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版面编辑教学设计
《版面编辑》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出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以活动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掌握版面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策略:新学期之初恰逢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又逢三八节来临,结合这两个主题,让学生自主命题,抒发内心情感,撰写文章,优秀作品向全班展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1.了解使用分栏、首字下沉、更改大小写、文字方向、艺术字等功能对美化优化版面设计的作用
2.通过版面设计练习,掌握分栏、首字下沉、更改大小写、文字方向、艺术字等内容的设置方法和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分栏、首字下沉、更改大小写、文字方向、艺术字的设置方法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正确设置分栏,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教学方法: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搜索的关于二月二的相关资料文件
教学过程:(注: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
先复习上一节课学习过的字体与段落的格式设置。用LanStart教学管理系统,将事先准备的三篇文章(“二月二吃爆玉米花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为何二月二日吃猪头?”)下发到学生机。让学生任选一篇文章,按照文字编辑要求,进行操作。
文字编辑要求:
1、将标题设置为黑体、二号、居中、加粗。文字效果为七彩霓虹。
2、标题颜色为粉红色。文字效果设置为空心
3、将标题段文字添加着重号
4、标题段的段后间距设为6磅。
5、将正文各段左右各缩进0.74厘米,首行再缩进0.74厘米。
6、设置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
7、为每个自然段分别设置不同颜色的底纹。
8、给文章添加艺术型边框。
【学生活动】任意打开教师下发的一篇文章,按照文字编辑要求,完成操作任务。【教师活动】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当大多数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后,教师就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辅导。【设计意图】通过文字编辑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设置文字与段落常用格式的能力。配合“二月二”的节日,选择与节日相关的文章,使用学生在进行文字编辑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民俗风情,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作品示范,设计分析
出示两至三篇预先设计好的WORD文件,分析这些文档的版面设计与刚才同学们的设计相比,有哪些不同。
【师生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出这些文档中存在的版面设计方法:
使用了分栏,分了三栏
使用了首字下沉,下沉三行
使用了艺术字,并设置了艺术字的版式
三、布置操作任务,学生自主完成
根据对文章版面设计的分析,提出新的操作要求,下发到学生机。
版面设计要求:
1、任选一篇文章,将正文各段分成三栏(三列)显示。
2、给文章第一自然段设置为首字下沉。
3、更改最后一自然段的文字方向为竖排方向。
4、将文章的标题设置成艺术字,插入到文章的合适位置,并设置其版式为紧密型环绕。操作提示:分栏、首字下沉、文字方向等功能请在“格式”菜单中找。艺术字的使用,请在“插入”菜单中找。设置艺术字的版式,请在其“快捷菜单”中找。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操作要求,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间互相交流,遇到难处可以向教师请教。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督促,答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发现好的设计效果,给予鼓励和表扬。【设置意图】给学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通过操作,熟练掌握分栏、首字下沉、更改大小写、文字方向、艺术字的设置的方法与技巧。体验信息技术在文字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提交作业,学习小结
要求学生将自己输入的文章,用文章题目存盘,提交自己的作品。教师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辅导。
正确设置分栏的方法
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结合学生的操作,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在操作中体验和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反思:结合“二月二”这个节日,发给学生的知识文章,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学生通过自己的版面设计,将一篇文章重新进行排版处理后,能够感觉到排版前后,版面艺术效果的差别。给学生的想像力是丰富的。
第二篇:《编辑文档》教学设计
《编辑文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熟练地进行插入、删除、移动、复制等操作; 2.能进行查找和替换操作;
3、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对输入的文字进行插入、删除、移动、复制等编辑操作。教学难点:文字块的复制操作。
教学准备:方正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学系统、相关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选定文字的几种方法,谁来示范一下?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
3.要想在电脑上写一篇漂亮的文章,首先必须学会如何编辑文档。
二、驱动任务一:修改、插入文字
1.出示任务:①修改“小诗”中错误的字符,将“知”字修改成“识”; ②在标题和正文之间插入作者姓名。
2.分析任务,讲解知识点,注意改写和插入的切换键Insert的使用。3.学生动手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阅读“金钥匙”,教师用一篇文章示范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三、驱动任务二:移动、删除文字
1、介绍剪贴板的作用。
2、出示任务:①将古诗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加回。”通过剪切粘贴到古诗的前面,将“笑问客从何处来?”剪切粘贴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后面。②修改相应的标点。③删除标题中的“古诗”二字。3.分析任务,讲解要点,示范操作。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驱动任务三:学习删除的另外两种方法和复制的方法。
