兄弟姐妹众多,幼年的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思想情绪上的不安全感、贫困和祖母的宗教狂热给他的童年涂上了浓浓的阴影。因此,他一直把自己看做命运、环境和传统的悲惨的牺牲品。他断断续续地到大学读书,但从没有拿到什么学位。为了生计,他干过很多工作,但都没能长久。他在学生时代就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曾得到瑞典国王的嘉奖,但是,老国王去世之后,他尖锐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终于触怒瑞典的统治集团,迫使他从1883年后一直流寓法、奥、德、丹麦、瑞士等国,经常穷困潦倒,靠借贷和亲友资助度日,直至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回到祖国。在此期间,婚姻上的不幸也加深了他的内心痛苦。他的三次婚姻均以破裂告终。
他一生写过六十多部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语言研究的著作。他的剧作对欧美的戏剧艺术乃至电影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近代戏剧中他是第一个完全抛弃“三一律”彻底打破“四堵墙”的伟大戏剧家,正是他的艺术实践,启发了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奥尼尔、阿瑟·米勒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现代戏剧大师。他的小说创作和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他被称做“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的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思想的影响。叔本华强调世界的非理性与盲目性,认为世界是由盲目、荒唐的意志统治着,人们无法了解世界,无法预测未来,人在自然和社会中是无能为力的。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人生的可怕方向”“难以言表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机运的恶作剧,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叔本华这种悲观厌世思想,正说出了斯特林堡痛苦的人生经历给予他的主观感受,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但是,斯特林堡的世界观又是极其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就他的气质来说,他和他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有着执著的理想、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一种理想的和谐,这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自己内心的平稳。在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一种寻求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而且,哪怕仅仅是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幸福,在斯特林堡看来,也是十分宝贵的。
2.内容与题旨
《半张纸》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斯特林堡是20世纪的戏剧大师,但他的小说也很有成就。就像《牲畜林》把“牲畜林”作为结构的要点一样,《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特点,也是以轻化重,但它更是以外化内──用“半张纸”这个外部世界的意象作为结构的要点,来承载内心世界的波澜。但这个外部意象又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重点还是内心世界。这和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一致的。复杂的心理重负,使斯特林堡在他的创作中不断地从外部冲突中逃逸,进入更加复杂的人的内心以至于潜意识的描绘,深刻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
斯特林堡作为表现主义文学大师,与现实主义者重视物质世界、浪漫主义者歌颂自然的世界观颇有不同,他不仅对自然和物质世界常抱有全面否定的态度,而且对人的本性也素有怀疑;但同时又对人性和自然进行的绝望斗争保持着信仰。在这种挣扎之中,两种力量此长彼消。其中,《半张纸》显露出较为浓重的温情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是属于情绪比较温和的,又因为篇幅极其短小,结构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它常常被作为“小小说”的名篇收入各种选集和杂志,但是,需要了解的是,它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小小说之容量。
这篇小说虽短,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面对空空的房间,想到就要离开这里,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他徘徊着,顾盼着,寻觅着,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他决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取下纸条,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作家笔锋陡转,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3.结构分析
作为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熟知一件小道具如何在一场大戏剧中起作用。他把这种艺术技巧运用到短篇小说的创作构思中,便产生了以小见大、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这是写“浅层心理”而折射“深层心理”的手法;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刺激着,“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然使他决心要忘却。至此,小小的半张纸,极普通的、就要被丢弃的小纸头,竟奇迹般地打开了年轻房客的记忆闸门。这使他本来想忘记的一切得以被唤回,沉淀了的情感重又泛起涟漪,而且还巧妙地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顺序,一一展开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又用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将一个个并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连缀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
年轻的房客与爱丽丝的结识和约会是通过电话联系的;他们订婚时手持的鲜花和去教堂坐的马车是用电话订下的;新房的装饰和家具的添置是用电话办成的;蜜月中,他们沉浸在歌剧神话境界的美妙与和谐里,剧场的入场票也是通过电话来购买的;女主人爱丽丝要生产了,找佣人,订牛奶,买杂物食品等家务事也都是用电话办理的;爱丽丝的早逝,婴儿的夭折使年轻房客陷入悲痛之中,丧事又是通过电话请承办人来办理的。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采用类似意识的流动,但是并非随心所欲,漫无边际,而是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初恋的热情,新婚的甜蜜,失业的恐慌,就要做父亲的惊喜与不安,以及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种种人生的酸甜苦辣都由小小的半张纸连缀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作家绝妙的构思,精巧的布局,使小说新意顿生。
半张记录着电话号码的纸,表面上是机械的数字符号,对主人公来说却是充满了情感意义的东西。在他有限的生命中,由于它们负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以及难忘的痛苦,半张纸便溢出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电话纸,而是充满了温情与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作品以对半张纸的两分钟回忆,带我们游览了主人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两年。他得到了,也失去了,但最终,毕竟得到过。这是作者最精彩的收尾,依然抒情,却不像开头那般哀戚,境界立刻旷达高远起来。
小说采取速描式的勾勒,尽管每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个细节,却并不在细节上多作盘桓,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取材小,着眼小,构思新颖巧妙,使小说在短小的篇幅里做出了大文章,其效果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追忆逝水流年》给人的震撼。
短篇小说常常从事件的一点切入,从“生活的横截面”来观看世界人生。《半张纸》就是如此。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大作家莱辛曾经在《拉奥孔》中说:“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包孕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半张纸》结构的妙处也正在于此──目光停留在纸片上的时间,不过两分钟,对于小说这种时间的艺术而言,已经是短之又短,但是它选择的是一个特别具有包孕性的时刻:一段熟悉的生活结束了,而将来则是未知的。
如果说结构是一个“容器”,那么半张纸这个容器确是不简单。正因为日常,正因为简要,正因为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如此高度概括地揭示生活。
三、话题详解
(一)谋篇布局
1.结构是一个“容器”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结与影响的一种形式,是生活长河之水的一个“容器”。比如《牲畜林》,德军扫荡和游击战争,可写之事很多,在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里,只可能选择一部分来写。选择哪一部分?一个结构,就决定了所选择的这一部分,以及所选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位置。
在《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就是结构的要点,小说要写的是西班牙内战,要揭露法西斯叛军的暴行,要表达作者的人道主义忧思,但是它不可能铺开来写、面面俱到,于是桥边这个老人,就成为一个合适的“容器”,战争的创伤、人性的坚强,都能在他个人经历的小小范围之内体现出来。而《墙上的斑点》,更是“以小载大”的典型。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非常漫阔的,倘若随意写来,那就不成篇章,但是有了“墙上的斑点”这个“容器”,任它如何漫阔的遐思,都不至于散乱。而且,从对这个斑点的种种猜测,到文末披露这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又是在更高一层的象征意义上消解了对世界之认识的意义,虽然有点虚无主义,但是运用的文学手段很妙,将自己的各种遐思从精神维度上纽结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文章的“容器”与生活中真实的“容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除了物理上的装载,还有一层精神上的纽结。后来很多好事者模仿《墙上的斑点》,之所以无法达到它的艺术高度,就因为只是找到一个形式上的结构要点,把散漫的内容很勉强地串在一起,而缺乏精神上的深邃联系。这样的模仿,只能称之为文字游戏,不能称为文学上的创造。
为了找到合适的小说结构,构思者往往会花费很大精力。甚至为之寝食难安。当灵感终于降临于这个勤奋思考、求索不倦的人,其狂喜之情则难以言喻。特别是当小说家想突破一般的结构模式,想找到与自己的生存经验更贴合、量身定做的结构时,这种痛苦和快意尤为剧烈。
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储存本身就有选择性,种种经验和感觉就像碎片一样在意识的大海里漂浮。20世纪结构主义学派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曾经这样描述:“遗忘把记忆一波波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残剩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使我能看到较清晰的模式。一种秩序取代另一种秩序。”见列维—斯特劳斯著《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2_年版,第39页。王志明译。然而这个自然过程是缓慢的,“在我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二十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世界各地到处寻找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质。”同上,第40页。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常常是以自己多年以前的经历为写作素材,因为这些素材已经被充分发酵,可以较为自然地形成一些好的结构。像蒲宁为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旧俄时代农奴庄园田园生活谱写的一曲曲幽婉细腻的挽歌,像伯尔对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德国广阔社会生活之充满寓意的书写,无不如此。
很多时候,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触发点,来激活小说家头脑中的记忆碎片,使之在顷刻之间高速旋转,在旋转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
1828年10月,司汤达读到一则谋杀案报道,灵感忽至,短短几个月草成一部长篇《红与黑》。初看上去,他好像是对时代生活的快速反映,但实际上,这部书熔炼了作者自1815年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以来对法国社会生活的丰富体验,但这些体验就像河里的水,若没有一个容器,是没法装载的。神学院学生的情杀案给了他一个绝妙的“容器”:像于连那样有天赋、受过教育的下层青年,在昨天可以通过红军服建功立业,改变人生,在今天只能借助黑教袍向上爬,因而他的欲望必然在压抑中被扭曲,而这种扭曲,一下子就把作家对时代变迁的万千感慨容纳于内,又何愁各种丰富的经验细节与大胆想像不随之而来?
