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观看《红与黑》有感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2-915389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8 16:55: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观看《红与黑》有感

观看《红与黑》有感

——90817P24

这学期,我选的选修课是名著影视导读,在选修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红与黑》这部很著名的电影。我记得上高中时老师就就推荐我们看《红与黑》这本名著,但是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紧张,所以就一直没有来得及看,没想到这次能在课堂上好好看看,真是很开心。

《红与黑》这部电影是根据其同名著作改编的,作者是斯汤达。小说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但是,这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不是那种想象中的奋斗,而更多的是主人公于连通过一种畸形的方式来获得成功的最大速度,这也是贯穿整个电影的导火线。

也许,一开始,我们都会觉得于连是真心爱女主人的,而女主人为了这份不确定的爱情放下了自己高贵的主人身份,放下了自己的自尊,甚至放下了世俗,我们为她感动,也在心里默默祝福他们,总觉得结尾一定是个完美的结局,可是,当我们看到于连请假回家,和他兄弟喝酒的那段时,我们彻底无语,苦笑……原来,这一切都是于连的计谋,说到底,这是一种病态的爱情。

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原来,于连也是个牺牲者,可悲者,是当时社会的产物。不可否认,于连是自私的,甚至是变态的(当然,“变态”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他的文化程度很高,但他的私欲更高,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毁在了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当斩刀

落下时,或许我们会为他感到可惜,但我想更多的还是感到可悲……我想作者就是想通过于连这样一个虚无的人物来批判当时的社会,斯丹达尔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这句话相当受用。入狱后的于连正恰恰诠释了这句话,他把自己定在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上,使得自己都够不到自己了,最终无法控制的走上绝路!

看过《红与黑》后,我心里一直无法平静,在为主人公感到可悲的同时,也为女主人感到伤心,惋惜……女主人身世显赫,却活的孤独寂寞,恰好这时于连出现在她的面前,给她带来了欢笑,希望,所以,她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于连,但是,她或许太单纯了,又或许太“不小心了”,她更本没有考虑于连的动机(事实上我们一开始也没有考虑到),于是就毫无悬念的被于连利用,也许她是知道的,但她知道时已经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一切了……电影和小说里,都有很长一段是讲他们偷情的,说实话,我一开始觉得这样是不是很庸俗啊,电影里不只一个两个镜头写他们偷情,我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重点不拍,非要在偷情上花那么长时间呢?后来看完整部电影后,我彻底明白了,正是那些一次次的偷情,一次次违背常理,伦理道德的是发生在于连和女主人身上,才使得于连更加可悲,女主人更加可怜……也许作者还有更深的寓意,但就是那些事所带来的压力,给了女主人思考的余地,虽然最后惨死在于连的枪下,但她是为了她的爱情。

作者也许是想通过这部作品冲击当时的社会,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为我们展示了在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作者用《红与黑》来命名这本书,也有着其意义,我认为红色可以象征于连的追求人生意义和女主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黑色就代表社会中形形色色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却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义的生存状态吧!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总感觉对主人公有那么一点点同情,但更多的是可悲,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是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的主要原因,我们生在现代的社会,但作品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之间还是有的,所以,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感觉还是靠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比当时的好多了,没有歧视,也很少有变态的爱情,但是现在存在的竞争也是我们的挑战,于连是不幸的,是可悲的,但他再怎么说也有那种对幸福的执着向往,追求,知识方式不对,所以,我们要对未来充满斗志,信心,以一种开朗豁达的态度去追求我们的幸福!当然,这部电影给我们的启发不止这些,电影中所隐含的寓意需要我们去发觉,去反省,我想这也是作者写着本书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篇:《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法国从小城到省城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作者司汤达赋予了主人公于连十分丰富的性格,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有时又表现出屈从和依附。

他的性格,他所生活的时代,注定了他必将是一个悲剧。所谓悲剧,就是将美的事物打碎了给别人看。于连不是一个伟人,但确实那个时代一类人的代表,他善良、勇敢、真诚,他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跻身于上层社会,摆脱贫困。他奉拿破仑和卢梭为精神导师,以九死无悔的精神,不择手段地向法国上层社会迈进,希冀完成自己的宏伟志向。但这种超越是非历史的,势必被时存秩序扼杀,他的无可挽回的死也因而产生了深厚的审美意蕴。

