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华侨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12-917570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0 11:08: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华侨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1961年我14岁,第一次在侨居地的华侨学校参加国庆升旗仪式,记忆深刻,静思往事,如在眼底。

国庆那天,天,是那么地湛蓝,一望无际;空气,是那么地清新,透着令人陶醉的气息。我起得格外地早,穿上熨烫平整的校服,早早地来到校园操场,操场上早已挤满同学熙熙攘攘,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难掩的喜悦与兴奋。

不一会,校

铜管乐队抵达操场,形状各异的铜管乐器在晨曦里熠熠闪光。按老师的口令,我们排成整齐的队列,两名旗手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地迈向旗杆,迅速拴好国旗。“哆咪嗦嗦啦嗦……”铜管乐器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寂静的校园。紧随着略带稚气,然而雄浑有力的童声引吭高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雄壮的旋律中,五星红旗随旗手的缓缓拉动,迎着晨风舒展开来,冉冉升起,飘向蓝天。我们齐唰唰地笔直站立,仰起头,神情肃穆、凝重地向越飘越高的国旗行注目礼。那时那刻,我脑中闪过羡慕与向往,一个幼年永远不解的心结——像祖国的小朋友那样佩戴着红领巾,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向国旗敬少先队队礼。

刚懂事,从父母的言谈懵懂地知道,我们和左邻的缅甸人、楼下的印度人不同,是说闽南话的“唐山人”。进了校门,结识讲粤语、福州话的同学,狭义的闽南语“唐山人”扩展为讲国语(即普通话)的“中国人”。课堂里老师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的祖国。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关新中国的故事,辛亥革命、井冈山、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还有孙中山、廖仲恺、毛泽东、周恩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就这样伴随着激动人心的故事根植在侨童心田。是千千万万个侨校老师,用那滚烫的爱国心,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引领进华侨学子的童稚心里,让学子们心里装下祖国、装下国旗,懂得是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才有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华侨虽身居海外,同样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女。正如一位华侨音乐工作者作词谱曲的《我是光荣的中国人》:“在蓝宝石一样的天空里,飘扬着五星红旗……我是光荣的中国人”,每每唱到曲末的两遍复唱“我是光荣的中国人”就止不住心潮澎湃,作为中国人的豪迈与自信油然而生。

五星红旗,不仅承载了被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英雄故事,同样也承载了华侨至情五星红旗的动人故事。

——曾记否,1949年10月2日,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飘扬的第二天,缅甸爱国侨领徐四民便率领旅缅爱国侨胞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此后,每年国庆旅缅华侨都要升国旗,成为惯例。

——没忘记,北京补校同学向我讲述1960年印尼反动派猖狂排华时,他们是怎样翘首以盼等待悬挂五星红旗的“光华轮”来接侨,高唱《海外的孤儿有了娘》远涉重洋投入到祖国怀抱。

——长相忆,学友、同事陈强森,1966年为护卫我驻印尼大使馆的五星红旗,被抓进反动派牢狱,饱受法西斯暴徒的严刑拷打,始终英勇不屈、坚持斗争,保卫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更记得,我参与接待的余亚周等“41名华侨小英雄”,面对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毫无惧色,为捍卫祖国尊严,维护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和人身安全,与印尼反动派进行了40天的英勇斗争。他们在狱中精心制作了一面绣有“毛主席万岁”五个金色大字的红旗。

五星红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华侨祖辈因祖国的贫弱、落后,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泊海外,散居世界各地,他们从切身经历中对“祖国是靠山”有更深切的体会,具有更加浓烈的爱国情感。华侨的命运,永远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华侨永远集聚在五星红旗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切;五星红旗也永远罩着华侨,祖国永远为华侨撑腰!

