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乡土中国》有感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12-969182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0 17:45: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看完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中的“法治”有了一些了解。

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一方面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方面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多少有点数典忘祖的味道。在中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百分之七十,国家要真正的实现现代化和富强民主,三农问题就不容忽视。城乡之间的差距,如何让城里人认同乡下人,这些都需要解决。实体需要平等,观念也需要平等。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了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来自农村的人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都有点了解。在乡村,整个村里的人或者旁边几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这种熟人社会,即使发生了纠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私了,或者找个德高望重者来作中间调解,事情大多会得到满意解决。如果迫不得已打起了官司,这两家目前的纠纷解决了,但在乡村也可能就从此变得老死不相往来。通过阅读《乡土中国》,我更赞同乡村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未必所谓的人治就比法治的效果差。

谈到乡土社会如何治理时,书中分析了传统的治理方式“无为而治”、“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传统的礼治,需要道德的不断加强。礼治在乡土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大家靠着习惯为自己树立的规矩形成的道德,乡土的人就应当按照规矩办事,违反了,就会受到规矩的惩罚。虽然有些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它可以维持乡土的熟人关系。礼治在传统社会重要,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

第二篇:《乡土中国》有感

看乡土中国的发展轨迹

—读《乡土中国》有感

园林学院 宋洋 20092055110

1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其著作《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讨论中国当下遭遇的种种问题,如果想要深入一些,就免不了要追根朔源,分析一下问题产生原因和历史背景,其中自然会把话题带到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的本性上去。中国社会曾经是何种面目?现在是什么模样?变迁如何进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可以延伸到当代的诸多领域,以助我们理清自己国家的脉络。

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模式,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书,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但书中的诸多论点依旧是振聋发聩,费孝通先生勾勒出的那个中国仍未消逝。

如果说乡土代表了传统的话,那混凝土就是一股现代化的力量,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正在侵蚀那个乡土的中国。

如今,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状态。在农村,青砖绿瓦的乡土建筑逐渐被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小楼所取代。

从乡土到混凝土,是一个漫长而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就像地质运动一样,威力巨大,不可避免,时间漫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抓住时代的脉络,紧跟时代,再幸运一点,还可以对时代推波助澜一下。

从乡土到混凝土,这是中国正在走的路,毫无疑问,混凝土都绝对不是终点,但若我们想走向远方,至少要先到达这一站。

第三篇:《乡土中国》有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XX村委

我们村委几个人,大多都是50后,也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人,高中学历的我们在同龄人中应该算是有点知识文化的了,不过我们当时能上高中,是学校、村里推荐的,不像是现在要考试,考试比推荐要公平多了。

我们中有二十岁不到便在村大队(现在叫村委)任职的。经历了中国的农业文明到今天的工业文明,经历了人民公社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亲眼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姓缺穿少吃的农业国发展到如今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国家,究其原因,还是我们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因素。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现在我们都已快六十岁了,儿孙业已满堂,生活的经验就像是一颗颗尘埃,慢慢的落定到我们这代人的心里,使我们处理农村的事情得心应手。这五十多年来,我门几个从没离开过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打交道的,也是这片土地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我们几个都喜欢琢磨事儿,这大半生,都在琢磨农村的土地,农村的人,可心里总是有一种抓不到事情本质的感

觉,自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切思想与认识,就像是落叶找到了根一样。

费先生在六十多年前就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决定了中国社会、中国人的乡土本色,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中国社会的基层单位是村落。老百姓世世代代与土地打交道,与一块种地的熟人打交道,彼此之间不流动造成隔膜,这与现在的市场经济、陌生人社会是不一样的,市场经济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打破壁垒,资源自由流通。熟人社会依靠家族礼法来管理,陌生人社会靠的是人们用法律来管理。维持礼法的是传统,维持法律的是国家权力。

现在看来,虽然我们搞市场经济已经几十年了,但我们的基层依旧是农村,农村的人,乡土气质还是很浓的。熟人社会的办事思路有它的诟病,比如我们遇到事情先去找熟人,因为有人,所以我们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因为有人,我们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其实,这与要求机会平等、体制公平的市场经济是不符的。在今天这个社会又及会造成法律、制度执行的不公平。费先生也曾看到“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

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时期,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土地。中国的基层如今还是农村与农民,熟人社会的行为习惯也有它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民间纠纷、民事经济纠纷领域,既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又可以大家一团和气,相安无事。当然,有些领域是不行的,那会滋生问题。农村,还是有农村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琐事靠费先生说的熟人社会的那一套,大事还得依靠法律。

费先生的《乡土中国》从根上点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以及在这种社会下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我们现在的农村,也正处于费先生所说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费老的书对我们今天从根本上认识农村事务、解决农民问题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四篇:乡土中国有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是在乡土中。土地是我们劳动人民的命根子。我们耕种要靠它,生活要靠它,人们在土地上耕种,是土地赋予了他们生命。如果没有了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最悲惨的,如今我们党和国家都十分关心我们的农民兄弟,给予他们生活上和经济上的帮助,让我们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真正成为繁荣富强,独立自主的强国。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的,这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由己及人,像把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一圈一圈的水波纹往外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水波纹”关系,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推,最外一层是关系最浅的,几乎看不到任何于自己有什么利益关系。比如,在社区中,常会有一些居民高空抛物乱扔垃圾,不仅给过路人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也影响了社区的环境整洁。媒体也经常进行不要高空抛物乱扔垃圾的宣传,小区也有文明公约等,但那些居民只要没有给你抓住,还是照扔不误,且不说是不是公德问题,单说为什么要往楼下扔垃圾,他们自己肚里最清楚:因为那是国家的地方,不是自己家里。产生“水波纹”现象的客观原因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家文化所造成的。孔子强调就是水波纹向外扩张的推字。先得承认己,并加以克服于礼,克己等于修身。“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的乡土性还表现在,很少迁徙,血缘关系依托于地缘,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内部交往。几千年以来,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拒绝改变。因为这里有他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风俗习惯。一旦离开生长的地方,他们将失去熟悉的一切。所以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在家庭、单位、学校、社会,处处充满着关系,可以说如今的社会离不开人际关系,否则就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我们中国人办事情很少讲规则,没有规则意识,我们更多的是讲交情和门道,有交情和路道的人就能有好的出路,就能办好事。正如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多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了。不仅如此,如果你是一匹好的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来相中你,等于没有机会。但是在伯乐身边的一匹好马,也可以被他相中成为一匹千里马。因为被相中是要在伯乐的视野范围中,否则再好的马,伯乐也看不到啊。所以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道德的特殊性。在中国社会,每个人的待遇并不是总是平等的,它总会受到关系的亲疏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影响。

