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2-111961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7 23:09: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面对当前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应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在夯实“一个基础”、抓住“一个关键”、突出“五个转变”上下功夫:

一、夯实基础,着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加强学习。乡镇干部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带领群众进市场、奔小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教育。重点是进行实事求是、群众观点的教育,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要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抓好干部作风建设。要在整改措施落实上下功夫,认真解决一些乡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淡薄等问题。特别是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处事不公、纪律松散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乡镇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三要积极探索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要寻找作风建设的有效“抓手”,使作风教育深入而具体,虚功实做,取得实效。当前要深化以“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为主要内容的“四民”服务活动,有效地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第四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教育。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创办农业推广基地、科技示范基地、乡镇干部创办领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有效形式,加强对乡镇干部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各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并适时组织干部带领农民创市场、搞流通,使广大乡镇干部成为有一定市场驾驭能力、熟悉农业科技知识、能指导农村经济发展、能帮助农民致富的行家里手。

二、抓住关键,切实选配作风好的干部进乡镇领导班子。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三、突出五个转变,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注重引导,由强制型向说服型转变。乡镇干部必须学会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把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转变为以教育引导、主动服务为主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民群众工作。

——依法行政,由盲从型向规范型转变。依法行政是新时期对基层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由于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大大增强。因此,广大乡镇干部要迅速提高依法治乡的水平,逐步把基层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强化服务,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因此,乡镇干部必须集中精力为民服务,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农村经济。

——公正廉明,由封闭型向公开型转变。“公生明,廉生威”。乡镇干部只有树立公正廉明的形象,才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优化环境,由压抑型向宽松型转变。宽松的工作环境,是必要的外部条件。只有宽松的工作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

第二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202_-02-10 16:48:27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继承、创新、发展相统一,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和规律,推进作风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

.明确作风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将求真务实精神和作风熔铸到每个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成为其

自身具备的政治品质,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⑴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我们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推动改革开放个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克服僵化保守、教条主义、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倾向,勇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努力把思想作风提高到新水平。

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作风是素质的综合反映,学习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每个干部都要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把握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从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自觉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学习理论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马克思理论的运用,着眼对实际问题发理论思考,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⑶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是被历史和现实、革命和建设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凡是实干的干部,人民就拥护,群众就支持;凡是重实干抓落实的地方,发展就快,变化就大。抓工作落实对改造干部作风具有根本发影响力,对形成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完成艰巨的任务,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世情、国情、省情、县情,因地制宜,坚持讲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不搞政绩工程和短期效应,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狠抓落实。

⑷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广大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民本意识,始终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少听汇报,多调查研究,真正扑下身子,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群众的经验,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探寻客

观事物的规律性,做到思路在基层形成,成果在基层检验。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才能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⑸领导干部要廉政当先,培养良好生活作风。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公生明,廉生威,保持清正廉洁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关键是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抓住世界观这个决定人的灵魂、思想、行为的总开关,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头脑,巩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发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防止和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

寞。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以良好的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把握作风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是求真务实的根本原则。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属性,作风建设同样具有规律性。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就是一个在认识客观规律、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和人为的手段,以优良的作风战胜和取代不良作风的过程。只有自觉第把握规律性,干部作风建设才能搞好。遵循客观规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做到四结合:

⑴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党性觉悟问题。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必须从加强教育,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觉悟入手。要结

合新的形势和干部的思想实际,扎实有效和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行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必要的集中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干部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筑起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各种利欲诱惑的思想道德防线。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规范干部行为的各种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及相应的程序性制度,使干部行使权力和履行工作职能时有章可循。

⑵坚持严格自律与强化监督相结合。作风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内因、外因的关系中,内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抓好干部的自律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引导干部把党的理想和宗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信

念,奉为自己立言立行的根本准则,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强调党员干部坚持自律的同时,也要重视他律,强化来自外面的监督。特别是要对干部职权的行使、权力的运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党员干部既接受来自党内特别是班子内的监督,又接受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

