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浅谈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及策略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11-919733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1 22:48: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及策略

浅谈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及策略

[摘要]:进入新课改以来,各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行方式等都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实施,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教学现状与新课改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的现状:有些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讲得多、教学质量低、学生不会学习、被动接受等现实问题仍然存在,我想这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吧。首先是农村还有相当多的教师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其次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略知一二,教学中要么蜻蜓点水般展示一点新教学理念,要么完全的PPT走极端,效果出不来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对打造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助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重点 讲受法 角色 小组合作 黑板 问题提出背景:

课堂改革近十年岁月,专家称此次课改的规模和时间可畏是历史之最,甚至是一次没有终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课堂改革过程。从教材的研究、试点到全面推广使用并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全国性的课堂改革从202_年开始,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这么多年,我也有幸多次参加各地区新课程、高效课堂培训,了解到各地只是城区学校课堂改革情况稍好一点,而在农村课堂改革的效果收效甚微:拿着新教材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是普遍现象,大家都把这些老师比喻成“穿新鞋走老路”、“新瓶子装老酒”。说句实在话,我也一直在按高效课堂的一些要求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然而能让人自己满意的没有上过几节课。但是我们教师对课堂改革都充满了信心,大的改革哪会有一帆风顺的,但课改是国家大事,大方向,各地都掀起课堂改革的一次次浪潮。近两年,弥勒市教育部门也对课改加大了力度,把课堂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除了每学年举办教师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和高效课改培训外,还成立了“课改带头人”、“高效课堂研讨小组”等。所以,作为教务主任,我也是把课堂教学

改革作为我校最重要的教研工作来开展。下面是身边教师们针对农村课堂教学改革讨论较多的几个热点话题,借此机会,请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

1、为什么非得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位即将退休的前辈说,“这教材是越改越难教了,老师不能讲多,做课件、备课也比以前麻烦,如果是老教材随便教哪个年级都那么得心应手,从不怕教不赢其他老师。实施新课程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会有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疑问呢?说到底是这些教师还未转变观念。他们心里还是依然如故地认为反正是在农村,“山高皇帝远”的搞点形式应付一下,到期末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管他“黑猫白猫能够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大家都已经认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掉课堂上与新课标不相符的环节”,“改掉课堂上的弊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探索一条“能切实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发展其特长。

发展观认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而是我们所拥有的心态。”就因为在我们农村,有些教师认为,农村教师可以有很多理由降低工作要求的惰性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这样被动地进行课堂改革,才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在我了解到的很多农村学校,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还是师生角色意识,都与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极不相符,这说明教师还没有从本质上接受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实现转变。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是要被淘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化。我记得有位专家说得很有理——即

使是在山区,耕牛也已经渐渐被机器所替代,我们是教师是教书育人的队伍,观念上怎么能落后于农民朋友?要让自己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较大突破,我认为就应该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课堂改革重点要改哪些?

(1)、把握课堂改革的重点内容,对农村教师来说为什么说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各地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大量教师地进行新课程学习、培训。认真对待的教师笔记本记录得满满的,但是不同的专家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教学模式也是五花八门,教师门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而有的农村教师培训,为的是要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带有只是进城玩玩的想法,培训结束又回到起点,陶醉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之中。另一方面虽然新的教科研成果不断问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起点、教育信息等远落后城区学校,课堂改革是难上加难,课改进度十分缓慢。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重要的是先找准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切入口”。

(2)、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课改“切入口”: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改专家认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改进的关键环节有:备课要考虑学生实际;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师要精讲少讲,学生要多读多练;要组织好必要的合作学习;运用好正确地评价方式。教学中特别注意要把时间留给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教师用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少了,而更多的时间则是要花在制做课件等教学的准备上来。

3、传统的“讲授法”是否已经过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讲授法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特别忌讳教师讲多。就有人批评讲授法只是照本宣科,只能向学生传递信息,不利于学生能

力的发展;讲授法导致学生进行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由此,很多教师开始陷入在讲与不讲的困惑中。难道讲授法真的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了前途?

