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2-25125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0 06:21: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长流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011年x月x日长流镇第xx次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通过)

长流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李业勤镇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全镇干部群众在镇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镇xx届人大x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客观准确地分析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的未来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是符合实际、积极可行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镇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本次代表大会精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扎实开展“三大三年”、创先争优等活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扎实工作、开拓创新。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决议

xx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草 案)

xx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xx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清水镇第十八届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对政府五年来工作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主要措施是符合我镇实际的,反映了全镇群众的共同愿望。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五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确保了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的实施,全镇经济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会议对政府五年来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

会议强调: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五年,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镇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富民、强镇、和谐”三大重点,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加快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不懈努力。

会议号召,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镇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汇民智、聚民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决议

XX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在2010年6月24日XX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XX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镇长XX同志代表镇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报告对2009年工作总结实事求是,提出的2010年工作部署切实可行,完全符合XX实际,充分反映了全镇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指出,2010年,镇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按照省、市、县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一主三化三加强”的部署,大力实施县委“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战略,以社会和谐和富民增收为目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以五网络五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三大基地建设抓手,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全面加快中心场镇打造,把灾后重建的成果转化为助推XX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XX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要求,镇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服务政府、法治政府、亲民政府和责任政府”,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水平,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要 1

推进管理创新,激发创造力,建设开拓创新的政府;要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升公信力,建设诚信服务的政府;要推行政务公开,增强亲和力,建设廉洁为民的政府。

会议号召,全体代表、全镇广大干部和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高昂的斗志锐意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加快发展,坚定信心,只争朝夕,齐心协力,和衷共济,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为推进XX加速赶超,全面开创XX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四日2

第四篇: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决议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09 年 12 月 16 日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蔡杰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区人民政府 2009 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 2010 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号召,全区人民在区委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念,不断推进现代服务业强区、和谐城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区,为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全面完成“五年翻一番,建设新江岸”的目标努力奋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 年 12 月 15 日在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 长

蔡 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面对外部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不利影响,面对江岸自身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应急与谋远两手抓,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深入开展“三区”建设,城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有效应对危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运行总体好于预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扩内需、保增长各项措施,及时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完成本区生产总值 280 亿元以上,增长 13%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 50.01 亿元,增长 17%;地方财政收入 16.25 亿元,增长 18.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6.25 亿元,增长 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3 亿元,增长 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4.46 亿元,增长 17%;实际利用外资 1.01 亿美元,增长 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18390 元,增长 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8%。

结构调整效果初步显现。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继续朝着质量改善、效益提升的方向调整。坚持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金融、房地产及文化旅游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115.95 亿元,同比增长 15%。坚持制造业高效环保发展,新增 17 户“小进规”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2.2 亿元,增长 13%。

项目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完成竹叶山中环商贸城一期、武汉出版文化产业园工程,签约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启动丹水池物流基地商务大楼建设,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启动武汉天地商务楼建设,签约荷兰领德高公司,为建设高端商贸商务功能中心奠定基础。新荣客运站主站楼建成投入使用,客运中心初具规模。完成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启动市市民中心、香港现代服务业园拆迁,塔子湖体育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长江报业园二期土地腾退完毕,签约中冶集团,文化教育传媒中心再添新亮点。

(二)突出“两型”特色,区域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沿江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组建沿江商务区开发建设工作专班,投入资金 5 亿元,完成青岛路片拆迁总户数的 31%,形成青岛路仓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方案;基本完成吉庆街一期拆迁,启动二期拆迁。市建筑设计院大楼投入使用,江花大楼全面竣工,三阳路、四唯路建筑设计类企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芦

沟桥创意产业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江车片开发项目腾退搬迁完毕。

“两型”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推进绿色照明工作,在社区办公用房、学校、居民楼道推广使用节能灯 10.4 万盏。投放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1530 个,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 400 余个,安装餐饮废水治理设备 80台。建设服务点 120 个,投放自行车 3000 辆,初步建成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一元街创建为“无油烟噪声污染街”。沿江“两型”社会集中展示区初具雏形。

