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技术人才
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圆满落幕的十七大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这就要求我院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以人才的使用、培养和引进为重点,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保障,致力于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建设物勘院新的辉煌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正确认识人才的科学概念。
以前,我们一直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知识分子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这样的人才观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了,因为这种人才观不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也不能调动那些没有学历而通过自学、有实际能力的人的积极性。在新形势下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是:品德高尚、掌握知识与能力较强和业绩较突出,为我院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我院迫切需要的人才。
其次,深刻理解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强调了人才资源和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科学人才观的立足点。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工作是项战略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人都可以成才” ———这突出了人才新观念与新标准,是科学人才观的着力点。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思想观念凸显科学人才观的特点,规定了人才工作最基础的内容。再次,“以人为本”———要求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最终目的与任务,是科学人才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
点。
第三,管理人员更应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一要更新选人观念,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管理人员要有政治家的鉴别力和敏锐性,准确地推荐人才,公正地评价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认识到用准用好一名人才,能促进我院经济发展,为我院做出卓越贡献。二要创新培养机制,促进人人都可以成才。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以培养每一位职工都能成为人才作为己任,激励全院职工刻苦学习,爱岗敬业,立志成才,从而开创你追我赶、人才辈出的新局面。三要创新用人理念,调动人才积极性。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我们管理人员必须精通“用人之道”,善运“用人之道”,做到“适才适用,适人适职”。力求优势互补,科学配置,分工合作,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二、创新思路,着力拓展技术人才素质开发工作的新局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条件所限,我院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与影响,人才总量少、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受社会环境影响,因此,我院的人才素质开发工作要立足于所处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冲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创造性地抓好人才开发工作,使物勘院成为一个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
引进人才策略。一是用项目凝聚人才。
人才往往流向能为实现自身价值搭建舞台的区域。对人才来说,项目就是舞台,项目就是事业。通过项目吸引和聚集人才,通过人才推动项目实施,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把人才开发与重点产业开发结合起来。二是用环境吸引人才。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也就兴。对人才来讲,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完善管理政策、分配政策、奖励政策、福利政策。三是面向社会积极引进人才。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对一些高层、急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临时聘请、租借、兼职、技术指导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引进人才智力为我院服务。
自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策略。
因为我院地处东北地区,在人才的引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在现有职工培养和挖潜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我院现有人才,用好我院现有人才。搞好现有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关键。
一是创新培养机制,促进人人都可以成才。首先要改革培训方式。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由单一的政治理论向全方位、系统化的方向转变,由过去以知识培训为主向知识培训与素质开发并重转变,由课堂填鸭式教学向现场体验式、案例式、模拟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转变,由目前单一的培训向鼓励开展多层次的自学转变,使领导干部以及全院职工的培训真正做到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观念的转变、能力的提高、内在素质的开发。其次要强化实践锻炼。只有让相关技术人员投身于我院生产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才能使其加深对技术理论和生产实践重要思想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我原职工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实践舞台,将其放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砺,放到基层中去锻炼。再次通过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人人都可以成才不等于人人都是人才,对那些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已经培养成熟的技术人才,要及时提拔使用,激励全院职工刻苦学习,爱岗敬业,立志成才,从而开创你追我赶、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二是建立年轻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要大胆使用、破格使用,做到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开发人才工作,努力开创一个人才队伍百舸争流、万马奔腾,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涌流的新局面。
三是选好人用好人。首先是选好人,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思想,树立“谁有本事谁干,谁能干好谁干”的新观念。敢于打破地域、身份、资历等条条框框的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工作有激情、贡献有回报。其次是用好人,要破除求全责备的旧观念。人才并非全才,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岗位能磨练出珍珠般的光彩,有的岗位却使其变的黯淡无光。要因才择位,恰当合位,使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达到最优化结合,充分发挥人才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现有人才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大会的报告,赋予了人才工作新的任务和使命,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院组织系统要在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十七大报告关于人
才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坚持不懈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一代物勘院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使我院在地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走向新的辉煌!
