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1-215788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7 04:25: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东澳中学

钟亚丽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是全年级语文较差的班级,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影响学生的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也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从参加岗前培训到走上讲台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的途径,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了。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

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我改变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读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二篇:2014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中学***

本人本学期担任的是七年级二、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刚进这个学校,我刚走进这两个班,一切都是初中的开始。通过对学生们的接触,我初步感觉到学生们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行为习惯不好。很多孩子对新环境都感觉不习惯。那怎么办呢?我想帮他们提高成绩,又想让他们觉得上课其实一点不累。只有充分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由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来。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这期教学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夯实基础

学生们的语文基础差,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只能从字词着手,从细节抓起。

上一节课之前,我都会先让学生熟悉课后的字词积累、注释里的拼音抄写,上课时,将重要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上台注音或填词,然后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听写。在听写第二课时同时要抽查前面一课的词语,做到课课相扣,这样一来,学生在掌握字词方面有一定的进展。并通过练习册上的习题巩固。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有小学升入初中,随着最初的新鲜感慢慢被枯燥代替,学习就成了一件令人讨厌的事,再加上基础本来就不怎么样,厌学的情绪就像种子一样在学习的心中生根、发芽。可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从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根据实际,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学习课文内容,补充课外知识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我将文章的内容简化成几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把握,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目标,然后请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可以加以纠正或补充。这样大多数学生就有事做。课外之余,让学生们读其他的课外名著,拓开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兴趣。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1-

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各自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在课堂上要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最初阶段,同学们还会有些胆小、害羞,教师可多鼓励。慢慢的孩子们学会了阐述自己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锻炼了学生们的口才,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某些学生哗众取宠,故意发表“标新立异”的见解,让同学哈哈大笑。今后还要正确引导。

(三)注重朗读品味,让课堂教学有气势

朗读能让同学们在比较中把握正确的读音,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朗读中揣摩,在揣摩中朗读,二者的结合能让学生更容易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的运用让同学们的积极性倍增,课堂的气氛也很活跃。

除了对思想感情的把握通过朗读来体会,我还尝试让同学们品味美句美段,去体会它为什么写得美。进而能够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看到的美。

另外,还有一些。比如:在上课前三分钟,或让同学们上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或让同学们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让同学们说一则笑话、打一则谜语等等。有时我也给他们朗读一些精彩的文章。

本学期我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岁月逝去无痕,年华掷地有声。时间宛若指间的流沙,悄然而逝,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七年一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对孩子而言,这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所以每一步我都走得小心翼翼,回顾本学期一路走来的点滴,颇有感慨,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初一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让初一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非常重要,会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然而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要靠学生日积月累。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在语文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怎么办?那就向工具书请教。在开学初,我便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凡是学生问我某个字怎么读,某个词什么意思的时候,我都是告诉他们自己解决。时间一长,慢慢地,同学们也就养成了查工具书的习惯。

(二)广泛阅读,静心阅读,快乐阅读

语文从来就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与书为伴,以书为友,引导孩子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每一朵浪花。除了开学初规定的必读书籍以外,我还允许学生理智选择他们喜爱的书籍,力求引导孩子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患难,明为人处事之理,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

(三)养成写小练笔(周记)习惯

许多学生怕写作文,有人甚至拒绝写作。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坚持写小练笔,在写作内容上加以指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因为小练笔的内容是广泛的:平常不好说的、不敢说的,都可写进周记里,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倾诉在周记中;可以把对外界的观察写在小练笔中,比如观察老师同学的外貌特征,花、鸟、草、虫;也可写对人生的感悟;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有感而发,写心得体会也可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归属。

(四)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在本学期教学中,我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提高他们的语感。每一篇课文,特别是散文,诗歌,我都要求孩子大声朗读,反复揣摩,用心感悟。我对他们朗读的要求是要做到口中有感觉,眼前有画面,心里有情感。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教参等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另外,本学期我在备课时,着重以学生为主,站在初一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试着用他们的思维来看待每一篇文章!本学期,我的师父也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们也时常一起备课,共同探讨,寻求最好的方法来处理每一课。

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经常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常言道:“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孩子的心。”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对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这样学生信任你、喜欢你,自然也就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了。