体制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成立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规范区国资公司融资平台运作,融资 18.51 亿元,储备土地 126 亩,收购房屋 2.76 万平方米。建成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大楼,新增 10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8%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完成 17 户集体企业改制。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 26 个村集体经济改制、26 个村社保参保和 1 个村综合改造。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组织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被评为国家级普查先进集体。

(三)坚持建管并重,城区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推进三环线、二环线汉口段、轻轨交通 1 号线二期、二七长江大桥等重点项目,天兴洲长江大桥、后湖大道建成通车。完成 77 条背街小巷改造,韦桑路、兴谌大道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实施二七明渠一期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塔子湖水体修复与保护工程,基本完成鲩子湖水体整

治。

城市生态环境设施逐步改善。全年植树 5.1 万株,新增绿地 12 万平方米,建成街区绿地 9 处、园林小景 5 处,实现 11 个社区绿化提档升级,完成三阳路、香港路立交桥桥体绿化及惠济一路等 7 条道路绿化工作。加强环境监管,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关,改造燃煤锅炉 30 台。积极稳妥推进三环线内化工企业搬迁整治工作。

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推进网格化管理,强化“双创”检查考核机制,积极推进特色路街门面招牌整治,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 61.7%,完成 12 座公厕改扩建,新增 73 栋楼宇亮化,城区市容环境不断改善。建成全市首个环卫车辆停保场,完成江滩三期移动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重点项目拆迁 102 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 8.6 万平方米。完成 50 个重点社区无障碍设施改造。

(四)强化管理服务,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社区管理和服务逐步加强。改造和新建 5 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 54 个社区服务站,完成 4 个街道 18个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在 118 个老旧住宅区基本建立物业服务机构和管理机制。第四届社区换届选举圆满完成,社区志愿者活动跃上新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稳定,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入,我区、台北街及百步亭社区分别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示范街道”和

“示范社区”称号。

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改善。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改扩建 4 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家庭医生进社区”活动,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疫接种率达 98.9%。科学防范甲型 H1N1 流感,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暴发。着力构建食品放心工程,新增放心早餐车 56 台,辖区机关、超市、学校食堂使用合格豆制品达 100%,沿江商务区 5 条街道建成食品卫生示范街。

教育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完成 4 所初中标准化学校和八十一中新校建设。在全市率先推行区域内“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全区教育人才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高考创历史佳绩。成功承办武汉市第八届运动会和湖北省暨武汉市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焰火晚会。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保密、人防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交通、档案、地方志、广电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新增创业基地面积 19.8 万平方米,审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52 万元。开展信用社区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指导,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就业人数 19882 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6766 人。深入开展整治非

法用工和欠薪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 9.3 万人次。落实“缓、降、补”政策,为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 2285 万元。关爱困难企业职工,将困难集体企业的 1400 余名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面规范低保管理,发放低保金及各种政策补贴 7312 万元。发放各类生活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救助款 1066 万元。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完成廉租房配租 1516 户,提供经济适用房 1280 套,发放租金补贴 1559 万元。关注养老服务事业,积极维护残疾人权益。对口支持汉南共建,年投入共建资金近300 万元。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规范。

平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成立区维稳专门机构,调整加强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创建“示范警务室”50 个。广泛开展打击“砖、沙、石”霸和查禁“黄、赌、毒”综合整治工作,社会治安不断改善。坚持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开展“区长百姓面对面”和“百姓连线”活动,化解了一批信访问题。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大型会节期间社会安全稳定。法制宣传、社区矫正、“两劳”帮教工作成效显著,法律援助、民间调解工作不断创新。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以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契机,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广泛开展双拥共建,军地关系进一步融洽。

(六)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增强。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同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协商,认真听取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意见。累计办理各级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 316 件,回复率 100%,满意率 98%以上。全面完成区政府承诺的为居民办好 10 件实事。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服务管理水平继。

续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中心全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74531件,办结率100%。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实行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 “直通车”制度,帮助企业破解一批发展难题。大力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勤政廉政建设继续推进。深化审计监督,及时对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中央代发地方债券项目、市区重点拆迁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加强细化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全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检查考核活动,精简会议数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全年受理行政投诉 41 件,办结率 100%。

