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散文诗《云彩和风儿》
活动内容:散文诗欣赏《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标
1.理解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大胆讲述云彩的多变,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云彩图片,并布制作“云彩的世界”。
2.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云彩的世界”,感受云彩的多姿多彩
1.看一看:云彩像什么?
2.听一听:谁与云彩在一起?
3.说一说:云彩有趣吗?谁让云彩变得这么有趣?
(二)欣赏、理解散文诗,运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风儿与云彩的变化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诗,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2.结合放映课件,进一步欣赏散文诗的意境美,理解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
(三)游戏《云彩与风儿》,让幼儿亲身体验云彩的变化
1.教师扮演“风儿”,幼儿扮“云儿”共同游戏。
2.鼓励幼儿根据散文诗,摆出云彩与风儿好看的造型。
(四)幼儿创编诗句
1.鼓励幼儿创编诗句,同时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自己创编的诗句。
2.请幼儿把自己创遍的诗句大胆的说出来。
(五)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棉花及色纸,让幼儿创作有趣的云彩。
附:散文诗:《云彩与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秋天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
小船漂呀漂,漂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
狮子吼呀吼,吓得羊群都逃走
吹呀吹,云彩变成胖娃娃,头载金帽子,身穿白围兜
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秋天的风儿真能干
第二篇:大班散文诗教案 云彩和风儿
大班散文诗教案 云彩和风儿
一、设计意图:
秋日的天空亮丽迷人,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穿梭变化。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发现了秋天的秘密,感受着秋日的可爱。《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云彩和风儿的多姿变化,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易于幼儿记忆和朗诵。
二、活动目标:
1、在倾听朗读中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按作品提供的线索,想象和仿编散文诗。
3、感受云彩变化的奇妙,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背景图、幼儿已在户外活动观察过云彩的变化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起幼儿兴趣
1、师出示背景,这是什么?天上的云彩真有趣,还会发生变化呢!
2、云彩会变成什么?
3、云彩为什么会变化的?
4、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吹的云彩一会儿变,一会儿变(师将风儿的图片贴在背
景上)
5、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现在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做风儿,你们做云彩,我一吹,你们就变
(二)、倾听感受散文诗
1、老师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中的云彩会变
成什么?
2、师朗诵一遍
3、云彩变成了什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画出小白船、大狮子、小娃
娃
4、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会在天上怎样呢?大狮子、小娃娃会干什
么呢?让我们再听一听散文诗
5、师再次朗诵散文诗
6、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样了呢?
7、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
8、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干什么呀?
9、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朗诵《云彩和风儿》
10、这首诗歌有什么特点?请一个小朋友说前面和后面的一段,请小朋
友分角色说中间的三段。师放音乐
(三)、想象,仿编散文诗
1、吹呀吹,云彩还变成什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
2、请小朋友上来仿编[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神秘非非”
一、主题选定
去冬以来,一种极具流行的疾病“SARS”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悄传播开来,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这一群人小鬼大的孩子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生活的异常,终于有一天,陈可小朋友问我:“焦老师,我们的玩具怎么都被泡起来了呀?”可可的问题就像一根导火索,引来了孩子们无数个问题:“老师,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怎么有好多都没来上幼儿园呢?”“老师,我们怎么每天早上来都要泡手呢?”“老师,我在路上看到好多人都戴着口罩,妈妈也非让我戴上不可···”这时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孩子们自己所想,所要了解和知道的,而且和孩子们对这些问题,对生命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是很有价值的。于是,由孩子们自己生成的主题系列活动“神秘非非”就这样诞生了。
二、活动理念
在《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理论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本园科研课题《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论思想,对生成性主题活动《神秘非非》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究。在活动中,把游戏地主题精神与主题相关的、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教育因素相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的主题环境中与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游戏环境,提倡幼儿在游戏性的体验中建构知识经验,真正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的。
三、活动结构图
神秘SARS--神秘非非
系列活动一:非非大王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神秘非非来了 ·与父母共同收集有关SARS的资料·师生共同布置SARS宣传栏·观看有关SARS的影像资料 ·丰富幼儿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 探索欲望·家园互动,创设与主题适应的环境 材料准备:·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一切有关SARS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蜡烛和空瓶及已有知识经验准备·通过父母的讲解和 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对SARS病毒建立初步的了解环境准备:·将各类宣传资料布置成一个小展厅,并将资料最后装文档仅供参考
