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浅谈教师口语与口才[推荐]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1-822979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4 10:36: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教师口语与口才[推荐]

浅谈教师口语与口才

河南省唐河县张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宋 䶮

摘要:本文作者着重探析了教师口语表达的特点及教师口才的特点。

一、教师口语的特点

教师口语是在一般口语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师口语表达的标准高于一般口语表达的标准。教师口语表达的本身和通过它所进行的教书育人的效应,会随时受到检验和评估。因此,教师口语表达必须体现教育教学的职业特点。1.教师口语的规范性特点

口语是人类的有声语言,又称为自然语言。它既包括断续、零碎、粗糙的简略口语,也包括连贯、规整、经过过滤的优质口语。作为一种专门工作的语言,教师口语受教书育人这一特定交际环境的制约,自然不是自然状态的口语,而是高品位的标准口语。(1)教师口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教师口语应当合乎规范。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口语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宪法明确规定: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所以能掌握、使用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二是教师的口语要受各种社会规范的制约。从大范围讲,要受国家政策法令、道德标准、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制约。从小范围讲,要受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制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肩负的使命,决定了教师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具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在课堂上,要依据教学大 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学则、组织和运用语言,所说的话应是直接、间接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而不能游离于既定教学目标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师口语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教材语言给教师口语的规范提供了最优条件

服从总的教育目的要求,教学语言对教材语言有着强烈的依附性。教材是按照教育的一般的和具体的培养规格,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从浩瀚的人类知识海洋中精心选择反复推敲不断加工而成、足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知识精品,其语言也是十分规范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脱离教材另起炉灶。它应该在教材语言的基础之上,加以分析、演绎、引申、发挥。基于对教材的这种依附性,从严格的功能语体范畴着眼,教学语言整体看来领域宽泛,各种语体穿插渗透。讲数理化课,具有科技语体的某些特点:词汇以术语为中心。句式严谨,成分扩展;言语具有抽象性;语调规范缺少变化。讲语文课,又有文艺语体的某些特点:词汇以口语词、通用词为基础,句式稍俏,富于变化;语调充满感情;言语具备形象性、感受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有经验的教师说道运用教学语言的体会时说:要尽量熟悉教材内容,吃透教材精神,抓住本质要点,把它们变成能得心应手、讲课中信手拈来的有声语言。优秀教师的讲课实录,稍加整理,便成为近乎书面语的口语佳品,更能体现教师口语的规范性的特点。

2.教师口语的激励性特点

激励是人本身的干涉变量。它是根据外界的需要,接受外界的信 号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变量对人起加强、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并指导或引导行为推向应达目标。教育教学无非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教师应当选择和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发出某些信号,刺激干涉变量值达到良好状态,进而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充满上进的力量,不断进步。

运用语言进行激励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课题。过去曾有许多运用语言激励而成效显著的典型事例,今天在借鉴历史的基础上,教育专家、教师又有许多新的创造,新的经验。

(1)要寄予希望。教师教育学生,语言应充满期望,让他们从中领悟出自己努力与否的结果及责任的重大,从心底里爆发出奋斗的热情和力量。

(2)要善于理解。教师教育学生,应从尊重、信任他们的愿望出发,正确理解学生的言行,使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贴,从而主动地加快前进的脚步。

(3)要扬长避短。教师教育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火,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缺点向优点方面转化。(4)要提供榜样。教师教育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恰当的向他们提供学习的榜样,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他们。

(5)要启发诱导。教师教育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性谈话时,语言应该委婉得体,亲切中肯,富有感染力、启发性。(6)要引喻设比。教师教育学生,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生 动形象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送入学生心灵。(7)要激发情感。教师教育学生,应针对具体问题,巧妙地采取激将似的语言,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敢为人先,发奋图强。(8)要及时评价。教师教育学生,应从分析学生的具体言行入手,及时评价,使学生努力有方向,进步有劲力。3.教师口语的反馈性特点

反馈,追其源,本是控制论的概念。它指的是操作构件不但按中央操纵台的指令运动,而且,它本身的状态,又作为一种新的信号“返回传入”,使操作台对操作实行进一步的调节。

反馈这一概念被引入心理学,它指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活动,效应的过程和结果,又都形成对有机体的刺激物,引起传入神经冲动。这种由效应活动所引起的传入神经冲动,心理学上亦称反馈。

在教书育人中,教师把储存信息输送给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应,表现为把教师输入的信息再输送出来,而学生输出的信息,又反过来影响教师新的信息输入。这种现象,我们借用物理学和心理学上的术语“反馈”来说明它,把它叫做教学上的反馈。由于教学上存在着反馈现象,所以教师口语具有反馈性的特点。

教学反馈原则要求,教学语言的运用必须具有清醒的对象感,教师要“目中有人”,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自己言语的谐频。为了使教学反馈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语言还必须有严格的针对性。教师使用语言总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好语言的契机和 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师在不断体察学生反馈信息并与学生进行频繁交流的过程中去悉心体味,精心琢磨。一旦通过教学反馈,教师的言语表达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准了口径,与学生的积极配合默契,课堂就会出现一种和谐的佳境。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修养。4.教师口语的多体性特点(1)口语语体的含义

