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360与腾讯大战谈我国互联网企业现阶段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
从360与腾讯大战谈我国互联网企业现阶段
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
工商09010906040151秦雯婧
腾讯和360安全卫士本是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一个是装机量超过4亿、活跃用户超过6亿的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一个是装机量达到3亿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安全软件,二者之前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这表面上看似和平的两者却在网史上的大纷争——3Q大战,虽说两者之间的“战争”随着工信部的介入渐渐地得到了解决。从这个事件可以让我们看到我国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腾讯QQ这几年一直在模仿其他的互联网企业的应用,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横向扩展自己的业务,从而扩大自己的用户群。首先,腾讯只是一味的模仿,缺乏创新,想直接利用别人现成的游戏或者应用,扩展自己的业务。其次,腾讯过于注重用户规模的扩张,而忽略的用户体验的提升。这些都致使腾讯缺乏自身业务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使得腾讯的业务与其他企业的同质化,用户不能保持忠诚度,从腾讯和360的大战,迅速,他们在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圈地”的速度和地盘的大小,往往忽略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基于这种策略,很多公司往往不考虑自己的综合实力,将销售网点铺设到各地,由于过早和同行在其优势地区短兵相接,其结果是,要么经营效果不佳,要么就只能够靠不正当手法、不对称商战,赢得该区域的生存空间。是以软件开发销售为主的行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圈占海量用户,忽视了自己经营的主业,其产品缺少独特性、易替代,很容易和同行或者是有同样目的的公司发生客户群之争。
务上看似毫不相干的公司撕杀得难分难解的根本原因。
纵观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可以看到:美国互联网企业多数以某一专长而闻名于世,如:搜索(Google)、门户(微博(Twitter)、团购(将目标瞄准全球市场上每一个可能的用户。
再看看我国互联网企业的现状,发展都是无益的。因此,202_从而加剧了腾讯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争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国大多数互联网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公司都单纯以用户数量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这也就是腾讯和)、电子商务(Amazon)、视频(YouTube)„„他们将研发资源聚集到比针尖还细的创新领域,却 像腾讯与360这样的恶斗对企业本身以及互联网企业的从一方面来说,互联网企业应该实行差异化战略,11月初爆发了中国互联由于发展IT界,特别采取免费360安全卫士这样业)、社区(Facebook)、年的YahooGroupon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与其他企业相同的业务,应该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为用户提供与众不同的用户体验,这样才能与其他企业的产品产生差异,创造特殊的价值,进而把握住用户的忠诚度。
我们可以看到,差异化战略是有利于企业避开竞争,赢得超常收益的。但追求差异化的企业也面临这样的威胁:一旦差异之处被竞争对手模仿,依靠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也会随之消失。因此,企业应该想办法保持自身的差异化战略所带来的优势。
首先,提高差异化的速度。如果企业每次推出的差异化创意都能领先竞争者,即使这种差异最终会被竞争对手模仿,由于转移成本的存在也不会造成大量客户的流失。而且在创意被模仿之前,会为企业带来一定数量的客户,多次领先进入市场的创新会使客户的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从而不断加强企业的优势地位。
其次在细分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发展差异化。腾讯QQ和百度是目前在各自领域的国内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都遥遥领先于国际强势品牌MSN和Google。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首先归功于他们对于客户的深度理解,并以国内市场为目标,努力针对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改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基于技术的差异化最终会被模仿,只有随客户需求不断深化的差异化才能一直保持领先。细致的目标客户定位能够使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位更加清晰,理解更加透彻。而对客户需求的不断挖掘也能使差异化的程度更加明显。
第三,针对优势资源的差异化。在传统经济中,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强调发展从其核心竞争力延伸出的业务,否则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现金流,拖累核心业务的发展。因此,企业建立在优势资源上的差异化,可以从其以往业务中汲取更大能量,保持差异化的循序渐进和可持续进行。
由此可见,虽然模仿在互联网应用中普遍存在,但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企业,只要能够不断的创新并实施差异化,致力于不断细分客户需求,并针对优势资源展开差异化,就可以摆脱对手的模仿,长久保持差异化优势,进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恶斗,保存企业的实力。
第二篇:我国实行GMP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实行GMP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实行GMP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姓名:饶亚 学号:5801309025 摘要: 药品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有密切关系,对人们的生存繁衍有重大作用。GMP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它的严格执行有利于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实施GMP,强化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之路、发展之路,也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接轨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加强对药品生产与质量的监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的安全问题,使人民的生活和利益得到更多的保障。关键词:实行 GMP 重要性 必要性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物质,是卫生保健的重要资源,它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有密切关系,对人们的生存繁衍有重大作用。由于药品的特殊性,特别是它与人类生命的巨大关联性,对药品生产与质量的管理必须严格,由此便诞生了GMP。GMP的诞生是制药工业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标志着制药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始。实施药品GMP认证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60年代中开始组织制订药品GMP,中国则从80年代开始推行。十几年来,中国推行药品GMP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制药企业(车间)相继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和达标,促进了医药行业生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简要的说,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一、实施GMP的必要性
GMP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它的严格执行有利于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实施GMP管理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GMP管理对传统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均提出了挑战,一些不适应GMP的管理要求的做法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淘汰落后的管理办法,强化符合GMP要求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实行GMP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随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药品GMP认证工作程序》等有关法规的颁布,以及国家在新药审批、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换发、药品的定价等倾斜性政策的执行,使制药企业的GMP认证工作已经由被动的行为,变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3、能否取得GMP认证是进入药业的前提条件,今后我国采取药品GMP认证与生产许可证相结合的办法,只有通过了药品GMP认证的制药企业,政府才发给许可证。
4、GMP给法定标准提供一个广泛的、实际的解释,因而使药品生产企业能在法律范围内经营管理。
5、GMP认证为企业管理提供一种办法,使任何一种药品都能按照一套标准生产。它可以消除生产上的不良习惯,使药品质量得以保证。
6、GMP是制药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关于药品质量的共同语言和统一标准。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实施GMP,符合社会质量管理国际化、标准化、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才能经得起入世浪潮的冲击。
7、实施GMP是制药企业的根本出路。国际药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少数的跨国制药公司控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制药产业的竞争范围扩大,对现阶段药品生产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实施GMP,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服务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
二、实施GMP的重要性
