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村经济与乡土重建读书笔记
二、专著阅读
专著1:费孝通—《江村经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1936年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编写而成的学术著作。又译《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阐明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江村经济》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江村经济》一书共有12章,第一章前言主要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着重论述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第二章调查区域开篇说明了界定调查区域的重要性与方法,介绍了开弦弓村的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庄分布、人口统计以及选择开弦弓村作为调查区域的原因。
第三章家主要介绍了家的组成以及由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形成的扩大的家,结成婚姻的重要目的在于传宗接代,人口控制,父母与子女关系,子女教育,婚姻的安排,家中儿媳妇的地位,表亲婚姻与“小媳妇”等问题。
第四章财产与继承阐释了所有权问题,包括“无专属的财产”、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家产,着重村民的家产的组成、使用、传递以及继承对婚姻和继嗣、赡养义务履行的影响。
第五章亲属关系的扩展主要分析了由于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名义上的收养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和村庄的亲属关系基础等问题。
第六章户与村主要介绍了户、邻里宗教和娱乐团体、村政府、保甲制度这些地域性群体,探讨了其巩固社会纽带,协调共同利益的作用。
第七章生活介绍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对消费的控制、住房、衣着、运输、营养、娱乐、礼仪开支、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等八个子内容。
第八章职业分化简单地介绍了基本职业—农业、专门职业—各种手工业、渔业三种职业以及村民的从业人数分布与状况。
第九章劳作日程介绍了开弦弓村的计时系统、三种历法、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第十章农业一章描述了农田的具体安排、种稻的劳动安排、农业中的科学与巫术、共同劳动、互助的组织等。
第十一章土地的占有着重论述了农田的所有权、雇农及小土地出租,不在地主制、完全土地所有制等与土地相关的制度。
第十二章蚕丝业一章介绍了蚕丝业手工业的变迁,分析了促进变迁的条件和变革的力量,通过养蚕的改革计划和合作工厂的形式促进蚕丝业革新,最后谈到了政府对蚕丝业的支持和改革面临的困难以及对亲属关系的影响
第十三章养羊与贩卖一章内容极简,介绍了养羊业与羊的贩卖问题。
第十四章贸易着重分析了村庄通过小贩、零售店、航船,消费者的购买、销售代理人、航船、工业收购等形式实现农产品、工业品的内外交换与购销、将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联成一体。
第十五章资金一章主要介绍了村民由于积蓄亏空而产生的资金借贷需求,并可以通过互助会、航船代理人、信贷代理人、高利贷、信贷合作社等形式获取资金。
第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点出了中国土地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潜在的巨大的社会危机。
《江村经济》一书内容丰富且完备,充分阐释了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几乎深入到了农村生态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农村肌体的每一个细胞。正是由于作者选取的调查研究区域是一个村,所以才能把农村各个方面的问题调查清楚,解释清楚。可以说开弦弓村是当时的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典型代表,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反映出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即使放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书中的一些解释与论述依然十分具有启发意义,比如贫困地区依然存在的溺婴问题、农村地区的资金融通问题,对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城市化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也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稍后加以详细论述。
《江村经济》一书看似很凌乱,实际上是形散神聚,农村土地问题作为一条主线实际上是贯穿全文的,一些社会关系的产生、变化,经济关系的变更,人们思想观念的特点与改变都或多或少与农村的土地问题有关。可以举若干例子加以说明,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农民分到的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有限,受制于劳动工具与科技水平,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而且农民还要交一些地租或赋税,光靠土地的产出是不足以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的,而农闲时节,又会有大量的劳动力赋闲,所以丝织业—农村手工业得以产生,一方面农民有内在经济动力去从事手工业,以赚取收入补贴家用,否则可能会饿肚子,另一方面又有足够的劳动力可供使用。二者一拍即合。而土地问题是关键。再举一例,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可供给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即使中国人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土地的有限产出也会间接地影响人口的再生产,人们也会下意识地控制人口,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农村的溺婴现象,尤其是女婴。