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编辑:深巷幽兰 识别码:11-898720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4 16:43: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一般性的教学评价

1、评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思想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纲,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大纲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的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2、评教学内容和结构

(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相符合。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关键抓住。

对重点内容,分析时要“点”透,练习时时间要给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举出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

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的重要作用。

(3)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基础,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智能培养、思想教育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

(4)教学环节清楚,安排合理,衔接紧密。

教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反愧练习、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师生的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容量适度、思维密度适宜、学习负担适当。

课堂教学进展、知识容量、思维密度既要考虑提高课堂效率,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地理作业练习要精练,内容和分量适当,最好能基本上在当堂完成。

3、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坚持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是否实行启发式教学。(2)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而教师则是课堂的“导演”,指导、启发学生自己“演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和学得到和谐统一。

(3)加强直观教学,选用直观教具得当。

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能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5)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4、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的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5、如何评价课堂气氛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学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于是有些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想闹就闹„„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是学生发展,以及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6、评教学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文明、大方。(2)语言准确、规范、流畅、生动。

(3)板书、板图、板画简明扼要、布局巧妙、工整美观。(4)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5)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7、如何评价学生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掌声鼓励”„„进行笼统地评价。这样廉价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无论课堂上学生怎样不守纪律,从不给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他们还会对破坏纪律、影响到他人的学生感到羞愧吗?一味表扬,正如一味处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对有过错或偶有过失的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太多地去动用什么语言的脑筋。而是要言之有物,行而有效。尽可能由“评价无痕”做到“教育无痕”,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做到学生评价的自主内化。

8、评教学效果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2)基本技能训练效果。(3)发展能力活动的完成情况。(4)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5)课堂教与学气氛的优化程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或获知教学信息传输是否畅通,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堂好课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程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整个课堂教学印象鲜明、深刻。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对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谈谈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视角。

1、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理念是行为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中,高中地理新课程先进的理念,要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我们在评课时,应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视角,审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1)学习目标多元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厦门翔安火炬产业区,以乡土地理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的成因,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联系实际分析世界上众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进而让学生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2)教材内容灵活

地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引领者。在新课程标准统一规定下,对所使用的教科书,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取舍、补充、完善,将教材内容情境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树立“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厦门翔安火炬开发区规划布局图,创设问题情境:这种布局是属于哪种工业联系?这样,联系具体区域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厦门翔安这片极具发展前景的土地也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很容易激发学习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又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节导入新课时,教师借助课件展示《厦门市入口发展报告》等资料,同时设问“资料中前面部分提到202_年厦门市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为0.45%,自然增长率为0.6%;后面部分又称202_年厦门市人口增长率为1.63%,这前后两种说法有没有矛盾,为什么?”联系厦门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人口的空间变化”。以上案例,教师将教材知识结合本地案例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体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3)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认知事物,亲自探索并发现结论或规律,并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中,感受到课堂教学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教师创设如下活动情境:某人祖传糖果和糕点制作手艺,听说世界上有很多钢铁、汽车生产而形成的“钢城”、“汽车城”等,于是此公狂言要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发展建成“糖果城”、“糕点城”,你认为可能吗?试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师生共同得出工业地域的形成按发育程度分为:

l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l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以上案例教师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利于学生对工业地域的成因这一重点问题进行剖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使之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4)关注学习过程

“体验”、“经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的亮点理念。地理课堂评价关注的不仅是教师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在的体验和内在的体验方式,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表达,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课例】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如,讲到“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节时,教师把地理实验引入地理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大气环流”地理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一个长约80厘米、高4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缸,一块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孔)或塑料薄膜,一小盆热水,一小盆冰块,一支弯曲的玻璃管,一小束松香,一个打火机,一块黑布,一块香皂。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先在玻璃缸内壁用香皂轻涂一次,目的是防止热水放进去后在内壁凝结成水珠,影响实验效果;