第二篇:作家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推荐]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对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是小孩的人来说,那时村里放电影,就跟过节一样。

记着放电影消息刚传播开来时,村里人在大祠堂边乘凉或地里头干活时停下来碰头吸根烟时,“放电影”的消息足于让村里人越聊越起劲,人也越聚越多,消息也越聊越玄,而多少有点消息的人不知不觉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大^秘^书^网]就会被村里人所包围,成为聊天的主角,那说话的神情让你觉得以后消息全得听他似的。放电影的前一天,挂在树上的村喇叭就会传出播音员那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大家请注意,大家请注意,明晚将会有一场免费电影,地点在下乡万寿宫广场,影出时间明晚7点,到时欢迎大家前往观看……’,听着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全村的小孩都欢呼雀跃,心中特别期待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的傍晚,大人们也早早地从农田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大^秘^书^网]里回来,匆匆吃完饭,做完今天的所有家务活,就一人提着一条小板凳,拉着或抱着自家的小孩兴冲冲地走路去广场。迟些从地里回来的人,路上碰见要去看电影的人总会请他帮忙占一个位置。有些邻村的家庭用一辆老式自行车拉着三、四口老少(车把头有时坐小孩子)赶好几里路,也匆匆赶来看电影。一般人都是提前到广场先占好位置,等待电影开播,而我们这些小孩们总是喜欢把位置占在电影播放员的身边,这样既可以观看师傅换胶带,有时还可以伸出小手让灯光投在手上,使小手出现在屏幕上。当时的电影是把一个直径约20-30cm的中间带孔的圆形胶盘,套在一台小机子上(应该是发动机吧),后面再放一台灯,在距机子约10米远的乡村戏台上拉着一面约长4米宽6米长的白色布(相当于屏幕),机子发动时,很强的灯光就会投射在胶盘上,然后透过胶盘投放在白布上。

电影开始前,整个广场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大人们在闲话家常,小伙子们在不断搜索中意的姑娘们,老人们在打瞌睡(他们来一般也是图个热闹),小孩子们则在不断的嘻戏……。电影正式开播,全场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大^秘^书^网]顿时哑雀无声,好像是有谁下了命令一样,那时公放的电影一般都是演一些打鬼子的,演的激动处,全场是一片欢呼声,演的伤感处,就会有些人悄悄的抹泪,然后再紧张的看一下四周是否有人发现自已的失态,最后又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看电影……。电影看完了,广场上的人也散了。一场电影可以给人带去快乐,也可以给人带去回忆,也许还可以给一些小伙子们带去爱情。

曾经经过的岁月,就像电影一样,在人们的头脑里一逝而过,留下的是深深的烙印与回味……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三篇:村民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一直生活在农村,也一直感受着农村的变化以及农村带给我的变化。

拿起小时候的一张照片,思绪飞回到了十多年前。听妈妈说,在那个时期吃个鸡蛋就是种奢侈的生活,家禽生的蛋多数都是被卖掉的,留下的几个也是省了又省才吃了的。那是她们织布的工厂组织拍的大合照,妈妈抱着我,我手里拿着塑料的插花。妈妈说,当时我吵

闹着要吃旁边一个小孩手里的鸡蛋,又不好意思向别人要,就拿了厂子里的这束插花哄我的。那张黑白照,那件事在脑海里还有些隐约的记忆,我还记得,当时身上穿的那套衣服,后来又转手了好几个小孩,再后来也不知道在谁的手里终止了流传。

小时候的照片也就几张,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我都好好的保管着,那是一份很珍贵的记忆。第二张照片是我最得意的,大概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跟大伯家的女儿在当地一个照相馆照的。剪着齐耳的学生头,穿着订做的白黑格子的小马夹,记得当时我们俩激动得把头发梳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摆了很多姿势,挑了最合适的一个姿势照下的。当时相馆的相机像素不高,照相的技术也不行,所以照出来的自己脸白的很,反而有种“隐约美”,现在还老拿这张照片炫耀当时的自己。这张照片也是我第一张彩色照片,在当时应该算是很奢华、很值得欣赏的一张了。

第三张照片是初三的时候跟同学一起去拍的,有了华丽的背景,有了更多的现代的元素;第四张、第五张以及往后的越来越多的照片都一点点的在进步,融入了更多先进技术,也反映了社会在一点点的前进,这些照片就是社会进步最好的缩影。

看今天,住进了高房,拥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家里还正筹划着买个汽车,这些变化都在农村千家万户那儿带来。一座座小区、别墅像雨后春笋般竖起,一辆辆汽车在崭新的国道上奔驰。以前,农村人很少懂知识,只知道劳作,像父母这一辈的上到初中的也不多个,出来干苦力活的还是占多数。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奶奶还经常让爷爷教她识些字。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机器进入农田,收割机、摘秧机以及打药水的那种先进的机器也成为农民首先考虑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前七八年左右村里出个大学生全村人都跟着高兴,都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喜庆的话题,而现在一个个大学生在农村出现,考上大学已经不再是那么神圣,不可触及的事情了。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喜欢听妈妈讲她那些故事,讲她做姑娘的时候卖馒头的故事,讲她们兄妹因为东西分配不均匀而吵架的事。再想想现在的我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我充满了感激,感激社会主义,感激这60年来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没有这些,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祖国经过这60年来的艰苦奋斗,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

