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高中数学 3.1.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12-81670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9 16:56: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中数学 3.1.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3.1.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教学目标:理解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

教学过程:

1.概念:对随机现象的观测称作随机试验。

种类:随机试验有可重复随机试验和不可重复随机试验两种。前者是指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的随机试验;后者是指不能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的随机试验。

要注意,随机现象或随机试验的概念都是同给定的一组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给定的一组条件发生了改变,就变成了另外的随机现象和另外的随机试验。

2.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必然事件是每次试验都一定出现的事件,记作。

不可能事件:任何一次试验都不可能出现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记作Ø。

(2)随机事件(事件):随机试验的每一种结果或随机现象的每一种表现称作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3)基本事件:一个事件如果不能再被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称作基本事件。

(4)基本事件空间:一项随机试验的所有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作该随机试验的基本事件

空间。

3.集合来解释上述概念

a)基本事件----元素

b)基本事件空间----全集

c)随机事件----全集的子集

4.通过例

1、例2学会写出基本事件空间、事件

课堂练习:第101页,练习A,练习B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

课后作业:略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二篇:高中数学 1.3进位制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1.3进位制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2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各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及各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教学难点:除k取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及其程序的设计

学法:学习各种进位制特点的同时探讨进位制表示数与十进制表示数的区别与联系,熟悉各种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从而理解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取余法。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一般的数值计算,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旧式的称是十六进制的,计算一打数值时是12进制的......那么什么是进位制?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又什么联系呢?

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一般地,若k是一个大于一的整数,那么以k为基数的k进制可以表示为:

anan1...a1a0(k)(0ank,0an1,...,a1,a0k),而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

543210如:把二进制数110011(2)化为十进制数.110011=1*2+1*2+0*2+0*2+1*2+1*2=32+16+2+1=51

把八进制数7348(8)化为十进制数.7348(8)7*83*84*88*83816

4、把二进制数110011(2)化为十进制数.543210解:110011=1*2+1*2+0*2+0*2+1*2+1*2=32+16+2+1=51

例5 把89化为二进制数.解:根据二进制数满二进一的原则,可以用2连续去除89或所得商,然后去余数.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89=2*44+144=2*22+022=2*11+0

11=2*5+15=2*2+1

所以:89=2*(2*(2*(2*(2*2+1)+1)+0)+0)+1=1*26+0*25+1*24+1*23+0*22+0*21+1*20=1011001(2)这种算法叫做除2取余法,还可以用下面的除法算式表示:

把上式中的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即可得到89=1011001(2)

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化为k进制数的算法,这种算法成为除k取余法.例6 利用除k取余法把89转换为5进制数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把十进制数化为二进制数。

把k进制数a(共有n位)转换为十进制数b的过程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语句为:

INPUT a,k,ni=1b=0

WHILE i<=nt=GET a[i]b=b+t*k^(i-1)i=i+1

WENDPRINT bEND

小结:

(1)进位制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转换的方法及程序

(3)图形计算器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算法方面的潜能,更能体现他们的创造精神。3210

第三篇:高中数学:3.1.1《随机事件的概率》测试(新人教A版必修3)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选择题

1、以下现象是随机现象的是

()A、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C,必会沸腾

B、走到十字路口,遇到红灯

C、长和宽分别为a,b的矩形,其面积为ab

D、实系数一次方程必有一实根。

2、有下面的试验1)如果a,bR,那么abba;2)某人买彩票中奖;3)3+5〉10;4)在地球上,苹果不抓住必然往下掉。其中是必然现象的有

()

A、1)

B、4)

C、1)3)

D、1)4)

3、有下面的试验:1)连续两次至一枚硬币,两次都出现反面朝上;2)异性电荷,互相吸引;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0C结冰。

其中是随机现象的是

()A、1)

B、2)

C、3)

D、1)3)

4、下列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为()(1)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由下落、(2)方程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3)某传呼台每天的某一时段内收到的传呼要求次数不超过10次、(4)下周日会下雨、A、1

B、2

C、3

D、4

5、给出下列命题:

①“当x∈R时,sinx+cosx≤1”是必然事件; ②“当x∈R时,sinx+cosx≤1”是不可能事件; ③“当x∈R时,sinx+cosx<2”是随机事件; ④“当x∈R时,sinx+cosx<2”是必然事件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

6、下列试验能构成事件的是()A、掷一次硬币

用心

爱心

专心

00

B、射击一次

C、标准大气压下,水烧至100℃ D、摸彩票中头奖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 B、某人射击10次,击中靶心8次,则他击中靶心的概率是0,8 C、“直线y=k(x+1)过点(-1,0)”是必然事件