口语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语言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口语的体裁样式。它是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形成的口语运用体系,是与不同文体相适应的言语风格类型,也是构成连贯话语的一种形式方面的要素。任何负载一定社会信息的口语,都要通过一定的体裁样式和语言运用体系表现出来。口语不同的适用场合和表达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不同体裁样式和表达类型。如亲朋之间的日常口语体,正式场合的事务口语体和隆重场合的典雅口语体。因此,语体论成为构成口才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教师口语的多体性

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千方百计诱导学生开动脑筋,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优良品质,树立科学世界观。为达此目的,教师赖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工具和主要手段则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包括课堂语言和课外语言。课堂语言包括有声的无声的两大范畴。有声的指诉之于听觉的语言;无声的除书面文字(如 教材讲义、辅导材料、讲授提纲、评语判分)之外,还包括伴随语言的辅助手段---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课堂语言之外,教学语言还包括教师在班会演讲、课外活动、生产劳动、文体卫生等其他与教学有关的场合中所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包括许多口语形式,教师都必须掌握,如,演讲口语体、日常口语体、事务口语体、科学口语体、指挥口语体等,这便构成了教师口语的多体性特点。

教学语言的多体性由是教育教学的不同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场合决定的。各种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将在《实践篇》里专门讨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要重视语体的选择,要重视各种语体的交叉配合。口语表达受语体法则的指导,教学语言的选用必须注意合体和得体的有机结合,制约和变异的和谐统一,一般和个别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中介作用。二.教师口才的特点

口才是以口头语言为外壳的德、才、学、识的综合体。它是人们在交谈、辩论、质询或演说时,熟练地将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学问和道德情操等多方面修养综合起来,充分发挥语言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职业的多元化,口才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口语表述的不同职业功能,口才可以分为宣传教育口才、知识传授口才、推销营业口才、文艺口才、交际口才等;按照口语表述的语 气和语言手段特点,口才又可分为叙述口才、辩论口才、质询口才、抒情口才等;在各种口才中,教师口才,既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有是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我国广大教师和大中专师范院校的学生从事教育或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特殊口语表达才能。

(一)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口才观

对于口才,褒贬不一。孔门“四科”之中,“言语”仅次“德行”,居“政事”、“文学”之上。说客一度曾很吃香,还出现过鬼谷子创办的口才学校。古代的政治家、理论家也有反对把口才作为一门艺术的,北宋著名历史学家、《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就对说客极力贬低,说他们是“掉三寸舌”,并说“专以辩说相高,人君悉国而听之,此所谓利口覆邦者也。”今人有的认为“有了口才就很可能是个人才”,也有的人认为能说会道是“耍贫嘴”,贬低口才的观点。这些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不公正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是片面的。目前,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而口语则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传递工具。为了培养现代化人才,必须一扫陈腐的观念,变“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为“君子敏于言且敏于行”,人人掌握口才这社交的有力武器。作为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口才观,为了培养人才,自己首先努力成为口才家。

(二)“功夫在说外”,加强个人修养

教师是达成口语交流行为的主导因素,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世界观、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思想情感、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言语环境等诸要素的要求,将自己感知、认识中内化积淀在心灵的信息,转换成一种口语音响传递出去的。“学高为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要具有良好的修养。“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虚怀若谷,哪能言谈秀雅;没有如泉思绪,哪会口若悬河!很明显,掌握口语艺术,首要的不是磨砺嘴皮,而是磨砺思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教师的才、德、学、识。

(三)普遍练习和重点突破相互配合

培养丰富的语体感是口语表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抓好对一般性口语语体的普遍练习,又要选择符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一体或数体作个别突破。

首先,应该对使用效率高而又适合训练的各种口语语体进行认真的练习。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可根据言语样式的不同,选择交谈、发言、对话、辩论演讲五种不同的口语语体。这其中交谈属日常口语体,发言属事务口语体,对话、辩论属交叉口语体,演讲自成一体。同时,又根据交际领域的不同,可选择军事口语和教学口语两种口语体。其中,教学口语属科学口语体,军事口语隶属指挥口语体。这些语体尽管带有举要的性质,但都是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练习的。

其次,应该选择符合自己才情的语体作重点突破。这是一个相当古老而又颇有道理的见解。三国是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 说:“文非一体, 鲜能备善”,“故能至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可以在各类语体中,选择符合自己情趣的一体或数体作为口语训练的方向去认真实践。老一代革命家中王若飞擅长交谈,周恩来擅长谈判,陈毅擅长问答,毛泽东擅长演讲……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身手,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

