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浙江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2-1027845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8 21:49: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浙江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结构、外出就业情况和生活状况时刻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心。202_年下半年,浙江省统计部门根据有关要求,在221个欠发达乡镇(包括省级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和其它10个市县重点扶持欠发达乡镇)建立了农村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统计方法制度。202_年1月初,还组织有关县(市、区)统计局,聘请调查人员对欠发达乡镇的32150户样本农户的家庭收入和生活状况开展了一次性访问登记,调查数据实行超级汇总处理。本文利用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全面分析202_年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实际水平、收入来源结构、外出就业情况和生活状况,并对提高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其生活状况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一)人均纯收入水平及贫困状况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202_年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07元,比202_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低248元,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6660元相比,不到一半,仅相当于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乡镇个数为61个。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11个欠发达乡镇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为21.84万人,占211个欠发达乡镇总人口的比重为12.0%,其中低于1000元的人口为6.55万人,占人口总数比重为3.6%;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村占调查村的比重为1.6%。

从样本农户整体情况看,个别农户已达到较高收入水平,但大部分农户处于较低的收入水平。样本农户中,69%的户人均纯收入在3255元以下,95%的户人均纯收入在6660元以下。

可见,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绝大部分乡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脱贫致富任务非常艰巨,是浙江省实现全面小康、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难点所在。

(二)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结构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202_年来自家庭经营农林牧渔业的收入人均为927元,到本乡镇外务工收入人均为1121元,两者合计占人均纯收入3007元的68%。从具体收入来源看:

――来自家庭经营农林牧渔业收入人均为92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3.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来自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收入分别为574元、64元、233元和56元。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农业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和畜牧业。

――来自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人均为36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12.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其中来自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的收入人均只有51元,来自家庭经营第三产业的收入人均为317元。

――来自工资性收入人均为156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2.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其中从本乡镇地域内务工取得的工资收入人均为383元,到本乡镇地域以外务工得到收入人均为1121元,乡村干部、教师工资和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工资人均为61元。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来自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收入。

――来自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人均为14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主要是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带回收入人均64元,救济金、抚恤金、扶贫款、赔款、医疗报销款等人均30元,利息、股息、租金等收入人均16元,等等。

从收入结构看,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农业收入比重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比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人均收入水平看,不管是家庭经营一、二、三产业,还是工资性收入或者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211个欠发达乡镇都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欠发达乡镇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情况

为搞准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张外出从业人员情况调查表,在入户访问时,对样本户中每一位外出从业的家庭成员进行登记。根据调查结果,211个欠发达乡镇外出从业劳动力占样本户人口的20%,外出从业劳动力平均月收入为760元。有大约50%的外出从业劳动力在外从业时间不到10个月。有一部分外出人员长期没有工作(包括在外出地做家务)的,根据现行统计口径,则不统计为外出从业人员。外出从业年收入按外出从业人员平均为6583元,按常住人口平均则为1244元,其中90%是外出务工收入,也有一部分外出从业人员是自己经营。从外出从业地点看,最多是省内县外,占外出从业人员的46.4%,其次是县内乡外,占31.6%。从外出从事行业看,各行各业,比较分散,最多的是从事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占外出从业人员的27.5%,其次是工业和建筑业,分别占17.7%和9.7%,批发和零售业占8.1%,住宿和餐饮业占

4.4%,此外,有25.8%的人选填了“其它”,可能是由于行业分类不易区分。

二、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分析

为深入了解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我们在开展农村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的同时,在收入调查样本农户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农户为32150户,有效问卷为32024份。调查农户中有约10%为个体工商户、干部户和五保户,将近90%则为普通农户。从调查户的从业类型看,78.4%的户为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其中农业户为35.5%,农业兼业户为42.9%),21.6%的户则为非农业户和其它农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欠发达乡镇农民增收形势严峻,精神文明建设还比较落后,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但农民能得到的实惠不多,欠发达乡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较多困难。