他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王权贵族压制之下的小资产阶级反抗者的典型。他凭借不屈的意志,采用各种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表现出令人叹服的超越现实的精神。于连并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突破社会对人的束缚和限制,追求个体思想的真正实现,显现出对现实时代的超前性。他的行为方式是不择手段的,结局是可悲的,然而把这一形象升华到超越伦理道德、社会政治之外的美学范畴,他

就不是一个平常的奋斗者、野心家,而是一个具有充分审美价值的对象,因为他有超出一般人之上的特殊品格和顽强的精神生命,所以,于连的悲剧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

当时的法国是一个倒退的时代,于连生活的维立叶尔小城在资本人侵 的冲击下,充满了庸庸碌碌的浮躁与不安。他的家庭中有精于琢磨、善于钻营的父亲和两个行如巨人、只会发泄蛮力的哥哥。与之不同,造物主赐给于连的是聪慧的天资和动人的神彩。

压抑的环境,独特的外貌,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格。沉郁、孤独、倔强压抑住了他的理性思想而使他耽于不现实的幻想和妄图实现这些幻想。于连以拿破仑和卢梭为偶像,希望自己摆脱困境,在法国的上流社会谋得一席之地,能够卓然不群、傲视天下。

于连以热烈的激情迎接挑战,同时又以孤芳自赏的傲态自居。激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孤傲是对外界侵扰的强烈自卫。强烈的激情和倔强的孤傲在于连身上完美地结合着,成为他与社会冲突的悲剧基奠。

第三篇:《红与黑》 有感

面具与爱情

——阅《红与黑》有感

其实,每次写读后感都不知该从何处下笔。因为,总是觉得思绪很混乱:那些所阅的文字跳动地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幅的场景;那些书中的角色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想象所形成面庞;种种的情感涌进脑海,不知该如何去品味。

《红与黑》一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充斥着对立,而却在最终走向统一。不可否认司汤达的命名颇具艺术性,对立的两种颜色,象征着两种对立,而这种对立始终贯穿在主角于连身上,而于连在最终面对面对死亡时将这种对立抚平,最终平静地迎接着死亡。其实,或许每个人都是存在着对立的:不同人格间的角逐,人性的多重性,强加给自己的诸多的面具都使我们变得矛盾而又复杂遗忘了真实的自己……司汤达用于连向我们呈现了他所想要表达的一切,而在于连的身上充斥着的对立则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强烈的对撞中阐述着他的观点。

司汤达极力将于连刻画成一个拥有极度强烈自尊,无法忍受蔑视与嘲讽而又高傲的形象。但是,在这一系列表现于连自尊、高傲的场景中或许司汤达更想要表现的是于连那深藏在内心的自卑。正是于连年幼时因体弱而不能为身为贪婪木匠的父亲提供劳动力而被父亲及兄长所侮辱,同时因为没有母亲而得不到母爱的畸形环境中成长。那内心深处潜意识中黑暗的蔓延及那极度的自卑的滋长,对于一个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是无法避免的。而在青少年阶段所能真心交往的朋友也仅仅是那位军医与富凯,对谢朗神父虽视为父亲却始终有一份保留——对拿破仑的仰慕,及潜在对革命的期盼。在既受到蔑视、侮辱又受到拿破仑英雄主义的灌输下的环境下成长,使于连渐渐的开始学会为自己制造形形色色的面具,而后在各个场合带着适宜的面具去表现自己,逐渐的将真实的自己埋在这所有面具之下——内心的最深处,只有孤独时才会摘下所有面具,让真实的自己得到呼吸而不至于死去。因此,于连由衷的热爱孤独,全书中不乏描绘于连享受孤独的场景:纵马奔驰在巴黎郊外的深林,俯视维里埃的大山等。正是这些孤独,使于连在最后迎向死亡时能够以真实的自我出现,而不像现实中的诸多人亲手扼杀了真实的自己。然而于连毕竟年轻富有血性,他不能成熟的掩盖自己,他的血性也无法容忍他人对他的偶像——拿破仑的侮辱,因此他时常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蔑视所有侮辱拿破仑的俗人。这一点在于连的性格中既成为造成于连陷入危机的导火线,又是于连能够博得马蒂尔德小姐的青睐的伏笔。