⑶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在作风建设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我们党成立多年来,培育了一系列优良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把我党优良作风主要概括为“三大作风”、“两个务必”。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又增加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抵制和战胜

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强大精神武器。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还应不断培育新的优良作风,并将其作出新的理论定位和概括。“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干部作风的新要求,是对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是在新时期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创新。

⑷坚持整体推进与领导垂范相结合。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抓干部的作风建设不能有空白点,而应整体推进。要结合从事不同工作、居于不同层次的干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工作,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在整体推进中,要特别注意抓重点、抓关键,抓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培养。领导干部是广大干部的教育者、引导者和示范者,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不好,对于正确决策的制定,党的事业的推进,党的形象的塑造,干部和群众行为的导向,都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从严治理领导干部。比起一般干部来,对他们更

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做发扬优良作风、抵制不正之风的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影响和促进广大干部作风的改进。

.探索作风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策略

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始终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营造浓厚氛围,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监督网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开展集中专项整顿,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

⑴营造浓厚氛围。加强作风建设氛围很重要,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氛围是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的为民意识,倡导讲实话、办

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健全和完善科学的作风建设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的具体标准、细化考核内容,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行风,改进评议方式,由重点评议服务态度、行业不正之风向评议管理、服务水平和效果转变,由印象判断优劣向按统一标准判定转变,把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组成评议小组进行评议与组织被评议部门管理和服务对象评议结合起来,并不断扩大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评议比例。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激励制度,激发广大机关干部参与作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争先创优”活动。在各行各业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逐步形成事争先进、业争一流、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

⑵强化落实责任。凡是讲究认真,严明责任,才能抓好落实。因此,必须坚持完善干部作风建设责任制。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作风建

设纳入目标管理。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述职制度,领导干部在述职报告中,要对自身加强作风建设情况和本部门、本单位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把廉洁自律工作向一般干部延伸,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完善的制度约束干部的权力,以严肃的纪律规范干部的行为。同时,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党政领导、机关党组织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抓好作风建设的责任意识,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让岗位和责任相统一,职务与责任相统一,地位与责任相统一,用实干抓落实去检验干部的作风。

⑶健全监督网络。监督是作风建设 的关键。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一要搞好内部监督。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等的有关规章制度,大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统一标准,组织检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开展情况,做好民主生活会的评估工作。二要加强专门监督。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督查机构,专门负责重要工作部署和作风建设的督促检查,改变过去有机构无专门人员,有人员无责任落实的情况。落实明察暗访和巡视制度,对重点工作或临时性中心工作经常性地进行明察暗访。三要强化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努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广泛了解群众对作风建设的评价。建立群众举报网络,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发现干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四要注重新闻舆论监督。加大舆论开放力度,组织和配合新闻单位对行业和干部作风进行明察暗访,对行业风气和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挖掘。加强

主动监督,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和社交圈。

第三篇:浅谈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

浅谈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

干部作风问题事关一个单位、一个团体的对外形象和影响。作风实,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对外形象就好,群众就信赖;作风不实,办不成事,群众就不信赖。乡镇干部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作风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为此,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干部作风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通过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通过开展“三苦”“四实”精神的学习,干部作风大为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信赖。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作风漂浮型。在做农村工作中,下村蹲不住,到村工作转一圈,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包联的村,用“摇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二是方法简单型。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做农村工作,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三是观念淡漠型。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四是不思进取型。这种类型的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认为个人发展无望,表现在工作方面,安于现状,消极应对,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目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存在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松了思想教育,致使政治理论素养较低。近年来,通过开展“三讲”、“四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的问题,有的地方长期不组织开展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致使不少基层干部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很少,特别是对上级涉及农村的各项政策,规定知之更少,导致宗旨观念淡漠,服务意识淡化,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感情的事。二是放松了技能培养,致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少数地方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认识不清,往往习惯于过去惯用的计划指令安排,而放松了对干部必要的技能培养锻炼,由此导致不少干部在指导农村工作中,对农业产业建设处于“门外汉”,无法实施有效地指导。三是机制不活致使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目前存在的人权、财权、事权不统一,导致少数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现象,上级主管部门的鞭长莫及管不着,基层政府无法管。基层工作人员无法开展正常活动,不少同志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一个乡镇,一个单位工作,致使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应注重“三抓”

