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文体活动简案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12-661219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8 08:16: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文体活动简案

2010-2011年吴苏路小学文体活动简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深化“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特色及教育成果,学校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赵作广

副组长:丁国山

成员:孙学芬 任宝忠 孙金玉

三、活动主题

展艺术风采,创特色校园,奏和谐乐章

四、活动内容

1、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单项对抗赛。

2、庆元旦文艺汇演

五、活动安排

1、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布置有关学校文体艺术节的相关事宜。

2、全面实施阶段(11月下旬——12.31)

六、活动措施及要求

1、对于活动的负责教师,制定详细地实施方案,并及时传达给各班班主任,让各班做好充分准备。

2、各班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全全负责及安排、训练本班学生

3、在训练过程中时刻将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安全、科学培养学生。

七、奖励办法:

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各年级分设一、二等奖各一名(一年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学校共评选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六个。

吴苏路小学

2010-9

第二篇:简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和初步欣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理解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揣摩诗歌生动传神的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的济世情怀,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点拨、想像,感受文中的意象,来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对意境的感悟赏析,对诗人情怀的深度把握。通过讨论探究,点拨分析,感悟联想情同身受来突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情境创设:插入自动播放10张草堂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2、提问:由题目获得哪些信息?秋风吹破茅屋的事件,并引出“歌”体裁“歌行体”

3、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4、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诗歌 感受诗韵

出示朗读诗歌要求:(1)把握感情基调(2)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听读诗歌 播放胡乐民朗诵表演 朗读挑战赛。

三、译读诗歌 感知诗境 出示译读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翻译 质疑释疑

用四字词语概括

描述眼前展现的几幅画面

四、品读诗歌 感悟诗情(1)感知诗人处境心境

(2)思考问题凄风冷雨透心凉,此时诗人的愿望是什么?表现诗人什么精神品质?(3)诗人推己及人的感情抒发为什么如此自然?

五、赏读诗歌 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鲜明,用词生动准确,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词、句进行赏析。温馨提示 默读品味语言,自主批注好词好句,提高鉴赏能力。如:(1)、“号”、“卷”、“挂罥”、“飘转”等动词的运用;

(2)、对“叹息”的理解;

(3)、最后一段的名句赏析。(表达方式、思想感情)

六、梳理杜诗 构建形象

出示《望岳》《春望》《登岳阳楼》

七、穿越时空 采访诗人

八、当堂练习反馈提高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背诵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的呼喊?

(二)、你会填写杜甫诗词名句吗

1、会当凌绝顶,()。

2、烽火连三月,()。

3、读书破万卷,()。

4、朱门酒肉臭,()。

5、窗含西岭千秋雪,()

6、出师未捷身先死,()

(三)、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九、课堂总结 引领向前

十、推荐作业 巩固提升

A类:默写全诗,自选角度赏析美点。

B类:默写最后一段并赏析本段的两句话。

第三篇:中国画简案

盐城市龙冈中学对外公开课简案

课题:中国画

学科:美术执教者:孙振东

授课班级:二(13)授课时间:2011年12月16日上午第二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

2、过程与方法:进行简单的基本功训练,学习中国画中基础的写意花鸟画得画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华写意画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生豁达的心态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能自己动手完成一幅中国画作品。

学习难点:体会中国画中的笔墨韵味(基本笔法及五墨六彩),并从中领会中国画的意境以及笔墨情趣。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讲解、示范、实践。

课前导学: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绘画工具等。

课堂教学:

一、导入导问

1、目标揭示:中国花鸟画的基本题材及画法

2、问题导入:掌握基本的笔墨技法

3、任务给出;讲解中国画的基本技巧,学画简单的中国写意花鸟画

二、质疑反馈

1、自主探究:学生自主练习笔墨线条的基本笔法:中锋、侧锋、顺锋、逆锋

2、交流反馈:相互交流水墨情趣

3、矫正梳理:教师从旁引导,示范,练习

三、迁移创新

1、回标巩固:在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基础上,尝试创作写生简单的写意花鸟画

2、迁移强化:引出“虾”,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写生临摹

3、创新应用:以“虾”为引子,适当拓展更多的花鸟画题材

课后自学:利用课余时间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尝试创作或临摹梅兰竹菊等常见题材 设计思想:采用“以点及面”的形式,着重从“虾”入手,深入讲解中国画得基本技法及绘画技巧,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第四篇:井底之蛙简案范文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夸耀、瞠目结舌、渺小”等生字新词。