刘英伟
2008年12月28日
第二篇: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内容摘要:文章从案例中A公司市场销售收入减少、市场调研报告着手分析如何落实研发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从建立科学有效的遴选机制、人才梯队建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层面描述落实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的解决思路,并进一步对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进行了详细阐述。
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浪潮,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是否能在行业领域内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蛋糕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砝码。而新产品的研制、产品的更新换代是确保企业获得高额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指标。研发部门人员频繁跳槽、“低水平”研发是目前我国企业研发部门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落实研发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是困扰人力资源经理、研发部门负责人的“鸡肋”.案例:市场份额缘何悄然下降?
A公司是一家中型国有企业,是化学高分子材料制造行业领域的领头羊。近五年来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以25%的速度递增。然而2006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并不是十分乐观,直至6月份仅完成预算销售收入的35%。公司领导对这一现象感到十分茫然,为什么产品市场突然萎缩了呢?公司的拳头产品销售数额也上不去呢?“TH-1221”、“TTB-122”是公司的拳头产品,荣获全国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单品种销售收入均创造了亿元纪录。市场部人员针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公司的老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到了顶峰,在销售量上很难有新的突破,某些产品销售量甚至开始下滑;面临行业领域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公司产品品种单
一、缺少新产品的上市,新产品的研制速度过慢。同时大部分代理商也反映公司产品研发速度太慢,老产品缺少市场前景。正在此时,人力资源部递交了一份关于2005-2006员工辞职原因分析报告。公司员工流失率最高的部门是产品研发部,人员流失率为35%,近两年流失员工25名。人力资源部从职业发展、培训开发、薪资满意度等方面对研发中心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离职人员进行了回访。从人员调研、访谈了解到以下信息:研发人员普遍认为看不到职业发展空间、个人发展机会渺茫;工作过程中缺少技术指导,除两名总工程师外,其他人员均不具备全面技术指导能力;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研发人员结构图见下图)。
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A公司产品销售前景令人担忧,与前五年同期销售增长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缘其前方销售市场还是产品生产后方?结合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的调研情况来看:产品研发问题是影响销售的直接原因,而研发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导致研发部门工作进展不顺利、影响产品研发速度的根本原因。
一、解决思路对策
从研发人员现状来分析,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年龄结构断层现象严重。研发部以年轻人居多,从研发部人员结构图也可以看出:年龄断层现象严重,年龄在50岁以上的比例仅为5%,36~50岁的占0.0%,31~35岁的占6.8%,30岁以下的占89%.中间年龄出现断层,严重缺乏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技术底蕴不足,不能形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研发团队。二是缺乏研发经验丰富人才。工作经验10年以上人员仅3人,工作经验在1至3年内的人员28人,占总人员的63.6%.三是人才队伍综合型人才欠缺。人员队伍中具备多领域业务经验的人员甚少,除了两位总工程师外,目前人员队伍中严重缺少“多面手”技术人才。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倾尽全力打造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是公司产品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也是A公司研发部近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加快研发部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是发挥人才潜能机智的重要渠道。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人才,既有助于激励员工发挥潜能、积极创新,又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研发人员队伍的优势在于:员工综合素质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近82%,研究生学历人员占公司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12%。坚持“任人唯贤”、“优胜劣汰”的用人原则,可以确保一些德才兼备、专业水平突出的年轻人才被选拔到一定岗位进行培养。有针对性地选用一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在专业上能够独挡一面的核心骨干,同时影响和带动其它员工,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合理、公平的工作环境,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人才梯队建设
结合公司技术领域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加强研发人员的培养、使用是关键,逐步构建研发人员梯队,形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研发团队。加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是重中之重。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为能力素质的培训开发、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指导、在工作任务中赋予一定的权限体验、锻炼等方式。围绕岗位要求、专业领域培养、提升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核心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能力。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交流。
技术培训、交流是科研技术人员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关注国内外研发市场、行业新形势的重要途径。研发部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行业领域专业技术交流或聘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培训。既“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例如充分借助项目合作伙伴,合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师资力量和技术力量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发展方向。同时,对于培训对象的选择应是基于岗位工作的需要和员工工作业绩的表现,为那些绩效优秀的核心骨干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一方面有助于其专业水平、研发思路的提升,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一方面亦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与激励,有助于发挥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的积极主动性。
二是建立人才的分级培养体系。