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随时翻阅 资源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利用:通过媒体对SARS进行 广泛大力的宣传,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家庭资源利用: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和孩子共同讨论有关SARS的话题·幼儿园资源利用:与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厨房、花房、门、房医务处)取得联系,以供幼儿参观了解家园合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做好防非典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 良好的生活为生习惯环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更准确了解SARS·创设SARS宣传栏,宣传结束后装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翻阅观察:·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环节,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真正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展示:·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SARS的了解
经验建构阶段 我与非非 ·绘画SRAS病毒·游戏:找非非·探究活动:会呼吸的肺·探究活动:我们身体里的秘密·谈话活动:它们并不可怕·探究活动:SARS我不怕你·调查活动:身边的人怎样预防SARS的 ·初步了解、认识SARS的主要病征及其防治方法·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事、物的兴趣
表征体验阶段 从我做起 ·情景表演:非非来了,从我做起·户外活动:多运动,防非典·生活活动: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儿歌:卫生拍手歌·集体活动:全园大扫除 ·了解必要的预防保健知,教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小小宣传员 ·向小班弟弟妹妹宣传有关防SARS的 信息·向家庭社区宣传有关防SARS的信息 ·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我不怕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情景短剧:抢救疑似非典病人·生成活动:非非医院 ·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神秘SARS--神秘非非列
活动二:非非医院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可爱的白衣天使 ·请家属中的医护工作者拍摄下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观看一线医护人员救治非典病人工作情况的录像带 ·认识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培养幼儿对医护人员的敬仰之情 材料准备:·医生护士制服,包括手术面罩、手套、脚套、防护服、防护镜及帽子·医疗用品(听诊器、体温计、皮下注射器、血压计…)等小型安全复制品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有一定生文档仅供参考
病和看病的知识经验活动环境准备:·室内室外布置好各个医疗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注射室、挂号室、取药室、划价室)资源利用:·家庭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力量,特别请家中家属是医护工作者的家长朋友为孩子提供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幼儿园资源利用:请我园园医共同配合,指导孩子的活动家园合作:·共同收集有关活动区材料,使活动顺利进行得到保障环境创设:·创设相适应的环境,使幼儿能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游戏。观察:·观察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将目标层层递进,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孩子们对医护人员的崇敬之情
经验建构阶段 创建非非医院 ·请园医配合,向孩子们讲解有关SARS的防治知识·谈话活动:生病和看病的经验·集体活动:师生共同商量“非非医院”病区的 划分·谈话活动:病区所需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小护士 ·建构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丰富幼儿对非典有关信息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表征体验阶段 表征游戏:非非医院 ·操作活动:我来建构非非医院·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一)·角色游戏: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操作活动:自制钱币,并为药品定价·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二)·操作活动:调整药价·游戏:非非医院
(三)(穿上自制的小医生小护士制服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乐趣·培养幼儿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四、活动部分
系列活动
(一)--“非非大王” [活动一] 认识“SARS”
孩子和父母亲共同收集有关SRAS资料,并和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了解SRAS就是非典型肺炎,它是一种不同于典型肺炎和一般感冒的可怕病症。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SARS病毒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在共同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和爸爸、妈妈一起剪报,网上下载资料,共同拍摄照片,为家庭成员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较为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活动二] SRAS病征
(一)通过孩子之间的观察交流,加之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的辅助教学,使孩子们初步了解SARS病毒的病征。
·生成活动:(一大早,雷雷就兴高采烈地拿着两张SARS病毒放大图片举给我看,不一会,图片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力,于是,我随机将今天的活动做了调整,和孩子们共同研究起这神秘的SARS病毒来。孩子们都说,病毒像太阳公公,有的觉得中间的部分像眼睛,还有的说像花。于是我立刻提议:让咱们把所想象的SARS病毒画下来。孩子们大胆作画,富有创造力的他们有的画出了太阳似的病毒,有的则画出了大小不一花儿似的病毒。通过这次生成的活动,使孩子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指着一张画得特别大的“病毒体”说:“这个好象是大王呀!”于是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商量后决定将我们的活动“神秘SARS”改名为“神秘非非”。)
*(通过前一个环节绘画的认识,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病毒的特征,为了使孩子进一步认识和了解SARS的特性,接着我便组织孩子们玩“找非非”的游戏。将孩子们事先画好的大小病毒藏在教室的任一角落,有孩子能看见地方,也有看不见的地方(如柜子下,床下),通过这两次的活动,使孩子更加清楚了SARS病毒的特性,知道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我们眼所不能及的。
活动是孩子自己自发生成的,但活动怎样即满足孩子的主体性,又能挖掘到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不切时机地引导和设计一定的游戏情景,真正的为教育服务。)
[活动三] SRAS病征及其传染途径
(二)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运用已有经验,说出其症状,但很多孩子对“肺部阴影”这个词的概念似乎不能理解。于是,我首先利用人体结构模型,让孩子清晰的看到了肺的特征,接着又进行了燃烧的蜡烛实验,使孩子真实地看到了,当瓶子里没有空气后,燃烧的蜡烛就会熄灭,而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如果它被病毒入侵后,人没有氧起就会死,同时还利用了正常人的肺部X光片进行辅助讲解,让孩子知道当肺部被病毒入侵时,就会出现阴影,拍X光片就能知道并能对病人进行及早隔离。
[活动四] 小插曲--它们并不可怕
·生成活动:早上喧喧小朋友的妈妈找到我们说:“喧喧昨晚没敢独自一个人睡,文档仅供参考
说是白天看到了人的什么肺,而且还有黑呼呼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听完妈妈说的,我们首先向他表示抱歉,并向她说明了原因。家长表示理解,并也提出了它的疑惑:“是不是对孩子讲得太深奥了呀?”