同样,美国作家冯尼格特刚刚从二战中德累斯顿大屠杀的炮火中生还时,就想写一部关于德累斯顿的小说,可是一直没法动笔,直到许多年后,当他得到机会重游德累斯顿,终于有了灵感:他用一部科幻小说的结构把自己痛苦的记忆和对人类的思考串了起来。于是有了《第五屠场》这部美国当代小说名著。科幻小说的思路就是这个求之不得的“容器”。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什么样的器皿装什么样的酒,有时真是一器难求。
2.长与短,巧与拙
博尔赫斯在评论霍桑时曾经说,巧妙的布局,能产生优秀的短篇小说,但不能产生优秀的长篇小说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中心1996年版,第49—50页。其实,长篇小说同样需要借助结构艺术。比如巴尔扎克的名作《高老头》,有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抛弃的故事,有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向上爬的故事,有鲍赛昂夫人年老色衰爱情失意的故事,有逃犯伏脱冷的故事,还有医生皮安训的故事,以及在这些故事中饱含的感慨和批判。虽然书名是《高老头》,但巴尔扎克却选择拉斯蒂涅的生活来提纲挈领,这样就可以把伏盖公寓与巴黎上流社会、繁华和衰败、阳光和黑暗等轻巧地连缀于一体。当高老头死后,还可以安排拉斯蒂涅在葬礼时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从公墓高处向着巴黎呼喊“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的誓言,使原本已经很丰富的小说更朝向一个开放的想像空间。因此,拉斯蒂涅这个人物及其所串连的故事,就成为整部小说最适合的“容器”。
把一部长篇小说捏合在一起的,可能是人物、事件等显性因素,也可能是情绪、记忆等隐性关联。前者如《高老头》,后者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也有的是兼而有之,如《九三年》。它总体上也是按照情节时间的推进来写,但它的故事头绪众多,经常在不同的场景之中穿插,特别是小说的开头,有意先写一个平民母亲和一小队士兵作为序幕,先写反方──从叛军头子搭乘英国军舰从海外偷偷返回法国组织叛乱写起,而且写得极具英雄主义气息。究其原因,作者不是要简单地描述一场历史上的叛乱,而是带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超越阶级立场、国家立场的人道主义追问。这种情怀也和情节一起,成为小说的结构因素,把各种人物和事件纽结在一起。所以,它在叙述上的安排和切换,才会显得既独特又自然。
当结构一开始在小说家头脑中浮现的时候,它很可能还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需要在动笔之后使之愈渐圆满。长篇小说更是如此。正如意大利当代小说家阿·莫拉维亚曾经总结的:“长篇小说总是要有一副足以从头到脚支撑着它的骨架„„正如骨架绝不是人成年时强行安装进人的躯体里,而是同人的躯体的所有部位一起成长的。”见阿·莫拉维亚《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载于《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张玲等译。在具体的写作中,会发生许多作家本人难以预料的变化。优秀的小说家,在写作时,会服从生活的逻辑,适当调整原初的规划。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布局阶段从没想过让安娜去卧轨自杀,可是到了后来她却仿佛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当他写到布恩迪亚上校去世,竟泪流满面,情绪激动地跑去跟家人说:“上校死了!”仿佛这不是他一手写出来的故事,而是从别处传来的一个老朋友的噩耗。
但无论如何改变,对结构的思考是作家在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局部做出的改变,必须考虑到全局,与其他部分相协调。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作家在修改一个部分之后,不得不重写全书或者全篇的原因了。
(二)结构的“常”与“变”
1.结构的构成结构可以把情节作为它的支撑力量,也可以不依赖情节,而通过情绪、人物性格乃至叙述方式等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张力来支撑它。
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情节也不等于结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情节上设置各式危机,把结构这只“容器”尽量打造得曲折有致,但同时,也是用一条“误会”的项链串起了小人物的虚荣、底层生活的艰辛、贵族的奢华、岁月的沧桑,以及作者的许多感慨和情绪。“项链”是一个关键线索,成为一个精巧结构的出发点,使故事摇曳生姿而又不枝不蔓。同样,在他的另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用来结构全文的,也是一个类似“误会”的期盼:一家生活拮据的小市民,他们改变生活的惟一希望,是远走美洲做生意的叔叔于勒,他们盼望着有一天于勒突然回来,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这个期盼只是一场空,而且这个发现突如其来,正当他们处于将二女儿嫁出的小小的欢乐之中,却在游船上发现一个剥牡蛎的“衣裳褴褛的老水手”居然就是他们等了十年的于勒。理想原来只是痴想,欢乐立即成为嘲讽,在急促的转折中凸显出对人性的拷问。用这个误会所串起的情绪和批判,也起到了一部分结构功能。
除了情节,小说中还有诸多因素可以作为结构的支撑力量。《半张纸》就是将一张记录电话的小纸片这一“物象”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作者依靠浓郁的情感氛围把看似散漫的文字连缀起来。这种情感,除了清新的抒情,还有感伤的怀旧。小说中随处散布着诸如“我怎么也忘怀不了”“我至今还记得”“我对„„还记忆犹新”这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是这种情感隐形结构从云雾中显露出来的部分。而“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更成为结构上的核心句子;《清兵卫与葫芦》中,除了情节,清兵卫的性格特点也是重要的结构力量,倘若他不是几乎略带偏执地喜欢葫芦,小说中的情节、场景也就无由发生;而像《牲畜林》这样的作品,虽然也有一个又一个的危机,但它主要还是靠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意象“牲畜林”和相应的叙述方式来实现它的结构功能。
2.层层推进
古典小说常采用层层推进的结构。即使是在规模较大的小说中,线索以种种方式排列组合,就出现了一系列具体的结构方式:双拱式、钟漏式、扇形式、网状式、双环式、复调式,等等。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是典型的“双拱式”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与沃伦斯基,另一条是列文与吉娣。两条线索似乎各走各的,从不交叉,但实际上,作者是将它们相互对比,在对比之中寄托自己的许多想法。
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20世纪形式主义学派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了大量民谣、童谣、神话、民间故事之后,发现它们的一系列手法:反复、同语反复、心理对照、延缓、重复叙事„„而所有这些手法,都在于尽量拉开我们与终点的距离,拖延到达的时间。因为小说不能总是平缓地前进,否则就将使读者产生阅读的疲劳。它必须让读者不时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使他们由平静而转入紧张。
什克洛夫斯基说:“美满的互相倾慕的爱情的描写,并不形成故事,或即便形成,也只是在描写不顺利的爱情这一传统的背景上来理解的。故事需要的是不顺利的爱情。”见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构成》,载于《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不仅是爱情,世间一切事莫不如此,顺利是相对的,不顺利是绝对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要写的,就是这些具有绝对性的不顺利。所以,“延迟法”的使用经常是不可避免的。“延迟”使得“层层推进”更有层次。
3.生活的横断面
从欣赏心理来看,层层推进的小说,会产生一种耐久而强大的吸引力而使读者欲罢不能,同时,有一种阅读的稳定感。不过,层层推进的结构是选取生活长河的一部分讲个故事,但生活却未必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故事,未必有故事之间的连贯性。如果按照既定的小说结构模式来写,那么势必要对生活大加砍伐,删繁就简,再大加演绎,突出重点。
于是就有了另一类写法:切开生活的横断面。《半张纸》是小开口深掘进,着眼点不在于这个开口,而在于它投射出来的生活记忆;《桥边的老人》也是切开生活的横截面,而且这个开口本身已经很有说头。这个截面像一幅小小的速写画,生动、清晰,但它又无非是一个截面而已,至于主人公以前经历过些什么,以后会发生什么,一概留给读者去想像。根据这个截面已经提供的信息,读者虽然不能尽知前前后后的事情,但也能影影绰绰料想到许多背后的故事。
有的中长篇小说也会采取这样的结构方法。比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几十万字的篇幅,只写了前后三天的事,浓缩了主人公的一生。长篇小说也这样写,并能毫无兑水稀释的感觉,是很见作家功力的。
还有一些小说,连横截面的结构也觉得拘束,干脆把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完全打乱,来回往复,自由跳转,在生活长河的一个个点与面之间舞蹈。
4.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现代小说的结构常常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心灵的特点是一派纷乱。意识、潜意识,各种念头、各种情绪,争先恐后地涌出。而且它们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19世纪末,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把意识看做是由确定的意象组成,犹如说一条河是由若干桶水组成一般可笑,因为意识中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这就是“意识流”。他的弟弟、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其他人一道,使这个心理学发现逐渐成为一派小说,著名作品有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英国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墙上的斑点》,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夏多布里昂曾写道:“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的那个世界去。”见夏多布里昂《意大利之旅》,转引自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2_年版,第39页。王志明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情结,叙述的过程就是化解情结的过程。于是,就必须以心系事,以心系人。这还涉及到时间的体验问题。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体验有的是初次,有的感到熟悉,似乎曾经有过,但却无法说出它是什么,或者于何时何地体验过。这两种经验之间又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呢?有时,一曲乐调、一丝芳芬、一种味道,都会把这种不可名状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深深带入我们的意识之中,使我们为它们的神秘的情感力量所震动。”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的确,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小主人公马塞尔通过回忆来寻找失去的时间;在《喧哗与骚动》中白痴班吉的记忆在不同时段来回跳跃,正是通过声音、芳香、味觉为契机的。过去的时间以一种似曾相识感与现在的经验相交汇,在意识的屏幕上弥散开来。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结构。普鲁斯特就非常看重结构:“毫无疑问,有朝一日能成为经典作家的创新者应该服从严格的内部纪律,而且首先应该是结构家。”本段引文均见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229页。但他的结构是超越古典结构的,尤其是超越景致的、协调的、均匀的、有章法的法国式古典结构。他在写《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像建筑一座教堂一样,把作品各部分起名为“门廊”“教堂后殿的彩画玻璃窗”等。他自信于“这几卷书的惟一优点在于它的各个细微末节相互关连”。但他又精心“抹掉那些过于明显的结构痕迹”,使作品结构“不会被很快识别”。他确实创造了一座教堂,但这教堂不是简洁明了的,而是匠心独运、机关密布、处处讲究。