逐渐建立阶梯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顾问、技术管理人员,除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外,还应按一定的比例赋予其培养、“传、帮、带”年轻人的职责;对专业水平拔尖的项目负责人,既要鼓励、激励他们发挥潜能、积极创新,又要为其提供技术培训、交流的机会以增长、拓宽知识信息;对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开发员,则重在培养和选拔。这样,层层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和发展后劲。
三是整体方针。
技术人才的梯队建设,建议以专家顾问为龙头,以项目负责人为主体,以项目开发员为基础,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人才梯队、保证人才活力,努力实现人尽其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人才梯队的建设,不仅要作为一种制度加以制定和完善,更要形成一种知识传递和共享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学习型的文化。同时,部门领导需要具有长远目标和宽阔的胸襟,从企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好员工关系,做好接班人培养的工作。
3、明确职业发展通道
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亦并非是单一路线制,可以走技术专家、技术管理综合人才两条线,也可以在部门外部其它技术管理岗位寻找发展平台。针对员工的能力素质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明确其职业发展方向,以避免因单一的行政路线发展造成职业发展“瓶颈”、职业发展道路堵塞。而职业发展通道需在明确部门人员规划、职业定位的基础下开展,只有在落实部门现有人员规划、岗位规划后,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
4、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对企业而言,是帮助员工找到个人目标和组织发展机会的结合点,为员工提供心理上的满足,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个人而言,是围绕自己的工作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逐步实现目标。随着现代管理的逐步深入,核心竞争力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人为本、实行员工关系管理、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
建议研发部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把握好以下关键点:
①明确职业生涯路径首先明确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路径,为每个员工描绘出他可能的发展路线和空间,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用人部门是员工成长的主要环境,用人部门只有在全面地了解员工,了解员工的价值观、个性、能力以及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结合部门发展机会综合分析两者的结合点。并向人力资源部提供部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建议,逐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
②加强沟通进行职业规划,是部门领导和下属深度沟通的良好渠道和平台。部门领导可以适时地结合员工的工作状态、思想动态,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主动地与员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在沟通中消除误会,在沟通中达成共识。让员工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部门工作的安排,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踏踏实实工作,从而有效降低骨干员工的流失率。
③注意事项部门管理人员在确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前景时,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员工的现有状况如何,而是要站在部门全局的层面,客观、全面地分析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挖掘员工的潜质,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研发事业贡献力量。
三、落实研发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1、明确研发部门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职责
人才队伍建设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毕竟,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战略的实现必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而且需要高度依赖各部门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的管理职能只是分工不同,人力资源部负责整个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实施,负责整个公司人力资源的宏观调节与控制,负责用人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考核与协调等。实际工作中,用人部门直接负责公司各项人力资源政策的落实,履行人力资源规划、开发、考核激励及晋升等管理方面的权力与职责。用人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同时接受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与监督。
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建立在用人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明确两者职责的“异”与“同”,才能避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出现相互推诿现象。
2、实际行动力度是落实的砝码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相互牵制的循环机制,任一方面都不可忽视,需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切不可走形式、摆花架子,若制定出“有声有色”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而在实施过程中打折扣、降低执行力度,那么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依然不能彻底解决,只是“水中花、镜中月”,看起来很美罢了。A公司若要解决产品研发问题,必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动真功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项目带头人和研发骨干队伍,为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为产品更新提供
第三篇: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富民战略,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要扩大人才队伍规模。要探索、建立、完善有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激励现有人才奋发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和干部退出制度,用制度管人,用机制激励干部,盘活现有人才总量。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行政、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创造一个人才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优者上、平者让、劣者下的用人环境。坚持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支持鼓励在职人才自我脱产进修深造。给发展潜力大的人才压担子,进行多岗锻炼,增加阅历,积累经验,促其尽快成才。