所以说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完善土地制度是关键,我国农村近些年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土地是农村物质生产的载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阅读过程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每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物质生产还是起着绝对的作用,支配着整个乡村的发展。在推行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不可避免要脱离农业生产,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已经失去了土地。所以一定不要忽略农民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与基础,要将农民真正纳入到城市经济生活的链条之中,如果农民脱离了社会生产又缺乏社会保障,则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高楼大厦并不代表城市化,农民都上楼也不是城市化,而是伪城市化。只有当整个城市经济系统可以供养新加入的农民群体,这样的城市化才是科学的、安全的,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最少的。
此外,还有一点使我感触颇深的,那就是作者的实地调研精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知。坐着空想是没有成效的。重大的科学突破要依赖于实践,尤其是社会科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后还是要多加培养自身的实地考察与调研的能力。
专著2:费孝通—《乡土重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乡土重建看似是一本书,实际上费孝通的一系列的论文集,而这些论文的观点大多与农村、乡土重建有关。只是侧重点与角度不同而已。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一文的主要观点: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替换。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正和工业所处的丰裕经济相对照。匮乏经济中形成了自我一种独特的价值体系,主要的态度是知足。传统匮乏经济的形成有许多条件。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其次,我们可耕地的面积受着地理的限制。知足、安分、守己这一套价值观念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的社会性质相配合的,而且是相互发生作用的。面对西学和西方科技的引入,西方生活方式的引进,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发展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势必会对社会变迁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也是需要进一步注重与改善的。固步自封,不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思想僵化,注定要落后,必定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乡村·市镇·都会》主要论述了三个观点:第一,对中国乡村和都市关系有相成和相克两种看法。相成:都市是农产品的大市场。都市愈发展,市场愈大,农产品价值越高,乡村里人得利也愈多。乡市之间的商业愈繁荣,双方的生活程
度也愈高。相克:从历史来看,中国都市的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乡市之间被封锁后,后方的乡村的确有一度的喘息。这是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的一面。第二,传统市镇并非是生产基地。市镇没有多少产出可以去和村里的生产者交换贸易。市镇需要粮食,需要劳役,但他们不必去交换,他们有地租和利息可以征收。市镇寄生在乡村的物质生产之上。第三,乡村无法从都市受益,乡村将农产品、手工产品、人员输送到城市,但是乡村的血液却慢慢枯竭,乡村在供奉着都市。
《论城·市·镇》探讨了人口与城乡的关系,衙门围墙式的城和贸易里发达出来的市和镇。人口与城乡的关系主要是说明人口的聚居进而形成乡村、市镇和都市。衙门围墙市的城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附属于“城”的工商业如何发达,在以地主为主要居民的社区里,它的特性还是在消费上。这些人口之所以积聚的基本原因是依靠政治以获得安全的事实上。贸易里发达出来的市和镇介绍了市和镇是如何因贸易而兴起的。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一文从小农经济的坚韧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的经济没有崩溃而是瘫痪。本文的一些观点其实与毛主席的一些文章的观点有些相似。比如《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可以存在》等,其核心观点还是在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与自给自足性,尤其是在山区和贫穷落后地区,根据地可以在外部封锁的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发展。
《基层行政的僵化》分析了传统皇权的无为主义、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自治单位完整性的破坏、政治双轨的拆除等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基层行政的僵化一方面是因为加强了中央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堵住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把传统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关系破坏了,而并没有创制新的办法来代替旧的。