(四)学习古人,敢于创新

古代口才上乘之例数不胜数,像楚国卫士骗吃了楚王的“不死之药”,在即将砍头之际的自我辩护;晋国宰臣因向晋文公进献的食物中发现毛发而获罪时的解脱之词;西汉蒯通下油锅前的大胆反驳;东汉寒朗“愿一言而死”的巧妙进谏;后唐艺人敬新磨救护县令的反话正说;契丹赵思温在阿保机墓前的假戏真做……这些在刀光剑影之前、间不容发之际,以绝妙的口才出奇制胜、转危为安的事例,令人百读不厌。古人口才创作十分讲究技巧。我们常见的口头创作,或借古讽今,或以物喻理,或以近喻远,或以小喻大,或虚张声势、明知故问,或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或吞云吐雾、跌宕起伏,或高谈阔论、妙语连珠,或真诚坦荡、朴实无华,有的先声夺人,有的则是后发制人。如此等等,莫不叫人拍案叫绝。学习古人的口才,不单学习他们善于说服人的口语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敏锐性,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气质和风度。

锻炼口才,既要重视借鉴,更要努力创新。口语表达技法动用 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新颖的表达方式、方法,新颖的言语修辞,新颖的声调旋律、节奏,新颖的外部动作,都会以其别开生面和独辟蹊径而特别引人入胜,启人心智。口语表达最忌老生常谈。任何技巧,无论其多么适用于内容、个性、场合和听众,如果已经被人用滥,也会给人以陈规旧套、枯燥乏味之感,影响口语表达的整体效果。人际沟通中,言语的特点,是信息最容易为听众对象接收的。所以,口语表达者善于发挥主体自觉性与创造性,磨砺自己,积极寻求形式技法与内容的新结合的能力,以便使教学语言虎虎有生气,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

第二篇:演讲口才口语能力

演讲口才的口语能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演讲口才的口语能力》的内容,具体内容:演讲口才与这些能力并非截然相异。五种口语能力是演讲口才的基础,按演讲要求稍加规范就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演讲口才。下面我告诉你,一起来看看吧。加强心理训练由于演讲是一...演讲口才与这些能力并非截然相异。五种口语能力是演讲口才的基础,按演讲要求稍加规范就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演讲口才。下面我告诉你,一起来看看吧。

加强心理训练

由于演讲是一种特殊性和复杂性相当高的活动,演讲者一般都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因而有时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要求演讲者平时加强心理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既热情果断,又镇定自若,而且还能侃侃而谈。一般地说,成功的演讲者一般应具有充足的自信心和较强的自制力。

自信心

所谓有自信,就是对现实目标、圆满完成任务抱有成功的把握;否则,就是没有自信或信心不足。

自信心与成功欲密切相关。强烈的成功欲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是促进事业成功的主观因素。对演讲者来说,它的主要作用是触发心理动机,使演讲者对实现演讲目标高度关切。然而,希望成功并非自信成功。自信则表现为对实现目标的理性推断,它是通过对客观情况和自我能力统一比

较衡量后产生的,是对自我素质和能力的信任。演讲者充分的自信表现为对实现演讲目标持肯定性推断,坚信演讲成功。成功欲和自信心都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的重要因素,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支柱。

自信可以发挥意志的调节作用,坚定意志;可以促使智力呈现开放状态,更有效地发挥演讲者的创造性。演讲者坚信演讲能获得成功,在良好的心理定势作用下,能以满腔热情应付演讲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砥砺意志,克服障碍。自信心强,很少有心理负担,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触发创造性思维,左右逢源,能随机应变和临场发挥。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力量、气质、风度和技能能恰当地控制。相反,缺乏自信心的人,意志薄弱,时时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越怕失败,越怕人取笑,就越加分心,越加忧心忡忡,无形中束缚实际能力的发挥,导致演讲失去光彩。

演讲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自信心应建立在对自我素质和能力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演讲基本规律的娴熟掌握上,建立在对演讲内容的深刻理解上。只有在对主观条件和客观情况进行辩证分析,知己知彼,了如指掌的基础上产生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盲目自信。盲目自信是一种非理性的预测和判断,它所产生的支持力是短暂的,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自制力

所谓自制,就是根据需要,对自我情绪和情感进行调节和控制。这种自控能力,既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能力,也是演讲者意志力的表现。

演讲活动情况复杂,很多因素能引起演讲者的情绪波动和情感激动,或

欢愉,或兴奋,或恐惧,或忧虑。演讲者的各种情绪波动和情感激动对演讲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积极有益,有的消极有害。

一般来说,责任心、使命感、成功欲以及自信和欢愉是推动演讲顺利发展的积极因素;而忧虑、恐惧、自卑、颓唐等情绪则是阻碍演讲成功的消极因素。只有具有较强的自制力,才能对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质的鉴别和量的控制。

演讲者要善于分辨掌握,该激发的充分激发,该排斥的努力排斥,该调节的适当调节,始终保持自己的情绪与演讲时空环境和谐协调;不能无节制地听任感情的驱使,也不能任凭自我情绪放纵;要主动地理智地根据实现演讲目的的需要,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正确地支配自己的语言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驾驭演讲进程,在受挫折时,不致泄气和意志崩溃;在顺利时保持头脑清醒,不失常态。否则,就会阻碍演讲的顺利进行。