我国制企业实施GMP是形势所迫,势在必行,它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大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实施GMP的重要意义是:
1、有利于企业新药和仿制药品的开发。根据规定,自1999年5月1日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申请的第三、四、五类新药,其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相应剂型或车间的“药品GMP证书”,方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其生产批准文号。同时,申请仿制药品的生产企业也必须取得相应剂型或车间的“药品GMP证书”,方可受理仿制申请。所以药品生产企业,只有获得“药品GMP证书”,才能开发新品种,增强企业的后劲,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2、有利于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新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取得《药品GMP证书》,方可发放《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在规定期内,未取得《药品GMP证书》的企业,将不予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实行GMP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声誉,提高竞争力。因为凡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或车间,都发有《GMP证书》,而且也在有关报纸上刊登公告,通过GMP认证的有关内容也可企业和产品宣传推广上应用。这样必然会进一步提高企业(车间)的形象和声誉,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
4、有利于药品的出口。GMP已成为国际医药贸易对药品生产质量的重要要求,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如果我们的企业(车间)获得《GMP证书》,我们的药品就可以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扩大出口,争取更多的外汇。
5、有利于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人员素质提高和增强质量意识,保证药品质量。我们过去的管理,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只重视结果,不注意过程,而现在GMP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管理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但重视结果,而且还重视过程。GMP所制订的内容,主要是力求消灭药品生产中的污染、混淆和差错等隐患,这种隐患,仅靠对成品结果的检验是无法完全把关的。
6、有利于指导医院医生和病人用药。因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车间),国家都发给其《GMP证书》,并向社会予以公告,证书的有关内容可以印在宣传广告上,这样,医院医生和病者可以一目了然,识别GMP企业(车间)和不是GMP企业(车间),在采购和购买药品时就可以有所选择,达到指导用药的目的。
7、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对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车间)已出台了一些经济上优惠政策。
8、有利于为制药企业提供一套药品生产和质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需的标准组合,促进企业强化征税管理和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现代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总之,实施GMP,强化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之路、发展之路,也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接轨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推广实施GMP制度
加强对药品生产与质量的监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的安全问题,使人民的生活和利益得到更多的保障。但是,实施GMP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目前在硬件达标的情况下,着力提高软件管理水平,通过加强人员、质量、生产、验证、物料和文件等方面的管理,强化员工对实施GMP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企业人员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药品质量。GMP是体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和“全面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在制药企业的具体运用。我国实行GMP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药品的生产过程是由人来控制的,要想提高和保证药品质量,首先要提高各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各个公司必须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员工具有牢固的质量意识和过硬的技术,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各种SOP、工艺规程、验证、物料及文件管理等软件管理系统,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完善。
每个企业或公司修订的“评定标准”要求更加全面、系统和严格,需要各个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立实施GMP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实施GMP的水平,防止通过认证后出现质量滑坡等问题。
四、结语
制订和实施GMP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药品生产企业,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实施GMP是政府和法律赋予制药行业的责任,并且也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因为药品生产企业若未通过GMP认证,就可能被拒之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之外。实施GMP,强化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之路、发展之路,也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接轨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加强对药品生产与质量的监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的安全问题,使人民的生活和利益得到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_年修订版),202_ 【2】 贵州中药现代化信息网
【3】 百度百科.GMP认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食品科技网
【4】 百度百科.实施GMP重要意义,www.teniu.cc.202_-09-23
第三篇:我国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意义
我国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意义:
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里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战略管理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1)企业需要树立适应环境的思想。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我国企业在管理上脱离计划经济模式的时间还不长,仍或多或少地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因此,我国企业进行战略性旨理,将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起来考虑,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抅。
(2)企业需要树立竞争优势的思想。实行战略管理,企业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适当也探索其经营领域的范围,选择经营方向,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获利能力和经济效益,形成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企业在开展市场竞争时必须树立的思想。
(3)企业需要树立结构重组的思想。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应根据戎略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内部结构是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抅产物,对市场经济反应迟钝,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特别是在相当长的时期,企业没有投街权,不善于资本投资与资本运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不适应这种需求。而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茁适应外部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完善的投资与资本运营,形成有效的内部资源配置,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新的环境要求企业自身有能力进行资本运营,这就要求在组织上进行阳应的反应,重新构造自己的组织结构。
(4)企业需要树立战略同盟的思想。战略管理不仅强调企业间的竞争关系,而且主张在某冲条件下,企业之间应当形成一种同盟关系,共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求得共同的发展。我司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也要充分借助于企业外部资源的力量,寻求企业间的协作,实现共同抅繁荣和发展,这一点是我国企业在过去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忽略的。因此,实行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快速健康地成长很有意义。
第四篇: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内容摘要:清朝历史的惨痛教训早已告诉世人,闭关锁国政策必将导致一个国家无法适应世界潮流,处处挨打,最终失去生存空间。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给中国营造了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空间,加快了我国企业发展的脚步,不断具备国际竞争力,国内市场早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才是当今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必经之路
经济全球化
对外贸易
一、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分析