《再论双轨政治》论述了民主与宪法对维护政治系统稳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地方人才对政治发张与进步的推动作用。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分析了地方人才的流失对乡土的冲击与接受新思想与新知识的乡村子弟却很难重回农村施展才能与抱负的尴尬局面。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一文阐明了合理的土地分配与良性发展的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对维持村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的重要作用,而一旦传统有机配合的脱栓就会造成农民生活的凄苦。此文还论述了地主阶级合理的出路。乡村经济的衰落必然会导致地主阶级的没落,原因很简单,地主阶级是寄生在乡村经济母体下的子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主阶级只有另谋出路,适应新的局势,另建他们的生活基础,否则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探讨了乡村经济的衰落会导致地主阶层特权的动摇,寄生阶层的保守性、传统文化的束缚都会阻碍地主阶层的转型与蜕变等问题。地主阶层的生存与繁荣不是靠他们个体的能力,而是靠微妙的制度上的搭配。地主阶层要想获得新生,不仅要放弃有形的特权,而且必须把从特权里所养成的那一套生活方式,包括志趣和态度,一同抛弃。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一文主要内容是:现代技术的下乡为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供了一条道路。电和内燃机的使用使现代工业分散成为可能,这也为乡村工业的复兴创造了条件,毕竟在乡村从事大规模的的工业生产是不现实的和无效率的。铭记一段历史教训—新技术常常会成为少数人的特有机会,造下社会新的分化形态,利用新动力和新技术的人数愈多也愈能保证它不会危害社会,得到正当的利用。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分析了乡土工业的规模、手工与机器的配合、乡土工业的成本等问题。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首先介绍了传统乡土工业的两种形式并介绍了家庭工业的合作组织与服务工厂两种新的工厂组织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通过对资本从哪里来,有没有资本,为什么会没有资本三个问题的探讨乡土仍然是重建资本的来源,因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民又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节约储蓄的保证》的主要意见是中国并不是贫乏到毫无积累资本的能力。但是得先培育和爱护乡土力量,把传统的土地制度改革了,更从传统勤俭的美德下手,在所得归所有者支配的奖励下,从乡土基层着手开始积聚资本,充实生产,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才有着落。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一文即是对全书的一些总结,也是对各家的批评建议的总结与答复,勇于接受批评,相互探讨,更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读完乡土中国之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感悟最深的还是作者对中国农村问题的深刻认识。对我们思考三农问题与农村与城市互动的关系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首先,谈一下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观点:乡村支撑着城市的发展,为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血液,为城市提供着资本、劳动与原材料。中国的农民最苦。建国以前,农民的苦日子就不谈了。建国以后,农村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在于我国工业的落后与军事工业的需要,但最重要的经济动因是重工业可以实现内部的循环与增长,而发展轻工业则需要有发达的内外部贸易体系,而我国又处于西方国家的包围与封锁之中,发展外贸谈何容易。所以发展重工业成为首选。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供应工业的粮食从哪里来,资本从哪里来,劳动力从哪里来,还是从农村来,乡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成为了定局。这也注定了农村经济肌体营养的严重缺乏与滞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这也正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的得到了大发展,国家富裕起来后,中央要出台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政策方针。乡村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已严重不足,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
其次便是农村工业的发展问题。俗话说:无工不富。乡村的未来发展还是要依赖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深加工,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乡镇企业。一方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就地安置,减少社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有了销路,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产品经过加工后,产值自然也会成倍增加。这也是作者为什么极力提倡复兴乡土工业的原因之一。
最后谈一下农村的人才问题。农村人才的匮乏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很大改观。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配套的政策与待遇不具有吸引力,农村吸引不到人才,也留不住人才,这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大力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技术下乡、农民技能培训计划等正是为了给农村培养和输送人才。农村将是未来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这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政策供给,加速农村诱致性变迁进程,促进农村的大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读《江村经济》小记
龙庭生
之前读了费老的《乡土中国》,就深深的被费老的研究以及写作所吸引,费老的文章朴实,简单易懂,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够深刻的和书中的描写产生共鸣,其实就我来说,书中的好多东西,我都是知道的,有的从小就伴随着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然而我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现象、情形描述出来,看费老的书越多,我愈发觉得恍然大悟,对对对就是这样的,这个和我们地区好像啊!