针对喧喧妈妈的反映,我又随机问了几个孩子,都说:是的,它(模型)很可怕,象鬼一样,还有那个黑呼呼的(X光片)也很吓人。看来,这种对孩子造成的恐惧心理已经远远大于孩子对非典的理解,何不把这种恐惧的理解与目前的状况相联系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呢?于是我马上告诉孩子:“这个模型是假的,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他们可是构成我们人的一部分呀,你们看,胃宝宝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肺宝宝可以输送氧气……”。用这样一种拟人化的形式和孩子们讲起来,孩子们似乎轻松了很多,同时也对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产生了兴趣。这时,哲哲又问:“那黑黑的呢?”我笑着告诉孩子们:“那可是医生阿姨给肺宝宝照的像呀!”“那为什么是黑的呢?我们照的相片可是有颜色的呀?”我又解释道:“你们想,你们能看见你们的肺宝宝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有身体遮住了?”“对呀,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小房子,小房子没有门,没有窗,那会怎么样呢?”“哦,会是黑的。”
*(虽然了解人体构造是大班年龄段才接触的,但如果教师能多在讲解的语言上下功夫,及时考虑到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种尝试也并非不可。在这次活动中,信好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的“补救”,及时消除了孩子恐惧心理和活动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活动中对家长的困惑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回应,要使家长真正了解活动的宗旨,活动的目的,活动真 正 的意义,使家长了解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其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活动五] 我们不怕你--SARS
孩子们克服了这些所谓的“很可怕东西”的恐惧心理后,我给了孩子们及时的肯定,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什么困难都不怕,可是,现在“非非”的到来,使很多人都很害怕,就像我们先前一样恐惧,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们不怕非非,非非一点都不可怕,”“我们一起和它做斗争,”“
我们用消毒液杀死它……”
*(因为孩子们有了自己亲身的体验,所以能理解现在社会上人们对非典的恐惧文档仅供参考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了这种亲自的感受,孩子们都愿意积极的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非非”,于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园内采访和平日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各种防“非非”的有效方法,而且还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自己周围人工作的辛苦,由此,引出了,“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活动。)
[活动六] 情景表演
围绕“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主题,和孩子们进行了各种情景表演,在活动中孩子们表演的惟妙惟肖,是活动得到了升华。
[活动七] 情景短剧--抢救非典疑似病人吴老师
(活动进行已有一周之久了,在谈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非非”的兴趣似乎和我省人民对非典的恐惧心理一样,变得平淡了许多。)
活动开始,我很自然的带着孩子们进行着我们的讨论,这时,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戏正即将上演了(请配班教师吴老师扮做一个有着非典症状的人)。活动顺利的进行着,这时,吴老师的几声咳嗽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营造真实的氛围,我突然停止了我的讲话,并向吴老师的方向看去,随着我的表情和语言的变化,使所有的孩子也都和我一样,朝她看去,可似乎并没引起孩子们的太大的关注。于是,吴老师实施了我们预先商量好的第二套方案,我依然进行着我的活动,这时,吴老师朝我的方向走来,说:“焦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上课了,可是我觉得我现在很不舒服,头还有点烫烫的(边说边伴有剧烈的咳嗽声),我去休息了。这时,坐在吴老师身边的徐靖抬头看着她,并小声的说:“是不是吴老师得非典了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随之,很多孩子都用很惊愕的表情看着吴老师。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对吴老师进行的一系列的抢救活动(带防护镜,塑料袋当手套和昨天一个小姑娘带来的一套医疗小玩具)。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发热门诊和医生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一非常有价值的主题便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产生了。
系列活动
(二)--“非非医院” [活动一] 区域分类
今天的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怎样在我们班创设医院的各个区域。
首先孩子们一致认为小城堡处最适合做“挂号处”。童梓昕说:“因为那里有一个文档仅供参考
小窗户。”杜灵月说:“我们只有买了病历才能去看医生。”教师概括:“医生阿姨给我们诊断病情的地方叫‘门诊’。”陈可说:“如果发
烧咳嗽就要去‘发热门诊’。”在孩子们分组讨论后,大部分幼儿同意将教师预设的‘隔离区’作为‘发热门诊’。谭师棋说:“那个柜子上面有很多针、防护眼镜。” *(评析:因为孩子们和教师共同收集的材料暂放在哪儿,孩子们通过直接观察认为那里既有医疗材料有被隔开,所以很适合做‘发热门诊’。)
教师加以引导:“如果怀疑是‘非典病人’怎么办呢?”陈逸翀马上答道:“需要马上隔离,要不然会被马上传染的。”这样顺利过度到“隔离区”的创设讨论。陈铭说:“我认为把寝室作为‘隔离区’最好,这样不会传染给其他看病的人。”陈可说:“不行,如果那样我们中午睡觉怎么办,我们不是会被传染的吗?”徐靖说:“‘药房’后面不是有个地方吗?那里可以作为‘隔离区’,我们不会到那里去的,就不会被传染。”刘泽为说:“如果下雨或者起风,病人不是很冷吗?他们的病就很难好了。”孩子们都点点头,林芳琪马上举起小手说:“我知道放在哪儿,可以放在教室的后面。”孩子们听到后都摇头表示不同意,池卓哲说:“那我们上课不是很危险?这是孩子们都不知所措的看着我。