演讲者要有效地运用和发挥自制力的作用,必须坚定目标指向。目标专注,能凝神集思。当情绪过分激动时,立即以实现演讲目标的坚强信心激励自己,排除自我情绪中消极因素的干扰。演讲者要提高和强化自己的自制力,必须吃透演讲内容,掌握演讲规律。成竹在胸,就不会乱章失控,就能应对自如。演讲者要进行恰当的自我克服和调节,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能帮助人保持智慧,再生智慧。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只有在沉稳冷静的情况下才能做出。

自信心和自制力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同是演讲者应有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心强可以坚定演讲者的意志,而自制力的强弱正是由意志力的强

弱所决定的。所以,演讲者应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思维能力训练技巧

1、训练思维的清晰性

说话,要有条有理,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任何讲话,都要一句句、一段段,有步骤地说出来。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习作者:“想清楚然后写”,“谁都可以问一问自己,平时写东西是不是非曲直想清楚然后写的?要是回答说不,那么,写不好

文章的原因之一就在这里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往后就得自己努力,养成这个好习惯。”说话,也与此同理,想不清楚必然说得糊涂。“自说自话”就是在以学习性“说”,训练自己把问题的层次、重点等,一步一步想清楚,想透彻,使思维变得清晰。

2、训练思维的的灵敏性

把想到的内容用言语说出来,即由内部语言转为外部语言,这里有一个遣词造句的语言运用的功夫。这即要有对词汇、句式等语言的熟练使用的能力,又要有灵敏的思维,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迅速准确地驾驭语言。“自说自话”,是通过多次练习,训练思维的灵敏性。思维灵敏了,口头表达能力自然提高了。

3、训练思维的适应性

说话,要有听众。听众会有不同反应。很多演讲者怯场,是缺乏在大庭广众之间说话的适应能力,缺乏面对许多人讲话的临场经验。“自说自话”训练法中,常把室内的各种摆设或自然界的草木山水等模拟为听众。经过多次模拟练习,适应听众、临场不慌的能力就逐步增强,使自己在种场合都能镇定自若地思维,自然而然地说话。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

第三篇:普通话与教师口才学习心得

《普通话与教师口才》

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班级:教育技术09级01

姓名:秦宏丹学号:40909020120

普通话与教师口才学习心得

普通话与教师口才是一门关于基本技能水平的实训课目,作为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经过大二一学期的学习和思考我对这门课以及这门课的学习有了自己的理解,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

一. 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

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会包括教师行业,或者说更大部分会从事类似的行业,因此为了便于交流学好普通话很必要,另外要当一个好老师,不是只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可以了,如何引导学生更快进入角色,如何让他们更有效率的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都是作为一个好老师必备的素质。巧妙地课前导言能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自然贴贴的说课链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回顾旧的知识,同时萌发对新知识的渴望,还能让未知的知识不那么陌生。

幽默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抑扬顿挫的语言让学生感情充沛,爱憎分明;沉稳平缓的语言让学生充满对科学的信任和敬仰。教学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教师是导演者,教师口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学习过程.在我们的普通话与教师课主要是两个部分的学习,1.普通话

2.教师口才艺术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用母语交流,而大多数人会自以为是的认为汉语很过关,更别提普通话,事实上中国5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会那么容易的。所以学好普通花要下功夫,必须的,首先观念上必须明确。

由于课程性质的缘故,郭老师本着一学生为主教学方法,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学生练实践,老师指出问题所在,学生再改正往复进行,鼓励学生多次尝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多查字典。由于汉字的构法,初学者往往会望文生义。比如邯郸的郸,如果不认识很多人都会念成禅的音。还有就是多音字,往往情况下回念错。另外就是难字不常见的。这时需要查字典,字典上市规范的汉字读音及写法。

第二:要多练。找资料,形近字比较,多音字辨析,同声异形字,多练多记,没有捷径的。另外多发声练习。

第三:注意声部。普通话要求自然流畅,但由于土中国广阔的地域差异,各地方的人有自己的发声习惯。比如陕北的学生会带着重重地鼻音,老感觉鼻子不通气。江苏的学生会把奶牛读成奶流。而我们那的会把发t的音发成q。天地钉子铁这五个字我往往会读错。因此注意声调和声部,逐渐改变自己的发音习惯。

教师口才最要注意的就是兴趣。世上充满了善谈者,但却没有那么多真正会说话的人,因为言谈得体并说在点子上是不容易的。要想自己的谈话能吸引听众,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兴趣。如

果教师们谈话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就会乐于倾听。教师通过敏锐识别学生发送出的信号,就能得知是否使他们厌烦了。教师越是注意学生以及他们的注意点,就越是不会使他们厌烦。被厌烦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重要事情的错误认识。第二个原因是不灵活。这并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极端,拒绝谈话中遵循新的明显反映对方理所当然直接关心的问题的方向;也不意味着忽视对方想要提出的任何问题。