1、学生阅读“试一试”
2、学生自行探究尝试,教师指导。
五、驱动任务四:学习移动和复制的两种快捷方法。
1、学生阅读“金钥匙”。
2、教师指名回答,并作适当讲解,关键是搞清楚复制和剪切的相同和不同。
3、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阅读“知识窗”并尝试操作,掌握“撤销”和“恢复”两个按钮的使用效果和方法。
七、小结本课内容。
第三篇:编辑文档 教学设计
编辑文档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常用的选定文字的方法,编辑文字(如修改、插入、移动、删除等)的方法,且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以任务驱动和演示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启发学生动手实践探究教学内容,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编辑一首唐诗来学会常用的编辑文档的方法。重难点如下:
1、重点
选定文字,编辑文档。
2、难点
编辑文档及文档编辑的方法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核心,采用演示法、操作练习法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操作重于理论,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在开始授课时采用展示法,将事先编辑好的两篇文档向同学们展示让他们观察从中发现其不同点,使学生在下面的练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演示操作步骤以后,立刻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逐步化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知识
“同学们在小学的时候学过贺知章的一首诗叫《回乡偶书》,还记得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背诵一遍。”
然后向同学们展示已编辑好的两篇文档,让学生观察他们的不同地方。"同学们,这两篇文档一样么?大家仔细观察,我来叫同学们来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㈡、讲授新课
⑴、选定文字
要求学生先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输入课本回乡偶书部分的文字。
[教师演示] 建立一个空白文档→输入课本本回乡偶书部分的文字→然后要求学生也在自己的机器上输入相同的内容。
[学生练习] 按照教师的要求输入课本部分的文字
接下来再来介绍具体的文字的选定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师演示]向同学们演示一行文字的选定方法,多行文字的选定方法,拖选文字的方法。
[学生练习]模仿老师的方法,进行对文字选取训练。
⑵、编辑文档 ①修改、插入文字
[教师演示] 按insert键将当前编辑状态更改为“改写”模式。移动光标到“相知”二字之间→从键盘输入“识”字,则“知”字修改为“识”字→在行→单击“居中”按钮→按insert键将当前编辑状态更改为“插入”模式→移动光标到第一行“回乡偶书”的右边→连续三次回车,插入三个空行→将光标移到第二个空行中→输入作者名“贺知章”→得到
[学生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使全体学生掌握修改、插入文字的方法。
②移动、删除文字
[教师演示] 用鼠标选定“少小离家老大回。”这句话→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剪切”按纽→将光标移到“笑”字左边→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纽→按上面的步骤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话粘贴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后面→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句号改为逗号。[学生练习]学生操作练习上述的方法。
[教师演示]用鼠标选定“古诗”二字→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将其删除。
[学生练习]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㈢、小结:
先请同学起来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我自己补充总结。㈣、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4.2 编辑文章
一、选中文字
二、编辑文档
1、修改、插入文字
2、移动删除文字
七、课后总结
就课堂出现的问题和教学中的不足作移小结,以便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编辑幻灯片》教学设计
《编辑幻灯片》教学设计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郭佳君
一、教材依据
本教材经陕西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2_年审查通过(试用),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本节课系第一单元制作多媒体报告第3课《编辑幻灯片》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第一节添加新的幻灯片和第二节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化发展;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关注学科整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树立新课程的教材观,教师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涵,正确把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和措施,结合学校现状合理处理教材。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基础性,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对课程的内容选择、调整、深
化、拓展,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主体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注重举一反三,是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只有为学生提供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2、设计理念
教学力图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学生作为学习、探索和操作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教授知识、技能外还体现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操作)、学习机会的创设者(创设学习情景和任务)、辅助者(提供必要学习课件、提供必要的巡视和指导)。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索,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兴趣引领,激发求知,自主探究”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亲历与体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掌握知识。设