五、神

六、神七以及嫦娥的成功发射,中国在向世界证明自己。虽然有雪灾,虽然有地震,但压不垮中国人的脊梁,在这些灾难中涌现出的人和事更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希望。中国人是压不倒的,中国精神会永存。

在这六十华诞之际,我要感谢祖**亲,是她带给我们巨大的改变,是她让我们在世界面前傲然屹立!城市的发展、农村的进步都离不开祖国,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喝彩!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农村将会更加繁荣,祖国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小卖部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国营冰果

小孩子张开手,钢蹦儿发潮,有点儿热。卖冰果的把小孩子递过来的钢蹦儿揣进兜,小孩子递上来的眼光也用眼接住,自行车靠紧身体,扭过身,掀开车子后面的箱盖。小孩子的眼光一下扎进箱子,那些家伙隔纸往外钻冷气。小孩子捏稳冰果棍往下撕冰果纸,冰果粉色胴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与小孩子的目光里。冰果胴体半截送进小孩子嘴里,冰小孩

子,小孩子美得眼发直。凉意在喉咙处,往下凉进食管、心、胃、肚子,往上一路上窜,凉遍后脖梗子,凉掉后脑勺。小孩子用舌头爱那胴体,生怕很快舔光。牙齿暂时闲住,残剩不多的冰果快从棍上掉下来了,小孩子才把所剩无几的冰果咬进嘴。咬冰果棍,想嚼尽渗入棍里的味儿。小孩子的口水往棍里渗。小孩子的心思在吃冰果上,眼里全是冰果,这个时间,太阳能觉出自己在天空移动了几下。小孩子觉得冰果吃完还有下次,还有明个儿,从来不想有些事的突然结束。冰果的叫卖声在村里终止,夏天结束,下个夏天还没到。要是起曝天,卖冰果的上午来。小孩子手里攥钢蹦儿在屋里起急,盼着卖冰果的喊声早点儿响。沉不住气,跑到院门口的路上,张望到村口。卖冰果的人骑自行车,车后面驼箱子,使者般连人带车带冰果箱子扎过来。卖冰果的人若是改道,奔别的村子骑跑,冰果!国营冰果!的喊声渐远,小孩子的心会被这声音往外薅,冰果箱后面蘸红油漆写的“国营冰果”会把小孩子的眼拉出框。

