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教学设计
云阳一小趣味数学社团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 数图形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试着数一数:
1、出示图形:
2、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上图中有几条线段吗?
3、学生:试着数一数,找一找。
4、师、生:一齐一段一段地数。
三、引导归纳方法:
师:引导学生再看图形,启发问:
(1)、最长的有几段?最短的又有几段?
板书:
1、4
(2)、从“1”到“4”中,中间跨了什么?
(3)、得出总数: 4+3+2+1=
(4)、归纳出方法:
数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从最小段的总段数一直加到1=总数
四、模仿提升练习:
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2、数出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五、谈学习体会: 活动 效果
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调合作。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云阳一小趣味数学社团教学设计
活动 主题 找规律
活动 目标 :
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3、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活 动 过 程
一、谈话引入:
二、情境式出示下列题目: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1)、3,6,9,(),()(2)、180,155,131,108,(),()(3)、1,1,3,7,13,(),()以上各小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正确填写呢?从填写中你91发现了什么?
三、引导学习: 师:让生观察(1)题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多少?后面的都一样吗? 生:前一个比后一个大3,即前一个+3=后一个 师:(2)、(3)题又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得出(2)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25、24、23、22„ 得出(3)的是:相邻两数的差依次是0、2、4、6„
四、兴趣尝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①1,3,9,27,(),()②1,2,6,24,(),()③1,2,2,4,8,32,(),()④1,4,9,16,(),()
2、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再填数。(1,4)(2,8)(3,12)(,)(,)
五、谈话小结: 这节兴趣课,你学到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学习数学中你对数有规律的发现? 活动 效果
1、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3、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六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教学设计 活动 主题 加、减法的巧算
活动 目标
1、指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探求。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一些加、减法习题,谈话激趣让学生练习解答: 726+202 384+199 824-498 543-204
二、情境引入巧算兴趣学习的指导:
1、面对以上的习题,你有更好更快的算法吗?想一想,试着寻找快算方法。
2、师,启发思路:如725+202题中的两个加数,第二个加数202接近200,所以把202看成200+2,那么726+就看成726+200+2.这就是“少加要再加”。726+202=726+200+2=926+2=928 又如824 – 498题中,减数498接近500,就可以先减去500,与原题相比,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这就是“多减就要加上”。
824-498=824-500+2=324+2=326
三、即时兴趣练习尝试:
1、按刚才的两个方法,完成以上两题。
2、巧算下面的题目。(学生上台展现)482+301 1258+797 826-697 999+98+97+9+7 329-283+171 4250-1347-253
四、小组讨论其他巧算法:
五、分享成功,谈体会。活动 效果
1、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探求。
2、能分析、归纳出解决方法。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设计
一、课时: 16课时
二、教学内容
首先将小学五、六年级的课本重新和学生一起看一遍, 要求学生把各自课本带过来。帮 助学生复习, 分别安排 2个课时。其余主要用来讲板块知识。留出 3个课时专门帮助学生做 题,每个课时保证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学生做完一份试卷,总共 3张试卷,每个年级安排 3个单元的精讲, 3张试卷是 3个单元的单元卷。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 学思维,个人比较赞成做试卷,在班级开展,展开竞争,让同学对数学有兴趣,真正的趣味 数学。
三、教学目标 : 分成板块知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用小游戏的形 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 主要分成三大板块, 圆的基础知识,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样分成三个单元教, 每个单元 3个课时。
五、教学难点: 不同地区的教材不同,首先要了解学生们的教材,所以安排 2课时熟悉教材,既帮助 学生熟悉基础知识, 也摸清教材的版本。还有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理解教学的内容,建 议课后多问问学生的听课效果。
六、教学细节
因为现在不了解当地数学书的版本, 对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太了解, 所以, 建议在教案 设计时不能只是设想如何教学,而是考虑学生的基础,临时备课,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奥秘。可以在课间与同学聊天, 了解哪些同学数学比较好,让他们民主发言, 建议如何教学。趣味 数学, 就是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贯穿到数学中, 让学生学会用扩散的思维去学习数 学,真正达到趣味二字。
第一板块:圆的基础知识(3个课时)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 用以 O 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 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 r 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 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 d 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 2倍。半径是直 径的 1/2.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 :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所以圆在滚动时, 圆心在一条 直线上运动,这样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的最长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
个最大的圆,最大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要求每个同学熟记关于圆的相关公式: d=2r S 圆 =2R ∏^2 C 圆 =R D ∏=∏2 第二板块:空间与图形(3个课时)【 本讲教育信息 】 一.教学内容: 总复习(四):空间与图形 二.知识整理:
1、图形的认识 补充:(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 60°。
2、图形的测量
周长:围成平面图形的线段长度之和叫做周长。
面 积 :图 形 所 占平面 的 大 小 叫 做 面 积。
3、量与计量: 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 方法:从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乘法。用高级单位上的数乘进率, 从低级单位聚成 高级单位,用除法,用低级单位上的数除进率。
4、图形的变换: 我们学过的几种图形的变换方式:平移、旋转、给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画出和已知图形对称的图形(或画对称轴)。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圆(无数条)、扇形(1条)。
5、方向和位置:(1)用上、下、前、后、左、右表示物体相对的位置。(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用方向、角度、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第三板块:概率与统计(3个课时)
