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论文《关注习惯》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12-1020197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2 22:52: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文《关注习惯》

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新世纪学校小学部祝建萍

摘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先天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下形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识字习惯,使用工具书的的习惯,倾听、交流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阅读,自己学习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以及培养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等。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永久性课题,要做到常提醒,常示范,讲养成。

关键词:语文学习培养学习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习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决定一个人将来一生的成败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强调习惯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什么是?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促进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人们常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写字相当于门面。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扔掉了手中的笔,更习惯于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生活中,常常是提笔忘字。但反

观社会,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

1、牢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脯离桌边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树立“提笔即练字的意识。”

3、写字铺纸垫。

4、尽量少使用或不用使修正液、修正带。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汉语拼音教学,促进识字教学。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促进识字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街头„„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二、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经常可发现学生见到不认识的字直接读半边,“半字先生”层出不穷。如学生常常把“别墅”读成“别野”,更有甚者是不理解的地方断章取义,闹出不少笑话。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三、培养倾听、交流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艺术。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听了之后不知所言,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与表达和交流能力不同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于文字,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于声音,而倾听能力却没有独立的物质外壳,似乎难以捕捉,这就为其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倾听”虽无形,却往往交融于口头表达和各种交流活动之中。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交流”的习惯要从刚入学的儿童抓起,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四、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顾名思义: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要学好语

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如预习课文时,可以从题目质疑,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文,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题目中出现了引号?”然后通过其它同学的解答明白了这是文中父母评价语言的概括,所以要加引号。教学《梅花魂》时,学生根据内容产生了“为什么外祖父不和莺儿一起回国?”的疑问,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了外祖父年纪大了,所以不便长途跋涉。

五、培养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学校每周让学生背诵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并从一年级开始背诵《弟子规》。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六、培养阅读,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让学生坚持课前预习,课内阅读,课后复习的习惯。特别是课后复习,往往被学生忽略了,学习效率下降,作业质量很差。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现在我总是要求学生每天写作业前先看课本,结合课堂笔记,想想老师当时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七、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

课或课外学习过程中,都应养成随时圈点、批注的习惯。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做到课本即是笔记本,在课本上留下读书的痕迹。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人离不开阅读书报,但如果光读书而不做笔记,即使记忆力再好也难免有遗忘的时候,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留一点痕迹。但如果养成作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日后想用就会一索即得,还加深了对书籍的理解毛主席很忙,可他总是挤时间看书学习。他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提倡认真地学,反复地读,不动笔墨不看书。毛主席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八、培养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观察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增加人的记忆力。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天,从来都是素面朝天的我破天荒地在脸上涂了一点粉底液,看起来白了很多。走进教室后,班长眼尖地发现了我的不一样,然后问我是不是化妆了。我很高兴,他敏锐的观察力。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全班同学一起观察我今天还有哪里与平时不一样。结果他们像是用显微镜把我从头看到脚,并和平日里的我进行了比较。还有同学提出了建议:这样涂了,脸是白了,可是手还是黑的,还是平时的自然美一些。我夸张地表扬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这就是观察,这就可以成为你今天日记里的内容。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写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阅读别人的书籍时,遇到精彩的部分可以积累下来。同时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仅是小学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加强品德修养、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凡作家、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而且内容

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只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九、培养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中第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息外,还要能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电脑网络等手段来搜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预习课文,教师都应该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如有关这篇文章作者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与课文描写内容相同但体裁不同的文章。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看看其它也是写春节的文章,体会它们的重点内容安排上有什么不同。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并弄懂“光复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要求学生预习时搜集有关鲁迅的生平、事迹。每当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又进行搜集,搜集与课文有关联的故事,搜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故事等,然后进行阅读,无疑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把语文教材读厚。如学完《学会看病》,我又布置学生搜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进行阅读;学完《最后一头战象》,布置学生搜集《狼王梦》阅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训练,不断巩固,需要教师学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渐养成。对于习惯不够好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永久性课题,要做到常提醒,常示范,讲养成。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附:

少年儿童应该具有的主要良好学习习惯

1.热爱学习,2.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3.认真、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4.课前预习、课后复习,5.独立思考、勤于思考,6.自觉学习的态度,7.多读书、丰富知识,8.敏而好学、不会就问,9.学习用品管理好,10.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少年儿童需要改进的主要不良学习习惯

1.被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差,2.不热爱学习,3.学习不刻苦、知难而退,4.作业不独立、及时完成,5.不仔细、不认真、不求甚解,6.不求上进、不爱动脑筋,7.不会利用时间,8.不会读书和学习,9.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10.无明确学习态度

——摘自《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

第二篇: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曾有人这样比喻过: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而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好的习惯通向希望,坏的习惯通向灭亡。“习惯是伟大行动的指南”。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所事事地到处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一只木桶的容量由它最短一块木板决定的,一个链条的强度由它最薄弱一节决定的,同样,一个人最差的习惯、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深度。

贫穷是一种习惯,富有也是一种习惯,失败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习惯就是一张最好的名片。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后天来培养的。唯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受益一生,因为习惯决定命运。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我也知道随地丢弃废物、吐痰不好,可就是改不了。”其实,这位同学已经养成了随地吐痰、丢弃废物的坏习惯,要想改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说要想使坏习惯变成好习惯不仅要从小事做起,还要有毅力。当吃了食品之后,先不要那么着急把包装袋扔掉,走上几步,看见了果皮箱再扔;随身带上卫生纸,如果想吐痰,就让它派上用场或直接吐在痰盂中,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即使手里拿着废弃物也绝不会乱扔了,这样,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问问自己,你离开教室、寝室时会随手关上门吗?你在吃完手中的冷饮后会去寻找垃圾箱扔掉手中的包装吗?你在看到陌生人掉了某样东西时,你会马上提醒他东西掉了吗?习惯就在这些小事中被放大,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同学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你们。习惯于说声“谢谢”、“你好”、“对不起”,形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习惯于每天坚持锻炼,形成健美的体魄;同学交往中习惯于理解、宽容,便能化干戈为玉帛;习惯于去用心观察,才能形成好的观察能力;习惯于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每天变好一点点,几年以后,我们就会变得很好。如果我们每天变坏一点点,几年以后,我们就会变得很坏。生活无小事,百件小事加起来就不是小事了,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格,细节之处能决定我们人生的发展。

人们常说,“播下1个行动,便会收获1种习惯;播下1种习惯,便会收获1种性格;播下1种性格,便会收获1种命运。”我送给同学们几句话——“积1千,累1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扔1次垃圾,心灵就蒙上1层灰尘;捡1次垃圾,心灵就添上1块净土”、“好言1句3冬暖,恶语伤人6月寒”、“文明谦让,让出安全,让出和谐”、“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1辈子”„„同学们,希望你们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你们生命的精彩!

第三篇:关注农民工论文

王晓委员: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上发言。

中国青年网3月10日讯(记者 佟亮 马婷婷)今天下午三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就“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大会发言。

王晓说,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在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渴望体验城市文明,希望能在城市成长发展,人文关怀、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下,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劳动强度大,工作、生活环境不够好,生活单调;长期在外,缺乏必要的亲情交流,社会交往范围狭窄;竞争压力大,城市社会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不够,缺少稳定感;休闲娱乐方式贫乏,企业提供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设施覆盖有限,很难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王晓认为,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是对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对他们精神需要的尊重,也是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实际行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的、企业和社会格外关注、共同努力,把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近期可以实现突破的一个工作起点,充分尊重他们的精神文化偏好选择,注重针对多数人的普遍性需求,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实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在工作中既要关注“文化”,开展必要的文体活动、更要关注“精神”,帮助他们理解社会变化,理解今天的工作、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增强群体自信,确立合理的工作和生活预期。在此,王晓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在关注广大农村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农民工集中的社区、工业园区、企业等场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便于参与的文化服务,支持农民工业余文化组织开展活动。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通过手机、网络等新生代农民工高度依赖的媒体渠道,以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学习成长需求,支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他们合理规划和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呼吁企业更多地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特别是关注他们在收入与闲暇、收入与劳动强度、收入与精神愉快程度等之间的选择上发生的新变化,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在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工