读到无讼这章里面,我也有一定的感想,中国是礼治社会,礼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简直就是个野蛮人,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肯定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中国人一般不喜欢对簿公堂,总是喜欢调解私底下了解掉。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就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老祖宗流传的规矩进行,都是以教化为主,人们从小自幼父母就会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现在在电视中放的《新老娘舅》节目,就是调解节目,人们就是不想去打官司,希望通过调解这个渠道来化解矛盾,如今的调解与过去的教育形式的调解不同,更多的是主张以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或家庭的切身利益。

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转型阶段,现代性与乡土性正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和强大的国家,必须要处理好转型的问题。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行以法治国,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第五篇: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偶得闲暇,手捧一本《乡土中国》随意翻阅,本以为冗长的文字不会吸引住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独特犀利的观点和文字所散发出的原始自然的气息,感染了我,让我领略到了社会学的魅力,从作者身上和书中我获益匪浅。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是一位学术大家,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怀着对学术的无限热爱,历经十多年到农村实地考察并深入思考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中国当代城乡群众的特点,潜心治学,伏案而作,著以《乡土中国》传世。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学术的道路是清贫的,学术的道路同样也是艰辛的,但是真正的学者从来都是安于清贫,在艰辛的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传承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费孝通先生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代学人的风范,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社会学这门外来的学科真正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我不知道我们当代学生应该用怎样的心情去缅怀如此伟大无私的学者,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自己对社会学的使命,没有选择享乐,而是奉献自己所有的力量,为社会学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乡土中国》是他的杰作,更是社会学学科的宝贵财富。

从费孝通教授的身上,我看到了谦逊、朴实的学风,是的,一代大师尚能如此,我们作为学生就更应该要踏实学习,潜心研究学术。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深入人心。书中深入而贴切地描述了中国城乡传统形象,费孝通教授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对许多问题作了深入剖析,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带“土性”的中国乡村社会。中国人带有原始的乡土气息,中国光荣的历史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乡下人代代种地为生,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对土地有着原始的亲切感、敬重感。他们靠种地谋生存,更加明白土地的珍贵,也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在他们心中,土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地位相当高,甚至可以与他们的生命相提并论,而非低贱下等的。我认为,虽然乡下人在科技文化、文明等方面远不及城里人发达,但他们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依附体,没有乡下人,何来城里人呢,没有土地的孕育,人类社会又怎么会进步,没有种植业,人类的物质食粮何来。书中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正是勤劳朴实的乡下人,为中国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是社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行业,因为其本身不同于游牧业或工业的特点,不易迁移,乡下人亦喜欢稳定的生活,世世代代守着自己宝贵的土地财富,与之为伴,挥洒汗水。我想这不应该是一种安于守旧的状态,而更加体现出乡下人对于土地深沉的爱。他们离开不了泥土。

而正是由于这种乡土性,乡下人往往被视为是愚蠢或者笨拙的。虽说文字下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它能够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下人的学历素质,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文字下乡了,乡下人的文化水平真的会提高吗?他们终日与土为伴,在乡土气息极其浓厚的环境中,目光所到之外无不与土有关,他们接受着上一代人乡土思想的薰陶,接受着传统乡土文化,与他人的交流也是极具乡土特色的方式,乡村社群与城镇社群拥有同样的智力,同等的学习能力,只能说不同的专业研究的领域不同。即使文字下乡,亦不能改变乡土性的本质。他们依旧会沿袭传统,文字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文字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用之处较城里人来说相对较少,自然也就很难形成一种文字气氛。

书中说道:“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谈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费孝通教授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以个体为中心的同心圆,以及庞大的宗亲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复杂的关系网络。“私”是中国社会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的最大毛病,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所构成,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但是相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更褒有对他人的真诚、对他人原始的亲切感,愿意主动熟悉身边的陌生人,化陌生为熟悉,他们之间维持着相对比较洁净的关系,人心没有隔膜,权利之争存在但相比城市来说较弱。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传统则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礼的维持和延续的基础是人对于传统的敬畏。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在“差序格局”的影响下,乡下人崇尚用“礼”来规范社会,敬畏礼仪教化,“无治而治”,以“无讼”作为追求的目标,我认为这也是一个社会走向高度文明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乡土社会本身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内容极其丰富的对象,费孝通教授通过十多年的深入乡村社会调查,实地体验,并加以概括分析,得出了对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关系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这对于中国有重大意义。

《乡土中国》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它所论述的许多问题都是富有创造力的,比如差序格局、无讼、礼治秩序、名实分离、无为政治等。费孝通教授在观察中反思,在反思中批判,批判中重新认识,重新解释,这种实地调研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乡土中国》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