②用黑布遮住玻璃缸面向讲台的一侧,因为烟是白色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明显地看到烟的运动方向;

③把一小盆热水和一小盆冰块分别放人玻璃缸内的两侧,迅速在缸顶盖上胶合板,小孔对着装冰块的小盆;

④点燃松香,让松香烟通过玻璃管慢慢流进玻璃缸内; ⑤观察松香烟的运动方向; ⑥作图: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松香烟的运动情况。课堂实施过程: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动手做热力环流模拟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让两位学生代表本组上台画出松香烟的运动情况,其余同学在纸上画出,然后对台上同学的作图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运动原因。接着,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再深入到“高度、气温、气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的具体体现——城郊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做图方法和实际应用。实验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而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的一个重要原理,其应用性广,故确定为重点。通过设计参与式实验,能够让学生有效剖析重点、掌握重点,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实验时,需要精细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松香烟的运动情况;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培养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2、落实教学策略的程度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不仅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还包括教师解决问题情境的行为、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行为等。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及落实程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评价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运用,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现状,求真务实,追求有效。当前,高中地理新课程在落实教学策略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讲实效

情境创设的功能主要是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教师创设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隐含着学科内涵。

【课例】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例如,讲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教师针对研究课题“洋流对海洋航运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分设6个子课题:

①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

②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

③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

④请在空白图上绘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路线,并分析原因。⑤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企鹅,体内因积聚了ddt农药而死亡,请你帮助查找证据、指认凶手。

⑥1991年爆发海湾战争,大量泄漏的原油危及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请你协助查找原因。

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境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因此,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

(2)合作学习抓落实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避免放任、随意和低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交流,做到小组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讨论学习时间适度,学习内容有价值,交流方式、学习结果有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课例】如何利用水资源

例如,讲到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时,教师把全班分成4组,每组担任一个角色,即农业部门、企业老板、政府部门、普通市民,讨论如何开源与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每个小组确定好本组的小组长及发言人,通过小组的交流与研讨后,教师依次请各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各小组发言实录: 农业部门:改变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改变化肥的功能与结构;种植耐旱植物„„

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提高水费;建设水利设施;开发新的水资源,如海水淡化„„企业老板:进行污水净化,再利用;用化学方式净水,合理分配水的使用,不能滥用水„„

普通市民:一水多用;节约用水;邻里之间交流节约用水的方法„„ 在各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示材料,如北京市节水措施视频、“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等,及时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研讨,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3)体验活动重提升

高中地理新课程重视活动的开展,这是针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体验,同时也不能忽视结果。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学生经历活动后,需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概括、总结,说说活动的收获,特别是地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等,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课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例如,讲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开展以下游戏活动:请25位同学作为24个时区(东12区、西12区各一位同学),一位同学作为地轴,这25位同学围绕着这位同学转动,演示地球自转。教师指定一位同学的地方时,请其他同学说出此时自已所处的位置地方时是多少,后总结出计算地方时及区时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对活动后感悟的提升。(4)自主学习需指导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在此前提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脱离教学实践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课例】山岳的形成

例如,讲到“山岳的形成”时,教师先演示沉积岩地层的形成过程,补充岩层新老关系的内容,然后板书水平岩层示意图,要求学生画出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学生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请学生上台绘出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体现向斜构造,有的体现背斜构造,有的体现断层构造,有的表现出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等等。教师再让学生比较所绘作品岩层的形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向斜、背斜、褶曲、断层的概念,进而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是岩层受到内力作用时的情况,如果背斜、向斜受到外力侵蚀作用,会形成什么地貌类型呢?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后。针对学生学习上的疑难,做了一个小实验,拿出细竹竿,手握竹竿两端向里不断弯曲,直致竹竿从中部折断,以此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由此得出,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反而形成山岭,从而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达到了“能学”、“会学”、“想学”的目标。同样,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促进,学生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燃烧得更加旺盛。