这样环境下的于连也是一个极为敏感且富有情感的人,对细微的事物都进行自我的理解,对待任何人总是会先设防,保留余地。在司汤达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描绘下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于连总是将那些贵族及教士等人视为敌人,仿佛他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与他人战斗,而每一场的战斗于连总是力求胜利,在于连的身上也显现拿破仑的影子,但是这对一个青年是否是过于沉重,于连让自己背上了许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包袱,或许这也是他的悲剧,未曾读过作者生平,再次不知是否有作者本人影子。

很多评论都认为于连在被拘捕前只是一个一心向往发黄腾达的青年。然而,或许他们都忽略了于连想要飞黄腾达的动机,而这个动机对评价于连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于连为什么需要飞黄腾达?因为他要摆脱他那个成长的环境?因为他要进入上流社会过贵族社会?或许这些都不是答案。于连对他所生活环境的不满及对拿破仑的仰慕势必对于连的内心造成影响,或许他想要飞黄腾达的真正原因是他想像拿破仑一般改造这个国家,通过不断地上爬进而从内部改造这个国家。无论是否红象征着军队黑象征着教士还是红象征革命。这两种职业都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产生影响是不置可否的。然而司汤达以悲剧的结尾来结束于连的生命是否喻示着在那样一个绝大多数民众还是被蒙蔽被愚弄的时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是无力改变这个社会还是其他用意就暂且不论。

《红与黑》最精彩之处莫过于于连的两段恋情吧,其中最为本人所欣赏的是德·莱纳夫人与

于连之间的爱情。因为这段恋情更为纯洁,没有什么杂质,或许可以说是真正的爱情,现实中所难以出现的爱情。虽然于连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打败德·莱纳先生,然而德·莱纳夫人的单纯、温柔、恬静与宽容使于连真正的从内心深处爱上德·莱纳夫人。或许这其中有于连缺乏母爱的因素,但这种心灵间的爱情,这种能够容纳一切的温柔及纯真与彼此之间发自内在没有任何的功利的纯粹的是彼此间的相爱与付出才是真正让于连深爱德·莱纳夫人的原因吧。这种灵魂上的陪伴,使于连可以在她面前卸下所有的面具,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他们之间的爱情远远胜过于连与马蒂尔德小姐间的爱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于连面对死亡的最后两个月里只希望与德·莱纳夫人共同度过。于连与马蒂尔德小姐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理智的爱情,是头脑的爱情,相互间的计算,征服与被征服,主与仆之间。虽然于连也曾真正的爱国马蒂尔德,但掺杂了太多的杂质的爱情缺乏灵魂上的慰藉,这也是于连与马蒂尔德之间的爱情总是令人感到像是空中花园一般,两人之间在狱中的对话很恰当的展示了这种爱情的飘忽不定。这两种爱情的对比似乎也暗示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最终深爱于连的德·莱纳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也去世了,或许这段逾越了当时社会伦理与阶级的爱情这样的结局虽令人惋惜却同时让人祝愿他们在天堂里能永远的在一起。

司汤达借用于连在这两件相互交织的爱情里展示了他的政治与爱情的观念,同时这段逾越阶级的爱情同时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在《红与黑》的社会中,借用于连这样一个悲剧形象展现了由贵族与资产者所统治的只在乎利益的社会下,那种超越阶级是不被贵族与资产阶级们所接受的,一个希望通过自身而去改变命运是微乎其微的,低下阶级只是上层阶级的玩偶与工具,因此人们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一个被压抑的时代所能造就的除了悲剧还是悲剧。因此,希望我们的国家不会变得如此。

朱均

教育技术1002

学号:201007260225

第四篇:读《红与黑》有感

读《红与黑》有感

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 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这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灵魂辩证法。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

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沉思过”。

第五篇: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读书报告

摘要:小说写的是王政复辟时期,知识青年于连对贵族阶级的不满与嫉妒,与贵族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最后成为一场悲剧 的故事。从中,我看到了人性中对自由幸福的渴望,引发了我的思考。关键词:于连、自我为中心、人性、财富、自由