各位代表,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

勤工作的劳动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江岸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进展还不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很缺乏,重大项目储备、落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城市改造拆迁难、繁华地段行车、停车难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民生改善还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市民需求,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执行力还不够强,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也请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全区人民给予帮助,加强监督。

二、2010 年工作安排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十二五”规划谋划之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消除,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因此,我们既要充分估计

国际国内环境对全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又要深刻认识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更要坚定信心,继续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效应对,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现代服务业强区建设,促进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升级;坚持生态文明城区建设,促进城市建管在推进中更趋精细;坚持和谐城区建设,促进民生在发展中不断改善;坚持学习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府效能在建设中日益增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2010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区生产总值增长 13%;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品质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品质,做实做强六大产业。依托沿江商务区建设,加快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聚集。推进大智路通信 IT 市场扩容升级,引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推动青岛

路、芦沟桥路等创意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创意经济。加快武汉出版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图书、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丹水池物流基地转型步伐,促进物流业提档升级。依托市建筑设计院大楼、江花大楼等楼宇资源,积极引进设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

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促进先进制造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依托正远电气、金凰珠宝、长联来福和金运激光等企业,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抢抓机遇,加快幸福垸产业园开发建设,做好开发区一期 4S 店群的转型升级。协调推进长城润滑油扩能改造等重点技改项目。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对成长性较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小型企业及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围绕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适合我区实际、具有倍增效应的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研发和利用的相关产业。整合财政扶持资金,引入风险投资,对新兴行业和企业给与大力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发展载体建设。依托武汉天地商务楼、滨江标志性商务楼、江车开发改造等项目,策划打造百万方高端商务楼宇。依托沿江商务区、二七片、黄孝河中心商贸区等在建和即将新建的商贸项目,开发建设百万方商业卖场。依托开发区、都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大力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启动百万方二代产业厂房建设。完成吉庆街一期改造和二期腾退工作,力争实现开街;启动青岛路历史风貌区建设。完成汉口东

部购物公园整体建设,完善武汉天地 B 片规划,完成二七片高端商贸商务区规划并启动拆迁工作。以武汉大道修建为契机,加快市市民中心和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建设,促进塔子湖体育中心功能完善。继续以街道为主,充分挖掘辖区特色资源,加快特色商业街建设。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进一步丰富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考核奖励办法,实行土地与楼宇招商双轮驱动,采取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上门招商等形式,重点引进战略性投资、国内外 500 强企业或总部企业。加强沿江商务区、香港现代服务园区等项目的推介与招商,力促晋商集团、中冶集团、九龙仓集团、万科集团等企业早日签约,实现项目投资。促成光大金融租赁公司、中美大都会、中德安联人寿湖北分公司、都邦财险湖北分公司尽快落户。

(二)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各项改革改制。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改革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分类推进。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增强街道区域管理意识,提高服务辖区的能力。进一步规范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土地储备运作能力。加强国有资产运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和增值水平。推进 18 家集体企业改制工作,解决好遗留问题。促进二环线内、武汉大

道沿线、谌家矶街各村改造,积极做好还建、开发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评估,加强专题调研和项目策划,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指导各街做好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

深化“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沿江“两型”社会集中展示区,形成鲜明示范效应。深化“两型”社区建设,加大“两型”理念的宣传,推广节能灯、节水龙头、雨水收集系统等“两型”设施的安装使用,力争再创建 30%的“两型”社区。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行生活垃圾桶装收运和资源化利用。加快“两型”产业发展,帮助区环保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围绕上下游产品形成环保产业链。严格控制污染源头,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全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更加主动、优质地为企业服务。着力完善融资、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做好金运激光等企业上市融资工作。进一步健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动向,确保重点企业和优质企业稳定发展。强化协税护税工作,促进区域税收协调可持续征管。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实际困难,坚持以环境留商、以服务留商、以真情留商。

(三)推进城区功能优化,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区形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武汉大道、二环线、二七长江大桥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推进中一

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塔子湖路等与环线对接道路建设,加快建设交易街、黄石路等微循环道路,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加强经济适用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建设百步亭路、谌家矶北路等道路,建成幸福二路、兴谌大道等道路。继续推进“两型”社区背街小巷连片提档升级改造,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力争启动黄埔泵站改造,推动二七横路二期排水管网建设。