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进入主体角色,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3)努力做到“讲、演、思、练、评”的和谐统一
PowerPoint的教学是知识与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各章节的不同内容恰当地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回答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设计上机练习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在教学中做到“讲、演、思、练、评”的和谐统一。本节课是基本操作课,采用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3、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制作多媒体报告共四课:初识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编辑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本节是第三课编辑幻灯片的第一课时。前面两课所进行的操作,都是对一张幻灯片进行操作的,属于最基本的操作,学生对于PowerPoint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已经认识了PowerPoint窗口、学会制作标题幻灯片、保存PowerPoint文件、关闭PowerPoint等,已掌握了对文字的基本操作,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插入新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并为下面的内容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进行设计。教材的例子和练习中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力求与生活、学习相结合,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教
材以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念设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前两节学会基本操作,包括启动退出,创建及保存多张幻灯片组成的演示文稿,只不过暂时还停留在文字构成的幻灯片部分的编辑与修改。学生作品已初见效果,学生的兴趣和熟练程度越来越高。五年级已经掌握了对word的基本操作,另外学生对网上邻居及共享文件下载使用熟练。六年级的学生思想日趋成熟,有主见,充满自信,喜欢展示自我,发表自己的见解,具有挑战精神。所以给学生一些难度大一些的任务,学生也乐意接受挑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添加新的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添加和调整剪贴画及高精度图像的方法;体验幻灯片版式。
2、方法与途径:学会寻求帮助,利用演示、练习及知识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在对比中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3、情感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计算机教室控制系统及网上邻居共享文件的使用。
四、教学重点
在幻灯片里添加剪贴画及高精度图像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剪贴画及高精度图像的格式设置。
六、教学准备
1、网络计算机教室;
2、演示用课件《古诗二首》;
3、学生用图片素材库在教师机中共享。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教师打开演示课件《古诗二首》(教师机广播),共三张,第一张标题,第二张纯文字,第三张文字、图片、背景,让学生欣赏一下图文并茂,设计生动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张幻灯片?为什么? 生:第三张。图文并茂,设计生动。师: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张?生:想。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编辑幻灯片》,板书课题。
(二)提供方法 学习新知
1、添加新的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打开上节课我们制作的 “古诗二首”演示文稿。(教师机广播)我们来观察一下,它的第一张标题幻灯片已编辑好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第二张幻灯片,应该怎样做呢?
生:插入一张新幻灯片 师:对,具体怎样操作!
师:提示一下,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解决!
生:求助于书本、老师、同学等
(点评: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提供学习方法上的帮助尤为重要)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这个演示文稿中插入一张新的、空白的幻灯片。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菜单栏“插入”—“新幻灯片”选择版式—“确定”)(注意:一般情况下,第一张幻灯片选择“标题幻灯片”,第二张幻灯片就选择其他的幻灯片版式了。)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想想那种方法更简捷? 生: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第二种。(添加规则:先幻灯片总是添加在当前幻灯片的后面。)
2、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师:新幻灯片插好了,首先我们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添加文本框”输入古诗《寻隐者不遇》。
师:要做一份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仅设置各种文字的格式是不够的,还应插入一些图片或剪贴画来增强幻灯片的表现力,使幻灯片更加美观漂亮。老师记得在word中学习过插入图片和剪贴画的方法,和在幻灯片中的方法是一样的,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试一下。
(提示:所有的图片素材在网上邻居教师机的“幻灯片素材”文件夹中,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下载使用。)
生:操作练习
(点评:教师预设这个环节,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在实践中掌握。)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或剪贴画)
师: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老师这里还有更美观的?一张幻灯片,大家欣赏一下,老师这里有个小问题:如果我们要接着刚才第二张幻灯片后面做这一张时,第一步是再次插入一张新幻灯片,那么插入时,在版式的选择上只可以是选空白吗?