*(评析: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生活学习融入进去,从提出问题到寻求解决的办法,再到生成新问题找出新办法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当孩子们面对问题不知所措时,教师应给予一定引导和启发。)
于是我给了他们一点点提示:“我认为‘隔离区’应该是四周围起来的,不让别人随便进入,并且进入‘隔离区’的走道叫‘半污染区’。” 陈逸翀马上站起来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我知道放在哪儿。”说着手指向孩子们先商量好的“发热门诊”处,他接着说:“两排柜子中间真好是‘半污染区’。”孩子门表示赞同,我马上问到:“那‘发热门诊’放在哪呢?”孩子通过讨论决定设在“药房”背后处。
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划价处”的讨论,李珏皓说:“可以放在小城堡的旁边。”徐靖马上反问说:“那不是‘挂号处’吗?”欧阳震说:“小城堡旁边太小,打算盘不方便。”郑翰麒说:“可以换一换。”“怎么换?”我问。“这里可以盖章、打算盘。”他指着小城堡说。“这边可以挂号。” 李珏皓马上反映过来,孩子们都看着我,我向他们点点头。张珩农说:“划价完了,我们要去药房取药和打针。”贺思睿说:文档仅供参考
“那‘注射室’和‘药房’靠在一起最好,这样取药打针都很方便。”陈可说:“那里是‘发热门诊’呀?还有拍‘X光片’的地方设在哪儿呢?”孩子们提议将教室后面作为“放射科”。
最后孩子们决定将“隔离区”旁边作为“发热门诊”,这样如果发现“疑似病人”可以直接送往“隔离区”。
*(评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今天的讨论中孩子们辗转反复的思考,寻找最适合的位置。我进行了一下统计,“挂号处”更换了两次,“发热门诊处”更换了三次,“划价处”更换了一次。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探索环境的可能性时与小伙伴相互作用,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争论。这样给教师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会,所以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途径,也是课程生成的源泉)。
[活动二] 谈话活动(丰富活动区材料)
谈谈你觉得非非医院里还差些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准备?
*(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商量后觉得一些医疗用品可以从爸爸妈妈给买的玩具中带来,药品可以将自己平时所用过的药品的盒子带来废物利用,隔离区的防护手套可以用小积木的塑料袋来充当,鞋套家里也有,可以带来,就是防护服和眼罩孩子们便商量要我帮忙寻找。我提议眼罩可以用透明的扎实一点的东西自制,孩子们先考虑用透明袋做,可通过实验发现太软了,不行。便发现可以考虑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碗,最后决定便用其材料自制)。
[活动三] 操作活动(我来布置非非医院)
一大早,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将自己在家中准备好的材料带来给我看)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按照区域的划分和种类分别摆放。在孩子们的精心布置下,一个真实的非非医院就正式落成了。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之情!
[活动四] 自由游戏--“非非医院”
(一)孩子们按自己意愿分配好了角色(医生、护士和病人),自由、轻松地开始了第一遍游戏。
*(这次自由的活动,是一段愉快、有趣,而没有大人干扰的时间。但毕竟孩子的经验是有限,整个活动都是凭借着自己已有的经验摸索着游戏的,自然中间会有操作不正确或者错误的地方,而这时的我并没有选择介入,而是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适时地对活动进行指导。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不能准确驾驭,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了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于是活动结束后,我便延伸开展了“生病的经验”和“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活动五] “生病的经验”
[活动六] “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第三篇:大班散文诗教案 云彩和风儿
大班散文诗教案 云彩和风儿
一、设计意图:
秋日的天空亮丽迷人,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穿梭变化。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发现了秋天的秘密,感受着秋日的可爱。《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云彩和风儿的多姿变化,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易于幼儿记忆和朗诵。
二、活动目标:
1、在倾听朗读中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按作品提供的线索,想象和仿编散文诗。
3、感受云彩变化的奇妙,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背景图、幼儿已在户外活动观察过云彩的变化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起幼儿兴趣
1、师出示背景,这是什么?天上的云彩真有趣,还会发生变化呢!
2、云彩会变成什么?
3、云彩为什么会变化的?
4、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吹的云彩一会儿变,一会儿变(师将风儿的图片贴在背
景上)
5、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现在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做风儿,你们做云彩,我一吹,你们就变
(二)、倾听感受散文诗
1、老师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中的云彩会变
成什么?
2、师朗诵一遍
3、云彩变成了什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画出小白船、大狮子、小娃
娃
4、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会在天上怎样呢?大狮子、小娃娃会干什
么呢?让我们再听一听散文诗
5、师再次朗诵散文诗
6、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样了呢?
7、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
8、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干什么呀?