“讲授法是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今中外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虽然存在许多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也固有很多明显的优势:讲授法简单有效、立竿见影,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知识;能把教师通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对知识的理解,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尤其在农村,学生放学回家后很少有家长辅导孩子的功课,学生不是帮大人干活就是一天到晚的玩,周末收假回校学过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讲授法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巩固基础知识,极其有效。

不论何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样也有它的弊端,我们要避免走极端。如:以前是“满堂灌”,有的教师现在又变成“满堂问”、“ 满堂讨论”或“满堂PPT”。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应该盲目轻视讲授技能,而应该对传统讲授技能加以继承、更新与发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这便是新课程下的“有效讲授”。

4、如何转化师生角色?

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应该是角色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一一教会给学生为最终目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现在广大农村教师也都承认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然而,目前在农村很多教师还是舍不得“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而有些教师更弄不明白如何去转化师生的角色,才会出现上课时,经常让尖子生上讲台给其他同学上课,自己却舒舒服服坐在学生座位上听的“师生角色

转化”现象。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可能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只有让学生拥有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讲,更要注重学生学,真正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具体如下:

(1)、备课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成效的前提和保证,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有些做得好老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备课中应多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在的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3)、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

除了以上这些,农村孩子一般性格内向学少语,教师要多以鼓励为主。总之,角色转变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

5、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新版《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为此,一些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少了小组合作就是传统的课。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合作学习一时间被称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农村,有的老师把所有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浪费了大量时间,但不见效果。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让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尽可能均衡分配小组人员,才能确保上课小组竞争的公平性,有公平才会有积极参与。选好小组长,在组内有能力、其他同学能信服成也绩不差的学生推选当组长,这是互助帮扶的基础。(2)、对合作小组的评价。

老师们经常会采用“送红花”“奖小礼品”等方法激励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要保证小组的成绩,就必须给“后进生”足够多的发言机会,制约优秀生“唱独角戏”,这样优秀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给同组的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原因是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肯定要教会其他同学,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也应该以整个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来评定。(3)合作内容的确定。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我认为合作讨论内容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要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作为合作学习内容,否则,小组讨论就可能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

适时组织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才安排小组活动;当学生有话要说需要交流时,才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才能激发

学生的思维灵感,他们中间所蕴含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掘,有时还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黑板还需要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增加投入,不管农村或城市各种各样的电教设备,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子白板,它能集图、声、色、文、手写等于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除了可以联网共享,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其配置也越来越高。有教师高兴地称,有了白板就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一些教师自然要问:随着办学条件改善,黑板和粉笔还需要吗?

有的老师认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都只是手段而已,一堂课如果没有一点儿板书便是不成功的课。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竟然黑板的作用全部能在白板上便捷地完成,只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不需要板书的,可以一个字也不写。总之一句话,是否用或用多长时间的多媒体应该从课堂需要、学生需要出发。话又说回来,就目前而言,没有黑板还是不行的,每一个新发明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毛病。特别在农村,电教设备维修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了高科技产品运用的效率。

当然,粉笔字、粉笔画都有很深的艺术文化,我们不应该把它完全丢弃。有些地方,为了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把“毛笔字”“粉笔字”列为教师基本功的考核内容之一,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综上所述,教师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以上种种困惑,这一方面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与目前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能力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客观存在,我们教师还需要加把劲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一些陈旧观念和习惯倾向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要真正地让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农村教师,运用于课堂,需要和允许教师有一个感悟和累积的过程,有

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要有一个借鉴和亲身实践,并体验成功的过程。我相信随着城乡教育公平发展,将加快农村课堂教学改革。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如何做最好的教师》魏书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3、《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讲授技能指导》,中国教育出版公司出版。

第二篇: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汇报

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农村小学课改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汇报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2_年春季开学以来,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抓住这有利时充分发挥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阶段工作回顾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研究制定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召开了实验年级教师座谈会,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实验教师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勇立潮头,争做课改先锋

(二)、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

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建立了课改实施工作台账,成立了课堂教学督评组,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究。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导学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投入资金为各个教室购买了展板,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展示的舞台;学校又添置了复印机、速印机,让各位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复印出来。

(三)、培训学习转变观念,确保课改良性行进

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

组织学习张四宝主任的讲座,领会其教学改革的精神。

组织学习乡联校“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文件,贯彻领悟“导——学——研——练”主题课堂教学框架,“五步教学模式”,并进行理论学习测试,提高教师理论业务水平。

我们利用三月初两周时间,组织教师每天下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小组建设等,并观看河南殷都区教学录像,力求“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大家积极行动,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建设,改变传统课堂座位模式,学习借鉴殷都经验。