现代小说曾对古典小说如此在意结构颇多微辞,认为生活本身是无序的,难以捉摸的,严谨的、有逻辑性的结构是有悖于生活真实的。但也有一些现代小说家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等,对这种变革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世界是复杂的、表达的欲望是多元的,就放松对结构能力的追求。米兰·昆德拉曾提出,好小说就是要“能包容在现代世界存在的复杂性而不丧失其建筑结构的清晰明确。”他认为,“要抓住现代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在我看来,需要有一种简洁凝练的技巧。不然的话,您就会堕入没完没了的冗长的陷阱。”把一个混沌的想法变为一个清晰的结构,需要下一番工夫。如前所述,结构是一只“容器”,如果你觉得这个“容器”碍手碍脚,那你就得自己去找“另一个”合适的“容器”;想彻底把“容器”丢在一边,仅凭一股艺术冲动,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小说,对于读者而言,只能是一个空洞的谎言,而非真正的艺术。
现代小说家对古典小说发起一系列攻击,其中遭受炮火最多的山头之一就是结构。在他们看来,古典小说的结构是蠢笨的、机械的,由于它已经成了教条,生活在被这些结构方式剪裁之后,丢失了大量珍贵内容──这个“容器”只装适合它装的东西,把不适合它的东西统统丢弃在了一边。因此,他们不愿被既有的结构所束缚,而要从生活本身寻找结构。这意味着不被基本的结构模式所框范,将作家自己的经验看得高于一切。当如此写作之时,现成的小说结构模式自然失效了,代之而起的是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提炼中得来的结构模式。
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小说结构,也就具有了个体的独创性。如《牲畜林》也是写战争,但是它对战争的经验与其他同类小说颇有不同,因而它所寻找的结构力量也不一样。但这正是小说对生活的“发现”,倘若所有的小说写出来的生活都是一个味道,那么小说就可以寿终正寝了。正如米兰·昆德拉一再强调的:“小说之存在的惟一‘理由’,是发现那些只能为小说所发现的东西。”见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唐晓渡译。而拥有独特发现的小说,在结构上则必然会常中求变。
四、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样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设题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解题思路:
回答是几次都没有关系,只要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和描述他所认为是“延迟”的地方即可。《牲畜林》中,多次使用“延迟”,其中较大的有六次。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二《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
1.设题意图:
使学生加深理解结构对组织小说内容的作用。
2.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理解半张纸作为结构的要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时间和主人公的记忆闪回时间发生较大的交错,从而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
三试用100-300字描述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的结构。
1.设题意图:
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所阅读的小说,从而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
2.解题思路:
指导学生首先要抓住结构的要点,其次要看它的结构是否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还是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然后看它是线性结构还是“生活的横断面”,或者是依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最后再根据这些要点描述。
五、教学建议
1.结构在外国小说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因素,若用“八股”的方式做出概括,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应引导学生去体会优秀的小说作家是如何根据具体的小说内容来确定合适的结构的。因此,本单元“话题”讲解的内容比较俭省,主要是为了腾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多去具体的作品中揣摩结构艺术的运用。注意利用前面已经学过的课文,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提问来鼓励学生做出思考。此外,情节与结构,彼此有重叠之处,在知识上容易发生混淆,要结合“话题”做出的讲解,对此进行区分。
2.《牲畜林》具有民间故事的节奏感,可以鼓励同学把它改编成故事(不用诉诸书面,在大脑中完成改编即可),然后脱稿上台表演给大家看。注意指导同学把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结合起来(比如朱阿几次摇动枪管的样子)。
3.《半张纸》有很浓的诗意和哲思,可以鼓励对诗歌感兴趣的同学把它改写成一首诗歌,在班上朗诵或者发表在墙报、校报上。
六、有关资料
卡尔维诺作品评介
伊达洛·卡尔维诺生于古巴,父母都是植物学家,他两岁的时候回到意大利,在圣雷莫长大。由于父母都是科学家,他在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受到严格的训练。卡尔维诺尊重父母的期望,在大学选择了农学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德国占领意大利将他从大学里解放出来并且参加了意大利游击队。1947年,他通过一篇关于约瑟夫·康拉德的论文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卡尔维诺还发表了反映意大利游击队生活的有着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蛛巢小径》,这一部作品以其清新的风格刷新了那个年代的人的战争经验。借着这部处女作卡尔维诺得以跻身于意大利当代文坛。
1952年,卡尔维诺发表了《被劈成两半的子爵》和《阿根廷蚂蚁》两部作品。前者描写一位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从头到脚劈成两半,一半是善的代表,一半是恶的代表,最后,两半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正常的、不好也不坏的人。这部作品以其童话和幻想的特征令人瞩目。而相比之下,《阿根廷蚂蚁》显出了更为鲜明的政治讽喻的写作意图,表明了单个人的良知在大面积的社会腐败面前是那样的柔弱无力。1952—1956年间,卡尔维诺整理了意大利的民间故事,这部故事集被评价为“意大利的格林童话”。同期,卡尔维诺还担任爱瑙迪出版社的编辑,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和文学之关系的论文。
1957年,卡尔维诺发表了《树上的男爵》,在这部作品中,他反观了存在于战争中和战后意大利社会中有关启蒙、革命、万民拯救的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并存、此起彼伏的状况。这部作品代表着卡尔维诺政治观念的变化和转折。1957年以前,卡尔维诺是一个共产党人,但1957年,他脱离了意大利共产党。在这一段时间里,卡尔维诺发表了一系列认为政治应当和文学保持距离的论文,比如在1959年的一次发言中他说:“我们成长在那个悲剧的时代里,因此,我们急于为那个时代的命运写作是合情合理的。但对我们来说,文学不应当与政治混合,这个问题自始至终都是那么清楚。”卡尔维诺的观点与葛兰西的认为作家应与人民融为一体、做人民的教育者的观点很不相同,但是它代表着5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意大利知识分子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卡尔维诺塑造树上的男爵的形象,在相当的程度上讲都可以看做是希望跳出政治漩涡、获得新的视角的隐喻。1959年,卡尔维诺发表《不存在的骑士》,其希望逃离黏稠的流体和模糊不清的气体、寻求简洁清晰的存在状态的愿望有增无减。这一切都可以算做是作家对战争年代的生活的评价和反思。
1965年,卡尔维诺发表《宇宙奇趣》,科学的因素开始出现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这与他以前的作品大不相同。从此以后,其他类型的科学化的理论流派比如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的影响开始大量地出现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卡尔维诺似乎是有意地用自己的创作来实践那些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他又似乎是在善意地与这些理论做着某种无害的游戏,这些作品包括:《隐形的城市》(1972)《命运交叉的城堡》(1973)《假如冬夜,有一位旅人》(1979)。作为一名后现代小说家,这几部作品可以算做是后现代作品的突出代表。
完成于1984年的《帕洛马尔》是卡尔维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85年,卡尔维诺完成了讲演稿《诺顿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但作家没有来得及去美国朗读他的讲稿就逝世了,西方评论界认为:“卡尔维诺的逝世就像太阳的坠落。”
作为一名坚持写作的文学性的小说家,卡尔维诺很早就注意到了叙述者的声音和他的作品的关系。这个关系在处女作《蛛巢小径》中的体现,就是主人公对于游击队胜利以后的生活,仍旧是怀着忧伤的体验:他主动地将自己的生活和政治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卡尔维诺将来的文学道路的暗示。在《被劈成两半的子爵》中,第一次出现了叙述者的声音。在这个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并不是作品的主人公,他是故事的旁观者: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
我就要跨进青春的门槛了,却还躲在森林里的大树脚下,给自己编故事。一根松针我可以想像成一个骑士、一个贵妇人、或者是一个小丑。我把他拿在眼前晃来晃去,心醉神迷的编出无穷无尽的故事。见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被劈成两半的子爵》,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第73页。蔡国忠、吴正仪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青春的、感伤的叙述者的形象,听到了叙述者的声音;另外,当我们将目光投射在这个叙述者的形象时,并不意味着这个故事只有一个叙述的视角。实际上,小说是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和全知视角之间来回变换的。比如说,特里劳尼大夫离开时的情景“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对它的描述却同样精细。这一种明确叙述者和故事之间的虚构本质的写作观念,是后现代小说所选定的写作目标;这一种突出叙述者身份和声音的结构观念,是后现代小说家对小说本体的重新认识。这一点在《树上的男爵》中也有同样的表现,叙述者“我”是主人公柯希莫的弟弟,叙述者的有关小说本身的声音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如期出现:“我把我的思想寄托在这本书中”见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树上的男爵》,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第293页。蔡国忠、吴正仪译。与对小说的虚构本性相联系的,是下面的一段文字:
我写这本书时,时常搁笔,走到窗前。天上空荡荡的„„翁布罗萨不复存在了。凝视着空旷的天空,我不禁自问它是否确实存在过。那些密密层层错综复杂的枝叶、枝分叉、叶裂片,越分越细,无穷无尽,而天空只是一些不规则地闪现的碎片。这样的景象存在过,也许只是为了让我哥哥那银喉长尾山雀般轻盈的步子从那些枝叶上面走过。那是大自然的手笔,从一点开始不断添枝加叶,这同我让它一页页跑下去的墨水线一样充满了划叉、涂改、大块墨渍、污点、空白,有时候撒成浅淡的大颗粒,有时候聚集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符号,细如微小的种籽,忽而画圈圈,忽而画分叉符,忽而把几个句子勾连在一个方框里,周围配上叶片似的或乌云似的墨迹,接着全部连接起来,然后又开始盘绕纠缠着往前跑、往前跑。纠结解开了,线拉直了,最后把理想、梦想挽成一串无意义的话语,这就算写完了。见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树上的男爵》,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第296-297页。蔡国忠、吴正仪译。
这一段文字就是有关写作体验的写作,小说的虚构首先来自一些看似互不关联的细小的情景,如同树木的枝叶和叶脉,但到最后,小说的完成就是把整个树木的枝叶和叶脉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森林。树木作为宇宙存在的一部分,与小说写作构成了某种类似;而小说写作作为一种基于虚构的真实,它可以成功地借鉴宇宙自然的纹理„„
将叙述者的声音完整保留的写作方式延续了卡尔维诺整个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在他的被称为具有后现代特点的代表作中。在《隐形的城市》这一部“对《马可波罗游记》充满敬意的滑稽模仿作品”中,马可波罗就充当了对忽必烈汗的内部叙述者,也就是说,那些构成作品主体内容的对每一个城市的描述,就是马可波罗讲给忽必烈汗的故事(正体字部分,在目录上有附带结构代码的标题)。而在这些城市的群落中,按照一定的数字和主题的规律,穿插着一些忽必烈汗向马可波罗提问的段落,这些段落描述了作为听众和读者的忽必烈汗是什么样的人,他像大多数读者一样,有他自己喜欢的话题,比如,他惟一真正感兴趣的,就是“帝国”;也描述了作为讲述者和解答者的马可波罗是什么样的人,他作为商人和旅行家对于每一个城市的商业旅游性质的感受,与忽必烈汗作为帝国统治者的政治感受是一样的(这是斜体字的部分,在目录上用省略号表示)。这些斜体字的部分从篇幅上看,本来不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但是,正是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了小说形式上的外部框架,作品对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的描写,构成了《隐形的城市》较为外部的形式和内容(斜体字部分);而马可波罗对忽必烈汗所讲的城市的故事的内容,则是较为内部的形式和内容(正体字部分)。这种结构也使得读者可以窥见卡尔维诺的小说写作的抱负,用叙述者的声音化解、削弱读者对主体篇幅的情节期待。
在后现代的小说家当中,卡尔维诺是十分热中于进行形式实验的。他早期作品,形式的独特性表现在小说所塑造的形象当中。比如《蛛巢小径》里的人物宾,就是一个虽然参加了反法西斯战斗、但却对政治的、群体的生活并不热中的少年,他所接近的,都是个体的人,或者是一个叫做“红狼”的少年,或者是一个长着“面包一样又厚又大的手”的被称为大叔的老游击队队员。这些游击队员生活的场景,“像童话中的大森林一样”。这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是与同时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很不相同的。当时的作家们都习惯于描写个体与群体融合的故事,但卡尔维诺却用突出表现个体性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坛上独树一帜。
在《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卡尔维诺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善的梅达尔多子爵,恶的梅达尔多子爵,树上的柯希莫男爵,不存在的骑士阿季卢尔福,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古尔嘟噜,都是以视角的独特性而见长。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并以人物形象表达某种哲理,这是卡尔维诺早期小说的突出特点。这个特点再加上前文写到的对叙述者的声音的自觉重视,这一切都孕育在将来的创作中,他对形式的探索还将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和更深的潜力。
写于1967年的《宇宙奇趣》为卡尔维诺赢得了国际声誉──他首次将科学因素引入小说创作。与此同时,形式的探索也令文坛耳目一新。因为这本书所收集的12个短篇小说,篇首都有一段有关宇宙演变的科学性的说明作为引子。而小说的正文则是与这一段宇宙演变的文字相应的故事。新奇和独创的原因是将引子作为虚构故事的引发。引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正文和引子在对比之下所突出的小说蕴涵于虚构中的真实。从这一部作品开始,卡尔维诺将自己的生活场所搬到了巴黎,这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以及解构主义等多种文艺思潮汇集碰撞的地方;从这一部作品开始,卡尔维诺将形式探索看成自己进行小说创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
卡尔维诺不论做过多少次形式实验,他的作品都不能仅仅被看做形式,因为它们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提问、对政治的提问和对哲学的提问。
在《被劈成两半的子爵》中,一个子爵被炮弹炸成了两半,坏的一半和好的一半,他们都有自己不同于一般人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其中坏的子爵说:
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来是完整的。那时候,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已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话„„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留下的一半却千倍地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像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和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帕洛马尔》是卡尔维诺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的目的是试图回应“小说作为世界的地图和知性的地图的使命”。在现实主义的文学中,在认为文学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观点中,在那些认为文学是迷宫的文本实验的风气中,卡尔维诺致力于找到“最好的从迷宫中逃脱出去的办法”。《帕洛马尔》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他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清晰度展示了“世界是一种景观而人是一种从属”的宇宙关系。
帕洛马尔是后现代小说中最神奇、最具有想像力的人物形象之一。每当帕洛马尔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不管他遇到的是一道海浪、一只壁虎还是一群飞鸟,帕洛马尔都会运用卡尔维诺称之为“现象学研究”的方法来接近世界。1983年,卡尔维诺在纽约人文学院做过一个报告,他说,“在我们的世纪,有一种重要的国际文化思潮,在哲学上可以称之为现象学,在文学上叫做陌生化,使用这两种认识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突破语言和概念的障碍,使得作品中的世界,就好像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样”。卡尔维诺声称他已经在《帕洛马尔》中使用了现象学的方法:“在这一部书的每一个故事中,人物只是根据他所看到的事物来进行思考,而对于来自其他渠道的自己的想法,他都一概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当围绕着认知之本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帕洛马尔试图使用与现象学相关的文学的方法关注世界。这个方法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谓的可以让文学获得文学性、消除自动化感受的陌生化的手法,因为这样的手法可以获得现象学哲学所期望的让人们与世界发生“活生生的连接和接触”。卡尔维诺说,让世界好比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什克洛夫斯基则说,文学的陌生化就是“让石头石头起来”,“让事物作为视像而不是认识体现出来”,“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见卡尔维诺《帕洛马尔》,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萧天佑译。这种陌生化的经典观念与现象学的哲学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帕洛马尔》中有一节是“乌龟交媾”。当帕洛马尔看到公龟向母龟身上爬的动作显得十分困难,他们交媾的动作也十分困难时,这一切在卡尔维诺的笔下都被陌生化了:
公龟的个头虽小,但很活跃,或者说很年轻。他多次试图爬到母龟的背上去,但由于母龟的背甲呈倾斜状,它每次都滑了下来„„现在它似乎找对了位置,有节奏地用力挤压母龟;他每用力一下就大声地喘一口气。母龟的前肢向前平伸,紧紧地贴着地面,因此它的后部便向上翘起。公龟张着嘴,伸着脖子两个前爪在母龟的背甲上乱抓。龟甲带来的问题是无法抓握,而乌龟的脚爪又不能抓握。见卡尔维诺《帕洛马尔》,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萧天佑译。
在下文,卡尔维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人的外表长的不是皮而是甲或者鳞,那么爱是什么感觉呢?”在《帕洛马尔》中,还有一节是“看壁虎”,作者写到:“壁虎的足简直跟人的手一样,有柔软的手指和指节肚儿。它的脚趾按在玻璃上,吸盘就能牢牢地吸住。那叉开的五个脚趾像幼童画的花瓣;行走时脚趾收拢来像没有全开的花朵。”见卡尔维诺《帕洛马尔》,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萧天佑译。
我们看到,通过帕洛马尔的视像,我们获得了对“习见的事物的不平常的感受”。这只是一个方面,关于人对小动物的观察;另一方面,由于卡尔维诺在对这两种动物的某一部分的特点进行描述的时候,他都是与人的经验进行对比的,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获得陌生化体验的,不仅仅是对动物的认识,而更有人对自身的陌生化体验,本来十分自动化的人对于皮肤的经验、对于爱的经验、对于儿童所画的花朵的经验,经过与动物的相类比,反而被重新认识了。
实际上,陌生化的手法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俯拾皆是,他对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不是突出文意的难解性,而是突出其清新和诗意的特征。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卡尔维诺在众多的后现代作家中,能够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在《宇宙奇趣》所包括的12个短篇小说里面,每一篇所设定的历史背景都是宇宙洪荒时期,人类似乎是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作者满怀对世界和生活的热爱、欣喜以及对旧时代失去的忧伤,构造了一篇又一篇的奇美的作品。比如在第一篇《月亮的距离》中,他写到,当年月亮和地球的距离非常之近,以至于搭上梯子就可以爬上去。爬到月亮上面干什么呢?收集奶酪,因为那时候的月亮上面是布满了奶酪的;“我”的聋子表哥是刮奶酪的高手,他总是赤着脚,在满是奶酪的月亮表面跳来跳去。在这里,被陌生化的也不仅仅是我们所熟悉的月亮被想像成香甜的月亮,被陌生化的还有人对于自己的脚的体验:人的习以为常的穿在鞋里的脚不仅可以体验到痒的、滑的感觉,而且还可以体验到香甜的味道。这样的奇思妙想,似乎只有卡尔维诺才能够带给读者。
(节选自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斯特林堡与表现主义戏剧