9、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朗诵《云彩和风儿》
10、这首诗歌有什么特点?请一个小朋友说前面和后面的一段,请小朋
友分角色说中间的三段。师放音乐
(三)、想象,仿编散文诗
1、吹呀吹,云彩还变成什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
2、请小朋友上来仿编文档仅供参考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整堂课,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愉悦.让他们玩的天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与表演能力.把在空中飞舞的叶子表现的淋漓尽致.文档仅供参考
第四篇:大班语言散文诗《云彩和风儿》活动反思
大班语言散文诗《云彩和风儿》活动反思
散文诗欣赏《云彩和风儿》这一活动中,我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以图片为主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手段使静止的图片画面生动变化,妙趣横生。在实施过后,我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与形象性,能够迅速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建构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实践中,从而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传统式学习,让孩子与老师在欢快愉悦的情境下,平等、自主、和谐的相互学习,分享成功的喜悦。让这堂语言活动课成为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能充分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每位幼儿完整地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为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但在整个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语速过快,显得整个活动有点赶流程。在理解散文诗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出示图片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出示散文诗的重点,不需要出示全部内容。显得没有主次之分。图片应该更形象生动,这样幼儿更能直观的理解散文中的一些词,如“躬”“张”“桅杆”“风帆”等。在创编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想象似乎更局限于散文诗的内容。如果让幼儿先想象,再欣赏散文诗,效果是不是更好些,这是我思考的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如果让幼儿都扮演云彩,老师做风儿。这样效果会更好。给每个幼儿都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真正活动的主人。
活动
一、语言活动:《云彩和风》 活动目标:
1、在倾听朗读中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按作品提供的线索,想象和仿编散文诗。
3、感受云彩变化的奇妙,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与诗文相关的课件、图片、白云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好吗?
1、师念谜面,引导幼儿猜谜。
谜面: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是什么?(云彩)
2、那跟老师一起去看云彩吧。
(1)看看这朵像什么?这朵像什么?还有这个呢?
(2)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谁让他们变的一会像这个,一会像哪个的?(风)
二、幼儿欣赏配乐散文诗,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是关于云彩和风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中的云彩会变成什么?(1)谁来说一说云彩变成了什么?
(2)谁知道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变成很多东西)(3)云彩很有趣是风吹着它变的,风儿的本领大不大!让我们来夸夸它们。
2、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会在天上怎样呢?大狮子、小娃娃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再听一听散文诗
3、师再次朗诵散文诗
三、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
1、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样了呢?
2、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狮子的样子。
3、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干什么呀?
(1)看图片,看胖娃娃带的是什么帽子?身穿什么褂子?做的什么动作?谁见了笑嘻嘻?
(2)一起说一说。
4、请小朋友看着动画跟老师一起完整的朗诵一遍诗文好吗?
四、组织幼儿展开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尝试仿编。
1、师:平时,你们看到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2、引导幼儿用“吹呀吹,云彩变成„„”的句式说出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象散文诗里的句子一样,用“吹呀吹,云彩变成„„”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3、小白云变得多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白云呀,(想)
4、老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云的头饰,请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飘的动作,在飘的时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变成什么?等老师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就接着变成他的样子。
6、来咱们先试一遍,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你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小鸭、小兔)
7、还想玩这个游戏吗?咱们到外面去玩好吗?
第五篇: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散文诗)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散文诗)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散文诗)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1、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朵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收集集各种云彩图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课件画面1:天空及风吹动云彩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2:一艘竖起桅杆,扬起风帆的小船在飘动,并慢慢地飘到远处看不见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3:一头躬起身子、张开大口吼叫的大狮子;被吓得到处逃散的差羊群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4:一个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跑来跑去的胖娃娃的动画画面。
4、为幼儿准备蓝色的纸和白颜料;棉花;画纸及画笔。
5、优美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参观。
1、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谈话: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去玩,到了那里,如果你们多看、多想、多说,你们变得聪明、历害。
(2)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云彩世界”。
设想:玩是幼儿的天性。当幼儿听到诱导语言中“到好玩的‘云彩世界’去玩”时,幼儿就兴奋了;让幼儿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场,给幼儿自由自主,都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
幼儿自由观察、交流图片中、相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吗?为什么有趣?教师个别指导。
设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的多种互动形式及教师个别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供多交流的机会。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1、提出问题:为什么云彩会变?