我们还派出领导、教师赴河南殷都区挂职学习,同时要求“走出去”的教师抓紧时间对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教导处组织赴河南安阳殷都区学习的XXXXXX在教研会上谈体会、说感悟并畅谈今后课堂改革的设想。5月7日下午,XXX在电教中心为全体教师作了《生本课堂、激情绽放》的课改学习专题讲座。(www.teniu.cc)学校共组织殷都挂职学习的教师为一线教师进行了课改理论学习辅导四次,利用教研活动进行课改专题讲座四场,上临帖课六节。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人、主体地位,着力打造“自主、探究、体验、发展”的高效课堂,引领教师迅速成为“课改”的施行者。

另外,学校还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202_版课程标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交流研讨新旧课程标准的异同,并对教师进新课标理论学习的测查。

(四)、聚焦课堂参与活动,加强推进课改步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三月份,阳城县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月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教师分批赴阳城一中报告厅观摩县直小学课改展示汇报课。观摩后我校组织教师分三批开展临帖课。要求教师人人上“公开课”,每位教师要对课改进行中发现的问题、困惑进行汇总积累,在教研时交流研讨。学校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开动脑筋,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现场互动研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取长补短,寻找发现课改中的亮点。并针对如何分组,如何组织有效的组内交流,如何进行课堂展示,如何搞好当堂检测和学生评价等内容进行研课活动。临帖课后的公开课观摩研讨,针对前期教学进行研讨,对学案编写,小组学习,课堂展示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逐步解决。通过一系列的“课改”活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进入5月份,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引领教师,促进专业化成长,加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外出学习的xxx、xxx在5月10日为全体教师做了研究观摩课。5月16日,xxx参加第九届小学教学能手评比展示,县教研室领导莅临我校做了课改工作指导。做到以点带面,让教师有所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营造了一种“以生为本、提高课堂实效”的课改氛围,使教师们自觉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并加大了导学案的使用力度。各班创新小组建设与评价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进。

二、课改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

(一)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二)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

第三篇: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兴和县育才小学

史平原

课堂教学改革推行至今,形成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多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所进行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提出,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都在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手段的改变及评价的多元化,但目前尚缺乏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而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但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激励、反思、改进的作用,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同伴合作、师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要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因此,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摸索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发展性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发人深思。

一、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意识淡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评价目标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适时进行评价,整堂课中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结果没有只言片语的肯定和鼓励;也不能对做得不够好的孩子给以善意的提醒和要求,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即使有评价,方式也非常单一,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赏识和尊重的评价基本缺乏。这样的课堂沉闷,压抑,学生显得拘谨、被动,课堂的有效性极低。

(二)评价语言单调、空洞、笼统,缺乏激励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中部分教师为评价而评价,评价语言形式化,“好”,“很好”,“你真棒”,“不错”等评价语言是教师的口头禅,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教师也会给以肯定和夸奖一通。这样的评价平淡,普通,随意,对学生没有丝毫的激励和肯定作用。

二、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评价意义,适时恰当实施评价。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评价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兴奋剂。适时的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二)评价语言应贴切、恰当。

评价语应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语言应简练,不含糊。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评价不真实、不贴切,就不能恰当肯定和鼓励学生,相反还会滋生学生虚伪心理,养成坏的学习习惯。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评价时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评价更多的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去主动探索研究。就根据这样的现状我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 评价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只是教师的专利,这样的评价极具片面性,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本不利于他们更好的发展。而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个学生学习行为的好与不好,不能只由老师来评判,老师也不再是权威,学生有权利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经验表明有时学生对学生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起到激励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老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就象一面镜子,可以很好折射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诠释

结合几年的教学评价探索经验,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评价,包括几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的评价,也就是师对生的评价,简称“师生”评价;(2)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评价,也就是生对师的评价,简称“生师”评价;(3)学生针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的评价,也就是生对生的评价,简称“生生”评价。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活动。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一)“生师”评价: 人无完人,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所以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经常组织学生针对自己近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但对于学生的负面评价,老师应该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自己的改进措施,并邀请学生监督,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及时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教学的调整、巩固、提高提供充分的依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敞开心扉,更加相信老师,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评价: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的语言激励为主要形式,但激励性评价应具体化。不能都是像“太好了!” “你真棒!”等概括性的、单一性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更加具体化、准确化。如“再想想,你会回答得更精彩!”、“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方法很有独创性,我都没想到”等。并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体态语言。例如,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或伸出大拇指表扬等。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关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生生”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为主,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老师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如送给他们一本好的辅导书;一个好的解题方法;甚至可以是一个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等等。