(一)、抓领导,构建大纠风工作格局。一是领导重视作出表率。坚持把作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工作周密布署,阶段工作具体指导,定人定责确保落实。二是明确主体强化责任。坚持把落实责任制作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龙头”和重要抓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每年将作风建设工作各项任务进行分解,逐一落实、明确责任主体,量化考核方法,严格责任考核和追究,保证了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司之责。三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坚持构建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形成由主管部门负责、有关单位参与,具体负责制订方案、组织实施、推动落实。四是督查考评推动落实。坚持重点工作检查与整体工作督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注重工作质量和实效。形成激励机制,制定考评办法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二)抓治本,建立健全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制度创新机制。健全纠风工作的配套制度,出台纠风工作领导制度、协调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督查追究制度等;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制度,包括民主集中制、政务公开等各项相关制度;健全约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度,同时健全效能建设投诉受理及责任追究办法等。二是强化监督评议机制。普遍实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管理制度。采取多向联动、条块紧密结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形式,每年组织开展评议,对后进实行问责。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促其整改。

(三)、抓落实,推动纠风工作深入有效地进行。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和择校生“三限”政策,清理取消块规收费项目,查处中小学乱收费案件,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广大学生享受到宽松的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涉农案件。四是围绕建设“畅通工程”、“通达工程”,上路明查暗访,进一步治理乡村公路“三乱”现象。五是坚持纠建并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窗口、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府形象。

三、新形式下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

(一)强化学习,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广大干部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政策水平,依法行动和廉洁从政能力,切实解决广大干部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问题。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各类实用技术的培养,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指导农村经济特别是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的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问题。要切实加快“三苦”、“四实”精神的学习,大力倡导基层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人民群众衷心拥戴的干部,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二)开展作风整顿,解决突出问题。要紧紧围绕全县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总体部署,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关心、帮助干部增强培养,改进作风的愿望出发,坦诚相待,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的放矢的制定整改,提高的措施方案,通过整改,真正达到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干部交流,激发工作活力。干部的长期“静止”,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和精神不振,通过建立干部交流特别是一般干部的交流制度,使一般干部3至5年异地交流一次,并形成制度,既分化“小团体”,又消除了排外思想,激发工作活力,形成奋发向上,克难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强化领导,理顺条块关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理顺乡镇,人、财、事权划分,不论是条条管理,或是块块管的,驻在一个乡镇,其共同目标都是维护这个地方的社会稳定,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共同为建设小康社会出力流汗,各单位、特别是单位领导,思想认识要统一,从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维护这个地方的统一领导,形成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花塘乡:郭文龙

第四篇:浅谈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

干部作风问题事关一个单位、一个团体的对外形象和影响。作风实,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对外形象就好,群众就信赖;作风不实,办不成事,群众就不信赖。乡镇干部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作风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为此,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干部作风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通过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通过开展“三苦”“四实”精神的学习,干部作风大为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信赖。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作风漂浮型。在做农村工作中,下村蹲不住,到村工作转一圈,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包联的村,用“摇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二是方法简单型。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做农村工作,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三是观念淡漠型。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四是不思进取型。这种类型的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认为个人发展无望,表现在工作方面,安于现状,消极应对,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目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存在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松了思想教育,致使政治理论素养较低。近年来,通过开展“三讲”、“四教育”、“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的问题,有的地方长期不组织开展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致使不少基层干部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很少,特别是对上级涉及农村的各项政策,规定知之更少,导致宗旨观念淡漠,服务意识淡化,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感情的事。二是放松了技能培养,致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少数地方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认识不清,往往习惯于过去惯用的计划指令安排,而放松了对干部必要的技能培养锻炼,由此导致不少干部在指导农村工作中,对农业产业建设处于“门外汉”,无法实施有效地指导。三是机制不活致使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目前存在的人权、财权、事权不统一,导致少数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上级主管部门的鞭长莫及管不着,基层政府无法管。基层工作人员无法开展正常活动,不少同志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一个乡镇,一个单位工作,致使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