吕长发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著名的美国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在他的“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成就,并且充分肯定了斯特林堡对他的创作的影响。他说:“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当我在1913年到1914年冬季前着手写作时,首先是读了他的剧本,才使我明确什么是现代戏剧,并激起我本人为剧院写作的欲望。如果我的工作中有什么持久的价值,那是归于他的原初推动,从那时以来所有这些年中,这一推动始终激励着我;也就是说,那是归因于我当时受到启发而树立的雄心,要尽我的能力所及,并怀抱同样纯正的目的,遵循这位天才大师的足迹前进。”“我的创作受到斯特林堡的影响,那种影响清晰地贯穿我的不少剧本。”奥尼尔对于斯特林堡有着无限的尊重。他说“他对于我,就像是尼采对于他,始终保持大师的地位。”在结束他的“受奖演说”时,他深情地说:“我骄傲地猜想:或许,他的幽魂在沉思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露出略微满意的微笑,感到这位门徒多少还配得上他的导师。”奥尼尔的话清楚地表明了斯特林堡对于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的影响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是他把戏剧创作中的自然主义与自己心目中的心理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戏剧领域内开拓了一种新的即表现主义的运动。
斯特林堡于1849年1月22日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名破了产的贵族成员,后来作了轮船代理商。他的母亲曾经是一个女侍者。幼年的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思想情绪上的不安全感、贫困和祖母的宗教狂热给他的童年涂上了浓浓的阴影,他一直把自己看做命运、环境和传统的悲惨的牺牲品。他断断续续地到大学读书,开始时准备做一名牧师,后又准备行医,但从没有拿到什么学位。为了生计,他在斯德哥尔摩当了一名记者,还当过教师、演员,干过其他一些工作,而这些工作又几乎总是让他一个一个地丢掉了。这期间,由于受到莎士比亚戏剧和易卜生的《布兰德》的影响,他创作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乌拉甫神父》(1872),但却遭到了皇家剧院的拒绝。这就加深了他的悲观主义,也使他对于官僚制度和传统更加鄙视。他对于社会和周围的人们所持的“异议”后来成了他文学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
1874年斯特林堡成了皇家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次年,他遇到了一名卫队军官的不幸的妻子,两年后二人结了婚。开始夫妻感情颇深。婚姻刺激了他的写作的灵感,1879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红房子》。这是一部描写斯德哥尔摩社会陋习和欺诈的讽刺小说。这在瑞典的小说中还是新的东西,于是他成了全国知名的作家。斯特林堡有更多的剧作问世。1881年出版的《幸运的彼得漫游记》充满了对于现代社会的辛辣的讽刺和批判。1883年,他和家人离开斯德哥尔摩。在此后的六年间,他走遍了欧洲大陆,居无定所。这时他的精神已经濒临完全崩溃的边缘,然而他却写出了大量的剧本、小说和故事。1884年,他的故事集的第一卷出版,但他却因故事中言词的亵渎而受到起诉。他虽然被宣判无罪,但是这件案子影响了他的大脑。他甚至想像自己受到了妻子的迫害。
斯特林堡于1889年回到瑞典,接下来的年月他的生活是孤独而不幸的。这时他已经成为现代瑞典的代言人,以一位知名的作家而受到尊敬,但他却因嗜酒而找不到一份固定的工作。他的婚姻也成了一场灾难。他与妻子在1891年离婚,他失去了对自己四个孩子的监护权,这使他尤其忧伤。1892年他再次出国,去了柏林。第二年与一位年轻的奥地利记者结婚,后来二人于1895年在巴黎分手。这一时期他感情上和身体上都受到很大的压力。思想上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了他宗教信仰的改变,他的自传《地狱》(1897)描写了这种精神危机。他把相当多的时间花费在炼丹实验和神智学的研究上。后来他又回到瑞典,1901年与一位年轻的挪威女演员结婚。1904年他们离了婚,他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他失去的第五个孩子。然而这最后一次被斯特林堡称之为“冬天里的春天”的婚姻激励他创作了《死的舞蹈》(1901)和《梦中游戏》(1902)以及被视为他的代表剧作的《鬼魂奏鸣曲》。1909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剧本。1912年5月14日斯特林堡在斯德哥尔摩逝世。
斯特林堡是一位多产作家,著有62个剧本、60余种小说,还有散文和诗词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人们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早期的作品表达了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强有力的批判,他本人便是这种颓废的社会的受害者。他反对宗教狂热和君主专制,无情地揭露官吏的腐败无能和营私舞弊以及资产阶级报刊的趋炎附势。他的这一时期的作品,如《乌拉甫神父》《红房子》和《新王国》(1882)等都是暴露社会弊端、反抗社会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
斯特林堡以一个自然主义者的眼光认识世界。在他的剧作《朱莉娅小姐》(1888)的序言中,他写道,他所看到的“生活景象”是“这么残暴凶狠,这么令人愤慨厌恶,这么冷漠无情”。剧中一位出身贵族家庭的姑娘抵御不住管家吉恩的诱惑,最后因羞耻用那管家的剃刀自杀。斯特林堡的不少剧作描写男女两性之间的冲突,他对于女人的怨恨可能源于他对母亲的态度。他感到父亲和一位身份低下的女子结了婚,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女仆之子”,而这正是他1887年写的最为有名的自传体小说的名字。他的不幸的婚姻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两性之间的矛盾在他的剧本中表现得更加深刻。在《父亲》(1887)一剧中,两性处于交战状态。女人被描写为一种邪恶的生灵。她利用女人本身的脆弱、她的孩子、她的女子的身份,总之女人所有的一切来奴役她的丈夫──那自然与生理方面的强者。爱情是一个陷阱,男人坠入其中并被毁灭掉。男人有抱负,心地又善良。女人无情无义、生性狡猾。丈夫永远都在努力挣扎以逃脱妻子布下的罗网,但最后总要被捉住,强迫套上疯人穿的束缚住手脚的衣服被拖走。然而在另一剧作《死的舞蹈》中,丈夫又被描写得比妻子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剧中表现的苦难和恐怖基于斯特林堡本身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我的童年起,生活就这么地让人感到很不相容,与期望的如此相反,又是这么的残酷。人们是这么残忍,我也就变残忍了。”
斯特林堡受到尼采的深刻影响,蔑视与否定一切传统的道德观念。他又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大胆地进行戏剧革新,把自然主义的戏剧技巧与心理分析结合在一起。人物对话自然朴实,不加雕琢修饰。舞台布景简单明了,道具富于象征意义。基于对自己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过去自我中心的生活的悔悟,斯特林堡于1898至1904年间完成了他的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作家本人以“陌生人”的身份在剧中出现。这是一位寻求精神平静的流浪者,他象征性地重温他过去的生活,这样也就从昔日的恐怖中摆脱出来。流浪者最终与另一个人物──与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妻子相像的“女士”一起找到了精神的平静。整个剧作使人联想起精神分析学来。斯特林堡经常用许多人物的声音讲话:他既是主角又是观众。他同时作为陌生人、作家、乞丐和疯汉出现,而这些正是与他极相似的人物。这样斯特林堡首次运用精神分析把梦幻搬上舞台。整个剧本由主角的独白和梦幻组成,时间、空间、梦境与现实交错混合在一起,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表达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特别是他对于婚姻的恐惧感和对于妇女的偏见。三部曲中戏剧技巧的运用对于表现主义戏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梦中游戏》一剧,正如斯特林堡在该剧的前言中所说可以说是《到大马士革去》的续作。剧本讲的是天帝的女儿降临人间,目的是要访查人世间的苦难。她目睹了军人、律师、矿工和看门人受的贫困的煎熬,看到百万富豪也有着个人的悲剧。接着故事围绕着一扇上了锁的门的秘密展开。恍惚迷离的场景中,剧中的主角,一位年轻的军官在门外等待着。他等呀等呀,等待着想像中的姑娘,自己的未婚妻去举行婚礼,心里对那一直锁着的门里面的东西感到怀疑。而结果呢却令人失望:门后什么也没有,房子里空荡荡的。斯特林堡在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像剧中的那位军官那样靠着锁匠的帮助硬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他就会失望,理想也就会破灭。作家的态度是让生活像五彩斑斓的梦境一样过去,可以观看它,但不要做出任何评价。每一场恶梦都会带来一次新的醒悟,带来同生活的新的和解,这正像所有的痛苦和绝望一样。不管痛苦和绝望多么的强烈,总会被一线光亮所解除。剧中发生的一切完全超出了现实主义的范畴,充满了梦一般的气氛,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件也是超现实主义的。
斯特林堡1907年创作的《鬼魂奏鸣曲》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剧本的情节结构是离奇而荒诞的。老人亨梅尔见到一名大学生,他是已故批发商阿肯霍斯的儿子。这位大学生因为在一所倒塌的房子里救出了一个孩子而出了名。亨梅尔劝诱他通过婚姻把上校的财产弄到手,而上校的女儿正是亨梅尔和上校夫人的私生女。上校的夫人阿美利亚已经成了疯子,像一具木乃伊一样,在一间房子里整整坐了四十年,客厅里的一座大理石雕像是她少妇时的形象。老人到上校家去参加一场叫做“鬼宴”的社交晚会,遇到了上校夫人即他早年的情妇。接着剧本通过老人亨梅尔和木乃伊的对话把剧中人物几十年间的恩恩怨怨展现给观众。原来老人在经济上已经把上校控制在手,他上门去是为了要挟他,夺走他的全部财产。这时木乃伊揭露了老人的卑鄙行径,述说老人如何劫走了他们的全部灵魂,又如何凭借花言巧语占有了她的一片真情。她还讲了老人如何劫走大学生的灵魂,谎说大学生的爸爸那批发商欠了他一笔债,实际上他一个钱也不欠亨梅尔。大学生向姑娘诉说自己对爱情和美德的追求与向往,可是又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因为说了真话被关进疯人院悲惨死去的情景。他说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姑娘听了这番话后也死去了。《鬼魂奏鸣曲》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尔虞我诈,充满了罪恶和苦难的现实,指出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感到迷惘和痛苦,人只有死亡才能逃脱苦难。剧中死尸、鬼魂和人一起登场,舞台形象离奇,借助象征、梦幻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深刻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斯特林堡的戏剧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在灵魂,努力表现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和直觉性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西方社会中人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他的剧本运用独白、旁白、梦幻等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使“内心外化”,这成了尤金·奥尼尔及其他剧作家效法的榜样。
表现主义运动于20世纪初发端于德国,20年代和30年代作为文学流派盛行于欧美各国。斯特林堡勇于进行创作实验,他的剧本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他的创作实践对于表现主义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以表现主义戏剧的开创人物而永远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节选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1期)