3、生成性教学的体现程度

地理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与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以课程预设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出发点,把生成性教学的体现程度作为评价一节地理课的重要视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课堂生成氛围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应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课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例如,在“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节教学中,不断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中高纬海区的洋流流动情况与大洋环流模式图不完全一致,为什么?”“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中高纬海区的洋流流动也不完全相同,为什么?”“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等等疑问。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启发学生自己来解答,学生积极发言,甚至出现争论,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解决疑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重组课堂生成信息

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区别对待,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对于即兴闪现出的火花,应予以引燃。对于学习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内容,应以正确的指引。教师在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始终明确预定的目标,面对课堂上的生成,重组课堂生成的信息,从而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方向。【课例】地球的圈层活动

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得出“利用地震波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内部物质和圈层结构”。之后,不少学生立刻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根据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划分地球内部的圈层呢?”。教师及时地抓住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该问题分解出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开展如下问题的探究:(1)比较同一深度,两类地震波的波速大小差异。(2)随着深度的变化,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变化,什么原因?反映了什么?(3)两类地震波的波速在哪些深度发生突然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如何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4)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推测各圈层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判断根据是什么?教师讲述有关地震波的知识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地震波是如何测出来的,地震波除了纵波与横波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地震波等,对于这些超出教学目标之外的问题,教师要表扬学生勤于动脑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3)创设课堂生成对话

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条件。判断教学是不是在“对话”,关键取决于教学过程互动的实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和教材、教师和同学多元对话,思维才能互相碰撞,情感才能互相感染,课堂的生成性才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丰富性。【课例】山岳的形成课堂教学实录

师:教师展示褶曲示意图,提出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 生1: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生2:我觉得不一定,但说不上来。

师: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另一褶曲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判断背斜与向斜的依据。

生2:如果运用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就出现了问题,这里岩层向上拱起的是向斜,向下弯曲的是背斜。

生3:地表形态上成为山岭的是背斜,成为山谷的是向斜。师:要求学生读课本图4.10,让学生判断哪部分是背斜,哪部分是向斜。

生4:刚才那位同学的判断依据又错误了,不能以地表形态作为判断背斜与向斜的依据。

师:我们要抓住向斜与背斜的本质区别,从中找出判断的依据。生5:我现在想起来,应该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如果以此为依据,以上各种情况都能解决。

以上课堂教学实录展示了课堂教学中一件有意义的教学事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在对话中不断促成课堂上的生成。

总之,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出一堂好课确实不容易,要准确评价一节课更不容易,课堂评价与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应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浅谈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之命脉,也是教师教学之根本。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我认为:

一是教师要高效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地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教师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自学式、引导点拨式、动手动脑操作式、学案导学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改变以前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

2、多媒体、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地理课必不可少,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应用更能把课堂容量增大,同时使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再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制作合理化、便于操作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并适时引用,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劲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我在讲《自然带》时,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我分别将各种自然带分布进行不同颜色闪烁,学生能直观看出各自然带分布位置,声音与画面并现。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让学生高效学。具体抓好下面几个方面

1、明确具体学习目标。每节课教师要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展示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研读教材和地图,寻求问题的答案。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继续寻求答案,仍然无法解决的,做好标记,教师巡视过程中提交,个性问题及时分析解答,共性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后分析讲解。这样坚持一贯,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教材的可读性,增强自学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受益一生,不盲目的学习。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氛围。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就地理学科来说,很多学生存在不够重视、厌学等现象,所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寻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学习更能深化、深入。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前进,都有希望,学习的兴趣才可能持久。

现在的孩子叛逆性越来越强,高压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质量再也不能靠挤时间、拧学生、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提高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是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黄山二中 汤敬东

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精彩、丰富。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我们都开始尝试着将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初中地理不参加中考的现状,如何开展有效地理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之一。我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与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的谈一点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法指导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中去。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地图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但学生对地图的运用能力不强,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欠佳。为此老师要指导学生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象化,做到化文为图、图文结合。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和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最后要达到心中有图,以图说“书”的境界。