另外,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过关(字词关,背诵关,默写关,文言关),严抓学生的基础,让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一个归纳本,在每篇课文分版块进行归纳,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对字词、古诗默写及文言文注解的过关,我利用下午6点半到6点五十的时间,反复听写,反复默写,反复检测,力求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落到笔上,落到实处。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是不可能的,老师靠硬手段去压更是不行。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让学生自己订出每一次考试的目标成绩,每个人都以第一次月考成绩为基础标准。指导学生订目标成绩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订出的目标成绩要明确,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成绩去学习。每次订出的目标成绩都先由家长过目、签名。每次实现了目标成绩都在班上给予表扬、鼓励。不能实现目标成绩的则鼓励他继续努力,直到达标为止。在实施学习目标时,我还采用了以优带差的办法,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强了,学习成绩也比开学之初提高了许多。

本学期在语文组各位同事的帮助下,在自身的努力下,在七一班每一位家长的支持下,在每一个孩子的努力下,我们七一班在语文学习方面,有了些许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在作文的指导上,虽然努力在做,但成效不大,还有一些孩子依然被小学的作文思维所禁锢,依然没有跳出小学作文模板。另外,作为科任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还不够,虽然也曾约谈过部分家长,也曾电联过部分家长,但都是针对那些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和班级里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家长联系甚少,等„„

本学期,与师同行,与友同行,充实而幸福。愿XX我能更加努力,更加踏实稳健地走好每一步。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期末总结 2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期末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八班的语文课。由于教学经验尚浅,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绿色蝈蝈》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绿色蝈蝈”,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介绍蝈蝈的视屏资料,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皋兰四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语文组 郭 琴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皋兰四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组 郭 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根据这一精神,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和社会,关注亲情、友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用一定的手段协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并非让学生作为被授子知识的对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发性学习,增强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种是自主搜集材料法,一种是教师推荐与学生讨论结合法。一学期下来,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身的人文素养框架。

一、自主搜集材料法

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和复习课文中完成,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时,我布置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前准备工作,并在课堂上做成果展示。因为这一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让学生搜集资料,可以大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化石吟》时,提前让学生按座次自然分为八个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化石的资料,并在新授课上派代表进行展示。在课堂上,学生分别展示了本组的材料搜集成果。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精美图片;有的是从书籍上摘抄的段落;有的到图书馆查到了图文并茂的资料。每一个人都动手参与,每一组都有成果。这样一来,课文中提到的恐龙、猛犸在孩子们的眼中就不再陌生了。这样做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从中培养他们对考古学的兴趣。在处理本单元其他课文时,均采取了以上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一个

单元的学习,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搜集材料的练习。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关于人生的内容时,每学完一篇课文,我就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并进行摘抄,写成读书笔记。《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是台湾作家,自幼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残疾。但她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成为知名的华人女作家。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查找资料,看看哪些名人、伟人身患残疾,但热爱自己的生命,并通过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以说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针对课文进行的材料搜集,恰恰是对课文学习的巩固和再提高,使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思考自我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观的取向。

二、教师推荐与学生探索结合法

人教版的语文新教材饱含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人文因素,从课文内容选择的角度上即可见一斑。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编者选用了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和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的散文《人生寓言》(节选)。这两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内涵深刻。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推荐了多种背景资料,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文学视角和社会视角。《行道树》与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环保”息息相关,向感情趋于冷漠的现代人传达了一种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我为学生推荐了张晓风的散文集《晓风吹起》。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精选了作者散文创作三个时期的代表作。每天早自习时,请学生朗读其中的一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体会张晓风精美隽永的语言风格,并在当天的语文课上,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文章的感受。这一活动持续了一周的时间,结束时,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我便布置他们去阅读张晓风和或其他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自主式探索。

《人生寓言》(节选)中的《落难的王子》一则,对当今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学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为学生介绍了与《人生寓言》几乎同时出版的周国平的另一部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遭受苦难时的心境,使他们树立对待苦难的正确态度,锤炼坚强的意志,勇于面对人生路上的风云变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将以上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每一篇课文的教授中。学生的阅读量大了,自主研究的兴趣提高了,想问题的深度也拓展了。每一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今后的教改实验中,我将一如既往地采用“自由收集材料法”和“教师推荐与学生探索结合法”,并继续探寻更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将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文因素贯彻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塑造优美、高尚的人格,使他们将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语文组 郭 琴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