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南京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学习体会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11-571222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1 07:45: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南京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学习体会

甘肃省“国培计划(2013)” 南京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学习体会

庄浪三中

何苗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按照学校安排,今晚,我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情况。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培训概况

10月10号到23号,我有幸参加了 “国培计划(2013)” 南京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的培训学习,聆听了十多位专家和教授的精彩讲座。这是一次智慧的启迪,更是一次语文的盛宴。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此次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用鲜活的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来自甘肃省各县区的8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一共听取了16场讲座,举行了3次名师工作坊,观摩了2节语文示范课。在学习期间上交了3篇学习心得,办了2期学习简报。

第一讲:由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教授级语文教师袁源主讲《南京语文》。她用语文的独特视角和感受介绍了古老而美丽的南京市,展示了大量的图片,介绍了南京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历史人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文化积淀。主要介绍了在南京这方土地上孕育出的诗词歌赋、文化名人。其中提到了南京几所学校(华淀中学、第三初级中学、中华中学、中山中学)的师生共读、书法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高效阅读和我校正在提倡的读书活动和语文校本教材是一致的。

第二讲:由上海市语文教研员,《语文学习》主编冯渊主讲了《初中语文文本解读》。通过《回忆鲁迅先生》、《香菱学诗》、《老王》、《变色龙》、《孔乙己》等几篇案例,详细讲读了文本细读的原则,文本细读的方法,文本细读的边界。中心论点就是教师在教学前要细致的阅读文本,吃透文本,关注细微处,联系前后文,体贴人情,在每次教学时要教出新意。介绍了矛盾还原法、抓关键处法、寻找空白法、语境分析法几个文本细读的方法。这点对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很有用处的。

第三讲: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主讲《基础教育、考试竞争与素质教育》。主要解剖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他说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走的太偏了,太累了。中国当今的教育次序颠倒了,小学中学化,中学高中化,大学小学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只注重智育,而忽视了体育、美育等教育。(举例台湾一所中学颁发毕业证的做法)。第四讲: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顶良主讲《高效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说我们在

教学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去施教,要照顾到不同的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五讲:由南京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徐晓彬主讲《关于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他讲了身边的古诗文、古诗文再认识、古诗文的教学、古诗文的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具备关注身边的语文资源,注意收集名胜古迹的楹联、新颖的广告词、绝妙的手机短信,还要养成细读诗词的良好习惯,要读出新意,要善于质疑他人,不能人云亦云。他说“读不好文章,就讲不出名堂”。

第六讲:由南京晓庄学院贡如云教授讲解《美国阅读教学及研究对我们的几点启示》,介绍了美国四种阅读教学模式:全语文教学(适用于语言教学与训练)、阅读工作坊(适用于语言教学与训练)、文学圈模式(适用于文学教育,经典阅读)、颠倒课堂(翻转课堂)模式。将中美阅读教学进行了比较,倡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自由质疑。对我们的告诫是我们在提倡学生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学生强加抄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只要学生去自由阅读,尽情遨游书海,就是好的做法。

第七讲:由南京师大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乔建中教授讲解《如何增强教学反思能力》,他说“教学反思是指老师对教学实践及其问题的再认识,再思考。”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教学反思“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提出了教学反思的好多种方法和途径。(对立性思考、换位思考、反向思考、批判性思考、质疑性思考么、辩证性思考)。

第八讲:由南京市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博士徐红漫女士作《初高中古诗教学漫谈》讲座,主要讲解了古诗教学中存在的理解不透彻,以解读代替鉴赏的问题,对怎样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作了全面的探究。

第九讲:由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学科带头人、教授级语文教师谢嗣极进行《需要注意的几个教学细节》的讲座。他提出了提前几分钟进教室、适度使用多媒体、问题不可隐含预设的结论、用平易的口语“讲”课、随时走到学生中去、眼中要有每个学生、请谁发言要斟酌、教师参与要适当、归纳发言说亮点、给学生一点提问的时间、允许并鼓励学生说“不”、要真诚地对学生说我错了、按时下课,不拖堂等十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细节,虽然很细小,很琐碎,但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第十讲:由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汤振纲(班主任)主讲《散文教学案例设计及反思》,本讲由九篇教学案例构成,鲁迅的《风筝》——抓住文章的矛盾点探究文意;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体会文字背后的心灵世界: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围绕警句,思考探索;余光中的《假如我

有九条命》——提要钩玄;冯骥才的《刷子李》——拓展思维与激起疑问;《珍珠鸟》——让语文作业可爱一点;老舍的《想北平》——跟着作者看!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接受不同的审美类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讲法与写法一致。