然后,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每一章节结束后可以先试着让学生学会归纳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图,之后教师去完善去补充。也可以进行专题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记笔记。初一新生绝大部分记课堂笔记的效率都是非常低,很多学生不知道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学生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结果是把老师板书给复制一遍。那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记地理笔记呢?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先记笔记,主要记下要点,在课后要整理笔记。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之间经验交流活动,让学生去体验一下别人是如何做好地理笔记的。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做题的好习惯,这也非常重要。学生做题时总是容易粗心,急于求成,审题不严。为此,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健词,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并且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实行以来,老师的角色变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导演角色,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好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正所谓“爱屋

及乌”。师生感情的培养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教师,老师用真诚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主动学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被激发,思维的火花将会被点燃。为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乱抢本属学生在课堂预习、消化、吸收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探究不能无病呻吟,不管什么地理问题都拿来探究,那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探究要有一定的层次,探究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开展切实有效的探究活动。如在讲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我就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先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学生的生活具体经验,具体探讨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什么后果,出现后果应如何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地图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整个教学环节尽然有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对教材中出现的阅读材料部分或一些较为简单的纯文字叙述的地理教材,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

人类社会的活动离不开合作,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合作意识并不强烈,因此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随着新课程逐步的推进,我们也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课堂教学里,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也有探究和合作影子,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究,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处处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准绳,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篇: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问的评价策略

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问的评价策略

作者:象山中学…文章来源:象山教科研点击数:2242更新时间:202_-7-1

5[摘要]对学生答问的评价是中学地理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中“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如何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的答问进行科学的、积极的评价,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自信心及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答问;评价;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此,许多教师在地理课堂中逐步增加学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问题讨论和探究、自主合作与交流、学科知识竞赛、主题辩论、角色扮演及师生角色转换等不同教学方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当今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线是学生围绕教师设计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探究,然后答问,问题被看作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为,通过答问不仅能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研究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认识的不断深化,同时还能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调节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气氛。因此,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许多教师把问题设计作为自己教学环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思考和回答。这时,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基本理念,对学生的答问进行科学的、积极的评价。因为,教师的正确评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尊心、自信心增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正确答问的评价

在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时,肯定会有许多学生能够对问题作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回答,这时,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性质与要求以及学生答问实际不同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价。

1、肯定正确的答问,发展学生的情商

对学生正确的思考过程和回答,教师要充分地给予肯定,并且要通过答案当场复述来激励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欲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答问出乎教师事先的设计,具有创造性,教师更要大力加以赞扬,以振奋学生的情绪,促使更多的学生更深入地去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密切师生关系,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而且还能对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情商要素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2、拓宽、拓深思路,使答问更深刻更全面

由于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限制,学生的思维往往不够开阔,答问往往不够完整和深刻,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教师提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往往只回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引起大气温室效应,造成南北两极地区冰雪部分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给沿海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灾难。实际上,此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肤浅,教师应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和宽广方向发展:①这位同学回答的仅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给人类造成的最大的负面影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浓

度增加,对人类有没有正面的影响?②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除了海平面上升外,还有给人类带来的其它负面影响吗?当然,在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后,教师要指出,尽管二氧化碳增多,既有益于人类,同时也加害于人类,但就目前总体情况来看,其弊远远大于利。

3、及时转换角度,引出新问题

对于答问正确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和转换角度,增加或变换条件等方法,引出新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以拓展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如在分析202_年文综高考题(全国卷)40题第(4)小题:“读图6,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原因”,学生回答正确,教师给予肯定后,教师不妨设问: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年保存比较完好,自然原因固然很重要,除了自然原因外,有没有人为原因?假如有,其人为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4、异中求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对于存在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地理问题,教师不要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要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求佳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创造性。如“已知一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一般有二种方法:一种是不跨过日界线计算,另一种是跨过日界线计算。当学生完成对区时的计算后,教师要适时将另一种方法引入,并让学生加以比较,得出这二种方法各自适用范围,以及在通常情况下,哪一种方法更省时、更简捷、更不容易出错。