《江村经济》作为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内容来自1936年的开玄弓村实地调查,内容翔实,描写全面,仿佛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副当年的村庄形状,当读完文章后,我们便知道了四十年代的开玄弓村是什么模样,也能想象当时的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江村经济》本来的名字叫《中国农民的生活》,可能原本的名字更加能体现出书的内容,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本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书,只不过这本书着重描写的是开玄弓村,从而以点及面,影射出整个中国的农村情况,通过对开玄弓村方方面面的描写,对一个农村的描写,费老其实是为了得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农民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
正如布·马林诺斯基在文章开头做的序一样,精要的概括了全书的内容。马林诺斯基在序中说到,此书虽已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不仅仅是复试静止的过去,他有意识的抓住现代生活最难理解的一面,抓住西方社会影响下的变迁,从我读下来后,感觉确实如此,传统的农村在西方社会和日本人侵略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序中我们不难看出布·马林诺斯基对这篇文章的赞赏和喜爱者情,整个序中随处可见对文章的赞赏:“此书某些段落确实可以看作是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我怀着十分钦佩的心情阅读了费博士那明确的令人信服的论点和生动翔实的描写,时感令人嫉妒”。在序中我们还能得知本书的两个主题: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读过后,确实这两个主题贯穿全文,费老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细微处着手,历时两个月对开弦弓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研究,包括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农业、贸易等各个方面,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对中国农村的历史现状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文章中蚕丝业的那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家庭变革到合作丝厂,从最开始的到震泽镇出售生丝,到改革后直接向上海出售成品丝线,而促成这一切改革的动因都是因为蚕丝的价格下跌。
前言部分主要是对此书做了个简短的介绍,包括内容,调查研究等等,文章一个好的开头,就好比一个人好看的脸,它吸引着我们继续往下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习惯于用一种对比的眼光来阅读这种类型的书,看看书中描写的哪些是与我所在的村庄相同,那些又是不一样,能够给予我更加直观的感受,总的来说属于无形的东西相似性较大,例如:宗教、礼仪、习俗、继承等这类精神文化,而建筑、耕作、田地等这类有形的物质则是相差较大。“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内来进行。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调查者必须容易接近被调查者以便能够亲自进行密切的观察。另一方面,被研究的社会单位也不宜太小,它应能提供人们社会生活的较完整的切片。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他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材料。这就是获得真正科学结论的最好方法。”以上的内容给予了我们启发,以后我们在做类似的调查的时候,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要选取能够完整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对象,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江村经济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下面的十五部分,即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会,中国的土地问题。前面的几个部分读完后,给我的感觉与本地区的农村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拿“家”来说男主外女主内,还有兄弟间的分家,父子间的分家,劳动分工和养老等问题的描述同当前云南地区的很多农村差不多,甚至有的家庭现今都还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着家的活动。其次在宗教活动上也类似,只是这边不一定每个村都有庙和和尚,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已覆盖面积100平方公里统计,那么这些庙宇、观音寺都是有的,可能是和西南地区地广人稀的原因有关。“实际上,他们的宗教活动多数都在自己家里开展。比较确切地说,庙是和尚及菩萨的住所。和尚、菩萨不仅同普通的人隔开一段距离,而且也与社区的日常生活隔开,但进行特殊仪式时除外”。这段文字就清楚的说明了这点,只要你到云南的大部分农村调查一番,得出的结论基本和以上相同。算命先生在我们的村子里依然存在,人们都称他为“半仙”,并不是每个村子里都有算命先生,他服务的范围很广,超出县辖区都有可能,除算命先生外,村里还有术士,专门帮助人们破解消除灾难,服务范围也较广。在婚姻方面也有类似的地方,但由于时代的进步,观念的变迁和当时的开玄弓村有不同,“结婚总是为了有后代。生孩子的期望先于婚姻,在农村中,结成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选聘媳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后代,保证生育男儿是向算命先生明白提出的要求。如果当媳妇的没有能力来完成她的职责,夫家就有很充足的理由将她遗弃而无需任何赔偿。妇女在生育了孩子之后,她的社会地位才得到完全的确认。”当下农村男女平等的观念得到普及,新婚夫妇在家里有同等的地位,有时媳妇甚至能更得家里人关心,孩子养育上一般都是两个,也没有一定要生男孩,相反现在人们更希望生女孩。
在差异方面明显比相似的地方多,家的布局,节日庆祝,人情往来,平时生活等都和我们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有可能是时间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地理环境造成的。除差异外,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些新的东西,这些到目前我们村庄都还没有,最典型的就是养蚕的合作社,40年代他们就开始尝试的合作集体经济,现在我们这里依然还是个体经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生产效益低,经济收入也低。航船也是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在我们的记忆中,云南的村庄应该是没有这种类似的服务。互助会也是我们地区没有的组织,可能民族地区民族间本来就有这种功能,所以互助会在以少数民族聚集为主的村寨里不会出现。