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实施三环线小森林绿化、武汉大道配套绿化和沿江商务区立体绿化景观,启动堤角公园改造和后湖公园建设,建设园林小景 5 处,完成 15 个社区绿化提档升级,全年植树 50000 株。认真执行环评制度,提高新建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继续推进沿江商务区4条街道“油烟噪声污染治理示范街道”建设。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尽量减少占用公共道路,减少灰尘、噪音扰民。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管理,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充分整合城管 110 联动资源,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增强快速反应、快速处置能力。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垃圾中转站的服务半径。全力打造“两江四岸”亮化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保持查违控违高压态势,推动日常巡查工作前移,加大违法建设处置力度。加大拆迁工作力度,促进市、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大力加强社区基层建设。规范社区居委会管理,完善社区“一门式”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居民能力。全面完成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环境。继续推进 2 个街道 8 个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抓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拓宽志愿服务内容,打造志愿服务新特色。

加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完善以公立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淘汰机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力争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2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巩固医药分开试点成果,强化药品配送监管,探索建立药品“零差率”运行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开展教师交流,推进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高中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实施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抓好汉铁高中、融科天城配建中学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区级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继续探索“政企合办”文化活动新模式,大力开展“健康江岸”群众性

文体活动。组织实施江岸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引导全社会参与文明创建,不断提高城区文明水平。继续抓好双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保密、人防等工作,推进交通、档案、地方志、广电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完善社会保障,努力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加强创业就业引导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切实做好大学生和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更好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见习,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扩大贷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额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妥善处理企业劳动争议,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禁止违法使用童工等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开展信用社区建设,扩大充分就业社区覆盖面,争创省、市充分就业社区。

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积极推进辖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工作。加强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做好廉租房配租工作。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区。探索帮扶工作新路,将更多困难群体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价格监管,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深化“平安江岸”建设。继续坚持信访例会、大接访等制度,落实维稳信访工作风险评估,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加大预防和排查力度,做好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黄、赌、毒”综合整治,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完善基层民间调解和社区矫正机制,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化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生产、消防、交通、公共场所等安全。

(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积极应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考验,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推进学习型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建设,着力提高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营造“人人讲实干、人人重实干、人人会实干”的良好氛围,促进公务员队伍形成不甘人后的拼劲、奋起直追的韧劲、真抓实干的干劲。强化为民意识和群众观念,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加强效能政府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政府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效率。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加强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促进行政服务规范化。整合全区政务服务资源,健全政务中心分中心

和街道代办员制度。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办督察和效能监察。着力加强执行力建设,对行政事务实行限时办结制,坚决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完善政府行政决策行为。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政府投融资风险。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完善招投标监管体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2010 年,区人民政府将继续落实为民办实事制度,着力办好以下实事:

1、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面积 500平方米以上的区级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2、建设面积不少于 10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辅助器具供应等服务。

3、深入开展“家庭医生健康社区行”活动,走访 1 万户低收入家庭,为其完善家庭健康档案,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和基本健康体检。

4、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对城镇低收入无房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提供廉租住房 1000 套,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5、推进 118 个老旧住宅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健全物业管理服务机构和队伍,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丰富便民利民服务内容。

6、扩大享受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将我区户籍、持有《再就业优惠证》并在我市参保的“4050”人员及近三年高校毕业生(含应届),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

7、对有职业技术培训需求的社区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100%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8、为全区高中学校建设 9 所通用技术实验室。

9、新建 2 个垃圾转运站,新建、重建、改造 10 座公厕。

10、新增 40 个免费公共自行车站点,缩短免费自行车办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各位代表,2010 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克难攻坚,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江岸区 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0 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2009 年 12 月 16 日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批准区人民政府《关于江岸区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江岸区 2009 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计划草案 ——2009 年 12 月 15 日在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岸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劲松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9 年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计划(草案),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发展信心,主动迎接挑战,创新发展空间,拓展增长优势,全区经济企稳向好,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三区”建设取得新业绩,完成或超额完成区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批准的预期目标。