1、概率
可能性:① 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肯 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② 有很 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③ 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概率:① 人们通常用 1(或 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 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② 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③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 记作 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记作 P(不可能事件)=0;如果 A 为 不确定事件,那么 0〈 P(A)〈 1。
2、统计
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 10的数可以表示成 A*10N的形式,其中 1小于等于 A 小于 10, N 是正整数。
扇形统计图:① 用圆表示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 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② 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 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 360度的比。
各类统计图的优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 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近似数字和有效数字:① 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的。②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③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平均数:对于 N 个数 X1, X2…XN ,我们把(X1+X2+…+XN)/N叫做这个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 X(上边一横)。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 因而, 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 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与众数:① 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 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②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大的那个数据叫做这个组数 据的众数。③ 优劣:平均数:所有数据参加运算,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 实生活中常用,但容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少,但不能充分利 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各个数据如果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的意义。
调查:① 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 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②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③ 抽样调查 只考察总体中的一小部分个体, 因此他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 节省时间, 人力, 物力和财力, 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 抽样时要主要 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频数与频率:① 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② 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二篇:趣味数学社团材料
一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趣味数学社团活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开展以来的一些收获:
一、趣味数学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数学一向以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面目示人,很多孩子因此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入手,让他们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势必把学生的数学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由韩国的刘永昭先生主编的数学绘本以有趣的故事情境、浅显的内容呈现,讲述了数的起源、量的守恒、比较等一系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由于真正贴近了儿童,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像听故事一样兴致勃勃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解,时不时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在兴趣盎然的讲解中学习着数学知识。
二、趣味数学活动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1、课堂内——让孩子喜欢上数学
为了能让孩子喜欢上一周一节的趣味数学课,我通常在上半堂课,会逐页讲解绘本上的语言,边讲边提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在上“古时候的人是怎么数数的”一课时,当我问孩子“你猜一猜,古时候的人会怎么数数呢?”孩子提出的想法千奇百怪、当他们发现古人居然能借用身体上的鼻子、手臂计数时,都瞪大了双眼。下半节课,我们就学着古人的样子借助身体上的一些器官开始数数。我们还要求孩子晚上回家能把古人的数数方 法教给家长,让家长也和我们一起体验数学的神奇。在趣味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还经常与孩子们一起做一些数学游戏,如“正话反做”游戏、“数学手指操”游戏、“故事问答”游戏,甚至让学生根据绘本情境自己编一些小故事。孩子的参与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成了孩子向往的地方。
2、课堂外——让数学的触角延伸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从小培养这样意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课后,我经常要求学生回家找找“数学”,进行适度的课外延伸。如在学习了“数的产生”之后,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要用到的数学。如让学生说“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在101班学习。”如果不能出现数字,你该怎样介绍?记录一天中自己用数字说过的话等等,这样的活动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在后半学期,随着孩子识字能力的提升,绘本故事的讲解已越来越轻松,课堂经常还能留出10分钟的时间,我们抓住这个空挡时间,适当把课内知识进行拓展,搜集了一些根据课内知识编写的加深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乐趣。
第三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趣味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
活动名称:趣味数字
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电脑、投影仪)。
数字“万能孔”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数字“万能卡”的让幼儿感受数字的神奇,有趣
1.激发兴趣。
2.请幼儿来认读卡片上的数字。
3.简单介绍内容。
4.请幼儿来玩这个。
(二)10以内数的数物对应
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中的数字宝宝,它们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请幼儿寻找数字并进行交流。(教师到幼儿当中去,听取幼儿的信息)。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1.问问小朋友,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宝宝呢?”