作的同时,多关注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多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文化活动,帮助他们优先缓解压力,增加工作生活愉快程度,更好地在企业工作,增强企业的内在凝聚力。

三是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良好氛围。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促进城市居民与他们的情感交流。鼓励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多创作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反应他们普遍性需求的文化作品。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开放文体活动设施,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王晓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是共青团组织联系、服务和融入的重要群体。共青团将进一步加强驻外团组织和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建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常态化联系,因地制宜、针对需要、尽力而为地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深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并配合有关部门、借助社会力量,围绕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成才、情感婚恋、身心健康等需求,立足团的实际做好服务和维权工作;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团属机构的文体活动设施,办好各级各类“共青团周末剧场”;加强思想引导,开展励志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把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在成长道路上脚踏实地、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认为公共文化资源应更大程度倾向农民工

中国青年网3月4讯(记者 刘洪侠)“既没时间又没钱,我们能娱乐的项目非常少,除了打打牌,聊聊天就没有其他的了。” 31岁的北京新城国际小区保安张红杰无奈地表示,“我们都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但生活就像锁链,真得很难挣脱。”现在的张红杰和大部分工友一样只是简单地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看看电影、打打球。

有这样一群“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他们的前一辈,他们脱离土地的程度更高也更渴望融入城市,他们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60%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远离家乡与亲人,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却面临着劳动强度大、业余时间空白等诸多问题。他们渴望更多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休闲娱乐,渴望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如何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

解决农民工边缘化问题迫在眉睫

“每当接触到他们,我都会觉得这是自己经历过的东西。我常常想,如果我现在漂在北京,我最需要什么呢?”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女律师协会执委刘红宇不无感慨地说到。

刘红宇表示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化问题更加严重,他们已经脱离了土地但在城市生活中又缺少选择的余地,他们渴望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感受到群体的热情。刘红宇建议,从政府层面来讲,公共资源应该更大程度地倾向于他们,例如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等可以更多地为他们提供专场开放日。从社会层面来讲,应该广泛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帮助到其他人,在为他人奉献中找到乐趣,同时能够扩宽他们的接触面,实现人际关系的改善。

农民工艺人难获资金支持

已经在北京漂了很多年的王德志现在是个“文艺”人了,202_年,他和工友们成立了新工人艺术团,主要服务在京打工者,艺术团迄今已经进行了500多场演出,覆盖20多万观众。开剧场、办艺术节,所有活动都对农民工开放。但这种丰富自我精神世界的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困难。“艺术团怎样发展才能覆盖更多人?一直靠企业、基金会给予资金支持的艺术团遇到撤资该怎么办?”很多现实问题困扰着像王德志这样努力提升自己并服务工友的新生代农民工。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华威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宏坤表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已经不只是唱唱歌、看看电影就能解决的了,还需要靠他们自己争取,以及企业的投入,让农民工雇员在工作中获得尊重。汪宏坤建议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树立一些榜样性企业,把它们的做法予以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表示,近年来农民工的各方面待遇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推动。“‘文化’不单是艺术、娱乐等内容,更多的应该是以文教人,让更多人明辨是非,农民工群体和其亲属占到全国几亿人口,更重要的是普及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怕被嫌脏”的农民工急需平等和尊重

全国政协委员朱军对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独到的见解。朱军表示,有时候过度的关注背后就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真正的关心是从平等出发,需要发自心底尊重他们。“我们不能鼓励每一个农民都成为‘朱之文’,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我希望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精神层面受到真正的平等对待。”朱军建议公司及政府给予他们更多平等化的关怀,从而激发这一群体更大的创造力。

同是漂在北京的一位农民工工友对朱军委员的话深有感触。作为工地干活的技工,他每个月能拿五六千块的工资,但下班却不敢坐地铁、公交,因为“怕被人嫌脏”,何时体力劳动者能够获得真正的尊重,农民工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强大丰富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如何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已经迫在眉睫。郭为建议,可以考虑利用共青团、工会等群众组织开设更多的“夜校”培训机构,通过教育培训去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郭为表示将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把继续教育转化为更实用的技能,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切实的帮助。