2.通过读悟结合的方式,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

3.初步学会一一对应的句式。【教学重点】:通过读悟结合的方式,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教学难点】:通过读悟结合的方式,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短浅、盲目自大的人。【教学课时】:两课时 本教案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1.寓言图片激趣导入。

(学生先猜一猜图片讲的是哪个寓言故事,再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简单总结,引出课题。

师小结: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井底之蛙》。(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做游戏的形式轻松、活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学习;二是通过游戏中“说寓意”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复习一下寓言故事的特点(每个寓言故事里都包含一个道理),从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预习。

第一组:浸没 疲倦 窟窿 快活

夸耀 渺小 瞠目结舌

第二组:千里之遥 十年九涝

千仞之高 八年七旱 第三组: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 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2.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根据提示再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住在浅井中的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说:“我在()的生活真快活!”鳖向青蛙介绍了()的景观后,青蛙听了后,觉得自己()。

(学生根据温馨提示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起来说。)【设计意图:“熟读课文”是让学生达到精读课文的基础,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字词句、对课文的朗读、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进行检查,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三)读悟结合,体验“小”乐 1.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你从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井底之蛙生活得非常快乐?他快乐到了什么程度呢?你又是通过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重点强调:“尽情”“安然”“刚刚”“绵软舒适”“没有谁”“独占”“极点”

3.师小结:从这段的描写中我们仅仅可以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快乐吗?你还体会到了这只青蛙怎样的心情?(预设:体会到它很得意、很骄傲„„)

4.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来? 重点强调:“夸耀”、“没有谁”、“极点”。5.出示课件: 住在浅井中的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地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师:你能不能换个词语说一说?例如:描写井底之蛙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得意洋洋、眉飞色舞、张牙舞爪、神气、兴奋、骄傲、自大、炫耀„„)

填好之后再进行品读,体会井底之蛙的心理活动。

6.课件出示金钥匙:抓住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可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师: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7.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了井底之蛙的得意、骄傲和自大,那么你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出得意、骄傲、自大、快乐的语气。(生自由品读)

指名读、赛读,比一比哪只小青蛙读得最得意、最快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来体会井底之蛙的快乐、得意和骄傲,并能把自己的体会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读。】

(四)读悟结合,读出“大”乐

1.师过渡:这只井底之蛙一直这么快活骄傲吗?后来怎么样了?(听了东海之鳖对大海的介绍后,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么东海之鳖是怎样来介绍大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2.课件出示:大海图片,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见过的大海。(广阔、辽阔、无边无际、一望无际„„)2.课件出示:东海之鳖的话。

(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面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3.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大海有什么特点?(预设:大、深、无变化)

4.从文中找出一一对应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发现句式特点—— 一一对应(相机指导个别学生读出海的大、深)5.(把东海之鳖的话用诗歌的形式展示出来)东海之鳖就是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更加突出了大海的气势,把大海的气势读出来吧!(分组读)

6.过渡:生活在这么广、这么深、这么有气势的大海里,难怪鳖会觉得无比地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文本,挖掘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然后根据这种特殊的形式来指导学生朗读,借助文本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五)对比体会,明白寓意

1.生活在大海里,鳖还有哪些快乐呢?(预设:可以看到辽阔的天空、和朋友一起玩耍„„)2.课件出示:东海之鳖对住在浅井中的青蛙说: “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探出海面,潜进海里,(请生说,再评议)3.师引导学生对比鳖的大乐和青蛙的小乐。