整个《江村经济》读下来的感受,最大的就是给了我对于中国农村更广阔认识。中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大,每个地方的农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不能亲自去到各个地方调查,能通过别人的调查结果来了解不同的地区情况,是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的一条捷径。上世纪40年代的开玄弓村,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腹地,最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村民们也最先开始新的尝试,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的创新改革,目的是为了生存,当今西南大部分的村寨,虽然新中国成立把他们从原始社会拉到了现代社会,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依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人们的思想、眼界和胆识还可能不能同40年代的开玄弓村民相比。正如费老所说:日本入侵,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打破过去在土地问题上的恶性循环。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发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土地政策,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今天农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不会在为了饥饿问题而烦恼,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费老当年的愿望,在今天早已实现,“内部冲突和耗费巨大的斗争最后必将终止”“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这上”,崭新的中国不仅出现,而且还更加强大,先辈们的付出、努力和汗水没有白流,在缅怀的同时,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精神,脚踏实地,走的更高更远。让中国的乡村在我们社会工作带领和发展下更加迷人,更加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有一天乡村的人民不仅物质富足,还要精神满足,让城里人羡慕乡村的生活。
第三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物流管理 伍宝裕 20100800115
在专业课老师的推荐下,终于读完了这本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生活等方面的书,是费孝通教授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读完这本著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费孝通教授使用的平实朴素的语言和对江村深入细腻的描述。而且,《江村经济》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
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江村经济》被无数学者奉为调查文学领域的典范,它完成了人类学从对未开化状态的关注向先进文化、本文化关注的转变。之前,人类学家以研究原始文明和异文化为主要目标,这一特性使得人类学“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布·马林诺夫斯基在这部书的序言中高度称赞了费孝通先生用人类学方法对先进文化、本文化进行研究的尝试,认为“那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社学分析的人类学,它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这部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
在书中老先生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的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的。费老先生通过实地调查,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是恢复农村企业。暂且不论这个观点对不对,至少这是费老通过具体的调查得出的,而且今天乡镇企业确是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村问题仍然是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可是离富裕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解决农村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调查,由此可见专业老师所开展的下乡调查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众多的学术书籍让我深虑、反思、沉迷,但没有一部学术著作令我读完之后如此感慨。读完《中国土地问题》的最后一段,没有煽情华丽的文字,只有出于满腔爱国热诚和对民族危机的痛心疾首而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中国老一辈学者的学术人格体现,我相信这也是成一名优秀学者的基本要求。这份化为学术研究动力的民族热情在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中也同样值得继承和发扬,其价值绝对不逊于对费教授学术思想的探讨!
第四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公共管理学院 202_级土地资源管理硕士
一、全书回顾
《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生活等方面的书,是费孝通教授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阅读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费孝通教授使用的平实朴素的语言和对江村深入细腻的描述。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几十年前江村人民的那种生活场景,可以感受到鲜活的画面,例如江村村民车水的场景,养蚕的场景以及和小贩交易的场景等。本书共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其中有关农业、土地占有和中国的土地问题这些章节是我阅读的重点内容。
二、读书心得
阅读完本书后,我不仅通过作者对江村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有了较深的认 识,而且很自然地把书中描述的一些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拿来与我家乡的情况作比较,如书中第22页提到“大致的观点是,这些祖宗的鬼魂生活在一个和我们非常相像的社会中,但在经济方面他们部分地依靠子孙所作的奉献,这就是定时地烧纸钱、纸衣服和其他纸扎的模拟品。因此,看来死者在阴间的福利还是要有活人来照管的。”这些观点,至今在我的老家仍然是深深地扎根在村民的心中的。费教授描述的是70多年以前的生活场景和观念,但在今天,我家乡的村民仍然保留着这种观念,我在想这是不是落后的一种体现呢?