代表委员建议:好好工作有前途 莫盲目攀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元河表达了自己对农民工的敬意与尊重。黄元河指出农民工群体由于经济、教育与生活环境的局限从而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他强调,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不应该只局限于这个群体之中,应该让他们与当地市民进行更多的交流。从精神层面来讲,当一个群体的生活充实起来,他们工作上的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当他们知道自己是有前途的,那就会更有干劲。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对这一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俞学文表示,农民工作为农村籍的城市居民,融入城市的愿望更迫切却面临更多问题,如处理不好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很多压力。作为一个从农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希望农民工朋友们不要盲目攀比,在工作中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真正地投入到城市建设事业中来。

第四篇:关注留守儿童论文

202_岳西县“留守儿童”

教育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点滴

王业精岳西县青天辅导小学0556—2420131

我地这几年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就越来越多,这给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利。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同学关系等方面都需要很好的引导,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生活,正常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我这几年在关注留守儿童上,是这样做的。

一、关注他们的学习

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生活上基本能够保证,但在学习上对孩子的要求不够严格,造成孩子学习的涣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首先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放大他的优点,时常表扬。然后在作业方面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使他们在学习上能养成主动的习惯。我班上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在杭州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他爷爷奶奶认为对他们的孙子,只要他吃好、身体好,就不错了,在学习上自己也不懂,孩子说作业做完了就做完了,从不检查。这个孩子每次的家庭作业都没有完成,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对学习不够认真。我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我发现这个小家伙很聪明,喜欢问一些有点难度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遇到有点难度的问题,就请他回答,不论他回答的怎么样,我都适时的给予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激励,他在学习上也认真了不少。这时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了他的想法,他好玩,也想好好学习。但是一玩起来,就忘了学习。之后我帮他制定做作业和玩的时间,并和他约定了相关的奖惩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约束,他能够主动地学习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年时,他的父母回来了,他很诚 1

恳的要我到他家去做客。我对他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快快乐乐,我就满足了,我就不到你家去了,你们一家人好好聚聚吧!

二、关注他们的生活

因为他们在家的亲人关系是隔代的,大多数由爷爷奶奶管护,爷爷奶奶大多年老体衰,加之农活比较多,文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只是一味的对孩子溺爱、娇纵或放任自流,辅导孩子学习少。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使孩子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孩子的衣食保暖、饮食起居,大都和爷爷奶奶们不同,有时缺这少那的。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理应充当其父母的角色。时刻提醒他们暖时脱衣,冷时加衣;时刻督促他们不能暴饮暴食,忍饥挨饿。天冷了,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们加,没有了就买;有时他们忘了带中饭,就弄饭或买方便面给其打尖。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年关回家时特地赶来向我致谢,我都是笑着对他们说,谁叫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呢!

三、关注他们的心理活动

这些留守儿童在家跟爷爷奶奶,很少和爷爷奶奶交流,又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有些孩子有点孤独,性格有些怪癖。针对这样的孩子,我除了在学习上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还在生活上对他们特别关注,和他们谈心,让他们多和父母通电话,了解他们父母的生活情况。一发现他(她)们闷闷不乐或郁郁寡欢时,大部分就是他(她)们想在外的亲人了,我就打电话叫其与亲人通话。这是他(她)们最快乐的时刻,看到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心里真的好甜哦!每次打完电话,我都和要孩子谈心,告诉他(她)们父母的不易,打工的艰辛,只有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才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才不会使父母为其担心和牵挂。并且和他(她)们一起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在温州打工,由于工作很忙,很少和她联系,她也很想念她的父母,又不知道他父母的电话号码,看着别的孩子有父母陪着玩,她既羡慕又嫉妒,怀疑她的父母不爱她。从而她经常一个人玩,看着她孤独的身影,我组织她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和她谈她的父母,然后又找到她父母的电话号码,让她和父母通话,了解父母的辛苦。然后根据她的特长,让她当了文艺委,经常和她一起举行一些小型活动,从此她变得活泼开朗了。