第四篇: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叙述的角度、人称和口吻
★【知识储备】:
1、关于小说
四大文学体裁: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概念:一种以______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分类:
(1)按篇幅:长、中、短、微
(2)按创作原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5)按题材:言情
武侠
科幻
魔幻
侦探
历史
纪实……
(6)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体、意识流 描写手法:
按内容:语言
动作
肖像神态
心理
细节
环境(景物)
按技巧:工笔
白描
侧面
正面
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
情节模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2、叙述角度
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
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
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第二人称问题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
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作用或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举例:比如《项链》……[见下页]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叙述腔调即叙述口吻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举例:________________伍尔芙,___________________海明威,________________欧·亨利,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_________________余华……
★考点解析
【考点梳理】
叙述角度及其表达效果
叙述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答题要领】
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桥边的老人》采用了 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述。
《墙上的斑点》采用的是第一人称,但却是全知视角,因为文中的“我”即上帝 ★课内知识要点 《桥边的老人》
一、字音
蹒跚
脚踝
疲惫不堪
踯躅
踟蹰
踌躇
二、字形
轮辐与辐射、一副手套、一幅画
三、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美国小说家。一向以___________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成为表现美国“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代表作。1954年作品______________获诺贝尔文学奖。另有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格特点: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________________著称,俗称______________”,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的创作理论:“_____________”——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____________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山理论分析:看似简洁的对话,却蕴涵大量的信息。如: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墙上的斑点》
一、字音
一哄而上
哄堂大笑
哄骗
赝品
别墅
铁裙箍
芜菁 节衣缩食
充塞
花穗
箭镞
都铎
凛冽
古冢 鸟窠
二、字形
赝品与义愤填膺
箭镞与花团锦簇
油漆与膝盖
三、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______女作家、批评家,被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_________________是她第一部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奥兰多》是女性主义批评的典范作品。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名。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觉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代表作家作品:
(爱尔兰)乔伊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福克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伍尔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普鲁斯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叙述的角度、人称和口吻
★【知识储备】:
1、关于小说
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
概念: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作用或效果: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第二人称问题
表达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体裁。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分类:
(1)按篇幅:长、中、短、微
(2)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3)按时代: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5)按题材:言情
武侠
科幻
魔幻
侦探
历史
纪实……
(6)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体、意识流 描写手法:
按内容:语言
动作
肖像神态
心理
细节
环境(景物)
按技巧:工笔
白描
侧面
正面
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情节模式:
完整模式: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一般模式: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叙述角度
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作用或效果: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作用或效果: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3、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
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第三人称——“他”——全知或有限视角
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举例:比如《项链》……[见下页]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叙述腔调即叙述口吻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举例:睿智抒情伍尔芙,内敛深沉海明威,含泪微笑欧·亨利,幽默深刻是鲁迅,冷峻悲悯属余华,醇厚质朴算金庸……
★考点解析
【考点梳理】
叙述角度及其表达效果
叙述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答题要领】
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桥边的老人》采用了 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述。
《墙上的斑点》采用的是第一人称,但却是全知视角,因为文中的“我”即上帝
★课内知识要点 《桥边的老人》
一、字音
蹒跚
脚踝
疲惫不堪
踯躅
踟蹰
踌躇
二、字形
神秘
轮辐与辐射、一副手套、一幅画
三、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另有代表作品《丧钟为谁而鸣》
风格特点: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的创作理论:“冰山理论”——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冰山理论分析:看似简洁的对话,却蕴涵大量的信息。如: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解析:这一句接一句,仿佛踏实坚定的脚步,将我们一步步引向老人的身世。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
2、“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
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解析: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也即将驶离。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地信息推导出来。这也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墙上的斑点》
一、字音二、一哄而上
哄堂大笑
哄骗
赝品
别墅
铁裙箍
芜菁 节衣缩食
充塞
花穗
箭镞
都铎
凛冽
古冢 鸟窠
二、字形
赝品与义愤填膺
箭镞与花团锦簇
油漆与膝盖
三、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英国女作家、批评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部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奥兰多》是女性主义批评的典范作品。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觉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代表作家作品:
(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英)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第五篇:《外国小说欣赏》教案集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设计理念: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教学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时代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芙结婚。她的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讨论后总结:
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四)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减法”。
二、让我们在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那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阅读、寻找、讨论)交流讨论。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一)“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交流后总结:“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无奈、被迫和悲哀。