5、开放性问题,尽可能保护学生发散性思维

许多地理问题是开放的,没有唯一标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光凭教材的叙述或自己固有的经验对学生的答问进行随意评价,要认真、仔细分析学生的答问,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就要对学生答问进行肯定,以保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旅游活动”内容后,如教师提问:根据学过知识分析如何合理开发本地旅游资源?学生可能会跳出课文范围(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经济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而回答“提高本地人口的素质”,“做好旅游宣传工作”等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回答进行褒奖,而不能因教材中无据可依而把学生的答问否定。

二、对错误答问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问错误是很正常的。这时,教师既不能因为学生答问有误而打断学生回答,图省事直接道出正确答案,也不能不做任何指导而让学生轮流回答,直至与预设答案相吻合,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让学生思维处于激活状态。

1、接通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课堂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无所适从,答非所问。这可能是学生有关这方面的预备知识不够,也可能是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不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把问题分解为几个部分,也可以改变问题提出的角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接通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思维指明方向。例如,“某人于北京时间1月1日10点从上海乘飞机过10小时到达旧金山(西8区),问到达时当地区时是多少?”因为这是一题在单一的时间计算基础上增加物体运动的题目,涉及物体运动起止两地时间差和运动过程所用时间,所以学生往往一时感到比较困难,无从下手。假如,教师能适时给学生提示:可以把计算过程分割①飞机在上海起飞时,旧金山的区时,②对飞机飞行时间追加。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被接通,更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2、借用地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有些地理问题,光凭文字表达或脑子想象很难理解,假如借助图示,则答案很容易得到。如:高一学生往往对“假如黄赤交角扩大到25°,热带、温带、寒带范围将如何变化?”这一类题目难以正确回答,这时,教师引入一张示意图(下图),则学生对其结果就会一目了然。

3、鼓励争辩,判断对错是非

当学生对问题有几种不同解答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不同看法和观点进行归纳、分类,然后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陈述具体理由来印证他们的观点,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然后达成对问题的共识,让学生在争执和辩论中判明是非。如在让学生讨论“玄武岩为何能形成许多气孔?”时,有同学认为因为玄武岩是喷出岩,岩石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空气接触,所以形成许多气孔;也有学生认为因为玄武岩是喷出岩,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岩石中空气逸散而呈气孔构造。通过这一争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达成共识:玄武岩气孔的形成与其为喷出岩有关(同时可以比较如侵入岩的花岗岩没有气孔构造)。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在呈熔融状态的岩浆中,要让常压下空气进入而呈气孔状是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是岩石中空气由于压力降低而向外逸散使岩石呈气孔状。这样,同学们自然对该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

4、探求错因,理解问题本质,寻求科学思维方法

学生经过思考的错答必有其原因,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弄清题意,找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地去思考问题,在探求错因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找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回答“寒潮危害最大主要在什么季节?”这个问题,学生往往错答为冬季,认为冬季气温最低,寒潮强度最大。这时,教师先要分析学生错答的原因是对“寒潮”理解不透,对“危害”认识不清,误认为冬季气温最低,所以寒潮最强,危害最大。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①寒潮是由强冷空气入侵而造成大范围降温,寒潮强弱主要考虑降温幅度,而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已较低,不可能造成大幅度降温,②冬季大部分地区为农闲季节,就算有强降温,一般对农业生产也不会造成损害,由此可以让学生懂得寒潮危害最大的不是在冬季,而是在春、秋季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答问和教师对学生答问的评价是进行师生双边交流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学生答问科学、积极的评价在解决地理问题的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教材,同时也应该备好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智力水平,使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分析学生答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恰当的评价方法,使答问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4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2_.1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启示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启示

一、初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特点呢?