预设:当鳖探出海面时,可以看到辽阔、蔚蓝的天空,而青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

当鳖潜入海底,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而青蛙只能看到一团团淤泥。

鳖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耍、嬉戏,而青蛙却总孤单地一个人。

„„

4.过渡:相对于鳖在东海的大快乐,你觉得青蛙的小快乐还值得它这样去夸耀吗?(不值得)所以井底之蛙听后(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让我们一起读东海之鳖说的话,记住他对井底之蛙的教诲。(生齐读东海之鳖说的话)

5.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见识短浅、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等)

师:后来人们就是用《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来形容见识短浅、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的人。7.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目光远大、谦虚好学、不自大„„)

【设计意图:通过仿写再次体会鳖在大海的快乐,而在体会鳖的快乐的同时,和青蛙的小乐进行比较,从而感悟寓意。】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师总结:但愿这个故事能像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的心里,让你的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让你更好学,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第五篇:雪花简案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人音版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八课《冬雪》 课型:以歌唱、即兴创造活动为主的综合课。

课例通过趣味性情感性教学,吸引儿童感受冬雪纯洁梦幻的美,体验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学习入境投情演唱歌曲,充分用音乐的表现性表达对自然与动物的热爱,憧憬下雪。

一、师生问好。

二、音乐导入。

师:你能来说说我在你心中的感受吗?

生1:很优雅的。生2:很有风度。生3:有艺术气质。

(通过简单的互动,使课堂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同时,亲切轻松的问话也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发声练习:用雪花飘起来的感觉哼唱

三、歌曲节奏教学。

1、通过几个杯子的“变魔术”,吴老师带领学生有层次地学会《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各种节奏。板书:X—

X—

O O O XX OX X OX X

OX OX O

XX

2、随音乐用“拍手”打节奏。

3、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用三角铁、碰铃、铃鼓、响板的不同演奏为歌曲伴奏,吴老师指挥。(通过几个杯子的“变魔术”,使学生在轻松自然又兴趣高涨的的状态下学会了歌曲中的变化节奏,这一“招”非常的新颖有效。)

四、歌曲教学。师导语引入。

1、欣赏“雪景”。

2、师:请你用一个词、一个字表达你现在最深的感觉。

生:美

师:两个字。生:美丽。师:三个字。生:真美丽。师生用“歌唱”的状态有感情的念:美—美丽—真美丽。

3、吴老师表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4、找“双胞胎”姐妹。

师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歌曲旋律。师:请你找找旋律和节奏很像。请几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拍一下歌曲前三拍的节奏。

5、齐唱歌谱。

6、生随师手指画旋律线唱。

7、随歌曲伴奏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8、学生随师琴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五、歌曲处理。

1、引入“圆滑线”唱。师:谁来到我们的歌曲中了?

2、引入歌曲间奏。师生合作唱。

3、情感处理并加相关动作。

全体起立“做动作”演唱“告诉小青蛙„„告诉小狗熊”。做动作唱“睡吧„„做个甜头的梦。”

4、引入“升记号”。

没有升记号和有记号的对比演唱,让学生体会升记号的作用,最后能有感情地加入“升记号”演唱。

师:请你用歌声表现“神秘”的感觉。

5、为歌曲选颜色。

以红色代表喜悦,蓝色代表亲切,粉色代表甜美,绿色代表生机勃勃请学生为歌曲的几段选择合适的颜色。选择好颜色后有感情地演唱。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唱。