“生生”评价宜在合作学习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意见不一致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较大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就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好的体现),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问题来越明朗,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应该及时给予评价者再评价。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会评价,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比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首先让他自我评价,“你认为自己做得怎么样?”,老师在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后,然后再让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想法” “你更欣赏哪一种?” 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当学生回答有错误时,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批评、相互批评,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思考改正的机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留意,评价就会如影随形,只要我们用的恰当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让学生的学更加充满自信,让老师的教更加充满激情,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便指日可待!

第四篇: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曲沟镇一中宋俊波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卷起了一股热潮,先是四步教学法,后是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我就谈一下在我的课堂上我是这样使用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首先,我会提前告诉学生根据高效课堂预习下一节课的预习导学、合作研讨,把不会不理解写在预习本上,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提出来,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讨论之后不会的,我再讲解。

其次,我会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当堂检测,然后互改,错的比较多的题,先有做对的同学讲,我补充,直至全班同学都理解,最后根据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对成绩好的同学给予赞许,对不理想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谈心。

最后,我会利用高效课堂上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教学改革,我班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气氛上,还是在成绩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成绩。

第五篇:解析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教师、学生、课堂、学校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老师们普遍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专家的事,不仅仅是名校、名师的事,而更应该是每位教师的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千千万万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受益的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但是,大多数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最薄弱地带”。如何对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有效指导,确保农村小学教师也能将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使更多的农村学生受益于课改,成长在课堂,不断提高农村学生素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要首先找准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搞好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只有探清“病情”,找准原因,方能“对症下药”。我觉得,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见效不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办学条件落后

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在地域和交通方面处于劣势;而且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乃至十几人、七八人,经费十分短缺,致使学校办学条件非常落后,改善办学条件、教学硬件、软件十分困难,个别“袖珍学校”恐怕连维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都捉襟见肘,困难重重。由于经费和办学条件所限,农村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也很低,教师接受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学习一些新模式、新方法,都十分不便,而且大都没有外出学习的经费和机会。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慢

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学生机械重复性训练、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还是师生角色意识,都与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极不相符,这说明教师还没有从本质上接受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实现转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学校的教师新理念培训、理论学习效果极不理想。多数教师只是运用了新课程、新教材,但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是“新瓶子装老酒”。

3.教师互动交流困难多

农村小学本来就规模小,平行班多数没有,几乎没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来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互动交流,像“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就只能在跨年级同学科之间进行,收效甚微,对一些教材、教法的微观研究更谈不上深入、高效。要想提高教学研究、互动交流的实效性,就只能打破学校界限,在几所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但这样的活动根本不可能经常开展,否则,既不方便,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加之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经常性地开展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也不现实。

4.学生整体起点低

由于家庭经济方面整体上与城镇学生相比相对落后,所以,农村学生在学习基础性条件、接受知识信息及知识储备等方面都无法与城镇学生相比,加之农村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也比不上城镇学生,致使农村学生学习起点普遍偏低,见识少。而且农村学生多数性格偏于内向,不擅言谈,课堂上的思维表现、活跃程度等都与城镇学生有一定差异。这也为农村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造成了一定困难。

5.师资水平相对差

一方面,由于多数地方实行的教师任用选拔机制,大量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的农村优秀教师被选聘进城,造成农村优秀教师资源因大量外流而缺失;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学校新分配教师大量增加,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由因中年教师进城造成的“两头大、中间小”现象变成了“年轻教师占多数”的现象。而年轻教师居多,虽则他们知识结构新,接受新东西能力强,速度快,但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而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则导致这些年轻教师缺少有效地指导和引领,他们只能在学习中实践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势必要走一些“弯路”,青年教师成长相对比较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担负起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担,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也势必难以一时凑效。

找准了问题所在,我们只要“对症下药”,制定正确有效的措施、办法,这些问题应该可以迎刃而解。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能扎实有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必将是百花齐放春满园,硕果连连盈枝头!

浅谈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及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