做一个会谈话的教师还意味着在对于学生适合的水平上谈话。课堂上,教师经常被要求对学生的真正兴趣及真正思虑的最好向导。拒绝对问题作出反映通常是失去了提供帮助的真正机会。谈论一些他们知道得比我们少的事情,或对理解水平和言语流畅性比我们差的人谈话。不要摆出屈尊俯就的样子或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谈话,教师必须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谈话。而且教师还必须注意到不管所讨论的事情对学生多么重要,也不管自己解释得多么好,他们可能只有很有限的注意广度。一两句话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涣散了,而从此以后教师的所有辩才都是白费口舌。在这种情形下,关键的是要不断地停顿以查看我们的学生是否跟得上。像“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我说清楚了吗?”这些简单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但学生常常有一种令人苦恼的要回答“是的”的倾向,即使他们完全没有听懂。所以更好的一种问题形式,是像一个好的教师所使用的那种,不只是要求是或不是这样的反应。这意味着请听者返回一些你刚刚给予他们的信息(“所

以对……极为重要的是什么?”)或问他们你刚刚所说的事情的意义(“所以如果……那对你将意味着什么?”)会谈话的教师另一个特征是言谈和姿态上没有令人讨厌的习气。不断地重复像“你知道”“等等”“我是说”以及“对吗?”这样的话语,最有耐心的听着也会心烦意乱。

另外要注意说话的逻辑性,语调,快慢,以及是是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说话的感情基调。当然好的教师口才是实践出来的,因此多练,多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仅有的机会。

第四篇: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讲座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无论哪一样都离不开语言,有声的口语或无声的体态语都是教育教学所必须的。而教师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陶行知也说过类似的话。这里所提的语言修养不仅仅是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能力再好,口语表达不行,也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朱自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还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就针对教师口语中的发声技巧、态势语这两个环节,来进行探讨学习。在此之前,需要先简单了解口语表达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一、口语表达基本要求

1.清晰。口语的首条要求就是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要让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也就是要让人听得清、听得懂,说话时要“咬字”,但不要“吃字”,这个和普通话是否标准无关,方言也要吐字清晰。

2.流畅。不要有口头禅,有的人作报告喜欢用“这个、这个”,有的人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啊”,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我们强调口语要自然流畅,是指说话时没有口头禅,不无故重复,不结巴等。话要说得流畅、干净。

3.响亮。说话是说给大家听的,除非是悄悄话,有隐私。一般说话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让人听得清楚,所以要响亮。但也不能太大,变成“喊话”。

4.口语化。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当我们写好一个书面的材料,不是读是说出去的时候,就要口语化,比如:发言稿是要说给大家听而不是念给大家听,就要口语化;演讲稿要说给大家听也要口语化。为了达到口语化的要求,不要使用过长的句子,应该多使用一些短句、散句,有时甚至仅使用体态语,(叫同学不要说话,一根食指就可以)口语的结构是松散的。以上4点是口语的基本要求,而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同其他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口语又有不同的要求。

二、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1、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模仿,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这种规范包括了语音规范、词汇规范和语法规范。语音规范就是要使用普通话的标准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我们生活在方言区,不可能每个人的普通话都很标准,但我们至少要把学生的名字读对,语文老师要把每课的生字读对,发不出的音,也要告知学生正确的读音。词汇规范就是不要使用方言词。语法更要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言也一样。我们生活在方言区,更要努力学好普通话。尤其不能使用方言教学,特别是语文老师。

2、科学性

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讲授不同学科,就要使用不同的术语、概念。如符号“0”是什么,数学老师说是一个数值,语文老师说是一个拼音字母,音乐老师讲它是一个休止符,化学老师说成氧原子,各自有别,含糊不得。所以,政治课中不能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把“大脑”说成“脑袋”,数学课把分子分母说成“上边、下边”,等等,这些都是违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的。除了不能说错,用词还需谨慎。

3、针对性

首先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语言、语气、语调,小学一年级,要亲切、和蔼,初中就不能再用这样的语气,否则学生会产生反感;其次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个体,运用不同的语言,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缺乏自信,遇事退缩不前的学生多用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但对于骄傲自负的学生就不能再鼓励了,可能还得时不时泼泼冷水。不过多数人都是需要鼓励型,但有些人就需要鞭笞,反而发愤图强;最后,还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口语,文科类学科教学口语强调形象生动、语言活泼、富于感情;理科类学科教学用语,与文科类相比,更讲究准确性、严谨性。

4、生动性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即便是强调严谨的理科类学科,也要把枯燥的道理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有位数学老师讲授π的值,他先是把π画成一个小脚女人,然后写出3.13、3.14、3.15几个数,问谁是小脚女人的丈夫,找出3.14后,老师继续问,她的丈夫是干什么的,学生们一下子就愣住了,同时也被吸引住了,老师再不慌不忙解释道:3.14,就是山巅一寺,住在庙里面自然就是和尚了。3.14(山巅一寺)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口语的生动性还表现在重视口语的感情色彩,尽可能做到快慢缓急、高低大小恰到好处,用声音的变化为教学服务。尤其是语文教师,如果声音表情处理得当,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要合理运用节奏、顿连、重音等技巧以增强口语的生动性,但不能片面追求生动,否则就会华而不实。

5、鼓励性

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忌“冷”、“辣”(辛辣、讽刺)、“硬”,像“傻”、“笨”、“没救了”、“你可真行”之类的话特别伤学生的心,也许从此就一蹶不振。