第一,经济企稳向好,速度和效益保持同向增长 全年预计:

1、完成本区生产总值 280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13%以上,为预期目标值的 100%。

2、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 50.01 亿元,同比增长 17%,高于预期目标值 2 个百分点。

3、完成服务业增加值 190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14%,其中,完成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115.95 亿元,同比增长 15%。均为预期目标值 100%。

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2.2 亿元,同比增长 13%,为预期目标值的 100%。

5、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 2.3 亿元,同比增长 18%,为预期目标值的 100%。

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3 亿元,同比增长 40%,高于预期目标值的 15 个百分点。

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4.46 亿元,同比增长 17%,高于预期目标值 2 个百分点。

8、完成实际利用外资 101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7.9%,高于预期目标值 7.9 个百分点。

9、实现出口创汇 173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2%,为预期目标值的 92%。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390 元,同比增长 13%,高于预期目标值 3 个百分点。

第二,生态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建设跃上新台阶。天兴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湖大道完工,二七长江大桥、轻轨一号线二期、二环线、武汉大道、中一路等市级重点工程有序推进;韦桑路(工农兵路-解放大道)、兴谌大道建设进程加快;大智路(铭新街-交易横街)、中山大道(四唯路-四唯小路)改造完成。实施安装沿江大道“两型”

展示区风光能源景观灯、新光源节能灯共 375 盏,社区道路和市政道路节能灯、节能景观灯 4220 余盏。集中力量,广筹资金,大力促进青岛路、吉庆街拆改建进程。继续推进二七明渠改造,完成鲩子湖水体改造与水体修复工程,全面落实黄浦泵站改造前期工作。全年城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现场达标率、建设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中心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达标率均达到 100%。

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拆除各类违法建设 8.6 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 61.68%,新增73 栋楼宇亮化,增设垃圾桶 1000 余个,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 400 余个,安装生物处理机 2 台,更换社区垃圾楼道门 150 个,改扩建公厕 12 座,完成 50 个重点社区无障碍设施改造,市民满意路成绩全市排名第三。

园林绿化建设提档升级。完成建设大道等 3 个小游园项目,建设科技馆路、南京路等 5 处园林小景,新增云林街、塔子湖西路等 7 条道路绿化,加快后湖公园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大智路等 9 处街区小绿地建设,建成三阳路、香港路等 2 处立交桥桥体防护绿地。全年植树 5.1 万株,为年预期目标的 102%,新增绿地 12 万平方米,为年预期目标的 2 倍。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燃煤锅炉改造 30 台,创建一元街油烟噪声污染达标示范街,推广安装废水处理设备 80 台套,限期治理湖锦酒楼餐饮废水和武汉市儿童医院医疗废水。全年全区化学需氧量

削减率达到 4.41%,二氧化硫削减率为 4.1%,均高于年预期目标,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户达到 600 家,综合整治各类污染源 160 个,分别为年预期的 100%和 3.2 倍。创建清洁生产企业 2 个,1-10 月空气优良率平均值为 89.0%,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 71,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去年同期水平。

“ 城中村” 改造积极推进。全年推进二环线内 10 个村的“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实现永红村、花桥村、新春村、新益村 4 个村集体经济改制;黄浦村、跃进村等 2 个村户口改登;完成石桥村、胜华村、连城村等 3 个村的“城中村”综合改造规划审批;全面完成新荣村新居建设和拆迁任务,土地已在市土地储备中心挂牌;平安铺村 14 万平方米新居封顶,完成 90%拆迁任务。

第三,和谐城区建设整体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八十一中、汉铁高中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学前教育三年受教育率已达 95%以上,小学辍学率保持为 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 0.5%以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达 90%以上。学校教育配套设施建设达到“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平”要求,完成了 4 所公办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3 所学校达到了“两型”学校市级示范校标准,全区中高考继续居全市领先地位。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市八运会”6 个承办项目和 14 个参赛任务,总成绩列全市第二。“市八运会”开幕式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非常大气、非常有品位、非常成功”的盛会。广泛开展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圆满完成武汉市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焰火晚会江滩燃放点的组织工作。积极开展第 30 届“滨江之春”大型文艺展演活动。创新文化精品,《汉腔楚韵唱湖北》等 3 件作品获得市第二届“黄鹤群星奖”大奖。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工作。