生:不是,可以选择一种与其相适应的版式 师:好,大家看应该选那一种好呢? 生:„„
师:选择一种合适的版本可以使幻灯片的制作更加便捷!(点评:演示文稿中的版式是有别于其他软件的重要部分,体现其与众不同的优越性。本环节的设计体现课本内容的延伸,展现幻灯片的一个特点,更是设计的一大亮点,为学生今后进行幻灯片制作提供了捷径。)
(三)挑战自我 突破难点
师:有的同学在排版过程中遇到了小问题(插入的剪贴画或图片文件,它的大小、位置等不一定合适,这就需要我们对插入的图片进行格式设置),同学们看(教师机演示)。
生:练习
师:老师还发现比较有创意的几种方式,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展示学生1:将图片设置为“紧密型”。学生2:将图片放到第二段文字内。学生3:将图片亮度设置为35%,对比度为75%。(根据时间定要不要演示)
(1)在文档中插入剪贴画除了利用菜单完成外,还可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剪贴画按钮来实现。
(2)插入图片文件的关键是找到图片文件所在的位置。(3)设置图片格式
方法:执行[格式]——[图片]命令,利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进行设置(如图片的大小、位置、版式、图片等)
教师演示并讲解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以设置图片的大小为例进行设置。图片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大小”选项卡中的高度和宽度来实现,高度、宽度的值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缩放,这是由于我们选了“缩定纵横比”选项。
生:尝试操作: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版式、位置、亮度、对比度等设置。
(点评:这里几节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用图片工具栏进行调整,而对于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较有创意,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展示成果 小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新幻灯片;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体验了版式的便捷。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位同学的设计,看看他的作品哪里设计的好?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操作和设计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中体现多种学习方法的交织,这节课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教材中以制作大家熟悉的古诗幻灯片,在提高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深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自我探究,并运用了已有word的基本操作知识迁移到具体操作中,避免了强塞硬灌的做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在具体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1、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这一步应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解答等等。本课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原有文字操作基础。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从采用不同求助方式到寻求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预设学习障碍到分层次布置任务,无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多处体现知识迁移的规律,教师不是一味的讲授,而是通过让学生回忆Word学习的相关环节,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尝试操作,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3、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用图片工具栏进行调整,而对于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较有创意,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学中抛出“版式”问题,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版式可以让制作幻灯片变得更便捷,体现出演示文稿的一大特点。虽然课本上没有安排版式内容的学习,但其实际意义是深远的,所以安排这一环节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教学设计编辑
教学设计编辑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1]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中文名教学设计
外文名Teaching design 目录 1简介 2定义 3目的 4方法 5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程序性原则 ▪ 可行性原则 ▪ 反馈性原则 6教案 7基本要求 8具体撰写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方法 ▪ 时间分配 9举例
▪ 教案设计 ▪ 板书设计 ▪ 评价与反思 ▪ 主要目的 10优点 11不足 1简介 编辑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2定义 编辑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Patten,J.V.见右图)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赖格卢特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基本上同对教学科学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在他看来,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科学。他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所作的新界定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3目的 编辑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4方法 编辑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5原则 编辑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6教案 编辑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些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设计的教学思想理念、课后说课反思等栏目。是讲完课之后的东西,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不是平日课前的、只是为了提醒自己讲课的、提纲携领的思路方案。即:课时计划,或叫做“教案”。
如今,有许多新式的教学说法、教案的写法,使得小学、初中、高中及职高学校教师撰写的教案也是有格有框、圈框互连、上下落摞、左右牵扯,真是五花八门,特色百出,各有千秋。一个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教案,有的能设计出20多张A4纸来!光是教学目标能设计出二三十条,占用一页纸!弄得看其教案者,如同进入了诸葛亮的八卦阵,不辨东西,不知所云。费这么大的九牛二虎之力,就备出这么样一节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教案吗?
(A4纸:210mm×297mm;c类,12P(小4号字),37行×39字)(P~Point,1P≈0.35mm)教案应当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当设计完成一个教案的同时,在备课教师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授课方案。撰写出来的教案也只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骨架结构,不能将课堂中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每一件事都写进教案中去。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不定因素出现,要靠备课时准备充分,靠平时的知识积累,靠实事求是地真诚对待。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两个依据: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大纲),二是依据教科书(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环境、教师自身能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考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又不完全依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特色来。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一个原则:不能出现任何的科学性错误。不能将不确定的(可能是„„)、自己臆想的(应该是„„)、没有科学依据(我认为„„)的东西教给学生。7基本要求 编辑
