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下复习提纲
第二节 巴西
1、是巴西土著居民。
2、巴西少种族偏见,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是;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其上覆盖着地球一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图9.18: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4、巴西主体位于
5、巴西,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6、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7、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水
电站.8、的产量居世界第一.9、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10、1992年6月,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世界议程>
11、热带雨林的作用: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2)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3)保护土壤,防止水
土流失4)调节全球气候5)提供木材6)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1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13、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一洲的陆地和岛屿。(P100图10.1: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2、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101图10.2: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4、北极地区终年冰封,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但不及南极地区寒冷。
5、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
6、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底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
资源;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有原始的自然规律。
8、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上位置)
9、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亚洲主要位于 东 半球、北 半球
2.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七大洲中最大.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是东
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3.亚洲按地理方位,可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通过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隔。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5.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四周。
6.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最低海死海-400米。中部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7.亚洲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8.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
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小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
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
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2_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
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
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
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
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
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
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5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
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
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国家: 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
地形、半岛: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半岛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布罗陀海峡
第二篇: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水旱灾害频繁: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
月份 风向 对降水的影响
一月 东北风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风 多,雨季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
农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平原 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高原、山地 较少
世界农业大国
四、发展中的工业
传统工业:钢铁工业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总结
钢铁工业 加尔各达 煤、铁、锰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或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织业 加尔各达 黄麻
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
五、填图
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第四节 俄罗斯
一、国土辽阔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
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重工业发达:
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三、发达的交通
亚欧大陆桥
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四、填图
在图中填注:
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及乌拉尔山脉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伏尔加河
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一亚欧大陆桥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国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图中三个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城市:
①麦加,②耶路撒冷,③麦地那。
海洋:
④波斯湾,⑤阿拉伯海,⑥红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里海。
海峡、运河:⑩霍尔木兹海峡,⑾苏伊士运河,⑿土耳其海峡,⒀尼罗河
第二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国家: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E德国 F意大利
地形、半岛:A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①西欧平原 ②波德平原 ③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半岛 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布罗陀海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加上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干湿两季分明,农业生产落后,居民经常忍饥挨饿。
4、非洲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特点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A索马里半岛 B刚果河 C刚果盆地
D埃塞俄比亚高原 E马达加斯加岛
F几内亚湾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东非高原 附近有东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第四节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农业带。由于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大部分出口,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比例大,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城市:A悉尼,B堪培拉,C墨尔本,河湖:D墨累河,E北艾尔湖
地形区:①大分水岭,②中央平原,里面有澳大利亚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有2.90亿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属于移民国家。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为主组成——三个南北纵列带;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b.五大湖--------自西向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全境)、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7.农业地区专业化:
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 b.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
c.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
仔细看教材P85的农业带的分布图,注意发展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8.工业:
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化工、电子、汽车、飞机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主要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界上进口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9.城市: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0.资源消耗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11.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1)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
第二节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a.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9.工业:a.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交通便利。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热带雨林的危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南极地区
1、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有“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企鹅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极地区
1、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
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第三篇:华师大版七下第二章空气的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的复习提纲
1、一切物体都有质量,课本第42面图2.1.1:你观察到水平细木条发生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2、空气有哪些用途?