(一)强化学习,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广大干部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政策水平,依法行动和廉洁从政能力,切实解决广大干部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问题。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各类实用技术的培养,切实增强广大干部

指导农村经济特别是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的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问题。要切实加快“三苦”、“四实”精神的学习,大力倡导基层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人民群众衷心拥戴的干部,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二)开展作风整顿,解决突出问题。要紧紧围绕全县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总体部署,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关心、帮助干部增强培养,改进作风的愿望出发,坦诚相待,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的放矢的制定整改,提高的措施方案,通过整改,真正达到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干部交流,激发工作活力。干部的长期“静止”,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和精神不振,通过建立干部交流特别是一般干部的交流制度,使一般干部3至5年异地交流一次,并形成制度,既分化“小团体”,又消除了排外思想,激发工作活力,形成奋发向上,克难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强化领导,理顺条块关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理顺乡镇,人、财、事权划分,不论是条条管理,或是块块管的,驻在一个乡镇,其共同目标都是维护这个地方的社会稳定

,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共同为建设小康社会出力流汗,各单位、特别是单位领导,思想认识要统一,从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维护这个地方的统一领导,形成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乡镇领导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是团结和指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党的形象;他们的作风优劣,从某种角度上讲,反映出党风的好坏。因此,抓好乡镇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作风是面镜子。什么地方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什么地方的党风就正,民心就顺,干群关系就融洽,经济发展就迅速。相反,什么地方淡化作风建设,什么地方的干群关系就紧张,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就不足,经济发展就缓慢。当前,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和行动的出发点、落脚点,但也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在思想上,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人民、领导与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能否牢固树立这个观点,是关系到党能否经受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当前,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忘记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忘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以权换钱,行贿受贿,堕落成腐败分子,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

2、在学习上,没有树立起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个别乡镇的领导干部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水平最高,能力最强,本事最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们看不起群众,不愿意向群众学习,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死板、僵化的教条,没有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去开动脑筋,找准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结果导致某些决策失误,引起群众的不满与抵制。对此,他们不及时修正偏差,改正错误,反而责怪群众“落后”、“保守”、“思想僵化”。

3、在工作上,没有做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有的乡镇领导干部作风漂浮,两眼向上,两脚跑上,懒于下村组,即使下村组,也是走马观花,谈不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做事情仅仅靠开大会,发文件实行领导,做工作是有布置,无检查,对上级的批示虚于应付,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采取推诿、哄骗的方式打发群众,态度生硬,作风粗暴,拒群众于千里之外;有的是变相收费,变相摊派,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甚至村组干部为工作被打,也不愿给他们撑腰壮胆;有的习惯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很不注重自身的形象,把党群鱼水关系演绎成油水关系;有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工作,跑调动,搞走读,把政府的公务用车当成自己的私人小车,哪有心思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4、丢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当前,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和庸俗关系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错误的东西无动于衷,不批评、不制止,听之任之。有的批评下级轻描淡写,批评同级躲躲闪闪,批评上级遮遮掩掩;有的自我批评避重就轻,批评别人是浮光掠影;还有的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在党内不说,到党外乱说,遇到困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结果是软化原则态度,宽容落后情绪,迁就个人主义,助长歪风邪气。这些不良风气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说来是与少数乡镇领导干部放松党性修养,缺乏党性锻炼,没有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有关。这些都程度不同地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损害了党的形象,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影响农村改革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我们必须在作风建设上狠下功夫,使农村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1、搞好“三讲”教育,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江总书记说:“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乡镇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要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学习,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通过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的路子,实现农村经济的又一次腾飞。乡镇领导干部也一定要讲政治,不能认为讲政治与基层乡镇无关。江总书记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就是同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为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乡镇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农民的合法利益为最高利益,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决不能高高在上,漠视群众,脱离群众,甚至压制和伤害群众。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起坚不可催的群众观,从行动上正确处理好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乡镇领导干部

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