二、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落实群众“四权”,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完善考察失真和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用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发现人才、选准干部。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纪监督和组织监督的作用,构建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要加大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激励、发现人才,通过选育管用环环紧扣、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党政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职称评定模式,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采取绩效挂钩的措施,对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实行低职高评,对一些急需专业,特殊岗位所需人员实行低职高聘。对做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贡献大小,实行奖励,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要积极探索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奖惩制度,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工作者实行重奖重用。逐步完善福利制度,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构建各类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把包括合理的人才培训经费、招选聘经费、科研经费、奖励经费列入预算。
第四篇: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目录
第一部分:子项目申请验收报告„„„„„„„„„„„„„
一、子项目验收申请报告„„„„„„„„„„„„„„„
二、学校“211工程”法人组织意见„„„„„„„„„„
三、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四、广西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责任书„„„„„第二部分:子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子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第三部分:子项目经费运行情况 „„„„„„„„„„„„„„
一、子项目经费财务报告 „„„„„„„„„„„„„„
二、子项目经费财务审计报告 „„„„„„„„„„„„第四部分:子项目仪器设备购置情况 „„„„„„„„„„第五部分:子项目专家验收报告 „„„„„„„„„„„„
一、子项目验收结论 „„„„„„„„„„„„„„„„
二、子项目验收专家成员签名表 „„„„„„„„„„„第六部分:附件………………………………………………………
第二部分:子项目总结报告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提高办学整体水平,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我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上层次的关键。因此,我校“211工程”一期建设就把人才队伍建设列为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并先后投入了480万元进行建设。本期建设的目标是:到2000年,专任教师人数2000人左右,4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70%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0%左右;教授中45岁以下的占20%左右,副教授中35岁以下的占25%以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为1.5:3.5:4:1;生师比10:1以上;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骨干,其中包括1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50名左右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200名左右的学术骨干。
在“九五”期间,我们按照建设目标,认真实施建设计划,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在职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
“九五”期间,尤其是1999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措施,其次,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先后投入了230多万元,用于在职人员的培养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骨干人才,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几年来,共送培博士147人(其中2000年67人),硕士75人,研究生班450人,短期培训180多人,出国进修、访问学者50多人,与“八五”期间对比,当时的博士仅有31人,硕士(含研究生班)280人,而在“九五”期间,在校博士已达87人,增长了1.8倍,硕士(含研究生班)达481人,增长了1.1倍。另外,现有在读博士113人,硕士55人,研究生班350人,进修、访问学者43人,到2002年,这部份人员大部份将学成都回到学校,我校的整个队伍结构,尤其是教
师队伍结构还会有更明显改善。同时,学校还重视在职人员的外语、计算机水平的提高,1999年以来,举办外语学习班3 期,参加人数达180多人;计算机学习班3期,参加人数达300多人;考研外语学习班2期,参加人数达190多人。通过学习,使我校教师、实验人员、教学管理人 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和能力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学习(考博士、考硕士、出国进修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九五”期间,学校抓住机遇,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先后投入250万元,用于引进人才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等方面。几年来,每年由人事处牵头,组织有关人员组成招聘小组到外省招聘人才,通过到全国各地高校深入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宿舍与培养单位和毕业生本人见面,建立和加强与重点学校的密切联系(如四川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跟踪广西生源并与他们建立联系(如文传学院李寅生博士,从考入博士开始,我们就开始与他保持密切联系),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广西大学,比如,每年元旦新春佳节都给与我校联系过的博士及各高校毕业生分配办邮寄贺年片和宣传资料。此外,通过上网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和优惠政策,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由于加强了这方面的宣传和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海外留学人员来校工作。几年来,尤其是1999年以来,引进人才成效明显,共引进博士34人(其中1999年以来20人),其中留学回国博士12人,硕士140多人,教授9人、副教授56人,博士生导师2人。
三、充实教师科研队伍,切实加强学科建设
“九五”期间,由于学校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使队伍建设得到了全面提高,尤其是师资队伍方面得到充实和加强。几年来,我校所送培人员和引进的人员,他们学成回校或来校后,都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工作,一方面,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他们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成为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为我校“211工程”建设做出了重
要的贡献。例如生物技术中心的陈保善博士,在学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在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从美国回国到我校工作后,就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测试实验中心的曾建民博士,主要从事有色合金及加工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和主要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完成了十多项应用开发课题,系统研究反重力成形动力学理论,并将其发展成实用技术,实现铸件近无余量化,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获国家发明奖;生糖学院的王双飞博士,主要从事糖厂综合利用、功能纸开发及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攻关等项目7项,其主持的“全甘蔗渣生产纸质餐饮具研制与开发”项目已成功应用于两家企业,并已形成生产规模。他负责的“全进口废纸脱墨生产高档卫生纸”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造纸厂蒸煮黑液污染严重的问题,该项目获一九九八广西轻工科技进步三等奖。