(二)“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交流后总结:这也是一处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问: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讨论、交流: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三)“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1、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交流: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像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没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的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2、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交流: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四)“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讨论、交流: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个“只是”中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三、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你认为,这样写小说是否会影响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讨论、交流:应该说不会影响的。其实,作者的写作的“减法”正是要求我们读者做好阅读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联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我们读者提出的要求。课后作业:
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阅读后交流: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到了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上,树叶紧紧地合拢起来,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什么弱点也不暴露,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
情绪。这篇由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查找阅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并有相当详细的备课资料,以及可实际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用具的准备。操作性强的教学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二)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敢.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实的脚步声.刺耳的喀嗒喀嗒声,盖过了柔和的波涛起伏似的声响,犹如在一幅画中.浓墨渲染的前景——大块峭岩或者一棵大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
这声音是从小路上传来的„„ 这匹马已经很近了,但还看不见.除了得得的蹄声,我还听见了树篱下一阵骚动,紧靠地面的榛子树枝下,悄悄地溜出一条大狗,黑白相间的毛色衬着树木,使它成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正是贝茜故事中,'盖特拉西'的面孔,一个狮子一般的怪物,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硕大无比的头颅,它从我身旁经过,却同我相安无事.并没有像我有几分担心的那样,停下来用比狗更具智想的奇特目光,抬头看我的面孔.那匹马接跟而来,是匹高头大马,马背上坐着一位骑手.那男人,也就是人本身,立刻驱散了魔气。
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
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 寂静冷清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出场。
着重描写马蹄声,造成先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虎虎生风的高头大马陪衬出人物的魅力。
(二)《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 可以认可的答案有: 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船员,炮队队长,老人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课后作业
场景是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的.课后研究本文中的自然环境对于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二、请注音:
馥郁 斜睨 拾掇 寒噤 犄角 詈骂 倾圮 入殓 静谧 黑黪黪 黑魆魆 分蘖狺狺 娇妍 忧悒 凛冽 簌簌
三、积累成语,注意加线字的音义:
风驰电掣 克勤克俭 纤尘不染 颐指气使 不可名状 美轮美奂 截然不同 沁人心脾 卷帙浩繁 纡尊降贵 阒无一人 川流不息 破釜沉舟 屈尊枉顾
四、初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小说以什么为开头的?欢快喜悦的丰收场景
2、是如何结尾的?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最终更以一首悠扬而悲壮的歌谣作结。
3、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能否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起一个名字? 以时间为线索,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以及“深秋”初冬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出精美的俄罗斯农村秋天的景致。
4、本文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俄罗斯风情画”,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画内容。苹果丰收图(场景一)庄园生活图(场景二)深秋狩猎图(场景三)小地主生活图(场景四)
5、主题探究:“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吗? “安东诺夫卡苹果”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吗? 那象征着什么呢?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表现了什么主题:“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全文的灵魂,整篇小说都笼罩在“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馥郁甜香中,作者用回忆的口吻,将我们徐徐带入那个已经逝去的田园梦境中。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这是一首旧时代的挽歌,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将感情包裹于事易时移的几幅对比鲜明的图画中,以艺术的美感来感染读者。
6、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
•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向来为文学界称道。比起图画,这篇小说更像电影,因为作者在描绘每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音、气味,令人身临其境。《安东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7、《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们面前。几个次要人物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构成一幅买卖图,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详细描写)
D、果园日暮图(细)浓墨渲染夜幕图画。
作者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袭人的“寒气”“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之中,“村里的人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
果园里的“篝火”成了这一幕的主角,蒲宁写人影投映在苹果树上的情形逼真又富有生活气息。
深夜的星空下,声音又一次成为主角。列车经过时的声音和单管猎枪的枪声被描写得出神入化,平凡的生活场景渗透出些许诗意。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廓分明的电线杆朝阳光灿灿的远方奔去,而横在电线杆之间的电报线,则像是银光闪闪的琴弦,正在沿着晴朗的、斜悬的天空滑动,电报线上停着好些青鹰,——活像乐谱上黑色的音符,像极了。”
他的观察和描写都是有序的,准确而优美。“深邃的蓝天、绚烂的朝霞、绿色的麦田、亮晶晶的大路、黑色的青鹰停在银色的琴弦”上„„这些色彩又是多么鲜亮明丽!蒲宁对色彩的感觉是一流的,他的图画里永远都充斥着明丽悠扬的旋律。
从姑母那巨大而古老的“宅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1)高超的色彩运用(2)前后的对照(粗犷与温馨)
举例:偶尔,傍晚之前,在西半天上,落日的颤抖不已的金光会穿破阴沉沉地压在地面上的乌云。这时空气就变得洁净、明朗,夕照令人目眩地辉耀于叶丛和枝桠之间,而叶丛和枝桠则由于风的吹拂犹如一张活动的网似的摇曳摆动。同时,在北半天,在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乌云上方,水汪汪的浅蓝色的天空冷冰冰地、明亮地闪着光,乌云则慢慢地凝聚成为连绵不绝的含雪的云峰。
这里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色彩运用,短短的几句话里,充满了明与暗、冷与热、轻与重、动与静的对比。
13、•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丹 柯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分析小说内容和主题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的呈现作用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浪漫主义、寓言、象征等手法的赏析
三、课时安排
2课时授完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 家。——郁达夫论鲁迅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是开创者领路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你一定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了? 明确:主人公——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
小说中也出现了两个相对次要的人物,他们是谁? 明确: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
2、在欣赏《丹柯》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们知道“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那么,读了《炼金术士》之后,你觉得这篇小说是围绕着哪个母题展开故事情节的呢?