最后,因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口语还应该始终贯穿着教育性。要想达到上面提到的这些要求,就得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运用语音技巧。

三、语音技巧的运用及训练

(一)音量调节 生活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小学教师有咽喉炎。很多老师说话声音不能持久,容易“哑”、“破”,或者声音稍偏高、偏响就脸红脖子粗,乃至青筋毕露。所以教师首先要会的就是正确地用气发声。

1、吸气训练:站立,胸自然挺起,两肩下垂,不能耸起,小腹微收。如闻花香一样,感觉两肋渐开,将气吸收肺底,有八成满。

2、呼气训练:呼气要平稳,有控制,要随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调节呼气的快慢、强弱。

(1)数数字练习:一口气从1数到30,声音要规整、圆润,不感到挤压、力竭。(2)数葫芦练习:一口气数不了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3、音量训练:音量要适中,自己进行监听调节,调节时注意:

(1)不宜过小、过低。声音要让最后一排的人都能轻松地听见。有时适当放低音量,学生会感到亲切,但要低得合理,合度,做到:低而不虚、沉而不浊,有一定的内在力量。声音小的教师——气力不足,气流量不够。可通过锻炼提高肺活量。

(2)不宜过大、过高。声音太大——用力过大,气流量太大,嗓子绷得太紧。学生疲劳,也损伤老师的嗓子。用声以中音区为主,这样教师说得轻松,学生听了也不觉得累。有的老师会说:嗓子爹妈给的,我也没办法。其实音色也是可以通过练习稍稍改变的。女性:要充分打开口腔,克服声音单薄、不圆润的情况,可经常发u 音。男性:低沉浑浊,可经常发“ i ” 可多做一些开嗓、控嗓的练习。

开嗓训练:朗读一古诗给30米远的人听。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控嗓训练:见PPT

(3)不宜过亮。亮既和音高有关,又和音强有关。过高过大就是过亮了。过亮的声音显得尖锐刺耳、单薄,情味不浓,总之,不好听、难受。其实,音不在高,有穿透力就行。怎么才能具有穿透力,就要做到气沉丹田,用横膈膜发力,音色暗一些,有助于沟通和交流。

(4)不宜过平。人的大脑总是接收单调的信号,容易进入抑制状态,信号要适当变换。就一堂课的教学进程而言,导入、讲授、提问、诱导等教学环节,其口语的音量应有变化,有时甚至可以有明显的落差,形成高低起伏、长短交错、抑扬顿挫的效果。

(二)清晰表达

从发音方面说,教师说话,出语要干净利落,每个字的“吐字归音”都要到位,做到字正腔圆。

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桔子柿子榛子栽满院子村子和寨子;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

从表意方面说,说话要确切,决不模棱两可。“全部去”“全不去”

(三)流畅度

流畅度是指说话的语流顺畅、完整的程度。顺畅:音节与音节、句与句之间承接连贯,不吞吞吐吐,不时断时续,不“卡壳”,不掺杂口头禅。完整:一句是一句,不说半句话,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要有依存关系。同时还要做到答疑接话时,要反应敏捷,对答如流。

流畅和语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越快越好。一般的发言200字/每分钟,最快不能超过270字/分钟。最慢不要低于170字/分钟。太快像放机关枪,学生应接不暇,既听不清,又记不住;太慢又像老牛拉破车,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也容易沉闷,太快太慢都让人听着难受,不舒服。教师口语只要控制在每分钟200——250个字之间就可以了。

要想说话流畅,就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平时说话就多加注意,上课时进行自我监听,看看有无出现不流畅的情况。另外就是加强备课,理顺思路,保证教学口语流畅。

(四)节奏变化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这种口语中带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节奏,语言才生动,否则是呆板的。而且有节律的材料也更容易记忆。(123、321、1234567、8910到11、1213141516和17、18和19、2021)节奏与语速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语速只表示说话的快慢,节奏包括起伏、强弱。

慢节奏:表现平稳,忧郁、失望、悲哀等情绪,节奏宜慢。

快节奏:表现紧张、热烈、欢快、兴奋、慌乱、惊惧、愤怒、反抗宜快节奏。我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除了语言信息,还有一些非语言信息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如目光、表情、手势等等,都对语言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态势语。

四、态势语

(一)定义与内涵

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就是态势语,也叫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和体态动作来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辅助工具。态势语的运用可以增加口语表达的效果。

美国心理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的公式:

信息的效果 =7% 文字 +38% 的语调 +55% 面部表情

这个公式给我们一个提示,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应该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

(二)态势语要求

态势语是协助有声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自然

自然是对态势语的第一要求。各种动作、表情、姿态的运用要自然舒展。有的人说话时,动作生硬、刻板如木偶;有的人则刻意表演,故弄玄虚,动作和姿态总是那样做作,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所以,首先是要自然,这种自然还包括与身份、年龄、职业相吻合。小孩能做的表情和动作,成人则不一定可以。