“ 两型” 社会建设深化发展。沿江“两型”展示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型”社区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鼓励和扶持辖区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有序发展。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称号。建成 5 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4 个“一门式”社区服务站,完成了 4 条街道 18 个社区连片提档升级,推进老城区物业服务,118 个社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创建 3 个一体化社会救助“示范工作站”,新增和推广各类节能灯 104000 余盏,51 个社区达到“两型”社区标准。

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推进。完善疾病监测、免疫接种等各项防控措施,科学应对甲型 H1N1 流感,同时加大手足口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有效控制了疫情流行。全区无甲流重症病例,无血吸虫急感病例。全年全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 98.9%,传染病疫情报告率 99.5%,超计划 3.9 和 4.5个百分点。消费领域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医疗市场监督覆盖率均达到 100%。完成 4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工程。

科技长入经济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新建岱山等市、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4 个,有效转化“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其系统”等 3 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钢铁电子交易公共平台”等 3 项信息业“三品”,创建“光伏技术”等 3 个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8%以上。筛选和启动 19 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项目。

人口结构、空间布局、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认真完成全省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试点任务,全区全员人口数据覆盖率达到 80%以上、身份证号码准确率达到 95%以上,全年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 99.78%,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 98%,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达到 100:106.24。

创业就业工作迈出新步伐。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19882 个,为年预期的 233.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6766人,为年预期目标的 270.6%。帮扶特困群体就业 4349 人,为年预期目标的 21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8%以内,低于控制目标 0.62 个百分点。

各位代表,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确定的全区经济社会预期目标除“出口创汇”以外全面完成,这是全区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三保”精神,克难奋进,积极进取所取得的,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困难和新问题,表现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大;重大项目开工不多;高档楼宇、高端卖场和优质二代厂房明显缺乏,城市建设、社会发展

还存在一些与“三区”建设不协调、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转换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三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脚踏实地,发奋图强,认认真真抓落实。

二、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一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要求,以“三区”建设为目标,调整发展方式,优化增长结构,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提升整体功能,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为此,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提出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待市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及相关职能部门 2010 计划安排确定后予以调整,再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一,国民经济方面 2010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年本区生产总值增长 13%; 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 13%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 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 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5%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0%;出口创汇增长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以上。

第二,城市建设方面 进一步拓展城市建设新局面。提高统筹协调、管理服务重点建设项目水平,加快市级重大项目武汉大道、二七长江大桥、江北沿江快速通道等重点工程实施步伐;积极推进交易街、谌家矶北路、黄石路、球场横路等微循环系统道路建设;加快经济适用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幸福二路、兴谌大道,启动建设百步亭路等项目。强化“两型”社区背街小巷连片提档升级改造;争取启动黄浦泵站改造工程,加快二七横路排水工程进度。实现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现场达标率、建设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中心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达标率均达到 100%。

努力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做好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布点工作,打造“两江四岸”亮化景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构建数字城管,提升城管应急调度水平,全年确保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60%以上。

进一步优化提升园林生态功能。实施沿江“两型”展示区立体绿化工程,三环线(江岸段)配套绿化工程,武汉大道配套绿化工程;续建武汉剧院游园等 3 个游园;实施堤角公园改造,建设园林小景 5 处,完成社区绿化提档升级,全年植树 50000 株。保证苗木成活率 90%以上。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空气清新工程,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氧化硫年削减率达到 2.3%,化学需氧量年削减率达到 2%,创建油烟噪声污染治理达标示范区 1 个。

加快“ 城中村” 改造步伐。全面完成二七村、连城村、中胜村等 3 个村的综合改造任务,争取完成武汉大道建设项目涉及的石桥村等 11 个村的拆迁任务。

第三,社会事业方面。

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区中小学辍学率分别控制在 1%和 0.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90%以上;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 95%以上;6-14 岁聋哑儿童入学率达 95%以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达 92%。完成 2 所公办初中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大教师交流工作力度,努力降低“择师热”带来的“择校热”。推进教育资源重组,完成汉铁高中一期和武汉二中优质高中配套工程建设。