答:供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形成风、雨、云、雪等天气现象,供物质燃烧,气球升空,放飞风筝,降落伞降落,飞机飞行,滑翔,帆船运动,吸饮料,钢笔灌墨水等。
3、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作用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都有。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马德堡半球实验。若地球上没有空气,地球将会变得怎样?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变的很大,地球上生物将不能存在。
4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瓶会变瘪,原因是瓶内气
请解释瓶吞鸡蛋的实验原理:酒精棉花的燃烧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溢出,鸡蛋放在瓶口把口封住了,里面的空气因受冷而缩,气压变小,外面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把鸡蛋压入瓶内。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塑料吸盘、离心式水泵、吸饮料、钢笔吸墨水、茶壶倒水等。
5上升,冷空气下沉,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所以要使气体(包括液体)很快流动,加热必须加热气体(液体)的__下部,而冷却气体(液体)应该冷却气体(液体)的上部。
6、海陆风形成:因为水容纳热的能力比沙石大,接受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升温快,放出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降温也快。所以白天接受太阳辐射,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而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即风从海洋吹向 陆地_,形成了海风。晚上刚好相反。
7,只能存活几分钟。
8、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1)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百烟,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有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1/5。
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会有约是因为_氧气消耗了,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量要充足,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要等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若放入的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得的数据偏小;若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实验数据偏 小;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会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
9.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它们化学性质不活泼,曾一度被称作惰性气体,但现在发现稀有气体还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它们有许多用处:例、氦气约为氢气密度的2倍,但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安全,因此可用氦气充填飞艇和气球。当电流通过冲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是,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的光,霓虹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10-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人们液氧和液氮分别装入蓝色和黑色的钢瓶里。工业制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11、早在1812、实验中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等物质。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字母表达式为 HMnO2)。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
(字母表达式为MnO2)反应1和反应
313、右图是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图。(1)写出仪器名称①分液漏斗④水槽⑤导气管
(2)图中的气体收集方法叫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此气体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若想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若想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排水法。(3)刚开始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就马上收集气体,此时收集的氧气不纯,这是因为空气没排尽。
(4)收集满的氧气必须正放在桌面上。
鉴定它是一瓶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5)如何鉴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已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6)此实验中,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必需缓缓地滴入锥形瓶中。这是为了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
14、右图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取氧气装置图:(1)请填写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 ②酒精灯 ③集气瓶④水槽⑤铁架台(2)①放入药品 ②加热
③连接装置,检查仪器气密性④等气泡均匀的连续不断的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⑤移去酒精灯⑥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⑦等试管冷却后拆下装置,然后洗涤、整理(3)为什么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而使试管破裂。(4)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5)若操作中先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稍等一会儿,再把导管移出水槽。你认为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正确的操作是什么?
答:水会倒吸进入试管,热的试管碰到冷的水,试管就会破裂。正确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5后者指那些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红磷能在氧气中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等。
16、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1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括号内写出反应的字母表达式)、及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
点燃
点燃
(2)硫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点燃)
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点燃
本实验中须事先在瓶底铺上一层沙或水,那是为什么?
(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以上实验中可以看出,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8、为什么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而缓慢氧化是速度比较缓慢的氧化,不发光但发热。
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
20、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 不 燃 烧(填“燃烧”或“不燃烧”,下同)铜片上的白磷 燃 烧; 水下的白磷 不 燃 烧。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事实 ①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白磷不燃烧;②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21、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温度和空气。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2
2理是降温,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时,火自然就灭了;森林大火时,在火场边缘铲出一条隔离带,以防过
火,这种方法的灭火原理是撤去可燃物。
23、专业消防员用高压水枪、泡沫弹等设备扑灭大型火灾。小型火灾用灭火器来应付。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当图书馆、档案室等处发生火灾时,可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24、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仅占。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和其他原料制造出可口的饮料;二氧化碳还可用于灭火和在舞台上产生云雾缭绕的幻境;还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25、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它微溶于水,通常一体积水能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可使溶解的更多。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通常把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8、人工降雨的原理:向云层中施放某些物质,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为水滴降下来。常用的降雨剂有干冰、碘化银等。当人们利用飞机等将干冰洒落在云层中时,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而未来得及升华的干冰又是很好的水汽凝结中心,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得云层中的水汽迅速凝结变为水滴,天空便开始下雨了。