2、组织幼儿看课件画面1。
3、讨论:是谁使云彩会变?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三、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诗,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导语:天上的云彩这么有趣,天上的风儿这么能干,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云彩和风儿》的散文诗。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神秘非非”
一、主题选定
去冬以来,一种极具流行的疾病“SARS”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悄传播开来,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这一群人小鬼大的孩子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生活的异常,终于有一天,陈可小朋友问我:“焦老师,我们的玩具怎么都被泡起来了呀?”可可的问题就像一根导火索,引来了孩子们无数个问题:“老师,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怎么有好多都没来上幼儿园呢?”“老师,我们怎么每天早上来都要泡手呢?”“老师,我在路上看到好多人都戴着口罩,妈妈也非让我戴上不可···”这时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孩子们自己所想,所要了解和知道的,而且和孩子们对这些问题,对生命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是很有价值的。于是,由孩子们自己生成的主题系列活动“神秘非非”就这样诞生了。
二、活动理念
在《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理论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本园科研课题《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论思想,对生成性主题活动《神秘非非》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究。在活动中,把游戏地主题精神与主题相关的、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教育因素相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的主题环境中与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游戏环境,提倡幼儿在游戏性的体验中建构知识经验,真正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的。
三、活动结构图
神秘SARS--神秘非非
系列活动一:非非大王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神秘非非来了 ·与父母共同收集有关SARS的资料·师生共同布置SARS宣传栏·观看有关SARS的影像资料 ·丰富幼儿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 探索欲望·家园互动,创设与主题适应的环境 材料准备:·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一切有关SARS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蜡烛和空瓶及已有知识经验准备·通过父母的讲解和 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对SARS病毒建立初步的了解环境准备:·将各类宣传资料布置成一个小展厅,并将资料最后装文档仅供参考
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随时翻阅 资源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利用:通过媒体对SARS进行 广泛大力的宣传,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家庭资源利用: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和孩子共同讨论有关SARS的话题·幼儿园资源利用:与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厨房、花房、门、房医务处)取得联系,以供幼儿参观了解家园合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做好防非典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 良好的生活为生习惯环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更准确了解SARS·创设SARS宣传栏,宣传结束后装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翻阅观察:·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环节,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真正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展示:·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SARS的了解
经验建构阶段 我与非非 ·绘画SRAS病毒·游戏:找非非·探究活动:会呼吸的肺·探究活动:我们身体里的秘密·谈话活动:它们并不可怕·探究活动:SARS我不怕你·调查活动:身边的人怎样预防SARS的 ·初步了解、认识SARS的主要病征及其防治方法·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事、物的兴趣
表征体验阶段 从我做起 ·情景表演:非非来了,从我做起·户外活动:多运动,防非典·生活活动: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儿歌:卫生拍手歌·集体活动:全园大扫除 ·了解必要的预防保健知,教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小小宣传员 ·向小班弟弟妹妹宣传有关防SARS的 信息·向家庭社区宣传有关防SARS的信息 ·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我不怕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情景短剧:抢救疑似非典病人·生成活动:非非医院 ·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神秘SARS--神秘非非列
活动二:非非医院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可爱的白衣天使 ·请家属中的医护工作者拍摄下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观看一线医护人员救治非典病人工作情况的录像带 ·认识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培养幼儿对医护人员的敬仰之情 材料准备:·医生护士制服,包括手术面罩、手套、脚套、防护服、防护镜及帽子·医疗用品(听诊器、体温计、皮下注射器、血压计…)等小型安全复制品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有一定生文档仅供参考
病和看病的知识经验活动环境准备:·室内室外布置好各个医疗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注射室、挂号室、取药室、划价室)资源利用:·家庭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力量,特别请家中家属是医护工作者的家长朋友为孩子提供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幼儿园资源利用:请我园园医共同配合,指导孩子的活动家园合作:·共同收集有关活动区材料,使活动顺利进行得到保障环境创设:·创设相适应的环境,使幼儿能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游戏。观察:·观察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将目标层层递进,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孩子们对医护人员的崇敬之情
经验建构阶段 创建非非医院 ·请园医配合,向孩子们讲解有关SARS的防治知识·谈话活动:生病和看病的经验·集体活动:师生共同商量“非非医院”病区的 划分·谈话活动:病区所需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小护士 ·建构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丰富幼儿对非典有关信息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表征体验阶段 表征游戏:非非医院 ·操作活动:我来建构非非医院·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一)·角色游戏: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操作活动:自制钱币,并为药品定价·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二)·操作活动:调整药价·游戏:非非医院
(三)(穿上自制的小医生小护士制服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乐趣·培养幼儿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四、活动部分
系列活动
(一)--“非非大王” [活动一] 认识“SARS”
孩子和父母亲共同收集有关SRAS资料,并和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了解SRAS就是非典型肺炎,它是一种不同于典型肺炎和一般感冒的可怕病症。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SARS病毒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在共同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和爸爸、妈妈一起剪报,网上下载资料,共同拍摄照片,为家庭成员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较为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活动二] SRAS病征
(一)通过孩子之间的观察交流,加之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的辅助教学,使孩子们初步了解SARS病毒的病征。
·生成活动:(一大早,雷雷就兴高采烈地拿着两张SARS病毒放大图片举给我看,不一会,图片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力,于是,我随机将今天的活动做了调整,和孩子们共同研究起这神秘的SARS病毒来。孩子们都说,病毒像太阳公公,有的觉得中间的部分像眼睛,还有的说像花。于是我立刻提议:让咱们把所想象的SARS病毒画下来。孩子们大胆作画,富有创造力的他们有的画出了太阳似的病毒,有的则画出了大小不一花儿似的病毒。通过这次生成的活动,使孩子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指着一张画得特别大的“病毒体”说:“这个好象是大王呀!”于是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商量后决定将我们的活动“神秘SARS”改名为“神秘非非”。)
*(通过前一个环节绘画的认识,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病毒的特征,为了使孩子进一步认识和了解SARS的特性,接着我便组织孩子们玩“找非非”的游戏。将孩子们事先画好的大小病毒藏在教室的任一角落,有孩子能看见地方,也有看不见的地方(如柜子下,床下),通过这两次的活动,使孩子更加清楚了SARS病毒的特性,知道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我们眼所不能及的。
活动是孩子自己自发生成的,但活动怎样即满足孩子的主体性,又能挖掘到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不切时机地引导和设计一定的游戏情景,真正的为教育服务。)
[活动三] SRAS病征及其传染途径
(二)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运用已有经验,说出其症状,但很多孩子对“肺部阴影”这个词的概念似乎不能理解。于是,我首先利用人体结构模型,让孩子清晰的看到了肺的特征,接着又进行了燃烧的蜡烛实验,使孩子真实地看到了,当瓶子里没有空气后,燃烧的蜡烛就会熄灭,而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如果它被病毒入侵后,人没有氧起就会死,同时还利用了正常人的肺部X光片进行辅助讲解,让孩子知道当肺部被病毒入侵时,就会出现阴影,拍X光片就能知道并能对病人进行及早隔离。
[活动四] 小插曲--它们并不可怕
·生成活动:早上喧喧小朋友的妈妈找到我们说:“喧喧昨晚没敢独自一个人睡,文档仅供参考
说是白天看到了人的什么肺,而且还有黑呼呼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听完妈妈说的,我们首先向他表示抱歉,并向她说明了原因。家长表示理解,并也提出了它的疑惑:“是不是对孩子讲得太深奥了呀?”