D、先后抛掷两枚大小一样的硬币,两枚都出现反面的概率是

二、判断以下现象是否是随机现象

8、新生婴儿是男孩或女孩

9、从一幅牌中抽到红桃A

10、种下一粒种子发芽

11、导体通电时发热

1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13、从100件产品中抽出3件全部是正品

14、投掷一颗骰子,出现6点

15、在珠穆朗玛峰上,水加热到100C沸腾

01 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B;

2、D;

3、A;

4、A ;

5、B;

6、D;

7、D

二、填空题

8、必然现象

9、随机现象

10、随机现象

11、必然现象

12、随机现象

13、随机现象

14、随机现象

15、不可能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第三章《概率》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入门课,也是一堂概念课。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概率也是每年高考的必查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这些都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素养,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事件的分类;

②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稳定性;

③正确理解概率的定义。

难点: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3.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

(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4)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

(1)发现法教学,经历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的过程,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2)通过三种事件的区分及用统计算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概念的提炼和小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无意识地发现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

2.教学手段:利用硬币及多媒体等设备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讲一个故事--《1名数学家=10个师》: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数学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了英美海军无力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它告诉我们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未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索当初那位数学家所运用的数学知识----------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由此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讲解新课

1、开奖游戏:双色球是我国福利彩票,彩票由7个号码组成,先从“红色球号码区”的1-33个号码中选择6个号码,从“蓝色球号码区”的1-16个号码中选择1个号码组成一注进行投注。7个号码相符(6个红色球号码和1个蓝色球号码,红色球号码顺序不限)则中头奖。

(1)请同学们每个人选取一组号码,看看你会不会中头奖。

(2)提问:你有机会中头奖吗?

2、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会发生:(多媒体展示)

(1)导体通电时,发热;

(2)抛一石块,下落;

(3)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C时,冰融化;

(4)在常温下,铁熔化;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参与到数学中去,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从而引出三个事件的定义。

3、概念提炼:

通过小组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这三种事件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类总结,提炼出概念,使概念更严密;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4、提问:由于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从表面看似乎偶然性在起支配作用,没有什么必然性。但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并深入研究后,发现随机事件虽然就每次试验结果来说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它却呈现出一种完全确定的规律性。这是真的吗?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环节。

5、实验操作:

(根据上面的提问,我设计了以下投硬币的实验)

第一步:请全班同学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硬币,每人做10次掷硬币的试验并记录下试验结果

并提出问题1:与其他同学的试验结果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二步:请各组的小组长把本组同学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

提出问题2:与其他各组的试验结果比较,各组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1)以上试验中,正面朝上的次数叫做频数,事件A出现的次数与总试验次数的比例叫做频率。

(2)频率的取值范围:(0,1)

第三步:请两位同学上讲台进行电脑模拟实验,一名同学负责动手实验,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实验结果,以作对比。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当试验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在0.5附近摆动,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0.5来估计正面朝上的概率。即P(正面朝上)=0.5。因此,对于给定的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而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P(A)。

「设计意图」根据提问一,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一次发生具有偶然性;针对提问二,发现实验次数越多,频率数值就越有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就反映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让学生通过第三步实验验证第二步实验得到的猜想,并从正面引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通过整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做”数学的精神,享受“做”数学带来的成功喜悦。并在此通过实例、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6、根据上面的实验总结出随机事件概率的统计定义。

「屏幕显示」对于概率的统计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②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③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④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意图」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体验合作精神。通过教师的补充使学生对概念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三)拓展应用,思维升华

思考: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前,裁判如何决定由谁先发球的,为什么?(课前让学生准备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到生活当中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四)加强训练,及时巩固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举例和自身的基础,我设计了两道关于三种事件的训练题,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理解。第(3)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分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选取哪一个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五)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提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①事件的分类: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②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③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是频率m/n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

④概率的性质。

「设计意图」小结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味与深化,使知识成为系统。让学生尝试小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补充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识。

(六)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课本练习1、2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让学生温故知新,同时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及时弥补和调整。

五、板书设计

课题

1、事件的分类

2、概率的定义表一 表二 表三 课堂小结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高中数学 循环语句1精品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总第 课时《循环语句1》教案

姓名 2012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深刻体会到循环语句在解决大量重复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减少大量繁琐的计算。【重点与难点】

重点: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学法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

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2.探究新知

循环语句格式是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1)WHILE语句的一般:

其中循环体是由计算机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构成的。WHLIE后面的“条件”是用于控制计算机执行循环体或跳出循环体的。

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

专心

爱心

用心 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

(2)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思考〗: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参照其直到型循环结构对应的程序框图,说说计算机是按怎样的顺序执行UNTIL语句的?

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 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提问〗:通过对照,大家觉得WHILE型语句与UNTIL型语句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区别: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

【布置作业】

P23习题1.2 A组 3 P24习题1.2 B组 2.【教学反思】

专心

爱心

用心 2

高中数学 3.1.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