第十一讲:由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语文名师唐余富讲解《漫话泰州语文教育》,他在该讲开篇中提到了北宋时期的学者、教育学家胡瑗先生,泰州人,创造了闻名后世的“苏湖教法”。由胡瑗的教育思想,他得出三大启示:一是卓越的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哲学思想;二是卓越的教师应该具有普适价值的教育范式;三是卓越的教师应该既是“经师”,又是“人师”。接着他有介绍了江苏省泰州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特级教师洪宗礼,这是一位在泰州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成功的人士。从洪宗礼成长过程中得出名师成长的密码是:大志、坚守、务实、学习、研究、总结、升华。最后他总结出来语文学科的四大特点:一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育人”的学科;二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三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根植于生活的学科;四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

第十二讲:由镇江市语文名师陆其勇讲解《语文两活(活动充分、思维活跃)创意课堂建设实践与思考 》。他首先说明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转变课程功能。

2、改革课程结构。

3、改革课程内容。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他强调学校课改中课堂改革的操作点是两个增加,一个减少:增加思维和动手操作,增加自学,减少教师的讲。他明确指出现在的课堂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课堂缺乏活力,思维不够活跃。最后他总结出来被大家广为认同的教师发展的“四项定律:1.课堂必须有理念;2.考试必须有研究;3.文章必须有影响;4.课题必须有深度。

第十三讲:由南京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伟(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人员)讲解《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在哪里》。他说一是表现在思想情感、道德价值观教学的独特性;二是表现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培养上的独特性;三是表现在语文教学基本路径的独特性,基本路径体现在“两个结合”上,一是读写结合,二是内外结合。四是表现在语文教学基本方法的独特性,语文教学在基本方法上的独特性则应是“活动”。此人还提出了的一些颠覆性的观点,很耐人寻味,如目前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侧重于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手做神圣的事情,一手做屠夫的事情(当今教育严重的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第十四讲:南京师大教授、博士朱曦讲解《重审课程教学价值的价值》。他说好课的标准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有常态性、待完善。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转变是:从知识型课堂到智慧型课堂 ;

从制度型课堂到生态型课堂 ;从程序型课堂到伦理型课堂 ;从权威型课堂到对话型课堂 ;从预设型课堂到探讨式课堂。

第十五讲:由汤振纲教授进行《小说、诗歌教学》专题讲座。、讲解了诗经《关雎》教学例谈、现代诗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教学例谈、《老王》教学例谈、《孔乙己》教学例谈、《热爱生命》教学例谈。这些例子的切入点都非常巧妙,值得我们学习。

第十六讲:由苏州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陈国安作了《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讲座。他对当今的语文教材持否定态度,说选编经典的东西太少。反对在小学阶段考四大名著,而且对四大名著中主要人物大批特批。他从语言、言语、语体、标点、文体五个方面阐述了经典文本的文化价值。他的诗歌诵读功底非常深厚。

观摩了南京第二十九中王生福老师的语文示范课《故乡》。这节课使用了课件,围绕“‘我’回到故乡是怎样的心情,离开故乡时又是怎样的心情”这一问题为切入点组织教学。学生自由阅读后,找出“悲凉”“悲哀”这两个词语,教者适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回到故乡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我”的心情越发哀痛?闰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从前后比较中发现什么?本节课主要探究了闰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精神的变化。据教者介绍还将有一节课,主要进行杨二嫂变化的分析。这节课从大处入口,小处落脚,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都很好,课堂留有想头,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对教材的取舍把握恰到好处,而且教者用拥有宽容的心态,是一节具有引领作用的常态课。观摩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刘咏梅老师的一节《石壕吏》语文示范课。这节课也使用了课件,只用了5张幻灯片。首先介绍了杜甫,(圣人情怀和现实生活),背诵能表现杜甫圣人情怀的诗句。接着介绍了“三吏”“三别”,简单介绍了安史之乱。让学生齐读诗歌,然后概说“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并且进行印证,结合诗句,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品词教学,品味这首诗中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暮”、“夜捉”、“一何”、“怒”、“啼”、“新战死”、“无完裙”、“急应”、“犹”、“如闻”、“独”,最后解题,根据诗歌内容,再拟其他题目(如《石壕记》),推敲比较不同题目的效果。最后用郭沫若的一首诗结束。一节课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没有作秀的痕迹,教者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调动学生的能力很强,可谓是一节文学底蕴丰厚的示范课。

二、启发收获

本次培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我饱享了一场高规格的“文化大餐”。聆听专家的讲座,不论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反面的,都给自己以启迪,主要启示有以

下几点:

1.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三细”。教学时一定要紧扣文本,在细微处细心领会,从文本细节中领会作者的思想,读出新意。课堂教学一定要实在,要从大处着眼,向小处落脚。要返璞归真,力戒华而不实的表演课,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细节,仔细备课。语文教学力求一课一得,细心品味,向深度上发展,力戒贪多求滥,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

2.语文教师一定要勤奋学习,苦练内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十多天来专家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地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在教学中我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也是一群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他们知识是我的责任,想办法让他们听懂是我的追求。背负着责任和追求,我更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3.语文教师一定要汲取古今中外卓越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这次培训,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种执着的信念。“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工作对学生人生的巨大影响。我要从人类各种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不时地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用先进的、科学的、富有时代性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让自己永远站在时代前列,时刻立于不败之地。

