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综合实践教学阐释教学策略2
结合综合实践教学阐释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教学改变了以往禁锢学生灵性、束缚学生发展的教育形式,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了教学策略。下面,我结合综合实践教学,粗略阐释教学策略。
一、融入生活,用好教材,盘活课堂 多彩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课堂融入生活,又把生活融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盘活课堂。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好教材的设计活动,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综合实践学习寻找广阔的平台。
二、关注实践,指导活动,整合资源 综合实践教学相对于其他的学习领域来说,要在更大程度上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的经验参与和生成发展。因此,教师就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开发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经历,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校园活动、社区活动。在设计、组织和探究等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 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把握各个领域的联系是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全科知识,还要有各个学科教师的协助,以及家长的帮助。
四、努力挖掘丰富又独特的地方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各具特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总之,教师要通过教学策略,努力建构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紧密联系生活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第二篇:结合综合实践教学阐释教学策略
结合综合实践教学阐释教学策略
俗话说,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没有办法强迫它喝水。因此,要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促成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标准已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贯穿这种理念呢? 策略
一、学习的形式要体现活动性
文实践活动必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是主体对客体有目的的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实现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语文实践活动既把实践看作知识的感性来源和知识的检验标准,又把实践看作是发现知识的手段。“语文+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语文,让活动贯穿始终。这里的活动既包括外显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内隐观念性活动(动脑),要提高活动的效率,必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使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例如,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唱一唱、跳一跳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也必须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机会。只有学生主动从事活动,才能达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目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一方面要立足课内,真正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另一方面要拓宽学生实践的空间,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交融,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策略
二、改变问题呈现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片面倾向,表现在重视知识结果获得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性学习,以及受教材左右的机械的决定性教学等方面。这种在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顾冷沅教授曾说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等待接受式”向“主动获取发展式”转变之时,是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提升之始。
现代社会快节奏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满足于解决问题,记忆一些现成的人类的优秀研究成果,在考查时能够再现知识便是好学生,这样的选拔标准显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求大相径庭。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势必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的主导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改变以往“去问题”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于“研问题”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问题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自己个人或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三维目标有机地加于整合,实现由“被动等待接受式”向“主动获取发展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策略
三、蹲下来欣赏学生
教师应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创造出如沐春风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意识要增强,教学行为也应发生变化,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过去,课堂上,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现在,教师们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说?”一节课眼看要下课了,老师还会说:“现在还有最后一次发言机会,这个机会我想给刚才没有发言的同学,好吗?”教师心中有了学生,有了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愿望、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在教师心中有了位置。
我觉得:课改,让我学会了蹲下来欣赏学生。过去,我觉得学生都应该像理想中那样,讲过的知识必须会,要求他们做到的必须做到,哪怕有一个字不会写,上课做一个动作都不行。我忽略了一点,他还只是个孩子,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看每一个孩子,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努力。如果我们都能强迫自己蹲下来欣赏学生,慢慢形成习惯,学生因教师的欣赏而十分自信,教师也因欣赏学生而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快乐。
应该说学生有了问题不是问题,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问题,教师应该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让老师学会了从自身寻找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同时,老师还应学会换位思考。如在上三年级的《树——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制作树叶贴画,班里顿时响起了嗡嗡声,仔细一听,是学生边做边交流:“你看,选哪片树叶更好呢?”“好了,我把金鱼的尾巴贴好了,真像!”“嘿,我再选片银杏叶做女孩的裙子。”仔细观察一下,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做着,看到这些,我们想,如果我们在做手工,做到兴奋处,也会情不禁地说出声来,我们怎能非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安安静静,不说一句话呢?由于换位思考,教师就能更多地理解了学生。
置身于温馨的课堂,我们高兴地看到师生互教互学的生动场面,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策略
四、让学生在课堂上“亮”起来
每个学生身上究竟有没有“亮点”?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教师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的评价为“聪明”、“能干”,有着“光明的前途”;有的则视为“愚笨”、“不可救药”,如同雨天的夜空,没有丝毫亮点。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亮”起来,教师要重视发现蕴藏学生身上的“火种”,多做“助燃”工作,防止将“火种”浇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尽量体现这一点,努力遵循“四为主”原则,即以教师点拨为主,在学生的疑难之处,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以学生自学为主,把动手、动脑的时间和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主动学习、自觉钻研,积极思考,充分表达;以实践为主,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用眼看、耳听、心想,避免上课以听为主的现象;以悟法为主,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习惯、常规的行为操作训练,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学习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我们尽量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讥讽、嘲笑。积极创造条件,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经常这样提醒学生:“你可以自己思考,可以与同学商量,还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此外,还经常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去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探究学习,然后在自学自得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合作、筛选出最优的资料和方法,彼此借鉴。学生在互学、互动、互补的学习中,逐渐形成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儿童的合作精神。
第三篇:综合实践课教学随笔2
综合实践课教学随笔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的课程论,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没有讲台,没有常规的班级授课形式,更多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它本质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它强调的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的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在上一个星期四,我根据学校要求,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因此,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观看了“安全伴我行”的录像。录像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饮食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和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每一个内容通过了教学目的、教学知识、图画屋、故事屋及小卫士闯关五个环节进行的。虽然每一课的内容不多,但是对学生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学生们通过学习观察、探究及分析辩论,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知道了平时如果遇到突然的情况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短短的40分钟,学生们激情很高,兴趣很浓,可谓是受益匪浅。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囿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第一次接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对我来说还是新生学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多心慌。虽说如此,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伊始,我让学生来猜猜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宝?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生的积极性
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如小组在讨论中,就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小组中动手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的作品真不赖。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4、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准备不够充分,本科在选题方面很好,但渉及面较广,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显得有些肤浅,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真的是要做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各种水果的有关知识了解都还比较肤浅,还停留在表层,有些一知半解,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与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5、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看来,综合实践课要上得成功,不能忘记一点:给学生方法,注意过程指导!还必须得做到小课题深研究。
第五篇:综合实践体会2(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认识
时间:2008年6月26日-----29日 地点:哈尔滨大方安全培训中心
学习内容:
(一)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郝铁锋)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
哈市十四中(韩胜友)大庆一中(白素媛)
农垦九三分局一中(李淑萍)大庆28中(赵东海)
(三)我省高中新课程进展与问题论析(张晓明)
(四)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郭元祥)
(五)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操作要点(冯京广)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观摩(哈三中)
认识:1.注重深度实践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但实践并不等于走过场。因而,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实践。深度实践,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深度实践还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刻的反思。通过反思,使学生真正通过实践受益。为了活动而活动,或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只能是一种无效的实践、盲目的实践、表面的实践。2.处理好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但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因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处理好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告诉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可能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为学生的实践和亲身经历性的实践奠定基础。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或探究,克服单纯的从文本到文本性的研究。当然,这并不是反对学生做纯粹文本性的研究,而是要求学生尽可能从实际来展开研究。即使是文本性的研究,也要引导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或现实社会与自然中的资料或现象,联系实际 展开研究。
二是实践学习活动结束后,也应该使学生有所知,即通过实践活动,自主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当然,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有效的文本资料,学会收集和处理文本信息。教师 还应适当地对学生经济实践方法的指导。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引导,注重文献资料的收 集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认识
杨坤宏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