1.农民增收困难。调查农户中有51%的户感觉202_年的收入与上年差不多,有26.2%的户回答收入比上年减少,只有22.8%的户回答收入比上年增加。也就是说,调查农户中认为收入与上年差不多或者减少的比重高达77.2%,可见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增收形势的严峻。调查结果显示,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收入来源单一,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农民增收困难的现实处境。调查农户中,回答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的户占40.8%,收入来源

主要是外出务工的户有36.8%,3.9%的户回答经商办企业,回答其它的户为18.5%。

2.农民文化程度偏低。被调查农户家庭成员中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户占51.7%,为小学及小学以下的户占26.3%,只有22.0%的调查农户家中有文化程度达到高中及以上的家庭成员。

3.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在对调查农户询问“你感觉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时,有最多的户回答是赌博,占30.9%,其次是迷信,占23.3%,第三是偷窃,占16.2%。欠发达乡镇农户认为,赌博和迷信是当前农村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欠发达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导致赌博和迷信之风盛行。有较多的户则认为当前农村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偷窃。人们一般会认为,欠发达乡镇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民风淳朴,社会治安良好。但从调查结果看,社会治安也已成为欠发达乡镇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

4.有一定数量的农户得到了扶贫帮助和培训,但受惠面还不够广。调查农户中得到过来自本村以外的资金、物资、项目帮助的户占调查户比重为10.2%。从202_年扶贫统计监测报表看,当年得到扶贫资金、物资的农村住户数占乡镇总户数的比重为11%,两个数据非常接近。从农民培训看,有家庭成员202_年参加过乡镇等举办的农技和职业培训的户占调查户比重为17.9%。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浙江省对欠发达乡镇的扶贫工作和农民培训工作在扎扎实实地推进,有一定数量的农户已得到了帮助。但得到扶贫帮助和接受培训的农户比重仍然不高,受惠农民的面还不广。

5.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但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在32024户调查农户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户有23493户,占调查户比重已达73.4%。但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户中报销过医药费的户只有1644户,占23493户的7.0%。而1644户报销过医药费的户,户均报销医药费只有1003元。参加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户占调查户比重仅为10.9%。

三、对提高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其生活状况的有关建议

从以上调查资料分析情况可以看出,通过三年“扶贫攻坚计划”和202_年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以来,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收入逐年提高,贫困人口逐年降低,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欠发达乡镇地处高山深山,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增收困难,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发达乡镇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拉大的趋势,需要政府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一)增加欠发达乡镇农民在当地的就业机会

劳务输出是提高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成本高,生活压力大,在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未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欠发达乡镇虽然有大量的外出人口,但也仍然滞留着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劳动力和妇女。增加这些劳动力在当地的就业机会,可以立竿见影地增加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的资金积累,最终实现欠发达乡镇的脱贫奔小康。增加欠发达乡镇农民在当地就业机会,第一,可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发展手工业来料加工,各地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笔者认为,关键是对经纪人的培训和管理。第二,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乡镇,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各级的努力,近些年浙江省欠发达乡镇的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明显改善,交通不便的制约因素大为缓解,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欠发达乡镇,只要有几家效益较好的企业,就能解决一大批农民就业奔小康,也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欠发达乡镇人口转移的力度

促进欠发达乡镇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是浙江省政策所一直鼓励的,但从实际情况看,人口转移速度要大大滞后于劳动力转移。近些年通过下山脱贫、组织劳动力培训等有效手段,浙江省欠发达乡镇有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但由于受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各方面因素限制,转移劳动力真正实现进镇落户的并不多。202_年211个省重点扶持欠发达乡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劳动力为43.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43.7%,占乡镇总人口的比重达到25.5%。这43万劳动力属于211个欠发达乡镇常住人口中的单身外出(包括家庭部分成员外出)人员。如果这43万劳动力能真正进镇落户,那么转移的人口就不止43万人,因为进镇落户的劳动力必然还会带上家庭成员(如小孩)等。欠发达乡镇外出劳动力外出从业地点是多样的,有外出到城镇的、有外出到城市的,有外出到其它农村地域的,要实现外出劳动人在从业地点的安居落户,还有许多的实际困难。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快欠发达乡镇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的速度。根据国家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精神,“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不得实行岐视性政策”。