小孩子来回在嘴里嗍喇,冰果一口舍不得咬。冰果嚼着吃太奢侈,没一个小孩干得出。

“国营冰果”到在近前,大人小孩还要问是不是国营的。卖冰果的无论喊出来还是冰果箱后面明晃晃写有“国营”,买冰果的就是不放心。卖冰果的说是,大人小孩才肯掏钱买。不是国营的,就好像是走街窜巷打把式卖艺的,卖它们的主儿,瞧上去眼发贼。吃的冰果再甜,也不是糖甜,搁的都是糖精。似乎国营的像坐地户,知根知底。卖国营的冰果的仿佛是有慈心善目的老者让他装上这东西给众人送好玩意儿来了,人瞅上去冰果吃上去没不放心的地方。我妈说我表弟拿五块钱买一串儿冰果遭糊弄,卖冰果的看我表弟几岁,给他拿一根冰果揣好五块钱故意没找钱。骑车跑掉,喊没喊“国营冰果”不得而知,当时冰果五分儿一个,最多一毛。除了拾元,伍元是大票儿,几岁的表弟郁闷到几岁无人问,这事儿,我妈当笑话讲了。几岁的孩子花五块钱买根冰棍,再没心没肺,不知道五块钱的冰棍咋吃的。我三舅初中毕业没考上重点高中,念初中,附加题一个班没谁做得上来,我三舅做对了小轻松。我三舅到我家,我爸帮忙给他锤巴了个箱子卖冰果。像要把他装箱子里似的,我三舅闷屈,半天没听他冒半句话,脸比箱子里的东西冷。箱子里层絮棉花,包好塑料布,我三舅推车出门,开始一场不情愿的出征。从县里批发一箱冰果回来,我三舅想在他姐家周围的几个屯子开卖,他不敢在他妈家的屯子操练,把脸往哪儿搁的事儿不可控制地往起翻。冰果!国营冰果!始终没冲出我三舅口。冰果!国营冰果!!在我三舅肚子里打转,旋上口腔,蹭到舌尖。我三舅硬生生往下咽,喊五分钱一根!更不可能。冰果!国营冰果!五分钱一根!!得一气呵成,不停顿,顺畅了,是一梭子,卡壳了,喊的、听的、想买的个个心里堵。我三舅堵得慌儿,箱子里的冰果没法沉住气,发软融化。我妈他姐临出门嘱咐过他三弟,卖冰果要喊别不好意思。这话我没必要往心里去,只当耳旁风。我肯陪我三舅走一天,就是惦记多吃几串儿冰棍。听说有的大孩子卖一夏天冰棍能挣一辆自行车,新车骑在路上,很牛气。自行车总得旧,车子崭新,但锃亮的车圈很快锈蚀,前程终归暗淡。我三舅推车看前面几步远处,我俩嘴各自闭牢,只允许气儿出入鼻孔。冰果卖出一根还是两根甚至一根没卖,我实在记不清,化了的冰果吃到嘴没有也没印象。我姑家表妹豪气,去我姑家,表妹带我到镇上批发两大袋冰果,冰果店的门脸儿上未见“国营”二字。冰果几乎没花样,冰凉棒硬就行,拎到我姑家吃个够。

大人不仅问是不是国营冰果,还讲价。国营冰果好卖,都拿私人冰果店当小作坊一个,似乎感觉小作坊还一个个偷偷摸摸在开。一个卖冰果的小子,身上的半截袖花哨,喊声阴柔,他来过我住的村子几次。记住他的怪动静,“国营冰果”往身体里凉的时日消失。河流向前流顺理成章,想不到某一天它干涸断流。县里正街马路牙子儿上摆有一台冰柜,冰柜旁一个老太太默不作声,有意无意打量行人。冰柜上有白色的“雪糕”二字,这个大家伙是漆有“国营冰果”几字的木箱子六个大不止。

第五篇:个体经营者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俺唠唠俺家的事儿

俺家一共四个孩子,六口人,一男三女。大姐40年代生人,二姐和哥五十年代生人,俺是六十年代生人。俺家的姊妹相继在新中国成立之既陆续出生。

俺出生以前,俺家也是六口人,因为俺家还有个瞎眼爷爷。既然是出生前,那就是说四五十年代的时候,俺家住的是面积十二平方米的小土坏房。那时全家六口挤在一铺炕上。俺出生

后,俺家依然是六口人,俺爷爷走了,爸说可能爷爷是想给俺倒地方。因为那铺炕再加一个人的话就没法睡了,人都得挤成面条。

俺出生后,不但挤走了爷爷,还把妈妈挤进了医院里。因为俺的出生,家不像家,人不象人了。有一次,大姐为俺们姐弟做饭。俺们都眼巴巴地趴在炕上等着玉米面粥能快点好。那时大姐还不会升火,把屋子弄得冒烟咕咚的。突然,哥哥翻了白眼,俺也口吐白沫,二姐和大姐回头看俺们时都吓坏了,她们跑出去叫人,可刚把门推开就同时一头栽倒在地。匆匆忙忙赶回来做饭的爸爸见到这个情景,知道俺们全都煤气中毒,他把俺们全都抱到门外通风,俺们才一个一个的缓醒过来。爸爸眼里含着泪看着俺们,满脸的歉意和无奈。

等俺三岁时,俺家搬家了,搬到有一个偏厦子的住房里还有一个大菜园子。二个姐姐搬到偏厦里,家里可就有空地儿了。在这里俺头一次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在炕上跑了。

菜园子更是等于救了俺一家人的命,俺们全家能吃上不用花钱的菜了,省下不小的一笔钱。俺家的日子随着时代车轮的飞进,越来越好了。

俺大姐这时也上班了,那时她是个纺织女工。她是个顾家的人,为了让家人住得更舒服些,她住到单位宿舍里。她加班加点地工作无怨无悔,挣的工资一分不留全交到家里。有时累得会昏倒在岗位上,醒来后依然顶岗工作。俺家的经济危机缓解,大姐功不可没。

