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断层成像总结实验
计算机断层成像实验
摘要 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CD-50BGA+型CT教学实验仪的操作掌握其使用方法,加深对朗伯-比尔定律的理解。
关键词
引言 CT 图像重建 CD-50BGA+型CT教学实验仪计算机断层成像简称CT。1917年,丹麦数学家雷当(J.Radon)的研究为CT技术建立了数学理论基础。他从数学上证明,某种物理参量的二维分布函数,由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所有线积分完全确定。由此可知:只要能知道一个未知二维分布函数的所有线积分,则能求得该二维分布函数。获得CT断层图像,就是求取能反映断层内部结构和材质组成的某种物理参量的二维分布。一束射线穿过物质并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射线会因吸收或散射而减弱,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确定其衰减规律。当射线能量适中时,物质的衰减系数与物质的质量密度直接相关,因此衰减系数的二维分布也可体现为密度的二维分布,由此转换成的断面图像能够展现其结构关系和物质组成。
一束射线穿过物质并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射线会因吸收或散射而减弱,减弱的程度与物质的厚度和组成成分(或吸收系数)有关,其衰减规律可以由朗伯-比尔定律确定:
(l)dlII0eL(1)
式中:I0为入射射线强度;I为穿过物质后的射线强度;L为射线在物体中穿越的路径;(l)为物体内部物质衰减系数的分布。
由式(1)可得:L(l)dllnI0 I(2)
式(2)表明,射线路径L上衰减系数以(l)德线积分等于射线入射强度I0与出射强度I之比的自然对数。I0与I可用探测器测得,则路径L上衰减系数的线积分即可算出。
断层图像重建是以扫描检测所得的衰减系数线积分数据集为基础,经过必要的数据校正,按一定的图像重建算法,得到衰减系数具体的二维分布,再将其以灰度形式显示,从而获得可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的断层图像。图像重建的关键是重建算法,既要考虑图像质量,又要注意运算速度。重建算法主要有两类变换法及级数展开法,其中变换法主要有反投影法、卷积反投影法、直接Fourier变换法等;级数展开法主要包括迭代法和最大熔法。
反投影法没有消除噪声,有严重的点扩散效应,而卷积反投影法兼顾了图像质量和重建速度,是至今为止最实用的重建算法。反投影法重建图像函数FB是真实图像函数F与点扩散函数R卷积运算的结果,即:
FBRF
CT系统由射线源系统、探测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机械扫描运动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图像系统等部分组成。
实验仪器及材料
仪器名称:CD-50BGA+(编号20080291)核素: 137Cs
可出厂活性:7.410贝8外形尺寸:56 标号:07-346
检测材料:空间分辨测试卡(空卡)
参数设置
扫描试验:CT扫描1
视场直径:30
图像尺寸:128×128
采样时间:0.5
起始角度:0
实验步骤
1)
2)
3)
4)
5)
6)
7)
8)认识试验仪器,记录仪器的参数; 学习实验教程,熟悉实验工作原理及实验内容; 开启实验仪器,预热仪器并进行参数设置; 进行运动检测,若样品滑动,则用双面胶进行固定; 打开实验核源,开始扫描; 进行扫描数据采集; 扫描完毕后,关闭核源,拔出核源钥匙归还指导老师,取下样品; 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处理,获得理想的CT图像,分析实验结果。
第二篇:平面镜成像实验
(11·陕西)30.(1)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答案:虚
(11·长春)1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
答案:无关变短
(11·威海)20.(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
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
逆的(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
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11·宿迁)2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__;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__.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玻璃板.
答案:(1)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远离
(11·连云港)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
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
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1)①(2)重合(3)不能接收到像(看不到像)
(11·山西)37.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
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申进行(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
(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______造成的;
(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___。
答案:(1)较黑暗(2)玻璃板较厚(3)不变
(11·莆田)2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时,B的位置
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
为。
答案:(1)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到玻璃板距离大小
(3)不能不能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
(11·大连)2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
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3)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下图所示。
则正确的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答案:(1)刻度尺(2)垂直
(3)C(4)暗C
(11·鞍山)28.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
(1)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11·烟台)25.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
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
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1)玻璃板与纸面没有垂直
(2)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或将纸面、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
否重合)
(11·宜昌)3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______;某
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不能
(2)评分说明:第(1)问每空1分;第(2)问全对2分,光线没有箭头无分;虚实线不分无分。
第三篇: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①__(填序号)。
2、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无关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变短。
3、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6、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7、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8、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看不到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9、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申进行(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
10、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__玻璃板较厚__造成的;
1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合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1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1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
14、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不能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第四篇: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及其实验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及其实验
一,知识
1,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凸透镜成像的5种情况:
[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介于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2f>υ>f]。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υ=2f]。
[3],当物距介于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υ>2f]。
[4],当物距等于焦距[u=f]时,不成像。
[5],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υ>u]。
凸透镜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就成倒立的实像,并且随着物距的减小像和像距都变大。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1,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所用器材有那些?
2,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步骤;
3,为什么实验时用玻璃做平面镜而不用化妆镜?
4,你是怎样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
5,为什么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并使蜡烛的烛焰相同?
6,如何证明它们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三,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1,探究凸透镜成像所用器材有哪些?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步骤。
3,凸透镜、蜡烛、光屏在光具坐上的位置关系如何?怎样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在光具坐上的高度?为什么?
4,你从凸透镜成像的5种情况中找出了哪些规律?