对各学科教案的设计,都有一个基本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达到了基本要求之后,要写出学科特色和个人的教学风格来。①教案中必须有: 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及演示文稿.ppt)、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阶段设计意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教案设计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教师设计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时期,同一个教师设计的教案也会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只求基本部分相同,不求完全相同。教师的备课和讲课,要依据《纲要》和《课标》、依据教材,但是不能唯《纲要》和《课标》、教材,要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学校的条件、学生接受能力和水平,二次开发教材。要发挥出自我,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让听课的专家、领导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找到有悟性的您”。②青年教师教案要详细,但是不能超过A4纸5页。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教案要简洁(简洁不简单),但是不能少于A4纸2页。教案要保留书面和电子两种形式,以备后期利用和检查。杜绝无教案上课,后补教案和不规范教案。
教案的后期利用是指将旧教案复制过来。首先是改换日期时间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所授班级的情况、教学环境的变化,个人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等,将教案中的旧的东西剔除掉,加进新的教育教学观点、概念和方法,加进新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加进更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例子„„。最终,将旧教案改变为适合教育教学的新教案。
③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能够灵活多变地、轻松自如地驾(jià)驭(yù)课堂,不拘于教案。
④设计教案目的是在上课时,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学生或是其他什么人看的。
但是,对于同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讨论研究的教案;对于教学领导检查教学要看的教案,对于教学设计大赛和评比的教案,对于选入《教学设计案例》的教案,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对于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用途的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写成多种形式。既不要求个个都做成经典教案,亦不必投入太多的无谓劳动。教案可繁可简、可粗可细,但是都要认真地对待,最起码也要符合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8具体撰写 编辑
教学内容:(课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知整体教材者,不能教好一节课。”每一节课教案的教学内容(也称为课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名称,说明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学段教材中的具体位置。有时此项名称为了明显地与科研“课题”名称区别,以免造成混淆,还是写成“教学内容”为好。(科研课题也不是一节课时间就能轻易地完成的。)课型:(课的类型)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而确定的课的类型,即为课型。
例如: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习课、检查课、测验课、综合课、活动课等。新授课是以讲解新知识为目的的课。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课。实验课、实习课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课。
检查课、测验课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为目的的课。
综合课、活动课是将讲授、复习巩固、检查提问、作业练习等活动交叉进行的课。任课的教师要根据选择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的类型。教学目标:
由于撰写教案主要目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年轻教师有时)看的,不是给听课的学生看的。“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既有“教”的考虑,同时也有“学”的思量。“学习”只是单方向地“学”,没有“教”的内容。
所以,此栏目的名称不能是站在学生角度的“学习目标”,应当是站在教师角度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要注意将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到每一节课中去,要具有可实施性、可检测性、唯一性。
例如:信息技术学科。
①《课标》中的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归纳为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画成一条数轴,三条数轴在原点交叉,并相互间隔90°,形成空间立体三维直角坐标系。即所谓的“三个维度”,只不过是个“文字游戏”而已!)
②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情感。
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目标有三条左右的具体目标即可。
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有时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更多的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撰写课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常用“知道”、“了解”、“理解”等词语来表述。技能目标中,常用“学会”、“掌握”、“熟练掌握”等词语来表述。情感目标中,常用“体会”、“体验”、“感受”、“认识”等词语来表述。(见《课标》《教研手册》)
课堂教学目标是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比较难写的部分。需要授课教师对此章、节的教材,要有全面的认识和较深的理解。
教学目标写大了、写多了,脱离了实际情况,在本节课内根本就完不成。常见的情况是:将宏观的学科课程目标作为具体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方法、行为习惯、世界观等,在一节课内能形成吗!(消灭一个人容易,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和世界观不容易。中国共产党在改造人的思想和世界观方面就很有成绩!)教学目标写小了、写少了,在本节课里教给学生的知识、能力太少,知识的密度信息量不够。教学目标写偏了、写远了,说明没有把握好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知识部分的教学目标,是指信息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素养的知识、信息文化的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等。不能是历史、地理、生物等其它学科的知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体、可操作。只能用于本节课,而不能用于其它节课,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唯一性。
检测一节课教学目标唯一性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如果放在上一节课的教案中,或者放在课的教案中,或者是放在一学期、一学年的教案中,或者是放在了其他学科的教案中都适用,就说明了此教学目标不具有唯一性!就是不可取的教学目标。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主要是看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其次,才是看其他项目是否达标?切忌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缺少“知识、技能、情感”中的任何一项!课程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很好地分散、贯彻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中去。
如果对课程的“三个方面”理解不透彻,就不会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中去。
例如:许多的活动课、体验课、讨论课等等,很容易缺少“知识”项,甚至缺少“知识”和“技能”两项,只有“情感”一项。
如果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教给学生信息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信息文化的知识、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那儿还叫是信息技术课吗? 如果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讲“知识”,只教“方法”,是不是14个学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可以合并为1个学科了呢?如果只教“情感”,是不是14个学科要综合为1个“穷聊”学科了呢?