七十年代,俺家又搬家了。房子变成了五十平方米,越来越大。可住的人越来越少:大姐出嫁走了,二姐和哥同时下乡,所以俺就受益了。到了俺这里就没有上山下乡一说了,俺是个幸福人。那时俺牢牢地记着老爸说,要是能天天吃上馒头吃上豆腐,这日子就更知足了。俺就发誓长大后一定让爸爸吃足这两样。

等到八十年代时,俺二十多了,也出嫁了,婆婆在他的家里给俺腾出一间大卧室,算是俺的新房。那时俺刚结婚,还正怕羞的时候,大热天的不敢开门,整个房子成了桑拿房。公公婆婆和妹妹弟弟住在一个小套间里,不知他们有多难受!因为娘家条件比婆家好,俺常赖在娘家里。这样可以缓解婆家睡觉的痛苦。那时,俺和先生说啥时候不用烧煤了做饭的活儿俺全包;俺还说啥时候通暖气,冬天的衣服俺全洗;俺就这样叨咕叨咕就不知不觉中啥都有了。

九十年代,俺和先生的工厂同时关停并转了,俺们双双下岗。于是,俺们背景离乡来到山东威海。在这里打拼一年后,俺们分到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住房,这是俺至今住的最大也最敞亮的房子。

与此同时,大姐也住上了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二姐迁往石家庄后也住进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大房子,哥哥也一样,住上了新房。爸爸再次搬迁。

现在,大姐退休了,她有二套住房,胶东一套,东北一套;二姐也是,石家庄一套,成都一套;哥哥是坐地炮,没走出过家乡,但他家的房子也是三套。爸爸也住在老家最好的小区里,享受着天伦之乐。我呢,也算是住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小区了。公公去逝,弟弟妹妹都凭着自身的努力有了新房子,婆婆还留有一套房在出租。

60年转瞬即逝,俺看着俺的家,从一个六口人挤住的小土坏房到现在一个人要住几个房间的变化,俺怎么能不感慨不激动不感谢新中国带给人民的经济实惠?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但无论到了哪个年代,我们都无法忘记1949年,中国首都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挥动他有力的大手宣布“新中国成立了”那震撼全球激动人心的场面。尽管那时穷一些,困难一些,但是大家齐心协力勇往直前。6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突飞猛进,再也不用几口人挤住在一起,再也不用拉黄泥拣煤核升火做饭,耽心煤气中毒;玉米面成了现如今的高级食品,老爸再也不说只吃馒头豆腐就行了。老爸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的旅游都超出国际线了。要不是西藏海拔太高,老爸年岁太老,西藏一定会留下老爸的足迹。

一天,八十岁的老爸突然欲打二十多岁的邻居小子。原来老爸有个习惯,当大家聚在一起时总免不了谈谈国家大事和经济起降之类的问题。当时,小子说邓小平好却数落了毛泽东的一堆不是。老爸和他吵起来。老爸说:“毛泽东是多么伟大的人物,要不是他打下江山建立新中国,咱们哪有今天?你不要只看石头砸开了,你要知道只有以前一下一下的铺垫才是石头开裂的重要基础。”小子小声说了一句:“毛泽东有功有过,不能功抵过。”这一下把老爸惹翻了,举手要打他,“兔崽子,你越活越回陷,没有丢泽东哪来的的新中国,你滚!”老爸说这话时脸都气白了。小子见大势不妙,起身就跑,边跑边

说,您老别生气,我是从网上看的。老爸依然气势汹汹,说你那么大的人了你自己不长脑袋啊!

以小见大,从我们小家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今天的新中国的变化。当然,正象小平同志所说:当你推开窗子的时候总免不了会飞进几只苍蝇。那些没有经历过过去艰辛的年轻人,哪里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西藏和{mod}的的事件,有许多蒙懂

无知的年轻人被坏人教唆参与其中。我们的祖国历经苍桑岁月走向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紧握接力棒一棒一棒的把历史史命传承精神可嘉。

做为新中国的一员,我们都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维护我们国家的和平,也就是维护我们的幸福生活。团结起来一致对那些分裂主义者掷臭鸡蛋,让他们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华侨庆祝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