2、简洁明了

动作要大众化,举手投足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简洁明了,易于被人们看懂和接受。不要搞得繁琐复杂,龇牙咧嘴、手舞足蹈地像在表演戏剧。否则,不仅会喧宾夺主,妨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也叫听的人眼花缭乱。要注意克服不良的习惯动作,无意义的多余的手势一定要去掉。尤其不能在上课时抓耳挠腮、抠鼻子、摸头、移眼镜框、手沾唾沫翻书或讲稿、摸胡子、用手敲击讲台、对着学生指指点点、手持教本或教具挡住面部等等。

3、适度适宜

态势语丰富多彩,但它毕竟只是口语表达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态势语的运用要力求适度适宜。所谓适度,即要求动作要适量,以不影响听者对你说话的注意力为度,不要用得过多。有的人做的动作比说的话还多,动作又很夸张,变成了表演。所谓适宜,即要求动作必须与说话的内容、情绪、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故作姿态、故弄玄虚甚至手口不一。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招待会上举起双手招呼记者们站起来,嘴上却说:“大家请坐。”使记者们大惑不解。于是,这一说话时动作与内容的不协调成了轶闻。

4、富有变化

说话时,适当的重复动作是完全必要的,它往往能重现或强调原来的情绪。但不要老重复一种姿势,如果一种表情、一种手势到底,则单调乏味,死板。因此,要善于随着内容、情绪的变化适当地变换动作和姿态,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活泼、朝气和魅力。

(三)态势语类型及操作

1、手势(1)手指语言:

人体的各部位中,手指的运用也许是最为频繁的,人一生至少要申屈手指2500万次。而不同的手指动作,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十指交叉”一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手指有小动作,是不耐烦、不感兴趣。等等。当然了,以上都要看具体环境和当时的面部表情。

(2)手掌语言:“搓掌”表期待,快搓表增加可信度,慢搓表有疑虑;“手掌向前”表拒绝、回避;“劈掌”表果断、决心。

(3)手臂语言:“交叉握拳”表敌对;“交叉放掌”表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缺乏自信。

2、表情语言

每个人都有面部表情,脸上的每个细胞、每个皱纹、每个神经都表达某种意愿、某种感情、某种倾向。人的脸就能作出大约25万种不同的表情。

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教师的表情: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还要随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情境而变化。

3、眼睛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可以说话,眼睛不能说话,眼睛的奥妙,在于它是真实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体现不同的心理。

正视——庄重,诚恳

斜视——轻蔑

环视——与听众交流

仰视——崇敬,傲慢

俯视——关心,忧伤

凝视——专注

漠视——冷漠 虚视——消除紧张

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止眼神运用的一些不良习惯。

眼神黯淡无光。

视线不与对方交流以致冷落听者。

长时间死死盯住某一同学,天花板,窗外或讲义。

眼球滴溜溜乱转或眼动头不动。

作手势时手到眼不到。

边想边说时频繁眨眼或闭目思索。

视角频繁转换,飘忽不定,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

当众挤眉弄眼。

眼神的正确运用。

讲课时始终保持明快,富有神采的眼神。

扩大目光的视区,始终将全班同学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同学的关注。

在讲台上,两眼应略向下平视,看中后方。目光自然、亲切。

与学生交谈,视线应接触学生的脸部。

(四)态势语分解训练

1、面部表情训练:

(1)对镜自视,观察自己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面部表情的变化,如:大笑、苦笑、忧愁、惊讶、悲伤、平静、兴奋、愤怒等。

(2)观察日常生活中与你交流的人的面部表情。(3)朗读下列诗句,用眼神表现出括号中提示的表情。我,常常望着天真的儿童,(微笑)素不相识,我也抚抚红润的小脸。(亲切)他们陌生地瞅着我,歪着头。(陌生)像一群小鸟打量着一个恐龙蛋。(惊奇)他们走了,走远了……(失望)

2、手势语训练:

给下面的句子设计相应的手势,然后表演出来。(1)看!太阳升起来了,它光芒四射,普照人间。(2)什么是爱?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3)小赵,真是个好样的!

(4)中国人民是无所畏惧的,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顶得起。(5)同志们,千万注意,这次实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次。(6)这种损人利已的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7)嫖娼、吸毒,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腐败事物,必须彻底清除!(8)她轻轻地躺倒在草地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空。(9)高大的建筑物突然陷入地下。

(10)伸出我们的双手吧,拿出我们的智慧吧,献出我们青春的热血吧,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要做中华的脊梁!