清朝时期,当局政府实施了“闭关锁国”政策,虽说其目的是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其弊端日益显露。它使中国长期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严重阻碍着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这种“作茧自缚”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更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虽说我国打破了闭关锁国,但是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私企国有化的进程,任然阻碍着中国企业的发展。直到1978年,邓小平同志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企业才真正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后到202_年前,“引进来”战略是过去我国对外开放的侧重点,在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基础上,我国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模仿,使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都站稳了脚跟。企业不断的发展使得国内相对饱和的市场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通过实施“引进来”的策略,我们不断获得世界先进一流的内容,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我国迈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国际背景分析
随着各国之间不断的交流,不断的往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首次展现在世界面前。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资本形态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其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选择就是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不断成长。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也慢慢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新格局。到1998年为止,全球有六万多家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有五十多万个分支机构,总共占全球产值的25%。随着入世谈判的进展,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加快了开启的速度。国界对国际竞争的屏蔽作用越来越小,国内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还面临着丧失本土生存空间的可能。同时就业的压力、资源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比以往更为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都在提醒着我国企业应打开国门,把企业发展到国外去。
二、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一)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经之路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的总称。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就是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把促进出口和推动国际贸易平衡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加速推进外贸战略结构的转型,尽快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二)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够将我国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之中,在激烈的世界竞争潮流中,不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以此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过大企业的规模,达到企业发展的兴盛。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中国企业有必要通过国际化经营向境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可以使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为国内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企业扩大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需要。目前的中国市场,通过各项数据表明,如果只是发展国内经济,企业只停留于国内,那么中国的发展将出现停滞状态,所以中国需要发展对外经济。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扩大出口,那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也难以长久地占领已有的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在国外投资办厂是一个使其持续经营的重要策略。在国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由于境外加工贸易的内在特征,利用得好,就有可能成为我国扩大出口贸易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五)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不仅可以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做出相应贡献。因为中国企业投资向东道国输入资本和的技术,能够增强其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可以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另外,中国企业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因此企业对外投资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还可以增加两国的贸易来往,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感情,进而加强两国间的关系。
(六)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够减少我国因出口而引起的贸易摩擦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在世界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据数据表明,中国近几年的出口总额排名很是考前,202_年世界排名第二,这就说明中国在世界中出口趋势很强,这就会引起其他进口国的高度警惕。为了保护国内经济,进口国肯定会设立重重贸易壁垒,进而有可能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比如美国就多次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增加对中货物的进口关税。但如果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直接设立跨国公司,结果将大大不同。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平衡表中表现为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能够绕过贸易壁垒,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直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易于获得商业情报信息。
三、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可能性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202_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向中央政治局通报“三讲”情况的讲话中,在全面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把“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202_年,在党的第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2_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中,又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十八大之后,中国将会相应调整对外经济战略,更利于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纵观最近的全国人代会,都高度关注“走出去”战略,因此,这一战略是可行的。
(二)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推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者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为我国提供了较低的成本,这也就使我国出口的劳务、商品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每年吸收的外汇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因此外贸顺差和外资的流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这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常年的贸易顺差是我的人民币趋于上升趋势,这将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但与此同时,外国的资金价值较人民币来说就变得相对便宜,这将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海外并购的发展。
(三)加入世贸组织为“走出去”战略推波助澜
202_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将会直接和全面地影响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有步骤地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是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四、总结
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获取境外自然资源和先进技术,突破贸易壁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需要选择科学的战略模式。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的风险与成本状况、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各种适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对于“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国际、国内障碍,需要政府、企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相互配合,共同克服。只有这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才能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才能不断发展我国国内经济,是中国走向强盛。