在评价理念上,要由过去仅关注认知领域单唯目标的实现,而转变到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上来;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由仅仅注重教师的行为表现,而转变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上来。

臂如,要关注学习者是否实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习者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立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活动过程中去;师生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学习者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的反思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等等。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要求上不能忽视基础性。我们知道,普通初中阶段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仍不能漠视“基础性”要求。当然,对“基础性”内涵的理解,必须注入时代的新理念,即它既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习惯基础的形成;它既关注保证学生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它既关注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内化与巩固,更重视学生综合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这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指被学生内化了的、活的和可应用的知识与方法,是为学生能动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方面应当具有创造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有特别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应当特别注重捕捉和利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等等。

第二,教学设计要保证课程模块的整体性。即,强调教师要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仅仅是某一个知识点就事论事,而应当将教学设计始终至于课程模块的整体视野之中来考虑。这是基于课程模块所具有的整体特点而决定的。所以,在审视初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时,也就必然应当强调课程模块的整体性是否得到了体现;必然要特别注意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将过去那种将教学内容机械地条缕分割、单一线性学习的传统课时教学行为及观念,真正转向着眼于确保课程模块的教学完整性上来了。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化、绝对化和神圣化了的每节课必然45分钟的课时概念,确实应当让位于从整体性上来考虑具体教学程序安排的“模块时间”概念了。

第三、强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众所周知,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初中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客观差异及个性化发展问题,而强调了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上的选择性。这样,在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组建的开设不同选修模块内容的教学班内,必然就会相应地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即,在同一个教学班内学习同一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学生,由于是分别来自不同的行政班,所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将可能变得更为突出。在评价课堂教学时,我们就有必要格外关注其教学目标、学习指导等诸方面是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与尊重,是否注意了因材施教及个别化学习指导,学生在认知、智能、情感等各方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还应当注意教师是否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等等。

第四、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接受”,只能在教师引导下依靠自己的自主构建来完成。即,学习者既要对自己所学的新知识能理解,更要以一种思辩性的眼光对其进行分析、检验甚至批判,从而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种知识观也就意味着,所谓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不是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构见这些、构建这些知识信息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很显然,这个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替代的,而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这些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在这种亲身的活动体验中,最终获得对问题(知识)精髓的深切领会与感悟。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建构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对他们具有实实在在意义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而不仅仅是一堆游离于他们身外的毫无实际意义的信息。

基于上述观点,在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时就应当充分注意教师是否善于创设适宜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探究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机会,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恰当引导;还应充分注意学生能否自觉、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来主动建构知识,并善于独立思考,用多种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第五,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要关注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否具有开放,是否善于设计开放性问题,特别是是否具有敏锐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随机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和科学处理学生的探究结果的能力;还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心态是否自由放松,是否具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等。同时,还要注意教师能否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灵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重视教学的过程性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另外,要关注教师自身是否能从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有益的启示,是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与提高;要关注不同资质的学生在多方面尤其终身学习能力方面是否得到进步与发展。

第六,关注课堂教学的情感性。要关注教师能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学生能否为学习内容的情感所感染并产生共鸣,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

在关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什么问题上,有人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即:一是看学习者是否从他门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动建构,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真真正理解;二是看学习者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立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活动过程中去了;三是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学生媒介之间是否形成了有效的多维互动状态;四是看学习者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五是看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提高;六是看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据此,他们提出了如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即:主动参与、有效互动、经验建构、情感体验、反思能力和环境保障。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看法和我们前面所列述的诸方面的课堂教学表现状态,在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的。

二、教师要尽快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

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

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另外,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本教材,你都会感到其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地理课程为例,课程要涉及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物理、生物、音乐、美术、诗歌、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再如音乐课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比如《金色的秋天》、《过新年》、《运动的旋律》、《黄河的故事》,《长江之歌》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学生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感受音乐艺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