首先说说为什么我会选择《红与黑》这本书吧。这应该算是一个偶然事件吧,本来只是随便在图书馆看看,想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不经意间发现了书架上已经破旧的《红与黑》。看到书名的一刹那,我便想到了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当中,夏雨饰演的帅子就曾因为看了当时被视为禁书的《红与黑》,而惹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让我有了一种好奇心,想看看到底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就让我从几个简单的方面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于连·索海尔的人物性格

看完前面的几章,我对作者笔下的于连·索海尔感到厌恶,感觉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怯懦虚伪的人。但接着往下看去,我又觉得他真的好可怜。其实在作者司汤达的笔下,他是一个自尊、勇敢而又自卑、怯懦的矛盾体。他有时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与自尊心,有时又显得有些屈从与依附。而在我看来,这与矛盾的普遍性是吻合的。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有时表现出这样,而有时却又截然相反。事实证明,正是于连丰富的人物性格,才吸引了我把整本书看完。

于连·索海尔,一个木匠的儿子,出身低微,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幻想着能够成为拿破仑一样的英雄。他出生于维里业郊区的一个锯木厂家庭,由于外表荏弱,身材纤瘦,膂力不足,从小就遭到父兄的奚落与打骂,以及上流社会的鄙夷与不屑。这些都造成了他超乎寻常的自尊心,以及令人可怕的报复心理。但在我看来,报复他人的同时,其实也伤害了自己。我想有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在干什么事,以至于常常后悔不已吧。

一次偶然的境遇,让他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先是当上维里业市长家的家庭教师,然后又进入神学院学习,接着成为德·拉摩尔侯爵的私人秘书。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他的两次恋情。一次是与女主人德·雷纳夫人,一次是与德·拉摩尔小姐。一开始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在利用她们,但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两位优秀的女性。我想就是他本人,也会同意我的说法的。一开始他的确显得自私卑鄙,但到了后来当他发现自己已经深爱一个人时,却又是那么的不顾一切。而这多少让我有些感动。

虽然这只是一部小说,但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圣雷阿尔所说“小说乃生活历程之明镜”。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于连一样的人,他们有着“利己”的本性,谋求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人类一切行为的唯一动机。为了财富、地位和爱情而奋斗一生,这被他们视为人生在世无可争议的“伟大事业”。在我看来,他们忽略了对自己心灵的反思,终日忙碌,导致了心灵世界的空虚,精神世界的贫乏。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个人修养的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小说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

从小说的副标题“一八三0纪事”就可以知道,小说是在诉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大动荡。作者司汤达巧妙地以王政复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知识分子于连对贵族阶级的不满与嫉妒,与贵族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渴望获得社会认可和他人尊重的人生历程,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当时,平民唯一能够进入上流社会的途径便是当一名神甫。作为社会典型下层的代表,于连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知识分子、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受过资产阶级的革命的熏陶,渴望成为拿破仑一样的英雄。但由于出身低微,处于受人轻视的地下地位,从而激起对社会贵族的憎恨与不满,对地位、财富的渴求。

在当时,由于本身与社会的对立,于连·索海尔几乎没有多少知心朋友。而像于连这样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瓦解,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冲击着传统的封建观点。所以,个人命运的多舛,与社会的对立,便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

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中人物众多,我想从几个典型的人物身上来谈谈自己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看法。首先,我想说的是两位有道德而且不耍阴谋的神甫——谢朗神甫和彼拉尔神甫。他们与于连情同父子,欣赏于连的才华,而且无私地帮助他。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与无私。相反地,于连的亲生父亲却显得粗暴蛮不讲理,视财如命。而小说中两位女主角——德·雷纳夫人与德·拉摩尔小姐,则是为了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甘愿抛弃一切,实在令人钦佩。至于于连,上文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多讲。

读完《红与黑》,小说中人物对自由、幸福的向往,渴望发挥才智,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个人觉得,一个读者脑海中所留下的,也应该正是作者想表达的吧。

总结语

《红与黑》初版时,不过区区750册,几乎无人问津。但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名著。可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的社会浮躁喧哗,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妨叩问一下心灵,去寻找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任其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寻找自由,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孰是孰非,孰对孰错,只是时间问题,终有定论。

最后再借用艾珉的一句话:时间,既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

观看《红与黑》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