27、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吹气和鼓入空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鼓入空气的无变化,吹入人呼出气的变浑浊了。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实验室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2)向盛有蒸馏水的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用同样方法分别吹气和鼓入空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吹气的那支试管中溶液变红色,另一支无变化。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对变红色的溶液加热,我们又会观察到溶液红色消失又变成紫色。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二氧化碳+水,这个反应的字母表达种不稳定的物质。
(3)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如果继续向浑浊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又变澄清,因为碳酸钙可与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它的字母表达式为
字表达式为: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它的字母表达式为美丽的石笋、石柱和钟乳石的原理。
28、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
A.向右边的空纸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B.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石灰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C.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
(1)实验A的现象是杠杆的右端向下倾斜,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B中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且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气体的减少使瓶内气压变小,所以瘪进去了。
(3)实验C的现象是蜡烛至下而上的熄灭,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火焰的周围,而二氧化碳又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使蜡烛缺氧而灭。
29、据图回答: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用的装置是需把导气管插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是因为有利于空气的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3)实验的原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若木条马上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注入稀盐酸,④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②①④③⑤(6)用此实验装置还可以制取并收集的一种气体是氧气。
30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字表达式表示)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31、收集气体的主要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气法适于收集密度与空气有较大差别的气体。;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集气瓶瓶口向下)。
32、大气圈保护着地球和人类,但是人类的活动污染了大气,加剧了温室效应,扩大了臭氧层空洞。
33、若没有大气圈地球上将会怎样? 答:地球上将不会有任何生命;
地球表面将和月球等一样受陨石直接撞击而变得千疮百孔; 地球表面白天、晚上的温差会很大等。
4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对流层,它能形成云雾雨雪,并保持地表的温暖,这一层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而平流层中分布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紫外线辐射,对地球上生物起保护作用; 更高的电离层,空气已电离成离子,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实现无线电波的远距离通讯。
35润,生机盎然。但如果对流层阻止热量散发的能力太强,也会造成危害。在过去的100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约25%,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会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的收成,气温升高造成蒸发加剧,将加剧土地的荒漠化;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发水灾和淹没城市。
为控制温室效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一、积极植树造林增加地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6、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37、分布在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发出紫外线中的护伞”。1982年科学家发现南极洲上空产生了臭氧层空洞,而现在这个空洞任在不断增大。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可能伤害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癌。臭氧的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化学物质如氟氯烃(氟利昂)、氮氧化物等引起。
38、一般认为,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可吸入颗粒物。39
将固体煤燃料改变为煤气或液体燃料以减少其中污染物的产生;
改变工业生产工艺,采用无污染工艺和无污染装置以减少粉尘和有害物质对空气的污染。40
其中污染物主要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第四篇:202_-5-16 历社七下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复习提纲
第一节知识就是力量
一、知识改变生活
(1)印刷术、印刷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农耕时代)
(2)电话(工业时代)
(3)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信息时代)
(4)水稻杂交技术──生物技术
(5)登月──航天技术(太空时代)
问题:
1、为什么叫“知识改变生活”,不叫“科技发展改变生活”?
科技的发展基于知识的掌握。
2、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含义: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
3、知识与发明创造、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和方法)。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上述几者的关系为:人通过“学习”活动掌握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明创造”,并经人类整体实践活动积累、整理、提升为“科学技术”。
4、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知识传播和信息沟通手段的进步,广泛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2)电话的发明使人们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
3)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生活、联
系、学习、贸易等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等)
4)杂交水稻技术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被认为是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
5)人类登上月球表明人类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开始探索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也说明了人类对科技和改善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二、学习改变命运
海伦﹒凯勒:视听残疾者—→学习多种文字—→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
京郊农民:产量年年下降—→学习科学技术—→优质高产的绿色庄园
“知识就是力量”与“学习改变命运”
1、“知识就是力量”和“学习改变命运”之间是什么关系?
之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是因为一旦掌握了知识,就可以使人产生改造生活环境及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这是人们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客观陈述。而学习则是一个掌握知识并最终使用知识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主观努力的活动过程。“学习改变命运”是人们通过主观努力得出的主观感受。
2、怎样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热爱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不断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来学习
4)终身学习,不断改进和更新学习
3、我们的学习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有没有关系?
我们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可以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推动民族和国家的进步;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也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三、学习化社会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因为信息时代的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2.终身学习是指自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该惯穿在人的一生中进行,这是学习化社会的具体体现。
3.什么叫“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有什么特点?