(三)加强欠发达乡镇的文化建设

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欠发达乡镇许多农民思想观念还较为守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重,缺少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必须具有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艰苦创业精神不够。扶贫先扶志。欠发达乡镇要实现较快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干部群众的观念问题、精神状态问题。所以,加强欠发达乡镇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运用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奔小康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加强欠发达乡镇政府行政能力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要确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型跨越式发展体制。但目前欠发达乡镇政府财力人力很薄弱。尽管近年来浙江省对欠发达乡镇的扶持力度加大,欠发达乡镇财政收入中上级财政补助收入占到将近一半。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财政能力差距甚大。从202_年人均财政总收入看,省重点扶持欠发达乡镇为448元,市(县)重点扶持欠发达乡镇为583元,而欠发达乡镇以外的其它乡镇则达到1981元,不管是省重点扶持还是市(县)重点扶持欠发达乡镇均不到其它乡镇的三分之一。任何行政都需要必要的财政支撑,任何地区的乡镇都属于国家政权体系,应该彻底改变变相的地方财政包干主义。增强欠发达乡镇政府财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强欠发达乡镇政府人员力量特别是领导班子力量。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乡镇政府领导班子,有好的发展思路,有好的发展机制,有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带领欠发达乡镇人民脱贫奔小康。正如研究传统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化并取得突破性理论成果的代表人物,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东畑精一认为,传统的农民基本上是在原来的规模上年复一年地重复简单再生产,难以积累资金;真正能够以创新精神推动农业向前发展的“企业家”是政府、农产品加工业者、大商人、外来地主和极少数农民。

第二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关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总结报告 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进行实践活动,是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作为大二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时期的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因此,我做出了一份关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让自己不再无聊。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农民们提出了许多希望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希望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搞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搞好乡村道路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等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师资力量,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结构,目前农村几乎没有专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农村青少年很难学到一技之长,走向社会后缺乏就业谋生手段。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引导农民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因地制宜为农民致富带好路。

四是希望农资市场管理部门严把质量关,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泛滥;并稳定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五是要求建立农产品特色市场、季节市场,如设立西瓜销售街等,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引进、引导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不要让农民担心农副产品因卖不出去而霉烂在家里,给农产品销售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因此针对农民的反映和期盼,本人有几个小小的建议如下:

1.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4.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广步伐,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能力。一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选择一批对增产、增收、增效、降耗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推广。二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投入力度,提高其技术创业能力。

5.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因此,要把强化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一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二是各级政府在财力上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同时,还应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此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奉献社会,提高素质。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完善自我,为以后社会工作经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建设一个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努力。

希望通过此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调查能够增进对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的了解,了解自己身边的人的生活状态,从而从精神、心理角度分析盐城滨海之乡的闪光点,作出理论联系实际的书面材料,为深入研究滨海文化添砖加瓦,可以向全社会推介我们滨海的人文优势;当然,金无足赤,也想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滨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或是缺陷,作出纵横比较与分析,吸引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注意,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活力与创造力,向相关单位及身边人提出有建树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滨海特色的长寿文化。从而不仅提高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也增进我们农家孩子作为滨海人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在我们迈向成人的道路添上美丽的一道景观。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感触颇深,收获很大:

一、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我们从农村中来,不知将来是否到农村中去,至少现在我们依然是农村孩子,我们通过此次活动更加了解熟悉我们身边人的精神生活,看到乡民们的艰辛与淳朴,以及安然心态,同时也看到他们精神生活的贫乏;掌握到最近的农村新服务中心的建设的成绩,同时也获知其中的不足与任重道远。我们希望发挥当代年轻人的优势,对家乡农村,对乡亲农民提出宝贵的建议,将“讲文明,迎奥运,树新风”的口号宣传下去,让大家享受到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无限的发展。