2.请幼儿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3.经验交流。
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数字宝宝,并说一说,这些数字宝宝都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充分讨论,充分说。
4、师:“纪老师今天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字宝宝,我们来看看
你们都知道这些电话号码吗?它们有什么用?
5、小结:原来,我们的数字宝宝既神奇,又十分的有用,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事情。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一找我们 里的数字宝宝?(延伸活动)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大王=1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小学趣味数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4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
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趣味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
活动名称:趣味数字
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电脑、投影仪)。
数字“万能孔”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数字“万能卡”的让幼儿感受数字的神奇,有趣
1.激发兴趣。
2.请幼儿来认读卡片上的数字。
3.简单介绍内容。
4.请幼儿来玩这个。
(二)10以内数的数物对应
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中的数字宝宝,它们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请幼儿寻找数字并进行交流。(教师到幼儿当中去,听取幼儿的信息)。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1.问问小朋友,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宝宝呢?”
2.请幼儿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3.经验交流。
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数字宝宝,并说一说,这些数字宝宝都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充分讨论,充分说。
4、师:“纪老师今天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字宝宝,我们来看看
你们都知道这些电话号码吗?它们有什么用?
5、小结:原来,我们的数字宝宝既神奇,又十分的有用,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事情。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一找我们 里的数字宝宝?(延伸活动)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神奇的扑克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大王=1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小学趣味数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
二、分析
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
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篇:趣味数学社团总结
202_—202_下学期“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总结
通过这一年趣味数学社团的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学生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也申请加入了社团的活动。通过本学年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我认识到组建趣味数学社团的重要性。
一、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学习兴趣。
参加趣味数学社团的学生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父母交差。但通过趣味数学社团的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去完任务,而是变成了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向同学们介绍他所学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上有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社团辅导老师在准备活动内容时,围绕培养兴趣,突出趣味的理念,紧扣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结合所学知识,精心设计,丰富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很好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兴趣小组的活动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枯燥的证明,而更大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出发,社团活动内容的设计,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课堂中走出来,让他们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半年的努力,兴趣小组的王圆捷,王向阳,行帅鹏三人被评为优秀学员,三位教师也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愉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下一阶段我们继续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更加努力的工作,使我们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提高。
202_年7月
202_—202_下学期“趣味数学”社团活动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学年又将过去,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感触良多,开展趣味数学活动要按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选择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又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下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变化。焦燕洁家最近买了一台电脑,学生都很羡慕,但买电脑不上网,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于是他们到电信局去调查,结果有两种上网收费方式:一种是每月无论上网时间多长均为 65元;另一种是计时式,每小时3元,那么采用哪种上网方式更适合他们家呢?同学回来把两种收费整理成两种收费Y元与X小时的函数:Y=(0 二、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根据我们的设想,还要让同学们学会银行利息的计算(附调查、理论依据、计算方法)、几何体的手工制作,以图片的形式展现数学的图形美......不过,因第一次进行走出教室,走出校门的社团活动,我们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让学生测量了自行车的车轮以及旗杆的高度,当我们告诉她们活动的内容时,大家难以掩饰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看着她们为了减小误差一遍遍测量,而且一边测,一边纪录,一边修改、完善,还不时地蹦出来新的方法,新的方案,此时此刻,我们这些指导的老师会被同学们的兴奋所感染,一同分享着她们的快乐。在活动的同时,我们会针对活动的进度适时地告诉他们误差的分类,如何减小误差?哪些误差可以消除?哪些误差不 能改变?如何计算误差?......比如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时,还适时地给她们介绍了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的基本知识,真正体验到了寓教寓乐的意境,看着同学们专注的神情,快乐的表情,我真的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瞬间......在一年的活动中,汤梓宁,刘鑫怡,冯琳珊三人获得优秀学员称号,胡永利,李红旗,王国利三名教师获得了优秀辅导教师,通过组织数学社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了情感、磨炼了意志、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数学爱好者和特长生的队伍扩大了。组织数学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 202_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