明确:梦想。
3、那么,在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关于梦想的事情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学生阅读,发言。教师点拨:
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关于寻宝的梦(做梦),他对此感到十分迷惑,为了寻求答案他曾求助于吉卜赛老妇人,希望她能为自己解释一下这个梦境(解梦),那个吉卜赛老妇人告诉圣地亚哥必须到埃及金字塔那里去,但她不知道怎么样到达埃及。对于圣地亚哥来说,埃及是一个未知的旅程,他感到非常失望,决定以后再也不把梦当一回事了(弃梦)。就在他即将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时候,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却现身点醒了他,并指引他努力去将梦想变为现实(促梦)。于是,圣地亚哥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当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梦境所在的地方,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财宝的位置时,却在徒劳地挖掘后遭到了一伙劫财难民的打劫,圣地亚哥的梦想破灭了(破梦)。然而事情又一次出现转机,当他为保全性命被迫说出梦境的秘密时,却意外地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梦中圣谕的难民口中得知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原来财富不在远方,就在圣地亚哥出生的国度里。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圆梦)。
做梦 解梦 弃梦 促梦 寻梦 破梦 圆梦
四、小结、布置作业
探究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2)哪些力量帮圣地亚哥实现梦想?
明确:吉普赛老妇人解梦——“你必须到埃及金字塔那里去”,鼓励圣地亚哥去寻求梦中的宝藏。
撒冷之王麦基洗德—— 生活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天命必须战胜否定梦想的力量。
※ 撒冷之王麦基洗德跟圣地亚哥讲了很多的话,其中包括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撒冷之王给圣地亚讲述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意图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卖爆米花的小贩(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期的拖延自己寻求梦想的时间),意在鼓励圣地亚哥应该向梦想出发,一旦下定决心就勇敢的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梦想,才不会后悔。
寻找绿宝石的矿工(努力了999999次,却在最后放弃)为了告诉圣地亚哥只要永不放弃,就会实现梦想,在追求到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放弃就不会失败。
※ 在帮助圣地亚哥的时候,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都曾经向圣地亚哥提出过要求。那么,吉普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堆圣地亚哥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他们对圣地亚哥的帮助有什么不同?这样设计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吉普赛老妇人要求得到圣地亚哥找到的财宝的十分之一; 撒冷之王麦基洗德要求得到圣地亚哥羊群的十分之一。吉普赛老妇人——把梦想变成现实,是要付出代价的。
撒冷之王麦基洗德——不要预支未到手的东西,追寻梦想必会付出代价,增强其追寻梦想的信念。
2、探究二:圣地亚哥在寻梦途中受到了哪些检测?
作者说“在实现一个梦想之前,世界灵魂总是决定要对寻梦者一路所学到的一切加以检测,它所以这样做并非因为它居心不良,而是让我们与梦一起,也能够掌握在寻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这是多数人会放弃的一个时刻。”圣地亚哥在寻梦途中受到了哪些检测?
明确:年少的圣地亚哥曾经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财而心灰意冷;曾经在水晶店里成为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了一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着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梦想之间挣扎„„
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领悟到财宝埋藏的地方。
3、探究三:结合文章内容,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可结合自身的弱点)在下面空格处填上一句话使其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并陈述理由: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认为,_______。理由:
示例: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认为,有了梦想,还必须有智慧。因为梦想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有了梦想,还必须有智慧,有智慧,才能有创新,有闯劲„„只有让梦想插上智慧的翅膀,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4、探究四: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它“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 明确;这是一本能够影响读者心灵的小说。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万分艰难的过程,会经受种种考验,需要勇气、热情、执著、智慧。
三、主题的形成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段来形成小说的主题的?
1、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问: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明确:象征。
(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要求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象征往往是对比喻等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它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
问:小说中都有哪些象征呢?
明确:《炼金术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显,主题的哲理包孕在故事之中。圣地亚哥梦中的财宝不过是个人梦想的象征;卖爆米花的小贩是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期的延迟寻找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的人们的象征;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则象征着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寓言——一种文学样式,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达了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讽喻或劝诫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一般具有象征的意义,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自己思考体会。)
2、文章的结局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特点:陡转,出人意料。
表达效果: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小说的结尾显得出人意料。好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已经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经考验。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大他却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富有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想出发过,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为主题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闪光点,让小说的这里意味更加浓厚。
四、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侧重通过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寻梦 的过程中成长。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万分艰难的过程,会经受种种考验,需要勇气、热情、执著、智慧。
五、布置作业 拓展题:
从下面几则名言中选出你感悟最深的一句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2、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是一个仙境。——塞 拉
3、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纪伯伦
4、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村人的逼迫下,将素芭嫁给了加尔各达城的一份人家。与其说是嫁,不如说是骗了一份人家。新郎家事先完全不知道新娘是哑巴,而自私的素芭父母,为了保住自己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竟狠心的将素芭留在了外乡。
2、思维磨剑:把小说每章的主要内容浓缩一句话请据此制作一张情节脉络表。明确: 章节 情 节 素芭身世 不幸的缺陷,美丽的双眸 2 生活环境 优美的村庄,孤寂的素芭 3 亲密朋友 特殊的朋友,深厚的友情 4 帕斯达帕 唯一的玩伴,奇异的梦想 5 父母之命 觉醒的自我,月夜的倾诉 6 被逼远嫁 悲伤的眼泪,无言的结局
四、重点赏析: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2、赏析文中的人物肖像描写
(1)问:从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齐读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娜塔莎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托尔斯泰主要作品:
1852年发表自传三部曲《幼年》《童年》《少年》(中篇小说)
1863—1869年 发表《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
1873—1879年发表《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 1886年发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篇小说)
1889—1899年发表《复活》(长篇小说)《娜塔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建议:
1、运用2课时: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2、可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3、课后或课前观看《战争与和平》(导演:King.Vidor)。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中点了解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描述,《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已经成为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她非常焦急,急切盼望有位绅士前来邀请,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焦之处。当安德来公爵邀请她跳舞时,她一下子变得明朗、快乐起来。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
1、“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但我没有他便不能生活!”等。
十二、你认为此时的娜塔莎所表现出来的是真挚的爱情吗?那么又如何理解课文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二、导入:
小时候你有过哪些爱好?你曾经得到过支持,还是遭受到压制?你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日本作家的一篇小说,讲了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那么他的爱好最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三、了解作家作品:
《清兵卫与葫芦》1913年1月1日发表在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上,是志贺直哉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简练、活泼、自然的语言风格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三,阅读小说,概述故事情节 开端:爱葫芦 发展:买葫芦 高潮:砸葫芦
结局:卖葫芦(证明了清兵卫的眼力与天赋;增强了小说的悲剧力量)尾声:弃葫芦
2,倒叙结构:设置悬念,引起关注,激发兴趣
四、问题讨论:
1、清兵卫对葫芦热爱有加,他也曾几次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然,说明什么?为什么他后来又改变了他的爱好呢?这个爱好真的不好吗?
讨论后教师结合练习一提示如下:
说明清兵卫对葫芦并不盲目痴爱,而是对葫芦确实有一定的研究他对葫芦的鉴赏是有一定的眼光的这些结果与前文多处内容构成对比,例如:①、父亲呵斥他:“什么话,你懂什么,也来多嘴!”②、他买这个葫芦只花了一毛钱。③、教员把葫芦当着脏东西让老年校役扔掉。校役把葫芦卖了50元。这样写与后文写商人卖了600元构成对比,2、小说的题旨(见仁见智):
1)批评了“大人”粗暴地扼制孩子的爱好与天性。2)表达了对追求个性自由的期望。
3)反映了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的处境,表达了天才的苦闷。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
4)表达了对人道主义的追求任重而道远。
3、小说的结尾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升华主题,使故事的悲剧意味更浓。
4、小说的人物:清兵卫是怎样的一个小孩?
执着专一,内心世界丰富充实,有卓越的鉴赏力,孤独
五、体验感悟:
1、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如何与父亲沟通?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父亲,你会怎样对待孩子的喜好?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老师,你会怎么对待违反纪律的清兵卫?
2、你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受到了怎样的对待?你们想让家长老师怎样做呢?
六、小结:
作为一个学生,鼓励发展个性,但发展个性要有前提,即完成学习任务,全面发展,不影响身心健康,不违反法律纪律,不违背道德,不侵害他人利益;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进行。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提高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给予理解和支持,并正确指导、调控,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健康成长。
七、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他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合理展开想象,续写这篇小说。
八、扩展阅读:介绍情节特别的几篇经典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