第五篇:我国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我国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Our garde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摘要: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近年来,企业文化的建立与企业形象的树立越来越受到众多园林企业的重视。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引力作用,对内具有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作用重大,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具有是可行性的。关键词:历史沿革与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展望未来 Abstract:Corporate culture and image is related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recent year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 of the s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many landscape companies.Successful corporate culture has a gravitational effect of external, internal cohesion, overall,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on business and society majo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is a is feasible.Key words: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future prospects
正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原则,以培养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等为核心的内容,以争取企业最佳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就是强调企业精神、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企业文化史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创建现代和谐企业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企业体现与时俱进最直接的表现【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精神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与企业同时并存的一种客观实在,是维持企业生存乃至繁荣的精神财富,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很难再市场中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2】。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综合文化的一分支,它承袭着社会文化相同的基因组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漠视一切,但惟独不能漠视文化,因为,文化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现状,也预示着人类发展未来的命运。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正是以企业文化发展为标志。惟有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才能开创工业文明繁荣、和谐的新纪元。从现代企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看,东西方的企业文化都还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与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同步演化的。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后发的市场形态,改革开放以前的28年,中国是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主要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是政治至上。改革开放后到中共14大,我们是在改革中探索、在徘徊中前进;中共14大明确了我国的经济取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是利益至上、GDP为中心、规
模扩张为目的。自此,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走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说明我国的企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相对薄弱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与之相应的文化积淀却极其稀薄,严重一点说,二者处于反比的状态,这是很严峻的现实。我们的经济发展成本、风险所以那么高,经济改革步伐所以沉重,其深层的原因在于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犹如一棵迅猛成长的梧桐树,而文化积淀犹如一棵木质密实、增长缓慢的枣树。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轰然坍塌的巨人背后的悲剧根源。因为,他们没能等到枣树长大却因发展过于迅猛而流星般地陨落。现时代社会综合文化水平决定着国人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而现有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思路和发展逻辑。即时性、投机性、粗放式、低效型的企业战略及结构模型正是我们现阶段的企业文化之根本。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已既成事实。全球经济一体预示的是什么?是竞争、垄断的进一步升级,是弱肉强食的更加白热化。发展方向在哪里?经济何以持续?在全球资源环境条件特定的情况下,难题如何破解?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的宽广视野,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须有大无畏的勇气,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投身研究当代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课题,以回应摆在面前的新问题。“企业战略思想”就是随着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产生发展的【3】,我们应以原创的思维,发展的使命感,付诸企业文化的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这是文化战略或是历史使命,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机会,更是中国企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4】!
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体方法有:第一,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的精神激励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民主管理、“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班组建设等紧密相连,形成关心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氛围,是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发展协调并进,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注重绩效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重要因素【5】。第二,正确定位企业文化理念,树立好企业旗帜,旗帜是企业最高尚的标志,是众望所归,通过及时提炼企业文化中的精髓,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用于反映企业灵魂所向,激励职工高昂的斗志。第三,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工作。所谓和谐企业就是企业各种关系顺畅融洽,既要处理好内部也要处理好外部关系【6】。第四,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第五,注重个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第六,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
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第七,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华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的增值开发并用于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将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倡导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运行机制。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
【1】盖云《企业文化在市政施工企业中的作用》枣庄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山东 枣庄277000
【2】李国强,葛向东,《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关系》衡水市
园林管理处,衡水学院学报,202_,(4)
【3】白帆,隋玉明,王雪玲《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欣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
【4】李培林《重新崛起的日本》,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5】杨永森,汪志红,陈顺高,吕景福,《重视绩效管理 企业科学发展》武汉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展处
【6】李建华,《认清形势准确切入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华电高培企业文化建设之启示》中国华电集团高级培训中心,101512,现代经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