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到“九五”期间末,4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1.4%左右,博士学位的占5.2%左右,教授中45岁以下的占19.2%左右,副教授中35岁以下的占8.7%左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为
0.5:1.6:2.0:1.0,生师比为13.6:1。总的看来,人才队伍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了优化,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211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我们虽然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由于学校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引进人才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少博士来校考察后,感到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比较差,难以开展工作,不太愿意来校工作。
2、由于学校教师待遇条件比较低,热门专业的人才较难引进,我校一些紧缺的专业教师,几年来都要不到人。
3、由于学校机构、人员编制压缩及其他一些原因,引进人才配偶的工作很难安排和落实,对引进人才工作有较大影响。
4、由于青年教师的工作、待遇条件方面尤其是住房还比较差、工资比较低,因而思想不稳定,不安心工作,青年骨干教师流失较多,影响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发展。
五、“十五”期间建设设想
建设目标: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途径,建设一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众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按照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发展规模,到2005年,我校专任教师总数稳定在1800人左右,生师比14:1,教授、副教授岗位占教师总编制数45-50%,博士学历人员达到15%以上,硕士学历人员达到70%以上,培养6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学术骨干,实现20名特聘教授,争取培养和选拨“两院院士”的著名学者,形成一支较强大的学科群体。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除了继续加强培养工作外,还要继续加强引进人才工作,实现总体目标。
主要建设内容:①在一些学科设立校级特聘教授岗位,引进、培养、造就20名左右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②设立教师出国培训基金,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培训。
第五篇: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钢结构分厂负责整个公司结构件的下料、成型、拼焊等加工工序,结构件是工程机械产品的钢筋脊梁,而结构件质量的不断优化,就要靠分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来完成。在厂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成立以来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整体推进,钢结构分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占技操作人员总数的 00000 %。其中,以赵保雷、缪士超、陈猛等为代表的拔尖技能人才,不仅拥有“八小明星”“劳模”“集团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而且带领分厂在公司的八小活动中共完成把小项目0000项,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现将钢结构分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报告如下:
一、建立公平公正、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钢结构分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以公开投票选举的方式,面向全厂以工段为单位开展了高技能人才推荐活动。最后对选举产生的信用度较好、整体素质较强的员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确认。对于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的员工,将被纳入钢结构分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队伍中。
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将培养高技能人才工程作为工作重心。以公司“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的用人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将打造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主要任务,以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
培训等为手段,以培养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制定了
一份详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启动分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三、以内培外训为主要形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在分厂内部,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通过脱产、半脱产培训、岗位练兵、岗位培训、班组长培训、技能比赛等形式,提升企业新录
用员工和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建立名师带徒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
成长。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和专业培训。如“电焊工杯”技能比
武、“青春杯”行车工岗位练兵,数控车工绩效等级考试等等,而外
培则表现在:今年钢结构分厂开展了企校合作培养技师的做法,与徐
州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开办了“高级技师培训班”,成立由分厂和徐州
高级技工学校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企校合作领导小组,负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日常
性督导,为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强化职业资格,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序列。
钢结构分厂,装置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作业连续性强,对技
能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引入岗位素
质要求,规定了各技能操作岗位最低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多数操作岗
位须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关键操作岗位须具有高级工以上职
业资格。要求在岗员工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取得与岗位要求相对应的职
业资格证书,否则,要转岗培训。
五、加大激励力度,完善高技能人才成才的动力机制。
引导高技能人才立足本职,钻研技能,提高技能水平,实现职业
发展。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并给予必要的经费和人员等支持。充分发挥生产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钢结构分厂更是结合分厂实际情况,对高技能人才委以重任,如将分厂未完成的高难度高质量的工作任务交与他们来完成,让他们积极与分厂所有的项目革新,并对特别拔尖且有重要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物质嘉奖和通报表扬,并且为他们这些拔尖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钢结构分厂将一如既往紧紧围绕企业产业发展目标,将加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