学习化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每个人都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学习化社会的特点:终身学习(纵);学习方式多样(横)。
第一课主要知识点:
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
(印刷书籍—电话—网络—航天)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
学习改变弱者:海伦·凯勒—使弱者变为强者
学习带来富裕:农民种菜—使贫穷变成富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时代的面貌,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印刷、书籍、电话、网络、航天的变化展示人类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太空时代的转变。
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个人生活的命运,可以使蒙昧变得文明。
知识的不断更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习手段的现代化,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节大众传媒
一、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发展 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就是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传媒就是大众传媒。
(1)古老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马拉松战役、烽火戏诸侯、飞鸽传书、驿站。
(2)人类普遍使用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书籍、报纸、杂志。
(3)信息时代的传媒手段
事例介绍: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
现代社会的传媒方式又有哪些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CD等等
2、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
1)、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2)、娱乐功能。
3)、监督功能.4)、文化传承功能。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解释:
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连续不断向受众传递大量信息。这一功能的作用是最基础的,表示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文化传承功能:传播知识、科技等,传承了文化遗产,教育大众,促进了社会化。 监督功能:它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
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
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3、传媒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人类信息的传播历程:
1)、亲身传播时代
2)、口语传播时代
3)、文字书写时代
4)、印刷传播时代
5)、电子传播时代
6)、网络传播时代
5、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哪些?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④ 影响社会舆论⑤ 陶冶人的性情
二、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1、报刊:
优点: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分析事情深入,廉价方便,具有良好的传播信誉和社会影响力。
不足:形象表达功能欠佳,信息量有限。
2、广播: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使用费用低,听众层次广泛,通俗易懂。
不足:有声无形,缺乏形象感,转瞬即逝。
3、电视:
优点:视听兼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染力强,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
不足:观看节目受时间限制,不易记忆,查阅困难。
4、互联网:
优点:资源共享,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实效性、交互性、大容量、信息流大的特点。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
不足:阅读不便;不良信息有了便利途径,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易使人成瘾,影响学习和工作。
5、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媒各有自己的受众,不会相互取代,它们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三、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
大众传媒会对人民的生活所起的作用: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④ 影响社会舆论⑤陶冶人的性情
大众传媒带给我们的弊端:
1).虚假的广告、新闻
2).关于暴力、色情的内容
2、现代大众传媒如何改变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现代传媒为青少年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快速、便捷、形象的手段。
1)、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多种器官,表达书本、黑板上无法呈现的声音、图像信息。
2)、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使青少年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它赋予青少年积极的生活观念、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生活色彩。
3、大众传媒如何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大众传媒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借助大众传媒青少年突破了地域限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获得社会知识,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实践能力,成为大众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小结:
一、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
二、合理运用大众传媒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传媒造福于人们是主要的,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掌握更多的信息并从信息中获得灵感成为成功的关键!身处这样的时代,同学们应该勇敢地投身于信息大潮中,提高分辨信息的能力,理性地运用传媒与人沟通,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的优势!
第三节追求真善美
一、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思想的不懈追求者一般具有:
1.大胆怀疑的理性精神
2.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
3.敢于尝试的实践精神
4.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认识人生的意义
教材以哲学小说《苏菲的世界》中涉及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样活着?)切入,以苏格拉底、林觉民、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可歌可泣的事例为典型,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的前辈们是如何用生命去探寻自身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并最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
认识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实现人生意义的途径: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发掘美好情感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文学艺术的美在于它反映人类的思想情感,在于形式的多种多样,在于所塑造的时代精神,文艺作品的美来自生活。
发掘美好情感
1.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之一是能够体现人类共有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2.优秀文艺作品的作用之一是开掘人们的美好情感,间接丰富人们的社会经验;塑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举例说明这个观点。
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不同的美。《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山河的自然美。《掷铁饼者》表现了人体的阳刚美和力量爆发瞬间的动感美;《格尔尼卡》有力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
综合探究七实话实说话流行
▲流行风大盘点
流行音乐、流行穿名牌、流行电脑游戏、流行语、流行追星、流行染发、流行减肥、流行街舞、流行文化……
▲流行风大论坛
小结:
1、流行的原因:酷、有个性、轻松幽默、漂亮、帅、有活力……
2、流行与经典的关系:
3、怎样对待流行事物:
不要盲目崇拜、不要只学外在的东西,要有选择、择善而从。
第五篇:七下古诗
1.绝句宋 志南 南宋诗僧 志南是法号 《宋诗钞》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字明仲《宋诗选》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2.梦江南唐 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13.咏怀古迹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偶题朱熹字元晦号晦庵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4.赠刘景文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春晚二首其一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6.浪淘沙中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7.至节即事元马臻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8.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兰溪棹歌中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0.鲁山山行北宋 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1.望江南晚唐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4.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5.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6.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唐杜牧唐崔护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