二、对自己自身素质的提高,锻炼。这次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针对农村基层调查,是我们在校期间未接触过的,不知道应该怎样实际操作,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临时发挥,现场解决。其次,针对农民这样一个特殊的调查身份,文明在接触和语言交流上需要特别注意,既要与农户建立友好合作的交流关系,又要确保调查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调查中体会到了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艰辛,敬佩他们在艰苦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三、人生观的指导意义:调查结束后我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并没有结束。我们大学生在当代,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抓住每一个能够锻炼自己的舞台,迎接现实工作的考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行业。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锻炼我们吃苦耐劳,还学会了奉献,顾全大局的意识,而且也是我们认识、了解社会的好机会,我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奉献,在实践中成长,将来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第三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家庭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感谢您参与问卷调查和对我们学生工作的支持,问卷中所有的问题的作答形式将会被标出,请选择您认为合适的选项或打“√”或者填上文字。您填写的信息将受到我们的严格保密,感谢您的配合!

基本情况:

您的性别:您的年龄:________________ 家庭基本情况:

1、您的家庭成员共人

A、3人B、4人C、5人D、5人以上

2、家里有个子女,分别是、(性别),年龄是、岁,子女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

A、大学B、高中C、初中D、小学

3、是否为单亲家庭_________

A、是B、否

4、家庭收入来源_________

A、农产品收入B、养殖收入C、外出打工D、其他

5、年总收入大概__________元

A、1000元以下B、202_-3000C、3000-5000D、5000以上

6、目前您家的主要支出___________(多选)

A、教育费用B、家庭基本生活支出C、赡养老人

D、医疗费用E、其他支出

7、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贫困__________

A、经济来源较少B、家庭子女过多C、教育费用高昂

8、是否希望外界的一些帮助________

A、是B、否

9、您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________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0、政府和国家对你们有_________政策

A、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补助B、农村低保补助C、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D、粮食最价收购低政策

11、您对子女的教育事业是否支持_________

A、很支持B、一般C、不支持

12、您对大学生的支教活动是否支持_______________

A、是B否

您希望能给你的孩子带来什么帮助?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希望国家和政府给予你们一些什么方面的扶持和补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调查问卷的支持,谢谢您的合作!

第四篇:欠发达乡镇教师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欠发达乡镇教师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段村初中报送

202_.9

调查对象:段村初中教师调查范围:段村片各村调查方法:走访坐谈

调查时间:202_.9

正文

一、学校及所在乡镇情况介绍

夏家营镇段村系撤乡并镇前原段村镇政府所在地,撤并前的段村镇下辖八个行政村,即段村、郑村、连家寨、王明寨、郭家寨、贺家寨、王家寨、温家寨。这片地方土地肥沃,百姓勤劳,是交城县重要的产粮、产棉区之一,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下,这里经济相对较好,是周边村人们羡慕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业经济逐渐丧失了它的优势,随着本县工业区的一个个兴起,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段村片经济相对落后于本乡镇其他村,如义望、覃村等。再加上地域关系,段村处于交城东大门,离县城较远,在全县相比已经属于欠发达地区。成立于1987年的段村初中,办学已经二十多个年头,建校之时为交城县第一所镇办初中,服务原段村镇八个村,一万三千人口,成立之初学校教师来源于八村各校,经考试录用,当

时全校教职工有60多人,其中公办教师大约一半,另外全部是民办和代教。虽然如此,全校教师刻苦自励,奋斗一年,88年中考即取得辉煌成就。一如既往十几年,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进城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流入县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办学规模由原来的六轨十八个班,缩减为四轨十二个班。教师剩下46人。这里成为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

二、教师生活情况调查

就如今段村初中教师中,本村教师有16人,本服务区其他村教师有20人,外地教师10人。我们从年龄的角度把调查结果加以分析。

1、本地教师生活方式。

这里毕竟是农村学校,历史的原因,造成教师中由民办转正的教师所占比例不小,达到39%,这些教师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而他们的配偶往往都是农民,孩子也多是农村户口,所以这些教师的生活方式往往就是,一边上班,一边种地,拿起粉笔就是老师,拿起锄头便是农民。这些教师家庭收入相对不高,其中工资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土地的收益,一来不高,二来也不可靠,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就段村这片地方各个村来看,有些村地处偏僻,人口少经济更加落后。如温家寨、全村居住的人口不足400人,村中几乎没有一个太像样的商店,流动商贩