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一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精神和理念理解不透,对“情感目标”独有情钟!设计的许多教学案例中(甚至一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集》中),几乎没有一个有“知识目标”的!只有个别几个案例中有“技能目标”,其余的案例中,都只有“情感目标”。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写出“情感”的内容是较难的。“这儿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用文笔将“情感目标”写出来,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好写。但是,如果将“情感目标”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又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总是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情感”的内容应当是“水滴石穿”得渗透、融化在各个学科的每一堂课中去。应当通过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具体实在地、生动灵活地、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所以说:“这儿又不是一个写出来的技术问题。” 首先要说明一下是什么“情感?”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情感应当是:
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情感;对信息技术的情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情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情感;对信息文化的情感等。
(这部分情感是要求在情感目标中主要写出来内容。写出来的确是个技术问题!)②培养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情感;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历史的情感;对中华民族灿烂的优秀文化情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大众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对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情感等。
③培养学生对建立、健全正确的、科学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情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事物的情感;对学习和使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等。
(这部分情感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水滴石穿地、春雨绵绵地渗透到其中。此情感目标可不用写出来,就不存在写出来的技术问题!但是,在教学评价表中,会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分数的。)这决不是个小问题!
(外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对撰写“情感”的教学目标是比较头疼的!)
在教学目标中,如果没有“知识”的内容,就没有了学科之间的区别度,14个学科就可以合并为1个学科了!“概念、事实和规则”属于知识的内容。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信息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信息文化的知识!”而不是物理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生物知识、体育知识、外语知识„„,等。不能以任何的借口(如:“个别的课可以。”),使三维的课堂教学目标变为二维或一维的教学目标!活动主题:(可略)
本节课中设计要做的一件具体事情。通常教学使用的教案可不设置此栏,一般是用于教学设计大赛、教案评比,或者是上级业务部门督导、审查等情况必须加上。因为此时你没有发言的机会,只能从教案中加以说明。活动指导思想:(可略)
参见《课标》的理念部分,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内容。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本节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有些人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标新立异,竟然建议在教学设计、教案中取消重点和难点的设置,以示“创新”。
如果在教学设计、教案中,没有教学重点此栏目项,那么看教案的人就不会知道这节课到底要讲什么?还要从教案中自己去提炼。建议:此栏目项必须保留,不可省略掉!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要准确、书写清晰。教学重点有时常常与节的名称类同。撰写的本节课教学重点,往往是本节名称所含内容的个人解释性的语言。每个人对同一节课“节的名称”解释语言不尽相同。(节的名称应当涵盖本节中的所有内容。但是要注意,有的教科书章、节的名称是游戏语言、活动主题的词句等,与本章、节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无关!)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学重点应当相同。教学难点
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这些)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教师在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案中设置的教学难点也会有所不同。
同一个教师所教授的同一节课,在⑴班的课堂教学中,不是难点的地方,在⑻班就有可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难点是在备课时,由教师根据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学机房设施等条件而设置的。在授课时就有可能发现,课前设置的教学难点,在不同的班级中会有一些偏差,课后在教案的反思部分中需要调整改变,并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在备课时,设置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的精度和准确度。
精度___、准确度___(填:高、差)准确度___、精度___(填:高、差)例如:始终困扰着人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两个难点。
在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始终缠绕着人们的、不易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路径;二是光标。
①路径是信息资源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信息资源整体结构化认识的体现。②光标比鼠标出现得早,在不同的状态下,光标为最小时通常表现为闪动的竖直线道“|”(或下横线道“_”),有时光标表现为“选中”的反显(或高亮)部分(块),这部分(块)有可能是选中的文件全部内容,也是光标最大时候。教学方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有无数种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讲授法为主,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同时还有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导学法、辅导法、谈话法、陶(táo)冶(yě)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开放方式教学法等。在教案中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只要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性”、“员”、“手”、“度”、“着”、“家”、“法”、“主义”、“思想”等字词,都会变成名词。如果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加上一个“法”字,立即就会变成名词,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了。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能会使用了许多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没有认真地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上升到理论而已。凡事不能偏(piān)颇(pō),追风一哄而上。主题活动的教学方法很好,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事事都要学生去活动、去体验、去感受、去归纳、去总结,这样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例如:一个热功当量试验,就花费了焦耳40年的时间。正如一位老教育家,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什么是教育?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很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教育!” 由于学校及周围的环境条件、不可重复性、时空限制等问题,许多事情学生是不可能去实践、去体验、去活动的!