4.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走出书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拉近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热爱母语,切实感受到汉语言文化魅力,点燃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火把,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国学兴趣。

5.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三样基本功——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潇洒漂亮的钢笔字,一副思维慎密的语言表达。这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是语文老师的最好名片,更是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秘密武器。

6.语文老师要多读书。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让我获得写作灵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写作;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我们知书答礼,颇有风度。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从书中,我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位置。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我的感悟体会是点滴的,粗浅的,消化、吸收也需要一个过程,我将把这次培训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谢谢大家。

第二篇: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体会

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之行体会

做一个自觉的研究者

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周的学习,南师大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从课程校本化,课堂教学的维度,教师专业发展(魅力教师的修炼),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课堂导学模式与实践,基于数字平台的课堂评价等方面给我们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专题讲座,这使我受益匪浅。

启示一:我们的追求,教学做合一

魏峰教授所做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思想与行动》让我们对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了他爱满天下的济世情怀,朴素精深的思想,以及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式。重新思考今天的教育,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兵教兵正是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的重新发芽生根。但是与先生倡导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应该在“上的课堂,下的田旁,入的厨房”上做大文章。从考试的设置来看,除了知识的考试还有实践(所谓生活能力)的测试,好在区教育局在初二开设劳动实践课,各中小学也相继开辟了部分菜地作为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体验。但与先生倡导的教育的任务是培植生活力和创造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启示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

杨新富校长所做的《课程校本化的整合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提出了从立德树人,适应世界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深化课改等方面迫切需求的学生核心素养。还有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定位,恰当的比喻国家课程是钢筋铁骨,地方课程是更加丰富,校本课程更有个性,记忆深刻。特别是他们结合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结合南京当地的风土人情,把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反观我们开展的校本化和少年宫活动有提升的空间。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结合齐文化进校园我们临淄区也有很好的资源,需要化大气力来做。

启示三: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是学习者自己发生改变。真正的学习不可能完全由教师的“教”发生;也不可能完全由学生的“合作”发生,离开教师的引导是有问题的。学习者应该在体验中应用,应用中建构,建构中改变,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教师所做的一切最终应该让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兴趣与体验,期望与需要为前提的,其中需要教师以问题与方法为核心的引导。实质是学习者以展示与评价为核心的自我建构。导学是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有效途径。真正意义上的导学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紧随学生的思维节奏,以融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导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更好的学,学的更好。借用的媒介是导学案。反观我们的实践,虽有些许成绩,但在设计的格式,学生的落实,教师批阅,课堂应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俗话说:“全国教育看江苏”.苏派教育如流水般灵动,包容,滴水穿石,婉约动人。特别是他们对教研和质量的不懈追求,需要我们切实做一个自觉的研究者,并且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三篇: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秀中教师: 杨明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全面铺开。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新定位,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新标准。

新课程的改革,为今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确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正确评价学生,做到与学生共成长,是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重点。要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充分考虑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初中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学习,我的评价观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分数和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虽苦尤乐,最终成为学习创新的主人。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初中语文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

一、树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初中语文课程的要求

按照新的教改目标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有创造性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对中外文化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加强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采用目标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并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按照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趣爱好为出发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有内容和有方式的教学实践,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初中语文与他人交流,发展用初中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查阅、交流和互动等方式,学习并使用初中语文,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把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重视学生学习初中语文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要注重过程,区别对待,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初中语文及其文化、对初中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初中语文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四、加强策略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设计提问的活动,让学生们先讨论,再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以求做到共性统一,个性张扬。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体现课改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在新课程基础上科学地整合并使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们应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我们的初中语文思维教学,用浅易的初中语文来表达,提高培养学生的初中语文思维,发展学生用初中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有错误,鼓励学生开口。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初中语文。

六、合理使用教材,做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信息媒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几节优秀课例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现行的教材极富德育意义,它图文并茂,每课时无不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初中语文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寓德于教,引导学生在逐步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是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所以应该设法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总之,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遵循的应该是掌握工具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使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心灵的装备,让多彩而悠久的祖国文化、正义和爱心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让语文教学成为受益终生的教育。

第四篇:初中语文新课程学习体会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必须注意的第二点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第五篇: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永年第十五中学 贺社强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对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我深有体会到:

一、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 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性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 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的业务修养等诸多因素去实施语文教学。

二、新课程标准不仅是为我们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 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课堂上语文学习, 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习语文, 也要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好语文。

三、作为新时代的中学教师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培训我认为: 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 要转变观念。在转变观念时,不能说是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而应对传统教学思想扬弃。

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更要转变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 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 学,时常把课文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多媒体教学能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搞表演活动能够体现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选用主要 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我们现代中学语文教师业务素质 的展现。

总之,通过培训和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标准对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有很好的指 导性,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素质,为新时代培养有用人 才。

南京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学习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