3、身姿动作训练:

(1)每天有意识地做几次“坐如钟”(正襟危坐)、“立如松”(挺身直立)、行如风(步履稳健)的训练,与人交际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身姿,纠正不良的身姿动作。

(2)自我训练:四人一组,相互观察坐姿、站姿、行姿,指出不良的姿势,在同学或同事的监督之下自我纠正。(3)情境训练。

与邻座的同学轮流扮演年长、年轻或同龄的不同身份的人,找一个话题进行交谈,注意对方的坐姿、站姿是否得体,对不良习惯要互相指出并予以纠正。

4、态势语综合训练:

朗诵诗歌《再别康桥》,设计好态势语。

第五篇:教师口语

数学教师教学口语的研究

【摘 要】: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本文从数学教师口语的特点,表达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师口语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师口语特点问题对策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教师语言一般指教师的课堂语言或教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指对数学概念、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师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楚,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激活起来。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①教师通过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数学术语,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逻辑严谨、筒练准确,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层的服务。本文从数学教师口语的特点,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教师口语进行研究。

一、数学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

1、确定性

数学教师的口语信息从发出到接受必须是一致的,具有确定性。理科教师在语音上应避免使用那些易发生歧义的同音字词,特别是意义截然相反的同音词。语汇上,首先是用词的准确与精确,在求证过程或评述同学的操作中,不出现表达猜测的副词,像“可能”“大概”,而应该明确“是”或“不是”。除此之外在讲课中还应减少褒贬及感情色彩浓烈的语词。语法上则慎用无主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尽量做到语法完整。

2、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的求证或解题过程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证明与反驳这些逻辑手段构架的。因此,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也决定了其教学口语呈现出以下特点: ⑴环环相扣的言语链

数学教师的口语呈现出一种“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关联词连结起来的环环相扣的因果、假设、选择等逻辑关系的言语链。另一方面,数学教师由于课堂中经常要进行解题演示,因此在他们的口语中应该注意用序列化的词语体现出求证程序先后,像“首先”“然后”“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汇,这种言语链显示着教师假言判断、选言判断以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思想的逻辑性和实证的条理性。而学生也正是从这些关联词所组成的复述句中触摸到教师思维的脉络的。

⑵简洁、明晰的口语风格

知识的“序”即条理性,是逻辑性强的前提。而简洁、明晰的口语又可以使其达到这种“有序”状态。简洁明晰的教师口语为学生接受时尽快地编码提供了基础,为集中精力进行逻辑思维减轻了负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达到“有序”状态。而这种“有序”正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认识问题的思路。

⑶表达技巧固定化

在口语表达过程当中,教师的重音停顿等口语表达的技巧往往起着导向的作

用。它们或强调、或暗示了教师的意图,引起学生注意的确定性。因此,数学教师在口语中的重音、停顿、语速等表达方式必须是固定甚至是程式化,表述概念的、演绎求证过程时多用能显示思维逻辑性的强调重音、强调停顿。

3、启发性

不管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人们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工具进行的。外在的语言刺激则会对人固有的思维产生影响力,成为他们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疑问句式、设问句式对思维的作用力较大。因为疑问是创造的前提,逻辑思维的原动力,自问自答的设问既可以增强语言的逻辑力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使得数学教师的讲述性口语始终在问和答、疑和解的线索中进行。这样学生的认识过程就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是数学教师口语启发性的表现。

二、数学教学教师口语在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缺乏激情

教师言语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及认识规律。学生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异想天开的阶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激情,又要生动有活力有爱心。有学者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有:亲近型、柔和型。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类型有“古板严肃型”、“警察型”、“部队长官型”。

2、语音表达不够规范

有些教师语音不纯,乡音难改,如把“南方”说成“蓝方”,“诗人”说成“私人”;夹杂方言语汇,语法错误;声音嘶哑,尖细;有的教师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说话快的像“打机关枪”,语调也缺少抑扬顿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容易产生听课疲劳,不利于消化吸收;说话慢的又喜欢“拉长腔”,慢条斯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外部分语文教师示范朗读和指导朗读能力差,如授课时使用方言词汇,语法上也容易犯错误。在新教师中,较多存在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讲课时习惯夹杂着诸如“这个”“那个”“嗯、啊”“是不是”等口头禅。这些无疑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3、面部表情僵滞,眼神交流不够

美国艾帕尔·梅拉别思曾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就是说,表情给了人们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有些教师虽然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或上百学生讲课,但好像对他们视而不见———或者抬头看天花板,好像是牧师做祷告一样念念有词;或者眼睛不离稿,只顾念教案;或者是眼睛只盯着自己满意的几个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同样那种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神态则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失去学习兴趣。

三、解决数学教师教学口语表达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数学语言要“有趣”。

达尔文曾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事物,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②达尔文青年时代的兴趣对他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风趣的数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一个情境,情境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数学语言要“有序”。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规范、标准,切忌语言的随意性和哗众取宠。我们只有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钻研,并具备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同时,语言要简洁、易懂。

3、数学语言要“有度”。

数学语言更需要有效的掌控,教师的语言不应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内容情况,语言很细、很碎,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太大、太空,使学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语言有时要”大步”迈进,有时要”小步”慢进。如,在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时,更适合学生边做,教师边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而在高年级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时,更适合教师在学生做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系统的操作能力,养成良好地分析、思考的习惯。

4、数学语言要“有励”。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激励性的数学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注释:

① 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② 出自达尔文的《自传》.[参考文献]

[1] 王文艳.教师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0(2).[2] 沈蓉.浅析语文、数学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J].小学时代,2010(9).[3] 王金秋.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特点[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12).

浅谈教师口语与口才[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