例如:时间长、变化快、设备贵、消耗大、有危险、有放射、微观小、宏观大、时令性强、不易观察、不易成功的各学科的实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避免采用:淘汰法、尝试错误法等弱智、愚蠢、迟笨的方法。要注意使用“优选法”(0.618)来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
例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板书设计: ⑴板书
①板书必须有“章、节、目”三级目录和本节课中的内容摘要等内容。
②可以将白(黑、绿)板右侧1/4用来保留书写复习提问的题目和课后作业内容。⑵PPT片
演示文稿(PPT)可以展示提纲要点、图片、影片和动画等,不可多用,更不能一稿(演示文稿)统到底。不可代替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演示实验、体验操作等。演示文稿(PPT)不适合做所谓的课堂教学“课件”。
使用投影时,最忌讳的是两种情况: ①银幕上不可投射出人影(“皮”影戏)和手(看手指有几个“斗”)。②电子教鞭有两处不可指向:一是人眼;二是显示荧幕。⑶机房环境
①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造成视力下降的两个因素: 一是光线强刺激眼睛; 二是光线昏暗模糊费眼睛。
机房内要宽敞明朗,阳光充足。当阳光不足时,才可采用灯光补充。
②机房内空气要流通,保持新鲜,保障对大脑的供氧(大脑缺氧,脑细胞容易死亡。而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有利于积极思维。
要改变“冬天是臭脚丫子味,夏天是人肉汗气味”的现象。评价与反思:
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
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期的(知识、技能、情感)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这些)学生?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教学难点设置是否准确?应当如何修正和改变?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
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得是否周全?对于遇到的不定因素处理是否合情合理? 对于课堂上意外的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恰当? 教学过程:
习惯是养成的,规律是不变的。例如:早晨起床。
每天早晨几点起床,是您的习惯。太阳每天几点几分在什么地方升起,是不变的客观规律。您每天早晨几点起床的习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学习、工作的(夏季、冬季)作息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规律是不可更改的!例如: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是客观规律。不管任课教师是否认可这5个环节,在教案中写与不写这5个环节,教案中这5个环节的名称如何变化,在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5个环节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⑴复习提问:(2~5分钟)主要目的:
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例如:《设计程序解决问题》
本节课中,如果要利用到了数学公式,可以引领学生回忆,并将数学表达式转变为BASIC表达式,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准备。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复习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设计为与本节新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引入新课)。例如:《数据的导入》
从复习文字处理的表格中的单元格的名称,引申到电子表格中单元格的名称。从复制/粘贴网页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引申到导入网页表格数据与电子表格数据的动态关系。设计课堂活动填写表的原则 相关性
与教学内容应当紧密相关。客观性
不得带有主观倾向和暗示。适宜性
避免出现费解的专业术语。简要性
突出重点识别简洁易填写。全面性
设计内容要全面准确充分。开放性
留有拓展创意发挥的空间。对设计课堂提问的要求 精细设计
问题的难易度,应以多数学生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正确作答为宜。了解学生
要估计出哪些学生能正确回答?哪些学生经过提示、帮助之后才能正确回答?哪些学生回答确有困难?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答案?(不定因素很多,尽量考虑周全。)正确引导
教师要集中精力,敏锐地捕捉学生不确定的表述,并及时加以纠正。对于答案的思维方法的欠缺和错误,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答案。选对学生
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要注意照顾到学习有问题的学生。面向全体
提问的内容要尽量地照顾到全体学生,让多数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端正态度
严禁利用提问,变相地惩罚学生。⑵引入新课:(1~2分钟)手法与实例:
①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自然顺畅地引出新课的内容。(赋:直接陈述;比:比喻;兴:先言其他,引出主题)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从学生有感受的生活实例入手。⑶讲授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多段。)内容对题目,结构要清晰。目标能操作,具体可检测。特殊到一般,规律推普遍。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分段控时间,藕断丝不连。环节紧呼应,高潮有节奏。纲要转课标,精神和理念。信息为主线,素养得提升。知识与技能,准确加精巧。教学又教法,教书并育人。⑷总结归纳:(3~5分钟)
重温结构点题目,从具体实例中上升到对知识结构化认识。
余(yú)音(yīn)袅(niǎo)袅(niǎo)意未尽,从本课内容里扩展到对相关问题的关注。⑸课后作业:(1~2分钟)
例如:信息技术学科课后作业的要求。通常是动脑、动手、不动笔的实践探索性的作业。实践探索内容在课下时间内确实能够完成,不能“放羊”。
课后作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即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是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三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的内容。有人将“课后作业”安排在课上来完成,这是没有分清什么是“课后作业”,什么是“课堂练习”!