第32页中提到的“但兄弟之间分家后,仍然可共用一间堂屋(第七章第2节)。祖坟不列入真正的财产,因为它对子孙后代没有任何用处,相反,后代有修缮祖坟的义务。”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随着火葬的推行,现在村民可以拜的祖坟有减少的趋势,因为有些火化后的骨灰没有实行土葬的原因。因此,祖坟也开始变得珍贵起来,特别是村民们都比较迷信,相信风水好的祖坟可以带来好
运。因此,现在的每逢清明重阳的时候,都会出现争祖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年久的祖坟,会在异姓之间展开争夺,或者先后都去拜祭。
以上是我阅读本书时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的一些体会。另外,通过本书,我也领悟到了原来论文还可以这样写,作者通过这种细腻的笔法,为广大社会研究者提高了宝贵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思维。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况且像费教授这种基础资料收集研究法估计也显得过于简单,现在的论文写作可能需要更专注于某方面的研究,如仅仅限于研究土地方面的情况等。但同时也应看到费教授在写作过程中的谨慎态度,尽管资料比较详述,但在需要数据支撑而无法获得时,费教授也坦言了其力所不能胜任,如书中72页提到“选定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在一个时期中,系统地记录消费项目和数量。但本文尚不能提供这一类的数据···”第77页提到“关于商业和手艺是否原来就是从外面传来的一种新的职业,我手头没有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但我们有理由猜想一些新的手工艺往往是通过某些渠道从外边引进的···”等,体现了其谨慎的学术态度,这是我们仍然应该学习的。
三、观点解读
书中论述到的关于土地问题的内容是我阅读的重点。本书第十一章论述了关于湖泊、河流道路,农田和土地出租以及所有制等问题。文中提到了雇农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土地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制度,农民都按一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土地,虽然名义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实际上所有权在政府手中,而日常生活和劳动耕作中则由占有者进行使用管理。当今农民不再需要沦为雇农,农业税取消后,农民生产的即是自己所得的。在这方面,我们当今政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深得民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大特色,农民即是在外面无法生存了,回到家乡,依然拥有一份可以保住生存的土地,成为农民心灵的家园。
文中还论述了不在地主的土地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一个中介机构,把这些土地出租给佃户,地主也不亲自上门收租,而是通过这个机构。通过这种模式,大大方便了对土地的管理。不在地主在当今社会也以一定的形式存在,至少在我的家乡,有大批的人已经转入到城市,或者外出务工、定居。但是他们的土地主要是通过口头的方式免费让给亲人或者乡里耕种,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无序状
态。在当今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务工收入远高于留守在农村务农的情况下,土地的价值很难得到重视。这些外出的人把土地转让给其他人耕种,为的不是提高收入,而是不至于让这些良田丢荒。因此,加强土地流转,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以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大量的低收益的土地,增加留守在农村人口的收入,是当前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文中还提到了关于继承的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当大的儿子对贡献多,所以应该在分家时得到多一份的土地,当小的儿子则应该在尽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后,在父母终老时获得父母份额的田地,使得兄弟之间最终的土地量大体一致。这种继承制度体现一种科学的思维,对儿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制度,要想取得较多的土地,就要对家庭有贡献,就要尽赡养父母的责任;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保障,防止没人养老的情况出现。但是这种情况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会越分越小块,不利于耕种和提高效率。我在阅读《中国土地制度史》中看到古代有一种继承制度叫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只有正房的大儿子有继承权,其他子女均无继承权。这种制度,虽然能较好地保障土地不被分块,但对于子女之间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很不公平的。同时父母的子女,同时平等的人,为什么有的可以继承大块的土地财产,有的却一无所得?当然,在古代,估计是没有人权、平等之类的说法的。在当今社会,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走不通,而江村的这种继承制度,估计是比较符合农村的情况的。
第五篇:《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婚事从简?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声演员们还专门拍过一部电影来讽刺这种风气。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陋习,现在看来,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费孝通观察到,在协商婚事时,女方会提出极高的彩礼要求,而男方则讨价还价,最后谈妥的彩礼一般在200-400元(54页)。作为比较,估计四口之家一年的货币支出总计263元(125页),可见彩礼之沉重。我以前想当然地以为所谓彩礼就是卖女儿,然而事实上,女方家庭不仅不留下彩礼,还要再贴上一份财物(一般应高于彩礼)。女方家庭将两份财物以嫁妆的形式送还给男方家庭(传统上,妻子为夫家的家庭成员)。来自双方家庭的这两份财物就成为新组建的小家庭最初的物质基础。如果彩礼、嫁妆从简(经济萧条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小家庭经济拮据难以自立,此后还得继续伸手向父母要钱(121页)。
收彩礼卖女儿也许并不是坏事。由于不仅不能留下彩礼,反而还要贴出去一份嫁妆,溺杀女婴的现象相当严重(55页)。
婚礼开支也在200-400元(55页)。费孝通估计四口之家年均礼仪开支为60元(包括礼品),占总货币支出的近1/4。在我看来,这是很可以节省一些的。从另一方面看,“礼仪开支不全然是浪费和奢侈的。这些开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婚事从简,将使“亲属纽带变得松散。从长远看,就可能封闭了一些经济援助的渠道”(121页)。换言之,在传统中国的人情社会,礼仪开支是必不可少的交易成本。
这样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回潮的大操大办并非是暴发户心态、攀比心态作祟,而是顺应了“人民公社”向传统的人情社会的回归,隐含着确实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至于现代都市婚事从简,则是因为个人独立,人情淡漠——你对我没用了,请你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