也极少光顾,人们戏称:卖东西的从村东进来开始吆喝,当吆喝声结束时已是走到村西口。所以有几个本村教师,在初中上班还顺便肩负着采购任务,生活之贫苦可见一斑。

据调查一日三餐多以青菜、豆角、白面、大米为主副食很少。

2、中年教师生活状况

中年教师往往是国家不包分配前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这一年龄段中民办教师就不存在了,这些教师组建的家庭一般都是双职工,有俩人都是教师的,也有配偶在其他单位的,家庭收入稳定,家庭负担相对较轻。父母尚可自食、儿女还较年幼,生活状况较好,只要安心上班做好本职工作,一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唯一可能忧虑的也许是什么时候能调动到县城工作离开这个偏僻的农村学校。

3、年轻教师的状况

本校年轻教师有14人(30岁以下),其中4人是本地的其余全是县城以及附近的,有的刚刚结婚,都是两地生活,学校安排食宿。学校的食堂饭菜水平虽不高,但每天有肉、豆腐等,在农村说起来也还不错,并且有时还有福利待遇,学校每月每人伙食补贴60多元。但有些教师工作不很安心,不愿在此扎根,有时放着宿舍不住宁愿跑校。跑校带来的弊病是:一是安全问题,二是难免影响工作。

农村学校经济相对紧张,不能和城区相比,农村学生家

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像城里那样高,再加上农民的收入还少,综合各种原因,使得乡村教师待遇相对不高。这也许是一些年轻教师见异思迁向往调动的一个原因。

4、精神生活

教师是每天与文化打交道的,业余的精神生活也就以文化为主。农村教师回到家很少能像村里人一样走家串户。据调查了解80%的教师下班回家精神生活就是读书、看电视,家中有电脑的主要上网,有半数上网者主要是上网娱乐,不过每人都有在网上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的时候。假期的时候,好容易离开了紧张的工作,一些教师会找个地方和人们打打扑克,也算是一种消遣。

三、调查结果简述

农村教师生活水平相对不高,但他们精神生活相对充实,这也许是欠发达地区人们知足常乐的一个原因,工作踏实、少计个人得失、团结协作较少扯皮。但也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如对新事物、新动向掌握了解不足,新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够、工作方法难免不能紧跟教育发展步伐。

四、一点建议

我们承认城乡差别的暂时存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那不是一日两日能解决的问题,但是针对一些个别农村学校如能政策倾斜,如教学设施的投入上加大点力度,使教学工作环境得到优化,教师的培训次数和质量上加点力度,农村教

师的福利待遇如绩效工资加以倾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如果哪一天城区教师开始羡慕乡村教师的时候,也许就是乡村教师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时候。

执笔人:

形成时间:

通讯地址:交城县夏家营镇段村初中

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段村初中202_.9.15

第五篇:欠发达乡镇教师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欠发达乡镇教师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段村初中报送

202_.9 调查对象:段村初中教师 调查范围:段村片各村 调查方法:走访坐谈 调查时间:202_.9 正文

一、学校及所在乡镇情况介绍

夏家营镇段村系撤乡并镇前原段村镇政府所在地,撤并前的段村镇下辖八个行政村,即段村、郑村、连家寨、王明寨、郭家寨、贺家寨、王家寨、温家寨。这片地方土地肥沃,百姓勤劳,是交城县重要的产粮、产棉区之一,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下,这里经济相对较好,是周边村人们羡慕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业经济逐渐丧失了它的优势,随着本县工业区的一个个兴起,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段村片经济相对落后于本乡镇其他村,如义望、覃村等。再加上地域关系,段村处于交城东大门,离县城较远,在全县相比已经属于欠发达地区。成立于1987年的段村初中,办学已经二十多个年头,建校之时为交城县第一所镇办初中,服务原段村镇八个村,一万三千人口,成立之初学校教师来源于八村各校,经考试录用,当时全校教职工有60多人,其中公办教师大约一半,另外全部是民办和代教。虽然如此,全校教师刻苦自励,奋斗一年,88年中考即取得辉煌成就。一如既往十几年,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进城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流入县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办学规模由原来的六轨十八个班,缩减为四轨十二个班。教师剩下46人。这里成为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