四、关注他们的人际交往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关系,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和同学闹矛盾,认为同学们都要听他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通过一些活动,让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有和同学们和谐相处,才能幸福快乐的健康成长。从而帮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经常亲自带他(她)们到留守儿童活动室,和他(她)们一起看书、下棋、打球、看电视等等。孩子们快乐,我也开心。

综上所述,对留守儿童,我们要特别关注他们,特别在心理上,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爱,让他们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第五篇:阅读习惯的论文

类 型: 文科教学论文 作者姓名:张玲

作者单位:商南县富水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内容摘要] 由于新课程的改革,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学哪一学科的知识,阅读是首要前提。而阅读习惯是否良好则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质量,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甚至终身发展。

关键词: 阅读 意义 兴趣习惯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每一个人学习其他学科和一生发展的基础。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最基础的能力,如何搞好阅读教学,是事关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生阶段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

由于新课程的改革,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学哪一学科的知识,阅读是首要前提。而阅读习惯是否良好则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质量,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甚至终身发展。而当前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不容乐观,长此发展下去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并且这个问题的解决会对实践中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终身学习。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是一个人获得间接经验的最主要途径,它直接构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学习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无非是四个字:听、说、读、写,即能不能听懂,敢不敢说话,能不能读懂,会不会写,这几条几乎就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尤其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利于形成优良的集体文化氛围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意义深远,而且对集体优良文化氛围的形成也存在巨大的积极影响。小学生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容易接受暗示、从众心理明显。如果个别学生在班集体内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很容易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这种由个别行为向集体优良作风的转变,在教师的正确组织引导下,是能够得到实现的。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对于小学生的生长环境来说,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卫生的习惯

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趴着或歪着头看书,最初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读书姿势和视力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理解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意自我保护;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做小动作的陋习,等等。

家长要经常观察并提醒孩子以正确的姿势阅读。理想的阅读姿势是双腿与地面保持平行,背部直立。椅子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椅子应该有一个直的面不是斜的靠背,椅子的高度应足以让大腿与地板平行或比平行稍高一点。每次阅读以30分钟为宜,看一段时间后应起立活动一会儿,而且在看书时,要教导孩子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强光下看书,书面要有稳定合适的光照。

(二)培养阅读时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对小学生来说,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有很多好处,可以集中注意力、加深印象、巩固记忆、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意思。鼓励孩子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对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诱导孩子积极思考,可事先给孩子设置几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鼓励孩子边读边想。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家长应及时给予解释,并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还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启发性很强、想象空间很大的书,要求孩子顺手写下自己的感受,但不强求每本书都写,以防孩子产生反抗情绪。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在课内凭借课文学会读书,但课内阅读有它的局限性,还需要依靠课外阅读来巩固、扩大、补充。但课外阅读需有阅读的主动精神、浓厚的兴趣,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所以,学校、教师、家庭各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形成习惯。

(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

首先,以教师的身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处于童真幼稚阶段,认知能力较差,最容易产生的是模仿行为,教师爱什么,学生也爱什么。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对读书感兴趣。其次,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各方面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培养。学校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可设立班级图书角,也可在黑板报上开辟出 “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的读书心得”等栏目。学生经常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往往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最后,家长也要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在孩子阅读的时候,尽可能为他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不要让孩子分散注意力。

(二)重视课外读物的选择和推荐

首先,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小学时期儿童处于知识的渴求期,他们对天体宇宙、大自然等未知领域充满好奇,每天有许多的“为什么”提出。教师可向他们推荐《动脑筋爷爷》、《十万个为什么》、《宇宙探索》等书,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他们会被自己的发现所激动。

其次,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入手。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介绍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向低年级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科幻小故事,以培养想象能力;向中年级推荐《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以培养感知理解能力;向高年级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以培养鉴赏评价能力。

总之,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在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快乐的阅读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陈珂《对〈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能力培养的浅析》; 2.《今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重庆地区适应性研究成果专集。

论文《关注习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