四,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实验练习
31.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
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测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位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请你在图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9.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
镜作实验.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烛焰中心、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没有被调整到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并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0.小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立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小立想在光屏上成一个比点燃的蜡烛大的像,当他把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的同时,他应将刚才位置的光屏向 _________凸透镜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3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_____的 _______像.
28.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
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_______(填“5cm”或“10cm”).(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323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有平行光从左向右透过凸透镜时,可在位于60cm刻线处的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小亮点,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cm.若将透镜和点燃的蜡烛按如图那样放置,再适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30.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_____cm,凸透镜A的焦距 _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如果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5cm刻线处,烛焰的像是放大、________的虚像.
28.如图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28.小红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薄透明平板玻璃.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小红在像A′所在的位置用光屏 _____承接这个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红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想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沿水平桌面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2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放置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
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的直尺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的直尺上放一支没有点燃的与蜡烛A大小相等的蜡烛B,这是为了比较 _____ 的大小关系,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多次实验并进一步观察两支蜡烛A、B在直尺上的位置会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30.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蜡烛已被点燃,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在做实验之前,你觉得光具座上的蜡烛应再调 _____一些(高或低).小刚同学将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将蜡烛放在20cm的刻线处,凸透镜放在50cm的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这种成像的原理可应用于 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9.图1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放置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
尺与玻璃板垂直;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的直尺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
图11
后面的直尺上放一支没有点燃的与蜡烛A大小相等的蜡烛B,这是为了比较
第五篇: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总结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总结
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终于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得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刻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大家在一起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相互间受到许多启发。特别是每一次实验课,因为实验的要求,老师要求我们提前自行组建好团队,以团队为基础进行试验。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快速的完成实验,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不懂的两人可以相互讨论。当实验过程中需要两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时,还可以交换分享实验心得,这样就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我们本学期做的实验基本上全面介绍了搭建网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以及其特点、适用、连接和配置,给出了很多的规划方案,应用实例和配置策略。我们先是认识和熟悉了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然后了解和安装一些软件,最后就是做一些简单一点的应用实例。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我们认识了局域网中几种网线及其各自特点;学会了用双绞线制作网线;了解制作双绞线需要的工具;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掌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在做串口实验时,我对串口通信的知识了解的更透彻,这是在刚开始对串口通信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编程而造成许多错误之后才得到的结果我们先用超级终端进行数据传送,还比较顺利,接下来我们先后尝试了用VC++和VB来做异步串行通信,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难题。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也接触到了不少其他的编程语言例如VB,C#等,这也让我对这些从没有学过的语言有所了解,我想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实验工作都有帮助。
在做Winsock实验时,我认识和了解了socket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winsock编程的基本步骤。实验的刚开始时,我选择了对我来说相对简单一点的vb来做这次实验,但是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winsock控件,所以实验过程中遇到了点麻烦。后来我们又上网搜了相关的知识,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次实验是关于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设置,以及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做静态路由的设置时,ip route 目的网关 掩码 下一跳,我做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明白,导致结果一直出不来,经过一步步检查,才查出错误,还比较顺利,但是做到动态路由设置时,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做下来,但两台PC机却不同,查了好久都没查出是什么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是两台测试机互通。在路由器的综合配置实验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只要一台路由器引入,但是我们刚开始在三层交换机和两个路由器上都引入了。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删除了已经打入的命令,重新配置了交换机个路由器,完成了实验。
这次实验做的是关于ACL访问控制列表。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ACL。然后在掌握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基于名称的访问控制列表的用途和配置方法下再去做实验。由于前一周的补课,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实验内容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所以这次实验做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在ACL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难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做了禁止pc1机ping pc3机,然后在做禁止pc1访问pc3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实验。
我对网络互连实验最感兴趣,因为之前想学如何装系统之类的,但一直都没学,这次实验让我了解了实现在运行于桌面上的多台虚拟机之间的切换,通过一个网络共享虚拟机,挂起和恢复虚拟机以及退出虚拟机,了解了域名解析DNS,DHCP。
这次实验是在上次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是也遇到了一点小的问题。在做服务器DNS的时候,由于上次实验的内容有些忘了,我们试了很多种方法,一点一点回忆,最终才做出来。在做FTP的运用和对服务器建立web站点还是比较顺利的。不仅将上一次的实验回顾又做了一遍,这次实验也做了两三遍,应该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尤其是两位老师费心费力的教我们。由于我们上学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学的不是很好,很多东西都没有掌握,也忘了差不多了,这对我们这学期的实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基于这种情况,陈老师给我们补了好几节课,让我们做实验时减轻了不少负担。
对于这门课,我建议老师多补充一些与实验相关的课上没有的知识,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意义。而且同学们反映都好,总之这门课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其他的两位老师安排的很好,没有什么意见。
还有就是期末考核的事情。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实验课,我们就应该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不应该只通过期末考试来考核我们。其实结果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态度,认真的完成每一次的实验,并且能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这样的话,期末考核我认为应该分成三块,第一就是大家平时上课的出勤率,上课的认真程度;第二就是每次实验过程中大家完成的结果,老师可以根据同学的表现给个分数;第三才是期末考试,通过实际的操作能力给分。这样的话大家平时做实验的时候也就会很认真,而且期末考核的时候也不会造成恐慌。
这学期的实验课,两位老师真的是费心了。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补课,费心费力的教我们,真的是辛苦了。但我想说我们不会让老师失望。实验课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没有止步,我们会把做实验时的认真带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因为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最后再次感谢两位老师!!