如果使用课上的时间来完成“课后作业”:①说明你对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认识不到位;②说明你的教案、教学设计课前没有设计、规划好,没有考虑充分地利用课堂45分钟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③说明你的教案、教学设计知识的密度小、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不恰当,没能十分有效地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我们的教学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会学生更多的能力,使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时间分配
①通常按教学五个环节各为1个时间段。
②只有讲授新课的教学环节,可分为1~5个时间段 ③各时间段的长短可根据内容设置。合计为45分钟。④合理分配时间,小段调节时间,才能够把握总体时间。教师活动常用词语:(各段可重复使用)
组织提问讲授板书演示播放转播指导引导讲解布置 展示巡视检查记录登分解释听取询问操作„„ 学生活动常用词语:(各段可重复使用)
就坐安静回答听讲思考观察分析讨论看书观看见习动手操作实习体验叙述回忆对比解释说明„„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段的设计意图,或者是要想实现的教学理念。例如:
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提出活动主题
理解„„知识(概念、原理、现象等)为„„做准备 分层教学 加深理解 提高兴趣 „„ 9举例 编辑
教案设计
格式
教学内容 要有章节序号及内容,明示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学 校授课教师日期 课 型授课班级课时 教学目标
①目标的设置要包含有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通常有3个左右即可。②要具体、可操作,只能用于本节课,而不能用于其它课,应具有唯一性。活动主题 用一个词组、短语,或一句话,来表述要做的一件具体事情。活动指导思想
参见《课标》的理念部分,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内容。教学重点 要准确、清晰。有时常与节的名称相同。
教学难点 应为(这些)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教学方法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板书设计
板书:
①板书必须有三级目录和摘要内容。
②可以将白(黑、绿)板的右侧1/4用来保留书写复习提问题和作业。PPT片:
①演示文稿(PPT)可以展示提纲要点、图片、影片和动画等,不可多用。不可代替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演示实验、体验操作等。
②使用投影时,银幕上不可投射出人影、手影。
③电子教鞭有两处不可指向:一是人眼;二是显示荧幕。机房环境:
①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
造成视力下降的两个因素:一是光线强刺激眼睛;二是光线昏暗模糊费眼睛。机房内要宽敞明朗,阳光充足。当阳光不足时,才可采用灯光补充。
②机房内空气要流通,保持新鲜,保障对大脑的供氧,有利于积极思维。要改变“冬天是臭脚丫子味,夏天是人肉汗气味”的现象。评价与反思
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
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的反思、修正。时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⒈通常按教学五个环节各为一个时间段。
⒉只有讲授新课教学环节可分为1~5个时间段。
⒊各时间短的长短可根据内容设置。合计为45分钟。⒋合理分配时间,小段调节时间,才能够把握总体时间。复习提问:(2~5分钟)主要目的
①为化解本节课的难点而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引入新课:(1~2分钟)手法与实例:
①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自然顺畅地引出新课的内容。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从学生有感受的生活实例入手。讲授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多段。)内容对题目,结构要清晰。目标能操作,具体可检测。特殊到一般,规律推普遍。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分段控时间,藕断丝不连。环节紧呼应,高潮有节奏。纲要转标准,精神和理念。信息为主线,素养得提升。知识与技能,准确加精巧。教学又教法,教书并育人。总结归纳:(3~5分钟)
重温结构点题目,从具体实例中上升到对知识结构化认识。余音袅袅意未尽,从本课内容里扩展到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课后作业:(1~2分钟)
课后作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常用词语
组织 提问 讲授 板书 演示 播放 转播 指导 引导 讲解 布置 展示 巡视 检查 记录 登分 解释 听取 询问 操作„ 常用词语
就坐 安静 回答 听讲 思考 观察 分析 讨论 看书 观看 见习动手 操作 实习体验 叙述 回忆 对比 解释 说明„
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段设计意图,或者要想实现的理念。10优点 编辑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是教学设计的主流.11不足 编辑
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五成份目标陈述理论等,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制成和如何备课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