针对喧喧妈妈的反映,我又随机问了几个孩子,都说:是的,它(模型)很可怕,象鬼一样,还有那个黑呼呼的(X光片)也很吓人。看来,这种对孩子造成的恐惧心理已经远远大于孩子对非典的理解,何不把这种恐惧的理解与目前的状况相联系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呢?于是我马上告诉孩子:“这个模型是假的,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他们可是构成我们人的一部分呀,你们看,胃宝宝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肺宝宝可以输送氧气……”。用这样一种拟人化的形式和孩子们讲起来,孩子们似乎轻松了很多,同时也对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产生了兴趣。这时,哲哲又问:“那黑黑的呢?”我笑着告诉孩子们:“那可是医生阿姨给肺宝宝照的像呀!”“那为什么是黑的呢?我们照的相片可是有颜色的呀?”我又解释道:“你们想,你们能看见你们的肺宝宝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有身体遮住了?”“对呀,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小房子,小房子没有门,没有窗,那会怎么样呢?”“哦,会是黑的。”
*(虽然了解人体构造是大班年龄段才接触的,但如果教师能多在讲解的语言上下功夫,及时考虑到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种尝试也并非不可。在这次活动中,信好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的“补救”,及时消除了孩子恐惧心理和活动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活动中对家长的困惑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回应,要使家长真正了解活动的宗旨,活动的目的,活动真 正 的意义,使家长了解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其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活动五] 我们不怕你--SARS
孩子们克服了这些所谓的“很可怕东西”的恐惧心理后,我给了孩子们及时的肯定,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什么困难都不怕,可是,现在“非非”的到来,使很多人都很害怕,就像我们先前一样恐惧,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们不怕非非,非非一点都不可怕,”“我们一起和它做斗争,”“
我们用消毒液杀死它……”
*(因为孩子们有了自己亲身的体验,所以能理解现在社会上人们对非典的恐惧文档仅供参考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了这种亲自的感受,孩子们都愿意积极的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非非”,于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园内采访和平日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各种防“非非”的有效方法,而且还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自己周围人工作的辛苦,由此,引出了,“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活动。)
[活动六] 情景表演
围绕“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主题,和孩子们进行了各种情景表演,在活动中孩子们表演的惟妙惟肖,是活动得到了升华。
[活动七] 情景短剧--抢救非典疑似病人吴老师
(活动进行已有一周之久了,在谈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非非”的兴趣似乎和我省人民对非典的恐惧心理一样,变得平淡了许多。)
活动开始,我很自然的带着孩子们进行着我们的讨论,这时,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戏正即将上演了(请配班教师吴老师扮做一个有着非典症状的人)。活动顺利的进行着,这时,吴老师的几声咳嗽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营造真实的氛围,我突然停止了我的讲话,并向吴老师的方向看去,随着我的表情和语言的变化,使所有的孩子也都和我一样,朝她看去,可似乎并没引起孩子们的太大的关注。于是,吴老师实施了我们预先商量好的第二套方案,我依然进行着我的活动,这时,吴老师朝我的方向走来,说:“焦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上课了,可是我觉得我现在很不舒服,头还有点烫烫的(边说边伴有剧烈的咳嗽声),我去休息了。这时,坐在吴老师身边的徐靖抬头看着她,并小声的说:“是不是吴老师得非典了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随之,很多孩子都用很惊愕的表情看着吴老师。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对吴老师进行的一系列的抢救活动(带防护镜,塑料袋当手套和昨天一个小姑娘带来的一套医疗小玩具)。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发热门诊和医生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一非常有价值的主题便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产生了。
系列活动
(二)--“非非医院” [活动一] 区域分类
今天的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怎样在我们班创设医院的各个区域。