不断提升文体事业水平。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深入开展“健康武汉”工程,推进社区体育路径的更新和提档升级,不断完善街道社区文化体育阵地和设施;以加快推进武汉图书出版物流中心建设为契机,促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深入推进“ 两型” 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沿江“两型”展示区建设,编制沿江商务区扩区规划;全面实现全区社区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实现 2 个街道 8 个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力争再创建 30%的“两型”社区。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分别达到 100%和 20%。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争取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2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督导三大类 12 项公共卫生项目落实率达 90%以上。继续加强以甲型 H1N1 流感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扩大免疫接种范围,开展慢性病防治干预,切实控制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进一步创新科技发展机制。全年新建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3 个,有效转化专利技术成果 2-3 项,建立企业研发中心 2-3 个。

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区。全面启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库,推进全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年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 96%以上,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 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8500 个,下岗再就业 2500 个,帮扶特困群体就业 2000 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6%以内。

三、对 2010 年预期指标安排情况的说明(一)突出即期发展与中长期规划相统一。2010 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城区间竞争激烈加剧的发展形势,全区上下要正视我区经济发展中结构和增长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增长品质。因此,在已经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的情况下,2010 年仍安排本区生产总值增长 13%,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抢抓后金融危机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通过加大项目创新、市场创新、科技创新,争取发展速度再快一点,质量再优一点,为“十二五”发展顺利起步奠定基础。

(二)突出发展方式转变与加快经济增长相促进。按照“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共建共享”的发展要求,赋予经济与社会、投资与消费、内贸与外资、稳定与发展更高要求。在 2010 年预期计划安排中,着力安排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技术发展指标,预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于全区工业增加值增幅 8 个百分点,主要考虑正远电气、金运激光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相继扩产,先进制造业加快增长。积极创新投资、消费双拉动经济发展格局,大力策划和推进三个“一百万方”工程(未来 3-5 年内建成一百万平方米左

右高端商务楼、一百万平方米左右规模的二代工业厂房、一百万平方米左右的商圈和大型卖场)。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投资在 2009 年增幅较高的基础上适度快速增长,确保投资强度,增强全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提升消费在全区经济中的贡献率,力争实际工作中速度比预期再提高一点。

(三)突出企稳回升与平稳较快增长相结合。2010 年在宏观发展格局继续调整,经济缓慢复苏的形势下,我区经济发展总体向好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但调整结构、转换发展方式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是全区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因此,要充分分析和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拓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统筹兼顾,使预期安排既兼顾可持续性和前瞻性,与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又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适当加大增幅的预期,以扩大社会需求,启动建设项目,加快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规划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江岸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财政预算的决议(2009 年 12 月 16 日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同意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关于江岸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区人民政府《关于江岸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武汉市江岸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 2010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9 年 12 月 15 日在武汉市江岸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武汉市江岸区财政局局长

刘木想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 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

审议。

一、200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 年,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的经济形势,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社会发展和加强民生保障,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财政预算任务,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江岸区 2009 年财政预算收入为 485,267 万元,2009 年我区预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 500,090 万元,为预算的 103.1%,收入比上年同期 427,406 万元增长 17.0%,其中:

1、上划中央级财政收入 164,995 万元; 2、上划省级财政收入 73,539 万元;

3、上划市级财政收入 99,093 万元;

4、区级地方财政收入 162,46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9%。

(二)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江岸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 19 次会议批准 2009 年全区本级财政预算支出...

第五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XX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于XX镇《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草案)

(2011年12月13日XX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XX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认真审议了周诗萍同志代表镇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里,镇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以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促使我镇的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报告对2006年以来的工作作了全面的回顾,是实事求是的,既充分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并认真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此,会议给予充分的肯定。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切实可行的,符合我镇的实际,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全镇必须按照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逐项抓紧抓落实抓住机遇,发挥我镇特有的优势,推动我镇的经济不断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工作,保证我镇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号召,全镇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扎实工作,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为XX镇的跨越发展,为建设一个富裕的、文明的、和谐的新XX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