二、教师生活情况调查

就如今段村初中教师中,本村教师有16人,本服务区其他村教师有20人,外地教师10人。我们从年龄的角度把调查结果加以分析。

1、本地教师生活方式。

这里毕竟是农村学校,历史的原因,造成教师中由民办转正的教师所占比例不小,达到39%,这些教师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而他们的配偶往往都是农民,孩子也多是农村户口,所以这些教师的生活方式往往就是,一边上班,一边种地,拿起粉笔就是老师,拿起锄头便是农民。这些教师家庭收入相对不高,其中工资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土地的收益,一来不高,二来也不可靠,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就段村这片地方各个村来看,有些村地处偏僻,人口少经济更加落后。如温家寨、全村居住的人口不足400人,村中几乎没有一个太像样的商店,流动商贩也极少光顾,人们戏称:卖东西的从村东进来开始吆喝,当吆喝声结束时已是走到村西口。所以有几个本村教师,在初中上班还顺便肩负着采购任务,生活之贫苦可见一斑。

据调查一日三餐多以青菜、豆角、白面、大米为主副食很少。

2、中年教师生活状况

中年教师往往是国家不包分配前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这一年龄段中民办教师就不存在了,这些教师组建的家庭一般都是双职工,有俩人都是教师的,也有配偶在其他单位的,家庭收入稳定,家庭负担相对较轻。父母尚可自食、儿女还较年幼,生活状况较好,只要安心上班做好本职工作,一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唯一可能忧虑的也许是什么时候能调动到县城工作离开这个偏僻的农村学校。

3、年轻教师的状况

本校年轻教师有14人(30岁以下),其中4人是本地的其余全是县城以及附近的,有的刚刚结婚,都是两地生活,学校安排食宿。学校的食堂饭菜水平虽不高,但每天有肉、豆腐等,在农村说起来也还不错,并且有时还有福利待遇,学校每月每人伙食补贴60多元。但有些教师工作不很安心,不愿在此扎根,有时放着宿舍不住宁愿跑校。跑校带来的弊病是:一是安全问题,二是难免影响工作。

农村学校经济相对紧张,不能和城区相比,农村学生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像城里那样高,再加上农民的收入还少,综合各种原因,使得乡村教师待遇相对不高。这也许是一些年轻教师见异思迁向往调动的一个原因。

4、精神生活

教师是每天与文化打交道的,业余的精神生活也就以文化为主。农村教师回到家很少能像村里人一样走家串户。据调查了解80%的教师下班回家精神生活就是读书、看电视,家中有电脑的主要上网,有半数上网者主要是上网娱乐,不过每人都有在网上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的时候。假期的时候,好容易离开了紧张的工作,一些教师会找个地方和人们打打扑克,也算是一种消遣。

三、调查结果简述

农村教师生活水平相对不高,但他们精神生活相对充实,这也许是欠发达地区人们知足常乐的一个原因,工作踏实、少计个人得失、团结协作较少扯皮。但也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如对新事物、新动向掌握了解不足,新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够、工作方法难免不能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四、一点建议

我们承认城乡差别的暂时存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那不是一日两日能解决的问题,但是针对一些个别农村学校如能政策倾斜,如教学设施的投入上加大点力度,使教学工作环境得到优化,教师的培训次数和质量上加点力度,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如绩效工资加以倾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如果哪一天城区教师开始羡慕乡村教师的时候,也许就是乡村教师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时候。

执笔人: 形成时间: 通讯地址:交城县夏家营镇段村初中 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段村初中 202_.9.15

浙江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