首先孩子们一致认为小城堡处最适合做“挂号处”。童梓昕说:“因为那里有一个文档仅供参考
小窗户。”杜灵月说:“我们只有买了病历才能去看医生。”教师概括:“医生阿姨给我们诊断病情的地方叫‘门诊’。”陈可说:“如果发
烧咳嗽就要去‘发热门诊’。”在孩子们分组讨论后,大部分幼儿同意将教师预设的‘隔离区’作为‘发热门诊’。谭师棋说:“那个柜子上面有很多针、防护眼镜。” *(评析:因为孩子们和教师共同收集的材料暂放在哪儿,孩子们通过直接观察认为那里既有医疗材料有被隔开,所以很适合做‘发热门诊’。)
教师加以引导:“如果怀疑是‘非典病人’怎么办呢?”陈逸翀马上答道:“需要马上隔离,要不然会被马上传染的。”这样顺利过度到“隔离区”的创设讨论。陈铭说:“我认为把寝室作为‘隔离区’最好,这样不会传染给其他看病的人。”陈可说:“不行,如果那样我们中午睡觉怎么办,我们不是会被传染的吗?”徐靖说:“‘药房’后面不是有个地方吗?那里可以作为‘隔离区’,我们不会到那里去的,就不会被传染。”刘泽为说:“如果下雨或者起风,病人不是很冷吗?他们的病就很难好了。”孩子们都点点头,林芳琪马上举起小手说:“我知道放在哪儿,可以放在教室的后面。”孩子们听到后都摇头表示不同意,池卓哲说:“那我们上课不是很危险?这是孩子们都不知所措的看着我。
*(评析: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生活学习融入进去,从提出问题到寻求解决的办法,再到生成新问题找出新办法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当孩子们面对问题不知所措时,教师应给予一定引导和启发。)
于是我给了他们一点点提示:“我认为‘隔离区’应该是四周围起来的,不让别人随便进入,并且进入‘隔离区’的走道叫‘半污染区’。” 陈逸翀马上站起来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我知道放在哪儿。”说着手指向孩子们先商量好的“发热门诊”处,他接着说:“两排柜子中间真好是‘半污染区’。”孩子门表示赞同,我马上问到:“那‘发热门诊’放在哪呢?”孩子通过讨论决定设在“药房”背后处。
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划价处”的讨论,李珏皓说:“可以放在小城堡的旁边。”徐靖马上反问说:“那不是‘挂号处’吗?”欧阳震说:“小城堡旁边太小,打算盘不方便。”郑翰麒说:“可以换一换。”“怎么换?”我问。“这里可以盖章、打算盘。”他指着小城堡说。“这边可以挂号。” 李珏皓马上反映过来,孩子们都看着我,我向他们点点头。张珩农说:“划价完了,我们要去药房取药和打针。”贺思睿说:文档仅供参考
“那‘注射室’和‘药房’靠在一起最好,这样取药打针都很方便。”陈可说:“那里是‘发热门诊’呀?还有拍‘X光片’的地方设在哪儿呢?”孩子们提议将教室后面作为“放射科”。
最后孩子们决定将“隔离区”旁边作为“发热门诊”,这样如果发现“疑似病人”可以直接送往“隔离区”。
*(评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今天的讨论中孩子们辗转反复的思考,寻找最适合的位置。我进行了一下统计,“挂号处”更换了两次,“发热门诊处”更换了三次,“划价处”更换了一次。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探索环境的可能性时与小伙伴相互作用,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争论。这样给教师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会,所以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途径,也是课程生成的源泉)。
[活动二] 谈话活动(丰富活动区材料)
谈谈你觉得非非医院里还差些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准备?
*(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商量后觉得一些医疗用品可以从爸爸妈妈给买的玩具中带来,药品可以将自己平时所用过的药品的盒子带来废物利用,隔离区的防护手套可以用小积木的塑料袋来充当,鞋套家里也有,可以带来,就是防护服和眼罩孩子们便商量要我帮忙寻找。我提议眼罩可以用透明的扎实一点的东西自制,孩子们先考虑用透明袋做,可通过实验发现太软了,不行。便发现可以考虑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碗,最后决定便用其材料自制)。
[活动三] 操作活动(我来布置非非医院)
一大早,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将自己在家中准备好的材料带来给我看)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按照区域的划分和种类分别摆放。在孩子们的精心布置下,一个真实的非非医院就正式落成了。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之情!
[活动四] 自由游戏--“非非医院”
(一)孩子们按自己意愿分配好了角色(医生、护士和病人),自由、轻松地开始了第一遍游戏。
*(这次自由的活动,是一段愉快、有趣,而没有大人干扰的时间。但毕竟孩子的经验是有限,整个活动都是凭借着自己已有的经验摸索着游戏的,自然中间会有操作不正确或者错误的地方,而这时的我并没有选择介入,而是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适时地对活动进行指导。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不能准确驾驭,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了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于是活动结束后,我便延伸开展了“生病的经验”和“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活动五] “生病的经验”
[活动六] “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