六、尾声。

1、教师导语后请学生欣赏“冬天的梦”。

2、送“祝福”给小动物。

3、课堂小结:结合环保,保护动物。

我的收获与感受:吴老师的这堂课正如她课中学生说的那样:美—美丽—真美丽。整堂课扎实、有效,教师教态亲切、大方,富有感染力,“双基”的落实比较到位,同时,通过“画旋律线”、“动作表演”、“颜色表现”及乐器伴奏,使整堂课“丰富多彩”的同时使歌曲教学更加到位了,通过教师丰富的体态动作,“以情动情”来引领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而整堂课的节奏及难句,吴老师通过“几个杯子”的不断变化,变魔术似的有效渗透了,学生始终是在一个自然、轻松的状态中有效学会了整首歌曲的不同节奏,此外,歌曲中的“圆滑线”、“间奏”、“升记号”这些知识也是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会的,让我不得不佩服吴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观摩活动后,沈慧凯老师说道:“看了吴老师的课后,让我进一步理解了有效课堂,所谓有效课堂,就是要少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简单的不要复杂化,要发挥单元时间的有效性,注重“过程与方法”,花心思去处理,找到一个点有效挖掘。就像吴老师执教的课中歌谱教学这一环节比较朴实,通过教师的范唱—找“双胞胎”姐妹—画旋律线—师生一起用手指画旋律线,让我们在朴实中看到实效性。”张丹华老师充满文学魅力地说道:“对吴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设计——了无痕迹,动静结合得当。

2、语言亲切有效。

3、节奏——巧妙有效。

4、歌曲引领——深入有效。

5、很有专业精神。”我想:这次的音乐录像观摩活动,对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将带来巨大的引领与启发。

本课中,吴老师在曲谱教学中深入挖掘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在乐曲分析上,升记号、弱起小节、附点节奏,并没有讲解艰深的乐理,而是通过对比运用来体验这些极好的作用,注意学生的体验。尤其是升记号体现出雪花的轻盈的神秘感,通过对比聆听,有升记号和无升记号不同旋律后自己体会出来的,这种对音乐要素的关注成了本课一大亮点。

有一点遗憾的是,就是在弱起小节问题的处理上,老师直接用语言你来告诉学生这里要唱得轻些,而没有用老师的范唱或打手势来引导学生。

【案例】歌曲教学《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片段 第一步:聆听歌曲中的旋律,找找节奏型。

聆听3 4 5 5 5 5 5 | 6 5 4 3 2 2 2 | 7 1 2 2 2 2 2 |4 3 2 2 1 — | 找节奏型“× × × × × × × ”。

第二步:根据歌曲四句旋律由易到难进行节奏变化发展练习,并随歌曲旋律拍击。

第一句由 × × × × 发展变化为× — × — 第二句由× × × × ×发展变化为0 0 0 ××

第三句由× × ×× × ×发展变化为0× × 0× ×

第四句由× × × × × × ×发展变化为0× 0× 0 ××

第三步:聆听歌曲旋律,分别用不同打击乐器和着音乐用以上节奏伴奏。

【感想】这是我在浙江省特级教师音乐教学展示暨2007年杭州市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中观摩到的一节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执教的是杭州市胜利小学的吴瑶香老师,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闪烁着吴老师的教学智慧,课一开始就抓住了歌曲的旋律,安排了巧妙的节奏游戏,在循序渐进的节奏练习中自然渗透歌曲旋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节奏游戏中、教师动情范唱中以及找双胞胎雪花姐妹的旋律游戏中一步步达到熟悉旋律的目的。课堂中丝毫没有教的痕迹,有的是吴老师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感受,有的是多年所积淀的丰富的教学经验,那就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从播放歌曲音乐之声:(do re mi)和用纸杯找出节奏型:xx xx x xx,引出节奏变化发展练习x-x-000xxox x ox x ox ox o xx,再用打击乐三角铁、响板、沙球为歌曲《雪花带来的冬天的梦》旋律伴奏,为学唱歌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毛欣星老师的《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入了冬天那宁静,祥和的氛围,整节课都仿佛在“诗”中,在“画”中。用雪花飘起来这一形象的画面,调整学生的发声与演唱,而不是“用人做好了,声音竖起来”等抽象的词语来描绘,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四句歌词分别用白色(安静,洁白)、蓝色(关爱,呵护)、粉色(温馨,温暖)、绿色(生机勃勃)来形容,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

1、导入的设计:师生问好的创意。

2、音乐与故事结合贯穿课堂(富有童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打击乐器的有效使用。

4、课件的精细化。

5、背景音乐与主题的链接。

6、环保教育(思品教育)

文体活动简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